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外派美国孔子学院外派教师待遇然后留在那边没回来的

您好, []|
揭秘孔子学院风波:3天平息美国“驱逐”
[导读]美国“驱逐”孔子学院教师风波后,《瞭望东方周刊》第一时间独家专访国务院参事、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女士,听这位全球孔子学院“掌门人”讲述风波始末,以及孔子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
许琳我就在第一时间以我个人的名义分别给美国81所开设孔子学院的高校校长写了一封信。不是群发,是一封一封地写当地时间5月17日,美国国务院发布公告,目前在该国持有J-1签证的孔子学院中国教师将不得不于日离境。美方表示,不会为他们续签签证;如果他们愿意,可回到中国再申办适当的交流项目签证。“17号公告”一出,全球哗然。正当公众和舆论陷入困惑不解之时,事件却突然峰回路转。5月25日,美国国务院再次发布新修订的公告说,在美大学设立的孔子学院不需要进行资质认证;美方不再要求目前在美国中小学教课的孔子学院中国教师在6月30日离境等。之前的一切限制全部取消,事件得以比较完美地解决。美国“驱逐”孔子学院教师风波之后,《瞭望东方周刊》第一时间独家专访国务院参事、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干事许琳女士,听这位全球孔子学院“掌门人”讲述风波始末,以及孔子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81封信,一封一封地写《瞭望东方周刊》:最近一直在处理这件事情吧?这次是如何迅速而有效地平息了风波的 许琳:一共用了3天就解决了。美国当地时间5月17日(北京时间17日夜间),美国国务院一发布这个公告,我就在第一时间以我个人的名义分别给美国81所开设孔子学院的高校校长写了一封信。不是群发,是一封一封地写。信中我写到三点:第一,中方尊重美国的法律法规;第二,关于签证问题,一部分老师和志愿者持有J-1签证不是今天的事,已经近10年了,为什么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人提出质疑,偏偏现在提出来;第三,如果要按照美国国务院公告实施的话,对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所在大学以及合作的中方院校都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北京时间5月18日一早,我就收到81所在美孔子学院的“急救呼号”。18日下午,我将81封写给校长的邮件发出去了。应该说,我们是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作出了反应。给校长们发信的同时,又报告了中国和教育部。此时,美国的81所高校的校长们除了对公告表示“很震惊”之外也迅速地行动起来。威廉玛丽大学校长亲自写信给此次公告的签署人说:“作为美国最新设立孔子学院的大学,仅仅揭牌一个月,威廉玛丽已直接感受到该项目对我校中国语言与文化教学、研究、社区服务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匹兹堡大学孔子学院的美方院长哈瑞福特也公开表示:“孔子学院为宾夕法尼亚州的学生打开了了解中国的窗口,我们不会就这样放弃。”还有一些开设了汉语课的中小学校将此公告在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和学生,家长中有些是国会议员和州议员,其中有40多位议员集体咨询美国国务院,表示被通知下学期没有老师给我的孩子们上中文课了。美国媒体也穷追不舍,一直在质疑该公告的合法性。对汉办来说,压力非常大。因为目前在美国孔子学院的老师和志愿者共有600多人。公告一出,在美的中方院长、老师和志愿者们都非常紧张。有的老师才刚到美国,还没安顿好。于是,我们又立即给在美的老师们写信,说祖国和人民就在你们身后,不要害怕,我们正在跟美方交涉,相信很快会解决的。然后又给中国的合作高校校长们写信,说目前我们正在跟美方交涉,也希望他们能跟合作的美方院校协商。据说,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等都第一时间给美方合作院校写信沟通。所以说,美国的81所高校、美国民众和媒体三方面形成了合力,才使事件得以如此快速地解决。风雨还会来的《瞭望东方周刊》:这是不是自2004年孔子学院成立以来遇到的最大的一次冲击?许琳:是的。这的确是孔子学院成立以来面对的最大的一次冲击,当时真有点灭顶的感觉。实际上,自2010年,美国方面就开始全面调查在美孔子学院的“所作所为”。2010年,美国《彭博商业周刊》开始抽查在美孔子学院,要求孔子学院提供与中国合作院校、汉办往来的财务报表;调看所有孔子学院与总部之间的邮件往来;严格审查教材,查看教材中是否有共产主义、红色思想、有没有价值观输入等。这种“地毯式”的调查什么也没查出来。最后,他们只从教材中找到了一个地方“不合适”。中小学教材中有一篇《哪吒闹海》,他们说哪吒穿肚兜相当于裸体,而美国的中小学教材中不允许有裸体。事实上,孔子学院的教材中只讲授中国的历史、书法、武术、中医等文化,更多的内容是汉语言。多次无功而返,这次他们拿办学资质认证和签证做起了文章。