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怎么测试基因型怎么算

频道推荐文章
频道本月排行
随机推荐文章
Copyright (C) 2006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第二套理综考试测试题(日);命题人:周佳腾、黄庆华、邓胜;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2.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下列有关动物;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4.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
第二套理综考试测试题(日)
命题人:周佳腾、黄庆华、邓胜
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 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C. 分泌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D. 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2.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 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 ③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
D. ③④ 3.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 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 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 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4.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段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述。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 B. 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 C. 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 D. 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
5.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 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6.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 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 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 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类型比红花植株的多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 SO3所含的氧原子数为1.5NA
B.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6.4 g,则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0.2NA
C.在含Al3+
A的AlCl3溶液中,Cl总数为3NA
D.常温常压下,7.8 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阴离子所含电子数为1.8 NA
8.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Zn(s)+CuSO4(aq)=ZnSO4(aq)+Cu(s)ΔH=-216 kJ?mol-1,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B.已知2H2(g)+O2(g)= 2H2O(g)ΔH=-483.6 kJ?mol-1,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
C.相同条件下,1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 mol 氢分子的能量为E2,则2E1&E2 D.H+(aq)+OH-(aq)= H2O(l)
ΔH=-57.3 kJ?mol-1,含1 mol NaOH的NaOH溶液与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 kJ 的热量
9.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2在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 B.溶液中OH―向电极a移动
C.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 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 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有几个
①NaHCO3溶液加水稀释,c(Na+)/c(HCO-
3)的比值保持增大
②浓度均为0.1 mol/L的Na-
2CO3、NaHCO3混合溶液:2c(Na+)=3[c(CO32)+c(HCO3)]
③在0.1 mol/L氨水中滴加0.l mol/L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a,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④向0.1mol/LNa-
2S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Na+)、c(SO32)均增大 ⑤在Na2S稀溶液
中,c(H+)=c(OH-
11.下列对三种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种有机物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B.阿司匹林的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 种
C.麻黄碱的分子式是C10H15NO,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有3 种
D.青霉素氨基酸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 溶液反应 12.恒温恒容下,向2 L密闭容器中加入MgSO4(s)和CO(g),发生反应:
MgSO4(s)+CO(g)MgO(s)+CO2(g)+SO2(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υ (CO)=0.6 mol/(L?min)
B.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容器中MgSO4、CO均为1.0 mol,则平衡时n(SO2)=0.6 mol C.4 min后,若升高温度,SO2物质的量浓度变为0.7mol/L,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4 min后,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向容器中加入了2.0 mol的SO2
.卤素互化物与卤素单质性质相似。已知CH2=CH-CH=CH2(1,3-丁二烯)与氯气发生1∶1
加成产物有两种:① CH2Cl-CHCl-CH=CH2 (1,2-加成)
②CH2Cl-CH=CH-CH2Cl (1,4-加成) 据此推测CH2=C(CH3)-CH=CH2(异戊二烯)与卤素互化物BrCl的1∶1加成产物有几种(不考虑顺反异构和镜像异构) A.6种
.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则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变,则它的运动状态不改变 C.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不变
D.物体的位置在不断变化,则其运动状态一定在不断变化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开始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两物体在0~t2时间内的运动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
B.甲物体的位移在不断增大,乙物体的位移在不断减小 C.t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D.0~t1时间内甲物体一直在乙物体之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和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B.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的不确定量同时变大,同时变小 C.爱因斯坦在对黑体辐射的研究中提出了能量子的观点 D.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中发现光具有波动性
.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石、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
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铀核(238206
92U)衰变为铅核(82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衰变和10次?衰变
B.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的核子有半数发生变化所需的时间就是半衰期
C.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D.?射线与?射线一样都是电磁波,但?射线穿透本领比?射线强 18.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氢原子从n?3状态跃迁到n?4状态时,辐射出0.66eV的光子 B.波尔理论认为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电子的轨道半径是连续的 C.波尔理论也能很好地解释复杂原子的光谱
D.大量处在n?1能级的氢原子可以被13eV的电子碰撞而发生跃迁
19(多选).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的时间为t,B为AC段的中
点,物体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在B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v。则(
A.物体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4
B.A、C之间的距离为1.5vt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vt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v
