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二肝功九项能查出那些病什么病

肿瘤二项检查正常是不是说明胃癌的几率小?
肿瘤二项检查正常是不是说明胃癌的几率小?
基本信息:男&&64岁
病情描述及疑问:肿瘤二项检查正常是不是说明胃癌的几率小?检查及治疗情况:肿瘤二项检查正常是不是说明胃癌的几率小?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有关的更多问题,
北京世纪坛医院&&&内科_消化内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军区总医院&&&肝病科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做健康体检肿瘤五项、二项偏高什么原因
来自于:河北|
提问时间: 15:28:18|
基本信息:
疾病 / 症状:
没什么症状.4月分做了个胃镜有浅表性胃炎
病情描述:
日做健康体检.肿瘤五项.二项偏高.1 癌胚抗厡22.5.
700.参考值是0一37.髙岀18.9倍.请问医生是什么原因.谢谢﹗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23430收到了:
病情分析:
一般来说CA199是肿瘤非特异性抗原,一般大于正常10倍以上高度怀疑消化道恶性肿瘤,如常见的胰腺癌等。
指导意见:
你的情况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化验不准确,另外一个可能就是胰腺及胆道系统有问题,建议做个胰腺及腹部的彩超和CT,排除肿瘤可能。
医生回答专区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32收到了:
病情分析:
癌胚抗厡升高主要见于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胃癌、肺癌等患者。CA一199升高见于胰腺癌、肝胆和胃肠道疾病,是胰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
指导意见:
根据你肿瘤五项结果未排除胰腺癌的可能,建议入院做详细检查,可以考虑进一步做肝胆脾胰B超、肠镜、上腹部CT等检查。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妇产科医生肿瘤两项(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肿瘤两项(1)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好,分享的企鹅
全面解读肿瘤六大疗法 抗击癌症从了解开始
南医大肿瘤
今年4月15—21日,是第2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关爱生命,科学防癌——抗击癌症,从了解开始”,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癌症每年新发病例约200万,因癌症死亡的人数约140万。“生命不息治疗不止”,目前治疗癌症主要有外科疗法(手术)、化学疗法(化疗)、放射治疗(放疗)和生物治疗四大模式,外加传统的中医药治疗和现代消融治疗、光动力治疗等微创治疗方法。据资料显示,目前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接受科学治疗的肿瘤,1/3以上能够治愈。但在我国,早期诊断的肿瘤患者不到1/3,我们非常希望,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肿瘤筛查、诊断和治疗的科学、规范化认识,这一比例能够逐步提高。为此,本年度的肿瘤防治宣传周,我们邀请到了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权威专家,来为各位网友全面解读肿瘤治疗常见六大方法的相关知识。 手术治疗王远东:手术治疗 把好肿瘤治疗第一关专家简介:主任医师、教授、胸部肿瘤专家,30余年肿瘤外科工作经历。现任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外一科(胸部肿瘤科、乳腺科)主任、广州抗癌协会会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常务执委、广东省肿瘤学会副主委等,曾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中国肿瘤》、《临床肿瘤学》、《肿瘤学杂志》、《食管外科》等杂志编委。师从我国食管外科先驱邵令方教授,擅长各种胸部高难度、复杂性手术。出诊时间:周一全天 据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胸部肿瘤外科主任王远东教授表示,对于肿瘤手术最重要的点是肿瘤处于早期,这样可以治愈肿瘤。但全球肿瘤手术治疗百分之九十都是中晚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发现得晚,二是有些早期患者,因为对手术治疗的了解不足,会抱有抵触、侥幸的心理或是“鸵鸟心态”,认为手术治疗创伤性大,能不做则不做,宁愿选择其他保守疗法,也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还有一些患者则是因为早期无症状,不影响正常生活,因而不够重视,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这些主客观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因此,王远东教授提醒,肿瘤治疗一定要把好手术治疗第一关,做到及时、到位、科学规范化治疗。手术治疗癌症的特点及适应症要不要手术,哪些类型的肿瘤适宜手术?这是困扰不少肿瘤患者就医的常见问题,对此,王远东教授表示,要做决定,首先要对手术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正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王远东教授介绍,外科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和临床应用最普遍(约80%的实体瘤需要行手术治疗)的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已被临床所公认,目前肿瘤手术的临床应用范围也随着医学的发展进一步扩展,目前手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预防方面,王远东教授介绍,对于先天性或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先天性睾丸未降或下降不全、乳腺小叶增生、包茎、胃息肉等人群,可以进行外科手术切除,以达到预防的效果。