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桥梁施工方案板的受拉钢筋不在最下面吗?

桥梁现浇板施工方案3篇
桥梁现浇板施工方案
篇一:桥梁现浇板梁施工方案(2235字)
一、工程概述
1、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1.本桥为新建桥梁,跨径为1×13m,设计交角为110°,桥梁位于半径R=1500m的左偏圆曲线上,桥梁中心桩号为K1+262.900;
2.桥梁全宽24m=4.5m(人行道)+15m(车行道)+4.5米(人行道);
3.本桥为简支结构,上部结构为L=13m、70cm现浇板梁,桥面铺装采用4cmAC-13(SBS改性)+6cmAC-20C+柔性防水层+10cmC40水泥砼铺装(内置D10焊接钢筋网),桥头设6m搭板,下部结构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
4.桥梁设计安全等级:I级;
5.环境类别:I类;
6.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
7.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8.现浇板梁混凝土设计等级为C30混凝土。
二、现浇板梁施工要点、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一)现浇板梁施工要点
1、现浇板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要求对支架下地基进行处理,支架须经预压,堆载重量为板梁自重和模板重量的1.2倍,支架预压时间不少于7天,测量沉降曲线趋平且连续预压3天陈佳不超过3毫米,则视地基满足要求。
2、支架落架须缓慢、对称、均匀。
3、现浇板梁混凝土浇筑之前应严格检查伸缩缝、护栏、泄水孔、支座等附属设施的预埋件是否齐全,确定无误后方可浇筑;板梁顶、底板及腹板较薄,应选用合适的骨料粒径并做好配合比试验,振捣混凝土时应注意避开PVC管放置损坏,同时管两段应设堵板,防止混凝土及水进入管内。
4、施工中钢筋的连接方式:如设计图中未说明,钢筋直径≥12L时,钢筋连接应采用焊接,钢筋直径<12L时,钢筋连接可采用绑扎。绑扎及焊接长度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5、浇筑桥面现浇层混凝土前应将梁顶浮浆、油污清除干净,以保证新、老混凝土良好结合。
6、桥梁防水层应确保能有效防水,且与桥面现浇层及沥青混凝土铺装层间有足够的粘结强度和剪切强度,防水材料必须具备柔韧性、温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
(二)桥梁板梁施工方案
1、 板梁施工:
1.1支架、模板结构:
桥台施工完拆模后,测量桥台顶标高无误时,在桥台顶处(按计算高程)提前预埋好的螺栓用方木或槽钢紧固作模板托梁,台后背墙底模采用双排架子管搭设支架,横向用方木或槽钢作底梁,再在其上铺设底模,侧模采用竹胶板模板,模板应设加强肋。支撑采用钢管,横向设可拆式对拉螺杆。
2.2钢筋绑扎:板梁钢筋必需严格按照设计图及施工规范的规定绑扎。进场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同时,还应根据施工规范要求作力学性能试验及焊接试验。合格后方能制作安装。
钢筋绑扎完毕,自检合格及监理工程师认可签字后,方可安装侧模。侧模内侧应涂刷脱模剂。
钢筋在现场制作,场内运送到桥位,由吊车垂直运输至台顶安装。
1.2砼浇筑:
板梁砼由现场搅拌站供应,砼运输车运送到桥位附近,采取汽车吊和砼吊斗配合浇筑。振捣使用插入式振动棒全断面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密实。层厚30cm。板梁砼连续一次浇筑完毕。浇筑前,应对模板进行检查验收,每道工序须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并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浇筑。
砼施工配合比由试验室确定,并按施工规范规定留取砼试件2组。
1.3砼养护:
砼浇筑完毕收浆后,既可进行淋水养护。侧模经过12小时后便可拆除。拆模后,按规范要求进行养护。
砼强度超过80%时,方可拆除底模板。
2.桥梁现浇板施工
2.1桥板钢筋绑扎
清扫模板杂物,表面刷涂脱模剂后,放出轴线及上部结构定位边线;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用红色墨线弹出每两根主筋的线,依线绑筋;按弹出的间距线,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预留孔等。
绑扎桥板钢筋时,钢筋的交叉点应扎牢;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板钢筋为双层双向筋,为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在两层钢筋间加设马凳铁。
为保证桥板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塑料卡横纵每间隔60cm设置一个固定在桥板最下部钢筋上。
2.2现浇板模板
桥板面板采用通用规格0.915×1.83m胶合板进行拼装,次龙骨采用50×100松木方条沿短边方向布置,间距650mm,主龙骨采用70×150,沿长边方向布置,间距900mm.
