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保髋手术治疗是不是还不错?

  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后的定期复查很重要,不少患者怕麻烦,不及时复查,等到恢复不理想再找医生,往往已经丧失了补救的机会。

  我们要求治疗后的第一年,每3月来医院接受主诊(主刀)医生的复查一次,复查主要内容包括:了解疼痛情况、检查髋关节功能;拍摄X片(必要时要求作MRI、CT检查),了解股骨头坏死修复情况、有无塌陷、评估塌陷风险等,从而指导患者康复;决定患者是否能正常行走、是否需要扶拐或者坐轮椅;指导中药治疗等等。如无条件来我院者,应在相同时间到当地设备较好的医院拍摄双侧髋关节正蛙位X片,通过邮政快递或通过电子邮件与你的恢复情况一起发给你的主诊(主刀)医生,让医生全面了解你的病情变化情况,指导你康复。

  治疗后第二年起,每半年复查一次;治疗后第三年起,每年复查一次,并长期坚持下去。

股骨头坏死,按照传统的治疗思路,很多人都觉得只有保守治疗和关节置换这两条路,虽然关节置换术后效果值得肯定,完全恢复后基本可以达到正常人的活动水平,但是因为关节置换手术较大,年轻患者有可能二十几年后还需要再次置换,所以很多股骨头坏死患者都寻找在保守治疗和关节置换之外的其他治疗方式。

红会医院关节外科许鹏主任介绍:目前针对早期没有塌陷的患者,可以进行保髋手术治疗,常见的有髓心减压手术,打压植骨支撑手术,可以保护股骨头,推迟置换时间,但是随着我院近年来股骨头坏死患者保髋手术治疗预后随访结果显示,保髋手术治疗长期效果并不是很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还是需要进行关节置换手术,并且我院术后患者可使用二十年以上。

同时需要提醒的是,选择权威骨科医疗机构及医疗团队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及术后感染率。

股骨头坏死的早期治疗策略:

早期治疗的前提是早发现早诊断。临床骨科医师对髋关节病痛的患者要仔细询问、检查,对疑似病例应尽早进行敏感度高的检查,力求在股骨头坏死的早期即给予明确诊断,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血管造影检查、核磁共振(MRI)对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发现所谓的早期骨坏死有较大的意义,此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X线片及CT扫描也无阳性改变,但此期即应该开始治疗。做血管造影检查,通过利用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技术了解供给股骨头血管及侧支循环的情况,判断股骨头的坏死情况。

二、去除病因及积极医治原发病

股骨头坏死存在很多已知的致病因子,且已知很多疾病都可伴发股骨头坏死,而血管堵塞是造成股骨头坏死的根本原因,故清除堵塞的血管才能实现对症治疗,达到“保髋”目的。

早期“保髋”方案建议:

彻底治痛:由于股骨头坏死早期疼痛多数由于血管堵塞引起关节充血、水肿、炎性渗出、髋关节囊肿胀等因素导致疼痛,因此融通堵塞的血管最为关键。取代了药物治痛、疼痛反反复复的弊端。

1、1期改善疼痛延缓病情早期治疗股骨头坏死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改善病人的疼痛,减缓相关的症状;二是希望延缓病人病情的发展。在早期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过程中,除了改善病人的症状,提高他的生活质量以外,还可以从认知到的一些病因来处理。

2、2期:利用手术减缓股骨头塌陷速度

在股骨头坏死1-2期的患者,可以采用微创钻孔减压术,这一手术是向病变区域微创钻孔减压,由于股骨头坏死时骨髓腔内压力增高,减压后压力下降,可缓解疼痛延缓病情发展速度,推迟做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时间。

3、如果是Ⅲ期的晚期患者,打压植骨支撑坏死区域

病人的疼痛会继续加重,坏死的股骨头范围增加,坏死以后的骨头会发生塌陷,这时候病人关节的疼痛以及一些关节功能的障碍会更加明显,这个时候可以采用一些其他的方法。

股骨头的骨软骨在人体中起到弹性缓冲抵抗力和维持关节间润滑的作用。股骨头坏死Ⅲ期以上的患者,骨软骨均已坏死和消失,负重使股骨头与髋臼之间产生摩擦,影响骨组织生长,只有避免负重才能减少股骨头和髋臼之间的磨擦,有利于骨软骨的修复。

股骨头由骨小梁等结构构成,坏死发生后,会出现骨小梁萎缩、断裂、消失,使得股骨头碎裂、塌陷和变形,负重会加快股骨头塌陷变形的情况发生。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骨头坏死保髋手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