正如美国著名演员安吉丽娜朱莉,她的母亲在49岁时被诊断患有卵巢癌,而她自身也是BRCA1变异基因的携带者,这种基因使她患上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分别为87%和50%,因此,为了预防乳腺癌及卵巢癌,她进行了乳房及卵巢切除术。二是治疗方面,也就是大众所认知的疾病发生以后,外科手术是治疗肿瘤的最古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许多类型的良性肿瘤,如皮下脂肪瘤、纤维瘤、甲状腺瘤、胃肠平滑肌瘤、子宫肌瘤、肝腺癌、乳腺纤维腺瘤等,手术切除则可以获得痊愈。早期的癌瘤,如I期的子宫颈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甲状腺癌、喉癌、舌癌等,根治性切除术后5年治愈率都可达到90%以上。进展期癌瘤(2-3期)通过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五年治愈率也可达30%-60%。晚期癌瘤(四期)亦常需要作姑息性手术或减积手术和减状手术,以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达到减轻病人痛苦、延长寿命的目的。三是重建与康复方面,外科手术亦常应用于肿瘤病人手术后的重建与康复。肿瘤外科医生不仅要根治性切除肿瘤,还要注意病人生存质量,设法为病人进行重建或康复治疗,使病人外形及功能有改善,生活愉快。例如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乳房再造手术;喉癌根治术后的喉重建;全舌切除术后舌再造;上颌窦切除术后的面部整形;腹壁和胸壁巨大肿瘤切除术后的修补等等。有些由于以往手术或放疗后所致的功能丧失,特别是肢体,可以通过骨或肌肉的移位而使功能改善。那么手术治疗的效果又如何呢?哪类肿瘤实施手术治愈的机率更大?对于这两大疑问,王远东教授表示,对于有些类型的肿瘤患者,手术治疗的治愈率能达99-100%,如乳腺原位癌。早期的肿瘤,如I期的子宫颈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甲状腺癌、喉癌、舌癌等,根治性切除术后5年治愈率达90%以上。这些说明手术治疗对于早期患者具有明显的治愈优势。同时手术治疗还是获得足够的标本的有效途径,可进行分子病理学检测,全面评估该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患者的病理分期,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了依据。“当然了,手术也不是绝对的万能钥匙”,王远东教授称,随着对肿瘤生物学认识的加深,手术治疗的局限性也逐渐被人们所认知,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标志,所以仅仅手术祛除病灶部位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进展期肿瘤在手术切除之外,加上放化疗、免疫、靶向治疗,5年治愈率也可达30-60%;晚期患者则推荐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再配合行姑息性手术缓解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克服手术治疗“鸵鸟心态”王远东教授表示,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抵触、侥幸和“鸵鸟心态”比较常见,比如,一些食管癌患者,早期查出来了,因为无明显症状,一直拖到不能进食再来就诊,这时手术的难度系数就会增大,手术的风险也会随之增高,而术后远期疗效往往不理想。举个例子来说,王远东教授就曾收治过1名男性63岁患者,潮汕地区人,2013年9月因黑便行胃镜检查,确诊为食管中段鳞状细胞癌,因进食顺畅,临床症状不重,没有接受治疗。9个月后,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才要求治疗,而手术中发现癌细胞已突破食管全层,侵犯到了周围组织,与主动脉弓粘连紧密,纵膈及贲门淋巴结肿大明显,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而在临床上,当食管癌细胞仅仅侵犯粘膜上皮层和固有层时,基本没有淋巴结转移,3年生存率为100%;当癌细胞进一步侵犯粘膜肌层时,淋巴结转移率为9%,3年生存率为96%;若肿瘤侵犯粘膜下层,淋巴结转移率可高达20%,3年生存率为94%。无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45%~75%;1~4个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为35%;5个以上转移:5年生存率小于1%。隆突以上淋巴结转移比隆突以下转移预后差,胸段食管癌颈部、上纵隔淋巴结转移预后差。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远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目前,早期食管癌切除率可达99%以上,死亡率已降至1%以内,早期治疗效果较好。虽然该患者最终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进食顺畅,但远期生存率明显低于早期患者。同样在肺癌中也存在这种情况,确诊后讳疾忌医,不愿意接受正规的治疗,拖到出现较重的临床症状再来就诊,往往失去了根治的机会,并且随着分期的加重,预后明显变差,Ⅰ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0%,而Ⅱ-Ⅳ期肺癌病人总的5年生存率则从40%下降到5%。因此,王远东教授提醒,理性认识手术治疗,克服抵触、侥幸及“鸵鸟心态”,尽早接受科学、规范化治疗,才是肿瘤患者求得生存的上策。但同时,王远东教授表示,抵触是因为不了解,认为“手术创伤大,身体受不了,做手术就是从鬼门关走一趟,不死也半条命”的患者在临床上较多见。对此,王远东教授表示,随着外科技术进步,手术治疗已越来越趋向于微创化,逐渐形成了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如肺癌手术方式从左/右全肺切除→解剖性肺叶切除→肺段切除、乳腺癌手术方式从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保乳术的进步,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越来越注重保留更多的正常组织和器官,对患者机体功能影响小,明显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期死亡率也较前明显下降。而且对于肿瘤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压迫血管引起脏器缺血坏死、压迫输尿管引起肾功能损害等情况,手术治疗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不仅不会丢掉半条命,还会从死神手中抢会生命,延长生存期。