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报告总结分析整改总结分析的措施怎么做

危急值定义 【范文十篇】
危急值定义
范文一:危急值 ”(Critical Values)是指某项或某类检验异常结果,而当这种检验异常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三)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一) 心电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 1、心脏停搏; 2、急性心肌缺血; 3、急性心肌损伤; 4、急性心肌梗死; 5、致命性心律失常: ①心室扑动、颤动; ②室性心动过速;
③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 ④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⑤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 ⑥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⑦二度II型及二度II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 ⑧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
⑨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
(二)医学影像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
①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③脑疝、急性脑积水;
④颅脑CT或MRI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
2、脊柱、脊髓疾病:X线检查诊断为脊柱骨折,脊柱长轴成角畸形、锥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
3、呼吸系统: ①气管、支气管异物; ②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 ③肺栓塞、肺梗死 4、循环系统:
①心包填塞、纵隔摆动; ②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5、消化系统: ①食道异物;
②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 ③急性胆道梗阻; ④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⑤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 6、颌面五官急症: ①眼眶内异物;
②眼眶及内容物破裂、骨折; ③颌面部、颅底骨折。 7、 超声发现:
①急诊外伤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内脏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 ② 急性胆囊炎考虑胆囊化脓并急性穿孔的患者; ③考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④怀疑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出血;
⑤晚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并胎儿呼吸、心率过快; ⑥心脏普大并合并急性心衰; ⑦大面积心肌坏死;
⑧大量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填塞。
(三)检验 “危急值”报告项目和警戒值
登记制度编辑
质控与考核
(一)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二)文件下发之日起,“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一级质量考核内容。督察室、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将对各临床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来自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等危重病人集中科室的“危急值”报告进行检查,提出“危急值”报告制度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报告程序编辑
(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门、急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如疑有可能存在“危急值”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在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前,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必要时与有关人员一起确认标本采取、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要重新复检。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科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
好相应记录。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临床及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验)结果发出,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并做好“危急值”详细登记。
2、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如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检验科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临床科室应立即派人取回报告,并及时将报告交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接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并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3、管床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接收人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三)体检中心“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检出“危急值”后,立即打电话向体检中心相关人员或主任报告。体检中心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需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帮助病人联系合适的医生,医生在了解情况后应先行给予该病人必要的诊治。体检中心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医护人员接获电话通知的患者的“危急值”结果时,必须进行复述确认后方可提供给医生使用。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范文二:“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的定义
“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当这种检验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临床及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验)结果.发出,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并做好“危急值”详细登记。
(2)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
题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差在许可范围内,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己复查”,。检验科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并及时将报告交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接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并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3)主管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接收人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三、“危急值”登记管理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四、“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范文三:“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的定义
“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当这种检验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2.“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3.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1.心电检查
(1)心脏停搏。
(2)急性心肌缺血。
(3)急性心肌损伤。
(4)急性心肌梗死。
(5)致命性心律失常。
①心室扑动、颤动。
②室性心动过速。
③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
④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⑤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
