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看风采,玲珑透创业激励人心的对联。老师给我写的对联 什么意思

那杯酒老师对联讲义10-13章
&&&&第十章:
我们上堂课讲了因果关系的前两种,我们今天再接着讲: (3)条件关系:上句是条件,下句是结果,这种上下句即构成条件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只有A,才B”、“只要A,就B”“欲A,须B”比如: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是一副格言联,联出明·冯梦龙辑《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上联是条件,下联是结果。它的原义是吃得了千辛万苦,才能获取功名富贵,成为人杰。我觉得这种解释是片面的。这里的“人上人”我理解为不是说飞皇腾达的人,而是一种豁达的胸襟,开明的眼光的人,也是一种懂得人生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他不喜欢平凡平庸的生活,他们渴望挑战困难,当困难克服了,才是人生的真味。所以,我们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与此同出的还有一联,“十年受尽窗前苦,一举成名天下闻。”这个也是一副条件关系的对联;上句是条件,下句是结果。只有经过了寒窗苦读,才能成名于世。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不同的是,这副对联有一定的片面性。读书是为了什么?周恩来读书是为中华之崛起,鲁迅弃医从文,是为了让那时候的国人觉醒;我们读书是为了明志,为了陶冶自己的情操,而不是金榜题名,不是为了名和利。不过,旧社会名利充斥着人的思想,那种“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的思想,那种“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思想。也不足为怪。有此对联也不足为怪,它准确地反应了人们当时的心理状态。“必须经得千般冷;才可炼成一段香。” 这个也是一副条件关系的对联;作者以“千般冷”来对“一段香”,千与一的数字对比,一大一小,更体现香的不易,香的坚难,香的珍贵;这里的“冷”实写气候,然虚则却写要耐得住荒冷寂莫,要能吃得千辛万苦,这可谓是冷的特征寓意吧。“香”字实写香气,然虚则写成功的香气,做人杰的香气;这与“宝剑锋从磨利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同工之妙;有的是上句是结果,下句是条件。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这副联的道理是显而意见的,它就是说诗书是明理的一个必然的条件;只有知识渊博,才能博古通今;古代有” 书生不出门,亦知天下事”之说,也并不虚然。所以,上句的欲知二字就是结果,而想达到这种结果的,条件是多读书,这里的五车书不是真正的五车,它不但给我们一种多读书的感觉,而且还暗含一个典故。语出《庄子·天下》:“ 惠施 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 。惠施这人会很多方术,虽然他写的著作够装五车了,但是他说的道理却有许多是舛误与杂乱的,他的言辞也有不当之处。"后人用学富五书来代指这个人的知识渊博.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其书五车"的"书"是动词,就是著作的意思。“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个就是典型的条件关系了。上联是结果,下联是条件。要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当再登上一层楼。只有不断地登高进取,只有不断地创新,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够让自己看的更远,才能够有所发展,才能够完成自我的突破;要想看的远,必须站得高;“千里”“一层”,虽然都是虚数,却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而千里与一层的相对,说明了只要我们只要有小的努力,便会有大的收获,这与千般冷来对一段香,更让人看到希望与鼓舞我们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词语中包含了几多希望,几多憧憬;而更字的无极限性,说明每簦一层,都会有惊喜,也暗含了穷目的坚难;“没有最上,只有更上”;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这是一个因果关系的流水对,上联是因,下联是果;有情人天各一方,同怨长夜之难挨;孤身彻夜不成眠,辗转反侧起相思。有怀远相思之情的人,难免会终夜相思,彻夜不眠。朗月之夜,如梦似幻,最易牵动离人之相思愁苦。再比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也是条件关系,上联是条件,下联是结果。虽然没含有关联词,但是却暗含在里面。“只要海内,就能天涯若比邻”;真正的知己,就算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这也是条件关系。再比如:“识得此中滋味,觅来无数清凉”这个是天下第三泉雨花台泉的一副对联,也是典型的条件关系;虽然没含有关联词,但是却暗含在里面。体现了作者对此泉的无比喜爱与高度的赞扬;”眼前无俗障,笔底有奇峰”无俗障不是有奇峰的唯 一条件,比如高超的技法也是有奇峰的条件之一.但是,如果有俗障的话,是绝对不可能有奇峰的产生.所以,上句是下句的必要条件.我们学高等数学的话,都知道条件关系有三种,必要条件,充要条件,还有一种是即不必要,也不充分条件.所以,此联可以加上个关联词”只有眼前无俗障 ,才能笔底有奇峰”;(4)假设关系:我们在复句的时候讲了,假设关系,指的是上下两句之间具有假设关系的复句:前一句表示某种假设的前提(即一种虚拟的原因),后一句表示在这个假设的原因之下,推导出来的一个结果;这在逻辑上,与一般的因果关系有较强的一致性,所以它的本质还是我们说的广义的因果关系。它的常见关联词有“如果A,就B”“假如A,就B”“要不是A,就B” “如果说A,那么就B”“若”“如”“便”;比如“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出句是一种假设,如果能将名利视为一杯清水一样的清淡,那么就应该相信乡野村茶也比美酒要香的多。我们毫不客气的说,如果没有上句的虚拟假设,那下句就没有如此的结果,这也是和狭义的因果关系的区别之处。再比如“但愿世间人不病,何愁店内药生尘。”这是一副药店的对联,上联是作者的一种愿望,是虚拟的一种原因,在这种愿望之下,得出来一个结果,那就是也不发愁店内的药无限期的放置。和这个联有相似之处的还有“但愿世间人俱健,不惜架上药生尘。”再比如李商隐的七律隋宫里的承联:“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若不因天命,玉玺归龙凤之姿李渊,那么隋炀帝的锦缎龙舟,早该驶遍天际。这里的日角,旧说以额骨中央部分隆起如日角,代指帝王之相;锦帆,这里是代指,指炀帝的龙舟,其帆皆锦制,所过之处,香闻十里。《开河记》:"帝自洛阳迁驾大梁,诏江淮诸州造大船五百只,……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时舳舻相继,连接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联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百里。这里作者虽然明写的是一个朝代的更替,但是,却实际通过了“锦帆”来对隋杨帝的无限讽刺之意。「锦帆」实喻隋炀帝荒淫无止的游乐,所到之处,横征民财,而天犹可怜,「玉玺归日角」遏止了「锦帆到天涯」的可能性,这个就是假设关系。再比如:“若问梅消息,须待鹤归来”,这是杭州孤山放鹤亭的对联,号称梅妻鹤子的林逋在此二十年.明人在嘉靖年间立亭纪念. 此联就是典型的假设关系对联.假设关系联,一般含意深长,耐人寻味。但是,如果不细心推敲,常常不易对得工整、妥帖。因此,此类对联较少。3.转折关系:出句例出条件,下句所列举的事体或者所包含的意义,与上联的事体、意义相对或者相反,叫转折关系;典型格式:“但”、“然”、“却”、“犹”、虽然A,但是B。即使A,也B。宁可A,也B。因为A,否则B;要不A,否则B;比如:”世上岂无千里马,人间难得九方皋”.九方皋,传闻其识千里马,不辨公母,不分毛色,只看马的风骨与精神。意思是任何时代不是没有人才,就看有无善于识别、选拔人才的人或者体制.上联是条件,下联是转折,反译过来就是虽然世上常有千里马,但是人间最难得还是九方皋.再如”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本联是写剃头匠,上句先抑,打理头发的差事,自然是毫末技艺;下句变扬,这种毫末技艺,却是在人的头上摆弄的活计,这就是转折;不边,这顶上功夫,一方面形象地说明,理发是在人的头顶上操弄的技艺。另一方面,理发手艺尽管较为简单,但要求很高,要真正弄好也不那么容易,确实需要上等的功夫。否则,头发理得不平整挨骂不说,如给人这里划条口子,那里弄条血印什么的,不挨揍就算便宜了你.再如“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寄身沧洲我真喜欢离海滨较近;但是顾影自怜白发丛生也无可奈何。这里是一个突转关系的对仗句.上句是喜,但是下句直接话锋一转,变得无可奈何.这就是典型的转折关系句.“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诗中的女主人公虽然目睹京畿的繁华与和平,却是心随着明月,早巳飞到丈夫的身边。关河万里,能隔断人的形体,却隔不断心灵的呼唤。这里的上句写的主人翁的现实处境,这是一个条件,而不联出乎人的意料,话锋即转,这两联用虽然,但是联接,属于转折关系.再如”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虽然我们今日相见虽然欢笑如旧,但是人已苍老鬓发斑斑。这也是转折的对仗句.“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虽然他得到贤明丞相诸葛亮,能帮助他开国立业,但是生了个儿子阿斗却不是一个圣贤之人。创业难,守成更难;上联是他识人善用,下联却是短于教子,正反相形,脉络相当清晰。整联用虽然,但是联接,组成转折关系流水对。“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我也是一个善于吟唱的高手,但识贤的谢尚如今难得有闻。诗人与袁一样也能吟诗诵句,却没有像谢将军一样的人赏识。其怨艾、失意,通过“亦”“不”字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属于转折对。再如:“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即使死后合葬,地府冥冥有何指望;但是要想来世再结良缘,却是虚妄难期。诗人在回忆和悼念亡妻,得出与妻子“他生缘会”无望的结论,带来的,是作者的痛彻心菲的无可奈何。这一推一转,把作者的思念亡妻的心情刻画的无以复加。“心曾许国终平虏,命未逢时合退耕。” 作者虽然立志报效国家,平定虏乱,但险恶的政治斗争使他济世之志一旦落空,不得不退而求耕,这一转折关系的对仗句充满了作者的悲愤无奈之情;
