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life of pi,关于信仰使人强大或者人性的论文

  [摘 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编自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的著作,在尽量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李安将小说拍成冒险大片,不仅"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解读《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生存与信仰
2014年3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编自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的著作,在尽量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李安将小说拍成冒险大片,不仅带给观众视觉上的震撼,也对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造成了冲击。本文着重从故事的情节发展来逐层剖析影片,穿插着少年派从成长到海上冒险所经历的每一个选择,是生活所逼也好,是成熟也罢。人在面临诱惑和考验的时候,内心会分裂,会纠结,但最终还是要做出选择。这就像是在森林的入口,是选择瘫软在沙滩上的时候被人救走还是头也不回地走进去? 中国论文网 /7/view-4871841.htm  [关键词]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信仰;选择;人性回归   生活不是你想要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生活,往往是生活给予了你什么就要接受什么,选择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但有的时候我们只能接受无奈的现实。   看本部影片纯粹是受了网上各种评论的影响,有的说3D画面效果很棒,有的说故事情节很吸引人,当然也有批评的声音,褒贬不一。之前先后看了同档期冯小刚导演的《一九四二》、徐峥导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这两部电影反差是比较大的,一部是灾难纪录片,沉重、压抑;一部是纯娱乐片,让人笑到面部发僵、肚子酸痛,之后观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完之后带给我的不仅是视觉震撼,心里也十分震撼。   曾经看过一本心理学的书,弗洛伊德在做精神分析学中,有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心理测验:有一个年轻人去旅行,他带了五个动物,分别是:狮子、猴子、马、牛、羊。在他途经沙漠时,不幸被沙尘暴吹走了所有的粮食,此时他急需要杀死动物来获取食物,那他杀动物的先后顺序是什么?在这一测试中狮子代表了爱情,猴子代表孩子,马代表事业,牛代表父母,羊代表配偶。这与电影的主人公派有些类似,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这也会折射出我们的性格特点。   对于这部电影,我将我的想法归结为选择,因为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选择,电影中也充满了各种选择:信仰的选择、爱情家庭的选择、生或死的选择、真相的选择……结局,也是两个,观众拥有自主选择权,或许我们心知肚明,但好多人会情愿去选择第一个。   影片发生在印度的蒙特利尔,最后故事也是在蒙特利尔结束。故事情节的开展是围绕举家准备迁徙加拿大这一缘由,然而最终一切都与加拿大无关。