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下为什么大学很少装空调?装不起吗?肯定不是。但北大经费一年经费

大学生改编歌曲喊校长装空调引学生共鸣(图)(2)_新浪河南教育_新浪河南
大学生改编歌曲喊校长装空调引学生共鸣(图)(2)
来源:北京青年报日字号:|
  宿舍最高曾有40℃
  昨天下午,北青报记者持温度计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先后在装有中央空调的新教学楼、装电扇的老教学楼、研究生宿舍和建于50年代的老宿舍楼测试温度。该校教7楼的教室门普遍关着,大部分教室正在上课,不少学生在没课的教室内自习。此时室外温度约33℃,北青报记者进入教室,明显感觉凉爽,可听到呼呼的空调冷气声,此时温度计显示为28℃。停留一刻钟后,温度计显示为25℃。在教7楼北面的老教学楼一楼教室内,仅有一名女生在自习。墙上挂着两台电扇,讲台旁也摆有一台可移动电扇。北青报记者测试发现,室温稳定在30℃。学4宿舍楼是一栋南北朝向的12层的研究生宿舍楼,走廊内通风较好,部分宿舍学生并未使用电扇,宿舍向阳面的窗台,温度约31℃。
  但在学校西西区本科生宿舍楼顶层宿舍内,北青报记者所测得的温度明显偏高,约为32℃。据学生反映,夏天最热的时候,这里最高能有40多度,“前几天根本没法儿睡觉,这两天还好。”
  “温度超过40℃那天,我们实在受不了了,买了四台电扇,还有一台已经下单了。”西西楼顶层的一间物电学院学生宿舍,住着6名大一男生。宿舍窗户上侧,挂着一台可摇头的电扇。而5月底和6月初的几天高温,促使4名男生去超市买了电扇,还有一名男生则又网购了一台。这几台电扇或立在床头,或摆在凳子上,或夹在床架上,均在呼啸着。
  “去年9月来学校,还没见过这几天这么热的。”几名男生笑着说,已看到网上流传的“董校长,装空调”。“听说后勤确定了明年就把空调装好,要是真的,我们万分期待。”为应对宿舍高温,该层另一名男生介绍,晚上睡不着就去水房冲澡,有的室友每晚冲好几次。有的男生实在怕热,甚至泡在洗漱池内解暑。女生则大都选择去教室、图书馆或者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等地方避暑。
  不安空调源于电容不够 明年五一前完工
  为什么北大、清华等学校的空调可以装得那么快,北师大却迟迟没有开始?
  北师大后勤管理处处长张强表示,他们从去年初就在考虑给学生宿舍装空调的问题,但现在制约学校装空调的最大问题是电,北师大现在电的总容量不够。“我们宿舍的电线负荷大概是300瓦,但是空调大概需要瓦。”张强表示,现在每栋宿舍楼配置的电容量仅够基本的照明和简单小电器的使用。
  张强说,学校现在一共有4177间学生宿舍,以每间宿舍安装1.5P的空调计算,加在一起总共需要6265.5KW电容量。各种计算之后,最终得出变压器安装容量要达到8480KVA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北京市供电局批给北师大的电量没有达到要求电量。因此,从去年8月份,校方跟北京市供电总公司进行沟通,要求再给8000KW电容量,5月15日由北京市电力公司下属的海淀区供电局正式批了下来。
  “今年安空调的钱也下来了,但不够。学校领导班子表态,国家给的钱如果不够,学校自己勒紧裤腰带,拿出几千万,把这件事情做了……所以今年,我敢明确说了,明年五月一号之前要完工。”
  张强表示,安装好的空调线路走线,与照明分开,使用时间不会受到限制,空调可以整晚开着。在安装位置的选择上,考虑到对上铺同学的影响,一般会安放在正对宿舍门的玻璃上方,这样吹着宿舍里两排上下铺之间的过道,噪音之类的影响会小一些。至于电费方面,张强计算说,空调一开一度电五毛多,一小时大约六毛钱,按一天开10小时计算,一个月需要150多元,每人摊下来二三十元。如果有些同学比较困难,后勤也会考虑多开设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服务、值班、打扫等等。
  有空调的大学学生如何使用?
