应不应该阻止外来入侵生物的例子入侵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您的位置: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之二
作者:康福贤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过程与方法: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生物“污染”,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教学重点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生物“污染”,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教学方法
   1.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阅读题目指导学生自读,通过小组合作,帮助他们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文章的说明技巧。
   2.讨论法。学生自由质疑,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教具准备
   多媒体、小黑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及过程:
  一、导语设计
    (出示非典图片)
    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环境问题已成了摆在人类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问题则又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中心议题。“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对此可能会感到陌生。要知道,这正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警觉,今天,让我们走进梅涛的《生物入侵者》去寻找答案。(板书课题)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以“从文中我了解到了”为句式搜集信息,每组不少于3条。
    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是巨大的,它们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对被入侵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种性构成极大的威胁。那么这些生物入侵者是通过什么途径入侵的呢?为什么会增多呢?由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偷渡”入境;此外,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目前,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有不同态度:一部分人认为,经过“物竞天择”,可以制约“生物入侵者”的危害,达到新的生态平衡;另一部分人认为听任“生物入侵者”自由发展会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
   2、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下面请两组同学列本文的结构提纲:
    (小组分工、组间不准抄袭)
    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
    摆出现象及危害:毁灭物种、经济损失(2-4段)
    生物人侵者增多的原因及途径:跨国贸易(5段)
    揭示态度:不同(6-7段)
    采取措施:(8段)
    教师对比点拔,明确说明顺序: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接着摆出现象,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
   3、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①打比方:课题“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读者这一类“入侵者”的移民行为,是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的;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世界比作为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形象生动,增添文章情趣。
    ②列数字:“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通过精确的数据对比,清楚地阐明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之严重。
    ③举例子:通过具体的事例支撑说明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章第3、4两段以斑贝、天牛、红蚂蚁、棕树蛇为例具体说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会造成生物入侵现象。
  三、亮点探究:
    播放课件,让学生对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物种多样性的破坏形成感性认识。
    围绕“对‘生物入侵者’要不要人为干预”这个话题,结合第7段课文内容,展开讨论
    (基本观点:(1)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失衡是暂时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界的平衡最终会得以实现。(2)人类必须干预“生物入侵者”,如果听任其发展,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会受到严重破坏,人类社会将会有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课堂高潮:
    拓展性学习:对生物入侵者现象设计理想的治理和预防方案。
    组织形式:抽题(激趣)------设计方案(小组合作)------评委打分(同学聘定)-------专家点评(生物教师)
   A、我国暂停从菲进口凤梨香蕉种苗
     据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齐中熙)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日前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暂停从菲律宾进口凤梨、香蕉种苗等香蕉穿孔线虫寄生植物、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B、飞机草蔓延牲畜死亡
     飞机草,一种绿意盎然的菊科半灌木植物,却使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畜牧业遭受
     空前打击,天然草场被大面积侵占,牲畜死亡,畜牧业减产,原本并不富裕的彝族老
     乡因此雪上加霜。州政府在5年前就出台了红头文件,要求全面动员,防除毒草。
   C、野兔成灾
     1939年野兔入侵澳大利亚,糟蹋了饲养绵羊的牧场,使誉满全球的澳洲绵羊绵羊的锐减,最后政府动用空军、用毒剂、花巨资修防兔栏、请细菌学专家研制涎瘤炎这种恶性传染病,这才控制住了兔子造成的灾害。
  方案构想:
   (一)严防死守;生物治理;保护自然。
   (二)谨慎引种;查清我国现有的外来有害物种的种类及危害状况;加强对已知的主要外来有害物种的防治及综合治理工作。
   (三)政府出资;万众一心;寻找天敌。
   (四)加大宣传;严格检疫;法律保障。
   (五)变废为宝;零报告监控;农林质检防疫部门配合。
  ●板书设计
              
[]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摘自《初中语文教学网》网站。生物入侵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生物入侵论文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上海植保在线
            
引入天敌阻止生物入侵弊大于利
日期:  责任编辑: &&&来源: &&访问量:&2691&
有科学家表示怀疑,引入天敌可能就是引入了另一种入侵生物
外来物种入侵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环境安全问题,以前治理生物入侵的方法就是用化学剂阻止和灭杀,如今,一些科学家计划采用“以毒攻毒”的方法,就是从这个物种的原产地引进其天敌,达到控制其给当地环境带来的破坏作用。那么,天敌引入的方法能否如科学家们所愿,有效解决生物入侵问题呢?
