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组合是什么教育模式?

自主课堂教育模式初探
自主课堂教育模式初探
&作者:欧敏来源:转载
&&  所谓的教育模式是回答了诸如“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问题。简洁地说,平山小学的“自主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独立、自主、合作、智慧”型课堂。自主课堂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掌握知识,启迪智慧。“怎么做”是打造一个自主课堂文化的载体,建立合作型小组,将自主课堂的指导思想贯穿到教学的“先学、提问、讲解、评价、媒体、作业”7个环节中去。图1是自主课堂教学模型。
自主课堂教学模型
  一、自主课堂的特征  1. 独立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提倡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所以广为传颂,是因为它反映了没有独立的精神就无法科学地探索世界;没有独立的思想就无法构建民主和谐社会。独立这个词总是与质疑、创新紧密相联的。没有独立与质疑的精神,也就没有创新。  淘宝可能是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其董事长马云在他的儿子18岁生日时候送给他一句话:“永远用自己的脑袋思考问题,独立判断”。马云在经营企业也提倡独立判断与创新,他说:“我的公司是个动物园,而不是农场,农场永远做不出创新,农场就是一群鸡一群鸭都一样,服装都统一,麻烦大了。”  联系我们的教学,平山小学就是要通过自主课堂这一阵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做个独立的、有主见、有判断的人。  2. 自主  我认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现今的教育现状“倒逼”的结果。我提出一个观点:要想解放学生,首先要解放自己。深圳作为一线城市,其学校的规模一般都很大,在大班大校的环境中,加强集体管理,维持教学秩序变成学校和班级运作的前提。否则老师腾不出时间和精力来教学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倒逼”着老师放开课堂的话语“霸权”,主动“缺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  3. 合作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与学生是单点沟通。自主课堂则倡导建立合作型组织,鼓励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鼓励组内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鼓励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4. 智慧  马云说过:“我特别喜欢这两个字:启迪,现在的教学我觉得是在灌输知识。知识是可以灌输的,但是人类的智慧是启迪的,是唤醒的。我们进入二十一世纪,在知识爆炸的时候,我们重要的不是获取更多的知识。”  马云的观点非常切合当今的社会。在互联网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获取成本越来越低,知识已经不再是智慧,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智慧;知识也不再是力量,智慧才是力量。  那什么是智慧呢。原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刘焕彬教授认为所谓的智慧就是构建自有的知识体系。知识经过琢磨,体悟,升华,在现实世界中不断验证与修复,知识慢慢就上升成了智慧。  我们提倡“智慧型”的自主课堂,就是要避免让学生直接得到知识,转而引导学生去感悟,去思考,去质疑,去合作,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升华成了智慧。  二、自主课堂的组织形式  不同于传统教学,自主课堂为了实现“独立,自主,合作,智慧”,需要打破传统的学习模式,建立合作型学习组织和管理激励方法。  1. 小组构建  一般来说,异质的成员会对同一事物持不同的态度和观点,不同的观点汇聚有利于思维的发散,有利于成员看到问题的不同方面,对事物形成更全面的认识。因此在分组的时候要注意异质成员的搭配。比如有些学生认字差但是读写好,有些学生认字好但是读写差,还有些人认字读写都差但是课堂发言敢举手,胆子大,在我教学的实践中,这些都是很好的组合。总之分组既要考虑优良差生搭配,也要考虑性格组合。  分好小组之后,小组成员作为一个团体,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时互相帮助,可以是帮助合作形式,也可以是探讨合作的形式,组内人员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小组之间是竞争关系,因为外部对手的存在,小组内的成员会变得很团结。  2. 小组管理  平山小学的小组分层管理可概括为“1拖6教学法”,即1个教师负责6个组长的问题,掌握6个小组的学情;每个组长负责解决6个组员的问题,掌握每个成员的学情。  小组组长又叫“教师助理”。每个小组视为一个“小班”,一间教室里的有N个小班;小组长定期选举,使每个人都在小组长的位置上经受锻炼,为每个人释放个性、展示才华搭建平台。  3. 小组激励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比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范围要广。在小组中可以安排一对一进行帮助合作,鼓励中差生勇敢发言,大声发言,并予以及时的奖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适时对小组集体进行奖励,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因为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奖励中,任何一个不达标小组都不能获得奖励,这就使得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向同一水平的同学进行协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另一方面向落后学是,帮助他们达标。  三、自主课堂实施  “独立,自主,合作,智慧”是自主课堂的四个特征也是指导思想,这种思想需要贯穿在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我们对教学中的“先学、提问、讲解、展示、评价、媒体、作业”7个环节的设计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每个环节均侧重体现课堂的某一个或几个特征。,如下表所示。
表1 自主课堂的特征与教学环节之间的映射关系
