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非洲著名景点 写一写你感兴趣的景或物

用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写出特点来!
用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写出特点来!我的家乡在杭州,用一段话,写写杭州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写出特点来!今天晚上给答案!(不要太多,是抄在作业本上的)好的追加!
西湖十景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个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1、苏堤春晓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她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钱十景,足见她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 苏堤长堤延伸,六桥起伏,为游人提供了可以悠闲漫步而又观瞻多变的游赏线。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桥头所见,各领风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又相邻,垂杨带跨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交通情况:乘507、504、K4、游2路苏堤站下。 2、曲苑风荷 曲院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南宋诗人王洧有诗赞道:“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后曲院逐渐衰芜,湮废。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院风荷景碑亭。遗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处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曲院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交通情况:乘507、538、15路曲院风荷站下。 3、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其实,作为西湖十景之一, 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这从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归舟夜湖,舟中赏月的角度抒写不难看出,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处泛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留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 位于景区偏西处的湖天一碧楼,原是清末民初犹太富商,“冒险家”哈同的私人别墅“罗苑”中的遗物,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新兴木刻运动的摇篮枣--八艺社所在地。如今,这里辟为西泠书画院,为湖山胜景更添一份书卷气。交通情况:27路、7路岳坟站下。 4、断桥残雪 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最大。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今日断桥,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八点八米,宽八点六米,单孔净跨六点一米,年前曾经大修,但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桥东堍有康熙御题景碑亭,亭侧建水榭,题额“云水光中”,青瓦朱栏,飞檐翘角,与桥,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格的画图。 明画家李流芳《西湖卧游图题跋 --断桥春望》称 :“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还谓所知,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盖山水映发,他处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观之,断桥观瞻,可得湖山之神髓,岂独残雪!交通情况:K7断桥残雪站下。 5、柳浪闻莺 今日柳浪闻莺,经过近四十多年不断的开发和建设,由当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园,演变为普通老百姓的大乐园。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载种垂柳及狮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树。在园中部主景区辟闻莺馆,又在距闻莺馆不远处置巨型网笼“百鸟天堂”,营造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的氛围。闻莺馆东面,以草坪和密林带为主形成友谊园景区,引种了一批日本樱花,草坪北侧铺石砌台,矗立着”日中不再战纪念碑。闻莺馆西侧,是柳浪闻莺重建时填平水荡沼泽而营造的大草坪,草色遥连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侧,是迁建来此的康熙御题柳浪闻莺景亭碑;南侧种植了一片高大的乔木树林,与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构成富于层面,角度变化的生动图景。 公园北部早先的钱王祠,改建成江南私家园林风格,布局的庭院景区,沿用“聚景园”旧称命名。 园内亭台楼榭,假山泉池,小桥流水,矮墙漏窗,奇花异草,各据其位,合为胜景,全园曲径通幽,别有天地。 公园东南辟为群众游园文娱活动场所,建起了露天舞台,成为杭州市民和八方游客晨间锻炼,假日休闲和节日庆典的好去处。 每到夏秋季节,这里又是消暑纳凉“夜花园”,歌舞,戏曲,电影和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不定期举办的各种各样的花展,灯会民俗风情表演等,吸引着人们。交通情况:乘K4、38路清波门站下。 6、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南宋时,内侍官允升曾在离这里不远的花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园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时称卢园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将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目,用石建碑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今日花港观鱼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交通情况:乘K4、538、K599路苏堤站下。 7、雷峰夕照 雷峰,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葱郁。其册虽小巧玲珑,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可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这座三面临水呈半岛状的名山,当年曾为南宋御花园占据。一九四九年以后,山上种埴了大量香樟、枫香、榆树等观赏树木,夕照林涛,景色依然富丽。交通情况:K4,游1到净寺下。 8、双峰插云 巍巍天目山东走,其余脉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与北高峰古时均为僧人所占,山巅建佛塔,遥相对峙,迥然高于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岚翠雾白,塔尖入云,时隐时显,远望气势非同一般。南宋时,两峰插云列为西湖十景之一清康熙帝改题为双峰插云,建景碑亭于洪春桥畔。其时双峰古塔毁圮已久,以至连此景原有的内涵也一度难为人知‘插云’者虚言也。设景碑亭于此,实为权宜之计。“浮图对立晓崔巍,积翠浮空霁蔼迷。试向凤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烟低”。这是南宋诗人王洧的《两峰插云》诗,它告诉人 们:双峰插云的景观。 双峰插云虽然自古至今其观赏的地点和方式迭经变化,但南、北两面三刀高峰都是西湖妖山中极富登临之胜的著名山峰却至今未变。南高峰临折西湖,峰高二百五十七米,登山途中,峻岩显露,绝壁峥嵘。登上山巅向东俯瞰,西湖全景历历在目不是画图,胜似画图。北高峰海拔三百十四,是灵隐寺的坐山,从寺西侧上山,石磴多至数千级, 盘折回绕三十六弯,沿途山溪清流回转,林木重叠,古人有诗赞道:‘一路松声长带雨, 半空岚气总成云’。山东侧,建有西湖叭一的载人索道,全长六成余米,上下山往返只需六七分钟。交通情况:乘507、游2路洪春桥站下。 9、南屏晚钟 南屏晚钟,也许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画家张择端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尽管此图远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图》那么蜚声画坛,但却被记载于明人《天水冰山录》中。南屏山,绵延横陈于西湖南岸,山高不过百米,山体延伸却长达千余米。山上怪石耸秀,绿树惬眼。晴好日 ,满山岚翠在蓝天白云得衬托下 秀色可餐,遇雨雾天,云烟遮遮掩掩,山峦好象翩然起舞,飘渺空灵,若即若离。后周显得元年(九五四),吴越国主钱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后来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南北的西湖两大佛教道场之一的净慈寺。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刹兴教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九七二),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营。净慈寺、兴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庙,形成继灵隐、天竺之后湖上又一佛寺群落,晨钟幕鼓,焚贝佛号,香烟烛光,南屏山从此添了‘佛国山’的别称南屏晚钟的情韵,悠然成型。南屏山一带山岭由石灰岩构成,山体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岩石、洞穴等为其所迫,加速了声波的振动,振幅急遽增大后形成共振。岩石、洞穴便随之产生音箱效应,增强了共鸣。同时,钟声还以相同的频率飞向西湖上空,直达西湖彼岸,碰上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交通情况:K4,游1到净寺下。 10、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岛又名小瀛洲,与湖心亭,阮公墩合称为湖上三岛。全岛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南北有曲桥相通,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将岛上水面一分为四水面外围是环形堤埂。从空中俯瞰,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呈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景称胜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为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 明万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钱塘县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初成湖中湖,作为放生之所。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称为“三潭”,清初岛上又加营建筑曲桥,堂轩,沿内湖环植木芙蓉,复经清光绪间退休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小瀛洲初具风貌。 三潭印月景观富层次,空间多变化,建筑布局匠心独运。从岛北码头上岸,经过先贤祠等两座建筑,即步入九曲平桥,桥上有开网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让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谈笑,或留影,流连观照,饱览美景。 九曲桥东,隔水与一堵白粉短墙相望。墙两端了无衔接,形若屏风。但粉墙上开启四只花饰精美的漏窗,墙内墙外空间隔而不断,相互渗透。墙外游人熙熙攘攘,墙内却幽雅宁静,咫尺之间兀自大异其趣。交通情况:由西湖坐船前往。
与《用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写出特点来!》相关的作业问题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镇,那里风景优美,绿树成阴.春天,树枝抽出了嫩绿的枝条,小草懒洋洋地睁开眼,花儿们也纷纷盛开了,红的、蓝的、黄的、紫的,千奇百怪,五光十色.花儿们发出阵阵醉人的芳香,引来一大群蝴蝶,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那景象可真美!夏天到了,树叶更绿了,还去河里摸鱼,那一棵棵树像一些战士一般.花儿们也更加芬芳诱人.荷花
我的家乡是水的天下,看那从胸膛穿过的小河,哗啦哗啦地迫不及待似的汇聚到远方的那条大江,水是从山里蹦出来的,清澈见底!水底还能看见欢快的鱼儿在来回戏耍呢!好不热闹!好不生气!家乡的水,家乡的那条小河给了我童年的回忆…
家乡的院子可真美啊!那一朵朵盛开的花儿可是很特别.她们不用谁去照顾,哪像城市里的花朵那样,需要人去照顾它们.院子里的葡萄更让人喜爱.那一颗颗透明的紫色的像没穿线的珠子那样,纵横交错像威尼斯的河道一般.我真想找上一双翅膀飞过去,再去享受院子的美.