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一般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即可。
桥面现浇工程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拆除,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理相关手续。
2.3桥板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浇筑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连续向前进行。为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留或少留施工缝,如必须间歇,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二次混凝土浇筑完毕。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模板、钢筋、预留孔洞和插筋等是否变动、移动和变形,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不准直接触动钢筋及埋件、支撑、模板。
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振捣必须密实,振捣时以表面出现浮浆,不再出现气泡为宜,不得有漏振、过振。
现浇板混凝土虚铺厚度可略大于板厚,但不应超过30mm,可用振捣棒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但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混凝土板浇筑要求平整,浇筑过后再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刮扛刮平,木抹搓压两边防止龟裂。
为防水混凝土表面干缩裂缝,混凝土振捣后及时将上表面搓压两遍,加盖塑料布,定期洒水养护。
篇二:现浇板桥梁施工方案(8735字)
一、总体概述
1、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地产经营管理公司
监理单位:苏州市路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南京振高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阳澄湖生态休闲水上自行车道二标段
质量标准: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优良。
工期要求:东段完工日期20XX年10月10日;西段完工工期20XX年11月30日。
本工程为新建水上自行车道3#桥及2#桥,3#桥全长640米,2#桥全长576米,3#桥起点桩号为DK1+774,终点桩号为DK2+414,2#桥起点桩号为DK0+680,终点桩号为DK1+256,桥宽为4.5米(含栏杆),上部结构采用4×16米普通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主梁结构梁高1.0米,桥上横坡按照0.5%设置。在3#桥靠湖(桥梁北侧)一侧设置1个观景平台,位置位于DK2+036.0~DK2+62.0桩号处,观景平台尺寸为20×6米,且在DK2+206处的位置设置1个最高点局部加宽段,加宽段尺寸为3×1米,在2#桥DK0+904的位置设置1个最高点局部加宽段,加宽段尺寸为3×1米。
2、总体目标
(1)、质量目标
我部在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是:达到相关工程质量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优良。
(2)、工期目标
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创造一流的工程形象进度,确保在计划时间内全部完成。
(3)、安全目标
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防范意识,狠抓安全措施落实,确保安全无事故。
(4)、工地管理目标
我单位将根据甲方的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管理与创新并重,基础与形象齐抓,把现场项目经理部建成一个工程建设的指挥中心、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在争创精品工程的同时,为单位树立文明施工的良好形象。
3、施工组织、任务划分
(1)、组织机构
我单位委派施工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组建项目部,在项目部的统一领导下,协调上下、左右各施工部门之间的关系,对施工安排、进度计划、技术管理、质量监控、检测试验、材料供应、机械设备、安全保障等实行全方位管理。项目部下设管理部门和工程队,质量安全部负责整个工程的质量检验、试验、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现场的文明施工和安全施工等工作。工程技术部主要负责生产调度,现场施工及技术管理,劳动力组织及实施,社会矛盾的协调等工作,材料设备部负责各种材料的采购、供应运输管理,机械设备组织、购置、管理、维修等工作。财务计划部负责工程的财务管理、资金筹措、使用管理和工程计划统计等工作。
(2)、方案针对性
1)、集中力量保重点,抢工期,在人力、物资、机具上予以充分保证,各专业管理工作应协助指导组织好施工,搞好各方面配合。
2)、按施工程序,合理安排施工。
3)、组织配合施工,穿插作业,重点部位抢工期,该工程配合量大,施工期间涉及到各种管线,必须主动做好配合工作,互创施工条件,确保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4)、推行先进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具,提高机械作业。
4、施工配合
(1)、与建设单位的配合
图纸变更和建设方提出设计变更,应由建设方及时与设计部门取得联系,出具书面通知,由施工单位作处理。
(2)、与监理单位配合
1)、主动与监理单位联系,提前协调有关事项,便于主体工作的顺利开展。
2)、发生矛盾时主动与之协商,友好解决,服从业主调解。
3)、发生损失需要赔偿时,要实事求是,公正公平。
5、施工现场准备
(1)、做好施工场地的控制网测量
(2)、做好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
(3)、安排好生产和生活基地建设
(4)、安装调试施工机械
(5)、做好建筑制品的材料储存、堆放
(6)、及时提供建筑材料的试验计划
(7)、做好季节性施工安排
(8)、做好保安设施工作
6、项目管理制度
(1)、施工技术责任制度
施工技术责任制度的目的是把各级生产组织的技术工作纳入集中统一的轨道,建立强有力的施工管理系统,保证各级组织和各种技术岗位都有技术负责人,加强技术管理,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2)、开工管理制度
工程开工必须办理开工申请手续,方可开工。
(3)、施工图纸会审制度
认真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可减少施工图纸中的差错,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顺序进行。
(4)、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施工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施工人员了解工程的规模、建设的意义、工程特点,明确施工任务,特殊的操作方法,质量标准、安全措施和节约措施等做到心中有底。
(5)、技术检验制度
技术检验是科学的方法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环节,技术检验的内容是对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电工仪表及施工精密量具等进行检查试验监督,防止错用、乱用和随便降低标准。