在这个事件的背后,确确实实反应了中国的和平崛起、文化走出去和软实力的增强对美国乃至整个欧洲心理上的冲击,在孔子学院的事件上他们表现出了某种担忧。《瞭望东方周刊》:这次事件带来什么启示?许琳:从效果上看,这次事件可以说是把坏事变成了好事。本来美国官方对于孔子学院从来没说过“NO”,但也没说过“YES”,而这次先说了“NO”,后面又坚决说了“YES”。所以从政府层面上,以后就很难再说孔子学院不合法了。也可以说,这次孔子学院取得了同德国歌德学院、法国法语联盟、英国文化协会同等的地位。我觉得,这件事情处理得最成功之处就是,我们把美国81所大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也验证了汉办最初对孔子学院办学模式的设计是最合理的。孔子学院采取自愿合作办学的模式,这是在中国文化大国地位在全世界还没有完全确立的情况下唯一正确的选择。正因为如此,这次81所美国大学没有把美国国会针对孔子学院的“驱逐令”当作是中国的事情,而当作是他们各自学校的事情。所以他们最先起来反对。在此之前很多国内高校的老师都不理解,明明是合作办学,各出一半钱,为什么挂牌时只有外方学校的名称却没有中方学校的名称。这次事件发生后,不少人都理解了。如果说这次风波是公务外交的一个案例,那应该说是,美国人自己说服了美国人。《瞭望东方周刊》:除了坚持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外,孔子学院还急需做什么工作?许琳:这件事件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挑战。我现在想,如果没有把美国孔院的事情处理好,欧洲和日本立刻就会跟上。这次我们是利用了美国高校的力量修正了美国国务院的公告,但是如果有一天,需要用我们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法律和政策来跟美国或其他国家政府正面交涉的话,怎么办?现在,国家对于孔子学院没有立法,甚至于社会上在认识方面也有些摇摆不定。如果可以在《教育法》或《文化产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中设有一章,或写明一个条款的话,再遇到此类事件我们就有法可依了,而现在就只有一个孔子学院章程。因此,目前最紧迫的事情就是要尽快制定针对孔子学院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另外,我们急需建立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我相信美国这次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 ,所以我们必须为此做好应对准备。规模就是影响力《瞭望东方周刊》: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揭牌至今已经有8年时间,请谈谈最初创办孔子学院时的情况。许琳:说实话,最早成立的那一批孔子学院是我找了一些熟人。在此之前,我在教育部财务司工作,负责世界银行贷款,认识了一些行业专家,其中有不少国际著名大学的校长和教授;2000年至2004年底,我又任中国驻加拿大温哥华总领馆教育参赞,在此期间也结识了诸多教育人士。第一批获批的孔子学院一共27家,3家是我来之前就签了协议,其他24个都是我此前工作中认识的校长教授们。在2005年7月份举办的首届世界汉语大会上,国家领导人给这27家孔子学院授牌。在那次大会上,我们邀请了5000多名外国大中学生和600多名来自于全球67个国家的政府官员、主流大学校长、汉学家和教师。这次大会和孔子学院的首次授牌仪式对国外高校触动很大,会议结束不到半年就有100多所高校向汉办提出建立孔子学院的申请。我认为,什么是质量?影响力就是质量;什么是影响力?规模就是影响力。所以要先把规模搞上去。于是,汉办就开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到2006年时,孔子学院的发展形势跟2005年相比,一下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很快就形成了规模,发展为200余所。2008年春天,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董事长访问中国,他对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说想见见汉办的许琳。他认为,孔子学院是中国最棒的品牌。见到我后,他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原来你是个女的啊!他对我说,现在孔子学院在英国非常时髦。48家集团俱乐部经常举办社交聚会,以前大家见面都说西班牙语,以显示自己的国际学识;现在都改说“你好”“吃了么”甚至还有说“饱了饱了”。可见,汉语在英国上层社会开始成为时尚的代名词。他们讲一两句汉语的意义不在于学习了汉语,而是把中国当作了他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并以此为荣耀。从第一批27张孔子学院牌子发出去之后,全世界申办孔子学院的浪潮就一浪高过一浪,始终没有间断过,而且是直线上升。直到今天,发生了美国公告事件,还有76个国家的400多个机构排队等着申请设立孔子学院,其中包括50多个美国的机构。《瞭望东方周刊》:未来将建立多少所孔子学院?许琳:到2015年建立500所!