龙首山上花草掩映,绿树成荫,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自然与人文景观俱佳.龙山公园就坐落于龙首山上,与龙首山浑然融为一体,可谓山中有园在,园在山中存.公园集观光与娱乐功能于一体,既有秀美的龙山风光供游人游览,又有梅花鹿、孔雀等动物供游客观赏,还有设施齐全的游乐场供人们游玩,是广大市民休闲旅游的良好去处.每逢佳节,公园中都游人
家乡的院子可真美啊!那一朵朵盛开的花儿可是很特别.她们不用谁去照顾,哪像城市里的花朵那样,需要人去照顾它们.院子里的葡萄更让人喜爱.那一颗颗透明的紫色的像没穿线的珠子那样,纵横交错像威尼斯的河道一般.我真想找上一双翅膀飞过去,再去享受院子的美.
我家乡的风景可美啊!春天,家乡的柳树贴近水面开放,桃花仙子把自己圆圆地脸抹得粉红粉红的;夏天,一池荷花在池塘里翩翩起舞,飘出一股淡淡的清香,荷叶还可以当一把把伞,下雨天,摘下一片荷叶挡雨;秋天,菊花姑娘在秋雨里得到鲜艳的、五光十色的颜色,给秋天带来了凉爽,给秋天带来了快乐,菊花姑娘还能为秋色增添光彩;冬天,一朵朵雪花在
峡谷的溪水真像长出了翅膀,飞上山头,变成千百个大喷壶,浇灌着一片片庄稼.金鞭溪远远地从山林中奔来,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时而直脱脱地驰骋,汩汩潺潺;时而舔着崖壁静静地淌,羞羞涩涩;时而又急忙冲出—个漩涡,飞转几圈,然后向前伸出,显得那么大大方方,舒舒展展.小溪卷着无数朵小浪花,指着杨柳垂下水面的“秀发”,弹着“琴弦”,钻
春天:当春间二三月,轻随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人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夏天:这里固然有绝崖
家乡可真美啊!那一朵朵盛开的花儿可是很特别.她们不用谁去照顾,哪像城市里的花朵那样,需要人去照顾它们.院子里的葡萄更让人喜爱.那一颗颗透明的紫色的像没穿线的珠子那样,纵横交错像威尼斯的河道一般.我真想找上一双翅膀飞过去,再去享受家乡的美.
我家的左边有着大片大片的田野,不是种庄稼的,而是一片的草.春天,草长莺飞,春草可以达到半人多高,草头上的穗穗擦到脸上,痒痒的,很舒服;夏天,草儿开花了,五颜六色的花儿很是好看,每每这时,我都会采一大把花,用铁丝串起来,做成一个花环,给“哈利”戴上;秋天,草儿开始枯萎,变黄,远远望去,真像一片连绵起伏而静谧的金海;而冬天
家乡的院子可真美啊!那一朵朵盛开的花儿可是很特别.她们不用谁去照顾,哪像城市里的花朵那样,需要人去照顾它们.院子里的葡萄更让人喜爱.那一颗颗透明的紫色的像没穿线的珠子那样,纵横交错像威尼斯的河道一般.我真想找上一双翅膀飞过去,再去享受院子的美.
现在我们登上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它北起嘉兴市海盐,跨越杭州湾海域,止于宁波市慈溪,全长36公里,超过了美国的切萨皮克海湾桥和巴林道堤桥等世界名桥,而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大桥于日开工,日全桥贯通,日建成通车.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
今天,我们游览了举世闻名的蓬莱阁. 首先我们来到了“人间蓬莱”坊,它位于蓬莱阁景区入口处,中间额题“人间蓬莱”四个闪闪发光的鎏金大字,此为宋代文人苏轼手 迹.经过“人间蓬莱”坊,径直向前走,就到了“丹崖仙境”坊,它金碧辉煌,巍峨壮丽,听导游说,“丹崖仙境” 坊是“仙境”之门,游人若是一步跨过去,就立即成了仙, 若是二步
家乡的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春天:当春间二三月,轻随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人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
可以写兴隆塔,兖州的标志.1、找点地宫的资料.2、问一下家长兴隆塔原来的样子,登高望远可以看见的景物3、根据现在“兴隆文化园”的建设,展望未来发展.初中作文没必要写的很严肃深刻,多点生动活泼的语句,多用拟人或排比(增强气势),景物描写可适当夹杂诗句(文化底蕴).
你写热干面吧!很好吃!
楠溪江风景名胜区位于永嘉县境内,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楠溪江干流全长145公里,江流蜿蜒曲折,两岸绿林葱郁,呈典型河谷地貌景观.风景区沿江分布,有台湾水青冈、银杏、华西枫杨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珍贵树种.  大若岩山麓江滨村寨风貌独特,保存有宋代以来的亭台楼阁、庙观祠殿牌楼等古建筑.位于温州以东近海海域,是我
上了大学之后,我发现,即使同是广东人,也有很多人不认识阳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知道阳江这个大城市的存在~  我们阳江人很低调,中国刀剪之都是阳江而已;  我们阳江人很低调,中国诗词之市是阳江而已;  我们阳江人很低调,中国风筝之乡是阳江而已;  我们阳江人很低调,中国楹联之市是阳江而已.  我们阳江能源缺乏,只有阳江核电
自己动脑筋吧!鼓浪屿那么有名的旅游胜地,景点那么多!300字随便就写出来了,提个建议,你就直接写郑成功石像就可以了,特色一点,你可以写原巷口鱼丸也是不才错的!
西安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著名的世界历史名城.从100 多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蓝田猿人,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半坡村,西安的建城史已有 3100 多年,众多王朝在此建都,历时 1100 多年.难怪“秦中自古帝王州”!在汉唐时期,西安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是当时人口最早超过百万的国际大都市.“西罗2013年宁夏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讨会会议资料
全区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讨会
宁夏教育厅教学研究室
宁夏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 编印
二0一三年六月
温馨提示………………………………………………………………………………………………………(& )
会议日程安排表………………………………………………………………………………………………(& )
如何阅读一本书——《不老泉》导读课课堂实录……………………… 山东省德州跃华学校& 李怀源( &)
专题讲座:小学语文单元整体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山东省德州跃华学校& 李怀源( &)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八组教材……………………………………………(&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 王& 艳(&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银川市实验小学& 姜俐冰(& )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吴忠市利通街第一小学& 顾小明(& )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银川市兴庆区唐徕回民小学 &朱& 珊(& )
《与象共舞》教学设计…………………………………………………………银川市实验小学& 孟 &峰(& )
《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湖畔分校& 李春梅(& )
《聊聊热门话题》口语交际教学设计………………………………………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 吕淑萍(& )
《自由习作》习作指导课教学设计…………………………………………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 张& 雁(& )
《让文章具体、生动起来》习作讲评课教学设计…………………………… 吴忠市盛元小学 王& 红(& )
《词语盘点》教学设计………………………………………………………吴忠市第十二小学& 顾丽丽(& )
《回顾·拓展八》教学设计…………………………………………… 青铜峡市瞿靖中心小学 张金虎(& )
全区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讨会
1.请各位老师持听课证提前进入会场,不无故迟到、缺席(活动具体时间、地点参见会议日程安排表)。
2.请自觉遵守会场纪律,不随意走动或发出声响。请将手机设置在静音或振动状态,不在会场内接打电话和随意议论,保持会场安静(学生默读、写字、写话、写作文时也请保持安静,避免对教学的干扰)。
3.不随意搬动椅凳,请按椅凳原摆放位置有序就座。
4.爱护公共设施,自觉维护公共卫生,会场内外请勿吸烟,每天离会时请随手带走杂物。
5.会场内提供了桶装饮用水,为体现环保、节俭意识,没有提供纸杯,请大家自带饮水用具。
6.会议期间请注意饮食安全、交通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
7.因会议规模较大、条件有限,无法给与会代表提供更多的方便,敬请谅解。
8.宁夏数字化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教研工作平台(原宁夏教研网)将在“专题教研”栏目组织“全区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讨会网上研讨活动”,欢迎老师们踊跃参与。网址:/s_jiaoyan/index_show.html?xuekeid=1&msgid=43517。
&&&&&&&&&&&& &二0一三年六月
全区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讨会日程安排表
主讲(主持)
6月20日& 上 午
8:00—8:30
8:40—9:30
如何阅读一本书——《不老泉》导读课
9:40—12:00
讲座:小学语文单元整体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6月20日& 下 午
14:30—15:10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一课时
15:15—15:5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
16:05—16:45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
16:50—17:30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
17:40—18:20
《与象共舞》
6月21日& 上 午
8:00—8:40
《彩色的非洲》
8:45—9:25
口语交际教学:《聊聊热门话题》
9:35—10:15
习作指导课:《自由习作》
10:20—11:00
习作讲评课:《让文章具体、生动起来》
11:05—11:25
《词语盘点》
11:30—12:10
《回顾·拓展八》
6月21日& 下 午
13:30—14:10
单元整体教学思路介绍
朱& 珊 孟& 峰 张& 雁 张金虎
14:20—16:20
课堂教学点评与微型讲座
16:20—16:40
注:会议地点:中卫市第一中学科技报告厅
李怀源,特级教师,山东省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校长,山东省第二期“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山东省教学能手,北京大学“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小学语文专家组核心成员,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项目组专家,山东省中小学远程研修课程专家,全国叶圣陶研究会理事,《叶圣陶研究(年刊)》编委,《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学人物》《小学语文教师》封面人物。
多年来,致力于小学语文教育研究,完成了从“单元整体教学”到“单元整体课程”再到“整体教育”的实践探索。著有《驾驭语文课堂的艺术》《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构建艺术》,主编了《小学语文单元整体课程实施与评价》等6本课程方案,在《课程·教材·教法》等刊物发表文章百余篇。&&&&&&&&&&&&&&&&&&&& &&&&&&&&&&&&&如何阅读一本书
——《不老泉》导读课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读一本书,它的名字叫《不老泉》。
一、拿到一本书
师:先来看看《不老泉》的封面,从封面上获得哪些信息?
