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简便计算九百除以十五3的商减去十五的差再扩大十二倍结果是

小学四年级列式计算(170道);一.35与23的和除以2与4的积,商多少;二.从3000中连续减去25个112,还剩多少?;三.一个数的12倍是1224,求这个数;四.56与23的差除以4与4的积,商多少;五.从3000中连续减去25个69,还剩多少?;六.一个数的12倍是636,求这个数;七.从978里减去126的5倍,差是多少?;八..1560除以一个数
小学四年级列式计算(170道 )
一. 35与23的和除以2与4的积,商多少
二. 从3000中连续减去25个112,还剩多少?
三. 一个数的12倍是1224,求这个数。
四. 56与23的差除以4与4的积,商多少
五. 从3000中连续减去25个69,还剩多少?
六. 一个数的12倍是636,求这个数。
七. 从978里减去126的5倍,差是多少?
八. . 1560除以一个数商是26,求这个数?
已知甲数是乙数的1.4倍,两数相差9.8,求乙数.(用方程解)
十. 甲数是33.5,乙数与丙数的平均数是30.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
比x的5倍多7.2的数是9.8,求x.(列方程解) 十二.
一个数比37.8多2.95,这个数的4倍是多少?
37与23的和,乘3.6与2.8的差,积是多少?
十四. 一个数的5倍加上1.7与3的积, 和是8.6, 这个数是多少? 十五. 从223 的倒数114 除13 的商,差是多少?
十六. 12 与13 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十七. 125减少它的12%再乘以311 ,积是多少?
十八. 8个25相加的和去除5.3的4倍,结果是多少?
十九. 一个数的3倍比45的35 多3,求这个数?
6、某数的14 加
上2.5与它的13 相等,求某数。
二十. 比637 米长17米 是多少米?
二十六. 2337除以21加上36的和,商是多少? 12除420的商加上35,和是多少? 的差被16除,商是多少? 28加上172乘88的积,再减去78,结果是多少? 24除557与125的差,商是多少? 75加上625除以25的商,所得的和再扩大18倍,结
果是多少?
二十九. 4536被63减去36的差除,商是多少? 2496除以32的商减去54,差是多少? 420除以30的商乘12,结果是多少?
三十. 501乘32的积减去5600,结果是多少?
45乘24的积比800的一半多多少? 8240除以40的商比1000的2倍少多少? 7000减去150与34的积,所得的差除以20,结果是甲数是360,乙数比甲数的3倍多60,乙数是多少? 84与73的和乘它们的差,积是多少? 用68减去36的差乘9除108的商,积是多少? 232减去100除1400的商,差是多少? 的和被47与58的积除,商是多少? 3037减去38与76除以19的积,差是多少?
四十. 73的4倍减去136与97的和,差是多少?
四十九. 37与16的差的8倍除以12的商是多少? 421减去391除以17的商,差是多少? 105减去68加上29的和,差是多少? 216减去178的差乘16加1的和,积是多少? 236减去197的差乘27加34的和,积是多少? 816除以16加上832除以26的商,和是多少? 114减去14乘15的积的一半,差是多少? 256被8加上56的和除,商是多少? 1812加上2048除以4的商所得的和除以4,商是多五十. 274减去167的差乘132加58的和,积是多少? 五十一.
五十九. 171与79的差的70倍除以23,商是多少? 3584除以32的商减去89与12的和,差是多少? 197-560÷80
(75+50)÷(75-50) 16×34-54÷2
(272+208)×100 (24-24÷2)×101
190÷2+70 35.7比一个数的18倍多23.1,求这个数。 六十. 482比一个数的3倍少148,这个数是多少?
六十九. 5.16减去0.8与5.2的积,差是多少? 4.9除以2.5与7.3的和,商是多少? 一个数的3倍加上6与8的积,和是84,求这个数。 一个数的8倍减去这个数的5倍,差是21.9,求这个什么数的4倍减去5.4与0.6的积,差等于1.72? 一个数的3倍加上这个数的1.5倍等于22.5,这个数是用51除以4.8的商减去0.72,差是多少?
1.5与7.5相加所得的和,再乘0.82,积是多少? 七十. 一个数的2倍减去1.7的差等于18.5,这个数。 七十一.
七十六. 25.6比一个数的5倍少14.8,这个数是多少? 一个数的9倍加上48与4的商等于48,这个数是多8与 6.4的积加上什么数的5倍等于63.7? 9减2.03的差与1.93相加,所得和再乘3.8,积是多少? 148.32减去3.2与1.5的积,所得差再除以0.5,结果是一个数的6倍加上这个数的3.6倍等于2.88,求这个
七十九. 一个数与4.8的差的3倍是7.2,这个数是多 7比一个数的18倍多23.1,求这个数。 八十. 482比一个数的3倍少148,这个数是多少?
八十九. 用51除以4.8的商减去0.72,差是多少?
1.5与7.5相加所得的和,再乘0.82,积是多少? 什么数的4倍减去5.4与0.6的积,差等于1.72? 一个数的3倍加上这个数的1.5倍等于22.5,这个数是1.85乘3.46与2.54的和,积是多少? 5.16减去0.8与5.2的积,差是多少? 4.9除以2.5与7.3的和,商是多少? 一个数的3倍加上6与8的积,和是84,求这个数。 一个数的8倍减去这个数的5倍,差是21.9,求这个九十. 一个数的2倍减去1.7的差等于18.5,这个数。 九十一.
