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件有什么用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课程描述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首都师范大学素质教育类核心课程之一,兼具理论与实践特质的,以学生适应能力养成和竞争水平提高为目标的,新兴的、规范的、具有发展空间和潜力的本科生必修课。课程以“职业发展”为抓手和切入点,从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关怀”大学生素质提升的“原点”,也是“盲点”――正确认识自我,着眼于引领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明确目标,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自主习得生存、学习、交流、共处、做事和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提升内在素养和品质。本课程具备:注重实践和体验、思维激活、知识内化,促成理念和方法形成、素质提升的特点。
&&&&课程的历史沿革如下图:
一、适应形势、课程萌芽(20世纪90年代开始)
&&&&20世纪90年代初,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首都师范大学在文化素质教育中逐步融入对毕业生的指导,成立了专门的指导部门,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开设讲座,编制讲义,课程开始萌芽。
二、精心设计、课程探索(2000年至2007年)
&&&&进入新世纪以来,本课程立足实际,不断探索,逐步明确了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现实需要,初步形成了必修课与选修课多元并存的课程结构。
&&&1.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理论依据
&&&&经过几年的实践检验,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课程团队最终选择了理论发展成熟、影响力较大、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大学生的四大理论――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霍兰德的职业类型论、舒伯的终身职业发展理论以及里尔登等人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以此作为该课程的理论支撑。
&&&&●现实基础
&&&&直面和解决学生存在的现实困惑构成了本课程设计的现实基础。这些困惑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目标模糊,缺乏学习动力,自主学习能力缺失。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动力,完成激活思维,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激发动力成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可以说是现实需求成就了课程。
&&&&●研究积累
&&&&多年来,在就业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总结、提炼出系列成果:《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问题的研究》(2008.1)、《抓好课程建设,推进思政教育工作队伍专业化》(2008.3)、《科学就业观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创新》(2009.1)、《深化就业指导,增强思政教育实效》(2010.4),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研究积累。
&&&&2.初步形成多元并存的课程结构。
&&&&经过几年的讲座到选修课的实践,课程内容不断丰富。到2007年,已经开设出《职业生涯规划》(200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003)、《就业指导》(2004)、《创业基础》(2007)等多门选修课程。
&&&&由于学生对课程内容和开设数量的强烈需求,2007年,学校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列入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公共必修课,36学时,1学分)。
三、形成体系、突显特色(2008年至今)
&&&&在不断的积累发展过程中,本课程进一步明确课程定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课程特色日趋突显。
&&&&1.建构“1+4+X”课程体系,出版自编教材
&&&&到2008年,学校基本完成“1+4+X”的课程体系构建,2010年进一步调整与完善了该课程体系。“1”是课程主体,即一门必修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4”指的是四门选修课(《职业素质拓展》、《研究生职业规划》、《就业力提升》、《创业基础》),这是课程的支撑,“X”指的是包括职业测评、实务讲座、就业指导月、创业指导月、个性化就业指导等各种实践实训活动,它们是课程的补充。目前课程容量已达8000人/年,涵盖了全体学生。
&&&&出版了自编教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并被京内外十余所院校选用。
&&&&2.提升品质,形成特色
&&&(1)彰显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品性
&&&&本课程全部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都融入实践,形成了课堂实践教学、课外指导性实践、岗位体验式实践的“三级实践教学模式”,建立了校级一体化教育教学实习实践基地。本课程强调“亲眼看”、“动手做”,通过视觉触电、感官刺激等体验式实践环节,使学生真体会、真感受,实现真收获。
&&&(2)直面和解决大学生的现实困惑
&&&&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茫然和困惑是一种不可回避的客观存在。直面和解决大学生的现实困惑体现了本课程的独特价值。学生感言:“这门课程以终为始,倒推目标,行动具体化,目标阶段化,可操作性强”。
&&&(3)创新方法,推动内化
&&&&●柔性牵引。有融入、才有兴趣;有兴趣、才能认同;有认同、才会内化。本课程着力在语言、场景、内容等方面引起学生关注与共鸣,在氛围营造、内容的深入浅出上下功夫,使学生真正“进入”课程。
&&&&●需求导向。针对不同的专业习惯运用不同的相关“语言”。面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即便对于同头课程,团队都要通过重新备课,在表达方式、案例使用等方面进行“语言转换”。
&&&&●多维关照。本课程采取“团队式”(一个老师讲课,多个老师课堂辅导)教学组织形式,兼顾到每一个学生,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搭建平台,创新发展
&&&&1.依托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这是北京市教委创造性地将就业纳入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作为首批示范单位,我校以就业教育为示范内容,获得了100万元的投入,极大支持了课程的建设、实践基地的建设。