印度是一个崇尚宗教的国家,少年派是一个生于印度并且同时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少年,他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动物园,所以派从小就了解动物的习性……坦白说,这个故事的开头并不算吸引人,混合着宗教信仰的一个少年的成长经历,甚至看得有些腻烦,但往往好戏都在后头。随后剧情逐步深入,影片正式进入到“奇幻漂流”的冒险之旅中。父亲决定全家迁往加拿大,全家人及动物园的动物们一同乘船只为将动物卖到异国卖个好价钱,利用这些资本开始其他方式的谋生。但不幸的是,派一家所乘坐的轮船在海上遭遇了暴风雨,大家经历了一次类似泰坦尼克号式的沉船事件,除了派,家人乃至整艘船的人全部遇难。而派则侥幸落在救生艇上得以活命,与他同处一艇的还有一条鬣狗、一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一只母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   在这场奇幻漂流的最初3天里,鬣狗活吃了斑马,咬死了猩猩,最后老虎又杀死了鬣狗。接下来这个少年在海上求生的奇幻之旅讲述的就是如何对付理查德-帕克的故事。自知无法战胜老虎的派,最终选择与它共同面对漂流生活。7个月中,他要收集淡水、捕鱼捉虾,他要使用一切海上生存技能喂饱老虎,也是为了让自己能活下来。当然,这场漂流也遇到了暴风雨、鲨鱼的袭击以及各种精彩而血腥的险境。在派与老虎所剩的食物耗尽后,陷入绝望的他们已准备从容赴死。但奇迹的是他们随着小船漂流到了一座天堂般的岛屿。在短暂的停留休整之后,他发现这儿是个食人岛。惊恐的派与老虎再次踏上了漂流的旅程,直到在墨西哥的海滩上获救,而老虎理查德-帕克走进丛林头也不回地消失了。   少年派幼时有着天真的自然性,他想要同老虎做朋友,好奇而又无所惧的他手拿一块鲜肉准备喂老虎的时候,被父亲的斥责拦下来,之后父亲用血腥的现实教训派,老虎只是食肉的残暴动物,这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阴影,从此他开始惧怕老虎理查,也为之后的剧情合理铺陈埋下了伏笔。派在一点点成长,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变化,由天真自然的孩童成长为稳重乖巧的社会人,这一过程中,他有过多次选择,父亲的教育、母亲的叮嘱,塑造了少年的他,他接受了,放弃了选择的权利,这看起来应该是理性的行为,凸显了人类文明的痕迹。   在暴风雨中,派挣扎在救生船上,发现海面上的漂浮物,扔下救生圈发现是老虎理查,并不打算救老虎,用船桨狠拍老虎的头,不让老虎登艇,这时候的派是惧怕老虎的,他要保持理性,心里的声音在告诉他:老虎是食肉的残暴动物,二者只有一个能够生存下来。所以他选择不让老虎上艇,是出于自保,因为他相信老虎是邪恶的。   海上漂流的过程中,少年派为了生存下来,他曾经萌生过杀掉老虎理查德的念头,但是他没能忍心下手,最后他选择了与老虎共生存。为让自己活下来,他开始探索海上生存以及与理查德沟通的技巧,储存淡水、一点点驯服理查德,并给他捕鱼,保证自己不被吃掉。在他与理查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派做出了各种选择,也有过放弃自己的念头,但他还是选择了活下来。   在经历两场暴风雨后,处于生死的攸关之际,他们遇见了这个救命般的充满生机和绿意的小岛。小岛看似完美无瑕,有无数份满足老虎的“粮食”——狐獴,有食用类植物,有淡水天池。派和理查欣喜若狂地以为自己找到了人间乐土到达了天堂,派在树上搭建了自己的睡床,决定在此安顿。待夜晚来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狐獴上树老虎上船,天池的水夜间泛酸腐蚀鱼类,而派打开一株花朵状的植物时,花苞内却包裹着一颗人类的牙齿。真相大白:小岛白天是天堂,夜间是食人地狱。派不能就此选择自生自灭,他选择了离开食人岛继续漂流。这同时也说明了宗教所谓的极乐世界根本不存在,绮丽的梦终归是虚幻,于是派选择带着老虎再次起航。   这是影片中讲述的第一个故事版本,当然我们也都知道这完全是派虚构出来的。事实的真相要从结尾说起。