化学疗法张军一:肿瘤化疗应“趋利避害”专家简介:主任医师、副教授,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副主任、肿瘤三科主任,现任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广州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肿瘤临床组织CSCO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是中华慈善总会易瑞沙赠药项目的注册医师,在科内负责多项慈善赠药项目。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恶性淋巴瘤、肾癌、恶性黑色素瘤、肺癌的综合治疗,在恶性肿瘤的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生物治疗、淋巴瘤放免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注重肿瘤综合治疗和肿瘤的分子病理诊断,以及肿瘤的预防。曾获军队和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主编出版了患者科普读物《治肿瘤有新招》,为《肿瘤生物治疗学》的副主编。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说起化疗,首先呈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是化疗的各种副作用,由于化疗药物选择性不强,有一定的药物毒性,长期化疗会造成白细胞减少、脱发、恶心呕吐等症状,且难杀死全部肿瘤细胞。化疗到底做还是不做,怎样做?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副主任张军一表示,关键还在如何“趋利避害”上,即在化疗立争达到最佳抗肿瘤作用的同时,注意预防和减少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要化疗先做 “心理治疗”肿瘤的化疗即指用化学药物的方法治疗肿瘤,即药物口服和静脉、腔内使用,让药物进入血液和肿瘤组织来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化疗是当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属全身性治疗方法,适用于大部分肿瘤,早期、中期、晚期患者均需要化疗疗法,特别是化疗敏感的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等。化疗治疗肿瘤的原理是基于不同的细胞对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不同。一般来说,增殖速度快的细胞及幼稚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偏高,而癌细胞是体内正常细胞变异而来,其增殖速度比正常细胞快,而且幼稚细胞比例较高,因此癌细胞对化疗比正常组织敏感。化疗药物对身体正常细胞的杀伤作用就表现为化疗的副作用。化疗药物对身体不同组织产生的损害程度不一样,表现形式也存在差别。人体内同样有增殖旺盛的正常细胞,这些组织包括骨髓细胞和胃肠道的上皮细胞。骨髓的副作用表现为骨髓抑制,出现血小板、白细胞的减少和贫血。胃肠道的副作用则表现为恶心、呕吐等情况。其他组织的损害可以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对此,张军一主任表示,化疗的副作用不可避免,但目前已可用药物加以控制。化疗作为肿瘤常用的治疗手段,主要是为了延长病人生命、减轻痛苦,有的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多种肿瘤,如乳腺癌、睾丸肿瘤、淋巴瘤、白血病均有较好的疗效。但是要做化疗,首先还是应该做好患者的“心理治疗”,消除对化疗的恐惧。在病房中看到其他病人化疗后出现脱发,恶心等症状,会对新入肿瘤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心理治疗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良心理是癌症的催化剂。张军一教授从事肿瘤相关工作的25年余,他认为作为一名合格肿瘤内科医生,首先要学会 “话疗”,即通过交流,解除患者的疑虑,帮患者树立起抗癌的决心和信心,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才能使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其次才是“化疗”,药物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医生需掌握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遵循NCCN指南,强调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辅以中医药调理,根据患者的肿瘤类别、分期及分子分型,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率,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破除化疗认知误区化疗副作用越大化疗效果会不会越好?病情复发后化疗效果为什么变差?对于这些患者普遍存在的疑问,张军一主任表示,认为副作用越大效果越好是误解,副作用大小不能等同于疗效的好坏,而复发的病人之所以效果不好,是因为体内的癌细胞对化疗产生了抗药性。 据张军一主任介绍,化疗的毒副反应(作用),可分为局部反应、全身反应、近期反应、迟发反应、可逆反应(可经治疗改变)、不可逆反应(不能治疗改变)。如注射局部肿胀、疼痛、组织坏死、静脉炎,骨髓抑制引起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消化系统恶心、呕吐、厌食、口腔炎、口腔溃疡、腹泻,神经毒反应引起肢体麻木、疼痛、脱发、发热、乏力、失眠,器官毒副反应引起转氨酶升高、严重的出现肝坏死、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炎、肺纤维化、出血性膀胱炎、肾功能损害等。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大部分是可逆的,停药后可以恢复。有时人们认为如果没有副作用,药物就无疗效。或者如果有副作用,药物的疗效就很好,这些认为都是错误的,对于化疗疗效的评定,医生一般会在化疗2周期后体格检查、复查血化验及影像学检查来判定治疗疗效。副作用对每个病人是不一定相同的,有或没有通常不是一个治疗是否有效的信号。 