(6)、设计变更管理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图纸与实际情况不符或施工条件,材料规格、品种、质量不能符合设计要求,以及施工人员提出合理化建议等原因,需进行施工图修改时,应提出变更设计申请,办理签证后方可进行设计变更。
(7)、工程验收制度
工程验收是检查评定市政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施工过程中,除按有关质量标准逐项检查操作质量外,还必须根据工程的特点,分别对隐蔽工程、分项工程进行验收。
二、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施工组织管理网络
2、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1)、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施工用地。
(2)、在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双标化”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原来设施,减少临时设施的建设投资。
(3)、合理组织场内交通运输,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二次搬运,避免各工种、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干扰。
(4)、满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现场场地的要求,生活区和生产区分离布置,生活区占用独立的地块。
(5)、符合施工现场防水规范要求和城市环境卫生的要求。
(6)、符合施工现场安全用电规范的要求。
(7)、在场院地布置时,要避免各班组之间的相互干扰,并且应满足建设单位的有关要求。
(8)、平面布置应充分考虑至室外工程的施工状况。
(9)、按施工进度分段施工。
三、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1.地基处理
1.1地基处理范围根据桥梁全宽+2×1.0m×全长,并在地基两侧边缘外设降排水沟各一道,确保地基满足旱地施工要求。
1.2地基处理的形式为原地面翻挖40cm,掺6%石灰,作两层铺设,压路机整体碾压完成后,浇筑10cmC20细石砼。
2.桥梁现浇板梁施工
2.1桥梁现浇板梁支架搭设
支架选用承载力大、安全可靠、便于施工的满布式碗扣钢管架或Φ48×3.5扣件式脚手钢管支架。立杆搭设纵向间距为0.9m,横向间距为0.6m,步距为1.5m。支架两侧各设两道剪刀撑,中间设三道横向剪刀撑(见附图)。
支架搭设完成后根据设计及《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范》(JGJT194-20XX)要求进行不小于15kpa/O的堆载预压,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收集支架、地基的变形数据,作为设置预拱的依据,预拱度按跨中向两侧按二次抛物线分配,在跨中设置L/1000的预拱度。
2.2现浇板梁模板安装
模板由底模、侧模等组成,采用1.2cm高强度覆竹胶板。模板的楞木采用60×90(松木)方木,布置间距以30cm以内。
模板在现场按施工图制作,所有连接件须使模板能整装,并使其拆除时不致损坏。加工后按图纸先行试拼装检查其加工的精度。
模板和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确保砼浇筑和振捣时模架不发生明显的挠曲变形,并能承受砼浇筑和振捣的侧向压力和振动力,防止产生移位,确保砼结构外形尺寸准确。模板的制作,构造尽可能支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及砼的浇筑工艺要求。
拼制模板时、板边找平刨直。模板接缝严密,拼接缝内嵌专用胶带嵌缝条,确保接缝无漏浆,表面光滑,无凹坑、皱折等缺陷。
模板在每次使用前应清洗干净,所有模板与砼接触面涂刷专用脱模剂。
2.3桥梁板钢筋绑扎
清扫模板杂物,表面刷涂脱模剂后,放出轴线及上部结构定位边线;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用红色墨线弹出每两根主筋的线,依线绑筋;按弹出的间距线,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等。
绑扎桥板钢筋前,预压荷载为支架需承受全部荷载的1.1倍,预压荷载的分布应模拟需承受的结构荷载及施工荷载,支架连续预压3天沉降不超过3毫米,则视地基满足要求,板梁钢筋布置长度为梁体中心线处长度,曲线段内侧和外侧放样长度不同,放样时应根据实际长度进行调整,横向钢筋呈扇形分布,由于板梁内钢筋较紧密,施工时应确保钢筋净保护层厚度,骨架钢筋与横梁钢筋相碰,则适当挪动横梁钢筋,为保证桥板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塑料卡横纵每间隔60cm设置一个固定在桥板最下部钢筋上。
2.4桥板混凝土浇筑:
2.4.1砼浇筑顺序
本工程现浇板梁支架为满堂支架,属于刚性支架,其变形量非常小,与大跨度的柔性支架体系不同,从浇筑质量出发,这类箱梁一般采用由低端向高端浇筑的方法。
纵向一联箱梁一次浇筑成功;按底板、腹板(包括横隔板) 、翼缘浇筑→顶板浇筑。
2.4.2施工准备
在浇筑前要察看泵车移动方向路线、搅拌车供料行走路线。
塑料管线平面位置及其转拐处高度复核,定位支架的牢固程度检查。 标高,轴线复核,钢筋隐蔽验收。
检查塑料管线的接口,胶带布包裹的牢固程度,波纹管是否有损伤。
2.4.3砼灌注方法
现浇板梁采用商品砼、分两次浇筑,第一次连续浇注底板、墩横梁、腹板及翼缘板,第二次浇筑顶板。
浇筑从下坡端向上坡端进行。浇筑应按一定的厚度和方向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为30cm,必须注意在下层砼初凝或重塑前浇筑完上层砼。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和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在1.5m以上。
由于施工场地狭小,每次砼浇筑时,采用两台汽车泵停于施工段一侧,砼施工流向为先中间再两边(横桥向),浇筑时注意砼的流淌,并在整个浇注过程中派专人对支撑系统进行监测。
因每孔砼浇筑量大,为避免冷缝的产生,泵送砼掺加缓凝剂,浇筑过程中有专人检查模板和钢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调整。
每只泵送头子至少配制2只插入式振动棒和1只平板式振动棒,由于浇注时间较长,另外要配置5台以上振捣器备用。插入式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振捣时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一处振完后应徐徐提出振动棒。振捣时避免振动棒碰到模板,钢筋等;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到该部位砼密实为止,也就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在浇筑过程中应安排各工种检查钢筋、支架及模板的变化,遇到情况及时处理。
施工缝处理方法为:凿除处理层砼表面的水泥砂浆和软弱层,用水冲洗干净,在浇筑新砼前对水平缝应铺一层厚度为1~2cm的1:2水泥砂浆。
浇筑砼进行振捣时,应注意不能破坏波纹管,且不允许管道位移,尤其应避免管道上浮,以保证达到预应力的预期效果和防止破坏性的局部应力产生。
2.4.4砼的养护
砼浇筑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在养护期间,应使其保持湿润,防止雨淋、日晒和受冻,因此,对砼外露面,待在表面收浆、凝固后立即用草帘及土工布等物覆盖,并经常在模板及草帘土工布上洒水,洒水养护的时间,应不少于7昼夜。
砼在养护期间或未达到一定强度之前,应防止遭受振动。因此,在强度未达到12Mpa以前,应禁止通行,并禁止安装其上层结构的模板及支撑物等设施。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度或日最低气温低于-3度时,按冬季施工要求进行养护。
3.模板支架的拆除
非承重侧模板在砼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
当构件跨度大于4m时,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的要求后,方可拆除。 如设计对拆除承重模板、支架另有规定,按照设计规定拆除。
