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社区党性观察体系指标和体系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林业统计指标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年8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林业建设领域的迅速拓展,我国当前的林业统计的指标体系需要进行完善和调整,以适应林业建设的业务形态的扩展和林业建设发展。文章分析林业统计指标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加强和改善林业统计工作的对策建议,促进林业统计指标体系建设和发展。 中国论文网 /3/view-6696327.htm  关键词:林业 统计 指标体系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   林业统计指标体系是我国林业统计工作开展的基础,林业统计指标体系是一系列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相互独立的林业统计指标所构成的统一体。林业经济现象的统计调查工作的开始都是从构建林业统计指标体系开始的,科学的、合理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提升林业统计工作,反映林业发展建设和产业发展状况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其能够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林业经济现象,为林业建设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促进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林业统计指标主要是以生产发展的规模水平为目标,正确引导生产资料的投向,突出林业产品质量、产值以及数量等统计指标,是对林业资源消耗和利用的反映,但是很难科学地反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林业经济效益。随着林业建设领域的不断的深化和拓展,完善的、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急需建立,以促进林业统计工作的开展和林业的发展。   一、现行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分类   1.按照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层级划分。我国林业统计指标从层次上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全国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地区性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以及基层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不同层级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覆盖面不同,全国性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是对我国全国范围的林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数量和指标的反映和分析,是林业统计指标的总体系。地区性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是地方政府为了科学有效地反映地方林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数据,对地方的林业经济进行反映和描述所形成的统计指标体系。基础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指的是经营林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为了有效地反映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林业经济数据和生产经营成果数据,而设定并实施的统计指标体系。   2.按照林业统计的专业性质划分统计指标体系。我国林业统计可以按照林业经营的专业性质的不同,对林业统计指标体系进行不同的划分。林业统计的专业性质的不同,可以将林业统计指标体系划分为林业加工统计指标体系、营林统计指标体系、森林资源统计指标体系、森林灾害统计指标体系、木材流通统计指标体系、森林综合效益统计指标体系等等。森林指标体系的按照专业性质进行划分,有助于科学合理的开展林业统计工作。当前这些指标体系都形成了完善的统计制度,但是林业指标体系按照专业性质划分还缺乏理论探索,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3.按照林业统计的内容划分林业统计指标体系。根据林业统计的内容划分,可以将林业统计指标体系划分为林业生产要素指标体系、林业生产成果指标体系以及林业生产过程指标体系。其中,林业生产要素的指标体系是对林业生产的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区分,包括林业生产经营的手段及对象,包括了人、财、物、环境、条件等。林业生产结成果指标体系包括林业生产的收益、生产成本、环境成本、损耗等。林业生产过程指标体系就是对林业生产的投入进行指标体系确认和划分,包括了生产要素、人力消耗以及资源消耗等,是根据林业生产的技术要求、工艺要求以及管理要求而设置和确立的一系列的统计指标。   二、林业统计指标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对环境成本的分析。在开展林业统计工作过程中,建立科学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林业统计指标体系在构建的过程中并不完善和全面,尤其是环境成本分析得不到重视,缺乏对土地荒漠化、湿地面积减少、森林资源破坏以及生物减少等因素的考虑,造成林业统计中环境保护目标难以实现。在林业统计过程中,环境成本分析的缺失,造成了当前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缺乏全面性、科学性和持续性。在现代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中,由于对环境成本和资源消耗属性的忽视,造成了环境成本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得不到重视,影响到林业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质量的提升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当前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当中,只关注林业经济的增长,忽视了对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生态资源和环境质量变化的计量,这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使得经济增长背离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现代林业统计的指标体系,保证指标体系具备科学性和完善性,必须在指标体系中重视和强化环境资源成本,重视对环境成本的分析。   2.部分统计指标解释含义模糊。当前在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对统计指标的认识和含义解释的模糊,给林业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不确定性,影响到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指标的含义、统计范围没有进行明确。基层统计人员对指标的统计时缺乏科学的统计方法,多采用不科学的估算来确定统计数据并上报,这严重制约了统计指标的准确性。