癌细胞对化疗的抗药性,是化疗中比毒副反应更值得关注的问题。癌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是有限的,一部分肿瘤如胃癌、肝癌、非小细胞肺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高,所以化疗效果欠佳,而更多的癌细胞开始时对化疗药敏感,化疗初期肿瘤缩小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化疗次数的增多,渐渐产生抗药性,影响治疗疗效。如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大肠癌的抗药性是在化疗过程中诱导产生的。所以临床治疗中,复发的病人再做化疗,往往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就是复发的病人普遍存在抗药性。那么,化疗适用症主要有哪些呢?张军一主任介绍,在临床上,对于实体瘤而言,化疗主要分三种情况:一是辅助化疗,其目的在于杀灭手术无法清除的微小病灶,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对实体肿瘤手术治疗和放疗之后,应用化疗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机会,提高治愈率。二是新辅助化疗,其目的为通过术前化疗减少肿瘤负荷,提高肿瘤的手术完全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期。在恶性肿瘤局部实施手术或放疗前应用的全身性化疗,可使原发肿瘤缩小。三是全身化疗,主要针对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肿瘤患者,采用化疗来缓解病情,减轻症状。对于化疗敏感的肿瘤,通过全身化疗甚至大剂量化疗加骨髓移植达到根治的目的。 放疗盛信秀:放疗 70%的癌症患者都需要专家简介:盛信秀,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肿瘤四科副主任兼放疗中心副主任。从事临床肿瘤学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担任广州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学会主任委员,广州抗癌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广州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学会常委,广州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专业学会常务委员,广州抗癌协会疼痛与姑息治疗专业学会名誉副主任委员。1995年获南方医院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1996年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1997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近20年来以肺癌的治疗为主攻方向。医疗特长:擅长用化疗或同步放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病人,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生物治疗、生物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有丰富经验。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放疗作为传统三大肿瘤治疗方法之一,与化疗不同,放疗与手术治疗同属局部治疗范畴,放疗目前已成为癌症治疗中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据数据显示,中国约有70%以上的癌症需用放射治疗,美国50%以上的癌症需用放射治疗。那么放疗的适应症及疗效怎样呢,又有哪些副作用及预防方法呢,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的盛信秀主任为我们作了如下解答:放疗适应症及疗效放疗就是放射治疗,是用各种不同能量的射线照射肿瘤,以杀灭或抑制过度增殖的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放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与手术、化疗配合,以提高癌症的治愈率。也可在手术前先作一段时间放疗使肿瘤体积缩小些,使原来不能手术的患者争取到手术的机会。对晚期癌症则可通过姑息性放疗达到控制肿瘤生长,提高生存质量,延迟生存时间。 据统计,约70%的恶性肿瘤病人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放疗控制,约有40%的恶性肿瘤可以用放疗根治。放疗的选择也要因人而异,临床上适合放疗的肿瘤主要有:鼻咽癌、肺癌、乳腺癌、肝癌、宫颈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皮肤癌、扁桃体癌、舌癌、喉癌等。根据不同肿瘤的性质和治疗目的,放疗可分为术前放疗、术后放疗、姑息性放疗和根治性放疗。术前放疗是在手术前进行放射治疗,结束后2周左右手术。也有在术前几天进行一次或几次放射治疗,然后实施手术。这样可以提高手术的切除率和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术前放疗的作用主要有:一是为手术创造条件:通过术前放疗使肿块缩小、粘连松结,减少手术的困难,缩小切除范围和提高切除率。使原来不适于手术或不能手术的病人有手术的机会。二是减少转移:手术前做放射治疗可使癌细胞部分死亡,部分活性降低,这些活性降低的癌细胞即使手术时进入血液循环,也无再增殖的能力,从而减少或消除血液转移或手术时种植的概率。三是减少癌细胞进入血管内的机会:放射治疗可使照野内的小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增生、核嘭胀、空泡形成等退行性改变,结果使血管腔变小,导致闭塞,血液及淋巴流动缓慢,从而减少了手术时癌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的机会。术后放疗用于手术切除不彻底或有残存病灶者,或按肿瘤发展规律有癌存在可能,或敏感性肿瘤与恶性度高的肿瘤。如肺癌,术中对可疑残留区,用金属夹标记,便于术后放疗定位参考。术后放疗待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后,一般在手术后2-4周进行。对术后残留病灶放疗,可达到根治或控制肿瘤延缓复发的目的。