一个数的6倍加上这个数的3.6倍等于2.88,求这个8与 6.4的积加上什么数的5倍等于63.7? 9减2.03的差与1.93相加,所得和再乘3.8,积是多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应用写作文书、外语学习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中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57小学四年级列式计算(170道 )等内容。 
 四年级上册列式计算100道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列式计算 1、653 与 368 的和是多少? 2、一个加数是 475,另一个加数是 59,和是多少? 14、被除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列式计算综合训练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小学数学四...女人养生之道89份文档
爆笑大撞脸 超爆笑笑话 有趣及爆笑图片汇集 绝对经典搞笑...  四年级数学上册简便计算170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简便计算 四年级数学上册简便计算 72.14-13.22-16.78 69.87+67.91-59.87 6.1×27+...  四年级上册数学列式计算练习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一. 35 与 23 的和除以 2 与 4 的积,商多少 二. 从 3000 中连续减去 25 个 112,还剩多少? 三. ...  四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计算、列式计算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四年级数学下册专题复习 专题一简便计算 一、 加法 648+473+527
39+(61+75)+25 ...  四年级列式计算_四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四年级列式计算 1,2 个 50 相加的和除以 100,商是多少? 2.2 个 50 相加的和被 100 除,商是多少?...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项训练--列式计算_四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项训练 列式计算 1、325 里面有多少个 5? 8、把 8645 ...  小学四年级数学列式计算2_四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135×5 108×6 8×312 7×210 138×9 82×403 126×89 203×32 312×25 336÷21 858÷39...  百度文库 教育专区 小学教育 数学四年级乘法列式计算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四年级乘法列式计算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帖子主题:揭密国军“三十二倍十五榴”
共&14611&个阅读者&
军号:4050749 工分:200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揭密国军“三十二倍十五榴”
文章提交者:fish921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长期驻守潼关的“三十二倍十五榴”。滇西上的“三十二倍十五榴”。军博中陈列的“三十二倍十五榴”。炮10团士兵在演示“三十二倍十五榴”装填弹药。本报记者 董少东在兵器馆大厅的一角,陈列着一门通体乌黑的大炮。炮管平伸,硕大的炮口仍流露着睥睨一切的霸气。与众多用“某某式”标注的火炮不同,它的名字很长,叫“三十二十五厘米口径”,简称“三十二倍十五榴”。中,火炮被尊为“战争之神”。“三十二倍十五榴”可以说是时中国的“战神”,它几乎是唯一能对日军取得火力优势的重型武器。可惜,当时的中国,这样的现代化武器只有区区24门。1936年,国民政府从德国定制24门重型榴弹炮,并以其参数为名,称之为“三十二倍十五榴”,以此组建炮兵第10团。在此后的烽火岁月里,炮10团先后转战淞沪、台儿庄、豫东、武汉、潼关、昆仑关、滇西等地,雷霆万钧地发出中华民族的怒吼。硝烟早已散去,当年的战争利器收起锋芒,静静陈列,像一位沉默的老兵。老兵不死,只是悄然隐去。专为中国定制1940年初,刚刚从黄埔军校第十五期炮科毕业的阎启志,如愿分配到大名鼎鼎的炮10团,任2营5连副连长。第一次触摸到“三十二倍十五榴”巨大而冰凉的炮身时,阎启志有种想哭的冲动。“我就是冲着这些大炮来的,要让小日本尝尝中国大炮的滋味。”阎启志今年已是92岁高龄,说起70多年前的情景仍难掩激动。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时,阎启志是驻守在丰台的一个军训团学生兵,时年仅17岁。枪炮声响起时,他和同学们只有一个月的军训生活,甚至还没有实弹射击的经验。趴在战壕里的阎启志,身上的武器是一支“汉阳造”和一把让29军声名大振的大刀,而落在他身边的,是冰雹一样的日军炮弹。战斗的结果不用再说。阎启志说他“很幸运”,和几个同学突围了出来。一场血肉横飞的战斗,让这个年轻的新兵明白了火炮的威力和作用。