生:这几个封面都和树有关系,恐怕是在森林里吧!
生:这上面都有作者。
生:泉水都非常长。
生:看到题目有的是中文,有的是英文。
师:你能推断出什么来?
生:有的可能是别的国家作者写出来的。
师: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所以这本书最早的是英文版,翻译过来有两个版本,大陆叫《不老泉》,台湾叫《永远的狄家》。
师:很多书的封面都有书评。
这部可怕而美丽的作品必将在你一翻开书本的时候,就会令你爱不释手,而且还将让你永生难忘! &&& 正因为这篇故事优美、感人、浅显易懂并富有哲理,才得到了那么多大人和孩子的喜爱,美国教育协会(NEA)经过调查表明,该作是全美历史上一百本最受孩子喜爱的书之一,并成为北美儿童课外阅读的经典书目。
师:从这两段书评当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本书很受读者喜爱。
生:适合大人还有孩子来读。
师:我们来看对这本书的介绍。
出示:温妮一家是踏上北美洲这片土地最早的居民,在一个炎热的天气里,11岁的温妮由于无聊和闷热,独自悄悄跑进丛林中探险,在那里她遇见了长生不老的塔克一家——17岁英俊少年杰西和他哥哥、父母,他们因为误服可长生不老的泉水而永远年轻,他们为了保存这个秘密而东躲西藏,有许多人在寻找他们,想知道长生不老的秘诀,其中就有一个黄衣人。
师:我们再来看,从塔克的角度,来写的介绍!
“平凡得像盐巴一样”的塔克一家人,却有着一个惊世骇俗的秘密!他们为了守护这个秘密,东奔西走地躲避着所有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师:通过介绍你发现什么信息?
生:有人知道了不老泉。
生:很多人想得到不老泉
生:不老泉在森林里。
生:我感觉塔克一家很自私,因为他不想和别人分享怎样得到不老泉。
生:我从封面上看到一个偷看的人,可能就是上面介绍的黄衣人。
师:通过极少量的信息,我们对这本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谁再来说一下,你对这本书有什么样的印象?
生:我感觉写这本书的作者想象力很丰富。
二、打开一本书
师:打开这本书,你想先看什么呢?
生:先确定有没有不老泉。
生:看最精彩的部分。
生:看一下目录有什么特殊的名字。
生:我想看这本书上有没有图片。
生:我想先看一下开头和结尾,因为这样一般都会知道整个故事主要的结果会怎样。
师:开头和结果他都一下子想知道,其实阅读就像吃东西一样,有人喜欢吃这个,有人喜欢吃那个,即使吃同一个东西,吃的方式也不一样。
师:我们首先要知道这本书里面活跃的人物是谁,我们看这几个。
塔克——梅的丈夫
梅——塔克的妻子
迈尔斯——塔克和梅的大儿子
杰西——塔克和梅的二儿子
温妮——一个11岁的女孩儿,树林村林主的女儿
(学生自己读)
师:树林村林主的女儿,故事就是围绕着塔克一家和小女孩温妮之间发生的,我们在看书过程当中会发现。
师:我读一段给大家听,这一段是这本书的前奏,是它的第一部分。
出示:八月的第一个礼拜,是夏天的顶点,也是漫长一年的顶点。这就跟摩天轮停止不动时,最高处的座位是大轮的顶点一样。在此之前,日子是从舒爽的春天慢慢爬升上来的,之后,就忽地滑向凉意渐浓的秋天了。
这个礼拜是非常奇怪的,不管是白得毫无生气的清晨,亮得让人睁不开眼的中午,或是被太多色彩渲染的黄昏,都是凝滞、燠热,而且出奇地安静。即使夜晚出现闪电,也只是寂寞地闪着火光,并不打雷,也不下雨。这样的天气,常闷得人喘不过气来,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时光了。人们在这种时候,也最容易做出让自已懊悔的事情。
师:从这两段你读到了什么信息?
生:这个事情是在8月的第一个礼拜发生的。
生:时间和场景。
师:时间和场景,怎么样的场景?
生:难熬的。
师:在这些容易让人做后悔事的天气里,你感觉有什么事情发生?
生:我感觉温妮在这个时候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出示:“不久前,也是在这样的日子里,发生了三件事。这三件事乍看之下,似乎没有什么关联。清晨,梅骑着马,要到树林村旁的小树林。她每隔十年都要到那里一趟,跟她的两个儿子,迈尔和杰西——碰面。中午,树林村小树林林主的小女儿温妮,再也忍不住了,她决定要离家出走。傍晚,温妮家的门前来了一个陌生人。他是来找人的,但他没有说找谁。”
师:从这一段你读出什么来了?
生:温妮为什么要离家出走?
生:那个陌生人可能是来找温妮的。
生:梅为什么要十年才跟他的两个儿子碰面?
师:对啊!为什么十年才和儿子碰面,大家知道为什么十年才能见面?
生:离得比较远。
生:为了躲避别人,所以分着住。
生:为了守护这个秘密而分开。
师:我们再来看最后,前奏的最后,这段话比较难懂。
出示:但是事情往往会以奇怪的方式碰在一块儿。小树林是这些事件的中心,就像轮子的轮轴。所有的轮子都必须有个轮轴……所有的轮轴都是固定的点,不能随便挪动,因为没有它们,一切东西就会不成样子。
师:你通过读这段话,你对这本书有什么印象?
生:这本书很神秘。
生:可能也很惊险。
生:可能是讲述了塔克一家的一些秘密。
师:老师带来了第七章,题目是“神奇的泉水”。你读完的时候,告诉老师,泉水神奇在哪里?可以在上边画出来。
(学生自由读)
师:泉水神奇在哪里呢?
生:“来了一群猎人。那时马儿正在树旁吃草,他们对它开了枪。据他们说,他们是看走了眼,误把它当成鹿。你相信吗?结果马儿居然没死,子弹从它身上穿过,却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然后是爸爸被毒蛇咬到……” “杰西吃了毒蕈……” “我把自己割伤了。”梅说:“记不记得?那时我正在切面包。”
生:还有就是,任何东西,就是摔下来,受伤了也不会有事,然后杰西爬树,摔下来的时候脖子应该摔断,但是一点事也没有,就是不老泉让你受伤也不要紧。
生:“他举起猎枪,准准地对着自己的胸口,我们还没来得及阻止他的时候,他就按下了扳机。”……最后她继续说:“他应声倒下,子弹穿透他的心脏——一定的,他瞄得太准了——但子弹却从他的身后飞出来,他身上几乎没有一点被子弹打穿的痕迹”。
师:多神奇的泉水,你们想不想喝一口?
师:塔克一家对于这件事是怎么看的?
生:“我们认为,如果人人都知道了那口泉水,情况会更糟,”梅说:“我们慢慢悟出这件事情的后果”她看着温妮,“你明白吗,孩子?那口泉水会让你不再成长,如果你今天喝了它,哪怕只是一小口,你就永远是现在这个样子,永远长不大,永远是个小女孩。”
师:这是什么后果?
生:永远长不大,永远就在这个年龄段。
师:你认为梅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生:是让温妮不喝这个泉水。
生:我认为他告诉温妮是为了让他保住这个秘密。
生:是让他知道这个秘密,不喝,让她成为正常人。
师:成为正常人。那么就有不正常的人,不正常的是谁?