有的肿瘤虽然手术做得很大很彻底,但临床观察到有很多会出现复发或转移,术后放疗能达到减少复发和转移的目的。脑瘤、肺癌、食管癌、直肠癌、软组织肉瘤、中期乳癌等通过术后放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一些对放化疗相对较敏感的恶性肿瘤,往往切不干净或术后易于复发、转移,不仅要做术后放疗,还要做化疗,如肾母细胞瘤、肺母细胞瘤等。姑息性放疗,是指用放疗方法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原发或转移灶,以达到减轻痛苦,改善症状,延长生命的目的。姑息性放疗的适应证和目的:(1)姑息止痛:缓解因癌症骨转移及软组织浸润等引起的疼痛等;(2)缓解压迫:如恶性肿瘤引起的消化道梗阻、肺癌或纵隔淋巴肉瘤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征、腹腔肿瘤引起的泌尿系统梗阻等。(3)控制远处转移灶的进展:如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等;(4)减轻脑部症状:对脑转移癌的放疗可减少头痛、呕吐及脑占位病变所致的脑神经症状。通过姑息治疗的减瘤、减症,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治性放疗是指应用肿瘤致死量的射线,全部消灭恶性肿瘤的原发和转移病灶。主要适用于对放射线敏感或中度敏感的肿瘤。临床上所应用的放射剂量是根据不同肿瘤组织所需要的根治剂量,如何杰金氏病的根治剂量为40Gy/5~6周(全淋巴结区照射),鼻咽癌一般为 60~70Gy/7周,肺鳞癌、食管癌为60Gy/6周等。放疗副作用可防可控放疗可引起一些毒副反应,但临床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放疗一般反应:表现为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头痛头晕、免疫功能低下等;2.放疗消化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胃院不适、腹胀、腹泻等;3.放疗血象反应: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降低,血小板减少和贫血等骨髓抑制;4.放疗局部反应:由于身体各组织部位对放射线的耐受性不同,且放射线的类型、剂量 、照射面积也不同,所以,人体各组织部位的表现,也不尽一致。皮肤放射损伤因照射部位、射线质量、照射剂量、照射范围大小而有不同,而且个体差异极大。会阴、腋窝最容易出现皮肤反应;粘膜出现的放射应与皮肤相似,但因粘膜修复力强,不造成太大损伤;唾腺对放射线很敏感,受放射线照射后腺体破坏,分泌减少,因此,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极易发生口干。患者不要畏惧放疗的副作用而不愿接受治疗。放疗本身对肿瘤患者来说是利大于弊的,医生会想办法减轻放疗副作用,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放疗期间除保持良好心情严格遵医嘱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按医生指示定期做全身体格检查,便于医生修改放疗计划;二是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摄入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脂肪饮食,适当药物如含量为16.2%的人参皂苷Rh2(护命素)补充营养素,提高生活质量;三是戒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四是保护射野皮肤勿受理化刺激,防日晒及外伤,野内皮肤勿贴胶布、膏药,勿用刺激性药物擦拭皮肤。生物治疗罗荣城:生物治疗 肿瘤治疗新势力专家简介:罗荣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兼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主任。现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药监局(CFDA)新药评审专家,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兼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广州抗癌协会监事长,广东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等。主要从事临床肿瘤学医教研工作和医院管理工作,在肿瘤生物治疗、多学科综合诊疗等方面有较深造诣,是我国临床肿瘤学界的勤劳耕耘者,在肿瘤生物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擅长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和分子诊疗,并以乳腺癌、前列腺癌内科综合治疗为专病方向。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近年来,生物治疗被视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模式,作为一支新秀,越来越成为攻克肿瘤难题的生力军,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异军突起,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普遍认同,且逐渐成为众多中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首选。那么到底什么是生物治疗,其特点和优势及适应症又有哪些呢?作为全国最早开展肿瘤生物治疗与免疫治疗的机构之一、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副主编单位和广州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的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主任兼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罗荣城教授为我们作了如下解读。生物治疗:绿色、安全、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 肿瘤生物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具有显著疗效的肿瘤治疗模式。