&&&&2.建立两级教育教学实习实践基地。统筹教育、教学、实践资源,在学校原有155个教育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建设校级一体化教育实习实践基地。每年有1000多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实践基地得到训练。同时,不断探索多样化培养途径,打造了“北京市高校市级教师教育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分学科分专业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良好保障。
&&&&3.建设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延伸平台。通过实施“本科生科学研究与创业项目”、“本科生校外访学计划”、“大学生创业项目征集活动”等,为深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素质培养拓宽渠道,为学生具有全面素养提供了良好的延伸平台。
&&&&本课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学生素质全面提升,获得社会认可。我校连年保持了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工作质量,2008年,获批首批“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成为“北京高校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荣获“北京地区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受到诸多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对我校就业工作进行了报道。
&理论课或理论课(含实践)教学内容:
一、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
&&&&&&&课程目标
1.课程定位
&&&&结合首都师范大学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师范大学”,致力于培养一批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建设目标以及个性化教育、综合化培养和国际化提升的人才培养道路,本课程“针对和解决大学生的现实困惑”,在这实践中引领学生理性思维,提升内在素养和品质,自主习得多方面的能力,做好向“职业人”转换的各种准备,由此,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类核心课程之一,构成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为本科生公共必修课。
2.课程目标
(1)帮助学生建立职业发展意识,树立科学就业观;
(2)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4)引领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正确认识自我,提升内在素养和品质,从而有效安排大学生活,合理规划未来发展。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1.绪论(2学时)
&&&&建立理想意识、目标意识,全面素质与个人发展理念;了解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作业:完成分组、小组命名、确定组训、组长、小组目标设计。
2.自我认知(6课时)
&&&&包括个人发展与人生规划,职业生涯概述,职业生涯的自我认知理论,以及运用职业生涯规划有关理论对自我进行科学分析。
&&&&作业:运用正式评估测试,进行多维度自我探索,实现全面、深入自我认知。
3.认识社会(6+2=8课时)
&&&&包括认识职业与环境,了解大学生就业去向,了解毕业生就业市场,及大学生如何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
&&&&实践(2课时):采访用人单位了解用人需求,或亲自参加招聘会了解市场需求,形成书面报告,加深对就业市场的认识。
4.人职匹配(4+3=7课时)
&&&&把握择业决策的程序,结合所学专业,了解就业前景,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深入了解职业,对职业目标进行调查分析,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分解目标,实施就业计划。
&&&&实践一(1.5课时):开展生涯人物访谈,对本专业目前的发展前景、就业机会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实践二(1.5课时):学生展示所调查的职业,每个人要深入了解一个职业,全班分享。
5.就业指导(5+2=7课时)
&&&&了解就业政策和相关法规,学会在就业过程中维护自己权益。了解用人单位就业流程。掌握求职材料的撰写、求职面试技巧、求职礼仪。学会预防就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矫正心理误区。
&&&&实践(2课时):模拟面试、礼仪讲座等
6.创业教育(5课时)
&&&&培养学生创业精神,了解创业的准备、步骤、资源,评估自身创业条件。
&&&&作业:学生可对自己进行评估,感兴趣的学生可撰写商业计划书。
7.生涯规划与自我实现(1学时)
&&&&生涯规划,素质提升可执行计划。
&&&&作业:完成生涯规划规划书,参加生涯规划大赛。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课程重点
(1)认识自我与职业环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职业发展决策的理论和方法;
(3)就业与创业指导。
2.课程难点
(1)职业发展决策理论的掌握与应用;
(2)知识内化为能力与素质;
3.解决办法
(1)运用“三级实践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一是课堂实践教学,引入案例教学,设定模拟场景,设计体验活动等;二是课外指导性实践,指导学生开展就业市场观摩、生涯人物访谈等实践活动;三是岗位体验式实践。
(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将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自主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渗透课程之中,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习,根据自身的需求发展自己的成长空间。
比如:【撕纸游戏――时间的长度】:
&&&&最后这一点儿时间,就是学生能够用于规划自己的时间。通过对比整个人生的时间长度,学生自己顿时感觉到时间的紧迫。内心受到了形象的震撼,效果远远大于说教,学生从中获得了更大的收获。
四、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1.实践教学活动设计思想
&&&&确立“三级实践教学模式”。即课堂实践教学、课外指导性实践、岗位体验式实践。课堂实践侧重形象说明;课外指导性实践侧重预设体验、个案分析;岗位体验式实践侧重模拟实战演练。根据实践的不同目标,设置不同实践内容和形式,每个学生都能确保三种形式的完整参与。
&&&(1)课堂实践教学――生动丰富,增强吸引力