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瞭望东方周刊》:如何实现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许琳:目前,国家对于孔子学院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是不足的。急需调兵遣将,派最好的人到一线去。可现在却做不到。人力方面。世界著名的歌德学院、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等都有专职队伍,歌德学院有近3000人的专职人员,但我们却没有,我们有点像“抓壮丁”!目前,汉办外派的中方院长、教师、志愿者都是临时的,从各个高校借调而来。每年派出1万名老师,对这些老师个人而言是出国锻炼的机会,也增加了个人的阅历,但是对汉办来说是投入大于产出,因为每位老师平均在外工作两年,刚刚积累了经验就到期了,而汉办又不得不从头培养新人。打造一支专职队伍,不说像造原子弹一样,也应该像当年开垦北大荒一样,或者像改革开放初期对公检法队伍的充实一样,来对待孔子学院的队伍建设。我希望我们能够打造出一支具有传教士式牺牲精神的队伍。财力方面,目前外派老师的工资比外交官低50%,很多老师不愿意出去,尤其是去一些动乱或条件比较差的国家。《瞭望东方周刊》:汉办注意到这次事件发生后那些质疑孔子学院的声音么?许琳:当然。这次美国官方改正得非常快,但国内反而有一些人希望看孔子学院的笑话。有的网民说,“活该,你们就不应该去,让人撵回来了吧!”还有说“中国有那么多失学儿童,农民工子女,为什么还要拿钱帮助外国人去?”在我看来,这些观点都是比较狭隘的。一些网民的谩骂和不理解最终中伤的不是外国人,而是我们自己。有的国内媒体也质疑孔子学院,负面的报道和情绪被一些境外媒体所转载。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特别是英美的智库精英们都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上是成功的,但在文化和经济并行走出去上却不是很理想,文化的脚步是滞后的。文化滞后的结果是什么?以非洲为例,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进驻非洲,但企业只是走出去了,却没有走进去。为什么没有走进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文化匹配。企业在当地修一所大桥,有多少人知道这是中国修的?但文化传播就会不一样。目前中国还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和单位,能做到像汉办这样在全球已有900个点,而这些点都是文化走出去的基地。其实,不到8年的时间孔子学院已经影响了一大批对所在国家有影响力的人。同时,孔子学院还是中华文化自醒自新的一个渠道。但国内还有不少人没有认识到孔子学院的发展潜力和影响力。这也说明,汉办在说服国人方面做得不够。《瞭望东方周刊》:因为不了解就可能产生误解误判,请谈谈孔子学院这些年所做的成绩以及在全球建立孔子学院的意义。许琳:美国斯坦福大学在给汉办写的申办孔子学院材料上的第一句话这样写道:“为了培育未来了解中国的美国领导人”。2010年,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董事会跟我要一个汉语教师。该学会有一所全美著名的精英私立中学昊济思学校,该校曾培养了多位美国驻华大使。这所学校出来的学生中有不少成为未来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校长对我说,“你如果能影响这所中学,你将影响未来的中美关系。所以请给我派一个老师,办一个孔子课堂。”于是,我们共同签署了昊济思学校孔子课堂协议,并派出一位北京师范大学在读的女研究生。目前她已经在该校执教两年,一个月只领1000美元的生活补助,但她所做的却可能是影响中美未来关系的大事。很多美国上流社会友好人士说,“孔子学院坚持这样办下去30年不动摇,世界一定会大变样。”截至目前,全世界已经有120多位国际政要参加过孔子学院活动,有些不止一次。比利时鲁汶工程大学校长韩德华对我说:孔子学院就是一张大圆桌。很可能没有坐在圆桌之前,有的国家对中国有成见,甚至是敌视。但是大家围着圆桌坐下来开始对话,就会相互倾听,就会相互影响,最后就成了奥运会的“五环”,不求完全重叠,但至少部分会有重叠,共识就会越来越多。除了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更重要的通过孔子学院这一渠道,加速了中国文化同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训诂学专家许嘉璐先生曾总结:孔子学院最重要的贡献就是,通过孔子学院这一渠道,我国的知识分子成建制地走出去了,而且是一直在走着。我们外派的老师两年一换,但一直都有老师在。每个老师都是活的中国文化标本,都是民间大使。这个作用真的是太大了。(瞭望东方周刊)
推荐微博: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图片网评国际国内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26岁女教师赴美国孔子学院任教_襄阳汉江网
登录媒体云账号
邮箱/手机号
下次自动登录
还没账号?