⑥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⑦二度Ⅱ型及二度Ⅱ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
⑧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
⑨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
2.医学影像检查
①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③脑疝、急性脑积水。
④颅脑CT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
⑥肝内古位性病变。
⑦急性胆道梗阻。
⑧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⑨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
(2)内镜检查
①食管或胃底重度静脉曲张和/或明显出血点和/或红色征阳性和/或活动性出血。
②胃血管畸形、消化性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
③巨大、深在溃疡(引起穿孔、出血)。
④食管、胃恶性肿瘤。
⑤上消化道异物(引起穿孔、出血)。
(3)超声检查
①急诊外伤或行超声介入治疗后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内脏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
②急性胆囊炎考虑胆囊化脓并急性穿孔的患者。
③考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④怀疑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出血。
⑤大量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填塞。
超声检查发现患者有动脉瘤。
(4)X光检查
①气管、支气管异物。
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
③肺栓裂塞、肺梗死。
④食道异物。
⑤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
“危急值”报告项目和警戒值
1.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门、急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如疑有可能存在“危急值”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在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前,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必要时与有关人员一起确认标本采取、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要重新复检。医技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科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必要时门诊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2.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临床及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验)结果.发出,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并做好“危急值”详细登记。
(2)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差在许可范围内,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己复查”,。检验科
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并及时将报告交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接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并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3)主管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接收人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3.体检科“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检出“危急值”后,立即打电话向体检科相关人员或主任报告。体检科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需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帮助病人联系合适的医生,医生在了解情况后应先行给予该病人必要的诊治。体检科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医护人员接获电话通知的患者的“危急值”结果时,必须进行复述确认后方可提供给医生使用。
4.登记管理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范文四:(三)医学影像科“危急值”报告范围(共5项):
33.中枢神经系统:各种原因所致脑疝,急性大面积脑栓塞 34.脊柱:椎体爆裂性骨折所致脊髓损伤,出血 35.呼吸系统:张力性气胸、二级肺动脉以上栓塞
36.循环系统:急性心包填塞、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
37.消化系统:①消化道穿孔;②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③肝、脾、胰、肾等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④急性绞榨性肠梗阻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学检验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2016版)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连云港市卫生局《关于在全市推行医学检验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连卫医[2007]73号),根据《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要求,体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结合我院临床和医技工作的实际情况,经研究,在我院2008年、2013年医学检验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基础上,对本制度进行修订。
一、指导思想
医学检验检查“危急值”是指:对医学检验检查中出现异常结果中的那些可能危及生命的特定数值或特定结果,又称“警戒值”或“临危值”。出现“危急值”提示患者此时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师如能及时得到“危急值”信息,并迅速给予有效的救治,就有可能使患者转危为安,否则就有可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本着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宗旨,通过医学检验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实施,对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持续改进,从而保障患者安全。
二、处置原则
严密把控、人人有责 三、组织机构
医院成立以分管院长为组长,医务处、护理部、门诊部、医技科室、临床科室有关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负责医院检验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订、组织实施和监督工作(具体组成见“附件1”)。
四、“危急值”报告程序 (一)住院患者
1.医技人员确认“危急值”情况后,应立即电话通知病区护理单元或医生,检验科危急值还需信息自动推送至医生手机,同时在危急值登记报告本(医技版)上认真登记该
例危急值。
2.病区护理人员或医生接到医技人员电话,应认真与医技人员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危急值项目及值、报告时间、报告人等信息,并记录于危急值登记报告本(临床版)上,并及时报告床位医生或值班医生。
3.病区床位医生或值班医生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患者治疗组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报告,并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并认真将处臵情况记录于病程录和医患沟通文件中。
4.危急值报告时若患者转科,医技科室处臵同前。接获信息的转出科室人员按照要求记录,并注明“转某病区”,同时必须与转入科室人员联系,详述危急值,转入科室人员再次记录,并负责处臵等后续工作。
(二)门急诊患者
1.一旦出现危急值,检查、检验等医技科室立即查看工作站,获取患者信息,第一时间电话通知患者,并告知“您本次就诊出现异常情况,严重后果可能正在发生,请立即复诊”。检验科同时信息推送至患者手机,并附如前文字提示。
2. 经确认,对于检验危急值,检验科人员立即电话通知接诊医生(申请医生),并信息自动推送至医生手机(附患者联系方式);对于检查危急值,检查科室人员立即电话通知接诊医生(申请医生)。同时在危急值登记报告本(医技版)上认真登记该例危急值。
3.接诊医生接获危急值信息后,应认真记录于危急值登记报告本(临床版)上,同时按照“首诊负责制”的要求积极联系患者,及时进行处臵。如果接诊医师已下班,须立即返回医院或委托同专业医师进行处臵,但必须6小时内在诊室危急值登记报告本(临床版)上进行补记。
4.患者联系方式可以从短信信息、门急诊医生工作站和护士工作站中获取。
5.门急诊出现“危急值”时,以“○E”标识在门急诊助诊护士工作站界面上闪烁,护士应立即将信息报告值班医生。值班医生可能非原接诊医生,但是必须积极从门急诊医生工作站获取患者信息,并及时处臵。任何医、护人员获取危急值信息,都应积极处理,否则按推诿患者严肃处理。