梁模支架的卸落从跨中向两端支座依次循环松动木楔卸落。
拆除模板、卸落支架时,严禁用猛烈地敲打和强扭的方法进行。
4.模板的维护及维修
吊装模板时轻起轻放,不准碰撞已安装好的模板和其他硬物;大模板吊运就位时要平衡、准确,不得兜挂钢筋。用撬棍调整大模板时,应注意保护模板下口海绵条。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拆模时按程序进行。拆下的模板应加强管理,分类分规格妥善堆放,及时修理。拆模时要注意对成品加以保护,严禁破坏。
4.1模板维修
模板使用后应及时清理,严禁用坚硬物敲刮板面及裁口阳角。当板面有划痕、碰伤或其他较轻缺陷时,应用专用腻子嵌平、磨光,并刷木模保护剂,当拆下的模板四周破坏、四边板开裂分层时,将模板破损部分切掉四周刷封边漆,然后再重复利用。
5.桥面铺装
桥面铺装为5cm沥青混凝土,可按常规方法组织施工。桥面铺装可一次性摊铺。在桥面铺装完毕后,禁止任何车辆通行。桥面沥青铺装施工时注意护栏、伸缩缝、等构件的成品保护。
6.伸缩缝安装
伸缩缝装置的牌号、型号符合图纸规定。
安装前,根据厂家提供的安装图纸在伸缩缝处按规定预留槽口(根据当时气温确定)和预埋钢筋。安装前,首先根据气温确定伸缩缝的安装宽度,并用专用夹具将伸缩装置固定。
测量确定伸缩缝的中心线和所处位置的标高,然后将伸综装置吊装到位,将伸缩缝装置的边梁锚筋与预埋钢筋焊接,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规定强度要求后再拆开模板和专用夹具。
四、工期的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施工进度部署
应用综合网络技术,科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为了对工期总目标进行宏观控制,实现质量、效益、工期、安全等各项指标。优选施工方案,合理调配人工、材料和机械设备,力求减少投入,增加产出,提高工效;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科学的施工管理溶合在施工生产的全过程中,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反复平衡和优化,精心编制出综合网络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
东段计划完工日期20XX年10月10日;西段计划完工工期20XX年11月30日。
2、确保工期技术组织措施
工期目标:
严格将工期控制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力争提前交工。
3、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施工管理对工期的保证
实施严格管理制度,根据总工期安排,编制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设置工期控制点,保证总工期的实现。
建立生产例会制度。
应用微机网络计划进行施工进度控制。
充分利用施工作业空间和时间,均衡施工工艺,合理安排工序,科学地组织各专业施工队及指定专业队伍之间地立体交叉作业。
(2)、施工技术对工期的保证:
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执行“方案先行,样板引路”。
根据工程特点,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各专业工程师要认真熟悉图纸,做好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工作,把技术问题解决在开工之前。
(3)、加强施工准备、注重现场管理:
这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包括组织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以及作业条件的准备等。认真熟悉建设文件、施工图纸、掌握设计要求、工艺流程、适用规范和工期要求,编制出切实可行的确保总工期的施工进度网络图,关键节点要准时到位。
注重现场管理,施工现场是出产品的地方,建筑产品是否如期建成,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现场管理水平,管理的标准是保证连续均衡的施工,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施工,对进场的人、机、料、方法、环境进行合理有效的使用,充分利用空间、时间,建立文明的施工秩序,完善计划正常进行。
(4)、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工作时效:
公司已把推广应用新技术与创优、科技进步、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认真、不断探索、力求创新。
五、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1、建立质量体系
根据本工程施工的特点及工程的要求,我们将进行全面、全员、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确保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优良。
2、保证工程质量制度组织措施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台帐及施工班组间工序搭接的自检与互检台帐,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能进入下道工序。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项目经理部质量保证体系确实到位并运行,开展目标方针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全面质量管理会议,分析近期的施工质量和质量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制定各级各层质量工作岗位责任制,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克服重进度轻质量的思想。
开工前,总工程师、技术部对项目部进行技术交底;并组织项目经理部、施工班组学习有关的规范、国标,让参与施工的全体人员有共同的认识,特殊工种应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制定质量的奖罚措施,对施工质量成绩突出的给予嘉奖,对施工工艺低劣、质量通病重复发生、违反规定的必须严厉惩罚,并严格按照整改措施的要求加以整改。
掌握施工动态,认真做好质量信息反馈工作,完善质量管理台帐,做为下段施工的依据,以便提高工程质量。
工序搭接要严格执行自检、互检和总检的制度,把好工序质量关,上道工序不能进入下道工序。
凡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操作人员都应认真学习有关本工程专业规范、规程,掌握施工特点、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熟悉图纸设计意图,会审意见和设计变更,并依照施工验收规范组织施工。
施工员应对每个分部、分项及每道工序都应向班组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并签字,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自检、复检和质保小组的系统检查。
施工员应对现场施工的每个环节应明确,特殊部位、重要部位编制单项工程作业指导书或施工方案作为班组的施工依据,并在施工中做好各工序的检查、验收工作。
3、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材料采购进场质量检查程序
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关键在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施工过程的工艺、操作的控制。把好施工过程的质量,就从根本上控制了工程质量,减少了人为的浪费和返工,从而也为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
