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所有汉字》有多少个字

汉语大辞典_辞海_新华字典电子版在线查询_词典大全 - 汉辞网
汉语大辞典 V6.70
主要功能都免费啦!
(下载后,可离线使用,不用联网)
【汉语大辞典】V6.70 最新版 功能介绍:
01.一本成语大全,可查询成语 51398 条,成语解释、出处、示例都一目了然。
02.一本字典大全,新华字典查字 <font color="#973个,是每个汉字都有解释的汉语字典。
03.一本中华辞海,词语 384925 条,是目前收录最多的新华词典、汉语大词典。
04.一本古诗大全,可查古诗词 <font color="#537首,基本包含从先秦到当代的全部古诗词。
05.一本英汉词典,可查英汉词汇 <font color="#万 条,可按词首、词中、词尾搜索、互译。
06.一本灯谜大全,可查谜语 40790 条,可按“谜面、谜目、谜底”快速查询。
07.一本对联欣赏,分类对联 5399 幅,含新春喜庆结婚对联、行业庆典对联。
08.一本歇后语大全,可查询歇后语 16648 条,有趣味的歇后语测试游戏。
09.一本近义反义别名词典,有近义词反义词别名各1000余组,含解释和辨析。
10.一本名言词典大全,含妙言警句 13752 条、俗语1929 条、谚语 1200 条。
11.一本古汉语词典,含教材文言文翻译;古文字典、古汉语字典查字2835个。
12.一本拼音专家,拼音翻译可把所有简体字、繁体字转换成带声调的汉语拼音。
13. 新华字典大全,查字典的方法有同韵字、拼音码、五笔、笔顺、部首查字。
14. 成语词典大全,支持成语接龙,能快速接龙 10000 多条成语,而无重复。
15. 支持寓教于乐,如 成语填字游戏、 成语速记游戏,让您成为成语高手。
16. 支持诗词配韵等功能,内含写作基础、写作技法、写作范例等内容。
17. 词典附录,可查“万年历、历史上的今天”等等,支持中英文在线翻译。
18. 支持屏幕取词;应用中英文,可以朗读任意英语、汉语内容。
19. 本辞海电子版内容丰富,功能强大,可以智能升级或直接下载。
-&&辞典下载说明:
                       本页更新日期:
&&汉语大辞典更新说明:
1. 新增成语40条;加了英文语音文件输出功能。
2. 增补了一些词语及解释;
3. 修正了一些字词错误;
4. 修正BUG,解决了兼容问题;
5. 优化了软件结构;
6. 支持Win8、IE9取词;
7. 其它细微的改进和调整;
8. 内容全部打包,安装即用。
 不注册,也可以长期使用辞典的主要功能。注册后,全部功能可用,如复制、保存功能等。所有用户可免费升级,不限制使用时间。
 如果您未及时收到注册码,可能是未提供有效邮箱、电话或QQ等联系方式。请速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张新主
站长QQ:7117780
Email:邮箱QQ7117780
链接要求:PR&=4 日IP&5万(被降级、不合要求者暂时移入)
Copyright(C)2017
汉辞软件工作室 张新主 版权所有 电话: Email:QQ邮箱 QQ:7117780
软件著作权登记号: 备案号:沪ICP备号我读《新华字典》
我读《新华字典》
&&&&&&&&&&&&&&&&&&&&&&&&&&&&&&&&&&&&&&&&&&&&&&&&&&&&&&&&&&&&&&&&
临海市古城小学& 杨新安
受伟大革命导师列宁爱读辞书的影响,从1990年起,我开始通读各种辞书。首先从通读小型辞书《新华字典》(第7版)起步。《新华字典》60多万字,还不及一部80万字的《三国演义》,面向小学生为主,通俗易懂,读起来不累。读完以后,感觉不错。当时全国恢复高考仅几年,常见这样的报道,说某某省高考文科状元通读了《新华字典》,文字功底相当扎实,语文因而获得了高分。之后我再接再厉,先后通读了8至11版《新华字典》。记得印象比较深的是读第10版。那是2004年8月,我生病住院。住院是读书最好的时光,我一周内就读完了第10版,每天3小时,三七二十一,实足时间还不到一整天24小时。