它主要通过运用生物技术及其产品(药物、细胞、基因等),以达到恢复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肿瘤的防御能力、清除肿瘤微小病灶、控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其作用不是杀死全部癌症细胞,而是由于当癌症细胞负荷明显降低时,机体的免疫功能恢复后,通过清除微小的残留病灶或明显抑制了残留癌症细胞增殖的方式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据罗荣城院长介绍,生物疗法治疗肿瘤,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效果确切,有效率高。对有些癌症,有效率高达70%;二是无放、化疗毒副作用,肿瘤生物治疗技术及其产品,而不是传统的放射线或化疗药物来杀伤肿瘤细胞的,因此病人不痛苦,耐受性好,杀瘤特异性强;三是能够激发全身性的抗癌效应,对多发病灶或转移的恶性肿瘤同样有效;四是可以帮助机体快速恢复被放、化疗破坏的免疫系统,提高远期抗癌能力;五是对癌症术后防复发效果显著,远期抗癌效果良好。而且,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单次有效,多次使用,效果更佳。因此,肿瘤生物治疗是优于手术、放疗和化疗的最新肿瘤治疗技术,该技术安全无毒副作用,具有不伤身体、无痛、无需住院等优点,能有效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与生活质量,并适用于所有的肿瘤疾病,此项技术开展以来已为无数癌症患者解除了病痛的折磨,带来健康的福音! 但同时,罗荣城院长也表示,生物治疗虽然效果明显、适应症广、能够防止转移复发、消除放化疗副作用、减轻痛苦、延长患者生存期,特别适合术后或放化疗后转移的患者以及晚期患者,但在当前情况下,生物治疗的作用还主要在于弥补手术、放化疗在防止转移复发方面的不足,并不能完全替代手术和放化疗,传统的治疗方法依然是肿瘤治疗的主力手段。适用症及人群面对肿瘤治疗技术的高速多元化发展,尤其是检查点免疫靶向抗体疗法(PD-1、PD-L1、CTLA-4等)、DC/CTL疗法和CAR-T疗法等免疫疗法的成功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应用免疫治疗技术,那究竟什么样的人群最宜进行生物治疗呢?早期肿瘤,有三分之一可以通过免疫治疗治愈,那么免疫治疗是不是只适用于早期肿瘤患者呢?年龄较大的患者可以做免疫治疗吗?不能手术,或者放化疗失败的患者可以做免疫治疗吗?罗荣城院长表示,生物免疫治疗不仅适用于早期肿瘤患者的治疗,少数晚期肿瘤病人通过免疫治疗后也能达到部分或完全缓解。而且因为这种治疗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也是那些年龄较大,机体免疫差,害怕放化疗毒副作用患者的最好选择。同时对放化疗不敏感者或无法耐受的肿瘤患者;部分不适宜做手术、介入治疗和其他治疗的晚期肿瘤病人,进行生物免疫治疗可以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改善生命质量,延长带瘤生存期;部分病人通过免疫细胞治疗可明显减少肿瘤的体积,争取手术或其他治疗机会。微创治疗李爱民:微创治疗 保留器官功能首选疗法专家简介:李爱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任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肝病科主任,广州抗癌协会副会长、广州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内科学组副组长、广东省抗癌协会恶性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广州抗癌协会肝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为《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主要从事肿瘤化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和综合治疗,尤其是肝胆胰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已主持完成射频、冷冻、微波等微创手术1000台次以上。临床工作之余,主要从事肿瘤分子及其针对性治疗的研究。先后获得中华医学科学奖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2项。在《CANCER CELL》等国际、国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申请并获得国家及省级课题10项,参与编写各项专著4部,目前在研基金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专家简介:李黎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肿瘤学博士,现任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肿瘤二科主任兼肿瘤光动力治疗(PDT)中心主任。主要负责恶性肿瘤荧光诊断、光动力治疗和食管胃肠道肿瘤的综合治疗。担任中国肿瘤学会(CSCO)肿瘤PDT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PHOTODIAGNOSIS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及《肿瘤防治研究》杂志编委。擅长肿瘤PDT和消化道肿瘤的综合治疗。现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肿瘤光动力治疗科研课题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SCI文章7篇。2006年在国内创办肿瘤光动力治疗专业网 . 年先后多次参加EPPM欧洲国际光动力治疗论坛、国际IPA(International Photodynamic Association)大会并作大会发言。2011年至今多次筹备并主办国际光动力治疗高峰论坛。。主编《肿瘤内科医师查房手册》。擅长肿瘤光动力治疗(PDT)和消化道肿瘤的综合治疗。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微创治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在控制和消除局部病灶方面,与化疗和生物治疗等手段相比有绝对优势。近年来,肿瘤微创治疗技术不断丰富和发展,微创治疗以其创伤小、治疗精准等特点,日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但由于肿瘤微创治疗包含的技术种类繁多,且原理各不相同,因而知晓率较传统三大疗法而言低。今天,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微创治疗专家李爱民副院长及李黎波教授,将为我们来解读一下微创治疗的主要方法、特点、优势及适应症等。