六、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1、安全技术措施及保证制度
质量为本,安全为魂。“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党和政府一贯的安全生产方针,抓好对职工及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是提高职工的行为安全,防患于未然的治本之举,同时必须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在施工中坚决杜绝一切不安全因素,保证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确保本工程施工安全。
(1)、安全生产目标
无因工死亡、重伤和重大机械设备事故;
无火灾事故;
无严重污染扰民;
无重大交通行车事故。
(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组织保证体系
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部设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管生产的施工负责人必须管安全;项目部设安质部,并设专职安全检查工程师、安全检查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进行安全责任目标的分解,在经济承包书中实施对安全生产指标的考核。
(3)、资金和信息保证体系
1)、保证足够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和物资投入。
2)、建有完整、可靠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保证及时、准确地传递、处理和反馈各类有关安全生产的信息。
我单位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建有以下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3)、安全生产班组班前教育制度;
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5)、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6)、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7)、工人职员因工伤亡事故报告制度;
8)、重要劳动防护用品定点使用管理制度;
9)、特种作业及外协力量安全管理制度。
(4)、安全技术措施和保证制度
1)、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各项经济承包及专业队伍合同均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奖罚办法。
2)、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方案和下达施工计划时,必须同时制定和下达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无安全措施技术交底,不得施工。
3)、生产工人应掌握本工种操作技能,熟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认真建立“职工安全教育记录卡”,及时做好记录。
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每天有佩带袖章的安全员值班。现场设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牌、防火须知牌、安全无重大事故计数牌、安全责任区划分牌。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危险区、都必须挂有安全警示牌。
5)、安全防护用品等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七、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环境保护
本标段上场后做好全面规划,对环保工作综合治理,并与当地环保部门取得联系,按环保规定,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1)、成立环保小组,建立环保措施,项目经理部、队分级管理,负责检查、监督各项环保工作的落实。
(2)、对职工进行环保知识教育,使人人心中都明确环保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主动地参与环保工作,自觉遵守环保的各项规章制度。
(3)、弃土弃料在指定位置堆放,并堆放整齐,必要时进行植被保护和采用措施以防水土流失造成环境和农田污染。
(4)、借土区开挖后场地整齐,边坡修整齐,并进行植被保护。挖方坡顶及填方坡脚外的弃土弃料予以清除。
2、防止污染与水土流失措施
施工、生活中的废水要经过沉淀处理,废渣、垃圾、弃土要统一妥善处理,堆放到指定地点,严禁乱扔乱弃、污染环境。施工完工后,除已征得业主同意外,拆除一切生产、生活设施,并彻底清理,恢复原貌。
八、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文明施工
(1)、施工驻地和施工现场严格按文明施工标准布设,在施工现场建立“五牌一图”施工标志,即:工程概况牌、文明施工管理牌、组织网络牌、安全纪律牌、防火须知牌和总平面施工布置图。对施工现场采用开放式施工,生产和生活办公区分开布置。
(2)、加强施工管理,注重文明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坚持科学化、规范化生产施工,讲究工艺质量,规范工序操作,坚持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杜绝野蛮操作的不良行为。
(3)、保持施工现场整洁,施工材料及机具堆置停放整齐,大型施工设备、水电线路安装规范,达到施工作业场地井然有序和文明工地的标准。
(4)、加强施工驻地建设管理,工地宿舍、食堂、浴室、厕所等公共设施,应符合卫生防疫规定,定期喷洒药水进行消毒防疫,有效控制和减少疾病,确保全体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以适应持续紧张的工程施工。
(5)、安排好职工文化娱乐活动,大力宣传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鞭策激发全体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为工程建设做出贡献。
篇三:现浇板桥梁施工方案(7802字)
一、总体概述
1、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地产经营管理公司
监理单位:苏州市路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南京振高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阳澄湖生态休闲水上自行车道二标段
质量标准: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优良。
工期要求:东段计划完工日期20XX年10月10日;西段计划完工工期20XX年11月30日。
本工程为新建水上自行车道3#桥及2#桥,3#桥全长640米,2#桥全长576米,3#桥起点桩号为DK1+774,终点桩号为DK2+414,2#桥起点桩号为DK0+680,终点桩号为DK1+256,桥宽为4.5米(含栏杆),上部结构采用4×16米普通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主梁结构梁高1.0米,桥上横坡按照0.5%设置。在3#桥靠湖(桥梁北侧)一侧设置1个观景平台,位置位于DK2+036.0~DK2+62.0桩号处,观景平台尺寸为20×6米,且在DK2+206处的位置设置1个最高点局部加宽段,加宽段尺寸为3×1米,在2#桥DK0+904的位置设置1个最高点局部加宽段,加宽段尺寸为3×1米。
2、总体目标
(1)、质量目标
我部在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是:达到相关工程质量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优良。