随着部队撤退到山东境内后,正赶上已经迁往大后方的黄埔军校(当时改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在各地招考学员,阎启志马上报名参加考试,唯一的志愿就是炮科。一个意外因素让阎启志首次考试落榜——体检时发现他是轻微红绿色盲,不符合炮科要求。幸好,当时为应对抗战需要,下一期的学员考试不到一个月又开始了。这一次,阎启志私下找来了测验红绿色盲的视力表,生生背了下来,终于如愿入了炮科。三年军校专业炮兵学习,阎启志终于得偿所愿。这时的“三十二倍十五榴”已经在对日战场上轰响了三年。当年国民政府定制“三十二倍十五榴”,就是为侵略中国的日军“准备”的。“九一八事变”后,为了应付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国民政府展开了一系列国防建设,1934年春,国民政府向德国提出了订购15厘米口径重榴炮的意向。当时国民政府的德国军事总顾问、德国前国防部长塞克特是这次军火采购的中间人,也是最初的建议者。1933年6月,塞克特在给蒋介石的建议书中写道:“‘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窥伺中国,若无相对炮兵与之抗衡,在未来抗日战争中防御和获胜的可能性将微乎其微,如不加强训练和供应足够的武器配备,将来在战场上势必遭受严重损失甚至溃不成军。”在塞克特的建议之下,国民政府军政部准备筹建新式重榴炮部队。榴弹炮是发射仰角大的野战火炮,弹道高而弯曲,能飞越障碍物攻击目标。大口径、远射程的重型榴弹炮是保持地面火力优势的必要武器。而当时国内根本没有生产现代火炮的能力,只能向军事发达国家采购。根据抗日战争史料记载,日军一个甲种师团支援火炮有24门四一式75毫米山炮、12门75毫米野炮和24门三八式70毫米步兵炮。这样的火炮配置,其实并不算强,但用于攻击师级作战单位也未必配备火炮的中国军队,已经绰绰有余。也正缘于此,国民政府在订购重榴炮时就有三个指向非常明确的要求,一是火力猛,口径要150毫米。二是射程远,最大射程要达15公里,超过几乎所有的日军火炮。三是要能发射榴弹和破甲弹两种炮弹。破甲弹是用于攻击军舰的,这一点显然是由于1932年“一二八事变”引发,当时的中国军队被日本军舰的巨炮完全压制,却拿它没有丝毫办法。国民政府订购下单前,国外军工巨头纷纷前来报价。克虏伯是其中名气最大、实力最强的。中国自晚清以来,重炮几乎都来自克虏伯。而它当时也确实有一种刚刚研制出来并装备德军的火炮,与中国的要求非常接近。按照中国的命名方式,当时这种克虏伯大炮应该叫“三十倍十五榴”。“三十倍”、“三十二倍”是火炮倍径,指炮管长度与口径之比,是衡量一门炮威力大小的重要指标,相同口径下的火炮,倍径越大威力越大,射程更远。“三十倍十五榴”唯一让中国不够满意的是射程为13公里,比要求略短。这时,另一家德国军工企业莱茵金属厂提出,可以在 “三十倍十五榴”基础上加以改进,采用三十二倍径,提高射程。试制的“三十二倍十五榴”果然效果很好,各方面都满足中国要求。因为“三十二倍十五榴”来自克虏伯的基础设计,再加上克虏伯在中国的声名,很多中国士兵也称“三十二倍十五榴”为“克虏伯大炮”。这是当时最新型的现代化火炮,其性能指标与现在的火炮相比也不遑多让:最大射程为20000米,有效射程为15000米,弹头重50公斤,有效杀伤半径50米。1936年,24门“三十二倍十五榴”运抵南京,炮10团随即宣告成立,举国为之振奋。不过,相对于当时中国300万陆军部队来说,24门现代化重榴炮终究太少。没办法,这种终极利器实在是太贵了。根据“1934年德国军火输华数值统计表”,国民政府当年向德国订购了总价值折合中国法币3507万元的军火。而一门“三十二倍十五榴”配备1000发炮弹,每套价格要87万元,总价高达2088万元。也就是说,这批重榴炮的金额就占了全部军火采购额的六成。即便是中国舍得重金,德国也不会再卖了。“三十二倍十五榴”交付中国的当年年底,法西斯德国和日本缔结了同盟条约。这使得仅有的24门重榴炮更显得金贵异常。到阎启志分配到炮10团的时候,这批中国军队视若珍宝的重榴炮却只剩16门。“三十二倍十五榴”首次参战,就折损了三分之一。首战淞沪因为“三十二倍十五榴”在中国军队中鹤立鸡群的强大火力,炮10团从创建之初就成了直属国民政府军政部的战略力量。炮10团是中国首支机械化重炮团,下辖三个营,每营两个连,每连有“三十二倍十五榴”四门。全团总计两千余人,连以上军官皆是黄埔军校或炮兵学校专业出身,兵源亦要求具有高小毕业或初中毕业文化程度,身体健壮。每门“三十二倍十五榴”均用从德国进口的越野载重卡车牵引,各连还有两辆同型卡车运输弹药,全团拥有载重汽车、观测车、弹药车、吉普车、三轮摩托车、两轮摩托车等各类车辆480辆之多。这支高度机械化的重炮团,和同时组建的德械师一样,成了中央军的王牌。蒋介石对这批花了大价钱的重型武器分外看重,各方面军政大员们也走马灯似地纷纷前来参观。美国驻华使馆很快给国内发去“中国已从德国获得重榴弹炮”的情报,情报指出:“此种重炮是在1936年中旬成交,为最现代化的武器,装在拖车上,每小时可行三十至四十英里。”这样的张扬自然瞒不过“三十二倍十五榴”注定要对阵的日军,中国军队手上罕有的重武器,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奇兵”的效果。日夜,16门被寄予厚望的“三十二倍十五榴”从南京秘密前往上海郊外。那是炮10团的2营和3营。此前三天,侵华日军刚刚制造了虹桥机场事件,挑起事端,淞沪会战一触即发。南京到上海的京沪公路上,20多辆重型卡车向上海方向驶去。17岁的宋锡善就在其中的一辆卡车上,他是南京炮兵学校重炮团第3营的运输兵,负责运送弹药。24发重达50公斤的炮弹再加上发射药,就把他的卡车装得满满当当。这是宋锡善也是炮10团第一次执行作战任务。一路上,除了从上海涌向南京躲避战火的人流,一支支军队也在向着上海进军。宋锡善记得这些部队的一个细节——服装各异。