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发挥作用合格数学学具的作用06

当前位置: >>>
充分发挥学具操作在学习中的作用
摘 要: 学具操作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学具操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推导抽象的法则和公式,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几何知识,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还可以培养学生
阅读技巧:Ctrl+D 收藏本篇文章
摘 要:学具操作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学具操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推导抽象的法则和公式,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理解几何知识,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学具操作;数学概念;数量关系;逻辑思维能力
  学具操作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具操作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法则等抽象知识,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通过学具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小学数学里的很多概念,对学生来讲是非常抽象的,学生理解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一些起始概念,往往很难找到与之有适当联系的已知概念作为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学具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对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进行折叠,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形成对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初步认识。 又如教学小学数学第三册“除法的初步认识”例1这一内容,重点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平均分”的概念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很有必要。先让两名学生分别演示分桃的过程:把6个桃分放在三个盘里。一名学生是两个两个地放;另一名学生一个一个地放。结果,每个盘子都是放着两个桃。然后,在全班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比较两人分桃的异同,让学生充分观察,引导概括:一个一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每盘数量都一样多,这样分称“平均分”。这时,学生对“平均分”的意义已有初步认识,接着观察课本插图:小男孩是如何分桃的。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最后,针对概念的内容进行发散练习,使学生能准确地理解概念。由学生说一说判别“平均分”的依据。选择这种教法,学生较容易接受。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二、通过学具操作,推导抽象的法则和公式。数学教学不只是数学活动结果的教学,而且是数学活动过程的教学。要按照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要彻底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因此,不仅要使学生记住数学的法则和公式,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法则和公式的来源及推导过程,学具操作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如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教学,要让学生用24块代表体积单位的小正方体拼摆出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在操作的基础上进行观察、比较,总结概括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三、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小学低年级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占有重要地位,是中高年级学习解决问题的基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单用语言讲解文字这类问题,学生不易接受,个别学生乱猜算法,只根据个别的词句来确定解答方法。为使学生正确选择算法,关键是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掌握题目的数量关系。利用直观的学具操作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化,能让学生较好理解题意。 ①理解各种算法的意义,沟通新旧知识的关系,为学习新内容作准备。②利用直观图片(或实物 )摆一摆,理解条件与问题以及数学术语的意思,确定算法。③让学生根据要求操作,再按图编题,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例如,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时:有5朵黄花,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多少朵?教学前,先让学生重述加法的含义,并理解“比一个数多几”的意思。通过摆小棒,让学生明白要“比一个数多几”,就须有一个和“这个数”同样多的数,这是为新授知识作准备,教学例题时,由学 生摆一摆图片,理解本题“谁与谁比”、“谁作被比量”、比的结果“谁多谁少”,再提问,为什么红花摆了 8朵?引出“同样多”的概念,理解红花除了有5朵与黄花同样多之外,还多3朵,实际就是8朵,即红花的朵数是由“与黄花同样多的5朵”和“比黄花多的3朵”两部分组成,从而确定此题是用加法算。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数量关系,在练习中安排如下内容:在第一行画5个△,第二行画的比第一行多 4个。学生画△时,必须理解第二行先画5个与第一行同样多,又多画4个,实际9个,再通过让学生编出两个条 件和一个问题,学生对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就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了。
作文 /zuowen/
四、通过学具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几何知识,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皮亚杰曾经说过:“动作性的活动对儿童理解空间观念具有无比巨大的重要性。”例如,教学三角形时,可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如下:(1)请学生用火柴棒摆一个三角形,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摆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三根火柴棒,首尾衔接----三角形。(2)指导学生在纸上面画一个三角形,再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才能画出一个三角形。教师板书:三根线段,端点连接----三角形。(3)引导学生逐步概括出三角形的意义。(4)让学生想一想用3厘米、3厘米、6厘米的小棒各一根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让他们试试看。(5)再让学生想一想用3厘米、4厘米、7厘米的小棒各一根能围成一个三 角形吗?再试试。通过这样的操作实践,学生头脑中不仅形成了三角形的鲜明表象,同时也发现了不是任意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并留下深刻印象,进而使学生对“围成”的理解更加深刻。这样从操作入手,由动作感知到表象积累,逐步掌握三角形的本质特征,形成正确的几何概念,也培养了学生相应的空间观念。 五、通过学具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还保留着许多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数学本身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教师如果只为学生提供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定律,而不给学生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学生很难化抽象为具体。因此,要重视学具操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眼看、耳听、手摸、口讲)进行感观认识,再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积极思维来获取知识。例如:在教“9加几”的加法时,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1)教师先进行实物演示,在讲台上放一个有10个格子的纸盒,盒里放9个小球,盒外放2个小球。先让学生数一数,盒子一共可以放几个小球?现在放了几个?盒子外还有几个?再放入几个盒子刚好装满,教师顺手 论文代写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
更多相关论文
------分隔线----------------------------浅议如何更好发挥数学学具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一、形成操作学具必要条件与教学氛围,使学生乐学;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认知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1)将2捆小棒全部打开为20根,与散开的3根合;(2)从2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从10根中直;(3)将2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