6.以上程序执行后,如果因其他原因确实不能联系到患者,医技科室、接诊医师须电话联系医院行政总值班(22120)进行备案。行政总值班人员要详细记录在值班报告上。
五、工作要求
1.当出现“危急值”,检查人员首先必须立即进行核查,如确认标本是否准确,标本的质量如何,操作过程有无错误,
仪器设备有无异常,既要保证检验程序和结果正确无误,又不要因核查而延误报告时间,可立即与临床医护人员联系,询问病情及标本采集情况,必要时可对原标本进行复查,以核实结果,并注明“已复查”。
2.临床医师得到“危急值”报告后,一定要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做出判断,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在采取治疗措施前,如“危急值”报告与临床表现不符时,应与护理部门一起确认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并与医技科室联系,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送检。
3.在医技科室用电话报告“危急值”结果时,对接电话的医护人员实行“首听负责制”,接听时应立即做好登记,接听完毕应向报告人复述“危急值”,以确认记录无误,随后必须立即报告相关责任医师,严防推诿现象发生。
4.医务处设计、印刷、下发医学检验检查“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分医技、临床不同版本),登记内容包括:报告时间、病人姓名、住院号、病区、床号、检查项目、送检人、“危急值”结果、报告人、接收(听)时间、接收(听)人、处臵情况等。
5.“危急值”的及时报告和及时处理,是保证医疗安全的十分重要环节,千万不能忽视。危急值一旦出现,必须迅速报告,这是原则。出现“危急值”时,报告单上应用红笔作明显标记:○E,并在电子病历界面上闪烁。
6. 管床医师必须将危急值的项目、数值、原因分析、处臵措施、复查结果、处臵后评价等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六、组织落实和考核
1.医技科室负责人是检验检查“危急值”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明确各环节责任人,落实责任要求,做好质控工作和科内考核。
2.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是检验检查“危急值”接受处臵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组织全科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和掌握“危急值”,要懂得“危急值”的概念、项目、各危急值的具体数据和标准、“危急值”报告处臵程序以及工作要求,及时登记,加强科内督查考核。
3.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由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工作小组负责落实实施,医务处是具体扎口管理科室。作为医疗管理核心制度之一,医务处将定期督查“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纳入绩效考核中。对未能及时报告、登记、接受、分析、处臵、记录“危急值”的行为将给予通报批评、每例次扣罚奖金200元等处理,对造成严重后果的按医院有关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处罚。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检验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工作小组
副组长:李爱民
慧(中医)
慧(特诊)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检验检查“危急值”报告流程(住院)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检验检查“危急值”报告流程(门诊)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检验检查“危急值”报告参考数据
(一)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范围:
(二)心功能室“危急值”报告范围(共14项):
常规心电图:
19.急性心肌缺血;
20.急性心肌损伤; 21.急性心肌梗死; 22.致命性心律失常: - 10 -
①心室扑动、颤动; ②室性心动过速; ③多源性室性早搏
④R on T型室性早搏;
⑤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⑥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
⑦小于6岁婴幼儿心室率大于210次/分,大于6岁儿童及成人心室率大于180次/分;
⑧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
⑨二度II型及二度II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 ⑩大于3秒的心室停搏(含全心停搏)
动态心电图:
23.心房颤动时R-R间期≥5.0s
24.出现3次以上≥3.0s的长R-R间期 25.Q-T间期明显延长伴室性心动过速
26.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200次/分,持续≥30s 27.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28.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29.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率≥250次/分 30.心房颤动伴心室预激最短R-R间期250<ms 31.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 32.符合变异性心绞痛的心电图改变
(三)医学影像科“危急值”报告范围(共5项):
33.中枢神经系统:各种原因所致脑疝,急性大面积脑栓塞 34.脊柱:椎体爆裂性骨折所致脊髓损伤,出血 35.呼吸系统:张力性气胸、二级肺动脉以上栓塞
36.循环系统:急性心包填塞、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
37.消化系统:①消化道穿孔;②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③肝、脾、胰、肾等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④急性绞榨性肠梗阻
(四)超声科“危急值”报告范围(共9项):
38.急诊外伤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脾、肾等内脏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怀疑宫外孕破裂出血
39.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40.胎盘早剥;胎心<100次/分;脐带先露
41.急性动脉血栓形成;肺动脉栓塞;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42.夹层动脉瘤
43.人工瓣卡瓣
44.大面积心肌坏死 45.心包填塞
46.严重心功能不全(LVEF<30%)
(五)病理科“危急值”报告范围(共3项):
47.切缘阳性
48.术中快速病理结果与常规病理结果不符 49.TCT发现恶性肿瘤细胞
(六)内镜中心“危急值”报告范围(共2项):
50.内镜检查发现食管异物卡在食管中段 51.急性消化道大出血
(七)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项目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门急诊助诊护士站电话一览表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办公室
范文五:人民医院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向临床科室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在我院2010年制定的《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完善,特制定 “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危急值”的定义
“危急值 ”(Critical Values)是指某项或某类检验异常结果,而当这种检验异常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三)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三、医技科室“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见附件) 四、“危急值”报告程序
(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1、门、急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如疑有可能存在“危急值”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在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前,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必要时与有关人员一起确认标本采取、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要重新复检。
2、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在门诊检验(检查)报告“危急值”项目处加盖“危急值”提示章。
3、门诊医生见到盖有“危急值”提示章的检验(检查)报告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处理。
4、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
2、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根据检验科的特殊性,必要时应复检标本,如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如有需要标本应保留备查。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向临床科室通报危急值结果时应向其了解患者病情及标本采集情况,如果结果与临床病情不符或标本采集有问题,应立即重新采集标本再次检验。
3、临床科室接电话人应复述危急值结果、立即转告值班医师,并有记录签名。