这是当时中国军队装备的一个典型缩影,着装尚不能统一,更何况武器。在这支“满腔怒火开往上海”的大军中,开着重型卡车的宋锡善颇有些“大干一场”的豪气。毕竟,他们身旁就是中国火力最猛的重型火炮。其实,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几乎把拿得出手的炮兵精华都亮了出来。13日,装备24门博福斯山炮的炮兵第3团在岭南山庄、江湾镇附近进入阵地。博福斯山炮是1932年从瑞典引进的,共44门,性能优异,但口径只有75毫米,威力较小。装备日造三八式、辽造民19年式重榴炮各8门的炮8团则在13日夜抵达彭浦附近。日造三八式山炮的口径也是150毫米,但这种炮设计于1905年,炮管短,射程也短,已经相当落后。辽造民19年式是一种日本重榴炮的中国仿制品,同样设计老旧。除“三十二倍十五榴”之外,这些就是中国军队的当家主炮了。如果没有“三十二倍十五榴”,集结在上海西侧的这些火炮甚至还抵不上一个日军甲种师团的炮火火力。炮10团3营被派往沪西,在大场一带进入阵地。他们将执行至关重要的任务——轰击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上海笼罩在硝烟之中。中国军队起初的战略目标直指位于虹口跑马场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一天惨烈激战后,中国士兵已经抵近日军司令部外围。14日夜,宋锡善卸载完弹药,跟着营长胡克先潜入虹口的一个隐蔽角落,远远观测着他们的目标。望远镜把那座大楼拉到眼前,夜幕之下,大楼灯火通明,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的临近。“三十二倍十五榴”的射击诸元早已设定,此前还用一门炮打了个单发,进行了试射校准,精确到了分毫不差。21时许,执行炮击任务的3营开炮了。8门“三十二倍十五榴”一起发出了震天动地的轰响。一分钟之内,三十多发重型炮弹把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笼罩在火光和烟幕之中。几乎就在炮弹爆炸火光闪起的同时,那座大楼的灯光瞬间熄灭。“好!打得好!”宋锡善兴奋地大叫起来。一旁的营长马上向指挥部报告,确认命中目标。步兵随即开始冲锋。接下来的情景却让宋锡善目瞪口呆,已经一片漆黑的日军司令部大院忽然喷吐出几条火舌,将冲在前面的中国士兵像割草一样扫倒。整整一个排,全部倒在了日军司令部门口。挨了几十发重型榴弹炮轰击的日军司令部竟然完好无损!攻击被迫停止。直到战争结束后,宋锡善才知道,“三十二倍十五榴”早已威名远扬,战争还没有开始,日军就已经对海军司令部大楼进行了层层加固,门窗后甚至都加装了几厘米厚的电动钢板,一旦受到攻击能马上封闭。据说,日军的加固标准是能抵挡住超过200毫米巨炮的直接轰击。所以,中国军队发射出的炮弹虽然命中甚多,却没有对其造成致命打击。而宋锡善耿耿于怀的是,“要是有烧夷弹,烧也烧死他们!”烧夷弹就是燃烧弹,爆炸后能引起剧烈燃烧,为攻坚利器。但是,在“三十二倍十五榴”配备的弹药里,有常规使用的榴弹,有打击军舰的破甲弹,恰恰没有这时候最适用的烧夷弹。孤独的重炮首次上阵的“三十二倍十五榴”并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中国将领们对它的信心和期许大打折扣。在此后的淞沪会战中,再没有给“三十二倍十五榴”下达战略性质的任务,它们只是和其他火炮一起对步兵进行火力支援。而另一方的日军却显然加强了对“三十二倍十五榴”的防备。逡巡在海面上的日本军舰和天上的轰炸机,都在寻找着“三十二倍十五榴”的阵地,必欲除掉这个对他们威胁最大的心腹之患。炮10团通信连无线电报务员鲁鋆曾撰文回忆,在炮击日本陆战队司令部之后,“日军派遣侦察机、战斗机、轰炸机,对我重炮兵阵地侦察轰炸,日夜不停。重炮兵团在团长彭孟缉的精心指挥下,每次炮击后即迁离现场掩蔽,一到深夜,又利用夜幕的掩护进入阵地发炮。”日本海军更是一贯奉行“大舰巨炮”,参加淞沪会战的日本军舰有30多艘,舰炮总数在400门以上,其战列舰、重巡洋舰主炮口径皆在200毫米以上,有的甚至达到骇人的400毫米以上。而日本陆军也不落其后。中国军队的浴血奋战,让他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梦碎,随即又开始了更加疯狂的进攻。在增派了5个师团兵力的同时,又派来了2个重炮旅团和一个装备240毫米口径巨炮的攻城炮联队。面对它们,区区16门“三十二倍十五榴”的火力和射程优势荡然无存。不但如此,因为来自空中和海上的威胁,“三十二倍十五榴”始终未能抵近目标进行精准的瞬间急速射,只能依靠其射程优势,在十余公里外轰击敌步兵阵地。即便这样,为了避免敌人反制火炮造成更大损失,炮10团甚至不能以集群出现,被迫分割成连、排使用,以两门炮甚至一门炮去完成一些带有游击色彩的任务。9月下旬,据可靠情报,日军利用上海跑马厅广场作临时机场,可以停降10架飞机,缩短了空袭国军阵地的时间和间隙。炮10团奉命摧毁临时机场。炮10团团长彭孟缉指定3营2排来完成任务。营长胡克先通过电话给排长张士英下命令,让他带两门炮、50发炮弹做好准备。张士英一听只给50发炮弹,就说:“营长,50发炮弹,一门炮就行了。”胡克先有些犹豫。在当时的战场态势下,即便以“三十二倍十五榴”的最大有效射程去炮击日军机场,也已经不在安全距离内了,必须快打快撤,留给他们的炮击时间只有10分钟左右。而“三十二倍十五榴”的射速是每分钟4发左右,一门炮的射击时间恐怕不够。但两门炮的准备和撤离时间又会增长。胡克先最终决定派一门炮,但还是提醒了一句:“要十分钟内完成。”张士英很清楚自己战士的操炮水平,信心十足地保证:“一门炮快射,用不了十分钟。”这些重炮的操作者们,其实早就不耐烦每天零敲碎打的炮击方式了,恨不得一次把所有的1000发炮弹都打过去才解恨。当晚,张士英率领十五名炮兵潜入真如附近的临时阵地。