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教育要拼爹,真的只是拼爹妈吗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
如果我们希望他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就先成为“别人家的父母”。1.多年前看过一篇文章。讲作者到一个朋友家里,看到朋友的孩子非常喜欢读书,不仅喜欢童话与故事,连一本工具书,也读得津津有味。他很讶异,问那对父母是如何培养的。怎么培养的呢?根本没有培养。父亲是学者,母亲是作家,两人又相爱,家里藏书又多。客厅、书房、卧室、儿童房、厕所,随处可见父亲喜欢的历史哲学宗教,母亲热爱的社科文学艺术,孩子痴迷的绘本寓言童话……只要你想读,随手就能拿到自己喜欢的读物。没事的时候,全家人就聚在一起读书。夜色温柔,灯光缱绻,大家都沉浸于各自的人文世界,读到欢喜处,就一起聊一聊。“哈哈哈,孙悟空好好笑啊……”“怎么好笑呢,说来听听吧!”也玩角色扮演,结局改编,或者写三个人的故事,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这一切都没有刻意而为,父母热爱,孩子喜欢,自然不抗拒,做得开开心心。孩子从一出生,就在这种氛围中长大,自然,在他看来,读书是和吃饭、呼吸一样再正常不过的事情。2.这件事让我很触动。它使我想到: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就像一颗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它没有声响,它只是让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后,任由改变自然发生。前行者如何,跟从者也会如何。长者如何,晚辈也会如何。这就是拼爹了。但教育语境下的拼爹,不是毛新宇有个爷爷叫毛泽东式的寄生,也不是王思聪有个老爹叫王健林式的遗传,不是葛优有个父亲叫葛存壮式的继承……这种拼,只是权力、金钱、资源的世袭,与我所说的拼,没有什么关系。真正的拼爹,是比拼父母的观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处世方式。3.离开体制以前,我从事了多年教育工作。和学生及家长打交道越多,就越发现:孩子就是家庭的缩影,教育就是拼爹拼妈。一个优秀的孩子,其背后的家庭,一定充满尊重、书香与爱,父母不说博古通今,但一定通情达理。相反,一个问题学生,他所置身的原生家庭,则一定也充满问题,比如缺爱,不平等,不自由,父母普遍文化层次不高,观念落后,视野狭隘,并且多有暴力行为。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不良少女杨纸》。杨纸的原型,是我的一个学生,追求班主任、自杀、未满14岁与6个男人上过床……一了解,得知她幼时被父亲抛弃,母亲酗酒、抽烟、无业,靠做别人二奶生活,她一直与奶奶呆在一起,不被爱,最常听见的一句话是:“你怎么不去死呢?只要不死在家里我都无所谓……”这样的父母,带给孩子的影响可想而知。去年的时候,我回老家,再一次见到她,已经辍了学,小太妹打扮,出口成脏,见到过往的老男人,嘻皮笑脸说:“嗨,帅哥,一起玩玩啊!”我请她吃饭,席间,她说自己怀了孕,是一个网友的,犹豫着要不要生下来。“你今年几岁了?”我问她。“15。”她母亲也是知道的,只是羞辱,只是殴打,并没有给予她妥善的帮助。我当时想,这孩子,怕是注定要被边缘化了。4.英国有个纪录片,叫《56UP》。导演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56岁。在短短的100多分钟里,14个人的真实一生就过完了。这个纪录片看得人非常难受。因为,它是尖锐的、令人不喜的现实,忽然噗地一声,戳破鸡汤、励志、幻想的薄衣,不由分说地,扎到眼前来。告诉我们13个字: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在电影里,60年一晃而过,走到后来,精英的孩子,依然是精英。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阶层固化,流动困难。这种僵局的产生,到底缘于什么?有一个总结非常棒,它是这么说的:其实,除了硬实力(资源)的分配不均,更关键的,是软实力(观念)的高低不一。精英传递给下一代的,多是自由、野心、从容、自律与不屈不挠。穷人遗传给下一代的,多是自卑、短视、暴戾、散漫与轻易放弃。禀持不同观念的人,自然拥有不同的视野,匹配不同的行动,支付不同的代价,导致不同的结局。5.