  1. 先学  先学是教学环节的开端,也是最重要的阶段之一。通过先学,帮助学生提前储备问题,通过带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与独立特质;通过先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先学还可以培养学生与家长的合作。家长与学生的合作可以大大提高先学环节的质量。象平山小学不少孩子来自劳务工家庭,大部分家长将孩子的学习几乎全部寄托于学校。部分家长有时间但无能力,需要老师提供有梯度的帮助,先教家长,再教学生;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有能力但无暇顾及,需要老师通过“家长互动”的方式,加强联系,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  2. 提问  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课堂文化中的“独立”与“智慧”特征。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教学实践中,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大胆提问、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做“问题大王”的班级文化;其次要尽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老师扮演的角色有点象苏格拉底,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享受思考的过程,启迪智慧;第三、教师要尽量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问题要有覆盖面,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3. 讲解  一个好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的感觉。一个好的讲解是一剂知识到智慧的“催化剂”。  讲解要做到两个不许:一是教师的讲解时间原则上不许超过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一;二是学生能讲清楚的不允许教师代讲。  4. 展示  展示体现了课堂文化中的“合作”与“智慧”特征。  展示侧重于组间展示,小组展示前小组内部成员进行观点分享,探讨,并推举小组发言人。小组发言人汇聚小组组员的精华,展示小组的整体思想。与其它小组进行竞争与合作。  5. 评价  评价环节是展示环节的结论性评述。评价既有老师点评,也有组内互评与组间互评的方式。  组内与组间互评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归纳总结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互评也使得学生分享别人的观点,更加全面地认识事实的不同侧面,引导学生深度思索,获取知识,启迪智慧。  老师的点评要起到两个作用:一是要有鼓励的作用,鼓励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发言面争取百分之百;二是要有点拨的作用。  6. 媒体  教师要整合教学资源,带领孩子充分用好教材,课件、教具等教学资源,给学生更多猜测、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去辨别、体验、展示,激活思维,激发灵感,质疑提问,解疑创新,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就感。媒体是很好的工具,需要老师充分利用。  7. 作业  作业环节是教学的最后一环,起着承担知识点的总结,提炼,升华、固化作用。作业环节设计得好可以巩固所学,启迪思维,反之则变得机械重复,僵化思维。  四、小结  平山小学的自主课堂文化核心思想是“独立、自主、合作、智慧”,其载体是建立合作型学习小组,而教学七环节的具体设计则是自主课堂文化的具体应用与教学实践,如何在实践中落实自主课堂文化的核心思想,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copyright& Lushan International Experimental School All right reserved&&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制作
湘教QS7-684& 湘ICP备0500897号 版权所有养老双轨制、家庭异质性与城镇居民消费不足--《金融研究》2013年08期
养老双轨制、家庭异质性与城镇居民消费不足
【摘要】:本文从养老双轨制视角出发,基于城镇家庭异质性从实证角度研究了养老双轨制对我国城镇居民总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养老双轨制对依赖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模式家庭的人均教育支出和人均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进而也抑制了城镇居民总需求。另外,研究还表明,城镇家庭社保模式并轨改革对城镇居民消费有很强的释放效应。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D669.6;F126.1【正文快照】:
一、引百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稳定增长,令世人瞩目,但同时经济结构性矛盾却日益突出,表现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却持续下降。近年来,对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学术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研究文献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居民消费不足进行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郑秉文;孙守纪;齐传君;;[J];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01期
朱国林,范建勇,严燕;[J];经济研究;2002年05期
张车伟;;[J];经济研究;2006年12期
高梦滔;姚洋;;[J];经济研究;2006年12期
罗楚亮;;[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何立新;封进;佐藤宏;;[J];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陈斌开;陆铭;钟宁桦;;[J];经济研究;2010年S1期
白重恩;李宏彬;吴斌珍;;[J];经济研究;2012年02期
胡永刚;郭长林;;[J];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郭凯明;龚六堂;;[J];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兆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刘泽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1期
廖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3期
刘泽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沈君彬;;[J];兵团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胡宝娣;汪磊;;[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周绍东;;[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池学勇;程凌;;[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宁光杰;;[J];中国经济学;2009年00期
