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reviwer invited同意,最后还是据稿了,改投其他杂志,会查到上次据稿原因吗

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被中国科学据稿
我三个月前投的稿件,今天收到据稿通知,
我看了下两个专家的意见,一个同意发表,一个说需要修改。最后还是悲剧了。。
不知可否向编辑申述呢?
多谢这位兄弟,是啊,我估计也是白瞎。我看了下人不到一个月就审稿结束了。编辑部花了两个月来给我据稿的结果,郁闷啊!!!
多谢兄弟了!以后我继续投稿!!一定要中一篇!!
正常SCI?你们什么学校啊
来自大连 不是大连理工吧?
我申述了,编辑马上回信说已经终审了,没办法了!!
确实如此。中国科学是编委负责制,编委作了终审,编辑部是无权改判的,作者碰到这种情况,除了作新稿再投或改投他刊,别无他法。
同情一下,我也是,投的科学通报,看时间也是一个月的样子就审稿结束了,两个月才有拒稿消息,灰常气愤。
要学会变通,我们认为很有价值的东西,编委并不这样认为,被拒稿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祝好运,别灰心
关于被中国科学据稿的相关话题在小木虫APP已经有535位虫友给出了详细回复。
赶快查看回复吧!
学术必备与600万学术达人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甲18号中鼎大厦A座1层102室 电话:010-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代问大师,这会被认为是一稿多投吗?
已有 10019 次阅读
|系统分类:
代问大师,这会被认为是一稿多投吗?喻海良,前些天收到科学网某朋友的留言,他问了一个关于“一稿多投”的问题。说良心话,他的问题很有“技术含量”,难以回答,一直拖到现在。具体问题如下:“喻老师,您好。现在我遇到一件很头疼的事情,是关于‘一稿多投’问题,想向您请教一下。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起初,我在与另一位同学讨论过程中,一起提出了一个idea。但我们不是同一位指导教授,所以打算各自问一下自己的指导教授,可不可以cowork这篇文章。但,我的教授不同意cowork,那位同学也表示自己会坚持做这个idea发表文章。于是,就变成我和那位同学各自做实验,发文章了。那位同学是比较心急的类型,很快写出来了。但,我不想马马虎虎的做,我就把数据很认真的作了分析,目前正在准备投ACS NANO。可是,现在问题在于,那位同学没有经过我的同意把我的名字加在了作者里,而我们教授知道后并没有反对,我提出过异议,但我们教授没有理我。而现在那位同学那篇文章已经发表在materials letters上了。我现在很犹豫,如果我投出去这篇文章,会不会被算做是一稿多投?因为在别人看来,同样内容,同样观点,而且我还在那篇文章的作者里。当然,我的所有数据都要比那个同学的好,而且做了相对深入的讨论。因为是第一次投稿,很多地方都不懂。很担心被编辑认为一稿多投,在网上搜相关内容时,看到你的博文,所以想这样询问一下您。”对于这样的问题,其实也是一个合作的问题。对于某些学科,做研究主要是比拼研究想法。最近,我听说到一位老师和学生的故事。某位老师,也是我的偶像之一,比我大不了几岁,但是,现在已经到了杰出的地步(真的很牛,公认的前途无量)。在他的领域,研究想法的重要性难以口头描述。他手下的某博士生这样描述:“导师提出来一个想法,三天做实验,三天写论文,一天修改,没有多久都能被录用。”而且发表论文的档次都很高。也因此,如果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这样的团队,你想慢工出细活,那是自寻死路呀。言归正传,对方用这个想法做出了结果,并且把自己作为共同作者发表了学术论文。如果自己再发表,确实容易被认为是一稿多投。当然,这样的事情很多,我看过很多论文,不少是这样的情况。第一作者不一样,研究想法、实验都一样,研究结果大部分也一样(可能一起做的,都copy了结果)。理论上讲,这些是属于一稿多投的范畴,特别是他的论文已经发表了,审稿人如果细心一点点,如果内容上重复,会直接据稿的,只是现在太多,追究不过来。另外,我自己也处理过这样的稿件,直接、而且很生气地据稿。但是,就你这个案例而言,个人认为应该可以和他们不一样。如果做到以下,个人认为可以不算作一稿多投。1)论文扩展三分之二以上。Materials Letters上的论文通常只有4页左右,通常情况下,letters发表的论文是可以扩展发表的。当然,必须有大量的扩展。而且,在Materials Letters上出现过的图片尽量不要重复使用。另外,为了坦诚,最好引用这篇文章。2)论文侧重点需要不一样。由于你与另一位研究生是分别做的实验研究,而且,你自认为研究结果比前者更完美。也因此,你的结果与另一位学生的结果应该有一些不同的。另外,就同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完全可以写出不同的论文。的确,一篇论文主要围绕一个论点进行研究。每一个科学问题,都会有很多值得分析的东西。比如,他用SEM分析,你可以用TEM分析,他做二维分析,你可以做三维分析。也因此即使实验想法一样,检测方法可以不一样,讨论分析模式也可以不一样。另外,最好在论文侧重点上做一些区别。最后说一句实话,现在大学发展都很快,很多学校的设备都非常牛。至于成绩的差别,主要是看科研想法了。如果自己没有初步研究结果,最好还是憋在肚子里,赶紧做出一些初步结果,然后,再和他人讨论。的确,原创思想是你的,至于以后他人再接着做出更好的结果,让他们引用就好了。当然,替这位兄弟问一句,如果你遇到了这问题,如何处理?
