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帮忙做家务,家长孩子该不该做家务辩论给报酬

鼓励孩子做家务
到底要不要给报酬?_网易亲子
鼓励孩子做家务
到底要不要给报酬?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张先生的儿子小明一年级了,张先生想早点孩子挣钱的,他列了张活报酬表给小明,比如扫地10元,扔袋5元钱,洗碗10元,洗自己袜子和短裤5元。“这个劳务费标准比市场价还高,小明只要愿意多干,一个礼拜能挣不少钱,可是小明还是不大情愿。”张先生说,小明告诉他,自己的同学,想要零花钱就能得到;有的虽然也干家务,但是报酬要高得多,比如同学李亮亮洗次碗就能得到50元报酬。张先生的妻子也反对,她的理由却不同,是怕孩子以后钻到钱眼里,做什么事都和别人计较得失,弄得朋友也没有。“小明应该知道,做家务就是他的义务”。张妻说。这下张先生犯难了,他坚信鼓励孩子做家务肯定没错,但是到底要不要给报酬、给多少报酬,他一时找不到说服家人的理由,只好请教专家了。
“我觉得孩子做家务给报酬不一定要硬性规定是非对错。有些家务,是孩子力所能及并且应该做的,比如自己的被子自己叠好,帮妈妈倒个垃圾等等。但有些父母为了鼓励孩子多做家务,给一些物质奖励也不算错。但有两点要注意,一是不能让给报酬成为常态,比如做一些额外的或者比较复杂的家务可以获得一份应得的报酬,二是报酬的金额应该有一个限度。”国内知名儿童财商教育专家徐建明表示。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的家务活也应该有所区别,比如给垃圾桶套上塑料袋、把脏衣服放在洗衣篮里等简单的事情,四岁的孩子就可以干了,整理床铺、叠被子衣服、擦桌子等适合5~7岁的孩子干;扫地、拖地、倒垃圾等适合8岁以上的孩子干。“一些简单的固定的家务活可以不用给报酬,额外的可以适当给点,比如帮家里卖废品,可以和父母说好卖废品的钱作为自己的劳动报酬,比如洗碗、洗衣服、洗菜之类有些难度的家务,也可以适当给点报酬,帮老爸到小区的烟杂店买酱油、买酒啥的,也可以把找回的零钱作为劳动报酬。”家务劳动报酬应该多大才比较合适呢?徐建明认为,根据国外经验,给孩子的劳动报酬应该和外面市场上的购买这类劳动所支付的报酬比较接近,甚至可以略低一些。目的是让孩子了解到挣钱不易,每一分钱都要通过自己的付出和汗水才能获得,这才能真正起到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和节约花钱的好习惯。同时也能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还能锻炼自立自理的能力并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方向
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热门搜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教育误区:孩子做家务真的该给“劳务费”吗?
[摘要]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干家务的“劳务费”,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即调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让孩子懂得“用劳动赚钱”。这种做法猛一听,似乎很有道理,可细细一琢磨,却发现这种做法很值得商榷。有些家长说,在外国,孩子做家务,家长给劳务报酬。于是,就效法外国人的做法,跟自己的孩子签订“家务劳动劳务合同”:如刷碗一次付1元,扫地一次付1元,取牛奶一次付5角……活儿干完,经验收合格,现金支付劳务报酬。这些家长认为这样做有如下的好处:一,可以调动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积极性;二,以有偿劳动代替无偿给零花钱,孩子通过劳动所得,不会乱花;三,使孩子认识劳动的价值,增强“商品意识”。猛一听,这似乎很有道理。可细细一琢磨,这种做法很值得商榷。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劳动是一种商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劳动都是商品,比如自己做家务劳动等就不是,而是伦理范畴的行为,是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对家庭理应尽的义务。家庭成员从家庭里获得到必要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就应该对家庭尽义务,参加家务劳动就是尽义务的一种形式。所谓“义务”,就是一种无偿的奉献,在尽义务之前不以获得他人的报偿为目的,在尽义务过程之中不以获得他人的报偿为条件,在尽义务之后也不索取什么偿和报酬。