22时整,这门“三十二倍十五榴”开始急速射。记者在采访阎启志老人时,曾请他形容一下“三十二倍十五榴”的炮声,老人很为难,说没有准确的象声词能形容,大炮无非都是“轰”的一声。不过,老人忽然眼睛一亮,给记者打了个比方,“就像狗叫,都是‘汪’,你听过藏獒叫吗?大概就是那种区别吧。”该怎么用文字描述这种区别呢?只能说“三十二倍十五榴”的炮声带着撕天裂地的震撼,那是从心底挤压出的咆哮。一门“三十二倍十五榴”,就在1937年9月的某日夜里,开始了这样孤独的怒吼,“轰轰轰”的巨响震撼着黄浦江。不到10分钟,50发炮弹全部倾泻到了日军的临时机场上。日军的反应也当真了得。22时18分,日本炮兵的反击炮弹就向着张士英的临时阵地砸了过来,一下子就打了足有四十分钟,数百发炮弹。听到临时阵地那边传来密集的爆炸声响,彭孟缉、胡克先等人暗暗叫苦,担心2排这次行动多半是要人炮尽亡了。结果没过一会儿,张士英毫发无损地回来复命了。翌日,《中央日报》登出头版新闻“我神秘炮兵昨夜奇袭敌机场,击毁敌机数架。”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揭密国军“三十二倍十五榴”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370358 工分:1769
左箭头-小图标
长知识了(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57168 工分:1953
左箭头-小图标
文章中还是有些错漏之处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47856 工分:416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antihunter001
在第13楼的发言:机动性得靠卡车牵引吧,这样对路面也有一定要求...这货就是二战正面战场也是重武器了。德军师的标准配置,每个团2门,师部还有一个炮中队有6门。也就是说每个师有12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86359 工分:9853
左箭头-小图标
可惜的是,淞沪会战后国军撤出上海时,路上被国军的部队埋了地雷,后面的部队只好把炮给丢到江里去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13205 工分:16022
左箭头-小图标
机动性得靠卡车牵引吧,这样对路面也有一定要求...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336576 工分:35213
左箭头-小图标
十五榴,打松山的时候也用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02308 工分:267770
/ 排名:275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hotboy1000
在第7楼的发言:战前法币对美元是20:1,德军150mm步兵炮标价是45000美元。所以折合法币90w,差也差不多。150重榴在德军中是师属火炮,每个师都有12门。个人感觉国军装备150有点奢侈,105已经足够他们用的了。150虽然贵,但应该还不至于到国家装备不起的程度。步枪还要37美元一支呢,1个师编制步枪和1个师编制的150炮基本均价。与其搞那么多华而不实的步兵师,还不如好好的装备一些精锐部队呢。你说错了,第一,法币是35年11月才发行的,34年的合同怎么也折算不成法币。第二,战前法币对美元是1:2.2-2.5,法币还是很坚挺的,150毫米炮定价我记得文史资料里面有礼和洋行买办的文章说是105000美元,但那光是大炮,炮弹每发35美元左右,还有瞄准镜等光学仪器也是单独算钱的,还有配件和整个炮兵团的汽车、轻武器、装具、通讯设备还有运费等等,还有延期付款的利息加起来才平均80多万法币一门炮。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38809 工分:122456
/ 排名:8703
左箭头-小图标
好贴啊,可惜没有图。我在辽沈战役纪念馆门口看到过两门火炮,不知道那门是?楼主可以去我的帖子里面找找图片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47856 工分:4163
左箭头-小图标
我查不多民国的收入水平,如果150炮都买不起,蒋秃子又是怎么组建300个师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87340 工分:12242
左箭头-小图标
好像还有一门在南京炮兵学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47856 工分:4163
左箭头-小图标
战前法币对美元是20:1,德军150mm步兵炮标价是45000美元。所以折合法币90w,差也差不多。150重榴在德军中是师属火炮,每个师都有12门。个人感觉国军装备150有点奢侈,105已经足够他们用的了。150虽然贵,但应该还不至于到国家装备不起的程度。步枪还要37美元一支呢,1个师编制步枪和1个师编制的150炮基本均价。与其搞那么多华而不实的步兵师,还不如好好的装备一些精锐部队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289534 工分:18267
左箭头-小图标
德制FH18.150mm步榴炮。货是好货,国军用得不得法。上海抗战时期,这些重炮的指挥权竟然在南京蒋总裁的手里,前线将领没有指挥权,最后还是依靠随军的75mm山炮来对抗日军的重炮。溃逃时,炮十团多次遇到己方地雷的阻挠(这方面的记载可以查国军的材料)。可惜了,货确实是好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3103 工分:3544