另外,由于对统计指标含义的模糊,造成不同统计指标存在交叉和重复的现象,指标信息存在重复交叉容易影响统计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得统计结果难以真实地反映林业经济情况,导致指标的评价结果被人为地夸大或缩小。   3.统计数据缺乏时效性。开展林业统计工作,必须保证林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但是,在实际的林业统计过程中,由于林业统计方法和调查手段采取的是层层汇总的方式,林业统计调查的频率和速度都比较迟缓,经过层层上报和汇总,严重影响到了林业统计工作中的问题的及时反映。林业统计的时效性对林业统计而言至关重要,落后的统计方法和调查手段严重地制约了统计数据的时效性,不利于林业部门进行决策,影响林业统计的目标的实现。   4.缺乏反映民生问题的指标。在当前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当中,缺乏对林业地区的居民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状况的评价,缺乏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关注林业职工的收入、养老、教育等情况。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忽视了民生指标,不利于全面的、科学的林业统计指标的形成,不利于提升林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影响林业的科学发展。林业统计过程中的民生指标的缺失,不能够真实地反映林业发展中的民生状况,不利于林业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不利于正确的林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5.统计工作力量薄弱。由于我国基层林业部门的人手和资金缺乏,基本统计力量十分薄弱,而且林业相关的经济项目随着林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地增加,这给林业统计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在林业统计的指标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由于统计力量的薄弱,许多林业统计调查的难度比较大,所需的费用也比较高,林业统计工作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全面的、科学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在执行的过程中难以实现,统计工作的力量的薄弱,调查手段和数据收集方法受到限制,影响到了科学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实现。   三、改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设性意见   1.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满足宏观管理和政府规划要求。在开展林业经济统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林业统计的基本任务和服务对象,林业统计时为了满足林业发展要求对林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结合统计结果实施统计监督。因此,在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应该充分认识林业统计的目标和任务,以此为出发点开展林业指标体系的设计,在林业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指标体系的价值和实际意义,保证林业统计工作目标的实现。   2.提高林业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开展林业统计是对复杂的林业经济活动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林业统计指标的构建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认识到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首先,应该完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指标,加强林业统计过程中的环境成本问题和民生指标的统计和分析,通过环境成本的统计,提高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的加强,进一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应该完善林业统计的报表制度,建立符合林业企业发展实际的统计报告,促进林业数据信息的有效反映。再次,应该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通过改善林业统计层层汇总的统计报告方法,提高林业统计的速度,使得林业统计中的关键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反映和上报,促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最后,应该完善林业指标体系的数据收集手段,提高数据收集的灵活性和及时性,有效地降低林业统计的统计成本,加强对林业统计核算制度的完善,建立科学的、合理的林业经济投入与产出的统计方法,以促进林业经济统计目标的实现。另外,在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设中,应该重视对统计指标解释的明确,通过准确地界定和解释不同指标的含义,保证各个指标之间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3.加强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当前的林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设缺乏规范和标准的约束,造成了林业统计的标准化和科学化程度不够,严重制约了统计数据的质量。因此,林业部门和国家统计部门应该重视对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标准化建设,通过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林业以及林业相关的产业经营范围等进行界定,解决林业统计过程中存在的产业范围模糊和界定不清的问题,提高林业统计的标准化,明确林业管理和林业经营的相关活动。另外,除了加强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标准化之外,林业统计过程中,还应该强化对林业统计调查方法以及统计核算方法的标准化,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提高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林业统计工作的科学性,促进林业统计目标的实现。   科学、全面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地反映当前林业经济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的问题,为科学的林业产业发展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从而引导林业经济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在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林业统计工作的开展。因此,林业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结合林业发展实际,不断建设与完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促进林业建设顺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晓光,路春艳.试论林业统计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完善[J].林业经济,2012(7)   [2] 翁贤忠,方荣杭.林业统计指标体系改革的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12(4)   [3] 梁益鹏.林业统计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2011(2)   [3] 高荷琴.我国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林业调查规划,2009(2)   (作者单位: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 河北承德 068450)   (责编:若佳)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星论文网:致力于各类论文代写、论文发表、代写代发论文服务