为人父母者,有义务出资、出力把子女抚养成人,适当地给未成年的孩子一些零花钱,也是尽义务的一种形式。不论父母是否指望将来依靠子女赡养,也不论将来是不是能够得到子女的报偿,凡是做父母的,都必须无条件地这样做。只要具备了一定的劳动能力,子女就应当自觉地无条件地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果子女参加家务劳动也付给报酬,实际上就是把家务劳动当成一种“商品”。而“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这样,就会引导孩子把亲子之间的关系也看成是一种“金钱关系”。家长有钱,掌握支配家庭经济的权力,可以用金钱支配子女参加家务劳动;将来子女经济独立了,不需要参加家务劳动挣钱了,家务劳动最终还是要落在家长的的身上。假如在子女经济未独立之前,就不再给零花钱,而要子女通过参加家务劳动获得,这就等于家长是主动放弃了一部分抚养子女的责任;家长既然能放弃抚养的责任,将来子女也可以放弃赡养老人的责任,那问题可就严重了。家庭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跟孩子签订“家务劳动劳务合同”,无形中就淡化了父母子女亲情,而强化了父母子女间的“金钱关系”。如果父母子女之间的联系“百分之九十九也是表现在同样的‘现金交易’上”,父母让儿子做一件事,儿子会问:“你给多少钱?”给多少钱,就做多少事;不给钱,就不做事。那么,父母有钱,你是父母;没钱,就会视同陌路。就像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笔下的高老头一样,他的两个女儿,在父亲有钱的时侯,就千方百计地亲近父亲,讨好父亲,花言巧语地向父亲索取金钱。等到把父亲的钱财榨光以后,就像对待“榨干了的柠檬汁”一样,把父亲扔掉。高老头到死也没明白,女儿之所以这样无情无义、丧尽天良,不赖他的女儿,全赖他自己。是高老头自己亲自把父女关系变成冷冰冰的金钱关系的,他只能无奈地饮下自己亲手酿造的苦酒。在外国,是有跟孩子签订“家务劳动劳务合同”的。但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这样做。如某发达国家就有这样一个故事: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由于他聪明过人,社会交往和办事能力又很强,他父母经常把一些收款和付款的帐单委托他去经办,他每次都能办得很好。在跟商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渐渐地,小彼得也觉得自己似乎快成了一个小商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腾讯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qq_edu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校园好时光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小园同学”
交朋友长知识收礼物
[责任编辑:judyca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哪个不是"假离婚"产生风险?
离婚后感情问题
子女抚养问题
离婚后遗产继承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1.查看公共账号:&&纽约华人资讯网2.搜索账号:&&nychinaren_com
地址: 1351 S Grove Ave, Unit 109,
Ontario, CA 91761
电话: 总机:626-657--21:00(西部时间)
竞价:562-275--18:00(西部时间)
(周一到周五, 周六周日休息)
孩子做家务是否该给报酬?
在新泽西的中文学校和华裔社团,无论是采用简体字还是繁体字教学,都会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中举办中文辩论比赛。今年华夏中文学校总校举行的辩论大赛主题为“孩子做家务,家长是否应该支付报酬”,该话题也是新州网络讨论的热门话题。作为中文学校的代课老师,记者曾多次为中文学校的高年级中文班、辩论班代课,也曾经作为评委,参加华夏中文学校的辩论选拔赛。针对“做家务是否该有报酬”话题,4月13日,记者走进中文学校课堂和社区,了解华裔以及各族裔孩子和家长们的真实感受。新泽西父母子女俱乐部日前在集体邮件群内,就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华裔家长观点一:做家务是应该的,我们从小就做。  小孩正在上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的家长,多是出生于70年代,他们在中国被冠以“夹缝中成长的一代”。