4、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应进一步对病人进行检查;如认为检验结果不符,应关注标本留取情况。必要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若该结果与临床相符,应结合临床情况即刻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必要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5、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记录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所采取的相关诊疗措施。
(三)体检中心“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室检出“危急值”后,立即打电话向体检中心相关人员或主任报告。
2、体检中心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需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
急诊治,并帮助病人联系合适的医生,医生在了解情况后应先行给予该病人必要的诊治。
3、体检中心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医护人员接获电话通知的患者的“危急值”结果时,必须进行复述确认后方可提供给医生使用。
五、登记制度
(一)“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医技科室和各临床科室应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二)登记本内容
医技科室:检验(检查)日期、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检验(检查)项目及结果、电话报告时间(具体到分)、接电话人工号和姓名、报告者签名、备注等。
临床科室:日期、接电话时间(具体到分)、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检验(检查)项目及结果、医技科室报告人姓名、接电话者签名、汇报医生时间、医生签名、备注等。
六、“危急值”评价制度
(一)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
(二)各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科内危急值的登记管理工作,并定期进行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信息系统能自动识别提示危急值,相关科室能够通过网络及时向临床科室发出危急值报告,并有语言及醒目文字提示,无提示
(三)“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纳入科室一级质量考核内容(见附件3)。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等职能部门将对各临床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来自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等危重病人集中科室的“危急值”报告进行检查,提出“危急值”报告制
度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四)各医技科室在对病人检查过程中发现急、危、重病人出现危急症状应立即启动急诊急救应急预案,并与临床医生、护士联系,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五)各临床、医技科室在实际诊疗工作,如发现所拟定“危急值”项目及“危急值”范围需要更改或增减,请及时与医务部联系,以便更加规范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
1、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2、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3、“危急值”检查评价表
4、医技科室“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科(医技)“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科(临床)“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危急值检查评价表
医技科室“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二)B超室 “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1、急诊外伤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内脏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 2、考虑为急性胆囊炎穿孔的患者; 3、考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4、怀疑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出血; 5、妊娠晚期胎盘早剥。 6、四肢深动脉及深静脉急性栓塞 7、全心扩大合并急性心衰; 8、大量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填塞。
(三)功检科“危急值”报告范围 1、心脏停搏; 2、急性心肌缺血; 3、急性心肌损伤 4、急性心肌梗死; 5、致命性心律失常: ①心室扑动、颤动; ②室性心动过速;
③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 ④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⑤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 ⑥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⑦二度II型及二度II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 ⑧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 ⑨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
(四)医学影像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
①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③脑疝、急性脑积水;
④颅脑CT或MRI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
2、脊柱、脊髓疾病:X线检查诊断为脊柱骨折,脊柱长轴成角畸形、锥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
3、呼吸系统: ①气管、支气管异物;
②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 ③肺栓塞、肺梗死 4、循环系统:
①心包填塞、纵隔摆动; ②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5、消化系统: ①食道异物;
②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③急性胆道梗阻; ④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⑤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 6、颌面五官急症:
①眼眶内异物;
②眼眶及内容物破裂、骨折;③颌面部、颅底骨折。
范文六:长春市南关区中医院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
一、“危急值”的定义
“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当这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三)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三、“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一) 心电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 1、心脏停搏; 2、急性心肌梗死; 3、致命性心律失常: ①心室扑动、颤动; ②室性心动过速;
③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 ④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⑤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 ⑥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⑦二度II型及二度II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 ⑧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 ⑨大于3秒的停搏; ⑩低钾u波增高。
(二) 医学影像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 1、脊柱、脊髓疾病:X线检查诊断为脊柱外伤长轴成角畸形、锥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脊髓重度损伤。
2、呼吸系统: ①气管、支气管异物;
②肺压缩90%以上的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 ③肺栓塞、肺梗死。 3、循环系统:
①心包填塞、纵隔摆动; ②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4、消化系统:
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②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 5、颌面五官急症: ①颅底骨折。 6、超声发现:
①急诊外伤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内脏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