> >>查看论文
农村社会建设的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本站编辑:admin
&   摘 要: 农村社会建设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论述了农村社会建设的指标体系,对国内外关于社会建设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整理,从概念内涵、内容和指标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研究综述了我国农村社会建设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关键词:农村社会建设;指标体系;综述&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3.08.012&
  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进行预测或评价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它是将抽象的研究对象按照其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某一方面的标识分解成为具有行为化、可操作化的结构,并对指标体系中每一构成元素(即指标)赋予相应权重的过程。从指标体系的角度研究农村社会建设问题,近年来成为社会建设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者们通过对社会建设指标体系的研究,认识和掌握社会建设中的共性规律和差异性特征,并以相应的指标体系为参照来应对社会建设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社会建设尽管存在着普适性的一般规律,具有一些共同的发展特征和趋势,但由于还存在着很多差异性,因而社会建设的道路也有很大的不同。笔者从社会建设的概念内涵、内容和指标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对国内外关于社会建设的指标体系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内研究现状&
  社会建设以前叫做社会发展,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1941)把我国的建设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3个方面;1982年,第六个五年计划增加了社会发展的内容;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加入了&社会更加和谐&;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建设&的新概念;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010年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我国学者从不同的侧重点展开对社会建设的研究,如杨治远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2002)、陆晓文的《社会建设:世界经验与中国道路》(2008)、张静的《中国社会建设与发展研究》(2009)、毛振华的《社会福利与社会建设》(2010)、陆学艺的《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对话&争鸣》(2011)、陆学艺的《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2012)、万军的《公平社会建设》(2013)等。但是,我国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特别是农村社会建设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但社会建设却严重滞后,与经济建设不协调,特别是农村社会建设。农村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
  1.2 国外研究现状&
  所有国家和地区在社会发展中都会遇到如何致力于社会和谐建设,如何搞好农村社会的建设等问题。由于各国各地的发展各不相同,国外学者对农村社会建设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在社会建设的研究上大的方向上还是有共同点的。&
  19世纪中叶,社会秩序理论产生,其背景是西方社会矛盾加剧、社会冲突频繁,成为西方社会建设理论产生的标志;20世纪30年代后,社会福利理论与福利国家理论得到重大发展,西方社会建设理论逐渐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些西方国家为应对竞争压力而重视研究福利国家理论,提出&第三条道路&理论[1]。国外学界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很多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2 农村社会建设的内涵及基本内容&
  2.1 农村社会建设的内涵&
  关于社会建设的内涵,学者们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其进行了讨论。青莲斌[2]认为,社会建设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狭义的社会建设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郑杭生等[3]认为社会建设的概念有正向和逆向两个方面:正向社会建设就是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在社会领域能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逆向社会建设就是通过研究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等,创造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正确处理社会矛盾、问题和风险,改善民生。陆学艺[4]认为,社会建设就是在社会领域从事的各项建设。奚洁人[5]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集中在农村公共事业、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
  2.2 农村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