20(多选).如图a所示,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足够长斜面向上运动,此物体在斜面上的最大位移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如图b所示。设不同倾角下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g?10m/s2,列分析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5m/s B.加速度的最小值为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随角度增大而先增大
D.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随角度增大而先减小
21. (多选).如图是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
与入射光频率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
A.该金属的溢出功等于E?hv0 B.该金属的溢出功等于hv0
C.入射光的频率为2v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v0 D.当入射光的频率v大于v0时,若v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 动能也增大一倍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2.(8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中
(1)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需要”或“不需要”)测量小车的质量。
(2)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O、A、B、C、D、E、F
共7个计数点(图中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他将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计数点
由以上数据可计算出打点计时器在打A、B、C、D、E各点时物体的速度,其中D点的速度应该为m/s。整个过程中小车的平均加速度为m/s2。(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7分)为了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和检验两个小球的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某同学选取了两个体积相同、质量相差比较大的小球,按下述步骤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m2); ②按图示安装好实验器材,将斜槽AB固定在桌边,使
槽的末端切线水平,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 ③先不放小球m2,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开
始滚下,记下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④将小球m2放在斜槽末端边缘处,让小球m1从斜槽顶 端A处由静止开始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分别记下
小球m1和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⑤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各个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点B的距离。图中D、E、F点是该同学记下
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到B点的距离分别为LD、LE、LF。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不放小球m2时,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滚下,m1的落点在图中的点,把
小球m2放在斜槽末端边缘处,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碰后小球m1的落点在图中的点。
(2)若碰撞过程中,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有。
A.m1LF?m1LD?m2LE
C.m1LE?m1LD?m2LF
D.LE?LF?LD
24.(14分)机场和火车站常用水平传送带运送旅客行李。一行李箱轻放在传送带一端后,行李箱在摩擦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随后它们保持相对静止一起运动。已知传送带两端间距为L,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行李箱在传送带上相对滑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测得行李箱在传送带上留下的摩擦痕迹的长度为L
。求: (1)传送带运动的速度;
(2)行李箱从传送带一端传送到另一端的时间。
25.(15分)一艘客轮因故障需迅速组织乘客撤离。乘客在甲板上须利用固定的绳索下滑到救
援快艇上。绳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
,设乘客下滑过程绳索始终伸直且与竖直方向夹角不变。为保证行动快捷安全,乘客从静止开始以4m/s2的加速度下滑至某位置并立即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匀减速下滑,滑至快艇时乘客速度刚好为零。在乘客开始下滑时,刚好这位乘客的钥匙掉了下去,快艇工作人员发现钥匙掉入水中后过了3s乘客滑到快艇上,
如图所示。快艇高度和钥匙下落时的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取10 m/s2,
?0.6,cos37??0.8,
(1)求客轮甲板距离水面的高度;
(2)为了加快撤离同时保证安全,乘客滑至快艇时的
最大速度可以达到4m/s,乘客仍从静止开始沿绳索下滑,且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仍为4 m/s2,求乘
客下滑所需最短时间tc。
26.(10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两种同素异形体A、B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s)+O2(g)= CO2(g) △H=-393.51kJ/mol
B(s)+O2(g)= CO2(g) △H=-395.41kJ/mol 则两种同素异形体中较稳定的是(填“A”或“B”)
(2)工业上用H2和Cl2反应制HCl,各键能数据为:
H-H:436kJ/mol,Cl-Cl:243kJ/mol,H-Cl:431kJ/mol (3)合成气(CO和H2为主的混合气体)不但是重要的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制备合成
气的方法有多种,用甲烷制备合成气的反应为: ①2CH4(g)+O2(g)2CO(g)+4H2(g);ΔH1=-72 kJ?mol-1 ②CH4(g)+H2O(g)
CO(g)+3H2(g);ΔH2=+216 kJ?mol-1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现有1 mol由H2O(g)与O2组成的混合气,且O2的体积分数为x,将此混合气与足量CH4充分反应。
若x=0.2时,反应①放出的能量为
时,反应①与②放出(或吸收)的总能量为0。 27.(14分)回答下列问题:
(1)“霾”是当今世界环境热点话题。目前宁夏境内空气质量恶化原因之一是机动车尾气和燃
煤产生的烟气。NO和CO气体均为汽车尾气的成分,这两种气体在催化转换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NO(g)+ 2CO(g)2CO2(g)+N2(g)
△H=a kJ?mol-1(a&0) 在一定温度下,将2.0mol NO、2.4mol CO气体通入到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0~15min N2的平均速率v(N2)=
; NO的转化率为。
②20min时,若改变反应条件,导致CO浓度减小,则改变的 条件可能是
(选填序号)。 A.缩小容器体积
B.增加CO的量
C.降低温度
D.扩大容器体积
③其它条件不变,按以下选项充入起始物质,各物质体积分数仍然不变的是
。 A.4.0mol NO、4.8mol CO
B.1.0mol NO、1.2mol CO、1.0mol CO2、0.5mol N2
C.1.6mol NO、2.0mol CO、0.4mol CO2、0.2mol N2
D.0.4mol CO、2.0mol CO2、1mol N2
(2)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解在稀盐酸中,请结合离子方程式用平衡移动
(3)“氯胺(NH2Cl)消毒法”是在用液氯处理自来水的同时通入少量氨气,发生反应:
Cl2+NH3=NH2Cl+HCl。NH2Cl能与水反应生成可以杀菌消毒的物质(元素化合价不变)。①
② 在Cl2+NH3=NH2Cl+HCl28.(19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A、B、C、D所对应物质化学式分别为、、,
每通过0.1mol电子,就有
(2)在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_______;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如果起始时盛有1000 mL pH=5的硫酸铜溶液(25℃,CuSO4足量),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为1。若要使溶液恢复到起始浓度(温度不变,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
__(填物质名称),其质量约为______g。
(3)熔融碳酸盐CO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A、B极的电极反应分别是
29.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
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与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作用速
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
;并可推测,
(填“增加”或“降低”)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
(2)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
组的环境温
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率,其原因是
(3)小麦叶片气孔开放时,CO2进入叶肉细胞的过程
(填“需要”或“不需要”)
载体蛋白,
(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 30.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
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
,其原因是