② 急性胆囊炎考虑胆囊化脓并急性穿孔的患者; ③考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④怀疑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出血;
⑤晚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5cm,合并胎儿呼吸、心率过快(>160bpm)或过慢(<120bpm);
⑥心脏普大并合并急性心衰;
⑦大面积心肌坏死;⑧大量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填塞。 (三)检验 “危急值”报告项目和危急值
四、“危急值”报告程序和登记制度 (一)患者“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临床及
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验)结果发出,详细、规范登记后,立即电话通知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
2、相关医护人员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详细、规范登记,立即派人取回报告,并及时将报告交负责或值班医生。负责或值班医生接报告后,应立即结合临床情况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需讨论、会诊者,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甚至医务科。事后及时记录处置细节。
3、管床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
五、登记制度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遵循“谁报告,谁登记。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六、质控与考核
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文件下发之日起,“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将对各临床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来自急诊科、手术室等危重病人集中科室的“危急值”报告进行检查,提出“危急值”报告制度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长春市南关区中医院
范文七: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医疗服务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随着医改逐步深化,根据新形势下医疗服务需求变化,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改进医疗服务流程,创新方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措施,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群众路线教育,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成效,提高社会满意度,和谐医患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制定本行动计划。
总体要求: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行业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反映比较突出的医疗服务问题,大力推进深化改革和改善服务,通过改善环境、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促进沟通、建立机制、科技支撑等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工作目标:自年,利用3年的时间,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一、优化诊区设施布局,营造温馨就诊环境
(一)优化诊室布局。根据门急诊患者病种排序及其常规诊查流程,合理分布各专业诊室和医技检查室,分楼层设置挂号、缴费窗口,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
(二)保持环境整洁。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卫生间等基础环境管理,保持干净、整洁、安全、舒适。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要求。
(三)设置醒目标识。就诊区域设置建筑平面图、科室分布图,指示标识清晰、明了;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
(四)提供便民设施。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放射检查时为患者提供更衣条件和符合规范的放射防护。
二、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有效分流就诊患者
(五)扩大预约比例。三级医院逐步增加用于预约的门诊号源,至2017年底,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50%,复诊预约率≥80%,口腔、产前检查复诊预约率≥90%。
(六)推进双向转诊。推进分级诊疗,支持双向转诊,二级以上医院为基层医疗机构预留足够的号源用于转诊。通过网络、电话、窗口、诊间、社区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提供预约诊疗服务,方便患者预约。实行“预约优先”,对
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优先安排就诊。
(七)实现分时预约。全面推行分时段预约,合理安排患者就诊、检查时间,尽量缩短在医院候诊时间。至2017年底,住院患者分时段预约检查比例达到100%,门诊患者分时段预约就诊率不低于预约就诊患者的50%。
三、合理调配诊疗资源,畅通急诊绿色通道
(八)合理调配资源。根据门急诊就诊患者病种排序,科学安排各专业出诊医师数量,保证医师有足够的诊查时间。合理安排检验检查设备和人力资源,逐步缩短检查等候时间和出具检查报告时间,力争做到预约诊疗患者及时检查。中医医疗机构要根据中医诊疗特点优化服务流程,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
(九)推行日间手术。医院在具备微创外科和麻醉支持的条件下,选择既往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明确单一、临床路径清晰、风险可控的中、小型择期手术,逐步推行日间手术,提高床位周转率,缩短住院患者等候时间。
(十)实施急慢分治。三级医院逐步转诊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慢性肾病等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由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治疗、康复、护理、复查、随访,缓解三级医院就诊压力。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药品数量和种类,加强二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目录的衔接,满足患者需求。
(十一)加强急诊力量。加强急诊与院前急救的医疗信息共享与医疗服务衔接,不推诿、拒诊急诊患者。根据急诊需求变化规律,合理调配急诊力量,在急诊量大的夏季和冬季,配备急诊加强班。落实应急救助制度,对于需要紧急救治,但无法查明身份或身份明确无力缴费的患者,要及时救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或拖延救治,防止发生突破道德底线情况。
(十二)及时救治重患。实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急危重老年患者、急危重儿科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先救治、后缴费。加强急诊与临床科室间的衔接,需住院患者及时收入院治疗。
四、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十三)加强信息引导。通过新媒体、微平台等途径告知医院就诊时段分布信息,引导患者错峰就诊。对门诊等候、预约诊疗、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和手术前后的患者,通过新媒体、微平台、告知单等多种形式提供提示服务。通过诊室内记账、诊间结算、手机等移动设备支付,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挂号、缴费、取药排队时间。
(十四)加强信息管理。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善医疗服务。推行电子病历,建立互联互通的大
数据信息库,提供诊疗信息、费用结算、信息查询等服务,有条件的药房推行自动化设备降低用药错误。
(十五)提供信息查询。在保障患者隐私的前提下,提供自助打印、手机信息、电话告知、网络查询等多种形式的检查检验结果查询服务。
五、改善住院服务流程,实现住院全程服务
(十六)完善入、出、转院服务流程。做好入、出院患者指引,入、出院事项实行门诊告知或者床边告知。做好入、出院手续办理及结算时间预约安排,减少患者等候。加强转院(科)患者的交接,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提供连续医疗服务,逐步实现转院(科)医疗服务无缝衔接。 (十七)改善住院条件。加强病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和陪护制度,为住院患者创造安静、整洁、安全的住院环境。设立住院服务中心,为行动不便的住院患者提供陪检等服务。改善患者膳食质量,提供临床营养服务。
(十八)开展患者随访。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重要患者随访,利用电话、电子邮件、信函和必要的面谈等多种形式开展随访。根据患者随访结果,及时改进住院服务。借鉴银行满意度测评的做法和经验,在门诊窗口或者办理出院手续时开展即时满意度评价。
六、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
(十九)加强护理力量。按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配
备护士,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不低于95%。普通病房实际护床比不低于0.4:1,重症监护病房护患比为
2.5-3:1,新生儿监护病房护患比为1.5-1.8:1。门(急)诊、手术室等部门根据门(急)诊量、治疗量、手术量等综合因素合理配置护士。