&&&&“以柔性牵引、需求导向、多维关照”为原则,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活动、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教师分小组指导,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引领学生在参与中感知、理解、收获。
&&&(2)课外指导性实践――实景观摩,增加感召力
&&&&通过实践鼓励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针对课程内容设计不同阶段的实践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团队的形式选择实践主题,自主开展实践活动。比如采访用人单位了解职业世界;模拟职场环境了解职场素养等等。
&&&(3)岗位体验式实践――实战演练,提升战斗力
&&&&整合实践资源,搭建实践平台。在学校原有的155个教育实习基地的基础上,通过积极整合资源、发挥合力作用,建设了校级一体化教育实习实践基地平台,每年培训1000多名学生,为培养学生全面素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断探索多样化培养途径,打造了“北京市高校市级教师教育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分学科分专业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良好保障。
&&&&拓展实践平台。以“示范性就业中心”100万元经费投入为依托,通过实施“本科生科学研究与创业项目”、“本科生校外访学计划”、“大学生创业项目征集活动”等,为深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素质培养拓宽渠道,为具有全面素养的本科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机制。
2.实践活动效果
&&&&(1)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习惯。学生能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热情高涨、爱上课、盼上课。
&&&&(2)学生参与相关课题研究积极踊跃,科研能力显著提高。2008年,学生参与校级、市级、国家级科研立项310项,经费投入115万;2009年,学生参与热情继续高涨,立项360项,经费投入150万。每年直接参与学生已近2000人。
&&&&(3)学生能够将个人需要与祖国需要相结合。近年来,到西部、到基层就业人数逐年增加。
&&&&(4)学生个人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普遍得到了“五个提升”:
&&&&&&&&●提升观念。通过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学生普遍转变了“等、靠、要”的消极就业观念,更加积极主动关注个人发展、注重职业规划,增进了个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提升自信心。实践的训练和经验的积累,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进一步加强。
&&&&&&&&●提升行动力。系列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制定明晰、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学生的行动更加积极,更加有效。
&&&&&&&&●提升竞争力。实践教学各个环节面面俱到,环环相扣,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增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就业市场更胜一筹。
&&&&&&&&●提升适应力。实践教学具有长期影响力。据用人单位反映学生的素质高、态度好、情商高、适应快,在工作中能够学以致用。
&教学条件:
一、教材选用与建设
1.教材选用
&&&&自编教材为主,参编教材和其他相关优秀教材、专著为辅。
2.建设情况
&&&&从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课堂资料,到参编教材;从形成自编讲义,到出版自编教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现使用的自编教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集理论性、创新性、系统性、针对性及实践性为一体,紧密联系实际,精心筛选富有时代气息的案例,启迪学生。此外课程主讲教师还编写了《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教程(师范类)》(北京出版社),《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师范类)》(北京出版社)等,形成教材群,在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课程教材受到了认可和欢迎,被天津师范大学等京内外十余所高校选用。
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材料使用情况
&&&&1.结合教材和教学大纲,制作课程课件并上网。
&&&&2.结合学生常见问题,编写《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用手册》。
&&&&3.提供学生思考题及课外实践指南。
&&&&4.课程教研室设有20平方米的资料查询室,提供就业指导书籍刊、报纸、视频等几十种资料,供学生免费查询查阅,并提供十余台电脑供学生免费上网查询资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空间。
&&&&5.参考书
&&&&&&(1)Handbook of vocational psychology :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 W. Bruce Walsh, Mark L. Savickas, Mahwah, N.J.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5;
&&&&&&(2)Understanding career counselling :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Jennifer M Kidd, L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2006;
&&&&&&(3)Career development and counseling : putting theory and research to work, Steven D. Brown and Robert W. Lent. Hoboken, N.J. : John Wiley, c2005;
&&&&&&(4)Career theory and practice : learning through case studies,Jane L. Swanson, Nadya A. Fouad,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c1999;
