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和乙醇乙酸的酯化反应反应为什么要冷凝回流,回流后不会炸裂试管吗?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创新方案】高考化学总复习 (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提升学科素养)乙醇 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课件 新人教版.ppt 6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90 &&
【创新方案】高考化学总复习 (回扣主干知识 突破核心要点 提升学科素养)乙醇 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课件 新人教版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实验步骤] A.按所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①中先加入3mL95%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mL冰醋酸;B.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C.在试管②中加入5mL饱和Na2CO3溶液;D.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E.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加热。[问题讨论] (1)步骤A组装好实验装置,加入样品前还应________________。(2)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管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饱和Na2CO3溶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制取乙酸乙酯时,长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倒吸。**[随堂巩固提升]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糖类都能发生银镜反应C.葡萄糖与果糖是同分异构体,淀粉与纤维素也是同分异构体D.单糖都能发生酯化反应解析:单糖不能水解,A错误;果糖中不含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B错误;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误;所有的单糖都含有羟基,故能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答案:D *2.有关天然产物水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B.可用碘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D.纤维素与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不同解析:因为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其水解后均可得到丙三醇,所以A正确;若淀粉水解完全,加碘后不变蓝。若水解不完全,则变蓝,故B正确;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C正确;纤维素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故D错误。答案:D .*A.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在鸡蛋清中滴加浓硝酸会变黄C.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D.鉴别织物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采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解析:蛋白质遇浓HNO3会变黄,故B项正确;酶是一种蛋白质,主要由C、H、O、N等多种元素组成,故C项错误;“人造丝”的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没有烧焦羽毛气味,故D正确。 答案:C *4.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并采取了以下主要实验操作:①在甲试管中依次加入适量浓硫酸、乙醇、冰醋酸;②小心均匀加热3~5分钟。(1)该学生所设计的装置图及所采取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__(填下列选项的标号)。A.乙试管中的导管插入溶液中B.导气管太短,未起到冷凝回流作用C.先加浓硫酸后加乙醇、冰醋酸*(2)需小心均匀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提取乙酸乙酯,宜采用的简便方法是________(填下列选项的标号)。A.蒸馏 B.渗析 C.分液 D.过滤 E.结晶解析:(1)做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时,应先将乙醇注入到甲试管中,再将浓硫酸慢慢注入到乙醇中,最后加入冰醋酸,导管不能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2)加热温*度不能太高,是为了避免乙醇、乙酸的挥发和发生炭化。(3)乙酸乙酯在饱和Na2C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比水轻,用分液的方法就可将乙酸乙酯与溶液分开。答案:(1)A、C(2)避免液体剧烈沸腾,减少乙醇、乙酸的挥发,防止温度过高时发生炭化(3)C***答案:C *3.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乙酸、乙醇都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  )(3)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其水解产物相同。(  )(4)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  )*解析:(1)乙酸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乙醇与NaOH溶液不反应。(2)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故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应用饱和Na2CO3溶液,不能使用NaOH溶液。(3)淀粉、纤维素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油脂的水解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4)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天然油脂是混合物。答案:(1)× (2)× (3)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实验探究__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实验探究__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53|
上传日期: 02:07:2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实验探究__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官方公共微信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第九章第30讲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doc1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60 &&
第九章第30讲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30讲 乙醇和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
[考纲要求] 1.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 2.了解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醇、乙酸的重要应用。 4.了解酯化反应。 5.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6.了解葡萄糖的检验方法。
考点一 乙醇和乙酸的结构与性质
乙醇、乙酸结构和性质的比较
物质名称 乙醇 乙酸
结构简式及官能团 CH3CH2OH、―OH CH3COOH、―COOH
物理性质 色、味、态 无色特殊香味的液体 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挥发性 易挥发 易挥发
密度 比水小
溶解性 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与水、乙醇以任意比互溶
1 与Na的反应2CH3CH2OH+2NaD→2CH3CH2ONa+H2↑,
该反应常用来验证羟基的存在和检验羟基的数目
CH3CH2OH+3O22CO2+3H2O
3 催化氧化
①反应方程式:
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②铜丝颜色的变化:红色→黑色→红色,说明铜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4 乙醇也可以与酸性KMnO4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乙酸
乙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酸性比H2CO3强,属于弱酸
2 酯化反应
乙酸可以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方程式为:
CH3CH2OHCH3COOCH2CH3+H2O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 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2 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3 除去乙醇中所含的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4 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 答案: 1 ×  2 ×  3 ×  4 ×
2.怎样鉴别乙酸和乙醇?