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父母是无知的,就会以控制、奴役、摧残的方式,对待一个孩子,并且做得毫不自知。以恶的方式传递恶,以愚蠢的方式传递愚蠢。那么,在人生的奋斗链条上,孩子从一开始,就掉了链子。父母是开明的,就会给孩子尊重和自由。不强迫,不设置,接纳生命的可能,让孩子的最大压力,仅仅来自他自己,发现他的优点,欣赏他的特质,运用成人的思维与资源,帮助他放大……那么,他就比同龄的孩子,赢了一大截。这样的父母所生育的孩子,纵然不成功,也必然成器。纵然不成才,也必然成人。纵然不成名,也必然成就一番自己的人生气候。如果我们希望他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就先成为“别人家的父母”。作者:周冲,作家。2015年3月离开体制,定居广州,职业写作。著有随笔集《你配得上更好的世界》,公号:周冲的影像声色。罗罗有话说:前两天说拿天使之梦童品会的招牌产品给大家搞活动,姐妹们肯定猜到,招牌必然是Angel DEPT的产品了。上次咱天使搞活动是916店庆,这次上半年临时搞个活动,我要跟品牌去申请,下周正好天使经销商东京开会,等我给大家争取福利哈。下旬的时候正好我新选的牙刷、牙膏、学习筷、指甲剪、小月龄辅食勺,补货的蜜蜂以及红恶魔防走失包、日本制一脚蹬都能清关过来,还有发货后多出的中国风羊绒也能上架,不至于现在店铺除了吃饭衣几乎空城的状态。五一前所有产品一起搞个大活动,五一后就整体提价了,关税汇率已把我涨哭,请姐妹理解。周末去大阪,先带六六玩两天,然后她回国我去东京出差。不知道海关现在到底严到什么程度,20号左右回国时趟趟雷,大家五一就能安心的出去玩了。明天发两个红枣食谱,有不需要烤箱简单上手的红枣发糕,还有用烤箱但口感完美的枣泥蛋糕,假期如果不出去玩,大家在家给娃露一手的,千万别错过呢!拓展阅读点击下面的标题直接查看不要再被西式宽松教育蒙蔽,你愿意孩子被悄悄分层么?推荐理由:在北京转机时看到这篇文章,和我在日本了解到的情况高度吻合,分享给大家。到底想要给孩子一个怎样的人生,如果客观状况解决不了,但主观的思想,最好还是不要被传说中的西方宽松教育蒙蔽了。富二代是如何秒杀普通人家孩子的?推荐理由:看完这篇文章,也许你会明白婚姻为什么要门当户对,阶层这件事有多重要。但是并不说事情永远没法改变,逆袭也是可能的。拼妈时代 |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推荐理由:最理想的装填——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交集。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扫描下图二维码,关注公号“六妈罗罗”,有育儿干货,有好物分享,所有内容,都有着满满的诚意哦。现在加“六妈罗罗”订阅号(liumaluoluo),回复以下关键字就可以看到最近原创精选文章啦~回复“吃饭”:查看辅食喂养系列文章回复“T2”:《不要再抱怨孩子T2的可怕了》回复“拼接”:《十款拼接玩具,你拥有几个》回复“玩具”:《0-3岁宝宝最值得拥有的16类玩具》回复“辅食”:《真实体验的众类别辅食工具点评》回复“如厕”:《这些神器让宝宝轻松学会自己上厕所》回复“焦虑”:《五招让你变身不焦虑妈妈》回复“打架”:《孩子被打,一定要打回去么?》回复“七天”:《七天让娃改掉吃饭睡觉坏习惯》回复“立规矩”:《智斗熊孩子,不打不骂立规矩》回复“毛病”:《孩子的毛病背后是家庭的毛病!》回复“腹泻”:《宝宝腹泻如何吃,怎么治?》回复“便秘”:《最全的便秘攻略,建议收藏》回复“夜醒”:《频繁夜醒、夜奶难断,怎么破?!》回复“亲子游”:《劳心费力的亲子游,到底要不要去》回复“香港”:《香港旅行攻略!不仅仅是迪士尼!》回复“西双版纳”:《西双版纳亲子游攻略》回复“珠海”:《长隆海洋公园吃住行玩全攻略》回复“广州”:《广州长隆动物园游记》回复“日本”:《最地道的日本关西亲子游记》回复“台北”:《台北亲子游当地人必去的12个好地方》回复“澳洲”:《带娃看看南半球吧!澳洲详尽攻略》回复“肛欲期”:《最容易处理失误的幼儿肛欲期,你家做对了么?》回复“月子”:《台湾做月子原来是酱紫滴!》推荐给需要的朋友,就是对罗罗最大的鼓励
阅读数 245
暂缺二维码,如果您是“六妈罗罗”,欢迎提交二维码给我们。
135编辑器为提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主营产品,用于微信排版、图文内容排版、邮件排版等。如果您有什么需求意见或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
如果无法登录或退出登录,点击这里