  当前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农村基层组织涣散,农村法制建设薄弱,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建设,积极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要促进农村教育。教育是农村建设发展的基石。二要促进农民就业。就业问题是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保证农民安居乐业的基础。三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发展农村社会慈善事业。四要发展农村医疗卫生。确立新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五是要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村民收入,不断发展。六是要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村民联合,共同创造和谐社会。总之,加强农村社会建设是一个大工程,要循序渐进,稳步进行。&
  3 农村社会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
  风笑天[6]认为,社会建设的概念虽然是抽象的,但社会建设的指标体系是具体的,是可以观察和辨认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同样,我们可以把农村社会指标体系的概念转化为具体指标体系,从而获得具体数据定量度量我国农村社会建设。&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不重复性。即构建的指标在概念上和包含的内容上不能重复出现;(2)综合性。即建构的指标能够客观涵盖某个领域社会的建设问题;(3)代表性。即建构的指标能够典型地反映某个方面的社会建设问题;(4)可操作性。即构建的指标能够比较容易获得,操作性高。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国内很多学者根据不同指标构建了社会建设的指标体系,如薛君[7]的社会建设指标体系(图1),段学芬、李翠玲[8]的和谐社会建设中和谐度指标体系,王爽[9]的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张春光[10]构建的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图2),赵忠伟[11]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张占斌[12]的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国外学者对农村发展也有很深的研究,如Jerzy M等[13]构建了一个复合指数来衡量在一个给定的欧盟国家农村地区的农村发展的总体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农村发展指数(RDI)中农村发展领域是由成百上千的部分社会经济、环境、基础设施和管理的指标组成,如在波兰用991个变量描述各个方面;在斯洛伐克有340个农村发展变量[14]。Earl E[14]等的研究,与欧洲比较在爱尔兰的生活条件的社会指标中,调查的一方面集中在人们对他们的健康、健康服务、住房、社区和生活情况的认知,通过对各方面的研究来调查人们的生活条件,确立相应的社会指标。&
  笔者认为,上述各种指标体系的构建一般为三级、四级指标体系,层级偏少,应更加细化;农村的社会建设涵盖内容很多,应尽量把农村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归纳进去;农民比较关心的社会建设,取权重时要大些;随着社会发展,指标的选择要与时俱进,要有代表性。由于各国各地区的差异,国外的研究与国内研究角度不同,方法不同。我们应借鉴其可取之处,取长补短,不断发展。&
  4 总 结&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然而伴随着农村发展和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的社会问题也日渐增多。农村的社会建设涉及众多领域,与农民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研究社会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学者通过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确定各体系指标,最终确立涵盖范围广泛、科学、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为促进社会建设,更为农村的社会建设提供依据。但是农村社会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存在着很多问题,当前的指标体系并不能全面揭示出农村社会建设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葛福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2] 青莲斌.社会建设的内涵与要义[EB/OL].().http://.cn/GB//5998647.html.&
  [3] 郑杭生,杨敏.关于社会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兼论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时代内容[J].学海,2008(4):5-10.&
  [4] 陆学艺.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9.&
  [5] 奚洁人.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6]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 薛君.社会建设的内涵、认知及其指标体系建构[J].重庆社会科学,2011(8):46-47.&
  [8] 段学芬,李翠玲.和谐社会建设中和谐度指标体系研究[J].求索,2011(1):108-109,130.&
  [9] 王爽.中国和谐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10] 张春光.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J].理论学刊,2006(1):32-38.&
  [11] 赵忠伟.我省资源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12] 张占斌.关于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初步探讨[J].学习论坛,2009(9):45-48.&
  [13] Jerzy M, Nana Z. Application of the rural development index to analysis of rural regions in Poland and Slovakia[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1-37.&
  [14] Earl E, Margret F D. Social indicators of living conditions in Ireland with European comparisons [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4):103-365.
本文出自:http://www.starlunwen.net/chengshiyushizhengjia/17957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城市与市政建设论文:
Copyright ©
www.starlunw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星论文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号 | 主营:、 | 服务热线:400-803-;| 企业QQ: |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学位论文评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paperrater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作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标志性成果,学位论文集中反映了研究生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是对研究生教育的综合检验,因此,严格学位论文管理,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作为学位论文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中重要的一环,论文评阅的地位不言而喻。本文试图从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的角度,就如何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当前学位论文评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加强学位论文质量,国务院学位管理条例及实施办法已明确要求对学位论文进行评审。但各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