二.不只是单纯的复合句是流水对,还应包括:1. 出句和对句构成问答单句。这种流水对,一问一答,相辅相成,如果单独地取其一句,则不能完整地表达整副对联的意思。比如:“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只留下金陵的西塞山依然巍峨耸立,其下的长江在寒秋中依旧滚滚东流。作者以问句起,与依旧答,来感叹朝代的更替与人世的无情变幻。时过景迁,物是人非,只留下江山依旧,寒流依旧。比如“安危谁与共?风雨忆同舟”这是周恩来挽张冲的联,此联表达了周恩来同志对其的沉重悼念和追忆往事的无限感慨,这属于问答流水对;再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这里一问一答,自然对仗,属于问答的流水对;“问观音为何倒坐?恨众生不肯回头”佛殿里观音像一般设在如来佛背面。佛殿观音多面北而坐,故称倒坐观音。而日照天后祠里,观音坐在天后背面。参观的“众生”在绕过佛龛穿过佛殿往里走时,有时不会注意到背面的观音像。所以,“恨众生不肯回头”语意双关,这个是标准的一问一答句;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问答句都是流水对。比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鸿雁何时能捎来你的音信?江湖水深总有不平的风浪!李慈铭曰:“楚天实多恨之乡,秋水乃怀人之物。”悠悠远隔,望消息而不可得;茫茫江湖,唯寄语以祈珍摄。然而鸿雁不到,江湖多险,觉一种苍茫惆怅之感,袭人心灵。但是,尽管如此,也构不成问答关系的流水对。因为它不是一问一答,而是通过两个不同的方面,表达作者的一种心情,这属于正对。“谁吹孤鹤南飞笛,人唱大江东去词。”出句和对句也没有问答关系,而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属于正对的范畴。“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这是作者的疑问句,迨深入云峰,于古木森丛人迹罕到之区,忽闻钟声,而始知之。有小径而无人行,听钟鸣而不知何处,再衬以周遭参天的古树和层峦迭嶂的群山,这里衬托了一个非常静谧的禅家世界。这里应该用虽然,但是连接,属于转折句式的流水对。2. 上句和下句合起来,才能组成一个普通的单句,话分一半说,也可以说,后句是前句的延续,也有的是后句来说明前句.一般来说,前分句的前两个字是虚词,不可是实词,后两个字或者后三个字,跟后分句紧密联系。比如“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这里上下句组成一个完整的单句,而不是复句。单独地来看上句,或看下句,都不能是一个完整的意象,这是流水对的一个基本定义;再比如“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是一个单句,你为我弹琴,好像听到千山万壑的松涛声;后句来说明前句。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坊者感到这琴声的感染力。并且,古琴调有《风入松曲》,这里化用来比喻琴声,形象鲜明而富有动势和立体感,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再如“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忽然遇见传递信件的使者,邀我访问赤松子的家;这个也属于单句的流水对;也有人把此看做是顺承关系的对仗句,我不如此认为。因为上下两句不是一先一后,下句只是上句的目的,可以说是青鸟使的目的,不能理解为单纯的顺承关系;此对仗句运用青鸟、赤松子等典故,描述了道士山房的景物,赋予游仙韵味,流露了向道之意。“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这里也是无主语的对联,上下联组成一个完整的意象,单纯的一句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作者行程未止,前途更是一片渺茫,不免扪心自问,什么时候才能遇赦归来,再返故乡和亲人团聚!此联把诗人那忧伤、哀怨向往等等痛苦复杂的内心情感表现得含蓄委婉而又深切感人。让人读之心酸,闻之惆怅落泪。“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记起了东晋的谢尚镇西将军;作者登舟望秋,江的空阔渺远,夜的静谧无垠,月的永恒胧明,加之人的处境与生命的短暂,世事的无奈,都在作者的意念之中转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前人谢尚将军。再比如:“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我遥想那些可爱的小儿幼女们,还不理解你望月怀人思念长安!这个“怜”字,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孩子还小,并不懂得想念,可是,作者又怎能不念呢?从小孩的“未解念”更能体现出大人的“念”之深切。这两句,即是后句是前句的延续。“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 “青州从事”是酒的别称,而后一句以单句作前一句的宾语,二句分置,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单句。“远闻房太尉,归葬陆浑山”此对仗句平铺直叙,总共叙述了一个事件。上句的房太尉是主语,葬的谓语,这是两句合在一起是一个完整的意思,不可分隔来看。“丧乱闻吾弟,饥寒傍济州” 同上,此对仗句也是平铺直叙,叙述了一个事件。通过这个事件,表达作者对其弟弟的牵挂之情。“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此对仗句, 以“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对照,一边叙现实,一边写梦境,虚实相生,用意工妙。情深词苦,感情凄楚,凝聚了诗人对牺牲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读来潸然泪下。 但是,还有一些单句关系的对仗也可以分在其它类别,这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过,不管是哪一种,它属于流水对的本质是不变的;我认为,不管那一种,只要它的分法合理,本质是正确的,即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本质错了,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属于流水对的,不可能还是正对或者是反对。这里不只是局限于单句关系的流水对,也有其它关系的流水对。如“愿君化慧帚,为我扫幽燕”,从字面上分析,说它是一个单句关系的流水对也不为过,而我认为准确来说它是目的关系的流水对;愿君是动作,而下句是作者的目的;再如“自从悟及如来佛,又向人间树战旗” 这是副宽式对。从语法角度看,上下联是一个单句。“自从”是介词,“自从悟及如来佛”是介宾词组作状语,下联的“树”才是谓语部分中心词,全联是一个无主句,这也是一个单句。但是,它却是一个顺承的先后关系。上联在先,下联在后,不可以移位,我认为它又属于顺承关系的对联;3. 有一些对子上下句好象分别意思完整,但只有连在一起才见情趣,通常也被看作流水对。比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里的上下两句都有各自的意思,但是,只有合在一起,才能把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表现的更加全面,更加生动、形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上联是山水重复,好似前方没有道路,下联,却是别开生面,忽见柳绿花红,上联绝望,下联又有失望。虽然上下两句都有完整的意思,也不是复句关系,但是上下两句却是不可分隔的一个整体;再比如“一味黑时犹有骨,十分红时便成灰”;上句写的是炭在没燃烧之前还是有风骨的,下联以十分红时道出燃烧之后的炭,那时候已然成灰了。这里不是转折关系,也不是反对;但是,单纯地看上句或者看下句,都无法表现出炭的特点,即作者的写作目的,这也属于流水对。再如“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 只身于小楼中,听春雨淅淅沥沥了一夜。深幽小巷中明早还会传来卖杏花的声音吧。这里的上下两句也是都有自己的意思,结合在一起,才能让作者的意境展现的更加完美。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有人说作者用不多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是这两句却有内在的意思,这个内在的意思,就是作者的国事家愁,自己的郁闷与惆怅;与这卖杏花的春光明媚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还有人说这两句有更多的讽刺意味,暗讽新朝代更替旧朝代。这些我们以后再讲。再如“人伶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鹦鹉的主人深情伶爱它灵巧善言的嘴吧。然而鹦鹉却不领情,它想的是怎样冲出牢笼远走高飞。鹦鹉的心思和主人的怜爱是多么不同啊!这里上下两句都有完整的意思,但是只有合在一起才能表达出更加完美的意思。“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作者说自己当年曾以万里长城来自我期许,而期望没有实现,鬓发已经白了。此联,与辛弃疾“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同出一辙。作者自许“塞上长城”,同等刘宋大将檀道济。辛弃疾设问“廉颇老矣”,比肩赵国名将廉颇。作者用自己的无比愤慨,吹奏出一曲激励人心的战歌。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自毁长城的典故,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查一下这方面的资料。
&&&&流水对的要求,个人认为:1.有的流水对适用于对联,而有的的流水对,只适用于律诗。因为有些流水对,很难表示出整体的意思出来;比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读起来,就感觉少了点什么;“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这里只表达作者的一个心理活动,而且是片面的,这与对联的定义是相冲突的。所以,律诗里的有些对仗句不能称之为对联,而只能称之为对仗;2. 虽然词性相对的是宽对,词性相对的是宽对 不能盲目的把“宽对”视同“流水对”,也不能说“工对”不是流水对。所谓的流水对,一定要符合我们上面讲的流水对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它的平仄特性要正确无误的。流水对在律诗当中,出现的位置是不相同的,尾联也有,承联和转联也有,也不能以此来推论。3. 唐代对“流水对”好象没有严格的规定。我分析一下,唐朝是一个过渡的年代,它是从古诗到格律诗的一个过渡和完善的过程;它们的词性划分的不太明确,对偶的要求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唐人大多即兴写作,格律诗信手写来,没有刻意地雕饰,所以“流水对”是符合格律的,用一位大师的解释,叫“半对不对”。
流水对在律诗对联中最受人欣赏,艺术性较高。一首诗里面有了一联的流水对,就显得灵动了许多。有人说:“古人律诗中之流水对,常为难得之佳联,即因其一气呵成,畅而不隔,如行云流水,妙韵天成也。”“流水对使一首诗结构紧凑,如果是用在担当著拓转诗意的重任的颈联,常可使整首诗意像流动,习习欲飞。”所以,也难怪古人会说,“正对为劣,反对为优。”我认为,流水对应该是优中之优。&&&&第十章辅导:杜甫诗中的流水对
一: 前分句的后三个字 跟后分句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这样可以形成流水的过程 而使得前后分句不断裂举例:1: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月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2: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秋兴八首》其二)“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3:“远闻房太尉,归葬陆浑山。”(《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首》 房太尉归葬陆浑山4:丧乱闻吾弟,饥寒傍济州。”(《得家书》)吾弟饥寒傍济州综合以上例子得出结论 这类流水对 前分句的前两个字是虚词 不可是实词
后两个字或者后三个字 跟后分句紧密联系一般是后分句的实体
二:《自》开头[例1]“自从收帝里,谁复总戎机?[例2]“自失论文友,空知卖酒垆。[例3]“自闻茅屋趣,只想竹林眠。[例4]“自罢千秋节,频伤八月来。这四联的特点是 自 打头
实际就是自从。。就。。。形成鲜明的流水对
三:出句与对句为时间顺承
[例1]“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例2] “一秋常苦雨,今日始无云。
[例3] “一德兴王后,孤魂久客间。
[例4] “壮年学书剑,他日委泥沙。
………………………………………………四:出句与对句为空间顺承即按照所到地点先后排列:
[例1]“两行秦树直,万点蜀山尖。
[例2]“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
[例3]“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青草”,湖名,
[例4]“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
七:属于事态方面的因果关系:由于什么事态。。。致使…
[例1]“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例2]“兵戈犹在眼,儒术岂谋身?