Powered by 135editor. Copyright (C) 2014 ~ 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中国网讯:都说的学生是“行走的钱袋子”,真相真的是这样吗?小编要提醒你,国际学校“拼爹”“靠妈”这是一定要的,毕竟动辄几十万的学费可不是普通家庭能够承受的。但是这些选择国际学校的家长普遍具有独特的视角和国际化背景,又有长远的打算,盲从的比例其实并不多,否则,谁愿意一掷千金去冒险呢?但是一个半学期观察下来,发现也不全如此,因有经济实力而为子女选择这种学校的家长也大有人在,这也就是所谓的“富人”吧。我的一位朋友对此非常担心,说如果国际学校“富人”当道,会不会污染学习风气?
  国际学校都有哪些家长?
  世界是多元的,国际学校的家长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其实也很好。只是倘若矛盾冲突频发,就不是我们大家所希望的了。通过粗略的观察,国际学校的家长可分为以下几类:
  外籍家长
  短期驻中国,又对中国文化有感情的会选择双语学校,而大部分外籍人士会直截了当地选择纯国际学校。很多外国人在京多年,却始终不肯融入的生活,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与中国在海外的部分人群雷同,关起门来过日子。如果按照国籍来分则更加有意思,每个国家不同的文化便培养了不同个性的孩子。
  强烈国际化背景的家长
  含国籍是外籍的、文化是中国的这种,算是华裔吧,占了一定的比例,还有各国的移民,但是在中国工作。这类家长具有很好的背景,孩子初高中后的出路明确,选择双语学校是为了不舍弃中文学习,同时又为将来的海外就读打好语言基础,这种家长坚定,没有困惑,因而最游刃有余。
  希望摆脱推体制内教育的家长
  崇卓越的精英教育,看穿传统教育的弊端,试图改善且尝试走一条新路的家长。这类家长通常或多或少有海外的短期生活、访问经历,受“刺激”比较严重,有大胆尝试的精神,同时又有相当的教育背景和知识能力支撑,以便“不测”时候应急,高中以后的规划尚不明朗,“蹲在墙头”观望中西方教育的走向,但能够进退自如。
  单纯经济富裕家长
  经济富裕,对西方教育了解较少,但实力足以支撑孩子到海外求学乃至留洋终生。这些孩子中有一些比较娇气,学习的动力不足。有些家长不懂英文,仅仅为孩子将来能享受西方的教育,但这些家长不必像第三类家长那样那么辛苦和纠结,他们可以很轻松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毕竟中介到处都是,学习不好也不是太大问题。
  无法给出明确定义,比例多少不得而知。
  如何漂亮的“拼爹妈”,处理好“家长外交”
  国际学校汇集了不同背景的学生和家长,大家想要真正和谐地相互依存,我觉得家长的一个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包容和博爱,没有这一条,是无法保证和谐的。不同家长的背景和不同的文化冲突,使得我们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有不同的反应,倘若宽容,倘若把孩子的冲突看作是“孩子们的事情”而非“家长的事情”,就会简单得多了。
  记得有一次,果果放学回家,脸上一道又长又深的指甲划痕使我一度担心“毁容”的可能性,问起果果,轻描淡写,只是说:“你不要问这个事情了。”孩子既然如此的好心态,再追究也没有意义。后来伤好后果果告诉我,是两个孩子争抢东西,其中一个男生恶意划伤她的。我佩服果果的宽容,所以这件事就变得简单得像一阵小风吹过。
  文化的冲突比较复杂,复杂到我无法描述,有语言的问题,也有对问题理解角度的不同,但是凡事多解释多沟通,就没有解决不了的。我的一位德国朋友很有意思,每次遇到她无法理解或不知道怎么处理的“中国式”问题的时候,她都会给我打电话,问:“中国人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我很欣赏她的包容和理解力,她是学“知识管理”的博士,大概这些信息对她来说都是需要管理和利用的吧。从她的角度,我看到了外国人的智慧以及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心,如果我们都可以站在对方文化的角度分析问题,一定会和谐很多。
  国际学校经常会有各种需要家长参与的,这是学校共同建设的传统,所以外国家长参与度很高,他们的态度非常认真,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来作为志愿者为学生和老师服务,在国外,志愿者是一个很系统的工作。在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家长们也是如此,而这种文化在中国内地,尚需要时日来完善。