  正值高考季,在填报志愿时如何选择学校是不少考生最为纠结的问题,除了学校的教学水平,“有没有空调”也是考生考虑的因素之一。近日,一份“高校报考指南”在微博上流行,并获得各校官方微博的转发,而指南的内容就是告诉考生,到底哪所学校有空调。“幸好去年装了,不然今年没人报了怎么办?”一名人大的学生在微博调侃。
  装不装空调学生自选
  代表高校: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在清华,寝室装不装空调,学生可以自己决定,因为清华实行的是宿舍空调租赁制度。北青报记者了解到,2003年清华本科生的紫荆公寓全面启用时,校后勤中心就推出了这一制度:校方提供空调,学生以寝室为单位自愿租赁,租金本科四年一共1440元,但租金不包括空调产生的电费。电费的结算方式是:每间寝室有一个电表,除了清华免费发给学生的每人每月6度电,多余的电费由寝室学生共同负担。
  [2]  
24小时排行
今年我省面向省内本科高校公选200名教师、科研人员出国研修...
河南省政府要求,今后各地新购校车必须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校车...凤凰观点:给不给学生装空调
一定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最近海南大学(下称海大)的莘莘学子们一直吵着闹着要装空调,微博、微信上更是充斥着他们对空调的殷切向往,刷满了几乎所有应该装空调的理由。相信这样的规模史无前例,不管是对学业学术的追求,还是对男友女友的追
最近海南大学(下称海大)的莘莘学子们一直吵着闹着要装空调,微博、微信上更是充斥着他们对空调的殷切向往,刷满了几乎所有应该装空调的理由。相信这样的规模史无前例,不管是对学业学术的追求,还是对男友女友的追求,还真没见过海大学子有过如此认真和执着,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万千网友,给海大学子装空调的网络话题迅速走红。
海大学子的不懈追求,不仅赢得网友共鸣,也得到了众多媒体的同情,大有这个夏季不给海大学子装空调诉求誓不罢休之势。其实,对于给学生装空调的问题应该因地制宜,更要符合实际。海南大学地处海口市的黄金地段海甸岛,岛上海风四季不断,夏季的海风吹着更是格外凉爽,生态环境算是百里挑一;海甸岛本身许多居民家中并未安装空调,但还真没见海甸岛百姓在微博发起让政府给百姓装空调之类话题。
如此看来,当代海大学子的吃苦耐劳精神应该是在下降,起码不如当地百姓。当然,有学生高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学校早就给学生们装空调了,坐在空调教室里更有利于集中精力学习,住上空调房的发达国家学生并未失去吃苦精神,这样反而培养了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各领域的世界带头人等。看起来理由还行,但问题是装空调就能让中国大学生的学术能力提高吗?清华、北大等许多装有空调房的大学,又培养了多少学生拿上了诺贝尔奖?中国拿上诺贝尔奖的莫言好像并非一直在空调房里学习、工作。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应该与空调房并无关系,如果装空调能让更多海大学生研究学术,培养更多世界级科学巨子的话,相信学校不装,全国人民都会凑钱给海大学子装空调了。
当然,也不能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硬是不给学生装空调。说来说去,学校装不装空调不能让学生说了算,也不能让网友和媒体说了算,而应该实事求是。学校应该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环境、财务状况、学生诉求等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而不能被某一方轻易逼宫就范。如果学校经济状况好,有足够的设备购置经费,对空调电费、使用管理等也有相应的措施,那么学校就应该去装这个空调,否则还是应该缓一缓,等时机到了再装不迟。
此外,逼宫学校装空调并不值得提倡,今有逼宫装空调成功,明天会不会逼宫学校在宿舍装电视、洗衣机、洗碗机呢?若是学校真的热的住不下去,相信学生不逼宫校方也会想办法,否则就不能惯着。&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样的口号早该休息了。当下大多数孩子并未吃太多苦,家长不必太迁就,生活再富裕也不能让孩子过得太安逸。学生时代不是享受的时代,而是吃苦奋斗的时代。所以,真心希望那些逼宫学校装空调的学子们,把这股劲用到学习上,空调装与不装还是让校方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为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海南无关。)&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玲玲]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高校是否装空调引争议 清华等采用租赁模式_新浪河北教育_新浪河北
各大学解决装空调问题有不同的方式
来源:中国青年报日字号:|
装好用好空调已经成为大学综合管理水平的体现
  解决经费问题有租赁模式
  “不同的学校财政状况各不相同,但不能简单地说,装了空调的学校,只是因为他们经费充裕。”在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后勤部门负责人陶植看来,“关键是看学校把钱花在什么地方,怎么花?”今年5月起,合肥工业大学开始为翡翠湖校区的学生宿舍安装空调。目前,4006个宿舍中已经有2000多个学生宿舍装上了空调,安装率达到52.4%。不过,这批空调的费用,并不要学校掏钱,为此近千万元的购机费省掉了。