(二十)落实优质护理。继续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至2015年底,三级医院所有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二级医院中,至少80%的地市级医院和至少40%的县级医院有60%的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结合科室实际,充分体现专科特色,有条件的医院在门(急)诊、手术室、血液透析室等部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条件的医院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所负责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
七、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
(二十一)落实患者安全措施。提高患者识别准确性,有效改进医务人员之间沟通。术前标记手术部位,执行术前核查程序,确保手术部位正确、操作正确、患者正确。加强手卫生,减少医疗相关感染风险。建立相关评估制度,设置防滑、防跌倒设施,降低患者跌倒风险。
(二十二)推广临床路径。大力推行临床路径,至2017年底,所有三级医院和80%的二级医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
三级医院50%的出院患者和二级医院70%的出院患者按照临床路径管理,提高诊疗行为透明度,实现患者明明白白就诊。
(二十三)加强合理用药。运用处方负面清单管理、处方点评等形式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至2017年底前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其他类别医院达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指标。规范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辅助用药临床应用,加强临床使用干预,推行个体化用药,降低患者用药损害。
(二十四)检查结果互认。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同城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鼓励设置独立的检验、病理诊断、影像检查机构,利用远程医疗手段为基层医疗机构和就诊患者提供检查检验服务。
(二十五)诚信诊疗收费。在门诊大厅、住院部大厅等醒目位置公示诊疗项目、药品及价格,缴费单据的收费项目和收取金额详细、清晰,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或者其他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就诊项目、药品、单价、总费用等查询服务,实现明白、合理收费。逐步扩大实施单病种支付范围,降低患者费用负担。
八、注重医学人文关怀,促进社工志愿服务
(二十六)体现良好风貌。医院工作人员(包括实习、
进修人员)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卡,易于患者识别。医务人员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医德医风。
(二十七)注重心理疏导。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各项诊疗服务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及时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变化,做好宣教、解释和沟通。对手术或重症患者提供心理疏导,有效缓解患者不安情绪。实施有创诊疗操作时采取措施舒缓患者情绪。
(二十八)保护患者隐私。执行“一室一医一患”诊查制度,在门诊诊室、治疗室、多人病房设置私密性保护设施,不在住院患者床头卡写入院诊断。
(二十九)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加强医院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逐步完善社工和志愿者服务。三级医院应积极开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务,优先为老幼残孕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儿童医院、艾滋病定点医院等专科医院可以与儿童、艾滋病患者关爱组织等合作,提供体现专科特色的志愿者服务。充分发挥社工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九、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十)推进三调解一保险机制建设。公开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和流程,积极引导患者依法维权,通过调解、诉讼等途径妥善解决纠纷。大力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建
立以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为主体,医疗纠纷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与医疗责任风险分担机制相衔接的医疗纠纷处理体系。完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保障机制,提高人民调解成功率。至2017年底,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覆盖90%以上的县。完善医疗责任保险有关制度,提高医疗责任保险覆盖面。积极建立以医疗责任保险为主、医疗风险互助金、医疗意外险等为补充的医疗责任风险分担形式,至2017年底,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风险互助金参保率达到90%以上。
(三十一)规范院内投诉管理。提供有效途径方便患者投诉,有统一的专门部门和专门人员负责患者投诉处理和反馈,对于患者反应强烈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对于患者集中反应的问题有督促整改、持续改进。
十、落实政府管理责任,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三十二)认真组织落实。各级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根据本辖区医疗服务实际情况,组织医疗机构采取措施切实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要有时间表、路线图,落实责任。鼓励各地区、各医院结合实际进一步创新、完善改善医疗服务措施,确保各项措施可落实、可操作、可执行、见成效。要定期开展效果评价,公布评价结果,将患者评价作为检验成效的重要依据,根据评价结果不断调整、完善改善医疗服务内容和措施,将评价结果纳入医
疗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通过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三十三)助力深化改革。各级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与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同步推进,通过落实行动计划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成效。要通过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分级诊疗等各项改革措施,为医疗机构落实行动计划、改善医疗服务创造条件,确保改善服务与深化改革互相助力、互相促进。
(三十四)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各级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发掘、树立先进典型作为示范医院,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先行,逐步带动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和改善医疗服务各项措施,进而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将根据各地推荐的示范医院,遴选出一批全国示范医院组织系列宣传报道,供各地交流学习。
(三十五)加强宣传指导。各级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强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和工作成效的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加强对医疗机构落实行动计划的监督与指导,通过社会评价检验工作成效,为医疗机构落实行动计划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相应的工作基础。对于因拖延相关工作、落实工作不力而发生严重问题、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医疗机构,要严肃处理、追查到底。
》,实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对各类急危重患者,先救治,后缴费。同时,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与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同步推进,建立院长承诺、考核公示、末位淘汰等机制。
《方案》要求挂号、收费、检查、化验等窗口要改善服务态度,各级综合医院以及门诊量较大的专科医院窗口工作人员应提前30分钟挂牌上岗。医院应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等便民设施,放射检查时为患者提供更衣条件和符合规范的放射防护。医院对需要紧急救治,但无法查明身份或身份明确无力缴费的患者,要及时救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或拖延救治。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可知,近日,黑龙江省政府出台了《医疗机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医疗机构应设立住院服务中心,为行动不便的住院患者提供陪检等服务,并落实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实现医疗服务无缝衔接。
