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书名号之间是否加顿号加不加顿号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两个书名号之间需不需要加逗号或顿号?
未の来丶To155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引号和书名号连用“通常”不加顿号
  《标点符号用法》新标准(GB/T%,以下简称“新标准”)于日开始实施。新标准对一些标点符号的用法进行了充实和辨析,其中有关顿号用法的新规定值得重视:“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标点符号用法〉解读》一书对此的解释是:“这样规定是因为从表达功能上看,并列的引号之间、并列的书名号之间无论实际上有没有停顿,不使用顿号都不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此外,引号和书名号在视觉上也有分隔作用,不使用顿号还可以避免“满纸黑瓜子”的现象。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吕叔湘、朱德熙两位先生就说过:“如果一连串的词语都是用引号括起的……一般的习惯就把这些顿号省掉了。”(《语法修辞讲话》,开明书店1952年版第336%页)标点符号的使用讲究经济原则,在不妨碍意思表达的前提下,可用可不用时应坚决不用。   不过对新标准所说的“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的规定又要有辨证的认识,即,“通常”不用顿号不能理解为“一律”不用顿号。新标准规定,“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这就是必须用顿号的情况。例如:   (1)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2)那时几个熟人都在编文学杂志,在《作家》(孟十还主编)、《译文》(黄源主编)、《文学月刊》(靳以主编)之后,烈文主编的《中流》半月刊也创刊了。   另外,如果最后两个并列的引号之间有“和”或者“或”时,前面的并列引号之间也需要使用顿号,否则不容易看清,究竟是多项并列,还是“和”或者“或”的前后两项成分并列,例如:   (1)“五一”、“五四”和“十一”,他都去天安门广场看看。   (2)“五一”、“五四”或“十一”,我打算回老家。   需要指出的是,新标准的以上规定针对的是并列成分这一情况,在实际语言环境中还有其他情况,则“不但使用顿号,还要依照句法关系使用逗号或分号”。例如:   (1)宗教作为“现实苦难的抗议”、“无情世界的感情”、“装饰在锁链上的”“虚幻的花朵”,就是人类追求崇高的一种表征,又是崇高的一种异化形态。(《新华文摘》1996年第10期)   (2)黑格尔说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由于这种错误,真理才会出现”。(章炳元《“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3)我常引用王充的话:“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新闻出版报》日)   分析以上几种情况,从句法关系来看,其中的引号连用时所标注的内容实在不能简单地以并列成分论。   新标准的出台是语言文字规范应用领域的一件大事,需要我们认真研读,并在实际工作中自觉遵守;同时也要注意区别不同情况准确运用,千万不能犯教条主义的毛病。   参考文献:   1 《标点符号用法》(GB/T,)。   2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标点符号用法〉解读》,语文出版社2012年版。   3 林穗芳《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 《引号之间能用顿号吗?》,《三晋都市报》日。   王泽坤 韩迎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本期精彩导读
用户分享的文章
软件产品登记证书&&软件企业认定证书&&国际联网备案登记证书&&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日期:鸟迁徙,四季轮回,潮汐涨落&&自然界的周期重演现象可曾引起过你的注意?( )
二、书名号
知识提要:书名号一般用于书名、篇名、报刊名、歌曲名、电视名、电影名等。
注意:1、相邻两个书名号之间无需用顿号隔开。
2、书名号使用的范围很广,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1、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2、我很喜欢读《石灰吟》和《墨梅》这两首诗。
3、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真精彩!
练...相邻两个书名号之间无需用顿号隔开的相关内容日期:幼儿园中班教案案例[数学] 10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l 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l 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课件(请点击)、相邻数填空卡片,人手一份图纸和1――10的数字头饰。(图纸如下) 5 6 日期:幼儿数学教案:复习2-9各数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1、幼儿说出2―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多1或少1的数)。 2、让幼儿熟练地找出2―9个数的相邻数。 3、进行朋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 活动准备: 1、1― 10的数字头饰一套,1―10的数字卡一套。 2、已学会10以内的数...日期:幼教大班数学教案-学习2―9的相邻数 幼教大班数学教案-学习2―9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1、幼儿说出2―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多1或少1的数)。 2、让幼儿熟练地找出2―9个数的相邻数。 3、进行朋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 活动准备: 1、1― 10的数字头饰一套,1―10的数字卡一套日期:大班数学活动《学习6―9的相邻数》 重点领域:科学、社会 活动形式:分组 预设目标:1、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找出6―9的相邻数。 2、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迁移能力和逆向思维。 活动...日期:大班数学《认识2、3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感知2与3前后两数的相邻关系,探索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提供三种颜色不同的瓶盖个三个,每人一套1―4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 分别取三种颜色不同的瓶盖个三个,一一对应排成三横排,中间一排的瓶盖不动,让三排瓶盖变得一日期:幼教大班数学教案-学习2―9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1、幼儿说出2―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多1或少1的数)。 2、让幼儿熟练地找出2―9个数的相邻数。 3、进行朋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 活...日期: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 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1、学会寻找比一个数(量)多1和少1的数(量)。 2、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知道5以内的数除1以外任何一数与前后面数之间的关系。 3、学会运用标记...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两对书名号之间加不加顿号?
  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lO月政务院下达指示,要求全国遵照使用.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统一使用标点符号.三十多年后,文字的书写排印已由直行改为横行,标点符号用法也有某些发展变化,因此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进行了修订.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文字的变化,标点符号也应该与时俱进,因此,日国家公布实施了《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  标点符号的用法,经历了三次变革,虽然在使用规则后面都增加了一个附录说明,但是都没有提到“并列的书名号或引号之间”应该怎样停顿的问题.这样,就使得人们在运用时出现了不同的用法:有人认为应该加上顿号;有人认为加上顿号是多余的;又有人认为可以加上也可以不加,都不影响表达.  那么,究竟哪一种看法更合理呢?  其实,不管那一种说法都有他们的理由,但是笔者认为“并列的书名号或引号之间”不必加顿号停顿.理由如下:  (1)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并列的短语(词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这是顿号使用的最基本原则.也就是说顿号在朗读时停顿语气很短.  ①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②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例①中的“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长江”是并列的词,例②中的“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是并列的短语(词组),它们内部的停顿都用顿号来表示.但是,它们之间的停顿都很短.  (2)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停顿较小,又不会产生歧义,这样,中间就不必加顿号.  ③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样出现在天宇.  ④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例句中的并列词语“金星木星”“三四”读起来停顿较小或不需要停顿,而且又不会产生歧义,因此,中间不必加顿号.  ⑤莫泊桑,法国作家,18世纪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其创作的短篇小说有《我的叔叔于勒》《两个朋友》《项链》《一生》等.  ⑥虽然许多中国人还不了解“股票”“股市”“交易所”这些名词,但是国外冒险家和巨商们早就开始追求股票带来的丰厚利润了.  例句中的并列书名“《我的叔叔于勒》《两个朋友》《项链》《一生》”之间不用顿号,人们也很明白.同样,“股票”“股市”“交易所”之间也不会产生疑问.  所以,在并列的书名号或引号中介引的书名或词语之间加不加顿号,都不影响表达或朗读,那么,又何必加上顿号,多此一举呢!再说,从节俭和美观的角度来说那就更没有必要加上顿号,使行文增加麻烦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书名号中间加不加顿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