当派与两个日本的公司代表讲述了他的奇幻冒险之后,两个日本人并不相信第一个故事版本,且视为儿戏,并希望派讲出一个没有动物、没有小岛、没有狐獴的真实故事。然后有了影片的第二个故事版本:派的海上求生记是这样的——事实上,暴风雨中的救生艇上并没有动物,只有一个厨子、一个断了腿的水手、派和他的母亲。遇难后,厨子先后杀害并吃掉了水手,然后又杀死了母亲,最终派忍无可忍同样杀害并吃掉了水手。最后的现实是,最终只有派活了下来。这个故事伴随着派伤心的讲述、满脸的泪水、两个日本人惊恐的表情讲完了。这时候观众似乎也明白了些什么,也许我们理所当然会以为他们会选择第二个故事。但是当采访派的记者打开当时事件的档案时,写在后面的是“最后他和这只动物共同相伴走到了最后”这样一句话,显然最后他们采用的是第一个不那么残酷而残忍的故事。接着派又追问来访的记者,“两个故事,你更喜欢哪一个?”记者说,“有老虎的那个(第一个)。”派回答说:“所以你跟随上帝。 ”
  当影片发展到这里的时候,相信很多观众已经意识到了,这个故事中的4个人与第一个故事中的4个动物是一一对应的。为了不让影片那么晦涩,方便观众理解,导演特意安排了一场让采访的记者此时发问以一一对应,将两个故事联系起来的场景:水手是斑马,厨子是鬣狗,猩猩是母亲,而派自己是老虎。直到现在我还不愿去接受第二个残酷的现实,但是导演在讲述第一个故事发生的过程中已经数次暗示我们,第二个故事才是真实发生的,派在讲述的时候也伤心、害怕地哭了起来,影片中多次镜头暗示。而第一个版本的故事结局是老虎离开派而投入森林中,说的就是派心中的孟加拉虎走了,他作为一个人的理性失去和回归,必须要融入社会现实中的本质自我。   如此看来,我们知道了第一个故事就是现实的隐喻,它含有两层:一是对真实事件的隐喻,二是经过自己的感悟而升华出对人性思考的隐喻。这第二层便是电影的核心,也是导演和主人公想要表达的核心。最后成年派说道:“我猜,人生到头来就是不断地放下,但遗憾的是我们却来不及道别。”也就是说我们人生的每一个经历都有它的意义,而最终呈现的结果我们只能选其一,这时候必定要舍弃其中的一个。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与朋友探讨过,他说电影的情节安排得不是很合理,第二个故事情节安排的戏份太轻了,朋友说《鸿门宴》也有两个版本,在镜头和情节的处理上都十分到位,也容易让观众理解,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这方面处理得不是很好。不知各位是否与这位朋友是一样的想法,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情节处理足矣,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欲擒故纵讲的就是这种境界,更多的主动权在观众手里,您可以选择相信第一个,也可以选择相信第二个故事,但影片所要传达的寓意:人性、人类文明、宗教信仰、心理学的自我本我、科学、欲望……我们都能理解到。   在众多导演中,我最喜欢的导演是李安,因为他的每一部电影都直达人内心的欲望。李安导演的电影多为剧情片,故事情节上不做太多的渲染,没有任何门槛,每一个观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和内心需求去提炼自己的情感因子,可能他的电影不好理解,但我们都能自主定位,找到自己所需,极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印象最深刻的是《卧虎藏龙》,姜大卫说得好:“武侠世界是不一样的,除了李安那个《卧虎藏龙》还有武侠片的感觉,拍得蛮武侠片的,后边张导演也好,陈导演也好,冯导演也好,他们那个我不觉得是武侠片,只能是古装片。但是他们绝对有他们的才华。”李安作为在好莱坞发展的中国导演,近几年越发成熟,不敢说他对电影的精髓已经全然把握,但对于美国大片的那套东西,已然炉火纯青了。   总结起来,李安导演的电影一如既往的“大气、含蓄”,有看大片的淋漓快感,也很值得细细咀嚼,而不是让观众带着一颗被满足的猎奇心走开,最后将主动权交给观众,观众有权去做自己的判断。真相恍然大悟,而你却意犹未尽,这才是这部电影的高明之处,也是我国电影的未来发展趋势。   