范文八:郓城县人民医院
危急值管理与实施方案
一、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1.“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建立危急检验项目表与制定危急界限值,并对危急界限值项目表进行定期总结分析,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检验项目,以适合于我院病人群体的需要,关注来自住院病房、急诊室、重病监护室、手术室等危重病人集中科室的标本。
3.建立实验室人员处理、复核确认和报告危急值的程序,并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报告人、备注等项目),同时为临床诊断提供预警提示。
4.临床医生接到危急界限值的报告后应及时识别,若与临床症状不符,应关注标本的留取情况,如有需要,即应重新留取标本进行复查,若与临床症状相符,应有处理结果,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书写在病程记录中。
5.在实验室操作手册中包括危急界值检验的操作规程,
并对所有和危急界值检验有关的工作人员,包括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6.医务科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每年至少要有一次总结,重点是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二、 临床检验中危急值的处理:
1、处理流程:(1)应结合临床诊断进行综合分析。详细询问病人情况及采样时的用药情况。有疑问时,应当由该项目检验者在确认仪器设备正常的情况下,立即取原标本进行复查。
(2)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将该项目达危急值之检验结果紧急通知负责治疗的医护人员。无论平诊、急诊,都应立即报告给临床。
(3)必须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并简要提示标本外观性状,如溶血、黄疸、乳糜状等。
(4)记录应有以下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临床诊断、申请医生、检验项目、收到标本时间、检验结果、报告时间、检验报告者、通知方式、接收医护人员姓名。
(5)对原标本妥善处理之后保存待查。
(6)临床医生接到电话后首先考虑两点:一是该结果是否与临床症状相符;二是如果临床症状不符,样本的留取是否有问题?如需要,马上重留标本,进行复查。
2、注意事项:标本留取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些标本的危急值的出现,是由于标本留取过程中存在问题造成的。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检验科必须加强与临床医务人员的沟通,有关人员每周都会到检验科了解上一周标本留取的质量问题,从源头解决标本质量问题。同时,临床实验室也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和培训有关人员如何正确留取标本。
三、 危急值临床应用的意义:
1、增强了检验工作者的责任心:危急值制度的建立促进检验工作者对异常结果及时进行分析复查,并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加强了检验工作者的主动性,责任心。
2、提高检验工作者理论水平和临床实验室的学科地位:临床实验室的作用是为临床科室提供及时、可靠的检验信息。当出现危急值后,检验人员将结合临床诊断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长期坚持下去,会提高检验工作者的诊断水平,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意识,临床实验室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检验医学得到了发展。
3、增强了服务临床的意识与沟通,当出现危急值并复
查无误后,检验人员必须第一时间与临床科室联系沟通,增加了检验拉与临床的沟通机会,相互信任与理解,变被动为主动,由于及时沟通,能使一些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郓城县人民医院
范文九:井 陉 县 中 医 院
井中发(2012)5号
井陉县中医院
关于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工作流程、处置规
根据“二级甲等中医院”标准的要求,充分发挥医技科室的临床指导作用,为危重患者抢救及时提供试验依据,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确保医疗安全。现制定我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工作流程和处臵规范。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望各科室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
附件1:危急值报告制度 附件2:危急值的工作流程
二0一二年一月十四日
主题词: 危急值
井陉县中医院
井陉县中医院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
一、“危急值”的定义
“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当这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三)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三、“危急值”报告程序和登记制度 (一)患者“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临床及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验)结果发出,详细、规范登记后,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
2、相关医护人员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详细、规范登记,立即派人取回报告,并及时将报告交负责或值班医生。负责或值班医生接报告后,应立即结合临床情况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需讨论、会诊者,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甚至医务科。事后及时记录处臵细节。 3、管床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 四、登记制度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遵循“谁报告,谁登记。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五、质控与考核
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并将内容在次日早会上交班,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六、质量管理持续改进
文件下发之日起,“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各科室每月一次对“危急值”登记报告处理情况进行汇总,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每季度对各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医院每半年一次根据临床需要和实践总结,更新和完善危急值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项目表。 七、临床“危急值”报告项目和警戒值 (一) 心电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 1、心脏停搏;
2、急性心肌梗死; 3、致命性心律失常: ①心室扑动、颤动; ②室性心动过速;
③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 ④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⑤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 ⑥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⑦二度II型及二度II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 ⑧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 ⑨大于3秒的停搏 ⑩低钾u波增高。
(二) 医学影像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
①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③脑疝、中线结构移位超过1cm、急性重度脑积水;
④颅脑CT或MRI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
⑥耳源性脑脓肿
2、脊柱、脊髓疾病:X线、CT检查诊断为脊柱外伤长轴成角畸形、锥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脊髓重度损伤。 3、呼吸系统:
①气管、支气管异物;
②肺压缩90%以上的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 ③肺栓塞、肺梗死。 4、循环系统:
①心包填塞、纵隔摆动; ②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5、消化系统:
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②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 6、颌面五官急症: ①眼眶或眼球内异物。 ②眼球破裂、眼眶骨折。 ③颌面部、颅底骨折。 7.胸部创伤
X线、CT检查诊断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 (三) B超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
①急诊外伤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内脏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