  学校里有PTA,参与者有各个班级的家长代表,这些代表们定期议论校园大事,为各种活动作后勤支援,也为学校提建议,比如空气污染严重时学生应在室内活动,伙食问题改善等等倡议都来自PTA,每次活动的食物也由PTA负责准备。而在PTA里,不同的会长会带来不同的文化,一些建议的举荐渠道也会相应地有所不同。
  家长还应具备一项素质,那就是对学校的教学和活动的支持与帮助。为了能让孩子在这里快乐地学习,除了支持,没有更好的办法。我们应该感谢一些智慧的家长参与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和各项学习活动,是他们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助了一臂之力。
  倘若不能参与,那么理解与支持就更加重要了,首先要对学校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有所了解,课后可以帮助孩子跟老师多交流沟通,让老师多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家长的参与无疑会给孩子添翼。
  倘若老师有问题,不妨当面直说,短期能解决最好不过,不能解决的请求校方参与。如中文教学的问题,如果认为当下的教法有问题,可以不吝提出好的教学建议,根据我的了解,老师们会很快吸纳,国际学校的老师都很努力,他们抱着良好的教学改革和突破的愿望,努力挣脱着他们所受到的传统应试教育的枷锁,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如果我们推他们一把,就可能柳暗花明。
  (更多国际学校信息请看中国国际教育网学校频道:)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IEduChina中国国际教育网是中国国际教育综合门户网站...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3-20 11:16
真正的父教,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哈佛大学研究发现:人生下来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亲密性,母亲在这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一个是开放性,这方面父亲具有天然优势。  母性教育是一种“根”的教育,目标是使生命滋润、丰满。  父性教育是一种“主干”的教育,目标是建立人生的主心骨。  所以孩子稍大之后,父教的影响就远大于母教。  心理学家弗洛姆说:“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一个好父亲胜过100个校长。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3-20 11:17
浙江瑞安市蔡笑晚是父教倡导者。他有六个小孩,孩子上中学前一直生活在乡村。可这些孩子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长子蔡天文,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现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次子蔡天武,14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5岁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美国高盛公司副总裁;  三子蔡天师,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被美国圣约翰大学录取,获得博士学位;  四子蔡天润,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就读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五子蔡天君,中国科技大学硕士;  六女蔡天西,18岁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28岁担任哈佛大学最年轻副教授。  很多媒体问:“你的育儿秘诀是什么?”蔡笑晚说:“把父亲角色当事业来经营。”在他看来,那些只在周末晚上亲一下孩子额头的父亲不但失职,更是失败:“父亲是我的终身事业,它在所有日常事务中永远排第一位!”他说: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  蔡笑晚的成功证明了一点:从某种程度上说,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3-20 11:17