我读《新华字典》的高峰期是在2011年6月。那时我已经有了通读《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和《辞海》等10多部辞书的雄厚积累,并出版了40多万字的专著《〈现汉〉勘误与商榷》(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9)。《新华字典》这时对于我,就如同翻连环画,其中的是非高下等,我真的是相当有把握的。所以在《新华字典》第11版出版前,为了有力地完善国家一系列的权威辞书,我仍然一如既往、满腔热情地给社科院和商务印书馆发了电子邮件,请求义务为《新华字典》校对,但结果如石沉大海。为此在开读《新华字典》第11版前,我就在网上发布预告:将用一周时间通读第11版,然后就在网上发布猛烈批评《新华字典》的博文。一周后,我如期兑现我的承诺,先连续发了8篇博文,指出《新华字典》仍然存在多如牛毛的自相矛盾等差错,不料震惊全国。先是知名度颇高的《羊城晚报》报道了我的博文,继而全国各地的报刊也纷纷报道。一时间,我家的电话一天到晚响个不停,不断有全国各地的记者要采访我。令媒体舆论最不能容忍的是《新华字典》第11版竟出现了不少的错别字,甚至是非不分,将对改错!例如“编”字条,把正确的“加以适当的整理”误改成“加以适当地整理”。这可是初中程度的汉语语法错误啊。我随即搜索了也是由社科院和商务印书馆合作出版的《现汉》,结果没有出现同类的差错。例如:
【拘束】j&#363;sh&&#9312;动对人的言语行动加以不必要的限制;过分约束。
【调剂】ti&oj&动&#9312;把多和少、忙和闲等加以适当的调整。
【治标】zh&bi&#257;o动就显露在外的毛病加以应急的处理(跟“治本”相对)。
“加以(进行、予以)适当de整理”是一目了然的“动宾短语”,其中的形容词“适当”作定语,修饰宾语“整理”,而定语的标记词只能用“的”,这是汉语的基础语法,并不深奥。汉语三个结构助词“的地得”是汉语最常用的高频词,涉及汉语六大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特别是其中的“的”,肯定是现代汉语一般出版物使用频率最高的字词,而《新华字典》第11版,偏偏就是把正确的“的”误改成错误的“地”字!这个最常用的字都不会正确地使用,甚至是非不辨,将对改错,全国媒体怎不震惊!全国读者对《新华字典》怎不揪心!基于全国舆论的强烈不满,《新华字典》第11版不得已,于出版满月日,公开向全国媒体致歉。这是《新华字典》的发展史上史无前例的不体面事。
《新华字典》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辞书,早已过亿册,每个中国孩子,从小学一年级第二册开始,一般都人手一本《新华字典》,因此可以说全中国人民几乎都是《新华字典》的读者,怪不得全国舆论界容忍不了一本不起眼的小小的《新华字典》竟会存在那么多的差错。为了更加深入地揭示《新华字典》第11版存在的各种病误、不使它误导天下读者,我破例通读了两遍。好在通读《新华字典》如同翻连环画,非常轻松;批评《新华字典》,也不需要费牛筋马力。这样不到半年,我就潇洒地挥写出了350多篇批评《新华字典》的博文,发到了“杨新安博客”上。我的结论是,《新华字典》第11版总体上是退步,这是我意料中的事。原因很简单,一本小小的《新华字典》,根本不需要很多人(估计10人以上)参与编辑、修订、校对,一人一个脑袋,人浮于事,意见难于统一,不出成百上千的自相矛盾等差错,才怪呢!其中不可思议的是第11版有些地方至今还知错不改,例如第281页“啦”字条里的“叽哩呱啦”(始于第9版),与《现汉》的【叽里呱啦】相矛盾。试比较《现汉》同类的词条【叽里咕噜】【噼里啪啦】【稀里哗啦】【稀里马虎】【曲里拐弯】等,其中无义的衬音字,都作“里”而不作“哩”。顺按:我曾经指出也都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角号码新词典》1至9版【叽哩咕噜】和《现汉》1至5版【嘁哩喀喳】的错误,这些辞书后来都从善如流,纠正为【叽里咕噜】和【嘁里喀喳】了。
众所周知,辞书是最好的老师。在全球,《新华字典》的读者最多,影响自然也最广。《新华字典》的语文质量如果不过硬,中国的语文和整个文化事业,无疑会受到牵连。为此,小型辞书《新华字典》,我们也不能不予以高度的重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笔画最多的汉字(前100个) - 新华字典
查询输入汉字、拼音、五笔86/98、仓颉、郑码、电码、四角号码、笔顺编号中的任意一个即可
& 笔画最多的汉字(前100个)
笔画最多的汉字(前100个)
别人正在查“新华字典”有多少个字?
“新华字典”有多少个字?