其它登录方式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
杨帆 本报记者刘德祥摄点击图像浏览高清图
本报讯【通讯员陈坤 记者刘德祥】记者昨悉,襄阳一中英语教师杨帆日前通过了国家汉办组织的2013年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外派汉语老师选拔考试。昨日,她动身赴美国孔子学院担任汉语教师,这也是今年我市唯一一名赴孔子学院任教的襄阳教师。
杨帆现年26岁,2012年从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到襄阳一中任英语教师。今年5月,她在国家汉办官方网站上看到相关信息后,当即报名。5月24日至26日,她在武汉大学考点进行了心理测试、笔试、面试。“外国学生想了解中国太极拳,你会怎样给学生讲解?”面试不仅要试讲,还考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把握。面对考官的提问,杨帆在现场打起了太极拳,并用顺口溜把太极拳要义解说了出来,“一个大西瓜,左边分给你,右边分给他……”
随后,她又通过了美国孔子学院接收方的网上面试。7月17日至8月16日,她在北京语言大学接受了系统培训。
据了解,今年国家汉办共招收344名教师赴国外孔子学院任教,任期3年。杨帆被派往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捷门棠学校孔子课堂任教,任教期间,国家汉办将每月发给杨帆1500美元的补助。
杨帆说:“在美国任教期间,我一定教好汉语的同时,把襄阳的历史文化宣传出去。”
责任编辑:朱孔舒
襄阳日报微信
襄阳晚报微信
拾光圈儿微信“美国下令60多所孔子学院全部停办”是真的吗?|界面新闻oJMedia近日,一篇《美国下令60多所孔子学院全部停办》的文章,在微信公众号被肆意转发,文章披露了孔子学院的乱象丛生,引发了网友对孔子学院的强烈质疑,而对于美国停办孔子学院的消息,更让人有&某位贪官被拉下水后的大快人心之感&,不少网友纷纷转发。
美国真的下令将孔子学院全部停办吗?
事实上,这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虚假新闻&。
5月28日,孔子学院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均对&美国下令停办60多所孔子学院&这一传闻进行了声明:
5月26日晚11时许,腾讯微信公众号&今闻解读&发表题为《美国下令60多所孔子学院全部停办》的微信文章。此新闻纯属捏造,完全失实。事实真相是,目前美国109所孔子学院全部运行正常,没有一所关闭。特此声明。
申明之后,&今闻解读&公众号,在历史消息中,已经看不到上述声明中提到的那篇微信文章。但是,在微信平台搜索里,还是能看到大量被转发的《美国下令60多所孔子学院全部停办》的微信文章,也的确出自&今闻解读&公众号。
假消息是如何大行其道传播开来的?