谢周亮;;[J];财经科学;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万广华;;[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城市转型与人类未来”城市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陈娟;林龙;叶阿忠;;[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史宇鹏;李涛;丁彦超;;[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卢燕平;史振华;;[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申涛;和荣;楚文杰;周晓娜;;[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杨娟;孟大虎;;[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吴春芳;;[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廖娟;;[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洪远朋;卢志强;陈波;;[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4)[C];2004年
张侃;杨绍丽;;[A];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增刊)[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侯文杰;[D];南开大学;2010年
王博;[D];南开大学;2010年
杨光;[D];南开大学;2010年
刘祥琪;[D];南开大学;2010年
孙旭;[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刘冰;[D];浙江大学;2009年
郭凤鸣;[D];吉林大学;2011年
谢勇;[D];南京大学;2011年
张文武;[D];南京大学;2011年
刘东皇;[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博子;[D];湘潭大学;2010年
邓宏林;[D];苏州大学;2010年
陈旭;[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何长华;[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康芳琴;[D];西北大学;2010年
徐加桢;[D];浙江大学;2011年
谷雪;[D];南昌大学;2010年
丁鸣杰;[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张加双;[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肖海姣;[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实;罗楚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赵友宝,张越玲;[J];财经科学;2000年04期
杨建芳;龚六堂;张庆华;;[J];管理世界;2006年05期
陆铭;李爽;;[J];管理世界;2008年09期
李振明;[J];经济科学;2001年03期
邓大松,刘昌平;[J];经济科学;2001年06期
王海港;[J];经济科学;2005年02期
龙志和,周浩明;[J];经济学动态;2000年03期
刘文斌;[J];经济学动态;2000年09期
朱国林;[J];经济学动态;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世录;包红军;;[J];现代商业;2010年06期
刘碧云;[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夏怡;[J];当代青年研究;2002年02期
凌静;;[J];理论界;2006年09期
臧云泽;[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杨睿;文春晖;;[J];湖湘论坛;2006年05期
;[J];风采;2008年12期
王爽;;[J];创造;2010年Z1期
;[J];政工研究动态;1999年18期
李;;[J];当代社科视野;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左琦;;[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郭艳平;;[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那岩;梁庆燕;;[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李志强;;[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郭祥林;陈双双;;[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田阳;;[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施澜;方卫华;;[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A];河南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王国平;;[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王福杰;孙娜巍;;[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穆巍;[N];哈尔滨日报;2007年
王静;[N];鄂尔多斯日报;2006年
北京外事学校 赵宏宇;[N];大众科技报;2006年
王巍 通讯员
郭社发;[N];石家庄日报;2010年
修仰峰;[N];中国商报;2006年
张春风?杜颖梅;[N];江苏经济报;2007年
刘佳;[N];中国妇女报;2003年
驻陕西记者
符世雄;[N];中国人事报;2007年
陈黛;[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通讯员 向定山;[N];恩施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苏文胜;[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刘艳彬;[D];吉林大学;2008年
郝东阳;[D];吉林大学;2011年
陈林兴;[D];浙江大学;2012年
纪江明;[D];复旦大学;2011年
黄敬斌;[D];复旦大学;2006年
陈佳;[D];南开大学;2009年
余元全;[D];重庆大学;2007年
邢戬;[D];吉林大学;2013年
田渝;[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任钰莹;[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王晓亚;[D];河北大学;2011年
郑晔;[D];吉林大学;2005年
王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彭争艳;[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胡菡子;[D];西南大学;2010年
寇丽梅;[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谢婷婷;[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王燕;[D];东北大学;2006年
李瑞东;[D];内蒙古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欢迎来到千里马论文发表网
当前位置: >
浅析传统家庭伦理思想与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
发布时间: 08:59