09-02-26 &
《新华字典》1965年修订重排本,收字(包括异体字在内)共计8500字左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新华字典》是在第9次修改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最新的修订。 主要内容包括: * 在第9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修改范围达三分之一。根据国家最新语文规范和标准确定字形、字音等。释义准确,例证精当。 * 全书收单字10000多个,明确区分繁体字、异体字,收带注解的词语3500多个。内容丰富,简明实用。正文按音序排列,备有部首检字表。编排合理,查检方便。 * 内有综合插图和附录。附录资料准确可靠。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新华字典--4个字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字典介绍  《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最早的名字叫《伍记小字典》。但未能编纂完成。自1953年,开始重编。其凡例完全采用《伍记小字典》.从1953年出版至今,历经几代上百名专家学者10余次大规模的修订,重印200多次。 《新华字典》第十版日前出版发行,首批印刷100万册。第十版的发行将使《新华字典》的总发行量突破4亿册,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字典的最高发行量。   《新华字典》走过了50年的历程,它的十个版本不仅体现了不同语言文字的变化,也折射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特征。 翻开第一版,那浓浓的古旧书籍的味道扑面而来,书的装帧设计还是线装书的样式,里边的字体都是繁体字和数量繁多的生僻字。最为特殊的是,它的检字手段还是民国时期创立的音标。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还没有公布现代的汉语拼音。然而让人感到亲切的是,这本字典几乎每一页都有图画,动物、植物,新华字典第十版2008年重印本建筑、各种当时的农业和工业机械都绘制得栩栩如生。词典专家说,在书籍和纸张珍贵的年代,那可是当时的一本小百科全书。  后来的几个版本,都反映了各个时代的语言和社会互动发展的轨迹,比如印刷和包装逐渐精良,字体的样式逐渐丰富,而词义和解释的修改也日渐丰富。六七十年代的版本,各种“主义”和“思想”的词汇特别多,社会变迁新出现的词汇也多起来;70年代的版本,出现了简化字;八九十年代则大量收录了经济、法律、技术的词汇,最新版则增加了手机、呼机等100多个新词语,而且新版里的字,基本上均为简体汉字,但是为了保留我们的文化,在有繁体字的汉字旁,很多都有繁体字,便于人们学习。此外,新版还增加了《地质年代简表》。  新华字典原由新华辞书社编写,1956年并入中科院语言研究所(现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新华字典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成立的背景  新华字典,顾名思义,就是新中国出版的字典。   日,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叶圣陶驰函北京大学校长,商调在该校中文系当系主任的魏建功到国家出版总署编审局来筹建主持“新华辞书社”,着手早有计议的《新华字典》编写工作。此项工作,不仅是魏建功、叶圣陶等人计议中要干的事,也是“新形势”的急需。——“新政权”得有自己人弄出的普及性字典,让“新社会”的读者广泛使用。   不出一个月,魏建功在北京大学的职务得以解除,来到国家出版总署编审局组建“新华辞书社”。起初,所谓“新华辞书社”只有魏建功和萧家霖两个人,不久萧家霖的夫人也加入了,再后来杜子劲又加入了。似乎早期“新华辞书社”就只这么几个成员,叶圣陶代表国家出版机构“领导”着这个“新华辞书社”。   “新华辞书社”的工作于日正式展开了之后,同年10月9日下午,“人民教育出版社”才召开“成立会”,叶圣陶兼任社长,实际也成为《新华字典》的终审。   日上午,“新华辞书社”开社务会议,议定《新华字典》本年9月底完稿。这个时间要求倒是达到了,该年8月29日下午3点“新华辞书社”举行社务会议时,《新华字典》初稿早已结稿,但修订进度甚缓。为了赶速度,社内同仁的工作有所调整。调整之后,仍处于紧张状态,日下午的社务会议,再次鼓劲,力争1952年6月修订完工,年底出版。   这一次的规划落空了。   日,金灿然、叶圣陶、魏建功等共谈重新改定后的《新华字典》印发的部分征求意见稿,结果都发现问题多多;读者对象不明确、体例有点乱等等。更要命的是虽说“新华辞书社”已“发展”至十多个人,但能动笔写稿的人极少,魏建功、萧家霖又都不写稿,只做“审订”工作,连叶圣陶也只好叹气:“欲求成稿之完善,实甚难。”   改、改,不停地改!到了1953年1月中旬,看终审的叶圣陶仍在摇头:“字典总觉拿不出去,尚须修改。”这年的2月21日,魏建功再一次求助叶圣陶,让他为“编辑同仁”讲今后如何修改,力争6月完稿、7月付排。   实际上,最后均由叶圣陶逐字改定,于日正式发到印刷厂排字。一周后,由叶圣陶改定了魏建功、萧家霖写的《新华字典》宣传稿。《新华字典》的排版格式是日下午商量一次,10天后又商量一次才定下来的。之后便是读校样。但在叶圣陶这里却是“流水作业”,他于日才把《新华字典》全稿审改完毕。8月22日,叶圣陶审读魏建功和萧家霖起草的检字表,也觉不完善,28日与二位商量后才定。   魏建功写的《新华字典》的《凡例》,也被叶圣陶判为“琐琐”、“达意不甚明畅”,又得改。   日《新华字典》终于完工,即将出版。总结《新华字典》初稿乃至修订过程,叶圣陶觉得“计划未前定,随时变更,耗力甚多,而又未能作好”。1953年12月北京第一次印刷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新华字典》是依音序排列的,版权页上说是一次印了十万册,但叶圣陶日记上写的是300万册。   