(2)、工期目标
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创造一流的工程形象进度,确保在计划时间内全部完成。
(3)、安全目标
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防范意识,狠抓安全措施落实,确保安全无事故。
(4)、工地管理目标
我单位将根据甲方的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管理与创新并重,基础与形象齐抓,把现场项目经理部建成一个工程建设的指挥中心、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在争创精品工程的同时,为单位树立文明施工的良好形象。
3、施工组织、任务划分
(1)、组织机构
我单位委派施工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组建项目部,在项目部的统一领导下,协调上下、左右各施工部门之间的关系,对施工安排、进度计划、技术管理、质量监控、检测试验、材料供应、机械设备、安全保障等实行全方位管理。项目部下设管理部门和工程队,质量安全部负责整个工程的质量检验、试验、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现场的文明施工和安全施工等工作。工程技术部主要负责生产调度,现场施工及技术管理,劳动力组织及实施,社会矛盾的协调等工作,材料设备部负责各种材料的采购、供应运输管理,机械设备组织、购置、管理、维修等工作。财务计划部负责工程的财务管理、资金筹措、使用管理和工程计划统计等工作。
(2)、方案针对性
1)、集中力量保重点,抢工期,在人力、物资、机具上予以充分保证,各专业管理工作应协助指导组织好施工,搞好各方面配合。
2)、按施工程序,合理安排施工。
3)、组织配合施工,穿插作业,重点部位抢工期,该工程配合量大,施工期间涉及到各种管线,必须主动做好配合工作,互创施工条件,确保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4)、推行先进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具,提高机械作业。
4、施工配合
(1)、与建设单位的配合
图纸变更和建设方提出设计变更,应由建设方及时与设计部门取得联系,出具书面通知,由施工单位作处理。
(2)、与监理单位配合
1)、主动与监理单位联系,提前协调有关事项,便于主体工作的顺利开展。
2)、发生矛盾时主动与之协商,友好解决,服从业主调解。
3)、发生损失需要赔偿时,要实事求是,公正公平。
5、施工现场准备
(1)、做好施工场地的控制网测量
(2)、做好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
(3)、安排好生产和生活基地建设
(4)、安装调试施工机械
(5)、做好建筑制品的材料储存、堆放
(6)、及时提供建筑材料的试验申请计划
(7)、做好季节性施工安排
(8)、做好保安设施工作
6、项目管理制度
(1)、施工技术责任制度
施工技术责任制度的目的是把各级生产组织的技术工作纳入集中统一的轨道,建立强有力的施工管理系统,保证各级组织和各种技术岗位都有技术负责人,加强技术管理,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2)、开工管理制度
工程开工必须办理开工申请手续,方可开工。
(3)、施工图纸会审制度
认真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可减少施工图纸中的差错,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顺序进行。
(4)、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施工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施工人员了解工程的规模、建设的意义、工程特点,明确施工任务,特殊的操作方法,质量标准、安全措施和节约措施等做到心中有底。
(5)、技术检验制度
技术检验是科学的方法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环节,技术检验的内容是对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电工仪表及施工精密量具等进行检查试验监督,防止错用、乱用和随便降低标准。
(6)、设计变更管理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图纸与实际情况不符或施工条件,材料规格、品种、质量不能符合设计要求,以及施工人员提出合理化建议等原因,需进行施工图修改时,应提出变更设计申请,办理签证后方可进行设计变更。
(7)、工程验收制度
工程验收是检查评定市政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施工过程中,除按有关质量标准逐项检查操作质量外,还必须根据工程的特点,分别对隐蔽工程、分项工程进行验收。
二、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施工组织管理网络
2、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1)、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施工用地。
(2)、在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双标化”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原来设施,减少临时设施的建设投资。
(3)、合理组织场内交通运输,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二次搬运,避免各工种、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干扰。
(4)、满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现场场地的要求,生活区和生产区分离布置,生活区占用独立的地块。
(5)、符合施工现场防水规范要求和城市环境卫生的要求。
(6)、符合施工现场安全用电规范的要求。
(7)、在场院地布置时,要避免各班组之间的相互干扰,并且应满足建设单位的有关要求。
(8)、平面布置应充分考虑至室外工程的施工状况。
(9)、按施工进度分段施工。
三、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1.地基处理
1.1地基处理范围根据桥梁全宽+2×1.0m×全长,并在地基两侧边缘外设降排水沟各一道,确保地基满足旱地施工要求。
1.2地基处理的形式为原地面翻挖40cm,掺6%石灰,作两层铺设,压路机整体碾压完成后,浇筑10cmC20细石砼。
2.桥梁现浇板梁施工
2.1桥梁现浇板梁支架搭设
支架选用承载力大、安全可靠、便于施工的满布式碗扣钢管架或Φ48×3.5扣件式脚手钢管支架。立杆搭设纵向间距为0.9m,横向间距为0.6m,步距为1.5m。支架两侧各设两道剪刀撑,中间设三道横向剪刀撑(见附图)。
支架搭设完成后根据设计及《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范》(JGJT194-20XX)要求进行不小于15kpa/O的堆载预压,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收集支架、地基的变形数据,作为设置预拱的依据,预拱度按跨中向两侧按二次抛物线分配,在跨中设置L/1000的预拱度。
2.2现浇板梁模板安装
模板由底模、侧模等组成,采用1.2cm高强度覆竹胶板。模板的楞木采用60×90(松木)方木,布置间距以30cm以内。
模板在现场按施工图制作,所有连接件须使模板能整装,并使其拆除时不致损坏。加工后按图纸先行试拼装检查其加工的精度。
模板和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确保砼浇筑和振捣时模架不发生明显的挠曲变形,并能承受砼浇筑和振捣的侧向压力和振动力,防止产生移位,确保砼结构外形尺寸准确。模板的制作,构造尽可能支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及砼的浇筑工艺要求。
拼制模板时、板边找平刨直。模板接缝严密,拼接缝内嵌专用胶带嵌缝条,确保接缝无漏浆,表面光滑,无凹坑、皱折等缺陷。