既然是假消息,自然会漏洞百出。笔者好奇心驱使,发挥了一下强大的八卦才能,这不果然人肉出了些许端倪:漏洞一:数据悬殊很大
笔者发现,文章中提到的&各国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共计691所。美国是设立孔子学院最多的国家,共60多所。&跟真实数据悬殊很大。
事实上,早在2013年底,中国在世界各国建立的孔子学院就已达440所,孔子课堂646个,共计1086个;最新消息称,孔子学院已突破500所,孔子课堂更是超过1000家。而孔子学院在美国的数量,并非60所,而是109所。
从两组数据的比对,不难推断,这篇文章真正的发布时期至少在2013年之前。漏洞二:网上搜索无果
按照常理,如果美国下令停办孔子学校是真实事件,那么互联网上这样的新闻应该很多,而事实上,通过谷歌搜索关键词&孔子学院&以及&Confucius Institute&,均没有搜索到相关信息。
而在国内,连&知乎&这样的对时事比较敏感的网站,也并未发现对于此事的热议帖。相反,日,一个关于&为什么美国要求孔子学院中国教师限期离境、拒提供续签?&的问题引来了&知乎&诸多网友的热议。
如果说,是中文传达速度不够及时,那么去BBC和CNN以及美国教育部网站上,笔者也均没有发现跟此事相关的蛛丝马迹。这难免有些奇怪。真相:消息源自四年前的墙外论坛旧帖
笔者在搜索相关信息时,无意间看到了一个发布于2012年的名叫《美国为啥叫孔子学院滚蛋》的长博文,里面不少观点和《美国下令60多所孔子学院全部停办》的文章相似,甚至表述一致。
通过对内容的更多搜索,最终指向了一篇叫做《感谢美国政府撕下了孔子学院的画皮》的文章。而这篇文章的发布时间,是在日。
通过比对,网上疯传的《美国下令60多所孔子学院全部停办》文章跟《感谢美国政府撕下了孔子学院的画皮》内容完全一致,而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美国撕下了孔子学院的遮羞布!》。另外,笔者还发现这些文章早在2014年,不少微信公众号就已转载过。事情人肉到这个地步,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1.某个墙外的小论坛早在2012年或者更早,就已发布过此文章,并一直未清理;
2.通过复杂的互联网传播,近日被某个想成名的公众号再次发布想引发关注;
3.经过著名微博博主的转发,这个消息迅速暴露在大众的视野中;
4.持续发酵后,有人把标题改成了《美国下令60多所孔子学院全部停办》发布,更加抓眼球;
5.消息被贴到了国内的几个论坛(也有可能是善良的群众搬运);
6.论坛传播后,为了增加人气与访问量的博主把文章转到了博客与空间;
7.微信公众号为了增加阅读量跟粉丝,把文章贴完后发了出来;
8.借助微信朋友圈强大的转载力量,这个文章成了爆款后又有人把它转到了微博;
9.更多的转发,于是不仅我看到了,而且你也可能看到了这条假消息。
为什么文章漏洞百出,居然没人发现?还有那么多的人参与了转载?笔者在此想提醒各位网民,转发文章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擦亮眼睛,千万不要沦为别人的帮凶还全然不知!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理性的网民、理性的媒体,不随波逐流。
孔子学院的全球发展现状如何?
