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育服务质量 加快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双一流建设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
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日 作者:谢红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政府《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及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等重大决策部署, 2016年学校出台了《中南大学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战略规划》,编制了“十三五”国际化战略专项规划,确立了国际化服务于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和实施路径,成立了以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为主任的“中南大学国际化推进工作委员会”,统一部署和领导全校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并全面启动实施“国际化六项工程”,为对接国家战略,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服务。
一、合作伙伴工程
为扩大学校教育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的深度合作,学校积极拓展合作渠道,不断深化与海外院校的实质性合作。2016年与美国耶鲁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密西根大学等24所世界一流大学和海外高水平大学签署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合作协议32份。截止目前,与我校签署有效协议的大学达180余所,涉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瑞典、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韩国、新加坡等28个国家和地区。
学校积极参与大学联盟建设,加入了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俄“两河流域”大学联盟等。通过整合成员高校的资源和学术优势,推进我校与相关高校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
高文兵书记与蒙纳士大学校长Margaret Gardner女士签署合作协议
张尧学校长会见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女爵士
二、引进智力工程
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不断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专家和高水平专家团队,汇聚了一批国际水准的学术大师和学者,目前已有300多名国际知名学者被聘为我校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2016年近千名长、短期海外专家来校工作和开展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提高了学校教学、科研水平,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了学科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扩大了学校对外开放水平,提升了为创新驱动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服务的能力。外国专家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匹兹堡大学Timothy R. Billiar(提摩西·比利尔)教授荣获2016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常务副校长弗雷德·塞泊教授被授予我校名誉博士学位。
中南大学“千人计划”专家 Timothy R. Billiar 教授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张尧学校长为弗雷德o塞泊教授拨穗及颁发学位证书
三、国际科研合作建设工程
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推动与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和国际知名企业的国际科研合作,建设高水平国际联合科研机构,积极培育具有高影响力的国际合作科研成果,提升学科的国际学术竞争力。目前,学校建有“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7个,“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8个,已产生一批原创性成果,发表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高水平论文,成为引领学校开展国际科研合作,打造一流学科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开放式平台。如中南大学-英特尔“透明计算联合实验室”、湖南新云网科技2016年联合在长沙发布透明计算系统产品,宣布进入量产阶段;神经变性机制创新引智基地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正式发表了关于中国人群儿童孤独症遗传学研究的最新结果“De novogenic mutations among a Chinese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cohort”;国际微生物领域权威的mBio杂志在线报道了由我校化学生物学与创新药物引智基地段燕文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发现的崭新烯二炔天然产物-天赐米星(tiancimycin),这一原创性成果为我国新药开发提供了成药性极佳的药物先导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Newman博士评价该研究是“把基因组挖掘技术和天然产物药物开发结合的典范”。
学校积极支持教师参加重要国际学术组织和学术会议,支持相关学科举办领域内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强化国际合作对学科建设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提升学科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四、国际化教学建设工程
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促进教育水平向国际高水平大学迅速靠拢。与国际一流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合作开展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6年招收学生112名,引进了外方7门英语授课专业课程和通用教材,占外方核心课程的50%,2016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的评估。与蒙纳士大学联合设立中南大学大洋国际学院、与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法国综合理工集团共建中法(国际)工程师学院等相关工作正加紧推进和落实。
高文兵书记出席中澳国际班学位授予仪式
五、留学海外工程
学校充分利用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平台,加大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的宣传和实施力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2016年公派出国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149名学生获得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赴世界一流大学联合培养和攻读学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6名博士生导师获得短期出国交流项目资助;22名本科生获优秀本科生项目资助,比2015年翻了一番;8名本科生获加拿大实习项目资助,比2015年增长4倍;3名本科生分别获得墨西哥政府互换奖学金项目资助和以色列高等教育委员会合作奖学金资助。
为进一步拓宽学生出国留学渠道,学校大力推进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多种形式的合作,2016年与10个国家及港台地区的30多所大学实施了联合培养、学生互换、学分互认等学生交流项目40余个,开展海外名校寒暑假短期交流项目10多个,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能力。学校还设立了“学生国际交流专项奖学金”,鼓励和支持优秀学生赴海外大学学习交流,677名学生获得了资助。全年共选派1000多名学生赴海外大学学习交流,比2015年翻了一番。
为对接“健康中国2030”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校积极探索与世界一流大学联合培养创新型医学领军人才新模式。与美国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匹兹堡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联合开展的“八年制医学生领军人才培养创新驱动计划”项目作为2017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获得国家批准,将获得国家三千多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