左箭头-小图标
也是抗日英雄炮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51824 工分:2840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02308 工分:267770
/ 排名:2758
左箭头-小图标
抗战初中国还从德国买了24门30倍15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50749 工分:200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在规模空前的淞沪会战中,最该发挥集群火力优势的“三十二倍十五榴”,却只能用这种“散兵游勇”的方式取得些许战果。炮10团2营6连也曾用一门炮三发破甲弹,击伤(亦有击沉之说)了一艘日本军舰,算是实现了当年的一个采购要求。但是,这些被寄予厚望的“三十二倍十五榴”最终没能成为战场上的决定性力量。鏖战三个月后,上海沦陷。日,日军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中国军队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宋锡善所属的炮10团3营被迫在8日开始撤退。回忆起撤退时的情景,宋锡善唯一的感觉就是“急”:“撤退时我们大部分都是夜间行动,由无锡到江阴,到江阴后再到南京,在南京也只停了一两天,把营房里的东西收拾了一下,就直接到了武汉。”3营顺利地撤退了,但团长彭孟缉亲自率领的2营却没能走出上海。折戟淞沪会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海陆空三军同时参与的大会战,装备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的中国军队,同样远远没有适应现代化战争的作战模式。不要说海陆空三军协同,即便是最基础的步炮协作,也可以说是在大兵团作战中的首次实战。“三十二倍十五榴”在淞沪会战中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亦有此原因。而部队之间的不协同,在慌乱撤退中尤为突出。这一弊端,把炮10团2营推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在上海郊外方家窑附近的一座公路桥前,2营的车队被守桥部队拦了下来。拦下他们的理由让人欲哭无泪:桥上埋设了地雷,大炮无法通过。工兵在桥上埋设地雷,本是为了阻挡日军的追击,但己方的部队尚未撤完,地雷却已经埋好了。步兵尚能在工兵的导引下,小心通过,“三十二倍十五榴”和它们的牵引车、弹药车,却无论如何也过不了那条一人来宽、弯弯曲曲的“安全通道”。担任守桥任务的是第1师第2旅第4团第1营。时任营长的贾亦斌后来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他曾在一次纪念活动中回忆说,“团长命令我们坚守到第二天天明,等大部队撤完我们再撤。”在撤退中担任阻击掩护任务是最危险的,贾亦斌当时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在第二天的战斗中,该营的确抵住了日军的一次次攻击,最后生还者,只剩贾亦斌一人。然而,8日一整天,通过这座桥的仍是陆陆续续的后撤部队。入夜,看见拖着大炮的炮10团2营车队停在桥头,贾亦斌也傻了——没有人通知他们炮兵还没有撤完,更何况是这支全国唯一的机械化重炮团!排雷是根本来不及了,日军的追兵随时可能到达。形势已经无法扭转,2营陷入绝境。彭孟缉拍着重型卡车的车门,绝望地嚎啕:“中国就只有这个像样的炮团,怎么办呀!”没有办法!彭孟缉抹把眼泪,下令把大炮推下河。炮兵们拆毁了炮身上的一些小部件,然后亲手把曾带给他们荣耀的8门“三十二倍十五榴”推到了河中。根据贾亦斌的回忆,执行完这个痛苦的命令后,炮团官兵小心翼翼地走到桥上。由于是夜间,又在紧张撤退,不能引火照明,结果仍有人踏上了地雷。2营的大部分官兵最终安全撤离,一路辗转撤到了武汉,在那里与先期抵达的1营和3营会合。1938年初,炮兵第10团在武汉地区进行了一番调整。为了弥补2营重创所带来的战力失衡,1营和3营分别拨出一门和四门炮补充2营,以保持三个营的建制不变。这样的现象在当年的炮兵部队中十分常见,由于国防工业落后,炮兵在损失后补充不易,为了填补空缺,原本四门重榴炮组成的炮兵连只能逐步减少所辖炮数,基本上是一个连两门炮维持建制。随后,炮10团再次被拆散使用。以仅剩的16门“三十二倍十五榴”能提供的炮兵火力来讲,在二战中配属给一个师都嫌勉强,而在当时的中国,还要把这16门重炮一分为三,以一个营配属给一个战区。当时拥有7门“三十二倍十五榴”的1营最先被抽出,划配给汤恩伯第20军团。1938年3月中旬,山东临沂、滕县告急,蒋介石调第20军团驰援第五战区。对于汤军团的加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喜出望外。在后来的回忆录中,李宗仁还特别记下了一笔:“该军团装备齐全,并配属十五生(厘米)的德制重炮一营,为国军中的精华。”1营由此参加了台儿庄大战、徐州会战、豫东战役。这些著名的战役有着数量繁多的史料和研究论述,却很少提到“三十二倍十五榴”的战绩。这也难怪,仅仅7门重榴炮,很难说能对战局发挥多少关键性的作用。但那些战争的亲历者,却往往对这个重炮营留有深刻印象。很大程度上,“三十二倍十五榴”在战场上的轰鸣,鼓舞士气的效果比其直接杀敌的效果还要明显。110师在台儿庄大战期间曾负责运河南岸防务。时任师长的张轸曾回忆说:“本师未经严格之训练而装备又差,居然担负如此重任,所恃者,拨归我指挥的有十五生(厘米)的榴弹炮及七点五生(厘米)的野炮各一营。”