目前,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软实力建设。比如,德国创办了世界范围内积极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机构&歌德学院&,西班牙创建了&塞万提斯学院&。而孔子学院,则是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最亮品牌。
孔子学院创建目的:文化输出
孔子学院,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
国家把在世界各国建设孔子学院作为一个宣传中国形象、增强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近年来,除了以汉语言文化推广为主的普通孔子学院之外,还创建了各种各样的特色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文化,如中医孔子学院、商务孔子学院、旅游孔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舞蹈和表演孔子学院、饮食文化孔子学院、茶文化孔子学院等。特色孔子学院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推广中华文化的新途径,其特点是不再是单纯的汉语推广,而呈现多元化和专业化。
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于韩国首尔,截止到2015年,十年间,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其发展势头之迅猛,人称&海外大跃进&。
从全球分布上看,欧洲、美洲和亚洲是孔子学院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根据计划,到2020年,孔子学院将在近500个世界大型城市设点,基本实现全球布局,推动汉语走向世界。发展瓶颈:赔本赚吆喝还遭遇关闭、停办
看到孔子学院如此迅猛的扩张,许多人为之兴奋不已:这么多洋人都学习和仰慕我中华传统文明,真乃我民族之千年盛事。孔老夫子当年&道行于天下&的未竟理想实现似乎指日可待。但是,10年来,孔子学院除了在数量上不断刷新纪录外,在教学质量和创新上始终却突破不多。一方面,孔子学院在大张旗鼓地创建,仿佛建成了多少学校好像就完成了任务,可以给国人一个圆满的交代一样。另一方面,教学方式单一,师资和教材编制严重不足。在国外的孔子学院,甚至有很多是没有法律保证、没有校舍、没有教师的&三无学院&。
近年来,孔子学院的巨额亏损也一直为人诟病。至今为止孔子学院的建立已经花了数十亿元之巨,而这几十亿元人民币大都是在赔本赚吆喝。而除此之外,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大举扩张,也让一些国家产生了担心孔子学院成为文化入侵的工具的顾虑。
这些都直接导致了部分孔子学院关闭、停办的事实:2012年5月,美国审查孔子学院学术资质,要求部分教师离境,此举引发舆论热议;2014年9月,美国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宣布,将与中国孔子学院停止合作;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孔子学院关闭。出路:调整战略,改变输出方式
有人说,孔子学院并没有对孔子的研究和其思想精神的传播有什么贡献。所做的事情,不过是教外国人中文而已,是资助人家的教育。陷入种种困境的首要原因,是我们在&究竟要向世界展示自己怎样一种文化&的问题上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一定要弄清楚孔子学院的主要功能究竟是向海外传扬中国文化、孔子思想,还是单纯的对外汉语教学?
要把孔子的儒家思想推向更多国家,还要看孔子思想与当今世界的价值观的异同之处。孔子思想基本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也有其局限性。民主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的西方民众并不以之为然,他们要的是民主和自由,每个人能平等地生存在美国这片土地上。这就与孔子思想有一定的冲突。
因此,对于孔子学院,西方社会也一直质疑不断。西方民众往往对官方机构心存警惕,认为政府和权力不应插手民间机构。以这种视角看来,他们眼中的孔子学院是在输入价值观,搞&文化渗透&,因此招致许多民众反感。
文化输出,应该本着自愿的原则,比如人家对我们传统技艺的追捧,对我们影视巨作的热爱,这种潜移默化中的文化输出更能让人接受。而如果以国家名义去做,就得慎之又慎。过多的政府行为,可能容易招致反感。由此可见,孔子学院那种一成不变的输出方式,显然应该有所改变了。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改变我们一些官员对孔子学院和文化交流的认识方式。文化交流不是一项政绩工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违反文化交流规律办事。更重要的是,孔子学院目标还是推广文化,而文化能否得到别人的认同,关键还是这种文化的吸引力与先进性,而不是我们投入资金的多少。归根结底,我们应在保护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使之实现现代化,成为一种符合现代社会生活的先进文化。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文创资讯,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专业报道,请
0界面JMedia联盟成员最新鲜的文创资讯报道、最深度的文创政策解读、最精准的文创趋势分析、最有趣的文化创意分享,文创资讯——权威的文创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孔子学院海外热?
已有 7066 次阅读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关键词:海外 是 孔子学院
办孔子学院是政府行为[0,4],主要由中国汉语办拨款.而在美的法语联盟、歌德学院是以民间商业存在方式运作(也有其政府的支持,经费比例不详).当地大学之所以合作办孔子学院,主要是为了得到这一笔经费,供自己办语言班和演讲等活动[1].