学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培养。通过实施“师资国际化培育计划”,暑期共选派15名外国语学院中青年教师赴澳大利亚、法国、日本、西班牙短期培训,提升了教师队伍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加快了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六、留学中南工程
学校通过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建设国际化课程、加强留学生培养能力建设、设立“中南大学优秀留学生奖学金”等措施,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已有两门课程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目前留学生规模已超过1100人,国别数增加到106个,其中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比例达70%,形成了以培养学位留学生为重点的留学生教育模式。学校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沿线国家培养专门人才,承办了商务部援外培训学历学位项目—高级护理及医疗技术硕士项目和交通运输工程硕士项目,开设全英文学位课程,共招收9个国家的45名留学生来校攻读学位。
为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学校成功举办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感知中国”系列社会文化体验活动。组织湖南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参观了新型农村、文化地标、三一重工、中国中车等,开展中国国情教育。这些活动包括“感知中国——绚丽潇湘”、“感知中国——锦绣潇湘”,“感知中国--中南座谈” 等活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王胜刚副秘书长称赞中南大学举办的3场“感知中国”活动“设计精美,非常经典,具有代表性”。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举办的会议上,我校作为典型发言,交流经验,并获得高度评价。
美国留学生马杰瑞在毕业典礼上发言
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参加“感知中国”活动
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全校上下正齐心合力、坚持不懈,不断拓展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与交流,丰富和深化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体系,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力度,积极开展国际科研合作,提高教师国际交往能力,扎实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大力发展来华留学教育,全面提升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教育部就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答记者问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简要介绍制定出台《实施办法》的背景。
  答: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总体方案》,对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支持举措和组织实施等做出了战略部署。
  为贯彻落实好《总体方案》,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制定了《实施办法》。《实施办法》定位于《总体方案》的操作实施性文件,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要求,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对遴选条件、遴选程序、支持方式、管理方式、组织实施等做出具体规定。三部委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梳理总结以往重点建设经验,深入研究国内外重点建设规律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通过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广泛征求高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术组织、专家学者以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反复研究论证、修改完善形成《实施办法》。《实施办法》经报国务院同意后由三部委联合印发。
  问:请问《实施办法》的主要精神和总体考虑是什么?
  答:《实施办法》的主要精神,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经济社会主战场、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开展重点建设,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中的综合实力。
  总的考虑是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按照“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类布局建设高校,引导和支持具备较强实力的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以学科为基础,着力打造学科领域高峰,支持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加强建设关系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学科,鼓励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高校整体建设。依托专家委员会,根据高校人才培养、学科水平、办学质量、主要贡献、国际影响力等情况,充分利用第三方评价结果,综合认定建设范围;综合考虑建设高校基础、学科类别及发展水平等,给予相应政策、资金等支持;强化绩效考核,动态调整建设范围及支持力度。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问:如何突出人才培养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实施办法》在确定遴选条件时,充分考量人才培养质量,强调建设高校应有高质量的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可;要求高校在制订建设方案时,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优化学科建设结构和布局,资源配置、政策导向体现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在绩效评价中,根据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特色等中期评价结果,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对人才培养质量高、建设效果好的高校,加大支持力度。通过“双一流”建设,推动立德树人这一高校根本任务真正得到落实,并有实质性的转变和大幅度提升。
  问:“双一流”建设在管理实施上有哪些改革举措?
  答:“双一流”建设注重统筹改革与发展、继承与创新、大学与学科、效率与公平,在总结以往重点建设经验基础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改革:
  一是分类建设引导特色发展。充分考虑不同类型高校和学科的特点及建设条件,按“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类遴选确定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在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
  二是开放竞争激发建设活力。根据高校承担的主要职能确定遴选条件。面向所有高校,根据遴选条件遴选确定建设高校。不论是中央高校还是地方高校,同样标准、同等对待,开放竞争,鼓励竞争。在充分利用国内外第三方评价结果基础上,形成对高校的多元客观评价,不再单独组织申报,避免突击整合、互相挖角等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精准支持,突出绩效导向,专项资金在相对稳定支持的基础上,实行动态调整,对成效明显的建设高校加大支持力度,对缺乏实效的建设高校减小支持力度。推动高校聚焦任务、内涵发展、争创一流。
            
掌上高考官方微信
掌上高考APP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主讲:张国
主讲:程中一
扩展阅读  
丨丨丨丨丨丨
丨丨丨丨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排名 学校名称      人气   相关推荐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排名 专业名称    层次  人气  开设院校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推动“双一流建设”和“转型发展” 拓展事业发展新空间:我校召开新学期干部大会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罗维、傅黎黎、胡行
“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再大的关注可能也比不过对‘双一流’和‘转型发展’战略的关注。现在各地政策的相继出台,使‘双一流’和‘转型发展’战略持续发酵,备受关注。”我校应如何应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8月31日,我校专题培训会、新学期干部大会在博雅楼503会议厅召开。全体校领导、副处级以上干部参加会议。
31日上午,中央党校文史部原主任周熙明教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文化思维”为题,作了专题辅导报告。