生:喝了泉水的人。
师:泉水给他们家庭带来什么呢?
生:带来困扰。我们看到的是,他们为这个事而东窜西跑。迈尔斯感伤地说:“我结了婚,有了两个小孩,但我看起来仍然是二十二岁的样子。最后,我太太认定是我把灵魂卖给了魔鬼,便离开我,同时把孩子也带走。”
师:你有什么新的想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生:我感觉迈尔斯一家不是不想让大家长生不老,而是为了让大家正常的活着。
生:这个泉水真的是既美丽又可怕。
生:我现在有点不想喝泉水了。
师:你不想长生不老啦?
生:不想,因为不会再长大,人也不会再成熟。
生:我想现在就喝,因为我不想长大。
生:我想等到长得最好看的时候再喝。(笑)
师:让青春永驻,好多在座的都笑了,他们跟你的想法一样,想留住青春啊!
4.读目录,编故事
师:这本书加上前奏和尾声,一共是二十五章。下面老师把目录发给你们,第一章到第八章其中选一章;第九章到第十七章选一章;十八章到尾声选一章。来编故事,让前后能够连贯起来。
(学生活动)
生:我选的是“绑架”、“湖上谈话”,还有“逃狱计划”。绑架,杰西自己在森林里散步,这个黄衣人已经跟了他很久很久,然后他早想把杰西给绑架了,……走到一个湖边,然后他们开始谈话,首先是杰西说:“如果我把秘密告诉你,你不会告诉别人吧?”……黄衣人就贴在监狱门口,杰西就伸过手,把那监狱钥匙够过来,开开门……黄衣人跑着跑着,他晕了,他喝醉酒了,没看清,这里有个河,结果掉到河里去了,摔死了。
生:他有一个缺点,他刚刚说到活活饿死他们,他们已经喝了不老泉水,应该不会饿死吧!
生:他说的是那个黄衣人从那个井盖里掉进去摔死了,后面还有几章,他不可能里面没有黄衣人这个人物了。
生:我觉得森林里应该没有井吧!
生:黄衣人睡在他的门口,睡在他的门口,不怕钥匙丢了。
生:黄衣人已经喝醉酒了,他怎么还会再醒来。
师:编故事要注意合理性。
出示:你已经知道泉水的事,而且就住在泉水的旁边,你可以随时进树林去。嗯……你能不能等到十七岁,等到跟我现在一样的年纪——嘿,那也不过六年的时间——然后再到小树林里去喝些泉水,那么你就可以跟我一起离开,我们甚至可以结婚。……哦,温妮,生命就是要享受,不是吗?否则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这就是我的看法。而你和我两个人,将可以永远、永远过我们的快乐生活。”
师:这是其中的一章,“十七岁的约定”,你觉得温妮会不会喝呢?
生:应该是不会吧!因为他怎么再写下面的事呢?
师:故事的尾声告诉我们温妮的选择。
柜台服务员答道:“但是在三年前,大约是那个时候——发生了一次雷电大风暴。‘‘大树‘‘被闪电击中,从头到尾被劈成两半。树林起火了,情形一塌糊涂。连地也被掀了起来了。后来用推土机才把它清理干净。”
师:读到了什么样的尾声?
生:悲惨。
生:因为温妮不能和杰西一块遵守这个十七岁的约定。
师:这一段很重要,告诉我们什么没有了?
生:小树林。
生:不老泉。
师:不老泉没有了,杰西和温妮的命运留给你们自己想象吧!
师:读完一本书,你可以思考,阅读给我带来了什么,不管是惊险还是刺激还是感伤还是美丽,都会给我们人生留下非常非常多的东西。你可以再去读这本书。&&&
专题讲座:小学语文单元整体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七星潭)
一点点种子
一点点泥土
一点点整理
一点点这个那个
一点点阳光
一点点雨水
一点点等待
一朵小花!
我们总结和提炼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就像是一朵小花,经过了长时间的孕育,终于以生命的姿态绽放在学校这片土地上。
我校自2002年7月建校,经过7年的实践与探索,确定了“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教学方式,2009年10月出版了《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构建艺术》一书。这本书,是我们几年实践探索的总结,书中对单元整体教学的沿革进行了梳理,对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供了我们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案例。可以说,自这本书后,更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开始关注“单元整体教学”,开始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摸索和实践。
自2010年起,我们尝试着把“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运用到其他学科。其他学科的老师也阅读《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构建艺术》一书,在实践中,边领会,边尝试。于是,我们就开始有了建设“单元整体课程”的想法。
2010年暑假,在我们曾经编写的《小学课程改革与实施方案》(2008年11月)的基础上,编写了小学各学科的单元整体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2011年暑假进行修订,2012年寒假进行再次修订。至此,才有了小学单元整体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的系列丛书。这套书都是一线教师编写的,由主编提出编写框架,经过多次的讨论交流,实施,修改,呈现在大家眼前的依然是不成熟的东西,但是,是我们目前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我们而言,不是最好的,但是最实用的。
2011年12月在天津举办的“未来教育家论坛”上,我以《以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为题在大会上发言,担任点评嘉宾的华东师大杨小薇教授称一所学校有了自己的课程框架是很了不起的,德州跃华学校的课程建设开出的不只是一朵小花,而是遍地的迎春花,开出了一片灿烂与金黄。
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特征及实施情况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以单元为基本的教学单位,以整合为基本的教学理念,以探究式学习为基本的学习方式,分为三部分:教科书教学,读整本书、语文实践活动。教科书教学又分为四个模块:预习(1课时);理解内容、体会感情(2课时);领悟表达、欣赏评价(2课时);口语交际与习作(2课时)。前三个模块完成教科书课文的教学。每个模块的学习内容都把一个单元中的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通过某个点建立课文之间的联系。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以教科书教学为起点,以读整本书为桥梁,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路径,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标。教科书教学以能力点整合教科书课文,改变传统的“内容分析”模式,变为学生讨论探究,把课文学习落脚在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因此,在“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模块后,增加了“领悟表达、欣赏评价”模块。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永远的童年”的教学为例,来看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本单元包括《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儿童诗两首》五篇课文。以“童年”作为基本的组合点,包括古诗词、儿童诗、记叙文等文体形式,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的童年。根据单元特点和我们的教学理念,确定读高尔基的《童年》,然后进行读书交流,开展“我的童年”的语文实践活动。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在感受童年的基础上,基于“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进行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他人故事的同时,能领悟到该如何表达自己。预习模块让学生整体感知,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理解内容模块以解决学生疑难为主要目的,体会每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领悟表达模块,了解用不同的方式来描写童年,体会各种表达方式的不同,对语言进行推敲和欣赏;口语交际和习作模块,让学生回味自己的童年,然后与同学交流,让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读整本书交流模块,在学生阅读《童年》这本书以后进行交流,了解童年的不同经历,感悟不同的童年,体会到更复杂的叙事结构;语文实践模块,以表现“我的童年”为主线,让学生用语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童年,是在习作基础上更多样化的表达,可以采用诗歌、散文、图画书等多种形式。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以传统语文教育经验为起点,以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为着力点,以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为落脚点。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语文教学范式,整合语文教学资源,优化语言学习过程,注重语言积累运用,强化言语实践,服务实际教学,立足长远发展。经过实践证明,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能够改变提高语文课程实施的效益,促进学生思维、语言与情感的整体发展。
二、“单元整体课程”的领域及概念界定
在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师生学习有了选择性,能根据语文学习的需要进行相关的教与学活动。在此过程中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如,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要以教科书为起点,对教科书有很大的依赖性,脱离教科书,教师自己无法实施教学,教科书的编排体系及质量制约师生的学习。单元整体教学又有不确定性,如“读整本书”材料的选择,教师主要还是根据教科书单元的主题选择,对语文能力的掌握不足,所选的整本书及整本书的教学都无法确保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单元整体课程”的提出,能够解决单元整体教学的限制。
&作为课程框架,我们把单元整体课程分为四个领域:文化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技术)、艺术课程(音乐、美术、形体)、体育课程、生活课程。这四个领域虽然有所交叉,但是这样划分以后,还是能够相对明确,老师在执教的时候能够有所侧重。
“单元整体课程”是以“单元”“整合”为基本理念的框架体系。
“单元”是课程内容,也是教学单位,根据“单元”的要求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
“整体”,作为名词,是“整个的一体的”,作为动词是“整合为一体的”,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是“整个的一体的”,在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过程中,是“整合为一体的”。
“课程”是一种框架体系,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个框架。“单元整体课程”首先是思维框架,其次是内容框架。思维框架与内容框架相互支撑,内容框架影响了思维框架,思维框架影响了行为模式,决定了教与学的关系。
&“单元整体课程”以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科能力为基本的整合点,把“教科书”“读整本书”“学科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既包含课程内容的选择,又包含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单元整体课程”以能力的自我建构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避免陷入“功利性”的教育误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单元整体课程”坚持能力导向,能力首位,能力整合,而非能力至上。
三、“单元整体课程”的框架体系
“单元整体课程”以能力为核心进行统筹设计,确定了“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基本结构,每一部分都包含“教科书”“读整本书”“学科实践活动”。
(一)课程目标
单元整体课程的整个课程架构是按照学期,分出阶段。单元整体课程的课程目标设计,在修订版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把课程目标进行了细化和具体化。按照小学六年12个学期的方式进行编排。每个学期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都一一对应起来。
课程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对一线教师而言,能够更清楚地把握目标。能够弄清楚年段特点,不至于“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也不至于让所有年段的老师都按照一样的目标来教学。不管是哪个老师来教,都能够让学生达到相应的要求。目标的细化,既突出了阶段性,也突出了整体性。让所有教师都能够看到小学阶段的最终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就能够准确定位某个单元,某个课时的教学,不至于千篇一律,也不至于偏离目标。