微创治疗:种类最为繁多的肿瘤治疗方法据李爱民教授介绍,肿瘤微创治疗是在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以影像技术为导向,集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药物治疗、生物、基因技术和高新科技(如射频消融、激光、超声聚焦、内镜、腔镜等)为一体,具有精确定位、精确治疗、创伤小、痛苦轻、疗效确切等优点的现代肿瘤治疗方法。肿瘤微创治疗是目前种类最为繁多的肿瘤治疗方法,目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各种腔镜下手术,即采用腔镜技术切除肿瘤,手术创伤较传统方法明显减小。二是传统手术的微创化改革,比如早期乳腺癌行保留乳房的手术,其治疗效果可与根治性手术相媲美,这点已得到公认,其美容效果更是根治性手术无法企及的。肝癌局部切除的疗效远较肝叶切除疗效好,5年生存率可达64.4%。肝癌合并肝硬化的患者行肝叶切除,部分患者在手术成功后死于肝功能衰竭,而局部切除的手术死亡率明显下降,生存时间却明显延长。随着长寿人群的扩大,高龄恶性肿瘤及伴有心肺等重要脏器疾患的病人所占比例渐渐增高,不少病人无法耐受传统外科手术,也需要我们对传统手术进行微创化改革。三是旨在将肿瘤原位灭活的治疗方法,如介入治疗、光动力治疗、射频治疗、超声聚焦治疗、微波治疗、冷冻治疗、放射粒子植入等。不同于前2项由外科医生实施的直接切除肿瘤的方法,这类方法种类繁多,原理各不相同,但结果都是将肿瘤原位灭活,可由内科、外科、介入、超声、放射等多个科室医生实施。以肿瘤射频消融治疗为例,其基本原理是肿瘤细胞对热的耐受能力比正常细胞差,射频发生器产生的高频射频波通过插入肿瘤组织中的电极发出射频电流,再经辅助电极形成回路,通过周围组织中的分子摩擦和离子逸散而产热,局部温度可达90~100摄氏度,从而导致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其主要用于实质脏器肿瘤的治疗,已成为原发性肝癌、肺癌及转移瘤等肿瘤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优势在于定位准确、创伤小、局部疗效确切,局部麻醉下即可进行,且患者恢复较快,部分患者手术当天可以下床活动,术后3天可以出院。李爱民教授介绍,自1999年开展消融技术治疗工作至今,在早期肿瘤的根治性治疗和晚期肿瘤病人的姑息性治疗上,射频消融治疗均取得良好的疗效,它可以完全独立使用,也可与手术、放疗、化疗三大传统模式和生物治疗的全新模式有机结合,且可多靶位、多器官、多次重复应用。种类如此繁多,会不会容易让患者产生选择困难症呢?对此,李爱民教授表示,微创手术越做越精细,将更加有利于对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当然,日新月异的肿瘤微创技术,也将对医生个人的素质和要求越来越高。微创治疗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作为一名光动力知名微创专家,李黎波教授表示,在未来20-30年里,肿瘤治疗不仅仅是治愈肿瘤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保护容貌和重要器官功能将会成为患者的第一需求,医学的发展,以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那么微创治疗的前景将十分广阔。先进的诊断与定位技术使肿瘤微创治疗日益趋向精确定位、精确治疗。借助多种手段的影像设备和影像技术,利用影像设备和技术的适时监控和精确导向、定位进行有效的靶向治疗。一步到位的精确定位与一步到位的精确治疗体现了肿瘤微创治疗的全新特色,是肿瘤微创治疗优于传统治疗模式的重要之处。具体而言,微创治疗的特点及优势主要有:(一)创伤小,治疗只需在体表开非常小的切口或不需切口,恢复快;(二)定位准确,选择性好,局部疗效确切,且能最大限度的保护正常组织的器官功能;(三)重复性好,可以多次进行治疗;(四)副作用小,并发症少等。以光动力为例,光动力治疗即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使肿瘤组织内选择性滞留的光敏剂受到激发,而激发态的光敏剂又把能量传递给周围的氧,生成活性很强的单态氧,单态氧与相邻的生物大分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细胞毒作用,进而导致细胞受损乃至死亡。其主要特点就在于选择性治疗肿瘤、不损伤正常组织、抗瘤谱广、无耐药性、可重复治疗,并且微创、操作简单,更具有保留器官功能和美容的效果,因此具有很好的实用性。目前,光动力已成功用于治疗各种体表(皮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等)、口腔颌面部及腔内肿瘤(食管癌、胃肠道肿瘤和膀胱癌等),还可用于癌前病变和早期肿瘤的根治,或者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总的来说,微创治疗不仅仅可以明显提高肿瘤组织对放、化疗的敏感性,而且有助于术前减轻瘤负荷,可以有效的解决术后残留或复发的问题。微创治疗既是一种姑息性治疗,也是一种根治性治疗,是一种人性化、个体化治疗。微创治疗技术的发展,将为更多受脏器功能或全身疾病等因素影响而不能手术的病人带来了福音,为放、化疗不敏感的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路径,同时让肿瘤患者活得更有尊严。中西医结合治疗李金瀚:中医药治疗肿瘤大有可为专家简介:李金瀚,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肺癌内科首席专家。从事肿瘤临床化疗54年,中医药治疗肿瘤近43年,是具有中、西医正规训练双重学历的中西医结合型医师。历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南方医院肿瘤科主任。担任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一届,第二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2008年后为顾问),广州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广州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2009年后为顾问),广东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委(第二届),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副主任委员(2007年后为顾问),《临床肿瘤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肺癌杂志》常务编委(2009年后为顾问),《癌症进展》杂志编委,《中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编委,世界肺癌研究会注册会员等。