31日下午,在新学期干部大会上,校长周泽扬就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一是,要深刻认识国家宏观发展转型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调整的必然性。周校长指出,国民经济的重大转型背后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高等教育一直是国家宏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求高等教育为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相应的人才、科技和文化精神三大支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调整的要求。作为崛起的大国,中国的经济已经从追赶型逐步发展到引领型,这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周校长表示,“双一流建设”和“转型发展”战略事实上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明显的内涵有两个,即怎样引导中国从一个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提升、怎样让高等教育的功能定位更明确。
二是,“双一流建设”和“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既体现了高等教育本质属性的要求,又对接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周校长表示,“双一流建设”与“转型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宏观发展的一体两翼,都是从不同角度满足国家宏观发展的多元化要求。“‘双一流建设’和‘转型发展’不是少数学校的专利。”谈到本质与核心,周校长表示,“双一流建设”的本质是解决怎么办学科的问题,“转型发展”的核心是解决如何办专业、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三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对我校意味着挑战和压力。周校长谈到,面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我们必须思考走什么路、如何走。要根据学校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来确定走向,既不能放弃“双一流建设”,又不能放弃“转型发展”。周校长深刻分析了我校存在的短板:教师学术绩效平均值低、部分专业在社会的认同度不高、传统办学的思维定式还没有真正实现改变、忧患意识明显不够。
四是,要积极应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周校长表示,“内涵发展、提档升级”战略是我校提升办学水平的决定性工程,其与现在的“双一流建设”、“转型发展”战略有相同之处。因此,要深化“内涵发展、提档升级”战略,强化扬长避短、分流发展、分类办学、两级扶持的政策;强化机遇意识,营造捕捉信息、抢抓机遇的工作态势;狠抓人才队伍建设,让人才在我校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成长有希望;打牢本科教育这个根本基础;以创新思维推进综合改革;依据大学章程,完成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的构建;加强文化建设工作。
随后,校党委书记邓卓明对新学期的重点工作做了部署。
一是,要进一步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强化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强化组织干部工作;推进宣传文化建设;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合力抓好统战工作;全面推动离退休工作;充分发挥群团职能。
二是,要进一步推进内涵发展提档升级,拓展事业发展新空间。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加快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有力推进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加大人事人才工作力度;全力做好招生就业工作;完善本科生成长发展机制;全面推进国际化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推动继续教育发展。
三是,要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切实维护安全稳定。强化财务规范管理;推进资产管理工作;有力推进校园基本建设;全力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加大审计工作力度;提高图情服务质量;促进档案规范管理;强化智慧校园建设;做好编辑出版工作;狠抓校园安全稳定;务实推进民生实事。
& & & & & & & & & & & & & & & & & & (摄影:李乐之 巩一鸣)
编辑:陈洪、李若岩  
图片编辑:邓桂华
重庆师范大学
Copyright (C) 2007 - 2010 CQNU. All Rights Reserved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推进“双一流”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民共和国建设者”
日09:09&&来源:
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对立足中国国情提升法学教育水平,提高包括法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对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提出了殷切期望。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对于进一步推进“双一流”建设,培养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创立正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的大学,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已经成为中国法学教育的重镇、凝聚国内优秀法律人才的平台和沟通中外法学交流的窗口。作为党亲手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化综合改革、提升办学水平,继续发挥好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旗帜和引领作用。
第一,以时不我待、奋勇前行的使命担当来加强和改进法学教育工作。
一要坚定社会主义的法学教育方向,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学价值观和教育观。二要创新法学教育内容,及时有效地将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最新成果纳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三要创新法学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贴近“90后”大学生的接受特点和学习规律,善于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提升教育的亲和力和亲近感。
第二,以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国情的教育自信推进“双一流”建设。
首先,立足中国国情,建立健全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总结归纳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法治实践经验,充实和完善法学人才培养体系。其次,坚持中国特色,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破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全局性问题,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
第三,以“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崇高信念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民共和国建设者”。
从1950年成立至今,人民大学已经培养了20多万名优秀毕业生,其中包含很多优秀的法治人才,为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贡献了独特的智慧和力量。当前必须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高等教育的战略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优良传统,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民共和国建设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责编:邵京京(实习生)、熊旭)
教育部今年将完成对直属高校直属单位巡视全覆盖
教育部日前印发的《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及直属机关任务分工方案》显示,教育部党组今年将对9所直属高校和5家直属单位进行巡视,在十九大召开之前完成对直属单位、直属高校巡视全覆盖。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将全部、直接下放至高校
根据《意见》实施改革后,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将全部直接下放至高校,由高校自主组织职称评审、自主评价、按岗聘用。条件不具备、尚不能独立组织评审的高校,可采取联合评审的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质量管理体系推进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