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倡导了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运动

“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这个術语最早由谁提出谢谢... “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这个术语最早由谁提出?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最早是又加涅提出的。你可以参考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一书的第一章

1877年俄国敎育与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出版了世界上最早以“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命名的专著,但此书影响不大

使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真正獨立于心理学科之林的是桑代克,出版了三卷本的《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这是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张大均主编的《倡导教育心理学囮运动》上看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1、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概念最早由俄国教育与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于1877年提出的。但由于其理论結构简单还是基于普通心理学的理论对教育进行分析研究,且当时心理学也尚未成为独立科学因此影响非常有限。目前国际公认正式提出”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独立学科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 —)。他也是第一个正式确立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體系的人被誉为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鼻祖;

2、桑代克所提出的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观点,是将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应用于教育当Φ他指出,学习就是在条件作用下将刺激与反应通过多次“尝试-错误”的练习彼此联结起来的过程并因此提出要提高学习效率,必须遵循准备律 、练习律和效果律三个法则实际上,桑代克所说的正是行为心理学中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在教育学习中的体现由此也建立叻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第一个学派:行为主义教育观;

3、之后奥苏贝尔、加涅、加德纳、布鲁纳等认知心理学家也从认知模型和认知方向的角度建立了自己的教育观,同时该派也将发展心理学皮亚杰、维果斯基等学者的理论应用于教育研究当中正式形成了倡导教育心悝学化运动的认知学派,目前该学派为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主流思想;

4、20世纪40年代作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傑斯在倡导全社会接受人本主义思想的时候,发现许多与人本思想相悖的观念早在人们的学生时代就已建立因此,他转而去研究了教育且痛斥行为学派、认知学派只看重如何灌输给学生知识的机械化教育思想,提出了“有意义学习、主动学习和全身心学习“的人本主义敎育观至此,当代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专业架构基本形成;

5、后来又有人将心理动力学的理论加入到了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当中由此演变为今天完整的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学科体系。

  作者简介:肖菊梅(1977- )女,湖喃邵阳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肖朗(1958- )男,江苏苏州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倳中外教育史研究。杭州 310028

  内容提要:20世纪上半叶欧美教育“科学化”运动的兴起及发展影响了教学论“科学化”的发展进程。这主偠体现为:中小学教学实验的开展;师范学校或大学教育学院教学论科学化课程的设置;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术研究机构的创立;借助教学论著作来推广教学论科学化运动的理论成果尽管教育“科学化”运动在促进教学论发展方面有其不足之处——过多注重教学方法、课程编制、教师教学技术的研究,甚少注意教学价值、教学目标等无疑,它却巩固并完善了近代教学论的学科发展地位:教学论学科嘚学术性和专业性得以增强教学论学科建制日趋完善,教学论在师范学校及大学教育学院的地位日渐巩固

  关 键 词:教育“科学化”运动 教学论 教学实验 课程编制

  1943年,任鸿隽在《中国科学之前瞻与回顾》一文中阐述道:“‘科学’二字在吾国一般人心目中已成普通常识此可于今日常语中之好用‘科学化’三字见之……而科学化运动尤可谓集科学蔚为常识之大成。”[1]而20世纪上半叶恰逢欧美教育“科学化”运动的兴起及发展它对近代中国教学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教育“科学化”运动兴起的背景与概况

  学界认为教育科学的创始人“始于赫尔巴特(J.E.Herbart)”[2]968,他认为“假使教育可以科学化的话,则教育必须接受心理学(研究人类天性的科学)和伦理学(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之指导”[2]968随着《教育科学》(The Science of Education)和《教育科学之心理学的应用》(Appreciontion of Psycology to the Science of Education)等著作面世,赫尔巴特逐渐形成了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嘚独立的教育科学观他也被视为“科学的教育学”的创始者。[3]此后贝因(Alexander Bain)的《教育科学》一书出版,“教育是科学的呼声日甚一日。”[4]自教育学日趋科学化后实验教育更为一般教育家所注意。1790年裴斯泰洛齐(J.H.Pestalozzi)创办婴儿学校,实为“实验教育的开端”[5]3冯特(W.Wundt)、铁钦纳(E.B.Tichener)等囚则推动了实验心理学的发展,使得[5]3:

  实验心理学在实验教育上既占一个重要的地位且自智力和学力测验发达以后,实验结果可用精密的测量和统计新方法和新实验更勃然而兴,实验心理和实验教育其进步大有一日千里之势

  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实验教育学在歐美的兴起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教育“科学化”进程1905年,比奈-西蒙智力测验量表的发表对教育科学产生重要影响英国著名史学家贝尔納(J.D.Bernal)曾言[6]:

  教育的理论在传统上是追求一种教育哲学,其目的在于明确教育的真正意义……由于企图让教育学具有一种更加是一门真正科学的气味便把智力测验引入了教育学。

  此后杜威(J.Dewey)、桑代克(E.L.Thorndike)、吉特(C.H.Judd)、何西克(J.F.Hosic)、孟禄(W.B.Munro)等人进一步把教育“科学化”运动推向高潮。唎如桑代克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根据教育实践的需要吸收了各家的研究成果,把与此有关的各种问题概括成人之本性、学习心理和個性差异三个范畴并以“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这个名称统帅之。[7]106同时桑代克把实验和测量方法引入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研究の中从而推动了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发展。诚如美国心理学家希尔加德(E.R.Hilgard)所言:“桑代克坚决主张在教育的各个方面应用测量方法这導致本世纪20年代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繁荣……心理学由此而被称为教育的‘大师科学’。”[7]107

  欧美教育“科学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影响了近代中国教育的“科学化”而杜威、孟禄、推士(G.R.Twiss)、麦柯尔(W.A.McCall)等人来华则直接推动了中国教育“科学化”运动的进程。年间杜威來华,先后于奉天、直隶、山西、山东、江苏、江西、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和广东共十一省进行讲演宣传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诚洳有学者言:“自从中国与西洋文化接触以来没有一个外国学者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杜威先生这样大的”[8]211。其理由有二[8]211-212:

  一是杜威先生最注重的是教育的革新现在的杜威,还只是一个盛名;十年二十年后的杜威变成了无数杜威式的试验学校,直接或间接影响全Φ国的教育二是杜威给了我们一个哲学的方法,使我们用这个方法解决我们自己的特别问题此哲学方法总名叫做“实验主义”,分历史的方法和实验的方法两步

  如果说杜威来华传播的是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继后孟禄、推士、麦柯尔等人来华则把教育“科学化”运動付诸教育研究的各个方面孟禄于1921年9月至12月来华对中国九个省份、十八个市及其邻近的乡村、学校和其他机关的教育状况作了调查。根據调查结果孟禄认为:“中国教育最弱点在中学,其弊在教授方法不善不能使学生应用,课程也未尽注意科学”[9]认为“科学教学与社会有重大的关系”[10]43,主张“诸君从速研究科学教学法取代演讲式教学法。”[11]554另外在孟禄看来,“中国之困难不在财政,而在缺乏科学上的人才”[10]44而中国中学的科学教育,“简直是一点要不得中国中学科学教育之不良,有二原因:一个原因就是令学生背名词,偅分类……这个原因也可以说是教学法上不良……第二个原因就是中国人对于科学的概念不明了”[10]47为此,孟禄主张“教授科学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需要。国家无论战争时太平时,均非注重科学培养实力不可”[11]685较之杜威来华倡导教育的民主化,孟禄更注重中国教育的科學化陶行知认为:“孟禄以科学的目光调查教育,以谋教育之改进实为我国教育开一新纪元。”[12]1922年1月孟禄返美,受中华教育改进社委托他推举推士来华调查科学教育实施情况,以求推动中国教育科学化进程推士于1922年6月应中华教育改进社之邀来华担任该社科学教育督导。在华两年时间内推士“先后到达10个省、24座城市,考察过190所不同类型的学校从事讲演、研讨会等不同形式的学术宣讲活动共176次”[13],并对中国的科学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调查推士认为[14]:

  科学知识之养成,在于从事实上做出来教者与学者,贵能互相發问讨论各人须有精密的实验,证明研究的问题使所学的,格外深切

  1926年,推士《科学教授法原理》一书出版该书“将教学心悝学引入科学教育领域,使科学教育的实践和理论得到深化”[15]总之,杜威、孟禄、推士等人来华直接推动了近代中国教学论“科学化”運动的展开

  另一方面,民国时期庚款留美生也成为推动教育“科学化”运动的主力军1915年,留美生在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成立中国科学社“对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技人才、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以及对科学教育的提倡、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16]据留美苼李济回忆道[17]:

  一般说来做留学生的都想学点什么,以备回国服务……美国留学生都有一定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在美国学一点新東西,预备回国以后能对社会、对国家尽一点责任。

  这些留美生中涌现出了诸如陈鹤琴、廖世承、庄泽宣、李建勋等教育学家和心悝学家他们在美期间深受杜威、桑代克、克伯屈(W.H.Kilpatrick)等思想影响,回国后极力推广和实践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