前有老当益壮的60后后把握话语权,后有年轻进取的80后抢夺注意力。70后的家长,多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出国留学。在他们的童年里,不以金钱为衡量标准,不会拼爹啃老,被灌输着“一切要靠自己”理念。他们从小就在家里帮助父母做家务,有的还要承担提高家庭经济的责任。这类家长对这个论题的想法相对单纯,认为孩子在家里做家务是应该的,没有必要支付任何报酬。 华裔家长观点二:做家务给点零花小钱也无妨。  孩子在从事模拟工作“劳动”的同时,享受第一次获得“工作回报”的喜悦,是很多华裔家长开始对孩子做家务支付报酬的初衷。对于而立不久、精力旺盛的70后家长而言,有稳定的工作,经济基础好,原本就会给孩子零花钱,以做家务的方式也未尝不是一个好方式。一些家长和孩子之间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房间吸尘2元、洗碗1元、洗衣服2元、擦桌子50分、洗车2元等。孩子们帮家长做家务,家长支付的零花钱只是很小的数字,家长往往并不在乎。 华裔学生观点各不同,源于家庭环境。  记者在代课周日中文学校的辩论课上,设定每个学生用1分钟时间,讲述自己在家中做家务的情况。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在1分钟用中文流利地表达自己做家务的情况,但几乎所有同学都或多或少地帮助家长做家务。有同学表示:我们是学生,以学业为主。学习回家已经很累了,哪有时间做家务。所以我们难得做家务,家长应该给报酬作为奖励;也有同学表示:父母上班都很辛苦,到家已经晚上7点多,理应帮忙收拾房间和做一些晚餐的准备工作,从来没有想过要家长付钱;还有同学认为:做家务时,父母给一两元,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有近1/3的同学认为:除了整理自己的房间外,没有责任干其它的家务活,那是父母的事情。如果要干活,就应该给钱。 七成各族裔家长赞同为孩子做家务付报酬。  《华尔街日报》曾针对这个话题,在全美范围的2000多位家长中展开调查。认同家长应该为孩子做家务付报酬的人数,从十多年前的24%,增长为近年的71%,支持者认为,这样可以让孩子获得可自己支配的钱,为自己喜欢的玩具或是物品存钱,从小养成做预算的习惯。此外,部分家长表示通过支付孩子报酬来做家务,能让孩子意识到任何劳动都有价值,也让孩子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还有部分家长认为,给孩子零用钱来做家务,可以防止他们成天玩游戏,尤其是当孩子需要买游戏卡的时候,这样的交换非常有效。也有家长比较无奈地表示,并没有细想孩子该不该为做家务获得报酬,但由于孩子认为周围很多同学都是如此,加上开支也不是很大,往往就顺从孩子的要求。  在华裔家庭中,在考虑是否让孩子参与家务并给予报酬时,也会考虑孩子自身的情况。年龄过小的孩子,大多不会被要求帮助父母做家务。而相对进入初高中阶段的孩子,都有被家长要求协助做家务的经验。  记者走访了邻居印度裔家长,他们认为孩子是家庭的一份子,理应承担部分家庭责任,加之学做家务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也有帮助,这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同时他们也认为,让孩子帮忙做家务,可培养责任心。  墨西哥裔家长表示,自己支付报酬让孩子为家庭和自己的园林公司干活,这样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养成有偿劳动的习惯,邻居们也能以“支付孩子薪酬”来让其小孩帮忙清洁汽车、门窗、割草等。  一位犹太裔家列出一张家务清单,标明每项家务相应的价格。家里的几个孩子还可以根据做不同家务的标价,为自己的购物心愿做预算,让孩子学习、做家务、赚零花钱两不误。也有家长提出,与为孩子做家务支付报酬相对应的,也应该为没有完成家务而对其进行扣钱惩罚,这要根据不同家庭的文化和习惯决定。  一位意大利裔家长向记者表示,两个孩子都已经上大学。作为家长,一直将给零花钱和要求孩子做家务分开处理。给孩子零用钱是为了让孩子学会理财,为自己的钱财负责。要求孩子帮忙做家务,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需要对家庭有所贡献,并通过扫地、整理桌子、帮厨等培养生活能力。  课堂总结:做家务是培养生存能力的第一步。  当天的辩论课堂上,有同学表示,家里有保姆,自己从来不做家务。这一观点让现场的所有同学沉默。家长们都明白,让孩子做家务,可以培养孩子的能力和责任感。但是让上高中的孩子帮忙做家务,最常引发家庭争论。如果把学习做家务和提高生存能力相联系,孩子就能更客观地看待“家务劳动”。  教育专家的意见是,应该给各个年龄层的孩子安排适合的家务,以及给孩子选择做何种家务的权力。花时间教孩子如何做家务,把孩子承担的家务做成图表,制定家务每日例程,贴在孩子可见的地方,提醒孩子做家务的时间。