课程目标的确定,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学习能力,二是学习习惯,三是学习策略,四是学习量。如,小学语文读整本书的课程目标,不但做了数量上的规定,做了学习习惯的规定,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的年段都有了阅读策略和阅读能力的要求。
一年级上学期
1.学习读文字和看图画两种方法了解故事的内容。
2.在读图画书的过程适当的地方停下来,培养猜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年级上学期
1.能够运用一年级积累的方法阅读图画书。能够理解阅读内容,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乐于与同伴分享。
2.能够借助拼音或读物中的图画细节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
三年级上学期
1.具有对原文复述、解释的能力。
2.了解童话大意和主人公。能讲述感兴趣的情节,就自己喜欢的人物做简单的交流,锻炼重整、评鉴的能力。
四年级上学期
1.能够对书中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推测,并能从书中找出证据支持。
2.能利用绘画、读书单等方式对传记和说明性书籍进行分析、解释,整体把握一本书。
五年级上学期
1.依据文章的不同文体,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分享式、主题式、团体讨论、聊书等),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2.在阅读中,能从篇章多处摄取特定的信息进行重整。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信息。
六年级上学期
1.理清小说中角色之间的关系,进行角色分析。对角色每一个确定的显著特点,从故事中找出支持这个特点的证据。
2.阅读人物传记、科普类作品,了解这些作品的特点。能运用略读、快速通读,确定文章的主题思想。运用浏览找到具体事实或细节。例如,关键词、日期、名字或具体问题的答案。
以上所举的例子,可以从6个学期的目标中看出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细化了课程标准中的策略方法,如,阅读不同文体的方法。具体化了课程标准中的学习能力,如,推测猜想的能力等。这样的划分,根据不同年段的要求有变化,并且能够相互联系。
当然,因为编写水平的限制,某些目标描述还不够准确。因为强调目标的可测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表述不多。在实际的教学中,因为教学材料、教学过程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不会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与实际教学相剥离。
(二)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部分,以一学期的某个单元为例,进行了教科书教学设计、读整本书教学设计,学科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这三部分是作为单元整体考虑,按步骤实施的。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虽然具体的实施不一样,但是,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是一样的,各部分的划分是一样的。
在实际教学中,每个学科都确定了低中高年段的教学设计模板,在现阶段内,老师按照这样的模板进行设计和教学。这些设计,在设计环节上是简约的,每个环节增加了设计说明,通过设计说明,说明设计目的以及操作形式。这样设计,就是让老师不但知道怎么教,而且要知道教到什么程度和为什么这样教。事实证明,老师进行这样的设计,教学目标更加清晰,学习进程把握得更准确。
设计模板,没有把所有的项目都列出。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根据教学的实践,对所要教的单元进行统一规划,分为教科书教学、读整本书教学、学科实践活动教学三部分来实施。在统一的要求下有自己的变化与特色。
(三)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部分,设计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多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包括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种形式。学生个人评价放在第一位,强调学生无论是哪一个学科的学习都要有个人对自己学习过程、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养成反思的习惯,形成主动学习的能力。评价内容以学科能力和学习习惯为指标,这些学科能力和学习习惯是学生自己能够测量的。把可检测可操作的内容放在这里,增加学习评价的有效性。
终结性评价以“样题”的形式出现。实施过程中,我们的终结性评价以“现场测试”和“纸笔测试”结合的方式,比如,语文测试,我们要考查朗读、背诵;英语测试,我们要考查口语交流。这里只能呈现纸笔测试的内容,这些内容以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为主,如语文的听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数学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等。这是我们在尝试的一种方式,每个题目后面都附有设计说明,说明考查的目的和指标。
整个框架体系,通过某个单元的还不足以体现,我们设计了整个小学阶段的课程实施体系,因为篇幅的限制不能一一呈现。
关于课程内容的选择,我们在每本书的后面附有教科书教学单元、读整本书和学科实践活动对照表。我们以教科书单元为起点,补充了读整本书的设计和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在表中用给出了书目和学科实践活动名称,这样体系更加完整清晰。
这些设计也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教学的推进,也会不断调整。语文的体系设计,就是在2009年出版《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构建艺术》一书后,结合“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对单元整体教学的相应书目进行了较大调整。
四、“单元整体课程”的推行与落实
&课程体系只是教师实施课程的框架,现实的教学受很多条件的限制,如教学时间、教学对象、教学评价等。在单元整体课程的框架体系内,教师怎样操作,也受教师个人素质的影响。因此,在编写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现实的规划和设计,保证单元整体课程在学校范围内能够落实。如果说,通过编写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解决教师的理念问题,通过教学设计模板解决教师的教学设计问题,那么以下所做的工作就保证了课程的实施。
(一)把课程固定在课程表上
& 课程表是学校实施课程的依据,排在课程表上的课必须要落实到课堂,落实到学生身上。教科书教学在实际中有自己的位置,为了区分课型,把每个学科的读整本书和学科实践活动排进课程表,保证相关的课程可以实施。
1.为了区分所有阅读与欣赏,所有学科表示办法如下:语文/阅读与欣赏;数学/阅读与欣赏;英语/阅读与欣赏,其他学科以此类推。
为了解决语文课和英语课往往局限于文本内容而忽视语言运用的问题,我们把语文课和英语课的相关部分,作为语言课,具体表示如下:汉语/语言;英语/语言。
艺术与体育等学科,在进行相关素养的培养的前提下,进行相关技能的训练,在课程表中显示各学科名称,如,体育。
把学科实践活动进行划分,分别为“语文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英语实践活动、科学实践活动等。
5.校本课程
我校在统一时间开设多种校本课程,如电钢琴、民乐(二胡、古筝、琵琶)、舞蹈、乒乓球、网球、轮滑等,在课程表中标注为校本课程。
6.写字、晚自习、日记
我校为寄宿制学校,大部分学生住校。因此,我们规定了每天的“写字时间”“日记时间”“读书时间”等,在课程表中,不单独标注学科名称,统一为“日记”“晚自习”等。
我校提倡全学科阅读和写作,每个学科的老师都要安排学生写日记,所以日记时间,又分为语文、数学、英语。数学日记,分为记叙类、反思类、想象类。英语日记,能够用英语表现身边的生活。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也尝试着让学生表达,音乐有创编乐曲,写歌词,结合钢琴课,学生可以表现自己的作品。体育课可以创编游戏,制定规则等。
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与表达,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清晰,学习在学生看来不只是为了考试,也不只是为了未来的美好生活,而是现在就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创造力,学的越多,表现起来就越容易。
(二)把课堂教学定位在研究的角度
把所有的课型定位在课程表上只是第一步,通过学校的教学督导等方式,可以了解教师具体的执行情况。但是,不能解决教师的教学水平问题。因此,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每个学期都举行教学展示活动。
每个学期学校确定展示方向:展示学生、展示思想、展示个性。每个教研组根据单元整体课程推进的情况,确立重点,如:教科书教学、读整本书教学、实践活动教学中的某一类。如,探究式学习方式的研究。根据研究重点,第一轮进行研讨课,由一个年级来执教,执教后进行研讨,发现问题,确定标准。第二轮是展示课,所有教师根据研究重点进行展示,然后进一步研讨。第三轮是提升课,根据前两轮的研讨成果,再次进行设计,进行实践。
这种研讨的氛围,让每个学期都能突破某个重点,而这个重点是单元整体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这种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让整个团队真正成为“教、学、研”一体的团队,课程理念也一步步变为教学现实,为师生带来了很大变化,也给一线教师极大的鼓舞。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逐渐引起一线教师的关注,每个学期都有不少学校的同行和学科专家到我校进行交流。以此为契机,我们提供实际操作的课例,然后听取同行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很多方法的产生、形成、定型,都离不开这些来访者的参与。
为了与更多志同道合者共同研究,建设了“单元整体课程与教学研究网”(),及时发布研究成果,让老师有成就感,也听取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及时改进。
(三)单元整体课程全学科推进
任何一所学校都不能靠某个学科的“特色”而生存。一所学校的健康发展必然以学科的整体发展为基础,单元整体课程的“整体”观念不只存在于某个学科,它的含义还包含全部学科。全部学科是另一个意义上的整体。
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上,把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推广到数学和英语学科。在数学学科,提出了阅读欣赏和数学实践的目标,数学教师就不只在教教科书,还要考虑到数学阅读和数学实践。英语学科,提出了要整合教科书的单元,根据教学的需要,把教科书中的单元进行合并,把教科书中原有的2-3个模块合并为一个单元,单词、句型、对话等整合起来再进行教学,增加英语的读整本书和英语实践活动。
在数学和英语学科取得观念认同和实践探索成果的基础上,推广到科学、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每个学科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都要有单元概念,整体进行设计,考虑到阅读欣赏和学科实践。这些学科的对教科书的依赖性较小,教师有更大的操作空间,所以,在这些学科取得的进展更快。
学校教育不只是学科教学,还包括生活教育和道德教育。我们根据学校寄宿制的实际情况,在生活区开展了生活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的编写,对学生生活习惯、生活信念、生活能力进行目标划分,确定实施方案。班级内的班会课程,也按照单元整体课程的方式进行了设计,对小学6年的班会课程进行了统筹规划,从教科书教学、主题班会、心理体验式活动三个角度实施。
本次出版小学语文、数学、英语3个学科的课程方案,其他所有学科的单元整体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也已编写完毕,等待修订和出版。
(四)单元整体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
&对单元整体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影响到课程实施的深度和广度。一线教师和家长的关注焦点本就是学生成绩,如果单元整体课程不能解决相关问题,势必在学生、家长、教师层面遇到阻力,最终是美好的梦想而永远不能变为可喜的现实。
1.发挥家长会与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在全体家长会上不断地提倡,及时向家长报告学校课程改革的成果,提示家长看到学生身上的变化发展和提高,比如阅读兴趣、阅读量、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习作能力等。整个社会都了解阅读的重要性,以此作为向家长宣传课程理念的突破口。再就是向家长介绍先进的教育理念,真正的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而不只是分数的提高。