成为好父亲,从做好一些小事开始:  1、做个蹲下来的父亲  2、至少教会孩子下一种棋  3、与孩子一起“异想天开”  4、带孩子一起锻炼身体  5、和孩子一起享受读书的乐趣  6、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7、带孩子长途旅行,开阔视野  8、带孩子参观博物馆  9、和孩子一起去感受奇妙的艺术世界  10、带孩子去参观著名的大学  11、带孩子一起去献爱心  12、对孩子说说自己的工作  13、和孩子一起给妈妈准备生日礼物  14、带孩子去看看粮食是怎么来的  15、和孩子商讨他的月度零花钱数目  16、教孩子一些安全常识  17、和孩子一起学习遵守交通规则  18、与孩子一起制订学习计划  19、和孩子一起准备晚餐  20、和孩子一起孝顺长辈  21、和孩子一起欣赏音乐  22、带孩子一起去做客,教孩子礼仪  23、和孩子一起招待客人  24、让孩子明白财富是由劳动换来的  25、和孩子一起做“节约标兵”  26、和孩子一起来记账  27、和孩子谈论理想  28、与孩子一起面对挫折  29、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兑现承诺  30、和孩子一起动脑筋解决问题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3-20 11:17
这些,你家孩子他爸都做到了吗?做到了几条呢,跟我们说一说吧。
用户等级:研究生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187 小时
金币:36875
<em id="authorposton17-3-20 15:27
谢谢分享!!!!
Powered by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文 | 周冲
  我这里说的拼爹,不是指权力、金钱、资源的世袭,而是家长间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处世方式的比拼。
  1.读书就像呼吸
  又一次到朋友家,看到朋友孩子喜欢读书,不只是童话与故事,连工具书都能读得怡然自得。我很讶异,问朋友是如何培养的?
  根本没有培养。
  爸爸是学者,妈妈是作家,两人很相爱,家里藏书多。家中从厨房到厕所随处可见父亲喜欢的历史哲学宗教和母亲热爱的社科文学艺术,还有孩子痴迷的寓言童话……
  这样的家庭之中,只要想读书,随手就能拿到自己喜欢的。全家人最喜欢的休闲方式是聚在一起读书。夜色温柔,灯光缱绻,大家都沉浸于各自的人文世界,读到欢喜处,就一起聊一聊。
  这一切都没有刻意而为,父母热爱,孩子喜欢,自然不抗拒,做得开开心心。孩子从一出生,就在这种氛围中长大。在他看来,读书是和吃饭、呼吸一样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2.教育就是拼爹
  这件事使我想到:真正的教育,根本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而是春风化雨、自然无为。
  先驱者如何,跟随者也会如何。长辈如何,晚辈也会如何。这就是这篇文章所说的拼爹。
  好比一颗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后,改变自然就会发生。
  王思聪有个老爹叫王健林,葛优有个父亲叫葛存壮,这种拼爹,只是权力、金钱、资源的简单世袭。教育语境下的拼爹,跟继承和遗传没有什么关系……
  真正的拼爹,是比拼父母的观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处世方式。
  3.杨纸的故事
  离开体制之前,我曾多年从事教育工作。跟学生和家长打交道越多,就越发现:孩子是家庭的缩影,教育是拼爹拼妈。
  优秀的孩子背后的家庭,一定充满尊重、书香与爱,父母不说博古通今,也一定通情达理。
  相反,问题学生的原生家庭一定充满问题,比如缺爱,不平等,不自由,父母文化层次不高,观念视野狭隘,多有暴力行为。
  我有篇文章叫《不良少女杨纸》。杨纸的原型,是我一个学生,追求班主任、自杀、未满14岁与6个男人上床……
  她幼时被父亲抛弃,母亲酗酒、抽烟、无业,靠做二奶生活,她一直与奶奶呆一起,不被爱,最常听见的是:“你怎么不去死呢?不死在家里就无所谓……”
  这带给孩子的影响可想而知。去年我回老家,她已经辍学,小太妹打扮,出口成脏,见到过往老男人,嘻皮笑脸:“嗨,帅哥,一起玩啊!”