  “我们推行的是目前装空调的‘主流模式’,即租赁方式。”据陶植介绍,目前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均采用这种模式。据了解,现在不少空调销售商开始捕捉到校园里的商机,主动与高校进行洽谈,提供租赁服务,每逢高校招标,有实力的空调企业竞相参与。此前,合肥工业大学的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考察和电话咨询等方式,对国内12所宿舍装有空调的高校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最终确定了这种模式。
  据陶植分析,如何解决空调本身的费用,目前存在三种模式:一是学校先出资安装,通过提高住宿费逐步回收成本,但这需要物价部门审批,实施难度大。二是学校全投资,以学校购买或校友捐赠的方式,免费提供使用,但收取电费。在他看来,这当中,如果学生使用不当,空调损耗大、折旧快,更新机器则需要再次投入。
  而通过租赁模式,“学校作为第三方,对租赁商进行监管,学生与租赁方直接签订合同,空调的后续维修维护和运行质量能得到充分保证。”这样一来,既省去了空调购置的费用,也可以通过合同,对学生的使用行为进行规束。据他介绍,按照合同规定,空调租赁商每年为空调进行两次检修,同时在校园里设立24小时应急服务点。“如此一来,省去了维修成本,也彻底解决了机器维护问题。”依据该校制定的方案,学生以寝室为单位,自愿提出安装申请。按租用时间,收费标准是每台空调半年300元,一年500元,两年880元,三年1180元……租期越长,租金越低。
  [2]   
24小时排行
一位监考老师的吐槽:虽然只监考了两场,但哥已经憋出内伤了...
据说 吃货 都不会 挂科。。。因为 吃货 太重,挂不住...“董校长”为啥不给大学宿舍装空调?(2) - 教育新闻 - 评校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董校长”为啥不给大学宿舍装空调?(2)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独孤紫天
北师大有关负责人说,改造线路、增加容量的一系列动作,本来就是学校实施“条件保障工程”,进一步提升建设一流大学助推力的固有规划和行动举措。从这一点来说,不是学生逼学校安空调、改线路、增容量,而是学校的规划和学生的需求是吻合的,说明了学校和学生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达成了高度一致,形成了良性互动。
  对于“董校长”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有学者建议,可以考虑“协同创新”,利用在校园推介、科研参与等过程中给企业让利,以此来换取后勤补助等方面的经费。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高校后勤部门获得的财政拨款多用于宿舍维护、食堂建设、各类修缮工程等日常项目,“这些钱都是必须花的,不然服务质量就会打折扣。”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杜安国。
  北师大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生认为窗明几净就是好宿舍;进入新世纪,学生提出宿舍要能上网;时至今日,学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宿舍要有空调、配备更独立化的卫生系统,甚至微波炉等安全的餐厨电器。
  对此,复旦大学国务学院党委副书记方明表示理解。他说:“100年前,抽水马桶是奢侈品,现在是必需品。上海年年酷暑,‘热岛’效应显著,空调也变得不可少。学校有责任善待学生,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对学生艰苦朴素的锻炼可以通过别的教育方式开展。”
  “只有通过各种手段,千方百计满足学生的诉求,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之中,高校才能安安心心地搞好教书育人工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袁瑾认为,北师大的学生和后勤部门以“献歌”的方式互动沟通,解决问题,学校管理中的良性互动趋势目前在很多高校都得到了实践。(记者王凯蕾 俞菀 李江涛)
  (新华网 王凯蕾 俞菀 李江涛)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猜你感兴趣
网友关注排行图解新闻181期:算一算西安高校装空调到底有多难? |空调|大学-图解新闻_华商网新闻
> 图解新闻181期:算一算西安高校装空调到底有多难?
图解新闻181期:算一算西安高校装空调到底有多难?
大家都在看
图解新闻181期:算一算西安高校装空调到底有多难?
来源:华商网
编辑:王玮玮 作者: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相关热词搜索: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陕网文许字[7号
本网法律顾问 陕西赢弘律师事务所
王正兴 律师 联系方式:
华商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大青鸟学费多少一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