多次召开家长委员会,对考试改革等内容和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进行研究。让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到校参与监考、阅卷的整个过程。向家长委员会成员讲解命题方向和原则,征求他们的意见。
从家长的角度评价学校课程实施的情况。家长认同课程理念及实施方式,认同评价方式,就能保证家长实质性的支持。
2.建立以学科能力评价为核心的考试体系
语文、数学、英语等考试学科采取纸笔测试和现场测试结合的方式。纸笔测试的试卷突出测试学生的学科能力,根据课程目标,用相应的材料测试学生的成绩。如,阅读能力测试中,吸取国际阅读能力测试的优点,对学生多学科的阅读能力进行测试。
考试怎样考,教师就怎样教,因为考试偏重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不只是传授知识,不以机械训练为主,而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为主。而学生的学科基础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的表现,教师和学生都不会忽视。
3.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
学校建立了自主管理评价体系。提倡“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能教育、自由发展”。
德育和生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以行为方式和习惯为评价指标。为了使评价常规化,学校专门制作了《家校联系簿》。对学生的生活习惯、生活能力、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进行评价。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以评语的形式对学生在校的表现进行说明。家长也以留言的形式与教师交流。
《家校联系簿》让坏习惯无处可逃,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表现都会体现出来。学生重视,教师重视,注意力慢慢转向日程的学习生活,而不只以期末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程度。
五、“单元整体课程”的理论基础
单元整体课程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教学实践,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生成、发展、变化、提升的。
仔细想想,那么多条路,为什么我们只选择了“单元整体”这一条。带着这个问题,不得不从哲学的角度进行思考。
教育的哲学意义是为了人的未来,教育的社会学意义是为未来培养人。而这些势必以哲学和思维作为根基。人的思考要有基本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式,而中国人的思考和实践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式一定应该是中国式的。
(一)哲学观念——单元
尝试着翻阅相关的哲学书籍,在翻阅的过程中,有太多次的“整体”和“整体性”跳出来。这让我看到了根源,有了一种“认祖归宗”的喜悦。
“中国哲学家特别重视认识世界与认识人自身的一致性。中国哲学家在处理思维与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时,不大注意双方的对立方面,而特别重视双方的统一方面。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天人合一才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思路。”
汉民族思维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整体性。“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整体思维的具体表现。(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07第二版)
按照中国传统思维,人的存在是精神和肉体的统一,即“形神合一”、“身心合一”的整体存在。……这种思维,在“天人合一”的基本模式中,不可能形成外向型的理智思维,而是内向型的自反思维,即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体验、自我直觉和自我证悟,实现主体意识同自然法则的合一……而且把自我和自然本体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整体系统。(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人民出版社北京2005.10月第四次印刷)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根源。“天人合一”是人的内在与外在自然合二为一,形成一个整体。中国的哲学更重视“整体性”,而忽略细节的分析,这也是中国哲学重整体混沌,的根源。中国哲学重视“质”与“性”,从整体上感知外在事物。
从学习的角度而言,学习者要整体感知所学内容,然后做整体的思考,把所学内容与自己的个人经验相结合,并且不断把获得的经验纳入思维的整体框架之中,使学习真正发生意义。
单元整体课程以“单元”为基本的课程单位和教学单位,“单元”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单元”中的内容是以整体的形式呈现的,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先看到这个整体。一个“单元”就像一幅太极图,里面包含的内容是相互影响而又合而为一的。一个学期的学习又是一个大的“单元”,最后构成六年12学期的更大“单元”。
在细化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部分之间的联系思考整体,再回到整体上来。首先是整体,然后才是部分,最后再回到整体,这符合中国哲学的观念。
(二)思维特点——整体
人生活在世界里,就像鱼生活在水里。人的所有行为活动都受哲学的支配。哲学就是一种思维方式,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特点,决定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
中国传统哲学思维,不是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由此确中国哲学的主体思维,就其一般特征而言,是围绕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而展开的。……就其基本指向而言,它是自我反思型的内向思维……就其基本定势而言,它是情感体验型意向思维……就其基本程式而言,它是主体实践型经验思维,……就其终极意义而言,它又是自我超越型形上思维,即超越感性自我,实现主客内外合一、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人民出版社北京2005.10月第四次印刷,第2页)
如果说,传统思维方式有一个最基本的特征,那么在我看来,这就是经验综合型的主体意向性思维。就其基本模式及其方法而言,属经验综合型的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就其基本程序和定势而言,是意向性直觉、意象思维和主体内向思维,二者结合起来,就是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从这两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就是整体思维和内向思维的结合。以个人的思考与对外在的整体感知结合在一起,形成对世界的认识。
传统思维是一种有机循环论的整体思维,而不是机械决定论的整体思维,这一点同西方古代的整体思维是有区别的。它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有组织的有机系统,构成这个整体系统的又有许多小系统,每个系统又由不同部分所构成,整个宇宙自然界就是由这样的部分所构成的系统化整体。
单元整体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突出学习过程的整体性,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各部分之间又在一个整体之中。这种课程设计,符合中国人思维的基本特征。
整体结构作为思维的基本模式固然是在经验综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必须经过思维的飞跃或超越,才能进人整体或全体,这就是直觉思维所要解决的。直觉思维是传统思维的重要特征。
单元整体课程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教的不仅是内容,更主要的是结构,是知识形成的结构,是学习过程的结构,是学生学习习惯的自我建构,是学习能力的结构。这种结构化设计与实施与学生的思维特点相吻合,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中国思维是整体思维,这种思维特点是在整体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过分追索细节,而形成思考的结果。
整体性思维更容易全面,做出正确的判断。单元整体课程呈现给学生的是以单元为教学单位的整体。学生通过整体的材料,不断回归整体,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三)学习方式——自省
中国人的思维具有强烈的实践特征和经验特征,重视个人的实践和经验,属于实践理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就表现 “内省式学习”,也就是自我反思式的学习。如,朱子读书法中提倡的“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等。
传统的蒙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初步的道德行为训练和基本文化知识的教学,以识字、写字、背书为主。每日功课一般是背书、授新书、作对、写字、读诗,以及一系列的道德行为规范训练。这些训练以学生的积累和个人反思为主。
这种方式以学生自学为主,然而“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所以蒙学阶段结束以后,除了读书,还有相互讨论、与老师讨论等方式进行。不明白的问题要向老师请教。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就有这样的教学方式,先是学生自学,然后和学长探讨,最后才能问老师。“登堂入室”也是学习境界不断提升的佐证。提倡学生自学读书,师生质疑问难,商讨论辩,是南宋书院讲学的最突出的特点。
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把人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学习不仅要积累,而且要思考,思考才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过于重视思考,而轻视行动。
单元整体课程实施过程中,以探究式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师生研讨相结合。在每个学科加入了学科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学科实践的平台。我校在建有阅览室、钢琴室、手工室、科学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了数学实验室、英语实验室,为学生的学科实践活动提供了场所。学生参与实践,并且能够反思,不断内省,不断发展自我。
六、“单元整体课程”的未来发展
单元整体课程的形成,经历了由“教学到课程”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对比较漫长,从教学的细节走向课程的设想与构建,确实不容易。当真正站在课程建设的平台上,才发现,其实所有的课程思想都应该来源于教育思想。课程的设计应该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化。单元整体课程的框架已经形成,在教学的实践中只不过再是丰富和完善了。
如果真的让单元整体课程具有生命力,还要经历“从课程到教育”的过程。我和我的团队应该在落实单元整体课程方案的同时,不被课程方案所限制,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提升。任何课程理念都应该落实到学生身上,没有好的教育理念,课程的落实就会大打折扣。单纯为了落实课程往往是无力的,教师的教育理念,比如平等对待学生,比如因材施教,比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都深刻地影响课程的实施。
现在的单元整体课程走得是分化之路,学科的分化,学科中目标的分化,教学实施中教科书、读整本书、学科实践活动的分化,这是现实的需要,因为现实的教学中,教师不能明确每一部分应该起的作用,不清楚具体的操作。这些分化都是暂时的,等教师的课程理念和实施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单元整体课程要走“融合”之路,多学科的融合设计,比如“阅读与欣赏”,将来就会融合多个学科。将来的单元整体课程是“大单元”的,这个单元的教科书教学、读整本书、实践活动都是融合多学科的。
未来的单元整体课程,以“大单元”为教学单位,以“融合”为单元构建方式,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学习方式。那时的单元整体课程经历了“从教育到课程,从课程到教学”的过程,变得更加完善,更能适应师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
[2]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07.