[例3]“杂虏横戈数,功臣甲第高。
[例4]“盗贼还奔突,乘舆恐未回。
言时间顺承而暗含空间顺承,言空间顺承而暗含时间顺承的。
[例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例2]“醉饮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
六:出句与对句为逻辑事理之顺承:
[例1]“朝野欢娱后,乾坤震荡中。
[例2]“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
[例3]“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由于杜甫热中于记录个人的行迹,无论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总有关乎时空的记事笔墨,而顺承关系的“流水对”正好适合表现此类内容,故其诗集中这种对仗频繁出现,据笔者(远山回声)初步统计,有69副之多。
八:属于行为方面的因果关系:由于什么原因。。。。导致了什么行为。。。。
[例1]“无钱居帝里,尽室在边疆。
[例2]“天下兵戈满,江边岁月长。
[例3]“直愁骑马滑,故作放舟回。
[例4]“长为万里客,有愧百年身。
属于心理方面的因果关系:由于什么原因。。。导致产生什么心理状态。。。
[例1]“不才名位晚,敢恨省郎迟?
[例2]“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
[例3]“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竹叶 是酒的名字)
[例4]“不息豺狼斗,空惭鸳鹭行。(鸳鹭行”,比喻朝官行列)
递进关系的“流水对”。这种对仗,对句表述的意思比出句推进一层,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于什么原因。。。导致了更进一层的情景。。。。
[例1]“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例2]“正是炎天阔,那堪野馆疏?
[例3]“对月那无酒?登楼况有江。
[例4]“不但时人惜,只应吾道穷。
[例5]“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例6]“扁舟不独如张翰,皂帽还应似管宁。”
张翰”,晋人,曾在洛阳作官,后弃官归隐,杜甫情况与之近似。“管宁”,三国魏人,避世隐居,朝廷征召而不赴。杜甫当时亦受严武招聘,心不愿往,故以管宁类比。“扁舟”、“皂帽”,皆隐者之物。对句的意思是一隐到底,比之出句更进一层。
十一:制作假设关系的“流水对”。这种对仗,出句提出一种假设,对句写出结果。
如果怎样。。。就会怎样。。。。;
只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例1]“不成诛执法,焉得变危机?
(如果不能杀掉程元振,那么国家的危机如何转变?)
[例2]“时征俊乂入,莫虑犬羊侵。
(“俊乂”,英俊杰出的人才。“犬羊”,对异族的蔑称。此联意谓:如果能够经常征召俊乂之才入朝执政,那就无须顾虑异族的入侵。
[例3]“刺规多诤谏,端拱自光辉。
(刺规,讽刺规谏。端拱,端坐拱手,安闲自适。 此联意谓:只要皇帝能虚心听取臣子的批评,就可以轻易地导致国家昌盛。)
[例4]“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
(此联意谓:天河即便被微云遮掩,但终究能够长夜清澄。)
[例5]“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白头人,杜甫自称。)
[例6]“但使闾阎还揖让,敢论松竹久荒芜?
(剑南节度使严武还朝,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在成都作乱,杜甫客居川北。严武重来镇蜀,邀杜甫回归草堂。“闾阎还揖让”,是说民风依旧淳朴。“松竹”,代指草堂。此联意谓:只要成都的民风依旧淳朴,我怎敢托词草堂荒芜而不回归?
制作转折关系的“流水对”。这种对仗,对句没有顺着出句的意思去说,而是发生了逆转,这一点与上述诸种对仗有所不同,但是对句与出句仍然是“流水”的关系,只不过是“顺流”与“逆流”的区别罢了。杜诗中大量地存在着这种对仗。如:
[例1]“碧涧虽多雨,秋沙亦少泥。
[例2]“虽对连山好,贪看绝岛孤。
(“连山”、“绝岛”,指山水图景。此联意谓:虽说喜看画面上连绵的群山,但是更为欣赏那孤独的绝岛。)
[例3]“蚁浮仍腊味,鸥泛已春声。
(“蚁浮”,指酒面上漂浮的细沫,是未经过滤的浊酒;又,古时腊月酿酒,故有“腊味”之说。此联意谓:虽说浊酒仍然保持着腊月的味道,而水上的鸥鸟已然发出春天的声音。)
[例4]“欲陈济世策,已老尚书郎。
(“尚书郎”,杜甫自称,此时杜甫官职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此联意谓:自己欲陈述济世良策,怎奈年纪已老。
[例5]“有客虽安命,衰容岂壮夫?
(“有客”,杜甫自称。此言自己虽能安命,而岁月无多,故希望韦济援引。
[例6]“虽倚三阶正,终愁万国翻。
(“三阶”,即三台星,由六颗星组成,每两颗构成一层台阶。古人以三台对应三公(司徒、司空、太尉),认为三台平则三公正,三公正则天下太平。“万国翻”,指天下风烟四起。三阶正,却战乱纷扰。前后意思对立,是对“三公正”的反讽。
[例7]“穷愁但有骨,群盗尚如毛。
(“但有骨”,言百姓瘦得只剩下骨头,极言生活贫穷。“群盗”,指吐蕃入侵者、唐朝叛将仆固怀恩等。
[例8]“药裹关心诗总废,花枝照眼句还成。
(“药裹”,即药囊。杜甫多病,故关心药物,耽搁作诗,然而每见佳景,仍有诗句写成。
第十一章:无情对
无情对:一.什么是无情对:无情对,又称羊角对, 联球对、无情搭等;它是只求上下句的平仄与对仗相合,内容上却绝不相同,让人读起来有意外效果对仗句。可以说,它是一种特殊的对仗型式;在《清稗类钞》中说,“对联仅对字面,而命意绝不相同者,世所谓流水联者是也。”流水对我们讲了,它的上下两句意思相连串的。所以,此类对联,与流水对对联还是有区别的。关于羊角对的称谓,也没有明确的解释。有人说它的来源应该出于诗话,其实不然,我们看一下诗话中的记载就会明白。《埤雅·释兽》说:羚羊夜眠以角悬树,足不着地,不留痕迹,以防敌患。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据《历代诗话》中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者,吟泳情性也,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但是,仔细一分析,就会发现,古人以诗中的羚羊挂角和羊角对的特征有是不同的。诗中的羚羊挂角,来代表的一种境界,而不是没有关联的。而所谓的羊角对,则是仅取于两只羊角的形象永不相叉、毫无关联的形象罢了。陆伟廉先生在《莫把“拼盘”当对联》一文中,把这种无情对称为“拼盘”,说它既没有刻画什么,也没有记述什么。这种说法有好些武断,有些无情对有自己深刻的内容;有的无情对在表现作者机智的同时,也是对世事或人的绝对讽刺,比如“锤子;干爹”上联为一物品,下联为一人称。 同时也是对干爹盛行的今天,一个绝妙的讽刺;干爹是锤子?还是锤子是干爹?有的表达一种事理,比如“色难;容易”;此联相传为明世祖和解缙所对。世祖曾言:“有一联‘色难’着实难对。”解缙应口而答:“容易。”色难典出孔子,《论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一个人要孝顺,给父母吃的、用的都是容易的,但难的是颜色上也要做到和煦。那样的态度才能是真孝顺;当然,也有另一层意思在里面,色字头上一把刀,尽管如此,英雄亦难过美人之一关。但是,佛家有语“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等将色看成空,一切都会变得容易了。世上的事,哪件又不是如此?看似复杂,等看透了本质,一切都很容易了。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爱就爱,恨就恨,一切随缘即好;有的是针锋相对,表达自己的志向,“小犬无知嫌路窄;大鹏有志恨天低”, 解缙年少多才,有一次曹尚书想试试年幼的解缙属对的水平究竟如何,派人把他找来,有意让他走侧门进去,解缙坚不从命。曹随口一联“小犬无知嫌路窄” 解缙对道: “大鹏有志恨天低” 解缙的下联,只是对曹尚书讥笑的一种回击。上下联各抒其意也可以说是各行其是的。但双方都颇含深意。无情对的本质为趣味联,又出人意料,所以说它能为我们增添一些幽默的惊喜;无情对主要是利用汉字的多词性、多意义的特点,这样无形之中就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和掌握汉语字、词的活学活用技巧;有利于提升普通对联创作境界,无情对萌生于借对手法的大量运用。而借对手法目前仍常见于普通对联。学习无情对,对高层次的对联创作有益。