  我请她吃饭,她说自己怀孕了,是网友的,犹豫要不要生下来。“你今年几岁?”我问她。“15。”她母亲知道后,只是羞辱殴打,并没给她任何帮助。
  这孩子,怕是注定要被边缘化了。
  4.老鼠儿子会打洞
  英国有部纪录片,叫《56UP》。
  导演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到56岁。短短100多分钟,14个人的真实一生过完了。
  这个纪录片看得人非常难受。因为,它是尖锐的现实,噗地一声,戳破鸡汤、励志、幻想的薄衣,告诉我们13个字: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精英的孩子,依然是精英。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阶层固化,流动困难。这种僵局的产生,到底缘于什么?
  有一个总结这么说:除了硬实力(资源)分配不均,更关键的,是软实力(观念)高低不一。
  精英传递给下一代自由、野心、从容、自律与不屈不挠;穷人遗传给下一代自卑、短视、暴戾、散漫与轻易放弃。
  秉承不同观念,自然拥有不同视野,匹配不同行动,导致不同结局。
  5.优秀孩子的根在父母
  天才并不存在。任何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父母无知,就会控制、奴役、摧残孩子,并毫不自知。以恶传递恶,以愚蠢传递愚蠢。在人生的奋斗链条上,孩子从开始就掉了链子。
  父母是开明的,就会给孩子尊重自由,接纳生命的可能,让孩子的最大压力,仅仅来自自己,发现他的优点,欣赏他的特质......他就比同龄的孩子,赢了一大截。
  这样的父母所生育的孩子,纵然不成功,也必然成器。
  纵然不成才,也必然成人。
  纵然不成名,也必然成就一番自己的人生气候。
  ※99%的中国家长困扰于子女教育问题,关注微信公众号「」(微信号:Parents_Guild),每天一堂家长必修课,做孩子的榜样。还有「」等你拿。
  ※转载请标注来自微信公众号「」(Parents_Guild)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每天一堂家长必修课,重塑教育观。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
07:09:16 点击:1613
文|周冲 来源|周冲的影像声色(ID:fuck_your_dick)01多年前看过一篇文章。讲作者到一个朋友家里,看到朋友的孩子非常喜欢读书,不仅喜欢童话与故事,连一本工具书,也读得津津有味。他很讶异,问那对父母是如何培养的。怎么培养的呢?根本没有培养。父亲是学者,母亲是作家,两人又相爱,家里藏书又多。客厅、书房、卧室、儿童房、厕所,随处可见父亲喜欢的历史哲学宗教,母亲热爱的社科文学艺术,孩子痴迷的绘本寓言童话……只要你想读,随手就能拿到自己喜欢的读物。没事的时候,全家人就聚在一起读书。夜色温柔,灯光缱绻,大家都沉浸于各自的人文世界,读到欢喜处,就一起聊一聊。“哈哈哈,孙悟空好好笑啊……”“怎么好笑呢,说来听听吧!”也玩角色扮演,结局改编,或者写三个人的故事,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这一切都没有刻意而为,父母热爱,孩子喜欢,自然不抗拒,做得开开心心。孩子从一出生,就在这种氛围中长大,自然,在他看来,读书是和吃饭、呼吸一样再正常不过的事情。02这件事让我很触动。它使我想到: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就像一颗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它没有声响,它只是让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后,任由改变自然发生。前行者如何,跟从者也会如何。长者如何,晚辈也会如何。这就是拼爹了。