&&&&&&(5)生涯咨询与辅导,金树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大学生职业指导教程,郭广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文集,杨叔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8)文化素质教育论,刘献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9)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杨叔子,刘献君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10)中华文化史,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1)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2)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侯志瑾,伍新春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3)把握你的职业发展方向,Robert D.Lock,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14)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张国华 线联平,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15)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理查德.尼尔森.鲍利斯,中信出版社,2002;
&&&&&&(16)生涯发展的理论与实务,Zunker,V.G.聪克尔(美),吴芝仪译,台北杨智文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
&&&&&&(17)职业生涯咨询:过程技术和方法,Gysbers吉斯伯斯(美),侯志瑾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8)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Reardon里尔登,教育部学生司组织编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9)求职面试成功秘诀,乔伊斯?莱安?肯尼迪,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0)大学生就业指导,高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司[1998]2号);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
&&&&&&(4)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教育.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0):10-13;
&&&&&&(5)刘献君.创新教育理念 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国高等教育.2009(1);
(6)张岂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特色.中国高教研究,2005(9):1-4;
&&&&&&(7)张文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问题的探究.思想教育研究,2008.1;
&&&&&&(8)陈宁,抓好课程建设,推进思政教育工作队伍专业化,中国高等教育,2008.3;
&&&&&&(9)陈宁,张文双,刘锐,科学就业观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
&&&&&&(10)陈宁,张文双,刘锐,深化就业指导,增强思政教育实效,光明日报,2010.4。
三、实践性教学环境
我校课程建设实现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程的紧密结合。学生在第一课堂之外,还可以选择诸多的活动与载体:
1.网络平台
&&&&为学生提供多项网络测评,并为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升及职业生涯设计提供服务与帮助。主要测评有:①北森朗途素质测评。主要包括人格测试、价值观测试、职业生涯设计服务等;②北京市大学生就业力诊测系统。主要从大学生个人特质、知识技能、实践经验及求职方法等方面研究影响其就业力的综合素质因素及提升方法建议;③大学生职业发展测评系统。从用人单位需求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敬业精神、学习能力、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考察大学生综合素质。
2.活动平台
&&&&旨在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将知识和能力内化为自身素质。目前我校已经形成了一对一就业咨询与服务、就业指导月、创业指导月、就业谈心周等活动品牌,每年都会在全校师生范围内不断掀起关注就业、参与就业的高潮。2009年我校结合课程设计了六大板块16个专题的活动,覆盖到各个年级。如模拟招聘大赛,提供真实的招聘岗位,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求职体验。各项活动受到了报纸及网络媒体的高度关注以及毕业生广泛好评。
3.校友跟踪服务平台
&&&&校友跟踪服务平台主要在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是进行毕业生跟踪服务,反馈结果信息以助改进教学指导内容和方法;
&&&(2)是聘请成功校友返校担任职业生涯规划导师,提供鲜活的经验和指导;
&&&(3)是汇聚校友社会资源,拓展学生实习实践平台。
4.学生社团平台
&&&&我校成立了职业发展协会,创业俱乐部。这两个学生社团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到教学、指导的各项工作中,发挥朋辈指导作用,形成了户外拓展竞赛、职场素质课程培训、优秀毕业生交流会、模拟公司培训、创业计划大赛等几个优秀品牌活动。
5.实践创新基地平台
&&&&与企业联合,为学生创建实践创新基地,让学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运营基本知识,企业环境及文化氛围,为自己就业提前做好准备。
6.项目平台
&&&(1)积极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在学校原有的155个教育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我们通过积极整合资源、发挥合力作用,建设了校级一体化教育实习实践基地平台;
&&&(2)参报项目课题拓宽培养渠道。通过实施“本科生科学研究与创业项目”、“本科生校外访学计划”、“大学生创业项目征集活动”等,为深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素质培养拓宽渠道,为具有全面素养的本科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机制;
&&&(3)以“示范性就业中心”为辐射,加强示范效应。作为北京地区高校首批示范性就业中心,投入100万元经费,用于人才培养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网络教学环境
&&&&本课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各类信息系统开展教学。网络教学分三个层次:
1.课程学习网站
&&&&/dxszyfzyjyzd/index.asp
&&&&提供教学资源下载、网上交流互动、教师在线答疑等。
2.校级就业网站
&&&&http://jy.