并随孩子的年龄增长,不断调整,才能够通过做家务提高孩子的生存能力。  今年2月,一篇题为《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独立生存能力》的文章,在新州华裔几个不同的微信群中转贴,引起家长热议。古人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而如何“渔”之?对于家庭,小到扫地清洁,大到上房刷墙;对工作而言,每天面对键盘,还是每天面对金库。每一个环境有不同的“渔”的技巧和能力。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孩子也会不断地学习,家长与孩子之间,教授常识、增长知识、提高胆识、扩大见识、交流认识,才能最终达成共识。  近两个星期以来,华夏中文学校各分校正在为4月26日举办的辩论赛进行初赛选拔。而“孩子做家务是否该支付报酬”的辩论,无论当天正反双方谁将胜出,这一话题将在华裔家长中持续被讨论。
2011年华夏中文学校辩论赛上,参赛选手有备而来,现场准备很多关键词的小纸条和记录本,仔细听着对方辩手的发言,准备迎战。
Ways To Prevent Gynecological Disease
Best Selling Health Care Products
点评这篇文章
点评这篇文章
3个人参与评分
NYChinaRen总共有3458条点评, 5067次评分您的位置:&&&&孩子做家务家长要不要付报酬
孩子做家务家长要不要付报酬
日 16:22出处:亲亲宝贝网作者:LHL阅读次数:230
孩子做家务家长要不要付报酬?很多现代的家庭会思考这个问题,可是,孩子做了家务给报酬,万一培养成不好的价值观怎么办?如果不支付报酬,孩子的价值观又会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可以看一下本文的分析,心里就会有底了!
孩子做家务家长给报酬好处
(1)其实能让孩子做的家务劳动都是他力所能及的,譬如倒垃圾、拖地、给爸爸妈妈按摩。这些劳动根本累不着孩子,全当父母和孩子做的家庭游戏了。刚开始孩子觉得好玩,可是一旦天天重复就觉得没意思了,当他们累了、不高兴了或者忙于别的事情时就不能持久坚持这项家务劳动。就是给孩子报酬,有时他们还会耍小性子呢,何况不给呢?
(2)给报酬对孩子有了合约力,这种合约力就是一种信用力、合同关系,合约力会促进监督孩子约定的劳务事项,孩子会觉得约定好的事,又给了钱,就会去履行这件事。你完全可以把这么做看成是和孩子的合约游戏。
(3)即使孩子没有这个劳动,孩子要钱能不给吗?而通过劳动交换钱的活动让孩子提前体验到钱是靠劳动换来的,劳动结果的好坏,报酬的多少也会不一样。这个过程你可以用孩子付出的劳动量、个数、时间等作为参考,奖励孩子,甚至“惩罚”他;让他提前感受到将来工作后也会这样子的,这样孩子就会把劳动做得更好。
(4)孩子劳动得到的钱由自己支配,他们会觉得花的钱是自己赚来的,也有自豪感。这样家长也不用给孩子零花钱了,同时孩子用这笔钱去消费支出,也锻炼了他支配钱的能力。
(5)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用劳动换来的钱去储蓄、投资,这样这笔钱就完成了“鸡生蛋、蛋生鸡”的赚钱模式。孩子用得到的劳动报酬去储蓄、投资,家长不仅可以放心孩子的钱没有乱花,同时孩子也能提前了解理财的知识。
孩子做家务家长给报酬的坏影响
1,给做家务的孩子奖励,无异于将亲情与金钱画上等号。孩子拿到钱会想,我对家庭有劳动付出,家长给我钱,这是一种雇主与雇员的关系。他们绝不会深层次地思考,父母的无私付出从未祈求过他们的回报。因此,用金钱激励孩子,只会让孩子变得更自私。
2, 学做家务能培养、锻炼孩子,也是家人交流感情的一种途径。而做家务付“报酬”容易让孩子变得功利,不利于家人之间亲情的培养和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不提倡为孩子做家务付“报酬”。父母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意识到他是家庭的一员,应该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3,用支付报酬的方式让孩子做家务活会歪曲孩子对劳动的认识。若他们将“劳动与报酬”简单等同,那孩子完全可以因无酬而不劳动。父母与孩子之间珍贵的是亲情与爱心,而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错误的引导方法,会让孩子有错误的认识,扰乱和谐亲子关系。
4,个人认为,这绝不是个好主意。虽然能让孩子尽早地认识金钱价值,但事事以金钱衡量,无疑给孩子灌输了错误的人生观。因为有许多事情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家务是家庭必要的劳动,给钱让孩子做家务,就等于告诉他,金钱是万能的,这对个人独立性和责任感的培养,没有任何帮助。
专家观点:
开明的家庭,可以给做家务的孩子支付报酬,一般的家庭不建议这样做!