二、关于无情对的起源,说法不一. 1.张之洞说:《清稗类钞·诙谐类》一书中记载,清末大臣张之洞于陶然亭宴客,一客出上联:“树已千寻难纵斧。” 张之洞以“果然一点不相干” 作答;上下句极是工整,但句意却毫不相干,出人意表。此虽为无情对,但若据此推断无情对始创于张之洞是武断的。事实上,早在这段文字记载之前, 就已经有了无情对的记载了。2. 明朝黄韦说:《奇联妙对选》载明黄韦和友人作的“鳝血黄泥地,羊脂白玉天”一联, 开无情对先河,这也有些牵强。3.明代李东阳说,李东阳这个人我们得说一说,以后学诗的时候会提到。李东阳,名李西涯,湖南茶陵人。明朝天顺八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著名诗人,是茶陵诗派的领袖人物,著有《怀麓堂集》。比如他的“五风十雨黄梅节;二水三山李白诗”;但是,这仅存于民间的传说之中,并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我认为,无情对最晚产生于宋。宋龚明之的《中吴纪闻》载:“有叶先生出联:鸡冠花未放;有人对:狗头叶先生。字词相对,而意则各不相干。”由此可见,保守来讲,至少宋代已经有了无情对的记载,而且有了一定的定义。其实,无情对早在唐代即已有之。以“苍耳子”对“白头翁”便是一例。而到了明朝,对联的越来越重视,无情对应该得到了发展.比如明朝李东阳作“庭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一联,为无情对之精典; 明世祖和解缙的“色难;容易”;“小犬无知嫌路窄;大鹏有志恨天低”;而到了清代,无情对已经盛行了,其中有纪晓岚,张之洞,曾国蕃等等行家里手。如“珍妃苹果脸;瑞士葡萄牙”此联为光绪帝和珍妃所对。珍妃人长的比较丰腴,光绪帝讲她苹果脸;珍妃则以两国名相对。珍、瑞同是祥称,妃、士是人称,苹果、葡萄皆水果,脸、牙是人体部位。纪晓岚为北京街市撰招牌对“神妙乌须药;祖传狗皮膏”;张之洞在陶然亭会饮,命以亭名作无情对,工部侍郎李文田则说:“若要无情,非阁下姓名莫属。”以陶然亭来张之洞,不但对仗十分工整,而且寓意深刻。 孟昭暹对曾国藩联,“盘庚;箕子”,因此联而名噪一时。上联为商王名,下联为商纣兄。其中‘盘’和‘箕’都是器皿名,‘庚’和‘子’都是干支名。 无情对的对仗句产生,我认为有以下三点的可能性:1.为单纯练习对仗所致,古人为了联系对仗,将同一分类的词组按平仄组对,形成了所谓的无情对对联,便于初学者的吟诵记忆。比如对韵书里,它的目的就是练习对仗,不但里面有许多隔的句子,也有许多所谓的无情对; 2.文人的灵激一动。估计无情对的产生,是因为朋友之间的聚会或友人之间的唱和。当有人出句,而对句者感于当前事实人物,或讽刺事实,或对其戏言,或对其赞美,但肯定都会有自己的寓意,而不是单纯的和出句没有什么关系,孕育着自己的深意。单纯的没有寓意的联,不能给读者任何联想,任何感情,这样的联不但是枯燥的,也是无味的。所以,无情对,就是一种文人的文字游戏,应该为即兴属对,脱口而出,这样才得无情对之妙境。 3.无情对的对仗句,应直接起源于对联,而不是律诗或绝句,这点可以肯定。它和流水对不同的。流水对,多用于律诗或绝句之中,而对联则用的较少。虽然律诗或绝句之中有对仗的句子,但由于其诗的特点,整首诗表达一个主题,所有的句子都是为主题服务的,所以不可能出现毫无关联的意思。我们拿两个看似于是无情对的句子来分析一下,如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中的“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诗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义来与“茅”字作对仗,“行”也借用了“行走”的意义来和“诛”对仗。又如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字“七十”。这些都是对仗中局部使用借对法,而不能因此便以此联为无情对。 但是你不能将寻常解释为高度。如果这个寻常你理解释为高度还有情可原谅,但是“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这里的寻常如果理解成高度,那真是哗天下之大稽了。但对联就不同了,对联对于诗来说,短小,机警,大多数是一出一对。这就是说,对联的对句更为关键。大家可以通过上下联的对仗工整,从下联之中体会更深的含义。所以,有的心机敏捷的对句人就可以别出心裁,用一些出人意料的语言,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此人说,无情对毫无艺术价值。如果放到律诗当中或绝句当中,不但毫无价值,更会让其凌乱不堪。但是,通过以上的举例,一些有深意的无情对对联,却更为机巧,读之让人拍岸叫绝,应该比反对更让人喜欢,艺术价值也更高。
三.无情对的特点:关于无情对的特点,前人是没有什么文字记载的,只有通过前人们的优秀的无情对对联,来总结其特点了,所以也就造成了现在的观点不统一性。在此,我阐述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1、字对仗工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逐字相对,一副好的无情对,一个字一个字去对比时,不但词性要同在一属,最好是小类相同,平仄也标准相对,但在句子中的实际意义并不相同。一般来说,如果无情对不工,则算不上好联。2.它是一副单纯的对仗句,而不能组成联语,因为它缺乏统一的主题;3. 上下句在整体内容上毫无关联,有一种印象意料与实际结果反差极大的“意外”效果。这就要求下联必须有极强的歧义效果,这才是无情对的精髓所在。出句与对句各自意义更是连贯自然,无生拼硬凑之感。如果为了无情而无情,那这样的对联不看也罢。4. 无情对肯定违背了某些对称要求,如词性相对、结构相似、意境相谐、内容相关等,但不一定全部违背。通常来讲,无情对通常是出句为雅句,对句为俗句; 5.无情对大量采用了借对法。
无情对的特点分析:综上所述,我们知道,无情对,大多为信手拈来,灵机一动而得之,但又绝非乱点鸳鸯谱。对句不但有完整的意思,而且还要出其不意,读之妙趣横生,思之又回味无穷,令人爱不释手。我们下面分析几个无情对,看其特征:1.“僧来云正过;道上念真经。”我们一个一个字来看:“道/僧”、“上/来”、“念/云”、“真/正”、“经/过”这些相对的词,词性相同,并且同在一个小分类,平仄相反,显得很工致。但是,如果我们对应位的词性,比如“道上/僧来” “念真经/云正过”却并不符合其要求,并且上下句的句意内容却毫无关联,上下联没有统一的主题;出句为雅句,对句为俗句;2.“ 公门桃李争荣日;法国荷兰比利时”,此无情对,逐字来看,字字工整,平仄相谐;但是,上下句的句意内容却毫无关联,上下联没有统一的主题,不但内容不相关,而且意境也不相谐;而重要的是出句与对句各自意义要连贯自然,无生拼硬凑之感。3. 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 逐字来对,三/五,数字相对,星/月,天文相对;白/黄,颜色相对;兰/梅,花卉相对;地/天,天文相对,可谓是字字相对,工稳标准;但是,综合来看,三星的星,这里属于量词,以月来对,则是取决于它同时是天文名词的意思;白兰地,这里属于名词,虽然是外译的,但它属于一个词,而不是词组;而黄梅天,则是一个词组,定中结构的词组。而它的相对,则是取于其颜色与花卉,天文的异意,这些都属于借对法。而且读之如行云流水,无强拼硬凑;4.“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 这里的对联,从表面上来看是一副反对一样,细羽家禽与粗毛野兽构成了直对,而砖后死来对石先生,却是大相迳庭,石先生从表面字义上是解释不通的,但是却是作者偷换了逻辑概念,变成了指人了;不但出句与对句各自意义要连贯自然,给人一种反差极大的“意外”效果,这就是所谓的借义了;
四.无情对的判断:怎么来判断是不是无情对呢?我认为:1.句子应流畅,无雕饰和强拼硬凑之感,无语法错误;以节奏明快,立意深刻为上佳;2.看字,上下句相应的字要逐字而对,且是工对;3.上下句必须存在不对称的结构,这种不对称,是对于普通的对联来讲的,上下联意境不同,没有统一的主题,具有歧义效果,句型结构不同等;只有在这种不对称之中,才能体现出无情对的美;
五.无情对的细节:1.由于无情对是趣味联的一种,所以,上句的以平声落脚是允许的;2.引起歧义的句子多出于下句,上句则尽量不要带有歧义;3.所谓雅俗共赏,无情对上句为雅句,下句为俗句为上;但并不是所有的下句都是俗句,有时候也有雅句4.初学者,叠词尽量不要使用,而连绵词不宜作上句;特定词不宜作上句;姓氏不亦做下句,这里是对于初学者的,这里说的是尽量,而不是不能;叠词就是几个字一样的,比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曲曲折折等;而连绵词它有两个字,只有一个语素。这两个字有的是声母相同,如“慷慨”;有的是韵部相同,如“窈窕”;有的是同音重复,如“孜孜”;还有的两个音节没有什么关系,如“嘀咕”。 连绵词不能拆开使用,很少的因修辞需要而分开,也不能拆开来解释。连绵词不能就字面来进行解释,连绵词有以下三种类型:1、双声词。双声词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连绵词。如“伶俐”“蹊跷”。2、叠韵词。叠韵词指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的连绵词。如“骆驼”“徘徊”。3、非双声叠韵词。非双声叠韵词指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连绵词。如蘑菇 荼蘼 蒺藜;特定词即是特定的专指词语;如特定的人名,如周恩来,毛泽东,爱因思坦等; 特定的地名,北京市、南京市、重庆市;选定的机构,例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国教育;特定的国名,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5.出句中的多音字不易转音后解释,即在对联中读什么音,就以什么音来解释其义;比如“花重锦官城”,这里按照格律,应读平声的重复的重,不能按“重量”的重来解释;6. 尽量不是用谐音手法来进行下句;7.无情的上下两句未必不相关,其竟境也未必绝对相隔;8.有人说,出句也有动词词素,其实不然,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8.很多无情界人士已发现:许多无情对作品可以做到围绕同一主题。9.为求字字工对,而导致句子不流畅,意义不完整.