外国人来华教英语,中国人付钱;孔子学院海外教汉语,还是中国人付钱。中国本来就穷,到美国赔本教汉语,结果还被当作无照办学不得入境。 其实越南几年前已经不让建孔子学院[0].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年青的红卫兵们没有经过思考,满腔热情地打着红旗奔赴东南亚解放“被剥削被压迫“的人民。发现人家过得比我们好,根本不需要我们去解放。现在中国的人均教育经费仅40多美元,去为人均教育经费2700美元,又说1万美元[2,3]的美国教外语(人家也不需要孔文化),就跟当年输出革命一样没有道理。
这么多钱用来拯救我们自己无数失学流浪乞讨的儿童,建希望小学,办宏志班,提高教师研究生的待遇,才是正道。 PS:美国高考SAT全世界都可以考,美国也要求中国开放SAT考试。但是中国仅在美国自费设孔子学院很积极,美国自然要求对等开放教育。为了中国学生的迫切要求,大陆应该开放SAT。中国高考如果受到冲击,就必须朝素质教育改革。
孔子学院天价费谁出的?.cn/s/blog_64fz51.html
一般说来,维护一个像孔子学院那样门可罗雀的网站,年服务费最多不过十几万元,但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却支付了3520万元。如果不是财政部网站公布中标公告,这个天价维护费我们永远无从知道。 以“汉语国际推广”为招牌的孔子学院,一年耗费多少税款? 2008年光预算就高达16亿。此后更是一年更比一年多。希望工程历经20多年,也才募集50来亿。这么大把撒钱到国外去搞教育,怎么就舍不得花点钱在自己祖国的花朵上? 据百度,各国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共计691所。美国是设立孔子学院最多的国家,共60多所。每建立一所孔子学院需要多少钱?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提供的数据是50万美元。身居美国的薛涌先生估算,在美国建一所“孔子学院”至少几百万美元。至于教育部,则从来不肯告诉中国人民——做好事不留名,唯有在这样的事上,教育部才坚决要当活雷锋。 业内人士透露,所谓“孔子学院”,都是没有法律保证、没有学术资质、没有校舍教师的“三无学院”。在运营上,每一所孔子学院的共同点都是亏损,巨额亏损。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运作模式与财务状况不透明。也因此,孔子学院一方面成了中国政府填不满的窟窿,一方面又成了教育部官员任意提取各国货币的取款机。 学者赵进斌是这样看待孔子学院的:按照中国的作法,欧洲国家完全可以满世界建耶稣、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黑格尔、尼采、莎士比亚学院;美国更是有资格建华盛顿、林肯学院;俄罗斯完全可以建普希金、托尔斯泰学院;印度建释迦牟尼学院更是名正言顺。然而,我们看不到这些。赵进斌由此得出结论,教育部鼓吹的“孔子学院海外热”是无中生有的骗局,是又一次荒唐的文化大跃进。 中国已进入空前绝后的盛世,随着《大国崛起》,中国动辄很不高兴,很生气,西方包括东南亚诸国都早已明白,招惹中国后果很严重;如此一来,理应万国来朝,何需满世界烧钱去建孔子学院?香港学者吴三兴认为,靠赔本赚吆喝和的荒唐行为“输出软势力”,只能使海外侨胞感到心寒、更加鄙视或离心离德。 终于有一个国家站出来了,这个国家叫美利坚。但这一回却不是干涉中国内政,因为她是在自己的国土下对自己的大学教育进行规范:美国大学教育是不得忽悠人的,进入美国大学的科目,必须符合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于是乎,中国设在美国的60多所“三无”孔子学院,全部得滚蛋。 [0]美国为何对孔子学院提出限制[1]孔子学院全球扩张:如此慷慨谁买单[2]中国实际教育经费[3]孔子学院:全世界看中国人的笑话补充[4]中国政府出资开设孔子学院【5】这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落户美国,在推动汉语学习和增进民间交流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其中争议最大的要数汉办的政府背景和孔子学问与美国宪法之间的冲突。在美国学者眼里,孔子学院的政府背景加上孔子学问的君臣父子伦理与美国价值观之间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美国人对言论自由、信仰自由、表达自由等权利的认同根深蒂固,在教育领域里则具体表现为学术自由,这是一个属于依赖思辨的行当,言论自由被限制的话就等于抹杀了创造力,这也正是很多美国学者所担心的。 孔子学院在美国的另一个争议来自它的运作方式,一方面是不计成本的巨额经费投入,另一方面却是对美国学生免费。汉办从2004年起开始在全球各地建立孔子学院,10年间美国就已有了80多所孔子学院、300多个设在中小学的孔子课堂。而在美国建设孔子学院需要很多钱,根据汉办的官方数据,每所孔子学院建设费用要50万美元,每个孔子课堂6万美元,中外投资原则上各半,但美方主要以硬件投入的形式投资,如孔子学院所需的办公和教学场地、家具和办公设备等,这样算下来中国政府在美国建校方面的投入就高达6000万美元。