不论真相如何,用影片中派的一句台词作为结尾:这取决于你,这个故事是你的了。   [参考文献]   [1] 韦伯.韦伯作品集(10):印度的宗教[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阿德勒.理解人性[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3] 弗洛伊德.摩西与一神教[A].现代西方学术文库[C].1989.   [4] 戴尔·卡耐基.一本书看懂人性[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张玲潇(1982— ),女,河北唐山人,传播学硕士,河北联合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传播。刘宝成(1975— ),男,河北唐山人,艺术学硕士,河北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1. 新增扫二维码功能,可直接扫 VeryCD 网站影片页面的二维码,便能在应用上打开;
2. 新增支持 B 站视频(哔哩哔哩),满屏的弹幕更欢乐;
1. 新增支持 B 站视频(哔哩哔哩),满屏的弹幕更欢乐;
2. 在影片封面上展示在线视频的清晰度;
您的位置: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Life of Pi
★★★★★
转】能够在被护舒宝强势赶下imax后依然口碑好,票房好的逆天电影,应该算华人中最牛逼的李安导演的电影,强烈推荐想看电影的兄弟们去看看.后面是让看过的又没看懂的兄弟们,看懂这部电影
在谈论少年Pi这部电影之前,需要预设若干个前提。这些前提就像是数学里的那几条公理,一切演绎,一切推理皆由此而来。如果我们不能在起点达成共识,那么只会分道扬镳,越行越远。
第一。少年Pi的小说属于扬马特尔,少年Pi的电影属于李安。李安的电影基于原著,但又不尽相同。他保留了故事框架,进行了改动增删,使之混杂入了李氏基因,从而变成另外一样东西。因此,我在接下来的分析中,将会彻底抛开原著的干扰——不涉及原著情节,不涉及原作者用意,不比较两版之间的差异,总之就当是我们从来不知道这部电影还有原著——只专注于导演在银幕上给我们摆出来的东西。
第二。成年Pi的演员伊尔凡可汗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这部电影表面上看是一个少年的冒险故事,实际上隐藏着很多隐喻,它有许多平行空间,很多层次。”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寓言性质的故事,里面的隐喻表现手法克制而简洁,彼此的映射关系十分明显。李安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赋予了扬马特尔的故事框架一个“李安”灵魂。我们只有承认李安在这些细节上的处理是刻意的,每一处都经过精心设计,每句台词都有它的功能和指向,才能拼凑出他试图表达的意义。否认了这一点,就成了聆听云天明童话的三体人,听到的只是一个纯净、美好的故事。
第三。我一向认为,影评是一件主观的工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视角和观感,他们都没错,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本不存在客观影评这种东西,自然也就不存在对错。对写影评的人来说,他唯一的责任,就是承认他的评价只是个人体验,不是妄议别人对错的客观真理。所以这篇东西,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它不涉及微言大义,不谈主题外延,只就电影本身的线索做一些分析。或许对,或许错,或许过度解读,或许牵强附会。如果得到大家的认同,我深感荣幸;如果你的意见与我大相径庭,那说明这部电影存在多重解读,更显出它的神秘魅力。
闲话少说,让我们从那次晚餐说起。
电影一开始,同时信仰了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Pi和他的父亲母亲在晚餐时进行了一次谈话。这次谈话非常重要,它是整个电影主题的第一次预演。