&&&&提供各类网上职业测评,就业知识问答,就业实践信息,就业指导资料、讲座、模拟招聘活动视频资料以及丰富的信息和就业服务。
6.院系专题网站
&&&&各院系根据专业特点设立的职业发展主题网站,将课件和更多个性化的课程资料上传到网络上,方便为学生下载,提供了自主的学习环境。
&&&&两级信息系统:
&&&(1)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为教师即时查询学生信息、分类管理提供保障;同时,方便学生了解自身课程学习进度,管理相关资料及反馈课程评价。
&&&(2)短信平台系统:用于教师对学生提供及时沟通与指导。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方法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突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素质教育类课程。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我们结合课程目标,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1)坚持实践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素质培养及职业发展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升自身素质,促进职业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保证学生在每一个环节学到的知识都能够到实践中去运用,与当前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在不断实践过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2)坚持多样化、综合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参观考察、案例教学、现场观摩、场景模拟等,多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
&&&&(3)坚持学生参与性、互动式教学。在参与性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充分展示、分享自己的探索成果。参与性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
二、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
&&&&本课程全面实现多媒体教学:
&&&&1.电子课件:全部使用自行制作的电子课件。
&&&&2.多媒体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表现了教学中的不同内容,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充分理解,增大信息量。
&&&&3.网络学习平台:平台汇集了课件、视频资料、课外阅读性读物等丰富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自主的学习环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短信信息系统。
三、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采用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引导学生自学相关知识。对学生的成绩实施了多元化的评价,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
&&&&1.“开放式作业”职业生涯规划书。根据所学内容,通过自我认知、探索社会与职业,进行自我定位,发现自身素质与理想目标的差距,找到努力方向,并设计执行时间表,把计划落到实处,真正实现素质提升,全面发展。所有学生参与“职业规划大赛”,课堂上进行宣讲,入围选手进行规划展示及答辩。
&&&&2.职业调查报告。调查自己希望从事的行业和职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用人的能力素质要求,形成调研报告,并在课上展示分享。
&&&&3.模拟场景考核。模拟实际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4.开卷考试。主要考核对相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和对案例的分析能力。
&&&&5.课程延续阶段自我评价与分享。课程学习效果延续大学整个阶段,学生利用职业规划理论和方法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找准定位,实习实践,每个学年对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行自我评价,并与同学分享。一、就业工作程序:
(一)、总体时间安排:
1、9月——10月:就业指导;建立基础数据库;推荐表发放和盖章;协议书发放(以教育厅下发时间为准)。
2、10月——次年6月:专场招聘会和大型双选会;协议书盖章、回原籍、升学等各项就业手续办理。
3、次年6月——7月:整理派遣数据;办理、发放报到证(具体时间以教育厅安排为准)。
注:①、2015届毕业生在领取就业协议书后,及时登录“就业综合管理系统”查看并核对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生源所在地等,如有误请到教务处或研究生院更改),并填写个人联系方式(包括毕业前联系电话、毕业后联系电话、电子邮箱、QQ号码、家庭详细住址等)以便于日后因就业问题学校及时与你取得联系。
&& ②、生源地信息是非定向毕业生基本信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毕业生在毕业时未与单位签约而选择回生源地,生源地信息将直接影响其《就业报到证》的派遣去向和户口、档案的迁转。(生源地的界定:本科生生源地是入学前的户籍所在地;研究生生源地分两种情况:情况一:入学前未参加工作的,其生源地为本科入学前的户籍所在地;情况二:入学前有过工作经历并已在工作地落户的,其生源地为研究生入学前的户籍所在地。)&&&&
&& ③、截至2015年5月底前,所有毕业生(国防生除外)须登录“就业综合管理系统”选择并填写毕业去向信息,方可办理派遣手续,否则无法派遣。
&& ④、如录入信息时遇到无法提交或无法录入等问题,请先切换浏览器模式:极速模式或兼容模式。
(二)、信息发布平台
太原理工大学就业信息服务网http://jiuye.