论文关键词:家庭 家庭教育 弟子规 青少年   论文摘要:传统家庭教育中德育职能至上,重视个体自我教育和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现代家庭教育的德育职能则逐弱化,出现家庭道德教育空白的现象,导致个体人格的缺失。因此,建立新型的家庭教育模式成为必然。以《弟子规》为例,分析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在构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和青少年家庭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中,家庭的伦理道德教育居于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有着无可取代的和文化功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有其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经验。因此,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的价值,并将其发扬光大,完成其现代化转化,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而且对构建现代新型的家庭教育模式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传统的中国家庭指在中国封建宗法制和小农自然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家庭。古代中国,家庭教育中德育职能至上,视家庭为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重视个体自我教育。《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家天下的中国古代社会,齐家既是修身的目标,又是治国的基础。因此,如何“齐家”便成为古代家庭教育的根本追求。 传统家庭教育把对家庭成员的道德教化作为其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父慈子孝、君义臣忠、兄友弟恭与贤妻良母的观念至为深入。“尊德性而道学问”,强调知识授受的道德化,从而使知识授受与道德教化合二为一,在教学中培养道德,在道德训练中学习经典。因此,从儿童本身的生活体验出发来培养其尊老敬长的情感,最为自然最为贴切。因先天的血缘关系和后天的养育关系,儿童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对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家庭群体感的认同和对家长养育之恩的孝敬情感。这种天然的情感是维系家庭的重要力量。家庭教育以此为基本出发点,既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又切合儿童的生活和情感的体验,也是家庭教育获得细雨润物效应的基本因素。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而存在,通过家庭教育可以有效地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塑造家庭成员的人格,使其在一定程度上遵从社会意愿,成为社会的同质因子。但现有家庭教育的实然状况限制其应有职能的有效发挥,甚至出现负效和职能错位现象。表现在:1、在家庭教育观念上,一方面沿袭了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光宗耀祖”、“望子成龙”等价值观念,存在着“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一方面又受现代社会主文化、各种亚文化甚至有意无意受某些反文化影响,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注意到家庭成员的多方面发展,但又忽视家庭成员人格主导方面—道德品质的培养,出现重智轻德甚至家庭道德教育空白的现象,致使家庭成员人格畸形发展。2、在家庭教育职能方面,忽视大众在家庭中的有效利用,使其传递了大量不必要甚至有害的信息;社会还缺乏一套强有力的道德规范体系,使家庭教育中道德观念的培养处于茫然无措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中以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牢固基础的德育职能的发挥;现存人才选拔制度引发了学校教育职能的偏颇,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发生错位,弱化了家庭教育应有的职能,增加了家庭成员利用消极的亚文化甚至反文化中的价值观塑造自我、设计自我的可能性,使其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异质因子。 由此可以看出,现存家庭教育模式无论价值观念层面、教育职能层面还是具体的教育手段、方法层面都存在着不少局限性。转轨期的社会孕育着新型的家庭,需要全新的家庭教育,因此,从实践角度看,建立新型家庭教育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构建新型家庭教育模式,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需要,也是对现有家庭教育反思的结果。同传统家庭教育相比,现存家庭教育的德育职能逐渐被弱化,逐渐被智育和其他一些功利性较强的教育职能所代替,出现家庭道德教育空白的现象,导致个体人格的缺失。现代家庭教育应强化其德育职能,尤其是摆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位置。古人主张“养正于蒙”、“教子婴孩”,就是要从小注意家庭成员道德品质的培养,把道德实践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领域,使品德的不断提高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统一起来。笔者仅以当前在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最被国学教育者看好的古代蒙学教材《弟子规》为例,进一步剖析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在构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和青少年家庭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弟子规》从宋朝开始推行,流传在中国有近千年的历史。由于它通俗、易懂、易行,包含了大量思想修养、待人接物、饮食起居、生活礼规等做人的基本准则,特别讲究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曾经盛行一时,被誉为“便于诵读讲解而皆切于实用的”“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在进行青少年道德教育时,其独具特色的伦理道德、童蒙养成的教育思想,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并进行深人研究,使之为今天的青少年教育实践服务。 (一)蒙以养正,德教为先的家庭启蒙教育 现代家庭伦理建设必须抓家庭教育,不重视家庭教育,或者虽重视但不得其法,都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家庭伦理。儿童的第一学校是家庭,儿童在这里接受做人和做事的最初教育,打下一生立身成才的基础。家庭教育的特点是亲切的,随时随地的,启蒙重于知识,模拟重于传授,而父母是无法选择的首任教师。在对待父母和长辈的关系方面,《弟子规》特别强调儿童要听从父母的教导,养成听话、孝顺的习惯。