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说:什么是教育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这个喧嚣的时代,仿佛一切都让我们变得浮躁了,但一个新东方老师说:“什么都可以浮躁,唯有教育不能浮躁。”这或许是新东方人对这个时代最好的回答。
  小新经常会在公众号后台看到一些读者留言,咨询小新学哪个专业比较好,上了差学校没法接纳自己怎么办,没有好文凭去不了好单位怎么办……
  诚然,有很多“很有前途”的专业可供你选择,也有很多足够优秀的名校值得你去努力考上,甚至有更多“潘磕嫦钡陌咐梢怨睦恪但小新无法提供标准答案。
  因为这些问题,其实除了你自己,根本没有人能回答。
  做了这么多年的题,念了这么多年的书,
  但太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做自己。
  我们努力读书,仿佛只要拥有一个漂亮的分数,和一个外人看来体面的工作,最后,社会就会理所应当地拥抱一个成功的你。
  然而,难道这一切都会按部就班吗?
  人生太多岔路,要由你来抉择判断。人生太多幸福,分数薪酬无法左右。做一个怎样的你才算是成功?这需要你自己去下定义,这也是教育应该提供参考的地方。但做自己,不知何时,已经成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近日,新东方优能中学名师董仲蠡在《我是演说家》上的演讲《教育的意义》发人深省,让教育者思考,我们到底教什么,让年轻人思考,我们到底学什么。
  视频全长13分钟,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壕随意
  附董老师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叫董仲蠡,是一名英语培训师。我累计培训的学员有15万,我曾经教出过考研全市第一的学生,每年因为学过我的课通过四六级考试的不计其数。同学们都非常相信我、尊重我,叫我“小董老师”。
  但是,很多时候,作为老师,我也会有一些困惑。
  我讲的大多都是考试类课程:大学英语四六级啊、考研英语啊等等。有一次我讲四级翻译,讲到林语堂先生如何翻译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讲到许渊冲先生如何翻译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讲到王佐良先生把Samuel Ullman的《青春》翻译成“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我不禁手舞足蹈,作为老师的自豪感爆棚。就在这时,底下有一个女生直接质问我:你讲这些有什么用?考试能提分吗?你就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我自认为也算伶牙俐齿,但是在这个时刻,我竟无言以对。
  是的,她说的对,没用,不能提分。
  但是亲爱的同学,我并没有浪费你的时间。因为刚刚这一刻,我没有在教你考试,我是在做教育。
  作为一个老师,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希望在课堂上不仅仅能教授学生实用性的知识。如果仅仅是拼知识,拼记忆,我们已经输了。
  1997年,美国IBM公司研发的电脑深蓝挑战世界排名第一的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号称“为人类尊严而战”的卡斯帕罗夫,以1胜2负3平的战绩输给深蓝。当时就有人说:国际象棋太简单!我们的围棋,变化无穷,你让计算机玩个围棋试试?20年过去了,在今年上半年,Google开发出来的人工智能程序,传说中的阿尔法狗,以4:1的成绩完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九段,这场“人机大战”再次以机胜人败的结局告终。那真是啪啪打脸啊。
  慢慢地我们发现,人工智能,聪明过人;网络信息,知识过人;电脑反应,敏捷过人。我们已经听到了部分家长这样的声音:现在语文、历史都能在网上查得到,根本不用背;数学、物理有人工智能,根本不用算;翻译软件也越来越高级,外语也根本不用学。教育还有啥用?教育还有啥用?
  是啊,教育还有啥用?
  网上前段时间有一个段子:说之所以要多读书、多受教育,就是因为当我们看到一群鸟在湖面飞过的时候,我们能够吟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在那吵吵:我去,全都是鸟!在我们去戈壁旅游、骑着骏马奔腾之时,心里默念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不是在那喊:哎呀妈呀,都是沙子,快回去吧!这当然是一种调侃,但是不自觉间就道出了教育的核心含义。
  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能提高个人修为,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认知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我认为,这是教育赋予我们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也是指引我们前行的希望的明灯。
  其实,不仅是学生,我们的老师也因为追逐名利而变得浮躁。考试前我们押题、我们预测,考试后我们又牵强地去说押中了多少知识点,有多少学生因为听了自己的课提高多少分。营造了一种“老师高明,学生高超,家长高兴”的其乐融融的假象。当年,我对研究考试技巧也是乐此不疲。选项怎么选?“三长一短选一短,三短一长选一长。齐头并进选2B,参差不齐选4D。”学生很买账,奉我为“考神”“偶像”“人生导师”。
  他们甚至问我除了学习本身之外的问题。比如:“老师,我不想工作,别的同学都去考研了,我是不是该考个研?”“老师,我爸想让我出国,我妈不放心,我自己也有点害怕。我该怎么办?”“老师,我本科读的是经济,硕士读的是环境工程,毕业之后应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老师,我以后应该做什么?”