(三)、就业
二、常见就业手续:
&(一)、签订协议书(签约):
1、&签订程序:
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盖章)→登陆学校就业信息网“就业综合管理系统”→“毕业去向”选择“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并输入签约单位相关信息→→选择“报到证签往”:①如单位可以解决户口,“报到证签往”选择“用人单位”,并填入派遣单位名称(部分单位要求报到证派遣至上级单位或人才市场,请同用人单位核实名称后再录入);②如单位不解决户口(除协议书外,还需单位出具不解决户口同意报到证派遣至生源地的证明)“报到证签往”请选择“生源地”→选择“回生源地模式1”并导出《回生源地申请书》→持协议书等材料到学院学工办网上审核、盖章、留存协议→学院定期将本学院学生就业材料报送招就处学生就业管理办公室审核、盖章→学院将学生、用人单位留存协议返还学生本人。
2、&常见情况:
(1)手续不全:非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南京、无锡、杭州、厦门、广州、珠海、清远等城市生源,签约以上城市需要当地人社局或其他部门开具的接收函方可办理派遣手续,接收函未到之前称为“手续不全”,不能办理派遣手续。
(2)与单位签约,但单位不解决户口:单位不解决户口则报到证不能派遣至单位,需单位出具不解决户口同意报到证派遣至生源地的证明,报到证派遣回生源地。(详见《报到证与户口、档案的关系》图,就业综合管理系统“报到证签往”选择“生源地”。
&3、录入信息时注意事项:
(1)如签约单位解决户口,报到证派遣至用人单位,录入信息时请严格按照公章录入,但切勿加上人事处或人力资源部等部门字眼。
(2)如有部分单位要求报到证开至上级单位、下级单位或人才市场,请与单位核实清楚后再录入。
(3)户籍迁入地:指单位解决户口地址(xx省xx市xx区县),请同单位核实后再录入;太原市六城区要具体到派出所。如单位不解决户口,需派遣回生源地,详见附件1:《报到证、户口、档案的关系》第二种情况填写信息,并尽快完善相关材料。
(4)部分单位如联通、移动、邮政局、铁路局等单位,一般盖总公司的章,但将来落户地一般是分公司,要核实清楚户籍迁入地,“签往单位所在地”同“户籍迁入地”,要填写实际落户地。(如:签约晋煤集团,工作地点安排在泽州,落户地为晋城,录入信息时“签往单位所在地”和“户籍迁入地”统一填山西省晋城市。)
(5)档案转寄地址为可接受机要的单位名称,请与单位核实后再录入。
(二)、升学
①升学院校调档函或录取通知书的原件和复印件;
②调档通知单(就业信息网“资料下载”中可下载);
③空白就业协议书(保研学生除外)
2、办理程序:
&&& 备齐以上材料→登陆学校就业信息网“就业综合管理系统”录入个人信息后,“毕业去向”选择“升学”→ “报到证签往”选择“升学”并输入升学院校信息后提交→携带升学材料到学院学工办网上审核并在调档通知单上盖章→学校审核、调档通知单盖章→档案室调档
&&&&&& 注:升学至本校的同学直接将材料交至学院即可,学院统一汇总后上报招就处。
3、常见情况
&&&& 已签约或协议书丢失的同学办理升学调档手续,需先办理解约或挂失手续后方可调档。
(三)、签约山西教育人才服务中心
到学院领取《山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代理)协议书》(以下简称《择业代理协议书》)并填写→登陆学校就业信息网“就业综合管理系统”录入个人信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毕业去向”→“报到证签往”选择“山西教育人才服务中心”→学院学工办网上审核、留存《择业代理协议书》→学院统一将本院学生《择业代理协议书》报送招就处学生就业管理办公室审核。
注:择业代理协议书学校统一发放时间一般为5月中旬。
(四)、申请回生源地
&& &&&&除签订就业协议书、升学、签约山西教育人才服务中心外,其余毕业生(包括:出国、预征入伍、项目、灵活就业等)统一办理回生源地手续。
办理程序:
&&& 登陆学校就业信息网“就业综合管理系统”录入个人信息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毕业去向”→“报到证签往”选择“生源地”→选择回生源地类型:1、回生源地模式一(毕业后户口、档案迁转回生源地);2、回生源地模式二(毕业后户口、档案暂留学校,最多两年)→导出《回生源地申请书》并提交信息→学院学工办网上审核、留存《回生源地申请表》→学院定期将本院学生回生源地申请表报送招就处学生就业管理办公室审核。
建议:如毕业后半年之内可签订就业协议书,为便于日后办理调整手续, “回生源地类型” 请选择“回生源地模式二”。
提醒:为更好的掌握学生就业情况,提高母校就业质量,请配合提供相关就业证明材料,包括单位证明、调档函、劳动合同复印件、接收函等,毕业前将材料交至学院学工办。
注意:如发现生源地不符,请及时到教务处(本科生)或研究生院(研究生)更正信息。
(四)、就业形式及就业率统计
统计方法一: 除“其它”外,其余各项就业形式都算就业。
★就业状况
(1)协议:
&&&&&&& 与用人单位签订手续齐全的就业协议书。
(2)合同 :
&&&&&& 用人单位只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或签订了就业协议书但单位不解决学生档户。
(3)定委 :
&&&&&&& 国防生根据选培办提供的去向进行派遣。
(4)灵活 :
&&&&&&& 择业代理(如:山西教育人才服务中心等择业代理机构)或提供就业证明材料。
(5)升学 :
(6)出国 :
(7)项目 :
&&&&& 大学生村官、预征入伍、三支一扶、西部计划、晋西北计划、特岗教师等。
(8)其它(未就业)
统计方法二:除不就业“待就业”、“不就业拟升学”、“其它暂不就业”外,其余各项就业形式都算就业。
★毕业去向:
(1)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2)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3)其它录用形式就业;
(4)升学;
(5)出国出境;
(6)国家基层项目;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特岗教师
(7)地方基层项目;结合国家项目的基层服务项目
(8)应征义务兵;
(9)科研助理;
&(10) 自主创业;
&(11) 自由职业;
&(12) 待就业;
&(13) 不就业拟升学;
&(14) 其他暂不就业.