儿童在幼年时期,尚未在经验和思维方面形成个人的主见,道德观念也不具备,需要父母的正确教育和引导。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人的最初道德观念、是非标准、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从家庭中得到的。所以强调家庭教育在一个人成长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强调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特别是要强调家长根据社会生活准则,对孩子的行为活动提出要求,给予指导,并注意其表现,随时对之作出评价,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等是非善恶标准。 (二)勤奋严谨、生活有序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它广泛地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和处事之中。在自身的行为举止和生活习惯方面,《弟了规》认为,应使儿童养成生活有序、讲究卫生、珍惜时间的习惯。珍惜时间。学生时期是人生之基础,“少不学,老何为”。因此要“朝起早,晚眠迟;老易至,惜此时”。2、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晨必盟,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育定位;莫乱顿,致污秽”。3、正确的衣食标准。教育孩子从小应树立正确的生活价值观念,主张“衣贵洁,不责华;对饮食,勿拣择”。4、良好的步履情态。“步从容,立端正”。5,稳健明哲的处事心理。“事匆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以上规范要求青少年抓住今日时光,讲究个人生活卫生。而现实中的青少年,衣帽不整者有之,奇装异服,生日宴请,攀比奢华,追求奢侈生活方式者有之。这也说明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提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事先做人,学智先学人,育才先育德,德才兼备,既要有才,更要有德。
(三)诚信克己、慎言向善,重视人际交往的道德修养教育 《弟子规》认为,道德目标一旦确定,就要重视个体道德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使道德规范转化成为一种内在的自觉需求,并最终形成为一种制约一个人行动方式的习惯化的行为。在中,它主要倡导儿童在诚实守信、见贤思齐、对人仁慈等方面进行道德行为习惯修养。1、诚实处好与他人关系。人别人房室应声音响亮地打招呼,“将人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借物须及时归还,“用人物,须明求;借人物,及时还”。2、言而有信,说话文明。“凡出言,信为先;市井气,切戒之”。3、语言谨慎,言必有据。说话吐字,要重而舒缓。“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4、正确认识和对待过错。明确“错,,和“恶”的根本界限,“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这对改正当前在青少年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和问题,大有裨益。 (四)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情感追求教育 《弟子规》中反复阐释的“人则孝”、“出则佛”、“泛爱众”等规则体现出来的主要是情感追求。其中“人则孝”是感恩教育,“出则梯”是尊重教育,“泛爱众”是关心教育。 孝不仅是德之本,也是一切教化之根本与起点。因而,古代众多童蒙教育中都强调孝的内容,提倡“百行孝为先”,认为这是行为处事的基本和道德实践的起点。让孩子感父母之恩,报父母之恩,决不仅仅是培养一种家庭的美德,更是培养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人格意识。当代家庭,独生子女在家里得到过多关爱,往往容易形成自我中心主义的性格,只考虑自己的需要,不考虑家里的困难。很多大学生虽然知道靠父母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上学,却大把挥霍而对父母没有一丝感激;明明是贫困生,接受了热心人的帮助后,却想把受助记录抹掉。“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感恩,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是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产生的主动寻求回报的一种心理体验,是人性高贵之所在。因此,对儿童进行感恩教育,让受教育者感受别人对自己的爱,体验理解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并把报答别人作为自己的一种人生信念,是情感教育的重要任务。 尊重教育是满足别人被尊重的心理需要的教育,这种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教育,每个个体才能获得被别人尊重的情感满足。尊重他人,是一种爱心的付出,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与互动。因此,对于儿童来说,培养他们尊重别人的情感尤为重要。在《弟子规》“出则佛”条中,我们看到的就是如何尊重人的教育。 提倡关爱社会每个成员,见善思齐,仁德日进的社会公德。关心每个社会成员,要象爱护自己、关爱自己的父母那样去关爱所有人,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让孩子学会关心,其实也是对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未来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会关心别人的人,才能处理好与周围人的关系,才能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也才会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当前,大多数独生子女往往受到家人过多的呵护,可是关心别人的机会实在太少,长此以往将难以形成照顾别人甚至照顾自己的能力,对未来的人际交往、心理发育、甚至事业发展都会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今天教孩子学会关心就成了父母最大的责任。“泛爱众”表达的就是一种非常广泛的关心意识,这种关心意识与现代教育中“学会关心”的理念是相通的。 总之,《弟子规》中的家庭伦理教育思想丰富独特,特别是一系列独到的教育方法和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借鉴和发扬光大。但是也必须注意到,在探究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现代转化的同时,还应当剔除其中的糟粕,不可生搬硬套,要取其精华,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千里马论文网:/jy/ll/63640.html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鄂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庭教育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