少年Pi的父亲说:“如果你同时信仰三个宗教,那等于什么都没信。与其如此,不如选择相信理性,相信科学……我宁可你经过深思熟虑否认我,也不要不加分辨地盲目接受。”(凭记忆写出,只是复述其大意,以下同。)
而母亲则说:“科学解决外在的问题,而不是内在的。”实际上是在暗示理性和信仰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前者解决现实问题,后者解决心灵问题——要注意,母亲这句话,实际上成为了Pi后来一切行动的心理渊薮。
电影里提及了两人的背景:父亲被现代医学救了一条性命,所以他相信科学,代表着理性;母亲倾向于宗教,代表着信仰。电影里还特意强调,母亲舍弃家庭跟随父亲,信仰是她与过去唯一的联系。
父亲和母亲的说法不同,少年Pi面临着抉择。要理性还是要信仰,这是一个精神领域的经典困境,少年Pi最终做出的选择是:“我决定去受洗。”也就是说,他选择了后者,也就意味着他认同了母亲的话,
但信仰需要的是虔诚,Pi并非一个虔诚者,他是个泛神论者。成年Pi的一番论述表明,他需要的是一种超自然的、至高无上的力量作为信仰依靠。至于无论是上帝、安拉还是毗湿奴,并不重要。可以这么说,他的意识里,信仰的是信仰本身,而不是某种特定的神明。
对虔诚者,他选择信仰是去解决问题。而Pi这样的人,他选择信仰,只是为了逃避问题。信仰对他来说,不是一个具体膜拜的对象,而是一个寄托,一个可以逃遁的空间。
这就是为什么,Pi要讲两个故事。
两个故事的真假一直存在争论。可在我看来,第一个故事毋庸置疑是编造出来的。李安很狡猾,他从不公开谈论故事的真假,他知道保持一部电影的魅力就是让观众无限地争论下去。可他在电影里的安排,却表明了自己内心的态度。
一个幻想故事,可以天马行空无所顾忌;但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必须符合现实。第一个故事里有食人岛,这是一座深海中的热带密林,中间生存着无数沙漠中才有的狐獴。沙漠和大海,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象。
如果这个故事是真实的,那么李安为什么不设置一个长满棕榈树爬满老鼠的正常海岛,使之看起来更加合理呢?可李安非但没这么做,反而煞费苦心地挑选了距离合理性最远的沙漠狐獴,这是刻意放大不合理,以此来暗示第一个故事的虚幻性,告诉所有观众,这只是幻觉,这只是想象。我们都希望第一个是真实,但没法说第一个就是真实的。
这有点像我们平时开玩笑。比如我调侃一个姑娘说:“你真漂亮我特喜欢你。”这句话有可能会被当成玩笑,也有可能会被当真。为了避免被当真的风险,我会故意夸大这句话“你比林志玲还漂亮我天天想着你连肉都不愿意吃了。”不合理的部分被无限放大,听的人自然明白这只是个玩笑。
所以,第一个故事是Pi所幻想出来的,第二个故事是真实的,是理性的。可Pi无法解决第二个残酷故事给自己内心带来的煎熬,他只能逃遁到第一个故事里去,把周围的遇难者幻化为各种动物,才能让自己平静——正如母亲晚餐时所说,理性解决外在的,信仰解决内在的。他那一句“我决定去受洗”,实际上就是自己决定逃遁的预言。
李安在这部电影里,有两种方式来引导观众巧妙地觉察到隐喻存在。一是预演。每一次大的行动之前,都会有一次小的行动作为预演;二是让本体和喻体反复出现,强化两者之间的关联,然后通过构建喻体之间的关系,来揭示本体的命运。
晚餐谈话,无疑就是Pi讲述两个故事的动机预演;而基督教牧师对Pi说的那句:“you must be thirsty。”和父亲说“从它眼中反映出来的,是你自己的投影”,则是李安在不断在我们脑海里建立起Pi和老虎之间的本喻关系。
有人说老虎代表了恐惧,我觉得应该更进一步,代表的是Pi的本能情感。在第一个故事里,Pi把自己一分为二,自己代表着人性或理性,老虎是剥除了理性的原始本能——本能地发怒,本能地恐惧,毫无掩饰地表达自己最粗粝的欲望。
换句话说,第一个故事里的人与虎,是第二个故事人性与兽性之间天人交战的投影。Pi不愿正视吃人的现实,只得一分为二,变成人与虎的奇幻漂流。这在许多影评里都有提及。
可是,不要忘了,我们否定第一个故事真实性,理由是它存在着不合理,而且李安保留了“不合理”的标签,以此提醒观众故事的虚幻。
但第二个故事,就真的合乎情理了么?