一般来说,孩子做家务就给报酬,这并不是个好主意。家务是家庭生活的组成部分,和报酬没有必然联系。如果你给钱让孩子做家务,那就相当于告诉他,给家庭做贡献是能获取报酬的。事实上,孩子从中学到的应该是团队合作。作为父母,收拾房间、洗衣做饭并没有报酬,因为这是父母该做的。父母是这样,孩子在家里也应该如此。
如果孩子能做到这一点,在人生的其他方面,他也会受益。做家务能让孩子具备责任感。研究表明,做家务的孩子在团队里的表现和学习成绩都要好一些。此外,让孩子做家务,能培养他将来成为好室友、好员工。因为他不仅知道怎么洗衣、洗碗、擦地板,而且会意识到做这些事情是他的责任。
只有一种情况适合你为孩子做家务付钱,那就是当你觉得那份工作超出了孩子的常规工作范围,并且你也有自己的特殊目的。比方说,如果你的孩子想买一个但他自己的钱又不够,那么你可以安排他做一件比较难做的家务。需要注意的是,这件事一定是他平常不做的。
计算薪酬的方法(如果您决定给孩子支付报酬)
一旦父母决定了发给孩子做家务的薪酬标准之后,父母应该和孩子明确说明具体采用计算酬薪的方法?
1、计量制: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就是按孩子做的家务件数计算。
我们可以这么规定,孩子每天必须先完成2-3件无偿家务,在此基础上,孩子做的额外家务可以赚钱酬薪。父母首先把和孩子选择做的家务事做成表格,明码标价。比如:洗碗:¥0.5, 扔垃圾:¥0.5 ,擦客厅的窗:¥2 等,每完成一件家务,就在表上标记清楚。
2、计时制:以孩子每周做家务所使用的实际的时间来计算。
首先确定每小时的薪酬。比如,孩子每花一个小时做家务,父母愿意付给孩子¥10。
如果孩子选择清洗家中的两个抽水马桶作为额外的家务。父母可以估计一下清洗抽水马桶所需的时间:孩子拿出清洁用品,清洁两个马桶,把所有清洁用品放回原来的地方。总计可能需要12分钟。12分钟是1/5小时。那么1/5的¥10.00就是¥2.00。这样孩子清洗厕所的酬劳为¥2.00。
再比如:孩子愿意拖地板。通常拖地板需要约15分钟,那么孩子所得的报酬就是:1/4小时,也就是¥2.5。在以上家务事的表格中:拖地板标为¥2.5。
3、总额规定法:就是每周给孩子设定一个他们可以通过做家务所挣的最高额。
比如:孩子每天最多可以挣¥2,每两周合计挣钱不能超过¥20。这样父母可以有效控制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金钱额。
4、定期支付酬薪。
一旦孩子按父母的要求完成家务之后,父母一定要如约定期付给孩子薪酬,比如,每周晚饭之后。父母根据孩子家务事表格中所示的总金额如数付给孩子。如果父母食言,把对孩子的承诺不当回事,那么孩子必定会非常失望,因为没人喜欢自己付出了努力而没有收获。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言出必行,不要让孩子因为父母不遵守承诺,而失去对父母的信任。
总之,让孩子做家务,可以让孩子从小学会照顾自己的基本生活技能,如烹饪、清洁、洗涤等,而不用依靠别人的照顾,这也是孩子家庭责任感的一部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做家务该不该给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