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丹凤武关镇白阳楼子八扇沟般迁户查询

陕西丹凤武关镇八百户灾民住进新房过大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陕西丹凤武关镇八百户灾民住进新房过大年
  中新网西安2月5日电( 王玮 周文治)在2010年陕西“7?23”水灾中,位于南部的丹凤县武关镇斜峪村余沟组60多岁村民金正荣和老伴仅有的2间房屋被洪水冲毁。水灾过后,镇村多次协调联系国土部所、信用社等单位为其建房屋选址和提供贷款帮助,镇民政所给予钱粮救济。日前,金正荣搬进了3间2层的新房。老金笑得合不拢嘴:“托党和政府的福,多亏了干部们的帮助,要不我想都不敢想,咋能在新房里过大年呢!”
  据了解,武关镇像金正荣这样因灾造成的40户“三无户”已新建房屋25户,倒房户167户已新建房屋150户,危房户668户已新建房屋300户,在原址上对房屋进行修缮368户,在外另行购房27户。除4户正在建设中采取租住外,全镇灾民都在春节前住进了新居。
  该镇在做好灾后基础设施全面恢复重建的同时,突出抓好灾民建房工作,把“灾民住进暖房过大年”作为灾后重建工作的底线,落实包抓责任和措施。镇上认真确定建房对象,严格科学选址,对修建对象建档立卡,落实干部负责协调选址和规划设计、土地审批等手续,采取“政府补助一点、政策优惠一点、银行信贷一点、社会捐赠一点、保险公司理赔一点”的方式,多方筹集资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灾民建房和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等结合起来,采取或新建,或购买,或集中安置,或原址维修等渠道,确保灾民住有所居。
【编辑:齐彬】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视频图片2010}
 |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丹凤纪检监察网
欢迎访问丹凤纪检监察网!
当前位置: >
武关镇抓早动快让“铁八条”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
县纪委《关于组织开展集中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工作的通知》下发后,武关镇党委高度重视,及时传达县纪委文件精神,确保集中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有关工作有效落实。
一是及时传达落实精神。3月10日,镇党委组织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重申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要求将通知精神传达到各镇属机关单位和各村(社区),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是扎实安排部署。镇党委及时下发文件转发县纪委文件,特别针对“四风”、“三难”、干部婚丧喜庆事宜操办、单位财务报账、公车私用、私车公养、干部工作状态、“吃空响”等问题重点强调,提出具体要求;落实班子成员及包村领导、干部到村传达市、县、镇相关会议精神,认真实施约谈提醒;镇纪委、镇信访大厅认真做好群众反映问题的梳理和归类,镇政府公示作风建设电话、微信举报牌,通过群众反映和举报,镇纪委依纪依规从快、从严相处,真正使中央“八项规定”成为从严治党管党的“铁八条”。
三是协作办案集中查处。在3月初接到反映有村干部操办晏席违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事件,镇党委立即申请启动县纪委办案协作区,在有效时间内从快查处,并将此案例做为反面典型向全镇通报,达到“警示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在后期的专项整治过程密切与县纪委办案协作区配合,重点查处党员领导干部违规发放津补贴、公车私用或私车公养等八个方面问题,紧盯“清明”、“五一”等重要时间节点,把纠正“四风”抓深、做实,坚决防止反弹回潮。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严肃处理,绝不估息迁就。镇情概况/武关镇
  武关位于
城东35公里处,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三秦要塞”之称。辖12个行政村,133个村民小组,3388户,总人口14023人,总面积15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28亩,森林覆盖率45%。武关河从北向南流经全镇31公里,沿岸良田千亩。
经济状况/武关镇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武关属暖温带气候,全年无霜期310天,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适于各种作物生长。武关核桃栽植历史悠久。六十年代初全国十六省市核桃现场会曾在武关召开,“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的经验被全国推广就源于武关。1997年以来,全镇进行优质核桃建园300亩,核桃累计栽植面积达8000亩,年产核桃540吨。生漆、油桐生产有一定规模,斜峪、桥西、白阳关的生漆,毛坪的桐籽很有名气,年产生漆10吨、桐籽200吨,运销西安、河南。芝麻、花生、花椒是该镇的传统产业,年产油料数十吨,在商洛市很有名气。毛坪建成茶园500亩,三年后可出产绿色无公害茶叶。全镇种植黄姜等中药材1500亩。、、、及一年三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优化产业布局,建成南坪、段家湾畜牧小区,年养生猪超万头、鸡万只;建成桥西、惠家坪养羊专业村,年出栏商品羊5000只。建成武关畜牧购销服务中心,初步走出了一条“公司+基地”的产业化之路。
沿革/武关镇
  1949年设白阳关乡、毛坪乡、武关乡。1958年属八一公社,1961年析设白阳关公社、毛坪公社(1981年更名东毛坪公社)、武关公社,1984年改白阳关乡、东毛坪乡、武关乡。1996年,白阳关乡面积53.8平方千米,人口0.4万人,辖楼子、阳阴、安沟、碾子、瓜子沟、桃沟6个行政村,距县城33.2千米;东毛坪乡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0.3万人,辖段家湾、梅子洼、毛坪、王庄4个行政村,距县城33.5千米;武关乡面积64.4平方千米,人口0.7万人,辖武关街、南坪、惠家坪、罗家庄、庙沟、桥耳沟、曾家沟、小斜峪、彭家沟9个行政村,距县城30千米。1997年,撤销东毛坪乡、武关乡,合并设立武关镇。2001年,撤销白阳关乡并入武关镇。
旅游资源/武关镇
  武关为古之名关,为关中四塞之一,名胜古迹有:武关古城、秦楚分界墙、烽火台、全国核桃现场会纪念碑等。武关八景(余光返照、石桥古渡、笔山鹿鸣、鱼跃、、白崖仙迹、莽岭神芝、玉泉串珠)使历代留下千古绝唱。武关已载入《全国名胜辞典》。周总理亲笔题写的“八一公社”奖状保存完好;1959年全国林业现场会树纪念碑于武关西岗,现字迹清晰。312国道武关大桥与大桥交叉横跨武关河,形成武关又一景观。少习山、笔架山相对而立,四季苍翠,是登山休闲的好去处。
交通运输/武关镇
  全镇交通便利。312国道横贯东西11公里,西合铁路与之平行穿境而过,在武关建有车站,丹凤—武关公交车运营正常,日流量500余人。
社会事业/武关镇
  社会事业蒸蒸日上。全镇共有学校23所,中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所有学校完成危改;医疗网络健全,保证农村医疗需要。
基础设施/武关镇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邮政大楼、电信大楼正常运转;建成商贸街500米,全镇实现“五通”,以东西312国道和南北武赵峦公路、毛白公路为骨架,乡村公路通向千家万户,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5次
参与编辑人数:11位
最近更新时间: 01:43:09
认领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洛丹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