日军使用最广泛的是75毫米口径的山炮、野炮,这些火炮与“三十二倍十五榴”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三十二倍十五榴”打得远、炸得猛,一炮打过去,就能把一片敌军阵地掀得翻天覆地。震耳欲聋的爆炸和腾起的高大烟柱,对敌是巨大杀伤和震慑,对吃尽了日军炮火苦头的中国士兵,则是宣泄和鼓舞。4月1日,日军趁着夜色渡过运河,偷袭南岸守军。枪声一响,炮10团1营马上做出反应,几发炮弹炸垮了日军的冲锋。随后又向日军阵地进行炮火延伸。110师官兵士气大振,在炮火掩护下发起反冲锋,杀敌数百,一度还占领了日军阵地,给予日军有力打击。豫东战役结束后,1营撤回武汉,又与2营一起参加了武汉保卫战。1939年,1营再被调拨到第四战区,在昆仑关苦战数月。1营转战各地,参战众多,却都没有留下详细的战绩,而配属给第十战区的3营,虽然只有四门重榴炮,却让“三十二倍十五榴”声名大震。七年守潼关1938年3月初,日军攻占山西运城、平陆、风陵渡,与陕西潼关隔河相望,大有渡河攻陕之势。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一次,准备跨过中国古老的雄关是日本侵略者。3月下旬的一个深夜,彭孟缉团长率领3营到达潼关阵地。阵地构筑在城墙洞内,既可以居高临下轰击日军,又能观察日军炮兵的位置,还极易隐蔽,防备敌人反制火力。3营虽然只有四门“三十二倍十五榴”,却凭借着潼关之险,大展神威,收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奇效。运输兵宋锡善也随着3营来到了潼关,他回忆:“我们去的时候,敌人正在黄河对面那个风陵渡构筑工事,作过河准备。”守卫潼关的28师没有射程足够的武器,眼睁睁看着黄河对岸的日军往风陵渡运送弹药、橡皮艇,却无可奈何。3月23日拂晓,日军放下四十多只橡皮艇,开始渡河。日军炮兵同时展开火力凶猛的掩护射击。一直沉默待命的3营终于得到了“开炮还击”的命令,四门“三十二倍十五榴”齐声怒吼。复仇的炮弹带着呼啸,飞向对岸。第一轮齐射瞄准的是远在风陵渡北侧的日军炮兵阵地,射程接近10公里。日军炮兵欺中国守军没有远程火力,对潼关的炮击一直肆无忌惮。而这一次,他们几乎遭遇了灭顶之灾。随后,“三十二倍十五榴”调动炮口,对着黄河上的渡河日军进行火力覆盖。小小的橡皮艇在50公斤重的重榴弹爆炸中灰飞烟灭。即便是没有直接命中,巨大的水柱也足以将其掀翻。仅仅几发炮弹,敌人损失过半。守关步兵的轻重机枪也响了起来。“三十二倍十五榴”炸声如雷,轻重机枪发弹如雨,向着黄河倾泻着金属风暴。日军仓皇回撤,只有十来艘橡皮艇逃回了对岸。几天后,28师一部在3营的炮火掩护下,强渡黄河,占领日军滩头阵地。在彻底破坏其渡河准备后,该部又成功撤回。经此两战,日军彻底打消了渡河的念头,隔河炮战成为最主要的作战形式,“三十二倍十五榴”当仁不让地成了潼关保卫战的主角。“三十二倍十五榴”的突然到来,让风陵渡的日军猝不及防。不久后,16门日军重炮赶来增援,其中两门是280毫米的重型榴弹炮。这种大炮的炮身自重就达30吨,每颗炮弹重达200公斤以上,是“三十二倍十五榴”炮弹的四倍。新中国成立后,潼关还曾挖出过一枚未爆炸的这种巨型炮弹。但是,日军的这些重炮的射程都比“三十二倍十五榴”差得远,对轰起来只有挨打的份。“三十二倍十五榴”的长射程尽显优势。而日军要打击的战略目标其实也不是“三十二倍十五榴”,而是陇海铁路。陇海线是连通西北和中原的唯一一条铁路线,战略位置极为重要。280毫米榴弹炮虽然打不到“三十二倍十五榴”,但强大的火力足以摧毁陇海线。每当有中国军队的火车途经陇海线时,敌人就会发射炮弹攻击。当时中国军人把途经陇海线的火车称为“闯关车”,如果没被敌人的炮弹击中,就算是侥幸“闯关”。火车“闯关”时,往往要与“三十二倍十五榴”相互配合。据宋锡善回忆,陇海线在潼关有一条隧道,火车进入隧道前故意鸣笛或放气,制造出很大动静,随后躲进隧道。日军发现火车经过就会发炮攻击,自己的炮兵阵地同时暴露给3营,“三十二倍十五榴”随即进行炮火压制。超远距离的炮击未准能直接命中敌炮,予敌有效杀伤,但50公斤重炮弹的巨大覆盖范围、腾起的烟幕、四下乱飞的弹片,却足以让日军火炮“闭嘴”。火车就此借机“闯关”。这样的炮战断断续续,“三十二倍十五榴”虽占尽优势,却渐渐有了“打不起”的无奈。当年购买这批重榴炮时,每门炮只配备了1000发炮弹。2营的八门炮损失后,其余各炮重新分配了剩余弹药,除此之外,再无补充,真的是“打一发少一发”。1940年冬,3营改变了炮战策略,决心一次拔掉对陇海线威胁最大的凤凰嘴日军炮兵阵地。要如此,就必须缩短射击距离,确保精准。3营7连将一门炮拉出了阵地,悄悄布设到潼关外西坡口的一个隐蔽处。黄土高原上土质干松,大炮一发射就会震得四周尘沙**。往常,3营就是以此寻找日军炮兵的位置。而他们自己,则把这块临时阵地的四周都泼上水。入夜,一切准备就绪,这门“三十二倍十五榴”忽然发炮,在寂静的夜里如平地惊雷。早已设定的射击诸元异常精确,仅用两发炮弹,凤凰嘴日军炮兵阵地就彻底报销了。仅用两炮就炸毁一个日军炮兵阵地,这样的胜利让平日里饱受日军炮击之苦的潼关百姓为之欢欣鼓舞。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后来竟传成“国军一发炮弹直接打到鬼子的炮筒里,当时就把鬼子的炮给炸了,鬼子的阵地烧了三天三夜。”四门“三十二倍十五榴”驻守潼关长达七年之久,力保潼关不失、陇海线畅行,在当地百姓中留下了诸多带有传奇色彩的炮战故事。玉碎松山在被全军视为精华的炮10团,2营似乎从来没有什么好运气。首战淞沪,他们就丢掉了全部八门“三十二倍十五榴”。此后,他们既没能像1营那样参加众多的重要战役,更没有能像3营那样扬名立威。配属给第九战区的2营只有五门重榴炮,延续着以一两门炮分散出击的方式,执行着零散的作战任务。