(2)在饥饿条件下,一段时间内人体血浆中葡萄糖和酮体浓度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酮体是
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其酸性较强。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进食时,需要注射葡萄糖溶液,据图分析,注射葡萄糖溶液除了可以满足能量需求外,还可以
。 31.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
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
。 (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
(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
(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
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
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
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
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33、略 34、略
35.选修3-5部分
(1)(6分)一位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t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
地面,此时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
A.地面对他的冲量大小为mv?mg?t
B.地面对他的冲量大小为mv?mg?t
C.地面对他做的功为
D.地面对他不做功 (2)(12分)如图所示,质量M?4kg的滑板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固定一根轻质
弹簧,弹簧的自由端C到滑板左端的距离L?2.5m,这段滑板与木块A(可视为质点)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而弹簧自由端C到弹簧固定端D所对应的滑板上表面光滑。木块A以v0?10m/s的速度从滑板左端在滑板上向右运动,最终木块A恰好回到滑板最左端且刚好不掉下来。已知木块A的质量m?1kg,g取10m/s2。求:
(1)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木块A的速度; (2)滑板与木块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7、略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离不开香料,香豆素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香料。实验室合成香豆素的路径如下:
(1)香豆素的分子式为
,(Ⅳ)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2)(Ⅰ)与H2反应生成邻羟基苯甲醇,邻羟基苯甲醇的结构简式为
。 (3)反应①、②的反应类型依次是
。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5)Ⅴ是(Ⅳ)的同分异构体,Ⅴ的分子中含有苯环且无碳碳双键,苯环上含有两个邻位取代
基,且能够发生酯化反应和银镜反应。则Ⅴ的结构简式为
(任写一种)。
(6)一定条件下,
与CH3CHO两者之间能发生类似①、②的两步反应,则生成有
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40.图(a)中的三个DNA片段上以此表示出了EcoR I、BamH I和Sau3A I三种限制性内
切酶的识别序列与切割位点,图(b)为某种表达载体示意图(载体上的EcoR I、Sau3A I的切点是唯一的)。
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经BamH I酶切割得到的目的基因可以与上述表达载体被____________酶切后的产物
连接,理由是____________。
(2)若某人利用图(b)所示的表达载体获得了甲、乙、丙三种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子,如图
(c)所示。这三种重组子中,不能在宿主细胞中表达目的基因产物的有____________,不能表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DNA连接酶是将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的酶,常见的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其中既能连接黏性末端又能连接平末端的是____________。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外语学习资料、专业论文、16第二套理综考试测试题(日)等内容。 
 宁夏银川一中 2016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 33~40 题为选考题,其它 题为必...  2016届临沂市高三第二次模拟理综试题_高三理化生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6 年普通高考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6.5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河南省郑州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含答案全(图片版)_高三理化生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河南省郑州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含答案全(...  2016 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试题(Word)一、选择题(每题 6 分,共 36 分) 1.池塘内某种藻类所分泌的一种物质能抑制蝌蚪细胞中糖蛋白的合成。 ...  洛阳市 2015――2016 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 33~40 题为选 考题,其它题...  方向是双向的 ( ) 【学科网学易大联考】2016 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 理科综合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  2016 年威海市高考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 1 至 5 页,第 II 卷 6 至 16 页。 注意事项: ...  16届高三第四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试题(考试版)_英语...2-6e +H2O===N2↑+CO2↑+6H -+ 学易大联考 理科综合化学 第 2 页共 ...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6 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选项正确,选对的得 6 分,选错的得 0 分。 ) ...上高二中罗军辉生物
当前位置:&&&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上传: 范诚 &&&&更新时间: 8:45:08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规律的实质。 【能力目标】 1、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通过学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培养学生分析实验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 教学标准 本节是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2节,本节内容是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的延续,围绕着&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展开,但其根本落脚点是要揭示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实质。深刻地理解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和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节提出&类比推理&方法,是对&假说&演绎法&的进一步培养,是对提出正确的&假设&的一种具体指导,着重科学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学重点是: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化解释;教学难点是: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学生在第一章中已经学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提出有遗传因子(基因)的存在,接着在第2章的第1节又学习了减数分裂,知道了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对于孟德尔遗传实验中所用到的假说&演绎法,此时再次提出起到了有效巩固的作用。 要是学生能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探究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必须在其较好掌握减数分裂与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的基础上,而这恰恰又是学生认知水平的两个难点。教师应该创设简单的问题情境,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串,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其次在有些细节内容上还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比如开始问题探讨中&一个是看不见得染色体一个是看的见的基因,由此你可以得到哪些推论?&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教学实例 [课堂实录] &
引入:教师创设主题问题情境: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归纳旧知识而带出问题情境)
①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回答以下问题:
基因型为aa的个体能产生的哪几种配子?比例是多少?(a与a两种,比例为1:1)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能产生的哪几种配子?比例是多少?(ab、ab、ab与ab四种,比例为1:1:1:1)
②根据减数分裂,回答以下问题:
具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经减数分裂,能产生几种配子?比例是多少?具两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经减数分裂,又能产生几种配子?比例是多少?