回想一下第二个故事的过程:Pi、母亲、水手和厨师登上救生艇。水手受伤,很快死去。厨师将其吃掉。然后Pi不小心放跑了一只海龟,被厨师殴打。母亲与厨师争执,被厨师所杀。厨师把母亲的尸体扔进大海喂鲨鱼。Pi出于愤怒杀了厨师,并吃掉了他。
在这个故事里,各种元素和第一个故事完美对应,母亲=猩猩,厨师=鬣狗,水手=斑马,老虎=Pi的本能,看似完美无缺,合乎情理,连最理性的保险公司都快要认同,但其中却存在着两个破绽。
第一个破绽,是香蕉。
当Pi讲述第一个故事的时候,说猩猩坐着漂浮的香蕉而来。保险调查员立刻指出,香蕉不会漂浮。当Pi讲述第二个故事时,对这个细节居然没有修改,仍旧坚持说妈妈坐着漂浮的香蕉前来。
香蕉在现实里能否漂浮,并不重要。在电影的世界里,保险调查员指出香蕉不能漂浮,这代表了一种常识,它的功能是用来牵出Pi讲的故事里反常识的地方,内在逻辑是自洽的。
第二个破绽,是妈妈的死。
厨师是一个对食物很执着的人,他会吃老鼠,会把水手杀掉用肉做鱼饵。对他来说,每一块肉都是极其宝贵的。可是妈妈死后,厨子没吃掉她,扔到了海里喂了鲨鱼——这是一种浪费,尤其是厨师已经吃过了水手,对他来说,最大的心理障碍已经消除,没理由会做这种浪费行为。
第二个故事本身已经非常圆满,却多了这两个颇为醒目的蛇足。实际上,它们也是刻意被保留下来的标签,用来提醒观众——第二个故事也并非真实——至少隐瞒了一部分真实。
这两个破绽,都与母亲有关。毫无疑问,第二个故事隐瞒的真实,就是母亲的下落,
前面我说过了,李安喜欢用各种比喻反复强化本喻关系。少年Pi和老虎是其中最醒目的一对,但还有一对本喻很容易被忽略。
母亲与莲花。
莲花与母亲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此之前已经有两次显著暗示。一次是在开头,母亲在地板上用粉笔画莲花给Pi和拉维看。一次是电影中段,Pi俯瞰海底,先是鱼形成莲花,然后又变成母亲的容貌(这里Pi父和拉维的脸都没出现,指向特别明显),最后叠加到了沉船。所以准确地说,莲花代表的是Pi对母亲的思念和爱。
与此同时,李安还特意安排了阿南蒂给Pi讲解舞蹈,引出一个关于莲花的重要比喻:林中莲花。
在Pi问阿南蒂林中莲花是什么意思时,她没有回答。直到我们进入整个电影最关键的一段情节:食人岛,才恍然大悟。
Pi在夜晚的林中摘下一朵莲花,打开以后,里面是一颗人牙。于是“林中莲花”这个比喻和指向,在这里得以完成。
我们知道,第一个故事是Pi的幻想。那么他在岛上的动作,肯定是对各种现实发生的投射。莲花是Pi对母亲的思念;莲花中的人牙,代表了母亲的遗骸,也即死亡。而母亲的躯体,实际上就是整个食人岛。
岛是母亲,而岛下涌起的酸潮,则是母亲的下场。
酸潮是一个意义异常清晰也异常恐怖的比喻。如果想表达母亲死亡的意象,有很多种办法,最简单的比如说潮水慢慢淹没岛屿,代表母亲的溺水;或者鲨鱼啃噬小岛的根茎,代表葬身鲨腹,等等……可李安选择的是一个非比寻常,几乎和海洋没有一点关系的比喻:酸。
这个酸,自然就是人的胃酸。酸潮扑上小岛,这个意象表明母亲是被吃掉的,被胃酸所消化,所以遗骸的代表物是牙齿。
Pi在岛上吃了植物根茎,老虎吃了狐獴,这是食母的暗喻。有一种说法认为,根茎和狐獴代表尸体的肌肉纤维和蛆虫,代表了吃人,这两个比喻在电影里找不到可参照的点。李安如果要设一个比喻,一定不会只设一次,一定会重复多次,或者找另外一个参照点,所以这个猜想是否成立,需不需要影射到如此细致,有待商榷。但食母是确凿无疑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食母之前已经预演过一次。