1940年分配到2营5连的年轻副连长阎启志,颇有些“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很长时间里,他和一门炮被借去当教官使用,向炮兵学校或者新兵们讲解这门最先进的火炮。直到1941年底,阎启志才第一次有了实战机会。中国和侵华日军展开了第三次长沙会战。阎启志受命带着一门炮进行火力支援。一直没有得到补充,炮弹日益金贵,阎启志才领到了10发。战斗打响后,10发炮弹没一会儿就打完了。不远处友邻炮兵的辽造民19年式一直不入他的眼,这时却“轰轰轰”地打得痛快。阎启志有些悻悻地带着炮返回驻地。第三次长沙会战以中国军队的胜利告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影响甚大,被称为“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盟军的首次胜利”。阎启志的激动心情里总也抹不去一丝怅然。直到1944年,阎启志憋了几年的郁结之气才得以释放。这年5月,中国远征军发动第二次入缅作战,炮10团2营受命随军出征。6月,部队强渡怒江,打通入缅通道的关键之战——松山战役打响。这时的中国军队已非吴下阿蒙。美军飞机对松山日军阵地进行轰炸之后,中国的重炮开始轰响,又把日军阵地“犁”了一遍。盟军在北非缴获的德国重榴弹,全部补充给了2营。阎启志说:“我们就跟‘暴发户’一样,大手大脚地干起来,真叫痛快!”松山之战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在对日军拥有绝对火力优势下的作战。“三十二倍十五榴”最初的任务是利用射程和精准的优势,对日军炮兵进行反制。而那时的日军已是强弩之末,几乎已经没有像样的炮火支援了。往往是那边的炮兵刚开始射击,三下两下就被“三十二倍十五榴”给压了下去。“三十二倍十五榴”也加入了轰击松山的行列。阎启志说:“那炮打得没法计数了,整个松山的树都被炸光了,就剩一座秃山。”步兵开始冲锋,却被忽然冒出的日军暗堡成批射倒。淞沪会战中炮10团曾经遭遇的一幕再次重演。他们眼前的松山已经不再是一座山。在这里驻扎了两年的日军,几乎挖空了整座山,构筑了无数暗堡、地道。松山几乎成了一座巨大的碉堡。松山阵地建成时,日军用自己的炸弹进行过检验。数枚500磅航空炸弹直接命中,工事未受损伤。攻坚的战斗进行到了7月,毫无进展,部队伤亡惨重。指挥松山战役的第8军军长何绍周,把炮10团2营调到了几乎可以直射松山的怒江东岸,下令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攻山炮火支援。“真的是不惜一切代价!”阎启志至今记得当年战斗的情形,“鬼子瞄着我们的阵地打炮,我们也不管了。有炮弹打过来我们就趴下。它响过了,我们跳起来接着轰松山。”50公斤的重榴弹,原本要两个人用炮弹架抬入炮膛,这时一个人抱着就给塞进去。原本设定的射速是五门炮轮番射击,两分钟一发,后来一分钟一发,再后来全都打起每分钟四发以上的急速射……开始还为不需要再吝惜炮弹而大呼过瘾的阎启志,这时却开始心疼。德国莱茵金属厂之所以为每门炮只配备1000发炮弹,是因为这些大炮的理论寿命就是1000发。超过1000发,膛线就会受损,严重时还会炸膛。炮弹发射记数超过900发时,阎启志提醒连长,大炮已经接近极限了,暂停射击检查一下吧。连长吼起来:“别管炮了,能打多少打多少,打坏了换炮!”当步兵再次发起冲锋时,炮击暂停,日军得以进入阵地开始射击。正当我步兵抵近敌阵,双方开始贴身肉搏时,何绍周向2营下达了一道残酷的命令:“对敌阵地进行炮火覆盖。”阎启志惊呆了,那不是连自己人一块炸吗?传令官说:“军座说,鬼子拼刺刀比我们强,与其在拼刺刀时被鬼子杀死,不如同归于尽。只有这时候炮弹才能炸死鬼子。”军令如山。“三十二倍十五榴”再次轰响起来,松山阵地上血肉横飞,无分敌我。忽然,阵地上爆发出一声明显异于大炮发射的巨响。阎启志心中一沉:完了,炸膛了!跑过去一看,果然,5连的3号炮已经炸得四分五裂,炮口杵在地上,炮膛都不见了。一炮手和一名装填手当场阵亡,二炮手重伤。炮击仍然没有停止。日军工事最终被炸毁了,但不是因为“三十二倍十五榴”。中国工兵在山脚挖了一条地道,然后在日军主堡垒下埋进去3吨烈性炸药……日凌晨,在付出惨烈代价后,中国军队终于攻克松山。在这次战役中,“三十二倍十五榴”悲壮的怒吼,几乎将寿命折尽。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炮10团更换美械装备,“三十二倍十五榴”被美式105毫米榴弹炮代替。对这批性能更好的装备,阎启志却完全没有说起“三十二倍十五榴”时的那份神采**:“不好用,拉动一次就要校准一次,没有‘三十二倍十五榴’可靠。”可叹可笑的是,换装后的炮10团首次参战,又丢了八门炮。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炮10团1营配属给第119旅。在鄄城战役中,这些炮10团的新装备甚至还没有来得及进入阵地,就被刘邓大军包围缴械,成为解放军梦寐以求的战利品。而那些走过了抗日战争的“三十二倍十五榴”,却因为使用寿命将尽或是已尽,不再受到重视,四散零落,多数不知所终。目前,国内还有两门“三十二倍十五榴”遗存下来。一门存于军博,是解放上海时缴获所得,一门存于辽沈战役纪念馆,自然是辽沈战役之中的战利品。这两门曾经声震一时的重榴炮,如今只是作为一种火炮型号进行着展示。它们曾经经历的硝烟已经散去,它们曾经发出的怒吼已经平静,但那一段峥嵘历史,铭刻在它们的钢筋铁骨之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7条记录]&分页:
&对揭密国军“三十二倍十五榴”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二月十五夜 袁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