(两种,1:1;四种,1:1:1:1)
请同学们分析这种个体的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对数相等,配子的种类相等的情况是偶然的原因吗?还是因为基因和染色体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呢?
学生回顾、归纳旧知识,并感知问题。
以旧带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阅读&萨顿的假说&。
1、萨顿认为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吗?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2、你认为怎样才能证明&萨顿假说&或你的观点是否正确?
学生分析、思考、讨论并交流:
(部分学生提出与&萨顿假说&相似的观点。)
&学生阅读&萨顿的假说&。
(①学生普遍认为要通过实验去验证&萨顿的假说&。②部分学生提出怎样设计实验的疑问。)
通过分析、讨论、交流等活动,一方面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学会类比推理法,另一方面锻炼学生质疑与表达能力
教师继续引导:
萨顿的假说并没有立即得到另一位生物学家摩尔根的认同,他还设计了一个实验来证明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教师一边指导学生阅读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一边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的问题:
1、为什么用眼色性状作实验观察的对象呢?
2、白眼性状是如何遗传的?与性别有什么关系?
3、你能尝试解释此实验现象吗?
教师引导学生解释实验现象:
红眼、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可以用遗传图解把实验过程表达出来吗?
教师再引导思考,请学生回答:
你认为摩尔根实验成功的原因有什么呢?
总结:细心的观察----果蝇的白眼,实验的巧妙:红眼与白眼性状与性别的联系,使实验分析的目标锁定在性染色体上,从而建立了红眼基因、白眼基因与染色体的桥梁。(为下一节学习伴性遗传打下埋伏。)
教师引导、总结:
&学生阅读&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就问题展开讨论。
(学生提出①观察果蝇的其它性状行吗?②还有什么实验材料可代替果蝇呢?)
通过学生阅读、分析、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加深对&细心观察&重要性的理解,同时提升学生实验分析和设计能力
回顾刚上课时我们提出的问题: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之间存在平行关系吗?把这种基因与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平行行为用图解归纳可怎样表示?
并得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即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学生思考用图解表示实验过程。
学生思考、讨论,并发表意见。
学生分析、讨论,逐步完成图解的归纳。
(个别学生提出如果在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相同时该怎样表示?教师引导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学生课后思考。
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能力,锻炼学生归纳能力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再生问题:
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推断基因与dna的关系。
根据所学知识,尝试总结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遗传中遵循的规律并查阅资料了解&基因连锁与互换规律&
& 【课后反思】 本案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指导,围绕&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过程,精心设计问题,增加学生参与的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探索。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类比推理----分析经典实验----解释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教学过程,融合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法,力争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本案例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不断通过悬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所设的问题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没有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整个过程强调问题、知识的展现自然而然,富有逻辑性、条理性、层次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后学生普遍反映:这节内容在预习时感觉难以把握具体知识,经过课堂的学习问题都解决了,还懂得了类比推理方法的应用,整堂课的问题紧密相连、层层深入,较好地启发了思维。 不足之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思考老师问题的同时伴随着学生问题的产生,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无法把每一个或大多数的问题都解决或加以引导。如何把握这类问题的解决,有待今后的实践中去摸索。 【教学点评】 本节课将宏观的遗传现象与微观的遗传本质联系起来,是学生建立遗传实质概念的关键一课,因此,本节教学教学目标的完成对于高中生物遗传学部分的学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直观教学有助于加深知识理解,降低知识难度,增强学生自信; 2、要放手让学生开放式思考,不能局限学生思维范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3、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和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