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立言立德之本

当前位置:&>&&>&&>&
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强调立德树人要成为高校立身之本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简报 [2017] 第10期 总第10期
  日,浙江召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省委书记夏宝龙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四个服务”意识,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立身之本,进一步做好浙江省高校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任振鹤,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唐一军,省委常委、秘书长陈金彪,副省长成岳冲出席会议。
  夏宝龙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这两个根本性问题,覆盖了高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各类学校都要认真学习贯彻,以此为根本遵循,加快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
  夏宝龙强调,高校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和独特战线,必须坚决守住、牢牢守住。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浙江省高校最鲜亮的底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校办学育人全过程,体现在学校规章制度和师生行为规范中,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活起来、好听起来、入心入脑,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人生大课。
  夏宝龙强调,高校的根本是培养人才,要把育人融入各个方面,灌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各个环节,在第一课堂、在实践课堂、在校园生活中培养好学生,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质量育人。要建好用好管好高校教师队伍,政治上要有更多的信任、更多的引导、更多的把关,培养使用上要有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激励,服务管理上要有更暖心的举措、更贴心的关爱,师风师德上要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要求,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夏宝龙指出,提高办学质量,是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全省要奋起直追、大步快进,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弯道超车、跨越发展。要把服务省委中心工作贯穿于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各方面,引导广大师生找准服务的切入点,积极投身“拆治归”一线,坚定地与省委同方向、同步调。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有战略定力、有全局视野、有科学规划,紧贴需求、体现特色,努力做到“社会需要什么、高校就办什么”,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要进一步打开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通道,牢固树立“以转化实绩论英雄”的观念,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关键一跃。要切实加强校园治理,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着力抓好平安校园建设、校风学风建设,特别是继续把高校文明寝室建设抓下去。
  夏宝龙强调,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每个高校、每个院系、每个支部,进一步巩固党在高校的执政根基。高校书记、校长要当好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坚决扛起办学治校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全省各级党委要进一步担起对高校工作的领导责任,把定方向,统筹指导,建强班子,压实责任,认真落实中央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决策部署,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于淼)紧紧扭住立德树人立身之本 刘奇对高校提四点希望_新浪江西_新浪网
  (记者李冬明)3月20日,省长刘奇来到江西师范大学调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他强调,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对江西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紧紧扭住立德树人这个高校的立身之本,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全省各级各类高校的积极作用,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培养更多栋梁之材。
  来到江西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奇看展板、问教学,认真考察学校创新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成果,鼓励广大师生要时时刻刻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在蓝天环保社团,刘奇与大学生们亲切交流,询问社团党支部建设和开展绿色环保活动等情况。随后,刘奇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学校和院系负责同志、青年教师和普通学子关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的介绍。刘奇认真记录,不时插话,与大家亲切交流,会场气氛热烈活跃。
  听取大家发言后,刘奇着重围绕“紧紧扭住立德树人这个高校的立身之本,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培养更多栋梁之材”这一主题展开了阐述。他指出,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人才、靠教育。我省高校在这方面肩负着重大使命,要紧紧扭住立德树人这个立身之本,既致力于产出一流科研成果,又致力于培养一流创新人才,为兴赣富民大业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刘奇就推动我省高校更好服务兴赣富民大业提出了四点希望。他强调:
  ——希望我省高校广大学子更多选择在江西创新创业、成长成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改革发展面临着多重叠加的重大机遇和宝贵的“窗口期”,大家在为祖国和家乡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的实践中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希望我省高校广大教师既成为“学问之师”,更成为“品行之师”;既精于“授业”“解惑”,更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坚持一手抓科研攻关,实现更多“颠覆性创新”;一手抓教书育人,培养更多“创新型科技人才”,并共同服务于创新驱动下的“引领型发展”。
  ——希望我省各级各类高校自觉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走内涵式、特色型、个性化的发展路子,在保持和谐稳定的前提下,立足实际、扬长避短,办出自己的特色、创出自己的品牌,不断朝着建设“双一流”的目标奋力开拓前进。
  ——希望我省各级政府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高校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对高校的投入力度,深入细致耐心做好高校知识分子工作,引导广大知识分子发扬担当精神,助力兴赣富民大业。
03-20 14:52|分享
03-19 14:51|分享
03-18 10:58|分享
03-18 10:58|分享
03-17 11:43|分享
03-16 13:05|分享
03-16 13:03|分享
03-15 21:07|分享
03-15 20:48|分享
03-15 12:07|分享
新浪地方站bet007: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_南京教育信息网
友情链接:
bet007: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作者:admin