浅议如何更好发挥数学学具的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已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并日益显示其积极的作用。而数学学具已是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时最主要的工具。要发挥数学学具的作用首先要在有操作学具的必要性时进行学具操作,在操作学具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学具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动手能力的形成。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形象直观的逻辑思维转化为抽象的逻辑思维并内化为能力。数学学具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意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具,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学具操作中发挥潜力,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一、形成操作学具必要条件与教学氛围,使学生乐学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认知过程,是一种系统行为。操作学具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明白操作的目标,即研究什么事物,观察什么现象,或者分析一种什么关系等,然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用清楚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提示操作的方法。比如,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操作活动中,学生先怎么摆,再怎么摆,甚至在边摆边看中怎么想,怎么说,教师都一一作了精心设计,学生操作起来有头有尾,促进了思维活动的准确开展。又如,在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教师这样提出要求:①作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②顺着这条高把它剪开;③把剪得的两个图形重新拼在一起,拼成什么形状?④根据拼成的新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学习,感于设疑,敢于借助学具动手操作论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应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学具操作活动中去发现事物的奥秘,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时,23-8怎么算?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拿出23根小棒(2捆各10根,加上3根散开的),试着从里面拿走8根,想一想该怎么拿?学生自已会发现从散开的3根中减8根不够,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找到三种不同的摆法:
(1)将2捆小棒全部打开为20根,与散开的3根合起来是23根,从23根中直接拿走8根,剩下15根。
(2)从2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从10根中直接拿走8根,剩2根,与剩下的1捆加3根合起来是15根。
(3)将2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再与3根合起来为13根,从13根中拿走8根剩5根,最后与一捆合起来是15根。
随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再让学生分别将自已拿的过程和结论有序地、完整地口述出来,然后请全班评议哪种方法比较好。教学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最后由教师将评议认为比较好的算法示范一遍,讲出算理,推导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具体算法。
二、有目的有步骤的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有计划地学
在对学生进行学具操作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并非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应该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
1.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
(1)在动手操作前,让学生选择恰当的学具,还要明白解决的问题;
(2)引导学生自已探究方法;
(3)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出注意事项;
(4)操作中,指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能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并参与讨论;
(5)教师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和得出的结论作精要的评价。
例如某老师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推导”时,让学生从学具操作袋取出1个圆柱和3个不同的圆锥,并分别将圆锥标上1、2、3,(圆锥1与圆柱等底、等高,圆锥2与圆柱等底不等高,圆锥3与圆柱等高不等底)教师出示以下实验要求:①比一比,把每个圆锥的底面、高分别与圆柱比一比,并在下表中填入“=”或“≠”。②猜猜看,分别用圆锥1、圆锥2、圆锥3盛水注入圆柱筒内,几次可以注满。③量一量,分别用3个圆锥作为量具向圆柱内注水。(圆锥筒内水既要盛满,又要一滴不漏地注入圆柱筒内),看看几次注满。(次数填入表中)
设计这样的学具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圆锥与圆柱体积关系,发现圆锥的体积公式,并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尤其是“猜一猜”,别具匠心,为学生操作学具增加了动力,这样便形成了“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双向互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新格局,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2.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率”而一味要求学生按自已的演示步骤去模仿,限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该建立激励机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操作。如教师可以适时地问: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如在教《分数的初步》中,叫
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四分之一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创造,并启发他们的思维,结果得出的图形让老师出乎意料,并且有些很意外的折法让学生当小老师做解说,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注意引导学生从学具操作中抽象出数学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动手操作之后,教师应该以语言为中介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抽象为数学知识,再应用于实际,形成能力。如果就停留在动手操作阶段,学生只难做到“理解”,谈不上掌握和应用,也无从谈动手能力的提高。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问题时,让学生用学具摆:第一行摆2个圆,第二行摆3个2。操作学具就到此为止,但没有下面的圈一圈,数一数,说一说,学生很难把3个2转化为2的3倍任何一向数学活动不单但是活动,还应完成活动的目的性。学生动手操作后没有解说没有反思,就不了了之的话,那还是徒劳的。
三、根据不同学具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促使学生动手能力的形成。
在进行学具操作时,教师应根据学具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师则要求学生两人为一小组,用学具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和一个正方体模型。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由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的特征所造成的。因而在观察自制模型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学生借助形象思维很容易找出结论。而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认识后,教师又按排学生利用这些图形的学具进行拼图游戏。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非常认真地拼,最后拼成了各种不同的图案,如房子、机器人、小动物等。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价值,更促进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开发了智力。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生活休闲娱乐、中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行业资料、如何更好发挥数学学具的作用06等内容。 
 浅谈如何有效使用数学学具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龙源期刊网 http:...从这三句话可以看出,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学习确实有重要 的意义,这与我区实施的...  浅谈小学数学学具的作用_六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浅谈小学数学学具...浅议如何更好发挥数学学... 4页 1下载券 数学教学中教具学具运用... 3页 ...  浅谈小学数学学具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学具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用具,学具操作会...通过学 具操作学习知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 生的...  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使用 数学教学中, 离不开教具与学具的使用。 教学用具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低年级,科学有效的使用学具操作,不仅能...  龙源期刊网 .cn 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王艾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理论》2013 年第 07 期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  如何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发挥学具的作用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 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  学具操作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精心组织学生进行学具操 作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学具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龙源期刊...一般说来上级教育部门配备的学 具与教材同步,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但具有一般...  浅谈教具和学具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2)09-0244-01 在数学教学中科学有效的使用学具,不仅能...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精品]如何更好发挥数学学具的作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精品]如何更好发挥数学学具的作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