② 急性胆囊炎考虑胆囊化脓并急性穿孔的患者; ③考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④怀疑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出血;
⑤晚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5cm,合并胎儿心率过快(>180bpm)或过慢(<100bpm);
⑥心脏普大并合并急性心衰; ⑦大面积心肌坏死;
⑧大量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填塞。
(四)检验 “危急值”报告项目和警戒值
(五)病理科危急值报告项目 ①内镜活检、局部小手术取材临床送检诊断未怀疑恶性肿瘤而病理诊断可直接明确诊断恶性、原位癌的病例。 ②送检标本临床诊断肿瘤,而初步病理观察良恶性需进一步做免疫组化染色以区分肿瘤良恶性、分类、分型、分级的病例。
③首次病理诊断报告发出后,经重新取材、免疫组化、科内病理讨论后需重新修改病理报告和上级医院会诊与原诊断不符的病例。
④对送检冰冻标本有疑问或冰冻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或常规切片诊断与冰冻切片诊断不一致。
(六)内窥镜医生危急值报告项目 1、胃、肠腔或支气管内异物。 2、急性活动性出血。
3、手术中出现穿孔等并发症。 4、无痛胃、肠镜麻醉意外。
5、在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出现有危及生命并需及时处理的患者。
井 陉 县 中 医 院 危 急 值 报 告 及 处 理
范文十:危急值报告制度如持续改进,是否可以以此作为参照? 危急值
一、“危急值”的定义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三、“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四、“危急值”报告程序和登记制度
五、登记制度
一、“危急值”的定义
“危急值 ”(Critical Values)是指某项或某类检验异常结果,而当这种检验异常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三)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三、“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一) 心电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
1、心脏停搏;
2、急性心肌缺血;
3、急性心肌损伤;
4、急性心肌梗死;
5、致命性心律失常:
①心室扑动、颤动;
②室性心动过速;
③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
④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⑤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
⑥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⑦二度II型及二度II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
⑧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
⑨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
(二)医学影像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
①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③脑疝、急性脑积水;
④颅脑CT或MRI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
2、脊柱、脊髓疾病:X线检查诊断为脊柱骨折,脊柱长轴成角畸形、锥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
3、呼吸系统:
①气管、支气管异物;
②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
③肺栓塞、肺梗死
4、循环系统:
①心包填塞、纵隔摆动;
②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5、消化系统:
①食道异物;
②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
③急性胆道梗阻;
④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⑤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
6、颌面五官急症:
①眼眶内异物;
②眼眶及内容物破裂、骨折;
③颌面部、颅底骨折。
7、 超声发现:
①急诊外伤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内脏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
② 急性胆囊炎考虑胆囊化脓并急性穿孔的患者;
③考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④怀疑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出血;
⑤晚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并胎儿呼吸、心率过快;
⑥心脏普大并合并急性心衰;
⑦大面积心肌坏死;
⑧大量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填塞。
(三)检验 “危急值”报告项目和警戒值
Creatinine,Serum Cr血清肌酐 Glucose,Serum 成人空腹血糖 新生儿空腹血糖
Potassium,Serum K血清钾 Sodium,Serum Na血清钠 Calcium Ca血清钙 Arterial Blood Gases 血气
Hemoglobin Hg血红蛋白
WBC(血液病、放化疗患者)白血球 WBC(其他患者)白血球
Platelets(血液病、放化疗患者)血小板 Platelets(其他患者)血小板 Prothrombin Time(PT)血凝时间 INR(口服华茯苓) APTT
<生命警戒低值 ---- 2.8mmol/L 1.7 mmol/L 2.7 mmol/L 120 mmol/L 1.7 mmol/L pH: 7.0 pCO2:20mmHg pO2:50mmHg 50g/L 0.5×10 1×10/L 10×10/L 30×10/L ---- ---- ----
>生命警戒高值 880μmol/L 25mmol/L
6.0 mmol/L 160 mmol/L 3.3 mmol/L 7.6 70mmHg ---- ---- 40.0×10 40.0×10
秒 >3.5 100秒
四、“危急值”报告程序和登记制度
(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门、急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如疑有可能存在“危急值”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在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前,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必要时与有关人员一起确认标本采取、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要重新复检。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科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临床及检查(验)
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验)结果发出,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并做好“危急值”详细登记。
2、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如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检验科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临床科室应立即派人取回报告,并及时将报告交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接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并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3、管床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接收人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三)体检中心“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室检出“危急值”后,立即打电话向体检中心相关人员或主任报告。体检中心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需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帮助病人联系合适的医生,医生在了解情况后应先行给予该病人必要的诊治。体检中心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医护人员接获电话通知的患者的“危急值”结果时,必须进行复述确认后方可提供给医生使用。
五、登记制度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六、质控与考核
(一)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二)文件下发之日起,“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一级质量考核内容。督察室、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将对各临床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来自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等危重病人集中科室的“危急值”报告进行检查,提出“危急值”报告制度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危急值总结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