1.评价标准未能细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5条规定,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的要求应是“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但很多高校并没有将学位条例规定的原则落实为客观的、操作性强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使得一些学校的学位论文评阅只是模糊的文字表述和粗略的“是否通过”的评价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论文质量可比性不强,加大了评阅的难度,影响了评阅结果的客观性。
2.论文评阅时间过短
按照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时间安排,研究生撰写论文的时间和找工作或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间重叠,很多学位论文都是在答辩前短时间内匆忙赶制出来的,其质量可想而知。同时,论文送审的时间一推再推,留给专家评审的时间则一少再少,而一般各高校研究生毕业时间相对集中,每逢学位论文评阅高峰期,一些专家收到的学位论文堆积如山,加之工作繁忙,根本无暇认真评阅,很多只是走马观花,甚至让自己的学生代阅,由此可见学位论文的评阅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论文评阅与研究生答辩之间的时间过短,若评阅人对论文从严要求,则研究生没有充足的时间修改论文和再送审,而评阅不通过就意味着无法参加答辩,无法按时毕业、就业或升学,这样的“罪名”论文评阅人是实在担当不起的,最终只能对论文评阅得过且过。
3.论文评阅人难过“人情关”
论文评审专家由导师指定,往往都是导师的同行、朋友甚至是导师的师生或熟人,碍于导师的面子,评审人在论文评阅中往往走过场、讲情面、敷衍了事,对论文质量实事求是的严格要求少了,不合实际的空洞的赞美之词多了。有些导师之间互相聘为评阅人,达成默契互行方便,更使论文评阅流于形式,丧失了其本来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中的严重失范,使得学位论文质量的监督机制被架空,学位论文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严重地影响了学位论文评阅的严肃性和评价结论的权威性,在硕士研究生中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在学习和科研方面的动力不足,助长了对论文研究和写作的惰性和敷衍了事的习气。同时也淡化了研究生导师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影响了学术风气,损害了研究生教育的社会声誉。这种不良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必将严重影响到我国的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针对问题改进措施
我校按照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的精神,在贯彻国务院学位管理条例及实施办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具体如下:
我校为了保证论文评阅的公正性,制定了详细的评议表,要求评阅专家根据各项指标进行百分制打分,最后按照设定的权重得出总分,量化了论文质量的评价,同时也在研究生及导师中间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激励机制。具体的评价项目如下:选题与综述,权重为20%,评价指标包括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阅读是否广泛,综述是否全面,是否掌握国内外最新动态;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权重为25%,评价指标指标包括论文是否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研究手段设计能力和创新性,权重为40%,评价指标指标包括科研工作的能力和创新性,研究和设计方法是否先进;写作能力与工作量,权重为15%,评价指标指标包括论文是否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文笔流畅,学风严谨,及工作量的大小等。对论文的综合评价结果也细化成了四个层次,分别为:
A:该论文达到规定的要求和水平,同意参加论文答辩;
B:该论文基本达到规定的要求和水平,同意修改后参加论文答辩;
C:建议修改后再送审,合格者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D.该论文未达到规定的要求和水平,不同意参加论文答辩。
2.保证充足的论文评阅时间
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论文的提交时间,给评阅专家留出足够的时间,能充分地对评阅论文进行阅读和仔细评价。我校要求必须在答辩前二个月提交学位论文,否则将延迟到下半年或第二年参加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这样不但给了评阅专家进行认真评阅所必需的时间,也让研究生有了足够的时间参照评阅意见,对学位论文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润色或者是再送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论文的质量。
3.积极推行论文盲评制度
我校在论文的评审过程中,实施了抽检盲评制度。每年在提交的学位论文中随机抽取30%~40%由校学位评定委会员办公室人员统一组织、集中送审,导师不参与学位论文评阅过程和学位论文评阅专家的提名和聘请。参加盲评的学位论文必须隐去研究生姓名、单位、指导教师姓名及其指导教师的参考文献、致谢等所有可能涉及研究生及导师个人情况的内容,由学位办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严格的形式审查,而后统一送至外校的学位办公室,委托外校学位办选择其单位的专家为论文评阅人,论文评阅专家按照统一而细化的评估指标对学位论文进行评阅,出具评阅意见、评议结果并按照权重对各个指标进行打分,然后再密封寄送到校学位办。
论文盲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论文评阅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杜绝了出于情面考虑而放松对学位论文评阅要求的现象,维护了论文评阅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推行了盲评制度之后,各个研究生指导教师为避免自己带的研究生的论文无法通过评阅,也更加认真、负责地指导研究生进行毕业论文撰写,这就从研究生自身和指导教师两方面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于没有参加盲评的论文,校学位办也在聘请权上严格把关,对提名评阅人资格进行了严格审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文评价体系二级指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