Pi是个素食主义者,他第一次抓到一条大鱼,一边大哭一边用锤子把它砸死。砸死以后,Pi跪倒在筏子上,哭着对鱼的尸体说:“毗湿奴,谢谢你化身为鱼来救我。”他这么做,是因为自己面临着饥馑危机,理性告诉他只能吃鱼渡日,为了能够达成心灵妥协,Pi必须在信仰里找了一个借口。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关于道德的教义太过鲜明,没办法利用,于是Pi只能选择毗湿奴作为理由。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Pi的宗教观。
于是,鱼成了毗湿奴的化身,Pi有了一个可接受的理由,内心回归平静。
这次吃鱼事件非常重要,承前启后。
往前看,它与晚餐谈话相对照。父亲在晚餐时说了句话:“今天的羊肉很美味,可惜你们享受不了。”说明父亲是家里唯一一个肉食者,他代表着理性,理性是要吃肉的。母亲则告诉Pi,理性可以解决外在,信仰可以解决内在。这一点是食鱼事件里也得到体现,Pi理性地杀鱼吃肉,然后用信仰给自己内心找了个避难所,一个借口。这个很变通甚至有点狡猾的举动,与Pi在餐桌上轻松地说“我决定去受洗”的精神是一脉相承。
往后看,母亲就是鱼。鱼是毗湿奴所化,那么母亲也一定是毗湿奴Pi来的。Pi吃鱼是因为这是毗湿奴的化身,Pi吃母亲也是因为她是毗湿奴的化身。一个化成鱼,一个化成了海盗。食鱼事件就是食母事件的预演。
宗教变成了Pi的心灵庇护所,他给自己构筑了一个坚固的壳。对Pi来说,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教义太过清晰,对善恶的道德评判太过清晰,他唯一能选择的——同时也恰好是她母亲所信仰的——只有印度教。只有毗湿奴的神话特性,才能为Pi食母构造出一个合理的借口。
李安唯恐观众还搞不清楚这个比喻,还特意给出一个岛的轮廓特写。有人说这是毗湿奴的侧影,有人说这是一个女人,都没错。这个轮廓本来就兼具了母亲与毗湿奴两种特性。莲花是毗湿奴的象征,而母亲信仰的是印度教,毗湿奴的神话就是她讲给小Pi听的。从这个特写镜头,母亲-莲花-毗湿奴这三个元素的连接,得到了一次明白无误的强化。
这就是为什么岛的轮廓既像毗湿奴,又像是母亲,Pi为了给自己的食母寻找了个宗教理由,早视它们为一体了。
在这之前,Pi应该已经做过类似的事情。在幻想层面,鬣狗杀死了猩猩,老虎杀死了鬣狗,但很快鬣狗、斑马和猩猩的尸体全都消失了,全都被老虎吃掉了。投射到现实层面,厨师杀了母亲,Pi杀了厨师。然后面临饥馑的Pi吃掉了水手的剩余部分和厨师,最后把目光投向了自己母亲的尸体。
食人是一回事,食自己的母亲又是另外一回事。Pi在吃水手和厨师时还能保持正常——食鱼事件里,Pi杀死了鱼自己却没吃,而是喂了老虎,表明他把吃人归咎为自己的兽性,自己的人性还保持着清醒——但面对自己母亲,他内心的惊慌和挣扎可想而知。
在登岛之前,故事一里有一场惊天动力的大风暴,老虎在瑟瑟发抖,Pi在呼天抢地。开始时Pi还呼叫着神明,但很快就放弃了。这说明他的人性和兽性同时遭遇大了现实中的大挫折,这挫折可能是真正的风暴,也可能是其他灾难,总之造成的结果是食物匮乏至极,陷入极度的饥饿。唯一的食物,只有母亲。
吃了,自己心理绝对无法接受;不吃,一定会饿死。
可这场危机太过强烈,于是Pi的人性和兽性不得不暂时达成统一,或者说妥协,把母亲当成毗湿奴的化身,重演吃鱼时的故事,并且构造出一个毗湿奴食人岛的幻象。正如电影开头讲述的,到了夜晚,我们都生活在毗湿奴的梦里。
然后,在幻想层面,人与虎同时登岛,Pi吃了植物根茎,老虎吃了狐獴。不知大家还记得不记得,当Pi告别阿南蒂的时候,阿南蒂给他手腕系了绳子,代表了与最爱之人的告别。再回想起Pi一登岛便在岛上系了一段绳子,便会豁然开朗。Pi是在告别,与母亲告别,因为他即将要吃掉她。