澳大利亚三部曲控制“ 新娘藤”
澳大利亚近几年就成功地对一种叫“新娘藤”的外来杂草成功地进行了生物控制,澳大利亚有关部门引进了一种菌类和两种昆虫,都是“新娘藤”的天敌,结果有效地控制住了这种草的生长。这种草是19世纪从南非引进到澳大利亚的,“新娘藤”一到澳大利亚就迅速蔓延,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新娘藤”当时是作为一种园林植物从南非引进的,后来进入大自然,成为澳大利亚南部未开垦的森林地带中最危险的杂草,在那里,“新娘藤”的茎和叶子攀援到其他的植物上生长,使得大量的当地植物因缺乏阳光、空气和水分窒息而死。像大部分的入侵植物一样,“新娘藤”的种子可以在没有松土的土壤里发芽,所以这种杂草就比其他草传播蔓延得更快,尤其在没有干涉的自然环境中,比如自然保护区中,从而引起生态变化。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生态学家斯科特说:“由于是在自然保护区里,化学药物是被禁止使用的,所以我们惟一的选择就是用生物控制法对其进行控制。”
第一部:释放叶蝉
澳大利亚进行的第一种生物控制就是用“新娘藤”叶蝉来对付这种植物,1999年至2003年,澳大利亚政府释放了许多叶蝉,这是一种只有2毫米长的昆虫,吸吮“新娘藤”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细胞,而植物就是依赖这种细胞将光转化成能量的,所以“新娘藤”的传播速度得到了有效的抑制。
第二部:释放铁锈菌
2000年,澳大利亚政府又批准释放一种铁锈菌,这种菌能够在“新娘藤”的叶子和茎上生长,吸收“新娘藤”生长和繁殖所需的养分。
第三部:释放甲虫
2002年,澳大利亚政府又释放“新娘藤”叶甲虫,这种甲虫的幼虫专门吃“新娘藤”的小芽和叶子,从而有效地阻止了“新娘藤”向新的地区攀爬蔓延。据斯科特说,澳大利亚有1000多家公司合力实施这一生物控制计划,它们帮助培养和释放“新娘藤”的天敌,效果显著。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外来生物在其原产地有许多防止其种群恶性膨胀的限制因子,其中捕食和寄生性天敌的作用十分关键,它们能将其种群密度控制在一定数量之下。因此,那些外来物种在其原产地通常并不造成较大的危害。但是一旦它们侵入新的地区,失去了原有天敌的控制,其种群密度则会迅速增长并蔓延成灾。
生物入侵威胁全球环境安全
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据环境专家说,这是21世纪最大的环境安全威胁之一。由于没有天敌,当一个物种从外地进入时,它们就会在新的土地上飞快地繁殖和传播,对当地的环境和物种构成巨大的威胁,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
中国:380种植物、40种动物、23种微生物正“全面”入侵
据中国农业部最新的统计显示,目前已经至少有380种植物、40种动物、23种微生物正“全面”入侵我国,这些外来生物以其种群数量庞大、传播和繁殖迅速的特点,每年给我国的农业、林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70亿元人民币以上。外来入侵物种在新的入侵地往往成为绝对优势群体,而当地物种则遭受毁灭性的排斥。如紫茎泽兰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从中缅、中越边境传入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川、西藏等省区,重灾区除了漫山遍野的紫茎泽兰外,已几乎看不见其他植物种类,以林地牧草为基础的畜牧业受到了毁灭性打击。
美国:遭受到的生物入侵也非常严重
在旧金山金门公园的一个湖中,就大量生长着原产于肯尼亚的非洲爪蛙,这种青蛙几乎什么都吃,昆虫、鱼甚至是鸟都是它们的 美食,而且疯狂地繁殖,严重破坏了那里的生态系统。对付这种青蛙惟一的方法就是杀死它们,但这一计划将会消耗成百上千万美元。
美国农业部驻佛罗里达州劳德戴尔堡的“农业研究局”生态学家克雷西达·西尔沃说,原本生长在澳大利亚的白千层灌木给美国造成的损失也非常巨大,这是一种常绿灌木,100多年前由澳大利亚引进,如今仅在佛罗里达州就侵占了20万公顷的湿地。白千层灌木非常厉害,它的种子一旦到了一个新地方就快速发芽生长,而且迅速集结在一起,挤走当地的植物,将湿地吸干。据美国农业部研究发现,白千层灌木平均每天以6公顷的速度蔓延,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目前,生态学家和生物学家对生物控制法持谨慎态度,引入天敌的方法看起来固然比使用杀虫剂更安全更有利于环保,但需要进行长期严格的研究后才能实施。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生态学家朗斯代尔:提防引进新的入侵物种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生态学家马克·朗斯代尔就强调说,引入天敌是一个复杂的计划,必须非常小心地进行选择,既要让新物种的天敌控制它们的生长,又不能对生态系统造成新的威胁。斯科特也说:“在一种新的生物投放到自然环境之前,需要进行长期、复杂而又严格的研究过程,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引进一个物种然后又引进一种所谓的天敌。”谁也不能保证外来物种与它们的天敌同归于尽,也许会带来更多的威胁。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解焱:天敌引入弊大于利
解焱并不支持利用“天敌引入”来对抗生物入侵,她认为这种方法是弊大于利。
一是因为引进的天敌除对入侵生物有控制作用外,也对当地其他物种造成破坏。在当地环境中,如果没有与之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物种可能成为了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二是因为一对一的天敌太少,从生物学角度说,像薇苷菊,它没有固定的一种天敌,而是有近百种的天敌。引入一种或几种后,并不能对控制薇苷菊产生好的效果。
三是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上百年、上千年的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物种间相互制约的关系非常复杂,这种复杂的关系不能靠引入天敌来解决。
(c) 2006 www.ipmshangha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上海市北翟路2901号&&& &电话:021-2
本网站得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失败的生物入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