但教育语境下的拼爹,不是毛新宇有个爷爷叫毛泽东式的寄生,也不是王思聪有个老爹叫王健林式的遗传,不是葛优有个父亲叫葛存壮式的继承……这种拼,只是权力、金钱、资源的世袭,与我所说的拼,没有什么关系。真正的拼爹,是比拼父母的观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处世方式。03离开体制以前,我从事了多年教育工作。和学生及家长打交道越多,就越发现:孩子就是家庭的缩影,教育就是拼爹拼妈。一个优秀的孩子,其背后的家庭,一定充满尊重、书香与爱,父母不说博古通今,但一定通情达理。相反,一个问题学生,他所置身的原生家庭,则一定也充满问题,比如缺爱,不平等,不自由,父母普遍文化层次不高,观念落后,视野狭隘,并且多有暴力行为。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不良少女杨纸》。杨纸的原型,是我的一个学生,追求班主任、自杀、未满14岁与6个男人上过床……一了解,得知她幼时被父亲抛弃,母亲酗酒、抽烟、无业,靠做别人二奶生活,她一直与奶奶呆在一起,不被爱,最常听见的一句话是:“你怎么不去死呢?只要不死在家里我都无所谓……”这样的父母,带给孩子的影响可想而知。去年的时候,我回老家,再一次见到她,已经辍了学,小太妹打扮,出口成脏,见到过往的老男人,嘻皮笑脸说:“嗨,帅哥,一起玩玩啊!”我请她吃饭,席间,她说自己怀了孕,是一个网友的,犹豫着要不要生下来。“你今年几岁了?”我问她。“15。”她母亲也是知道的,只是羞辱,只是殴打,并没有给予她妥善的帮助。我当时想,这孩子,怕是注定要被边缘化了。04英国有个纪录片,叫《56UP》。导演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56岁。在短短的100多分钟里,14个人的真实一生就过完了。这个纪录片看得人非常难受。因为,它是尖锐的、令人不喜的现实,忽然噗地一声,戳破鸡汤、励志、幻想的薄衣,不由分说地,扎到眼前来。告诉我们13个字: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在电影里,60年一晃而过,走到后来,精英的孩子,依然是精英。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阶层固化,流动困难。这种僵局的产生,到底缘于什么?有一个总结非常棒,它是这么说的:其实,除了硬实力(资源)的分配不均,更关键的,是软实力(观念)的高低不一。精英传递给下一代的,多是自由、野心、从容、自律与不屈不挠。穷人遗传给下一代的,多是自卑、短视、暴戾、散漫与轻易放弃。禀持不同观念的人,自然拥有不同的视野,匹配不同的行动,支付不同的代价,导致不同的结局。05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父母是无知的,就会以控制、奴役、摧残的方式,对待一个孩子,并且做得毫不自知。以恶的方式传递恶,以愚蠢的方式传递愚蠢。那么,在人生的奋斗链条上,孩子从一开始,就掉了链子。父母是开明的,就会给孩子尊重和自由。不强迫,不设置,接纳生命的可能,让孩子的最大压力,仅仅来自他自己,发现他的优点,欣赏他的特质,运用成人的思维与资源,帮助他放大……那么,他就比同龄的孩子,赢了一大截。这样的父母所生育的孩子,纵然不成功,也必然成器。纵然不成才,也必然成人。纵然不成名,也必然成就一番自己的人生气候。作者:周冲,一个80后的大姑娘,相信理想,永不服输,2015年离开体制,现为自由写作者。著有《你配得上更好的世界》。微信公众号:周冲的影像声色。唯美一句:有时候 在乎得太多 对自己而言也是一种折磨放弃一个喜欢很久的人是什么感觉从不后悔 一路走过的艰辛 深知这世界 不只是纯白的颜色闲下来 我会细数身边的人 发现有些人陪着我好久好久了现在的我 过的很快乐 除了快递谁也不等习惯了寂寞之后 一个人就是全世界。唯美一句:那些过去的时光就让他消逝在回忆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功的教育要拼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