  【思想荟】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光明日报记者?晋浩天?李晋荣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计划》提出:
  保持立德树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守学生成长法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新育人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醒、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天生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人才。
  全面落实破德树人基本义务
  (一)晋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二)培养学生立异创业精神与能力。
  (三)强化学生实际着手能力。
  (四)塑造学生强壮体格。
  (五)提高学生文明素养。
  (六)加强学生生态文明素养。
  (七)进步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维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如何真正做到立德树人,是摆在每一所高校眼前的一道标题。
  就此,记者采访了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代表、安徽大学原党委书记黄德宽委员、天津大学教务处处长张凤宝委员,请他们缭绕高校如何真正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进行深刻探讨。
<font color="#月4日,“做雷锋精神的种子”大型主题展在南京金陵藏书楼发展,图为主题展上的大学生意愿者。杨素平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大学要回归教育教学本位
  大学之本在于培育人才。然而,长期以来,“重教书轻育人”“重科研轻教养”的景象在高校广泛存在,直接影响了人才造就的品质。
  张凤宝委员认为,人才培养是大学最基本、最要害的职能。从这个角度看,大学之本也就在于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央环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一些学生曾和我说,大学时代与老师接触的机遇未几,有些老师把课堂教学做得很好,但与学生互动较少。”黄德宽委员说,“这偏偏阐明,这些教师并未真正懂得‘育人’这一职责的内涵。这些年来,大学器重科研工作,必定水平上疏忽了教学工作。能够说,和科研相比,教书育人处在绝对弱势地位;和教学相比,育人又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
  罗伟其代表剖析,呈现这一现象的起因良多,如科研评价标准明白、可比性强、操作容易,而教学评价标准难以设定,操作相对艰苦,育人效果短期内难以浮现,其评价更难以掌握。同时,社会对高校的各种评价、排行榜往往重科研、轻教学与育人。“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轻教学重科研’‘轻育人重教书’的状态。”
  罗伟其代表认为,和谐教学与科研、教书与育人之间的关联,首先要真准确立教学、育人的中心肠位,师资力气、资源配置、经费部署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育人为核心,使高校引导、教师真正意识到教学、育人的义务和使命。其次,要转变教师的考核评价尺度和机制,分类、分层进行评价。对于教学、育人投入多、后果显明的教师,可恰当下降职称评审、聘期考核查科研的请求。再次,要构成“重教学重育人”的社会氛围。
  德育思惟要融入智育教学中
  在高校实际工作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长期存在。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代表委员们也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张凤宝委员认为,德育工作是一个工夫活,需要与日俱增,谆谆告诫。“德育与科研、教学比拟,难以量化,不仅与对大学评估的各种指标系统不同步,也与学校内部的考察体制不相适应。解决高校‘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必须做好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全方位翻新方法办法。”
  罗伟其代表提出,需要坚定不移地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学生做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的动摇信奉者、踊跃传布者、榜样践行者。同时,还要增强对学生的人文关心和心理劝导,在关怀和疏导的过程中,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使学生育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养成不能靠强迫,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感情浸透、心理疏导,对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至关主要。”罗伟其代表说。
  “老师应把德育跟智育视作彼此融合的同一体。”黄德宽委员说,“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人类文化的延长、社会提高的产物,包括人类为进行科学探索所阅历的艰巨过程。因而,教师在教学课程时,不应当简略地传递知识,更应该将其背地艰苦摸索的精神耳濡目染地传递给学生,这个进程就带有德育功效,而且轻易被学生接收、接收。”黄德宽委员还表现,先生在传递常识的同时,也应该随同对学生思维方式的练习、迷信精力的培养。教师的行动举止、对社会的评判以及对科学的立场,都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
  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施教
  从立德树人来讲,教师的重要性应该如何体现?张凤宝委员的答复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格建设者和牢靠接班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教师是症结因素。社会和学校要加强协同力度,多措并举,努力让宽大教师安心从教、热情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
  “高校立德树人,教师是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长远。”罗伟其代表弥补说,教师要开启学生的德行之门,首先要重视自己的品格涵养,以德立身,以自身的幻想信心、道德品质、行为标准陶冶和引诱学生,以自己高尚的道德行为沾染学生。其次,要以德立学,有良好的学风。教师既要潜心研讨,又要关注社会;既要放眼寰球,又要立足本土。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要有建构中国特点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胆识和智慧。再次,要以德施教,有敬业精神。教师不仅要把教书育人作为一种职业,更要把教书育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教师对待教学和学生的态度,体现的是教师的职业操守,将影响学生如何看待教师乃至当前如何走向社会。
  “学校是教师成长的‘摇篮’,对教师要‘严’‘爱’并举。‘严’就是严厉教师资历准入制,把好教师进口关。‘爱’就是要在思想上、业务上、生涯上关怀教师。为此,一方面,要为教师供给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要关心教师的亲身好处,辅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罗伟其代表说。
  黄德宽委员以为,“得天下英才而教导之”,这是教师最大的幸福。教师必需要做到为国度、社会培养栋梁之材,站在为国家发展百年大计斟酌的地位上,来定位本人的职业抱负,真正做到立德树人。而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除了一直学习,丰盛本身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才能和程度之外,还须要在个人性德品德方面多多尽力。全社会都要营造尊师重教的气氛,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位置,让教师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同时,还要树立健全教师准入轨制,吸引优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淘汰不称职的教师,做到有进有出、动态调剂。
  《光亮日报》( 日?12版)[责任编纂:王宏泽]
【打印本文】
【收藏本文】
下一篇:没有了
您所处的位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校立德树人学习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