六.无情对的作用:由于无情对的特殊性,所以历年来,各界人士对无情对可谓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它是拼盘,是雕虫小技,就是一种文字游戏,并无实际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符合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既然无情对传承下来,而且还在逐步发展,就说明人们已渐渐地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为此,我认为无情对有以下的作用:1. 锻炼自我的思维,展现敏捷的个性:对联,难就难在迅速的作对上;一个上联,你要是两天之后才能得一下联,这样失去了对联的娱乐性,这就需要我们才思敏捷;而无情对,更是如此,要迅速工整;比如:“观音;流火” ,这副无情对对联是在清朝的时候,有位吴学土,幼年时聪明过人。一次,他祖父带他到观音大上面前,祖父出一短联云:观音。吴学士对:流火。他祖父问他为何这样对,他说:“音不可观而观,火不可流而流,取义相似而对。”意思是说,音只能听,而不能观,“观、音”放在一起可以讲得通;火只能燃,而不能流,“流、火”放在一起,自然民说得过去。下联出自《诗经》七月流火。此对句真是妙趣横生,不可多得。 此句一出,四座皆惊;另外,无情对和正对、反对不同,它需要更多的逆向思维,这就需要我们要平时多积累了,多思考,拓开自己的思路; 2.无情对的娱乐性:从古至今,在文人雅士之内,行酒令和对对联也屡见不鲜,而一副好的无情对,不但雅俗共赏,而且幽默非常,这能增强宴会或会场的气氛,如《清稗类钞·诙谐类》记载,“张之洞以‘陶然亭’三字命作无情对,李芍农侍郎文田曰:‘若要无情,非阁下之姓名莫属矣。’众大笑,盖‘张之洞’也。” “有人到李东阳家做客,见到庭院种下的花开得不错,就吟出一句:"庭前花始放”,并说:“李先生阁下请对。”李东阳将客人的话倒装一下,顺口就对上“阁下李先生”。”3.好的无情对不但上下句之间的跳跃度大,往往出人意料,还有自己的深意。有的讽刺世事,有的表达一种事理,有的表达自己的志向等等;常用的“先扬后抑”、“欲扬先抑”手法契合,而且效果更为强烈深刻。讽刺李鸿章联: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杨三,原名杨鸣玉,昆苏名丑;李二,指李鸿章。”鸡冠花未放; 狗尾叶先生” 等;
七.无情对的创作:创作无情对,目的简单明了:把字对工整,并保证句子质量,它主要有以下三条内容:(1) 出句的词性、词义越是灵活多变,对句的效果就具有更大的让读者感到“意外”的几率;而我们要有一双慧眼,要逐字分析上联,发现上联的不同的词性来对,发现的越多,出句的空间就越大。如:宰相王安石:宰——》作动词,两解:A、“宰杀”、 B、“主管”;作名词,一解:C、古代官名,如“县宰”、“太宰”等;相——》作名词:A、人(或物)的外观、相貌、姿势;B、宰相;C、某些国家的官名,如“外务相”;D、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如“傧相”;E、象棋中的角色,同“象”;作动词:E、观察、察看,如“相马”;F、辅助,如“吉人天相”。王——》作名词:A、君主;B、封建社会的最高爵位;C、头子;作形容词:D、大。安——》作动词:A、使安定、安稳;B、感到满足合适;C、安排;D、安装;E、凭空加上;F、存着、怀着;作形容词:F、安定、安全、安稳、平安;作疑问代词:G、哪里、怎么、如何等。石——》作名词:A、石头;B、石刻;C、古代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根据这些,我们可以对的很多;“宰相王安石;开车后挂档” “ 宰相王安石;进军太别山” “宰相王安石;将军士守田”等等;。2. 明显的对称与明显的不对称的和谐统一造成了无情的艺术效果。我们通过讲解知道,这种不对称不是全部不对称,有某些方面不对称即可。这就是无情的保证。珍妃苹果脸;瑞士葡萄牙【析】出句“珍妃苹果脸”是省略谓语的主宾结构,对句则是两个国家的并列词组,结构上毫无对应性,也造成内容上的风马牛,大大超出平常的应对观念,让人觉得幽默意外,无情立显。“富士胶卷;贫僧糊涂” 出联是两个名词,下联则是省略谓语的主宾结构;这种句子结构的不对称,造成了内容的不对称,获得无情效果;(3)出句本身应该无歧义的解释,或者上下句不存在同一种倾向的歧义,使整联倾向于有联系、有主题。A、出句无歧异者:“资治通鉴;物理透镜” 出句《资治通鉴》为专用书名,一看则知,毫无歧义;下联对句为科学用具,也是直观易懂。全联上下对照,产生无情之属;再如:在特定的环境之下,歧义更加明确,产生的无情效果对,而这种特定性,也是无情对的魅力所在:“庭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如果不是在特定的环境之下,这个就能形成一个相关联的对子,一副早春图;而在特定的环境下,也造成了联的歧义更加明确;出、对句无相同方向歧义的。“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 此组无情对,则不存在上下联的歧义,因为“砖后”可以作为地点状语,但“石先”无法作地点状语,所以本组对句的上下句并无相同方向上的成对歧义,是一副高超的无情对。
好,这节课就讲到这里,下节课我们讲无情对的创作手法与实战;本来,无情对要是讲的明白,就需要12节课,但是,对我们写诗的帮助不算太大,所以,我们只讲两节课。只讲其创作手法,不讲其立意。
第十二章:无情对的创作手法
无情对的创作手法,古人很少有这方面的论著。但是纵观无情对的特征,它还是有些规律可寻的。它这种规律,是存在多义词性的转变、在词性不变的情况下,转词义、改变句子的结构及句子的逻辑应经得起和推敲来造成无情对;下面我们详细讲解,这节课的内容很多,也很重要,希望大家能认真听讲:
一.多义词性的转变:在无情对中,利用字或者词的多词性,来造成所对应位置的字、词的实际词性不能对称,但是却保证了逐字工对的原则;而我们说的多音字,不易转音后解释。而这种多义词性的决择,依然取决于句子,而不是刻意地解释。1.下句多义词性的转变:保持上句中字的含义不变,通过下联的字或词的多义,来实现无情;注意,是字或词;这种手法是最常用的,要保证上句不能产生歧义,并且下句中的字至少有2个明显不同的含义。如:“树已千寻休纵斧;萧何三策定安刘 ”这联是下句的第1位、第2位、第7位多义字,萧,名词,由“姓”—“器物”; 何,副词,由“名—副”刘,名词,即斧钺,由“姓”—“兵器” ;下面是网友的一副无情对联,“学习白求恩;教授/谈/恋爱”; “教授”是名词,但它亦可作动词,与“学习”形成工对;谈是动词,但亦可以作名词,与白形成工对,这就是运用了下句多义词性,这里就是词的转词性了;“牛羊满圈;马虎一题” “马”“虎”分别可与“牛”“羊”形成工对,“马虎”又组合成了动词,也是词的转词性;2. 上句多义词性的转变:就是把上句中的字或词当成别的意思来对。 相对于下句多义,这种方法应用不是很多;但也必须保证上句中的字或词至少有2个及以上明显不同的含义;如:“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 上句2位上转;星,名词,由“星级”—“星星” ;例:“ 陈水扁; 卖汤圆”陈,姓词—动词 ;而“水扁”和“汤圆”对的不工,但拆开字与字之间却非常工整,这是允许的;3. 上下句多义词性的转变:就是让出句、对句中对应位置的字或词“形成工对的含义”都不是它们在句中的本来含义。 这组对位的字,都至少有2个及以上明显不同的含义。 如“面壁思过;角膜神经” “经/过”,由名词变成动词 ” 面/角;由动词变成名词;经过研究分析,下句多义词性的无情对占绝大部分,上句多义词性的无情对占小部分,而上下句均多义词性的无情对则更少了;二.在词性不变的情况下,转词义:就是通常所说的“借对”。它是指在无情对中,字、词在句中“以甲含义”存在,却“以乙含义”与对应位的字、词的“某一义”可以形成工对,这里指小类的相对;它也分为下句转义,上句转义,和上下句均转,这种转义也限于名词类的转义。也有的在转义的同时夹含着多义词性的转变,这就是活学活用;1. 下句转义:如“雨季;露天”,此联中,“天”对“季”,天依然是名词,但它的词的解释却变了,即小类变了;同时,还夹有变词性,“露”对“雨”,露由动词变名词;2.上句转义:如:“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白兰地”是一个词,名词,一种酒名,如果是宽对或反对,是不能分开来对的;而“黄梅天”虽然也是名词,但却与白兰地的小类不同;白兰地,实现了上转;3. 上、下句转义: 如“盛夏风光观食日; 单元水电表居中” “元/夏”,由名词的其他含义转为“朝代”;“中/日”则全部转为“国家简称”2位、7位字义转 ;“珍妃苹果脸,瑞士葡萄牙”,这就成功运用了转义了;字与词的转义,成功的标志是“类”,这种类是小类之间的变化,而不是大类; 三. 改变句子的结构:又称异步,无情对创作时,还可以采用改变词的搭配,打乱意节的手法,使出对句“词不对位”。这种方法叫通常叫“变结构”,最终是无情对句的语法结构的变化,改变句子的节奏;少量狭义无情对采用此手法;广义无情对作品,均采用了此手法。异步,可以增添无情对的错落之美,从另一角度拉大“对称”与“不对称”之间的鸿沟,使无情味更明显。它包括一变多,即把1个“多字词”拆开来看,当成几个词来应对。或多变一,即把2个及以上相邻的词,当成1个词看待来应对。或多变多, 即把2个及以上相邻的词,打乱对位方式,应对以另外2个及以上相邻的词。1、“11”变“2”与“2”变“11”如:树/已/千/寻/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例中,“树/已”对以“果然”。“树已”不是词,属“11”结构,把它当成一个词看待,应对一个词“果然”, 这属于多变一。“明月/几时/有;后天/才/刻/完”,例中,“几时”对以“才/刻”,这就一变多;2. “111”、“12”或“21”变“3”及其反变:如:三/径/渐/荒/鸿/印/雪;两江/总督/鹿传霖; “鸿/印/雪”对以“鹿传霖”是“111”变“3”,属于多变1;“鸡冠花/未/放;狗头/叶/先生”, “鸡冠花”对以“狗/头/叶”是“3”变“111”,当然,也可以是“鸡冠花”对以“狗头/叶”; 四个字及以上的“多变一”和“一变多”,通常,成语、长的专用名词属于此列,也就不一一举例子了。 “多变一”和“一变多”,一般不改变句子的意节和音节。这种节奏的变化,不是无情对的专属,在普通的对联也有。但是,尽管有,却歧义效果不明显。3.多变多:“举国/关心/高考/热 ;回家/看/眼/老/娘亲” “高考/热”对以“老/娘亲”是“21”变“12”; “举国/关心/高考/热;张家口/眼下/严寒”;全联无一处直接对仗,属于“2221”变“322” “多变多”的手法。由于这种变化,改变了句子的意节和音节,故被一些联友所反对。其实,这种反对是没有道理的。相对于一变多,或多变一而言,它们常常叠加其他创作手法,以使其歧义效果明显。比如转词义或多义词性的转变等等情况;而“多变多”手法直接造成了视觉上的不对称感,一般歧义效果明显。就算不叠加其他手法,也是成功的。还有特殊的,比如“恐龙/闹/青海 ;喜马拉雅山”,这是“5”结构对“212”结构 ;然而,整句只运用了异步的手法,而没有同时叠加转义与变词性手法,这样的成功例子还是没有出现。因此,无情对是一个结合的手法。针对这些,刘可亮老师总结了无情八式,分享一下: 1、“对位单字词”派生2种型式;第一型——只转义不变词性;第二型——变词性(同时转义)2、对位多字词派生3种型式:第三型——转义(词的借对,词内的字不变不转);第四型——转义(词的借对,词内的字部分或全部变、转);第五型——变词性(转义,词内字可能变、转或保持不变不转);3、“词的组合”派生3种型式:第六型——只造成词不对位,不叠加转义与变词性手法;第七型——组合内部分词叠加转义与变词性手法;第八型——组合内所有词叠加转义与变词性手法。刘可亮老师说:所有无情对,都可以断句为“对位单字词”、“对位多字词”和“对位词的组合”。 四。直对:根据实际创作需要,使作品中的部分“对位词”像普通对联一样直接相对。“人生/欲望/多; 马克思/名/大” “大/多”在对应的位置,即“对位词”,与普通对仗一样,它既没转义,也没变词性,更没异步;“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