学院和课堂建成后还需要运营经费,汉办会为每所孔子学院提供5到1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此外还要提供免费教材,支付专职教职工和外派志愿者的工资、福利、交通等的费用,如果再算上给孔子学院所在学校各种专项经费资助的话,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孔子学院的投入早已超过5亿美元。相反,孔子学院的课程对美国大、中、小学生来说不仅免费,而且还提供奖学金,组织到中国学习培训、举办演出和中文比赛等。孔子学院的唯一收入来自走出去开办的中文课,但这部分的收入非常有限。这种不计成本的做法招致了一些西方学者的质疑,尤其中国尚有上千万的失学儿童,边远地区的学校没教室、学生没有课本等,相反却对教育发达、生活富裕的美国学生提供高额资助,似乎与孔子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6】包括哈佛在内的一些顶尖大学都没有接受中国资金开办孔子学院[7]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美国下令60多所孔子学院全部停办日 14:47 & & &【摘要】美国大学教育是不得忽悠人的,進入美国大学的科目,必须符合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于是乎,赵国设在美国的60多所“三无”孔子学院,全部停办(注:后来官方说并未停办)。 & &有人记得孔子学院网站的招标吗?一般说来,维护一个像孔子学院那样门可罗雀的网站,年服务费最多不过十几万元,但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却支付了3520万元。如果不是财政部网站公布中标公告,这个天价维护费我们永远无从知道。 & &以“汉语国际推广”为招牌的孔子学院,一年耗费多少公费款?2008年光预算就高达16亿。此后更是一年比一年多。希望工程历经20多年,也才募集50来亿。这么大把撒钱到国外去搞&教育&,怎么就舍不得花点钱在自己祖国的花朵上? & &目前在各国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共计691所。美国是设立孔子学院最多的国家,共60多所。每建立一所孔子学院需要多少钱?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提供的数据是50万美元。身居美国的薛涌先生估算,在美国建一所“孔子学院”至少几百万美元。至于教育部,则从来不肯告诉我们人民——做好事不留名,唯有在这样的事上,教育部才坚决要当“活雷锋”。业内人士透露,所谓“孔子学院”,都是没有法律保证、没有学术资质、没有校舍教师的“三无学院”。在运营上,每一所孔子学院的共同点都是亏损,巨额亏损。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运作模式与财务状况不透明。也因此,孔子学院一方面成了填不满的窟窿,一方面又成了教育部官员任意提取各国货币的取款机。 & &学者赵進斌是这样看待孔子学院的:欧洲国家完全可以满世界建耶稣、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黑格尔、尼采、莎士比亚学院;美国更是有资格建华盛顿、林肯学院;俄罗斯完全可以建普希金、托尔斯泰学院;印度建释迦牟尼学院更是名正言顺。然而,我们看不到这些。赵進斌由此得出结论,教育部热捧的“孔子学院海外热”是无中生有的骗局,是又一次荒唐的文化大跃進。 & &香港学者吴三兴认为,靠赔本赚吆喝和荒唐行为对外“输出软势力”,教的只是一些汉语简化字,跟孔子一点不沾边,只能使海外侨胞感到心寒、更加鄙视或离心离德。终于有一个国家站出来了,这个国家叫美利坚。但这一回却不是干涉你家内政,因为米国要在自己的国土下对大学教育進行规范:美国大学教育是不得忽悠人的,進入美国大学的科目,必须符合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于是乎,赵家设在美国的60多所“三无”孔子学院,全部关闭。 & &网友说,当有众为孔子学院的教师被美国驱逐而愤愤不平时,不妨看看美国的孔子学院都在玩什么猫腻:一些官员的子女利用孔子学院向国内申请官方办学经费,然后让高官子女在里面任教。目的只有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用我们纳税人的钱帮他们拿到绿卡。明修孔夫子的栈道,暗度他们官二代的陈仓。。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徐明昆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43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那边的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