模板在每次使用前应清洗干净,所有模板与砼接触面涂刷专用脱模剂。
2.3桥梁板钢筋绑扎
清扫模板杂物,表面刷涂脱模剂后,放出轴线及上部结构定位边线;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用红色墨线弹出每两根主筋的线,依线绑筋;按弹出的间距线,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等。
绑扎桥板钢筋前,预压荷载为支架需承受全部荷载的1.1倍,预压荷载的分布应模拟需承受的结构荷载及施工荷载,支架连续预压3天沉降不超过3毫米,则视地基满足要求,板梁钢筋布置长度为梁体中心线处长度,曲线段内侧和外侧放样长度不同,放样时应根据实际长度进行调整,横向钢筋呈扇形分布,由于板梁内钢筋较紧密,施工时应确保钢筋净保护层厚度,骨架钢筋与横梁钢筋相碰,则适当挪动横梁钢筋,为保证桥板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塑料卡横纵每间隔60cm设置一个固定在桥板最下部钢筋上。
2.4桥板混凝土浇筑:
2.4.1砼浇筑顺序
本工程现浇板梁支架为满堂支架,属于刚性支架,其变形量非常小,与大跨度的柔性支架体系不同,从浇筑质量出发,这类箱梁一般采用由低端向高端浇筑的方法。
纵向一联箱梁一次浇筑成功;按底板、腹板(包括横隔板) 、翼缘浇筑→顶板浇筑。
2.4.2施工准备
在浇筑前要察看泵车移动方向路线、搅拌车供料行走路线。
塑料管线平面位置及其转拐处高度复核,定位支架的牢固程度检查。
标高,轴线复核,钢筋隐蔽验收。
检查塑料管线的接口,胶带布包裹的牢固程度,波纹管是否有损伤。
2.4.3砼灌注方法
现浇板梁采用商品砼、分两次浇筑,第一次连续浇注底板、墩横梁、腹板及翼缘板,第二次浇筑顶板。
浇筑从下坡端向上坡端进行。浇筑应按一定的厚度和方向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为30cm,必须注意在下层砼初凝或重塑前浇筑完上层砼。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和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在1.5m以上。
由于施工场地狭小,每次砼浇筑时,采用两台汽车泵停于施工段一侧,砼施工流向为先中间再两边(横桥向),浇筑时注意砼的流淌,并在整个浇注过程中派专人对支撑系统进行监测。
因每孔砼浇筑量大,为避免冷缝的产生,泵送砼掺加缓凝剂,浇筑过程中有专人检查模板和钢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调整。
每只泵送头子至少配制2只插入式振动棒和1只平板式振动棒,由于浇注时间较长,另外要配置5台以上振捣器备用。插入式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振捣时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一处振完后应徐徐提出振动棒。振捣时避免振动棒碰到模板,钢筋等;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到该部位砼密实为止,也就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在浇筑过程中应安排各工种检查钢筋、支架及模板的变化,遇到情况及时处理。
施工缝处理方法为:凿除处理层砼表面的水泥砂浆和软弱层,用水冲洗干净,在浇筑新砼前对
水平缝应铺一层厚度为1~2cm的1:2水泥砂浆。
浇筑砼进行振捣时,应注意不能破坏波纹管,且不允许管道位移,尤其应避免管道上浮,以保证达到预应力的预期效果和防止破坏性的局部应力产生。
2.4.4砼的养护
砼浇筑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在养护期间,应使其保持湿润,防止雨淋、日晒和受冻,因此,对砼外露面,待在表面收浆、凝固后立即用草帘及土工布等物覆盖,并经常在模板及草帘土工布上洒水,洒水养护的时间,应不少于7昼夜。
砼在养护期间或未达到一定强度之前,应防止遭受振动。因此,在强度未达到12Mpa以前,应禁止通行,并禁止安装其上层结构的模板及支撑物等设施。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度或日最低气温低于-3度时,按冬季施工要求进行养护。
3.模板支架的拆除
非承重侧模板在砼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
当构件跨度大于4m时,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的要求后,方可拆除。
如设计对拆除承重模板、支架另有规定,按照设计规定拆除。
梁模支架的卸落从跨中向两端支座依次循环松动木楔卸落。
拆除模板、卸落支架时,严禁用猛烈地敲打和强扭的方法进行。
4.模板的维护及维修
吊装模板时轻起轻放,不准碰撞已安装好的模板和其他硬物;大模板吊运就位时要平衡、准确,不得兜挂钢筋。用撬棍调整大模板时,应注意保护模板下口海绵条。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拆模时按程序进行。拆下的模板应加强管理,分类分规格妥善堆放,及时修理。拆模时要注意对成品加以保护,严禁破坏。
4.1模板维修
模板使用后应及时清理,严禁用坚硬物敲刮板面及裁口阳角。当板面有划痕、碰伤或其他较轻缺陷时,应用专用腻子嵌平、磨光,并刷木模保护剂,当拆下的模板四周破坏、四边板开裂分层时,将模板破损部分切掉四周刷封边漆,然后再重复利用。
5.桥面铺装
桥面铺装为5cm沥青混凝土,可按常规方法组织施工。桥面铺装可一次性摊铺。在桥面铺装完毕后,禁止任何车辆通行。桥面沥青铺装施工时注意护栏、伸缩缝、等构件的成品保护。
6.伸缩缝安装
伸缩缝装置的牌号、型号符合图纸规定。
安装前,根据厂家提供的安装图纸在伸缩缝处按规定预留槽口(根据当时气温确定)和预埋钢筋。安装前,首先根据气温确定伸缩缝的安装宽度,并用专用夹具将伸缩装置固定。
测量确定伸缩缝的中心线和所处位置的标高,然后将伸综装置吊装到位,将伸缩缝装置的边梁锚筋与预埋钢筋焊接,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规定强度要求后再拆开模板和专用夹具。
四、工期的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施工进度部署
应用综合网络技术,科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为了对工期总目标进行宏观控制,实现质量、效益、工期、安全等各项指标。优选施工方案,合理调配人工、材料和机械设备,力求减少投入,增加产出,提高工效;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科学的施工管理溶合在施工生产的全过程中,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反复平衡和优化,精心编制出综合网络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
东段计划完工日期20XX年10月10日;西段计划完工工期20XX年11月30日。
2、确保工期技术组织措施
工期目标:
严格将工期控制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力争提前交工。
3、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施工管理对工期的保证
实施严格管理制度,根据总工期安排,编制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设置工期控制点,保证总工期的实现。
建立生产例会制度。
应用微机网络计划进行施工进度控制。
充分利用施工作业空间和时间,均衡施工工艺,合理安排工序,科学地组织各专业施工队及指定专业队伍之间地立体交叉作业。
(2)、施工技术对工期的保证:
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执行“方案先行,样板引路”。
根据工程特点,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各专业工程师要认真熟悉图纸,做好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工作,把技术问题解决在开工之前。
(3)、加强施工准备、注重现场管理:
这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包括组织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以及作业条件的准备等。认真熟悉建设文件、施工图纸、掌握设计要求、工艺流程、适用规范和工期要求,编制出切实可行的确保总工期的施工进度网络图,关键节点要准时到位。
注重现场管理,施工现场是出产品的地方,建筑产品是否如期建成,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现场管理水平,管理的标准是保证连续均衡的施工,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施工,对进场的人、机、料、方法、环境进行合理有效的使用,充分利用空间、时间,建立文明的施工秩序,完善计划正常进行。
(4)、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工作时效:
公司已把推广应用新技术与创优、科技进步、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认真总结、不断探索、力求创新。
五、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1、建立质量体系
根据本工程施工的特点及工程的要求,我们将进行全面、全员、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确保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优良。
2、保证工程质量制度组织措施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台帐及施工班组间工序搭接的自检与互检台帐,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能进入下道工序。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项目经理部质量保证体系确实到位并运行,开展目标方针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全面质量管理会议,分析近期的施工质量和质量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制定各级各层质量工作岗位责任制,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克服重进度轻质量的思想。
开工前,总工程师、技术部对项目部进行技术交底;并组织项目经理部、施工班组学习有关的规范、国标,让参与施工的全体人员有共同的认识,特殊工种应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制定质量的奖罚措施,对施工质量成绩突出的给予嘉奖,对施工工艺低劣、质量通病重复发生、违反规定的必须严厉惩罚,并严格按照整改措施的要求加以整改。
掌握施工动态,认真做好质量信息反馈工作,完善质量管理台帐,做为下段施工的依据,以便提高工程质量。
工序搭接要严格执行自检、互检和总检的制度,把好工序质量关,上道工序不能进入下道工序。
凡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操作人员都应认真学习有关本工程专业规范、规程,掌握施工特点、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熟悉图纸设计意图,会审意见和设计变更,并依照施工验收规范组织施工。
施工员应对每个分部、分项及每道工序都应向班组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并签字,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自检、复检和质保小组的系统检查。
施工员应对现场施工的每个环节应明确,特殊部位、重要部位编制单项工程作业指导书或施工方案作为班组的施工依据,并在施工中做好各工序的检查、验收工作。
3、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材料采购进场质量检查程序
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关键在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施工过程的工艺、操作的控制。把好施工过程的质量,就从根本上控制了工程质量,减少了人为的浪费和返工,从而也为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
六、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1、安全技术措施及保证制度
(1)、安全生产目标
(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3)、资金和信息保证体系
(4)、安全技术措施和保证制度
1)、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各项经济承包及专业队伍合同均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奖罚办法。
2)、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方案和下达施工计划时,必须同时制定和下达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无安全措施技术交底,不得施工。
3)、生产工人应掌握本工种操作技能,熟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认真建立“职工安全教育记录卡”,及时做好记录。
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每天有佩带袖章的安全员值班。现场设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牌、防火须知牌、安全无重大事故计数牌、安全责任区划分牌。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危险区、都必须挂有安全警示牌。
5)、安全防护用品等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七、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环境保护
2、防止污染与水土流失措施
八、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九、事故应急预案
1、事故应急预案
(1)、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救援小组汇报并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进行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同时安排人员在路口迎接来救护的车辆,有程序的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如事故严重,立即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并启动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
(2)、预防触电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如遇到触电伤害事故,现场人员立即切断电源,或用干燥的木棒挑开身上的电源。触电人脱离电源后,立即将其抬到新鲜风流处,平放,并解开衣裤,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法急救。
(3)、预防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发生火灾时,先正确确定火源位置,火势大小,及时利用现场消防器材灭火,控制火势,组织人员撤出火区。同时拨打119火警电话和120抢救电话寻求帮助,并在最短时间内报告项目部值班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浇桥梁施工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