相关专题: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喻海良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3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一审大修,二审遭遇据稿说可重投,求大家帮忙分析情况
各位虫友,这日子口,先在这里给大家拜个年~
哎哎~~稿子投给Land Use Policy,一审俩专家,一个很认可几乎没提意见(Re1);一个意见很多,从标题、语言、内容等方面提了很多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没说明说评审结果,但给了句“Please answer all my questions clearly”(Re2)。于是乎一审主编给出了的结果。
非常认真地按照意见进行修改重新润色后,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再投。结果又过了一个月的时间收到二审的结果:居然是拒稿!——这次主编是送给了Re2和一个新的专家(Re3),Re3的意见非常积极,让小修后接受。就是那个Re2这次直白地说什么文章中国特色,很多人都不可能读懂之类的(唉,心想这话你怎么不早说!)于是乎主编说:拒稿,但说可以重投。
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是这样。第一次投稿,缺少经验,想问:
1.据稿但说可以重投编辑到底是什么个态度?如果还想给机会,给个大修的结果不更好吗?
2. 我把编辑的回信黏贴在这里了,请大家帮我看看就我的情况而言,是否有必要重新投(其实,我重投的倾向大,但是真心担心是徒劳啊)?
3.我看了一下,这个杂志的重新投比较特别,不像有的杂志投稿系统上还可以选择是第一次投这个稿件还是非第一次,它没有对此进行区分。但听编辑的意思是如果重投他愿意再重新开启审稿过程,不知道如此重新投稿的话,能否保证还会分给这个编辑还是?
4. 此外,有谁知道这个杂志文章类型里有个叫“Themed Issue: Land Use Policy in China”,这个是什么?我投稿时选择的是“Regular paper”,不知道区别多大?
附:编辑回信和Re2评审意见
Dear ****,
Reviewers' comments on your work have now been received. The first author rejects the manuscript on the grounds that it is not really suitable fr an international audience. The second referee makes several favourable comments bit also finds that there is insufficient engagement with an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Hence I cannot accept the manuscript in its current firm.
I think you need to consioder whether you wish to publish this essentially for a Chinese audience or whether you want it to be read by an international readership. If you desire the latter then I think you need to make substantial changes to provide a broader context.
I will be willing to receive a revised manuscript but you should submit this as brand new submission and I will start the review process afresh.
For your guidance, I append the reviewers' comments below.
Thank you for giving us the opportunity to consider your work.
Yours sincerely,
Reviewer #2: Dear Editor and Authors:
& &I have finished reading this story about. The work of discussing the influence of LCSM on national territory arrangement in China should be encouraged in recent years, but I still further hope all works must be enhanced based on scientific principle. We must design any new models or conceptions using &truth& not social or governmental policy.
& &I appreciate the author's scrupulous revision work on this MS, but I have to reject this MS. Lots of specific words in this story are confusing and puzzling for readers. Many readers cannot understand the story the author described. So I think this story only be an interesting story for Chinese researchers or governmental officers. This is not suitable fr an international audience.
恩,觉得是得将全篇好好地改了
关于一审大修,二审遭遇据稿说可重投,求大家帮忙分析情况的相关话题在小木虫APP已经有273位虫友给出了详细回复。
赶快查看回复吧!
学术必备与600万学术达人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甲18号中鼎大厦A座1层102室 电话:010-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teamviwer未就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