三、日常事务管理:
(一)、协议书管理
1、发放:一式三份,按号发放,不得串号。国防生、保研学生不发,研究生只给非定向毕业生发放(名单由研究生院提供)。
2、污损或填错:携带旧协议书直接更换。
3、解约:携带单位解约函、原协议书、登陆学校就业网下载并填写《协议书违约换发申请表》,经招就处学生就业管理办公室分管应届毕业生老师审核签字后可换发新协议书。(没有原单位解约函不可以申领新协议,签订就业协议后没有单位解约函者必须按签约单位派遣)
4、丢失:登陆学校就业网下载并填写《就业协议遗失补办申请表》,个人提交《诚信承诺书》、《丢失情况说明》,经学院学工办负责人审核签字并加盖公章后,到招就处学生就业管理办公室办理挂失手续,在学校就业网公示两周且无异议者可补发。
5、邮寄协议查询:毕业生可登录“就业综合管理系统”登录个人用户查询,如协议书已到,则显示“你的协议书已到学校招生与就业处学生就业管理办公室,请及时领取”字样,如未到,则无显示。领取协议书须持有效证件(身份证、学生证、一卡通、驾照)方可领取。
(二)、推荐表管理
1、《推荐表》由学校统一印制,一人三份。择业阶段学生尚未取得毕业证书,因此《推荐表》 是毕业生在择业阶段用来证明身份及基本情况的有效凭证。用人单位一般根据《推荐表》有关内容了解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2、 填写《推荐表》务必美观、清晰、如实,《推荐表》需妥善保存,在与用人单位正式签订就业协议时,需要将《推荐表》交给用人单位。
3、国防生、保研学生不发,研究生只发给非定向毕业生。
4、推荐表污损、填错或需补领,持本人有效证件到学校学生就业管理办公室领取。
(三)、报到证管理
一派报到证:由学院统一领取并发放,办理完离校手续并领取了毕业证书的同学可领报到证。
其余批次报到证领取:
&& 1、本人领取:本人身份证、毕业证复印件;
&& 2、他人代领:①委托人毕业证原件或复印件(复印于A4纸正面);②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复印于A4纸反面); ③委托书(写于身份证复印件旁);④代领人身份证。
报到证丢失补办:根据山西省教育厅规定:如不慎将报到证丢失,自签发原报到证之日起半年内可补发。超过半年者不再补发,只能出具《报到证证明》,出具证明需在自签发原报到证之日起两年内办理。补办或开证明时需提供的材料有:个人申请(写明丢失情况)及单位或生源地出具的《未报到证明》。
四、常见问题
(一)、结业生派遣:
未能按期毕业的学生通过返校补考后方能获得毕业证书,待派遣手续在学校就业部门从教育厅接收到相关数据后才可办理。学生领到毕业证后需到招就处就业管理办公室确认派遣手续。毕业生在毕业前已签约的,在取得毕业证书后,如按原协议派遣,需原签约单位出具证明,明确协议关系仍然存在;如原签约单位不接收,出具相关证明(解约函等)解除协议后换领新协议书;在毕业前未签约的,按照本人意愿进行派遣(依据为毕业生在就业综合管理系统中提交的信息)。
(二)、报到证:
报到证以前也叫做“派遣证”,是一个从学生身份转变为工作者的标志性材料,是人事关系正式从学校转移到就业单位的证明,是毕业生就业时的重要凭证,由省教育厅统一负责印制并签发,毕业生须妥善保管,不得遗失。
用人单位以报到证为依据接收安排毕业生的工作。报到证和通知书为一式两联,本专科毕业生的报到证为蓝色(研究生的为粉色)由毕业生持有,到单位报到时交给单位;通知书为白色一般由学校负责放进毕业生的档案并通过机要转发到单位。
(三)、回生源地学生有报到证吗?