到了夜晚,酸潮涌动,莲花里只残存一颗牙齿。等到Pi夜晚打开莲花看到人牙时,林中莲花的暗喻发挥了作用,他的理性之火终于觉醒,意识到自己做下的极恐怖的事。
Pi自己说担心被食人岛吞噬,才决定离开,实际上担心的是食母这件事吞噬掉他的精神,让他疯掉,乃至死亡。所以他选择了逃离这个岛,也就选择了忘记。这同样也在阿南蒂的情节里得到了呼应:“我记得那一天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但是却忘记了是如何告别的。”
结果Pi把这件事彻底忘掉了。他给保险员讲述第二个故事时,只讲到自己暗示吃了厨师,就停止了。他不是刻意隐瞒,而是自己也忘了,唯一残留的记忆,只有他自己编造出来保留在第一个故事里的食人岛。
阿南蒂的情节在整个电影里地位独特。如果把她的戏单独抽出看,根本没有任何意义,这段情节跟后面一点关系也没有,这女人也再没出现过。但李安从来不做无用功,他加入阿南蒂的戏,正是为了给后面食人岛的一系列活动建立比喻的对照系。
系绳子、忘记告别、林中莲花,这些都是食人岛中的重要暗喻,同时又与阿南蒂的故事要素全部照合。没有阿南蒂的故事,食人岛的行为就会让观众觉得不知所云。没有食人岛,阿南蒂则变得毫无意义。两者实际上是一个彼此呼应的隐喻体系的两端。
这就是充斥于细节中的各式隐喻所构筑出的第三个,也是真正的故事。
李安把第一个故事描绘的极为精美,对第二个故事却吝啬到一个镜头都没有,对第三个故事甚至只肯用隐喻来承载。他把现实包裹在美好的糖衣之内,又在现实里放入残酷夹心,递给大家。作家和保险公司相信了第一个故事,Pi本人相信的是第二个,为了强化自己的信念,他甚至还多信了一个犹太教。至于观众愿意剥开几层糖纸,则取决于他们自己。
李安用这种极度不均衡的手法,把选择权出让给观众。他打开了许多条路,每一条都没有设置终点。《盗梦空间》里,陀螺是旋转还是倒下,主角究竟是在梦里还是现实,观众可以予以猜测解读,也可以随时出戏,起身走人,归根到底这是主角自己的问题,观众们是无关的客观者。但观众们在看少年Pi的时候,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我究竟该相信哪一个故事。这个选择权不再取决于故事的解读,而是取决于观众的内心。宗教者从中看到信仰的力量,无神论者从中看到对宗教的否定与稀释,心灵纯净者与疲惫于现实都市的人倾向于相信第一个故事,而内心黑暗的悲观主义者,则对背后隐藏的真相不寒而栗。
当李安在采访时被问起关于第二个故事,他的回答避重就轻,说故事拍完就交给观众了,这是个聪明的做法,他放弃了最权威的导演阐释权,让观众保持争论。莫衷一是是电影保持长久魅力的不二法门。所以我们不必奢望从他那里得到明确的答案,相信自己的本心就好。
,,等46人支持
写的很好,支持楼主
回复reifox:那对呗,那有半点中国电影的感觉,要是中国本土电影甚至大中华地区有能拍出这样的片子,都是件十分令人欣慰甚至是震撼的事情。
李安大学也是台湾念的吧
回复内容……不错
回复super_5413:一样的,我也只想相信动物那个故事
回复Ying1016:老虎是PI的理性一面,而&PI&是PI的感性一面。从遇见暴风雨,看见圣光可以发现,感性一面对天膜拜后来安然无恙,而理性一面的老虎后来奄奄一息。想表达的就是PI感性的回归。
看完阁下的评论不由得笑了。寓言故事……呵呵,您不看第二遍是对的,因为就这种理解能力,看几遍也不会明白这部电影的内涵。
你去看看影评就明白导演安排的伏笔真是太赞了
严重剧透- -...
☆☆☆☆☆
上海隐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真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