[3]陈雪恂.中国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9.
[4]李怀源.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构建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
[5]李怀源.语文:从教学到课程[J].语文教学通讯,-6.
王艳,银川二十一小学大队辅导员、自治区级骨干教师。2005年执教的《纸船和风筝》在全国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曾在国际华语精品课展示活动、全国七省七校交流活动中承担研讨课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上发表多篇教学设计,多次承担《学习之友》、《安全教育》的编写工作,两次获全国硬笔书法大赛金牌奖、“平安行动贡献奖”、被评为全国“双有”优秀工作者、“自治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青少年春晚“编导金奖”、在自治区语文优质课、银川市数学优质课、板书、演讲、美文诵读、教学设计等比赛中均获一等奖。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八组
&&&&&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认读“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4.揣摩作者是如何写出德国民族风情特点的。
5.对比阅读选读课文《维也纳生活圆舞曲》,体会异域风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主要内容,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作者是如何写出德国民族风情特点的。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 第一课时
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默读单元导语,思考:本单元的主题和学习要求是什么?
2.依学生回答梳理单元主题及学习要求。
3.梳理本组课文,过渡:同学们,围绕“异域风情”这个主题,编者为我们精心选编了下面四篇文章。阅读这四篇文章,我们将在文字世界里经历一次愉快而又厚实的“一周国外游”。我们先去德国,看看德国人是怎样养花的;再去意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坐一坐独具特色的“威尼斯的小艇”;第三站,我们将从欧洲来到亚洲的泰国,看看泰国人是如何与大象亲密相处的;最后,远赴非洲,去欣赏那片多彩而神秘的土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站——德国。
4.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梳理单元主题和训练重点,引导学生树立单元整体意识;围绕“异域风情”这一主题,用“一周国外游”的教学情境贯穿整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检查下列生词的认读情况:天性、宇宙、真切、脊梁、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莞尔一笑、耐人寻味。&&&
(1)指名读,相机正音。
(2)开火车读。
(3)师生合作读,读出对词语的理解。
2.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写好“脊、嫣”。
(2)七个生字各写两个,注意坐姿端正、认真读帖、书写规范。
(3)点评生字书写情况,相机指导。
3. 检查课文读通读顺情况。
【设计意图:预习是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从检查预习入手,既可以反馈自学情况,掌握教学起点,督促学生养成认真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又可以在检查的过程中进一步复习巩固。】
三、品味语言,指导学法
1.过渡:季羡林先生在二十五岁那年,满怀雄心壮志在哥廷根大学留学十年,至1945年才回到祖国。1980年,他再一次来到德国。每一次,他都感慨万千,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板书:奇丽的景色 奇特的民族)
2.学生浏览全文,思考课文的哪些地方体现了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
3.学生在充分自学,同桌交流的基础上自由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指导朗读、指导学法。
预设一: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谈谈自己读句子后获得的信息。
(2)相机小结:我们抓住“家家户户”、“临街窗户”、“花的脊梁”、“都”等重点词语理解句子,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板书:抓重点词)
(3)把自己独特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自由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让孩子谈读句子后获得的信息,不仅尊重了孩子的认知发展,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更大的探究张力。】
预设二: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然一笑,说:“正是这样!”
(1)女房东的“莞尔一笑”让你明白了什么?
(2)“莞尔一笑”、“正是这样”这些语言文字的细节,都表现出这种养花方式对德国人来说,早已习以为常,已沉淀成德国的一种风情、一种文化。
(3)再读这句话。
预设三: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1.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板书:想象画面)
2.指名读,其他同学想象画面。
3.课件出示“鲜花满街图”,补充学生想象的不足。
4.齐读这句话,读出想象的画面。
【设计意图:这段文字语言优美,画面感很强。在指导学生细品语言,还原形象时,采用了朗读体验法,通过朗读文字,闭目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层层深入,从语言到画面,再从画面到语言,引领学生走了一个来回,发展想象能力,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预设四: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联系上文,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板书:联系上文)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否感受到了这样的境界。(板书:联系生活)
【设计意图: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采用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能引导学生初步领悟句子的含义,还能习得语文学习的方法。】
四、积累语言,指导背诵
1.指导背诵的方法:抓重点词句。
2.出示去掉重点词句的填空题,帮助学生背诵。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 ),抬头向上看,(&&&&&&&&&& )的窗子前都是(&&&&&&&&&&& )、(&&&&&&&&&&&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 ),(&&&&&&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 );走在街上的时候,(&&&&&&&&&&&&&&& )。(&&&&&&&& ),(&&&&&&&&&&&& )。我觉得(&&&&&&&&&&&&&&&&&&&&&& )。
3.学生试背。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的基本素养,要通过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通过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来实现。而背诵是加强语言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措施。该环节的教学,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并进行背诵方法的指导。】
五、布置作业、复习巩固
选择下列作业中的两项作业,认真完成。
1.书写七个生字:各写两个字,组一个词。
2.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告诉家人或者身边的小伙伴:“一周国外游”将要去哪些地方?第一站德国有什么特点?
4.读一读课本第184页的《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板书设计: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奇丽的景色&&&&&& 抓重点词  想象画面
              上文
奇特的民族&&&&&  联系
              生活
姜俐冰 &银川市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高级教师。曾获银川市“首届凤城名师” “银川市十佳教师”“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荣获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全国“本色教育”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第一届素质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多次获得自治区级、市级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连续三年获银川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多次承担自治区级、市级送课下乡任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八组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第二课时)
检查课文第3自然段背诵情况,复习巩固生字,抄写描写花美的句子;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了解作者第二次去德国看到的情景,进一步感受德国人养花爱花的民族特点;从“怎么写”的角度,揣摩语言,初步领悟以小见大的表达方法;对比阅读选读课文《维也纳生活圆舞曲》,体会异域风情。
一、 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1.同学们,上节课,美丽的王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到了美丽的德国,了解了这里不但花美,而且人们都有一颗爱花爱美的心。把这么美丽的风景记在心里,也一定要把这美丽的文字记在脑海里,那么,我们抓紧时间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吧,限时2分钟,看你能否背会,开始。
2.学生自由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3.检查背诵情况。
【设计意图:背诵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最有效方法。当堂背诵,既是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顾,也是当堂完成课后练习、落实语言积累任务的较好手段。】
二、抄写句子,积累语言
1.抄写描写花美的句子。
2.你认为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引导学生注意坐姿端正、行款正确、书写规范。)
3.学生抄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讲评。
5.你在课外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花美的词句?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抄写练习,是对第一课时所学生字的进一步巩固,又教给了学生积累语言的另一个方法——摘抄。当堂完成学习任务,并适度课外拓展,重视语言积累。】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1935年,25岁的季羡林先生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十载,时隔45年,季先生再次来到这熟悉的城市,他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2.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第二次来到德国后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划出相关语句。
预设: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你怎样理解“美丽是没有改变的”呢?