1954年7月初,“十万册”音序排列的《新华字典》已经卖完,叶圣陶虽然认为“此字典实不能令人满意”,但又无法另编,只好同意“酌量修订”。决定改音序排列为部首排列。因为忙,也确实因为初版的这本《新华字典》让近六十岁的叶圣陶饱尝辛苦,他不再过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重版修订的《新华字典》,而是交由魏建功、恽逸群负责。部首排列的《新华字典》1954年11月才付印,发行20万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新华字典》由魏建功写书名。之后,《新华字典》就转到商务印书馆去了。历次版本  1953年10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初版  1957年6月商务新1版  1971年6月第4版  1979年12月第5版  1993年7月第8版  1998年5月第9版  2004年1月第10版(最新版)历史作用  一本不到70万字的小字典,50年来200余次重印,发行4亿册。在当代中国,几乎每一个识字的人都知晓它。   它是亿万中国人的良师益友,是海内外中文读者的“挚爱亲朋”,是人们汲取知识养分的最初的起点,是读书人相伴终身的“无声的老师”。   2004年新年之际,在这本曾经创造了“世界图书发行奇迹”的小字典———《新华字典》第十版出版座谈会上,众多专家学者回顾《新华字典》自1953年出版以来半个世纪的辉煌历程,面对图书出版领域现状,提出了解析“新华现象”、发扬“新华精神”的倡议。   小字典大学者,几代知识分子铸就的文化标志   《新华字典》是新中国第一本语文工具书,也是我国第一部普及性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国无辞书,无文化可言”,大凡一种成熟的民族语言,基本上要有两部字典,一部是多卷本的详尽的历史语言字典,一部则是简明的日用的老幼咸宜的小字典。第一版《新华字典》编纂于1953年,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新世界的建立者们将这部“小字典”的编纂,视为新的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肩负规范现代汉语的职责,也要担当扫除文盲的任务。   从一开始,这本小字典就蕴藏着一种文化理想:为民族的文化普及和知识传播建功。也正因此,在它的旗下,汇聚了一批声名卓著的大家:叶圣陶、邵荃麟、魏建功、陈原、丁声树、金克木、周祖谟……小字典大学者,《新华字典》的这个特色整整保持了50年。在后来的岁月里,又有很多如雷贯耳的名字加入修订者的行列:王力、游国恩、袁家骅、周一良等等。   “我们以为这是一项有益于普及教育的工作,必须要当一项事业来努力进行。如果真能在这方面有所贡献,那是十分愉快的。”半个世纪之后,回头再看魏建功这些久负盛名的大学者投入这项事业的初衷,再看《新华字典》惠泽亿万民众的巨大影响,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千。   小字典大学问,这些语言学界的泰山北斗将深厚的学养和热切的追求倾注在字里行间,盈盈一握的《新华字典》成为几代知识分子铸就的文化标志。小小的《新华字典》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它的背后有如此多的大学者的支撑。“今天我们还应当提倡这种大学者小字典的‘新华风格’,提倡名家大家面向大众、力于普及的学术风气。”总结《新华字典》走过的50年历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这样说。   文化是民族的命脉,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而字典则是普及文化的工具。中国辞书学会名誉会长曹先擢先生这样说:“在现代汉语辞书历史上,《新华字典》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它以前没有一部能够完全合格的现代汉语字典,在它以后的现代汉语字典,是沿着它开辟的道路而不断改进的。”   小字典大精神,严谨求实、服务民众、与时俱进的理念在中国,很少有一本书能有这样的经历:在它出版后的50年里一直都有编读往来。无论世事变迁、时光流转,《新华字典》从未中断过与读者的密切联系。   “《新华字典》一问世就为人民群众学习文化、普及基础教育服务,这种贴近民众的主动追求,成就了这本小字典可贵的人民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教育部副部长王湛这样解析小字典创造的奇迹。   新华字典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辞书”,同时,也是中国辞书史上修订频率最高的辞书。50年来,伴随社会的进步和时代变化,这本词典整整修订了10次。“字典虽小乾坤大,甘苦几多心自知”。每一次修订都要在字词上“咬文嚼字”,都要在内容上“与时俱进”,都要在形式上“革故鼎新”。   与群众的需求紧密相连,随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50年来,《新华字典》正是靠着这两股永不松懈的“纽带”,成长为图书出版领域永葆青春的“长青藤”。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新华字典 一共有多少字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新华字典》一共收录10998个字(包括繁体字、异体字)带注解的复音词3500余个.每一本正版的《修订说明》里都有详细和明确的说明,鉨也可亲自翻阅核实,伱十分聪明嘀也,马上试一试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新华字典》1965年修订重排本,收字(包括异体字在内)共计8500字左右。 脑筋急转弯就是: 新华字典4个字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华字典有多少个汉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