  这种迷茫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我们教了十几年,学生学了十几年,最终竟然不知道要做什么?
  西方先贤曾提出三大问题:我从哪来?我是谁?我要去哪?这三大问题是勾连着的,我们之所以不知道我们要做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而这,正是教育的巨大缺失与悲哀。
  自古强大的民族都是重视教育的民族。以色列、德国以及日本的教育是全世界学习的典范。以色列小学就开设宗教学,德国的中学生哲学是必修课,我们去日本访问的时候,看到大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之后依然参与茶道培训、艺术鉴赏等活动。当时,我们同行的一位老师就问了那个特别经典的问题:“这有啥用啊?”那位老师说:“这些活动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修心,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
  是啊,不了解自己怎么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呢?如果个人都不知道想做什么,国家与民族更不知道该做什么。那怎么会有至今活在战火中却依然强大的以色列,怎么会有从二战废墟中强大崛起的德国和日本?
  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更是如此,中国之所以被称为文明古国,经千年颠沛而魂魄不散,历万种灾厄而总能重生,因为我们重视教育,我们尊师重道,早在我们的文化源起,已经将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立为我们这个文化的精神图腾。而对于教育的执念,即便在我们最困苦的年代,最黑暗的岁月,我们全民心中扔不曾抛弃,他总会被重新捡起,擦拭,奉还于我们的神坛。
  曾经,我们说“读书无用”,才学与财富不成正比,造就了我们这个社会浮躁的状态。然而什么都可以浮躁,唯独教育不可以。它是社会良心的底线,是人类灵魂的净土,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基。教育为了啥?教育,就是在帮助个人认知自己,帮助这个民族认知自己,我们才可以掌握个人的命运,创造这个国家的未来。
  教育者也好,受教育者也好,我们都要做到北宋教育学家张载所说的读书的真正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所以下次,我还会在课程时间内培训答题的方法,但是我会多讲5分钟,别再问这东西有啥用。这多出来的5分钟,我不再教你考试,请允许我,做一次教育。
责任编辑:梅源不仅仅是一句话 赵静
(302)(17)(186)(3)(85)(8)最新文章文章作者: 赵静时间:
21:53:00分类: & & & &班主任作为一班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怎样与学生交流至关重要。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说的是一句话,表达的是一份爱。如果这份爱能够直达学生心里,其实一点即可,话语一句就够。& & & & 班里有个家长平时跟我联系多一点,每次都说满感激的话,他说在我的帮助下他的孩子XX状态有很大好转。我思来想去,好像也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随着交流的深入,原来我的一个动作对孩子转变起了作用。& & & & XX是一个特别的孩子,课堂上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发呆,仰望,一动不动,下课也是这样的状态,上课着急上厕所急得乱跺脚也不跟老师说,学习成绩就不用说了,字写得无一点美感可言。一次练字,看他写得字又大又粗,正想提醒他,一看原来是他的铅笔断了,他也不说也没有其它铅笔,就那样写着,因为在班里有规定不能带削笔器。看他为难的样子,我没吵他为什么不做好第二天学习用品的准备,而是一句话不说拿起铅笔削好之后放他桌子上,并嘱咐他好好写字。就是这样一个动作加一句话的魔力,他改变了,他妈妈也感受到了。& & & &教育需要做到心坎上,只有用心灵才能触动心灵。 |
| 访问脚印(最新55个)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什么是_阳信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0,492贴子: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什么是收藏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就是父母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去唤醒一颗幼小的种子,用自己的真实行动来慢慢影响它,让它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真正的教育不是什么都管,也不是什么都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还有一个词叫:唤醒。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卡尔 雅思贝尔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