答案:物理方法:闻气味法。有特殊香味的是乙醇,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是乙酸。化学方法:可用Na2CO3溶液、CaCO3固体或CuO、石蕊溶液。加入N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高三化学一轮(梳理+通解+集训)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三讲 乙醇、乙酸和基本营养物质课件 新人教版.ppt 10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9)提高产率采取的措施。①用浓H2SO4吸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加热将酯蒸出。③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样题】有关乙酸乙酯的制备的多角度探究 资料在线:查阅资料可知以下数据:物 质熔点(℃)沸点(℃)密度(g·cm-3)乙 醇-117.078.00.79乙 酸16.乙酸乙酯-83.677.50.90浓硫酸(98%)-338.01.84实验步骤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在30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1∶4∶4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②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5~10min;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的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问题设计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填字母)。A.中和乙酸和乙醇B.吸收乙酸并溶解部分乙醇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3)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操作,其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指出步骤③所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出乙酸乙酯后,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________(填字母)。A.P2O5
B.无水Na2SO4C.碱石灰
D.NaOH固体拓展延伸(5)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已略去),与上图装置相比,此装置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试管B中的液体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是无色油状液体(可以闻到水果香味),下层液体(浅)红色,振荡后下层液体的红色变浅 B(5)①增加了温度计,便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温度,减少副产物的产生;②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时补充反应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③增加了水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乙酸乙酯【应用3】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而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③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加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 ④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⑤淀粉遇碘酒变蓝色,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解析 “乙醇汽油”是乙醇和汽油的混合物,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 答案 C中的应用 解答化学信息题的关键是善于分析与综合、类比与推理、归纳与演绎、假设与验证等基本的思维方法。解题时一是会利用外显信息正确模仿迁移;二是排除干扰信息,进行合理筛选有效信息迁移;三是挖掘潜在信息,注重联想类比迁移。一般思路为:(1)阅读理解发现信息:认真阅读题干,能读懂题干给出的新信息,理解题干创设新情境中的新知识。(2)提炼信息发现规律:结合提出的问题,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剔除干扰信息,从中找出规律。(3)运用规律联想迁移:充分发挥联想,将发现的规律和已有旧知识牵线搭桥,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中来。试卷采样 (8分)已知除燃烧反应外,醇类发生其他类型的氧化反应的实质,都是在醇分子中与羟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氧化为一个新的羟基,形成不稳定的“偕二醇”。接着在“偕二醇”分子内的两个羟基间脱去一分子水,生成新的物质。上述反应机理可表示为:当场指导 失分提示 (1)不能正确理解题干中所给信息,对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发生的结构变化不清楚。对CH2Cl2的水解反应运用不灵活。 (2)第一个化学方程式未配平,H2O的系数为2。 (3)第二个化学方程式书写零乱,反应物错写为甲烷,反应条件不完整,不宜出现中间产物。 (4)“无明显现象”不同于“无现象”。Hold住考向考向1乙醇和乙酸的性质和用途5年13考考向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结构及性质判断5年15考名师揭秘
预计2014年以新的科技成果或社会热点涉及的物质为命题背景,突出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实验探究__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ppt1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本文档已强制全文免费阅读,若需下载请自行甄别文档质量。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实验探究__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ppt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 实验探究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1.实验试剂:乙醇、乙酸、浓H2SO4。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 试剂的加入顺序为:乙醇、
浓硫酸和冰醋酸,不能先加浓
2 浓硫酸在此实验中起催化
剂和吸水剂的作用。
3 要用酒精灯小心加热,以防止乙酸和乙醇大量
挥发,液体剧烈沸腾。
4 防暴沸的方法: 盛反应液的试管要倾斜约45°,试管内加入少量碎
5 长导管的作用:导气兼起冷凝作用。
6 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和
乙酸,同时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便于分层析出与观
察产物的生成。
7 防倒吸的方法: 导管末端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或用球形干燥
管代替导管。
8 不能用NaOH代替Na2CO3,因为NaOH溶液碱性很
强,会使乙酸乙酯水解。
9 提高产率采取的措施(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①用浓H2SO4吸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加热将酯蒸出。
③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
4.问题讨论
1 属于取代反应
反应的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其余部分相互结合
成酯。 2 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互为可逆反应,但酯
化反应用浓H2SO4作催化剂而酯的水解用稀H2SO4 作催化剂。
【实验探究1】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
量乙酸乙酯 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
略去)。请填空:
1 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
酸和乙醇各2 mL,正确的加入顺序
及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
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酸丁酯冷凝回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