4.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对比作者两次到德国看到的情形,抓住“美丽”,体会德国人爱花养花的独特的民族特点。】
四、概括主要内容,体会文章写法
1.浏览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自主概括——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学会一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养花是一件生活中极普通的小事,但作者通过写“花美”来赞美德国人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美,这种写作方法就叫以小见大(板书:以小见大)。
2.据我所知,季羡林先生写作有一条原则:(课件出示)我写出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粹玉,都是甘露醍(tí)醐(hú),吃了能让人升天成仙,但其中绝没有毒药,绝没有伪劣假冒,读了以后至少能让人获得点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季羡林先生语
我们在读季羡林先生的其他文章时注意体会,你从这篇课文中还体会出其他写法了吗?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设计意图:再次整体感知课文,体现语文学习的整体观,通过概括方法的引导与提炼,指导学生切实学会概括的方法,授之以渔。再引导学生揣摩作者是“怎么写”的,感悟写法,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五、对比阅读《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1.同学们,季羡林先生用平实而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德国美丽奇异的风俗,同是中国文化名家的冯骥才先生向我们展示了欧洲另一座美丽城市维也纳的独特魅力,编辑老师独具匠心地把冯骥才先生的这篇文章也放在了本册课本中,请翻开课本第184页,浏览选读课文第8课《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2.出示自学要求:
& &(1)抓住主要内容,了解异域风情:你认为作者笔下的维也纳有什么独特之处?
&& (2)体会写法:作者是怎样写出维也纳的独特风情的?
3.学生自学,小组讨论交流。
4.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迁移运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异域风情”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关注选读课文的学习,体会编者的独具匠心。整个设计,从单元的整体考虑,注重了阅读、体验、拓展,实现了学习方法的迁移运用,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留德十年》。
2.背诵或摘抄课文中其他优美句段。
3.预习第26课《威尼斯的小艇》,查找有关威尼斯的资料。
板书设计:
&&&&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奇丽的景色&&&&&& 抓重点词  想象画面&&&& 花美&&&&& 小
              上文
奇特的民族&&&& & 联系&&&&&&&&&&&&&&&&&&& 人美&&&&& 大
              生活
顾小明,吴忠市利通一小教务处副主任,吴忠市骨干教师。先后参加吴忠市、自治区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并获得一等奖;2009年3月代表宁夏参加首届“七彩语文”杯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获得一等奖。曾获吴忠市优秀德育工作者、自治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十五篇,多次参与国家级、自治区级课题实验工作并顺利结题。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八组
威尼斯的小艇
1.认识“艇、艄、舱、姆、祷、雇”等6个生字,正确读写“艇、艄、舱、姆、祷、哗、雇、翘、尼、叉”等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知道小艇的特点,体会小艇在威尼斯水城的作用。
3.学会留心观察,体会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4.感受威尼斯的风土人情,领略威尼斯的迷人风光,陶冶情操。
5.背诵课文4、5、6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6.拓展阅读《威尼斯之夜》,对比写作手法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及小艇的特点。
2.体会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表达特点。
体会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表达特点。
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文稿、图片资料等。
当堂听写,检查生字掌握情况,指导重点生字的书写;练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学习课文一至四自然段,品词析句,体会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和作者的表达方法,领悟先概括总结后具体分述的表达方法,并尝试运用。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课前谈话。
你们平时是借助哪些交通工具上学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交通工具有关的课文。
2.谈话导入。
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去看看那儿独特的异国风光和与众不同的小艇。
板书课题,重点强调“艇”的书写要点。
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谈话,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增加对威尼斯小艇的了解,初步感受威尼斯独具特色的异国风光,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
3.交流搜集的资料。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威尼斯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之一,安排学生预习时搜集有关威尼斯的资料,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拓宽视野,同时学习了搜集资料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4.了解作者。
本文作者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下面的注释。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威尼斯的小艇的。
【设计意图:注释与文本的内容紧密相关,是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信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中及时提醒学生关注注释,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快速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同桌互相认读生字。
2.学生记忆词语、听写生词。
出示课件:船艄& 船舱& 翘起& 祷告& 纵横交叉& 各自雇定
学生读生词并快速记忆生词后听写生词,
教师利用实物展示平台出示学生听写作业,适时提出改进意见,板书容易出错的生字。
学生对照课件同桌批改后订正。
【设计意图: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听写生字词,检查了学生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并指导学生认真书写,教师及时纠正,扎扎实实的进行生字新词的教学,体现高年级字词教学的特点。】
三、整体感知、学习课文
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威尼斯的小艇哪几方面的内容。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样子 奇特&&&& 驾驶技术 高超&&&& 作用重要。
引导学生把三部分连起来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说说还有哪些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设计意图: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基本能力,本环节,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然后尝试用段意连接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回忆其他的概括方法,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四、学习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
1.默读课文一至四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又是怎样写出小艇的特点的?
2.学生自学。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教师抓住课后思考题,设计了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汇报,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在交流、互动中,深化对重点句子的理解,突出表达方法的训练。】
预设一:抓住第一自然段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妙。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从这寥寥的38个字中,你能捕捉到哪些信息?
威尼斯城市的几个特点:世界闻名、水上城市、河道多、河道等于是城市的街道、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小艇、小艇等于是大街上的汽车等。
体会作者马克·吐温运用语言的准确简练,表达艺术的精妙高超。
再读第一自然段,认真品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品析体会,并体会作者马克·吐温语言表达的准确、精练。】
预设二:抓住第二自然段中描写小艇样子的句子,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 理解内容。
用电子白板出示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并随机用横线批画重点的词语。
试着用简洁的几个字、词形容小艇的特点 (长、窄、深;两头翘起;轻快灵活)。教师在白板上随机批画。
▲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小艇的特点写清楚的。
再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清楚、写具体的?(直接描写、用具体的数字说明、形容比喻等)
▲ 理解,想象,印证。
闭上眼睛,根据作者的文字描写,在脑海中想象、描画小艇的样子。
出示课件:小艇的图片
老师出示的小艇和你刚才在脑海中想象的小艇一样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初步了解了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在脑海中已逐渐有了小艇的轮廓,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文字大胆想象,最后再用课件出示威尼斯小艇的图片。理解、想象、印证,再现了学生学习、内化知识的过程。】
预设三:抓住第三自然段小艇“舒适”的特点,体会动态中小艇的特点。
威尼斯的小艇样子奇特,令人向往,哪一旦我们坐在小艇上,感觉又会怎样呢?
指名读、齐读课文,以读代讲、读中理解。
【设计意图: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结合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领略动态的威尼斯小艇的特点。】
预设四:抓住第四自然段中船夫驾驶技术高超,并学习先概括叙述,后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学生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本段中你认为最关键的一句话。
学生默读课文后回答。
▲ 体会表达方法
作者为了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他列举了哪些具体的事例来证明?
相机运用电子白板的批注功能,在重点词句上做好记号。(速度极快、拥挤、极窄、飞一般的往后倒退等)
教师小结第四自然段写法上的特点。
学生尝试背诵第四自然段。
【设计意图:抓住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并设计一个侧重训练学生表达方法的问题,引导学生熟悉本段特别的构段方式,为在课堂中学生快速背诵第四自然段做好准备。】
▲ 仿说练习。
模仿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叙述,后具体描写的构段方式,练习说一种你喜爱的体育活动。
【设计意图:学生在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时,脑海中已经有了储备,教师顺势让学生模仿本段的构段方式,说说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学以致用,同时为学生课下练笔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预习课文第五、六两个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描写威尼斯小艇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的。
板书设计:
26、威尼斯的小艇
样子&&&&&&&&&& 奇特&&&&&&&&&&&&&&&&&&&&&&&&&
&&&&&&&&&&&&&&&&&&&&&&& 驾驶技术&&&&&& 高超
关系&&&&&&&&&& 密切
朱珊,银川市兴庆区唐徕回民小学德育主任。曾参加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荣获二等奖及“最佳教学手段运用奖”。2006年在兴庆区、银川市、自治区青年教师阅读教学竞赛活动中均获一等奖,2009年在银川市、兴庆区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中获一等奖。被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评为“优秀教师”,被兴庆区人民政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洲景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