” “粗毛/细羽” “野兽/家禽”是直对的词;直对,保证句子成立,和谐一体,是综合造就无情味的重要手段之一;当然,不能全部直对, 至少运用了前三种手法中的某一种,如果全部直对,就是普通对联了。五.句子的逻辑应经得起和推敲,不能乍看明白,细看糊涂;如“灌水对联常出丑;揩油错句多补丁”例中,“错/对”属于两个对位词中的字;“丁/丑”属于两个对位词中的字,形成工对的不是它们在句中本来的意思。但是,错句多补丁好理解,但揩油呢?是指抄袭么?不太明朗。“未许诗心随岁老;子期落魄挺天真” 例中“挺”对“随”,运用了“变词性”手法,但是,落魄与挺天真,没有直接关系,你不能说落魄是天真造成的,还是落魄之后挺天真?这样的对句,我不认为它能构成无情对。
二.无情对的构思:1. 首选围绕同一主题构思:无情对可以紧紧围绕同一主题来创作,即做到“半对且联”。 围绕同一主题创作,可以增添“明显的对称”的比重,在与其他“明显的不对称”元素对照之下,更显无情幽默之味,同时,更容易在联界更广的范围内得到认同感。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灵活运用常见手法,充分利用所面对的字、词的多种意义和词性,才能创造出“形散而神不散”的上品之作。无情应对,能够不脱离主题、打破意境,而仍能求得强烈的无情味,就尽量别破坏。这样的作品,既保持意境之美,又具备错落之美,可谓一种更高境界的享受。2. 主题不相关:可以使无情对句与出句产生强烈的不对称感,且此切入角度选择余地非常之大,思路可以天马行空。往往根据局部的某一点启发,即可达到彼岸。所以,当围绕同一主题创作之路走过之后,还可以按此路径大显身手,创作出妙趣天成、自然流畅的对句。选择离题万里的切入角度,同样不应忘记可以力求创作出“雅无情”作品。离题也雅,妙趣如同无情集句。从哪个角度创作出来的成功作品,并无优劣之分,只有境界高低之别。
二.无情对的创作:1.不改变词性和词的对位情况下,即节奏不变,词性不变,通过“对位转义”来实现无情。这种风格接近于变通对联,但却带有强烈的歧义效果,这是我们最优先的选择。它可分为下句转义、上句转义和上下句都转义的情况来创作。(1)下句转义:根据上句中语素、词的本义,来找一个多义词与之相对,使字字工对;但是,体现在下句的整句话中的意思,却不是工对里的意思,而以“别义”来解释,形成了下句与上句风马牛不相及的效果;这样的做法,是在上句没有歧义的情况下,也是运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方法。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不一定好,但说明一下分析的步骤。如:上句为“碧海棹”;这是一个词组,首先我们逐字分析它在上联中的意思,“碧”是形容词,它的小类是颜色词,可以相对的是“赤、橙、黄、绿、蓝、紫、红、白” 等;“海”是地理类名词,可对的“河、山、道、峰”“棹”是器物类名词,相对的有“车、剑、帆、琴、酒、庐”等;其次,我们把想到的字,进行分析,让它在下句中的解释变生变化,看看谁能组成与上句毫无关系的联,如“紫河车”,紫河车是一种药材,与上句相对,形成无情;但是,不能为了无情而乱组,导致下句没有意义或逻辑混乱,比如“绿峰帆”,这样没意思,不能算是对联;也不能形成相关联的句子,如“青峰庐”,这与上联形成一种意境,这种意境是超脱的隐士情怀,实不可取。如:“五品天青缎”,在上联中,“五”是数词,它的对应很多“一、二、三、四、六、七等”;“品”在这里是量词,它的对应为“味、只、匹、里、个、碗”等;“天”,天文类名词,包括“地、日、月、星、辰等”; “青”是形容词,它的小类是颜色词,可以相对的是“赤、橙、黄、绿、蓝、紫、红、白” 等;“缎”,它是服饰类,可对应的有“纱、丝、鞋、衣、裳、布、环、配”等;同时,缎还是器物类,它可以对应的有”丸、剑、琴、帆、舟“等; 其次,我们把分析出来的进行组词,让它在下句中的解释变生变化,对“六味地黄丸”;与上句相对,形成无情;这是不改变上句的词义的情况下,所组成的例子。(2)上句转义:撇开多义词(含词中的字)在出句中的实际意义,观察它的“别义”,把它理解为“别义”去应对,而下句的词在句子的词义不改变,并且保证该词所包含的字个个工对。比如:“张之洞”;"张"是姓,我们可对“王、李、陶、刘、赵、刘”,它可以做量名词,我们可以对“味、只、匹、里、个、碗”等,它也可以是动词,我们来对“陶、开、上、下、跳等”;“之”可以做代词,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助词;“洞”名词类,可做地理类的水洞来讲,对“河、山、道、峰、海、亭”来讲;所以,综合一下,取“陶然亭”对之,无情妙对。陶然亭是清代名亭,现为中国的四大历史名亭之一。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所以,陶然亭的陶为动词,然为助词,亭,则为地理类的名词;这就是通过上联的转义进行相对,下联的词性词义不变;(3)上下句均转义:处于对应位置的词(或词中的字)为多义时,均以“别义”借对而实现字字工对。同时利用出、对句中汉字的多词性、多含义来做文章,这样不但可以拓宽应对空间,而且能使对出的句子歧义效果尤为突出。“梅黄节”,在整句中,梅是名词,属于花草果木类,它可以对“李、花、草、荷、桃、菊”等,“黄”, 它的小类是颜色词,可以相对的是“赤、橙、青、绿、蓝、紫、红、白” 等;也可以做枯黄解释,比如"黄落、黄芦、黄芜”,这就可以对变通的形容词了。“节”呢?这里指节气,对节气类的名词“春、夏、秋、冬、露、寒、暑”等;也可以做文章的章节讲,它可以对“诗、词、歌、赋、曲”等;也可以做量词,我们可以对“味、只、匹、里、个、碗”等;所以,我们在双变的情况下,可以对“李白诗”;其中,“梅黄”对“李白”是下句转义;而“节”对“诗”则是上句转义了; 2. 多义词性的转变:当一个出句中的词不能实现“转义”时,我们要做的就是考虑词性的转变了。为什么是其次才选呢?因为如果是改变词性的话,就可能改变联的节奏,其结果,打破了无情对“3对称3不对称”的特点,也不能使意节基本保持相称。当然,这里不包括对位词性的转变。(1)下句多义词性的转变:针对上句中词(或词中的字)的本来词性,对句时,选择一个多词性的词,且不以它的本来词性形成字字工对。当上句中存在“单词性词”时,可以用下句多义词性的转变来实现无情对。比如“登山”,我们分析一下,在本句中,登是动词,它可对的可以对“上”、“越”、“跳”、“落”、“挺”、“进”,等;山是名词,属于地理类,它可对的 “海”、“水”、“道”、“塞”、“岸”、“土”,等等;第二步,分析这些可应对的字,哪些有明显的多词性和多意义;在可以对“登”的字中,除了动词词性,还有其他明显的词性或意义的字有“上”、“落”、“挺”等;在可以对“山”的字中,除了名词词性,还有其他明显的词性或意义的字有“水”、“道”、“塞”、“土”,等;结论:可以利用它们来做文章,想办法让它们在句中的实际词性和意义与“登”“山”不能相对。我们可以对“上海”,这里的上海是一个地方名,属于专用名词,改变了上的动词性;我们可以对“辞海”,这也是一个转属名词,改变了辞的动词性;我们还可以对:挺土;“挺”在句中是由动词变的副词,“土”则是由地理类名词变为形容词了;(2)上句多义词性的转变:观察分析上句中字或词的其他词性,不改变下句相对应的字或词的词性。如“对联”,在这里,对联是一个名词,也不是词组,其含义指“对子”。我们分析一下它们各自的别的词性。我们分析一下联中的字,“对”字除了名词,还有——形容词、量词、介词等其他词性;“联”字除了名词,还有——动词、量词等其他词性;当“对”是形容词,联当动词,我们可以对“错落”“老成”等;如果把“对”当成动词时,我们可以对“里程”; 如果把“对”字理解为名词“配偶、对手、对策”等其他含义,把“联”当成动词,我们可以对“偶遇”、“敌袭”等等;(3)上、下句的词性均转变:处于对应位置的词(或词中的字)为多词性词时,均不以它们在句中的本来词性相对而实现字字工对。如“花落”;“花”,在出句中是花木类名词,草木花的总称;它还有动词性,如“花钱”“花费”等,同时它还是形容词,“花纹”“花衣”“花天锦地”等;“落”在本句是动词,义为“下降”;它还有形容词的意思,指衰败、零落;“冷落”“落然”;落还可以是名词,居处,如“院落”“部落”、“村落”等; 还可以做量词“叠、摞”等;我们分析一下,花做其它词性时,可以对的有“费翔”,而下句的费原为动词,但从整句上来看,却是名词了;对“黄泉”,当花做为形容词,落作为名词时,我们可以如此相对;而出句的黄泉也改变了其词性;对“黄流”,这里是指酒,流由动词,变为名词,构成无情对;3.改变句子的节奏:当以上两手法的运用,仍不能创作出语义流畅的无情佳句时,还可以考虑“异步”的手法。虽最不接近普通对联,但也不失为求得强烈歧义效果的一种手段。它是先将上联的节奏分好,然后下联采用一变多、多变一或多变多的方式来对上;这个我们在第二项无情对的创作之中讲的很明白了,也不一一举例了;4.直对:直对,保证句子成立,和谐一体,在无情对当中也多有运用;如“马路丰田少”对“牛津硕士多”,这属于真对;即没有改变词性,也没有改变词义和句子结构,而产生较大的无情效果;5.下面我们再谈大家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多字词的借对”;与多义字相同,当一个词有多个含义时,就可能被借对或用来借对。它包括:(1)含引申义的词; 比如:“风流”有三个明显不同的含义:1、风移动;2、放荡不羁;3、风采特异、业绩突出。再比如“风月”,它也有自己的含义,本指清风明月,又指男欢女爱;在不同的具体对句中,就可以在不同的含义中作相应的选择了。到底在句中是哪一个含义,取决于具体的语境。只要是实现“甲义-乙义”就是成功的借对。(2)用名词:如名人名、物名等约定俗成的专用名词等。一方面,它们有固定的含义,另一方面,组成这些专用名词的字,可能恰好与其他“义类”的词形成工对,出现一个滑稽的“虚拟义”。故常用于借对。如“李白”、“半夏”等就经常被用来借对。(3)词和音译词外来词和音译词肯定有其固定含义。组成这些词的字却往往无固定的、具体的含义。它们与某些其他“义类”的词很可能字字合拍,实现借对。如“马拉松”“白兰地“等;(4)“词内字实现借对”的单义词理论上,绝大部分词都可能用于借对,哪怕它们只有一个含义。只要组成它的字有任意一个能实现借对。我们来看一下实际的运用:如 “一天”;“三”可以对“二、四、五、六、九、百、千、万、亿”、“零、半、两”等;天可以对“夏、季、点、旬、岁”等;我们在这里面挑出恰好可以实现字字工对,且有歧义的词即可。“一天”我们可以对“半夏”、“万岁”、“千岁”“三旬”“半点”等;这都是成功的无情对中的借对了。“半夏”是药材名,“万岁”是皇帝的引申词,“千岁”是王爷公主的引申词;“三旬”是年纪的词;一个词,稍加推敲,经常可以对出诸多借对方式来。从中,我们有可能选择某个词作为思维的发散点,找到切入的角度,去应对后面的词,对出成功的句子。