回生源地毕业生和签约毕业生都有报到证,回生源地毕业生的报到证上的单位名称为生源地毕业生分配部门,升学学生不发报到证。
如毕业生登录系统后发现生源地有误,本科生需与教务处联系更改,研究生需要与研究生院联系更改。
(四)、毕业后调整、改派和调档 &&&&&&&&&&&&&&&&&&
1、调整:根据山西省教育厅规定:初次派遣至生源地的,可在毕业后四年之内申请重新派遣(以下简称为“调整手续”),调整手续只可办理一次,请慎重考虑后办理。办理调整手续需携带的材料有:①《就业报到证》(即“蓝/粉联”),②《就业通知书》(以下简称“白联”,主动申请回生源地的,“白联”存放于学生档案中,已转递回生源地;被动回生源地的,“白联”在招就处学生就业管理办公室), ③新签订的就业协议书。
注:如签约单位在生源地范围内,可直接到当地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报到证抬头单位)办理派遣手续。
2、改派:初次派遣至用人单位的,可在毕业后一年之内办理改派手续,改派手续(指甲单位→乙单位)只可办理一次,请毕业生慎重考虑后办理。如在毕业后一年之内已解约但未签订新协议,可在此期限内先申请回生源地(需提供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接收函),改派回生源地后,可在毕业后四年之内申请重新派遣。重新派遣手续只可办理一次,请慎重考虑后办理。办理改派手续需携带的材料有:①“蓝/粉联”,②“白联”(如档案已转至用人单位,可向用人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申请取出“白联”,也可联系原单位将档案退回学校后取出“白联”),③解约函,④与新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或生源地接收函, ⑤改派申请书(需详细写明改派原因)。
注:申请重新派遣或改派者须在规定期限内办理,逾期无法办理。
3、调档:毕业后,选择“回生源地模式二”同学档案和户口可在学校留存两年,两年后档案将自动转回生源地,如需提前调档,需持以下材料回学校办理调档手续。
(1)、如将档案调回生源地,所需材料:调档函或接收函或劳动合同复印件;
(2)、如将档案调至单位,所需材料:①调档函、②接收函或劳动合同复印件、③个人转档申请
4、提醒毕业生,如毕业前未就业,毕业后找到就业单位或升学但无需来校办理相关手续的同学,请及时将你的升学或就业材料提供给辅导员或学院学工办老师,以便学校及时掌握你的就业动态,全面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提升母校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升学或就业材料包括:录取通知书、劳动合同书、接收函等,以上材料原件或复印件、传真件均可。)
5、往届毕业生业务办理时间:往届生业务办理时间同应届生:除周二、周五外的工作日时间。因每周四到教育厅办理派遣手续,派遣材料请于每周三上午之前交至招就处。&&&&&&&&&&&&&&&&&&&&&&&&&
(五)、档案和户口暂时保留在校与人事代理有什么区别?
如毕业生在毕业时既未与用人单位签约也未升学,可以主动申请回生源地、与山西教育人才服务中心签约办理人事代理,亦可被动派遣回生源地。主动申请回生源地的毕业生档案、户口迁转回生源地,学生可回生源地报到并办理人事代理手续;派遣到山西教育人才服务中心的毕业生,档案、户口迁转至教育人才服务中心,在报到后即完成人事代理手续;被动派遣回生源地的毕业生,其档案和户口可以在学校保留两年。
&&& 办理人事代理的毕业生身份为干部,见习期满后即可转正并可办理人事调动手续,工龄从毕业报到之日起开始计算并根据工龄及职务调整工资级别,本科毕业满一年职称评定为助理级,毕业生能够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并办理用工手续,能够享受社保福利,户口为永久性户口,人才市场收取档案管理和人事代理费用。
&&& 选择“回生源地模式二”的毕业生,其档案和户口在学校保留期间内,不计工龄,不能进行职称评定,毕业生无法与企业建立合法劳动关系,企业无法为其办理社保,户口关系暂留在学校集体户(入学时户口未迁入学校的除外)。
(六)、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
&&&& 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都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所订立的书面协议,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1)法律依据不同;(2)签订内容不同;(3)签订时间不同;(4)签订目的不同;(5)签订主体不同;(6)时效性不同
&2、联系:
&&&& 协议书与劳动合同的联系在于:就业协议书主要是毕业生和单位的工作约定。但可以在备注中就服务期、试用期、基本收入、福利、违约金等涉及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权利义务进行约定;就业协议书有关服务期、试用期、基本收入、福利、违约金等,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后,可以作为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的依据,但这些条款必须列入劳动合同,在双方都认可后,正式签订劳动合同,才可以继续生效。
五、联系电话
学生就业管理办公室:6014436
对外联络部(招聘):6014048(系统有问题可找韩老师咨询)
教务处:6010930
研究生院:6010370
本科生档案室:6014668
研究生院档案室:6018580
现代科技学院档案室:6018351
户证科:601449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