医疗特长:①肺癌诊断及针对性治疗;②肿瘤化疗及生物治疗;③各种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④中医药对肿瘤的巩固性治疗。出诊时间:周三下午 中医能治疗肿瘤吗?很多人都会提出类似问题,这反映了当前人们对于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迷惑。但对于具有中、西医双重学历,能熟练将中西医治疗手段灵活运用于临床的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李金瀚教授而言,答案是肯定的。40余年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让他对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颇有心得和体会。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需辨病和辨症相结合论治李金瀚教授从事恶性肿瘤临床化疗已有54年,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40余年,李金瀚教授表示:现代中医对肿瘤治疗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而所谓辨证疗法,即人们常说的四诊(望、闻、问、切),通过四诊的方法了解病情,再进行分析综合,同时辨其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所属,根据病因、脏腑病位、气血津液等病理变化,按证候属性,决定治疗方法,采用相应药方。而辨病治疗则是西医治疗的模式,不过现代的中医也吸收和采用了这种治疗模式,使其成为现代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之一,其主要方式是使用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比如肺癌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可分为肺脾气虚型、肺热痰湿型、肺胃阴虚型和气滞血瘀型。其中以肺脾气虚型较为常见,并随着病情变化、治疗情况、病期和并发症而发生变动。在肺脾气虚的基础上可能出现夹痰、夹湿、夹热或夹淤,甚至有时以气滞血瘀为主证。在肺癌的临床治疗中,李金瀚教授还总结出了如下 “四忌”:(1)脾虚证者忌用寒药。李金瀚教授曾根据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龙葵、山豆根、鱼腥草等药有抗癌作用而组成的抗肺癌方,结果连续多次服用后出现纳少、腹胀、乏力等症状加重。分析其原因是这些寒性药伤害脾胃,故脾胃虚证者不宜长期服用。(2)肺热痰湿证者忌用温补。因为肺热湿重者服用人参、黄芪、鹿茸、巴戟天、仙灵脾等温补药后症状加重。(3)肺胃阴虚证者忌用温热。此证型常见于肺部、纵膈及颈部放射治疗后,口干咽燥、心烦纳少,急于温补反而使症状加重,这时宜用润肺和滋养胃阴之剂。(4)化疗期间忌用毒性中草药。因大多数化疗药物对心、肝、肾具有毒性,这时如再加用毒性中草药将加重内脏毒性。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结合治癌据李金瀚教授介绍,近年国内研究证明,绞股蓝、北沙参、人参、太子参、黄芪、麦冬、女贞子等中药既有益气养阴扶正作用,又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祛邪作用。在临床肺癌治疗中,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应用也屡见不鲜。其中以中医药与手术、放疗、化疗的结合应用最为常见。具体而言,(一)中医药与化疗结合,可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及治疗疗效。常用处方:陈皮15g、法半夏10g、茯苓30g、甘草10g、沙参30g、黄芪30g、莪术15g、薏苡仁30g、厚朴15g、枳壳15g、白术15g、竹茹10g、鸡内金30g、佛手15g,每天1剂,连服7-10天,水煎服;(二)中医药与放疗结合,临床治疗中,患者放疗后半程开始常有伤阴血热等表现,此时如应用养阴凉血、清热解毒之剂常使患者获益。常用处方:太子参30g、沙参30g、麦冬20g、石斛15g、生地30g、元参20g、射干15g、白薇10g、茜草根10g、莪术15g、薏苡仁30g、白术15g、厚朴15g、陈皮15g、竹茹10g、鸡内金30g、佛手15g,每天1剂,水煎服;(三)中医药与手术治疗结合,常用益气养阴之剂,常用处方:黄芪30g、太子参20g、刺五加20g、沙参30g、山药30g、麦冬20g、当归15g、川芎15g、生地30g、白芍20g、女贞子15g、黄精15g、补骨脂15g、鸡内金20g、佛手15g。每天1剂,水煎服。李金瀚教授表示:上述处方,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运用“辨证施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的原则,加减用药。对于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的疗效,李金瀚教授在1996年发表的“中医药与化疗结合治疗肺癌临床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 16(3)136)与1997年发表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肿瘤学杂志 ):26)中,曾提到:通过10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观察初步表明加用中药治疗后肺癌患者症状容易改善;中药与化疗结合科提高肺癌患者的2年生存率(P<0.05),亦可延长中位生存期。而在2007年发表的“中医药用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巩固性治疗的对照性临床观察” (中国肺癌杂志):520)中提到:通过16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对照研究表明,以中医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巩固性治疗与患者2至3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的改善密切相关,提示中医药在肺癌巩固性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肝功九项能查出那些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