然,无情对不一定是单字或词必须工对,也可以宽对,但我认为,这样除非是对句非常完美,可有深意,一般来说,不可取。如:”太极两仪生四象 春宵一刻值千金”; 这里把太极一词作名词,直接对春霄,这样是允许的,而太极和春霄,又不算是工对;但是,下句语言流畅,上下句节奏相同,语境深刻,倒是一副好的无情对。“碧野牛得草;浙江雁荡山”碧野和浙江,拆开的话,碧与浙不能工对,而词的结构形式也不能对称,不能算工对;
所以,这创作无情对的方法,体现在最终的无情对作品中,更多的时候是综合运用。只运用其中一种手法的作品在少数。而一副无情对的作品质量高不高,不是看步骤或一定要字字工对,关键要看最终的无情效果。其它的只是一种方法而已。
下面列几个无情对,结束本节课:1. 读书/上下/何/千年;混帐/东西/王八蛋;2.欲/食/新河/鸭子;须/喊/陈海鹏/孙;3. 赐/同/进士/出身 ;替/如夫人/洗/脚4. 杨三/已/死/无/苏丑 ;李二/先生/是/汉奸5. 鸡冠花/未/放;狗头/叶/先生6. 一天飞雪苦寒锁; 半夏防风清热毒
第十三章:对联的隔
&&&&对联,讲究对而联,而不是上/下句没有关系。但关系太大,就是对联的一大忌,合掌;那没有关系,就是另一大忌,隔;抛开无情对和诗钟不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其实有的无情对也是有统一的主题的。别人的上句出来,我们不能脑袋一热,随便就对,要考虑的是与上联意思的和谐,不要东一锄头西一棒。从平仄上相对,从意境上相联,这才是对联。对于这个隔,中国楹联学会颁布的《联律通则》没有象忌合掌有明确的规定,我估计是因为有无情对的存在吧,但是,《联律通则》第六条有这样的规定:“语意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联,统一于主题。”所以,我认为,抛开无情对和诗钟不谈,隔也是一大忌。隔是比合掌更为严重的大忌,因为合掌是指上下联的语境是否重复,仅仅是让对联的容量变窄,但是隔,却不能构成对联。有人说”对联分为对句和联语,对句就是相互成对而没有统一中心的上下两句。举了个无情对的例子;联语,在对句的基础上有统一的中心和主题的上下两句。”其实这种解释是牵强的.因为对联,是一个词,从表面的意思来看就是对而联之,而不是将它分开,对句和联语的组合体.其实无情对也有自己的意思,也有自己的写作手法.毫不可气的说,它也是对联的一种,你不能把它当成单纯的对句来草率的打发了,.如果单纯的一个对句,就称之为对联,那就不用《联律通则》了.
一.“隔”的定义:“隔”,不但对联有,诗词也有。虽然诗词的隔与对联的隔的含义不太一样,但本质是相同的。而最早提出“隔”而形成文字的,也是在诗词上,来自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他用了三十九,四十,四十一这三章的内容专讲词的隔.虽是有些朦胧,但也能知大概.”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他提出两个概念,即景隔和情隔.而用于对联上,我认为,“隔”,指在对联中上下联不但没有任何逻辑关系,也没有统一的主题内容,它与无情对最大的区别就是上下联不合谐。比如:描写的景物、时间空间、意境内容相距甚远,比如一个在白天,一个晚上;一个在南极,一个在北极;一个写哭,另一个写笑,这都是隔的范畴;为了便于讲解,我们将其分几个大的部分:
景隔:现在,人们对这个概念即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现在有好多人都提到了景隔,陌生是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来解释什么是景隔.有人说''景隔'是错误的,很多古人的对联都不在一个景,而且古代的那些对韵书都有好多句子都是景隔的,如《笠翁对韵》”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行乐游春圃,工谀病夏畦。”《声律启蒙》中的”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等等,都是景隔吗?古人是不会错的.也有人说是正确的,在上下联中,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或者不在一个时间,或者不在一个场景,上下联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场景不和谐,画面缺乏美感。其实这都是太过偏面;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景隔没有正确的定义;首先我们知道, 对韵书,不管是《笠翁对韵》还是《声律启萌》,都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而不是对联;所以它的布局声韵协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即读起来琅琅上口,又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因此,你不能用对联的内容去要求它.其次,古人写的好多都没不在一个景内,但是,它却有统一的主题,有了统一的主题,这个联就不能算是景隔了,所以,你不能因为别人说景隔,就说什么古人错了,这样很偏面的.那什么是景隔呢?景隔原是建筑用语,凡将园林绿地分隔为不同空间,不同景区的手法称为隔景。我国园林含蓄有致,意味深长,忌“一览无余”,要能引人入胜。凡将园林绿地分隔为不同空间,不同景区的手法称为隔景。它的方法有实隔:游人视线基本上不能从一个空间透入另一个空间。以建筑、实墙、山石密林分割形成实隔;虚隔:游人视线可以从一个空间透入另一个空间。以水面、疏林、道、廊、花架相隔,形成虚隔;虚实相隔:游人视线有断有续地从一个空间透入另一个空间。以堤、岛、桥相隔或实墙开漏窗相隔,形成虚实相隔。王国维引申到诗词当中,他在《人间词话》中说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景如此,方为不隔。”我们用到对联上也同样,所以,景隔不是某一个人的发明创造,也不是某些人说的网络上流传的词语.什么是隔?隔,故名思义,就是在上下联没有任何逻辑关系,也没有统一的主题内容的前提下,出现了上下联不同季节、时间、场景和画面.景隔,使对联的景物不和谐.所以,对联的景隔,从本质来讲,还是对而不联.不是说你把字和词工整的对出来,就算是对联了,其实这样就大错特错了.同时,景隔,也是我们对联的初学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因为主题统一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实际做起来却很复杂,让人很难掌握.我们要看一副对联的景是隔还是不隔,首先要分析它有没有统一的主题,内在的联系,然后再看其景的内容.我们来看一联:“秋冷千林瘦,春浓百陌芳”这副对联,没有统一的主题,也没有内在的联系.上联秋色萧索,情感是非常伤感的,从冷与瘦之中可以体现作者的低落心情;而下联春光花芳,情感是非常明媚的,从浓和芳之上可以体现作者的欣赏之情.所以,看不出作者的意图.我们在看画面上,上联写的冷秋瘦林,下联转而春好芳浓.上下联画面杂乱,季节也相隔.这就是因为景隔而造成的非成功的对联.我们再来看,”雨润飞红春色好;霜白落叶月光寒”说实话,这副对联,单单地看一句,挺不错,但是合成对了联,就杂乱无章了.首先它看不出作者要构筑什么意境,想要表达什么意思,而是单纯的为对而对.上联景色春意盎然,可见作者的心情是非常舒适的;下联却一反常态,景色变得一片萧索,作者的心情也是低沉的;这两联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很难判断的清.我们再看景色,上联写的是细雨飞花春意盎然,下联转而描写深秋冷月枯叶寒霜。上下联画面杂乱,而且季节相隔,因此,这就是景隔了.而场景也是景隔的一种,我们再看这个例子,”案上墨香诗隽;阵前马吼戈红”,这副对联,首先没有统一的主题,上联是在案上写诗,意境很醇厚,非常的洒脱;下联却是在马上杀敌,金鼓齐鸣,杀人见血,惨烈无比; 不知道作者要表达的什么意思.而且,上联和下联不在同一个场景内,谁也不会认为在案边与在战场是一个场景,所以,这也造成了景隔. 其实有好多对联表面的场景和景物是不在同一个范围内的,但是它却有自己的主题或内在的联系,我们通过对联,能够清晰地看出什么相要表达的是什么,构筑的是什么意境,因此,这不能算是景隔.比如:“春种一颗粟 秋收万斗粮”;我们分析一下,它的上联是写的春,它的下联却是秋,这是不在同一个季节内;但是,我们看一下,这两句却是有内在的联系,是一个因果句,因为春天种子,所以秋天才能收获,一份种植一份收获.同时也说明了从种到收的时间之长,辛苦也就在不言之中了.所以,这不能算是景隔,而是一个因果关系的流水对. 再比如“灯火夜深书有味;墨花晨湛字生光”这副对联,上联写的是晚上,而下联写的却是早上,这里不是在同一时间段之内的场景;但是,它们却是有内在的联系的,就是读书,上联是读书,下联也没离开这个主题,而且有味联第下联,说明从晚上看书入迷,至到了第二天的早上,这是构成了一个顺承关系的流水对;有些对联,从表面上看是景是隔的,但是加上了标题,用到了特定的场合之中,联系场景,也会产生不隔的效果. 比如:”十分春水双檐影;百叶莲花七里香”,这是金棕亭博士(兆燕)扬州西园濯清堂联。上联是春天的景物,下联是夏天的景物,单纯地去分析这个句子,又没有什么关联.但是,有了扬州西园濯清堂这个特定的环境,上下联便有了统一的主题了.是为不隔.再比如苏州圆妙观七星潭阁联:”千树桃花万年药;半潭秋水一房山”;上联写的是春天,下联写的是秋天,看似是隔的,但是有了七星潭阁特定的背景,便统一于这个主题的平面之内了. 再如徐悲鸿的自题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上联写的秋天,下联写的是春天,上联壮阔,下联柔美。 这种不论在季节上,还是在情感上都是有隔的嫌疑了.但是,它却是有个统一的主题,首先我国领土辽阔,不两只的季节,不同的区域的自然景观是不同的,通过这种对比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副美丽的山河长卷。更重要的是,它有自己的主题,表现的是作者自己的心怀。每个人,都有意气风发的一面,而做为一名男儿,都梦想着骑着白马驰骋在秋风萧瑟的辽阔塞上,感受着心中的热血澎湃,一时不勉豪情万丈。名马的豪情,美人的柔美,都是一个男人的所爱。“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白马如斯,江南如斯。初春杏花遍地、细雨润泽的江南,如同一个娇柔的美人,抚摸着作者的内心深处的的柔软,展现的是男子的柔情。塞上的空旷也罢,江南的多情也罢,都融合在作者的风流之中了。所以,这副对联不是景隔。我们下面通过两两对比的联,来进一步说明景隔与不隔。第一联:“秋雨潇潇,烂漫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第二联“秋雨潇潇,零落黄花伤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我们来看这两联,其上联都是写秋,下联都是写春,但是,第一副联不是景隔,第二副联却是隔了。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这两联有什么不同。第一副联的上下两句在意境上是一致的,都是欣赏的意思。如果给它定个题目,那就是一副隐居的画面,抛开了尘世的喧嚣,秋天时,感受雨的潇潇,满径的黄花烂漫无边;春季时,感受着风的袅袅,盈窗的绿竹惬意盎然。浅一点来说,上下联的感情基调是相同的,欢乐的漫步,舒适的欣赏;让人想到宋代无门禅师的一首诗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我们再看第二联,虽然和第一联的景是一样的,但是却没有统一的主题或内在的联系。一写伤,一写适,即没有无情的特点,也没有普通联的特征,故显得凌乱。因为,零落,与烂漫, 都与伤,两个词背后的感情色彩截然相反;再如下面的两副对联,1“夏居月下听鸣竹;秋伫篱前数落花”;2. “夏居月下听鸣竹;秋上篱前悲落花”;这两联,都是上联夏景下联秋景,而且从景物的布置上来看,都是一样的,它们算不算景隔呢?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联一个“夏居”,一个“秋伫”,表现的是作者的两个时间段的活动;而“听鸣竹”和“数落花”则是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感,所以,整幅对联是表现作者恬淡,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的,截取了夏秋两季不同的景物,对于自然更替乃至世事沧桑赋予作者的独特感悟。貌似隔景隔意,实则联系紧密;而第二副联,却是没有统一的主题,也没有内在的联系,上下两联的心境完全不同,所以读上去很不协调,一写适,一写伤,看不出作者的立意是什么,这就是景隔了。这样的联还很多,如“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枫叶半山,秋去烟霞堪倚杖; 梨花满地,夜来风雨不开门”等等,都是表达的是作者的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界的认知;我们再来看下面的两副对联,1 “春花花易老,秋月月长清” 2“秋月云端见,春花风里拾”;这两联,景物都是一个春、一个秋,也都是春花,也都有秋月;从感情色彩上来看,第一联的上下联是相反的,而第二联的感情是一致的。那是不是说明第一联是景隔,第二联不是景隔呢?其实未然,我们判断是否景隔的依据是有没有统一的主题或内在的联系,若是没有,就算是感情色彩一致,也算是景隔。 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联用春花做比喻,表达了红颜易老,青春易逝;人生,也都如这春花一样,从生到放,从美丽到凋零;而对句的秋月,却是一种永恒,一种自然界的永恒。以永恒的月来对短暂的春花,更显出生命的短暂和无奈之情。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说道:“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这种手法在诗中大量的表现,曹植的《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的《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所以,第一联是有主题的,显然是副好联;而第二联是个纯粹写景联,仅仅描写了两种不相干的季节景色,虽然情感上是一致的,但没有统一的主题,也没有内在的联系,因此,是为景隔;在比如“桃园去岁众芳闹;小圃今朝百树稀 ”,这个例子,上联虽然是春景,下联是萧索之季(秋季或冬季),但是却有去岁和今朝相联,形成一个流水对,通过上下句的对比,形成了一个主旨,.这个主旨就是,流光易逝,青春难常.
整体读来,有触景伤怀的人生况味. 与上副对联月的永恒不同,作者是用过去的繁华来对今朝的稀索,比起月亮的隐喻,更加直接地反应了作者的心境,让人不胜感叹。还有些对联,你看不出来明确的时间或空间,只能从季节的景物上来分辨出来,这个是由于南北地区的差异,造成的景象不一样,也是常见的,这样的对联也是最难判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就是因为地势的不同,而造成的桃花晚开。遇到这样的对联,我们不能轻意的下结论了。比如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荷花风”;我们想要理解这副对联,必须知道什么是梅子雨和荷花风;晚春、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 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6月中旬以后,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荷花风呢?荷花的花期大约是六月至九月,根据南北地域的差异,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江南的荷花早一些,而北方的荷花要晚一些。所以,这两个地方论江南的话,应该季节是一样的。这副对联又有统一的主题在里面,就是羁旅愁思;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清荷听雨碧波醉;枫叶吻霜霞岭羞"上联中的清荷与碧波,大多为夏天,即使不是夏天,也与霜不能同存;而下联,却已是深秋,深秋之荷多为枯荷了;而且两联纯写景,而没有统一的主题和内在的联系,这就是景隔了;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例,“静水横舟凭柳钓;微风斜月任松簪”;静水、横舟、柳丝;微风、斜月、翠松,都可以是同一副画面里的东西,一轮明月笼罩着大地,一条小舟静横在绿水之上,岸边的松柳在微风中轻摇-----多么清雅的一幅画。这副对联不是景隔。
景隔,多出现于意境联之中,有时在半写景半叙事的联中也会出现,而叙事及言理、格言类联是不会出现此问题的。怎么才能避免景隔?在应对时,在上联景物周围寻找下联的对应景物,使上联景物同在一幅画面,这样能很有效地避免出现景隔。如上联为:“荷盏临塘斟月色”,此句审题时,在我的脑海中浮现的是:明月当空的夏夜,荷塘中的荷叶随风而动,如正在向水中浅斟月色。应对时,我可在荷塘周围寻找应对景物,如对“柳琴横岸奏风情”,这就使上下联在表面和内里都融入一个画面里;也可在荷塘以外寻找应对景物,如对“草笺铺野撰风情”,虽有点隔景,但隔不远,与上联也形成一对相互辉映的条幅。但是,你不能用初春的景或冬天的景、深秋的景物来对此上联。
2.情隔:王国维在人间诗话中写道:““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写情如此,方为不隔。”至于什么是情隔,并没有做明确的说明,只是其中个味,任后来人叙述罢了。”王国维认为,境界有两种,“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综上分析,所谓的情隔,是在没有统一主题或内在联系的前提下,对句与出句的上下联感情色彩不一致,或者是对句与出句的志向、品格和前面的不一样。比如“山路踏青风满袖;阳关辞故泪两颊”;这副对联,上联描写的是登山踏青,微风吹袖,一身清爽,满目苍翠,惬意无边,体现了作者的愉悦之情;而下联,却是阳关送别,踏上异乡的征程,一时情不自禁,泪如雨下。上联的感情是愉快的,下联却情色一变,由愉悦变得伤感,上下联是两个事件,没有统一的主题,更没有内在的联系,这就是所谓的情隔了;那为什么要加个是在没有统一主题或内在联系的前提下呢?其实,不管是景隔,还是情隔,离开了这个前提,就无从谈起,我们在讲景隔的时候已经讲过了。我们再看一例,“水有青山歌婉转;花无绿叶梦支离”,上联的意思是,水因为有了山的相伴才唱出动听的歌,暗含了花为悦已者容的意思;而下联的意思花没有绿叶陪衬,连梦都会支离破碎,这里暗含着一个孤单了;从感情色彩上来看,上联是欢快的,下联却是苦闷的,在情感上是反的,那它属不属于隔呢? 答案是否定的,不属于。因为它有一个统一的主题,那就是孤独和苦闷!通过上下两句的对比,作者把老种花红无人赏,无边的寂寞书于笔端,这就是对比,也就是我们说的反对了。再比如“坚持重道尊师方向;反对贪污受贿作风”,这副对联,明写了两件事情,但是它却有统一的主题,这个统一的主题,是用坚持和反对相联,表达了作者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它的目的性很明确,不管有没有标题,它都构成了流水对。教育是教人树人之地,应该是一片净土,但是,却也被这世间的贪污受贿之风所侵蚀,让人不胜感叹!再如“西疆腾热浪;北国化冰封”,这副对联,写的是两个内容,上联写的是西部大开发,而下联却没有任何情感,也没有深义,属于情隔。我们再来看一个联,“春花红一瞬; 秋菊香三秋”,这里单纯的写意联,是两个事物,春花的短暂来对秋菊的长久,这是一贬一扬,一舍一取,上下联表达作者的的品格情操,这种联都有统一的主题或内在的联系,所以不是情隔;再比如“分一缕春光入户;带三分萧瑟回家”,上联的意思是希望春天的闲适和明媚,带给家中祥和的气氛;而下联,却变的是失望,萧瑟,这是两个感情,而且,上下两联又没有统一的主题和内在的联系,看不清楚这副对联到底写的是什么,表达的是什么,上下联的情感不一致,这就是隔意。其实有些句子很难判断出是真的隔还是假隔,比如“静水横舟凭柳钓, 新亭满酒待朋来”,有人说它隔了,因为它与第一句的意境不符合,其实也不能算是完全的隔。首先这是一副图画,上联是作者的所见,下联是作者的活动,在水静横舟的括闲之中,作者置酒新亭,等友人共饮,这也体现了同一种心境,并不是突兀,是有内在联系的。但是,论句子和上下联的紧密程度,却并不是太完美。
不论是景隔还是情隔,都是内容不相关产生的,而在当今的网络上,由于是“你对我出”,有些是随心所欲的娱乐,故而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一般来讲。情隔会出现在意境联、叙事联、言理联之中,意隔则会出现在所有类型的联之中。避免意隔,也必须如避免情隔一样,必须充分透切地体会了出句的“情意”, 努力使对句和出句能构成一个整体。我们举几个例子,进一步说明:出句:“味醇香郁铁观音”对句:1“药到人死土郎中”2“字正腔圆洋教授”3“肢碎身残泥菩萨”4“活血化瘀金罗汉”;我们分析一下,第一个对句可谓风马牛不相及,猛一看似有些无情对的味道,“铁观音”来对“土郎中”,颇有讽刺之意。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却没有无情对的特征,这就是隔了;第二个是一个无情对,但是却并不好,没有什么深意在里面,可以说是为了无情而无情,不出彩;第三个“泥菩萨”对“铁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激励人心的对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