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对新学期学生管理需加强的管理考试

学生日常管理
学生日常管理
一、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内容
为维护我院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院根据学校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常规管理活动:
(一)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学院每年在新生入学期间都会组织新生认真学习《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管理条例》等相关规章制度。学院定期对学生宿舍进行卫生安全检查,核查学生住宿情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通报检查结果,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此外,学院还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二)严格上课考勤制度,检查和督促早操出勤。各班学习委员记录每天上课出勤情况,学院领导进行不定期抽查。组织学生会同学对早操进行考勤并保证出操质量,规范请销假制度。
(三)做好各项学生评奖评优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评定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奖学金及其他各类奖学金和荣誉称号。
(四)选送品学兼优、要求进步的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生骨干培训。开办分党校,组织团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五)加强班级管理,强化集体意识。学院给每个班级分配一名班主任,将班级作为学院学风建设的基本单位来抓,每年评选优良学风班。各班每年对班委进行民主换届选举。班干每周填写班级手册,将班级学习、活动等各方面情况汇报给班主任和学院。学院支持各班级开展有利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各类班级活动。
(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及时治疗学生心理疾病。学院设有心理工作室,每个班级设一名心理委员,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有针对地开展相关教育宣传活动。
(七)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学院认真贯彻学校有关奖、贷、助、补、减等一系列资助政策定期开展减免学费、助学贷款、奖学金评定、发放补助和开展勤工助学等资助工作。
(八)充分发挥各级学生组织的作用。学院充分发挥院学生会、行知新闻通讯社、大学生艺术团、心理工作室、研学会及各班委会团支部的作用,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二、规章制度与学风建设
(一)规章制度
为了更好的教育、服务和管理学生,学院历年来不断地建立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把加强学生管理、严格规范学生行为与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全面维护和保持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学院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实施科学管理的办法,根据学院实际,也制定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休息、娱乐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对学校一系列学生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了补充和细化。一方面明确了对学生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另一方面规范了学生的行为。
1.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制定相应的宿舍管理考核制度,提倡文明生活。制定《教育科学学院学生公寓管理条例》,规定了学生公寓内务卫生标准、检查内容和住宿的奖惩事宜。
2.为规范学生班级制度管理,深化班集体意识。学院制定了《教育科学学院团支部例会制度》、《教育科学学院团支部工作制度》,便于各班级传递信息和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了解各班情况和规定班级工作各项内容的注意事项,更好地服务学生。制定了《教育科学学院班级工作周记》,使学院从宏观上掌握各班的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实行班级活动时间和地点登记制度。
3.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搞好入学教育,组织新生认真学习《学生手册》中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上课、考勤制度,特别是早操出勤、宿舍卫生的检查和监督。
4.根据管理工作的特点和情况,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有助于对学生全面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教育科学学院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教育科学学院学生信息调查反馈制度》和《教育科学学院盛乐校区家长联系制度》。
5.规范和完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条可循,有资料可查,便于深入开展工作。对学生个人电子档案、班级档案、学生会档案、团支部档案、学生党支部档案、学生社团档案等进行条理化、规范化地整理和完善。
6.成立了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团总支书记或学工办主任为副组长,其他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设立了学生工作办公室,对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进行管理和监督。
7.加强学生会、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规范学生组织职责制度和工作程序。
(二)学风建设
为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优良的学习环境,形成高素质的学生队伍,展示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我院制定和实施了以下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规定和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领导体制。我院学工办、教务办组织各班班长、班主任加强学风建设,负责学风建设的计划、组织、监督和管理考核工作。成立了由班主任、学生会学习部、各班级学习委员组成的学风建设督察小组,定期督察学风建设的运转情况并随时向学风建设领导小组汇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合理的制度体系。根据学校相关制度,我院出台了教育系学生工作规划、学生工作制度汇编、结合共青团有关加强学风建设的具体规定和考核办法,学生综合测评、评奖评优条件、优秀毕业生评选条件、开展学术报告和讲座以及对外语、计算机过级和考研学生的支持与鼓励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确保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保持浓厚的学习气氛。
3.加强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1)严格学生行为规范。我院充分发挥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严格学生上课出勤制度,严格学生学习纪律、考试纪律。为此,我院每年专门开展考前动员活动和考风考纪纠察活动,学生宣誓,领导视察;同时开展爱专业、学专业、用专业主题思想教育和主题党团日活动,如2009年11月中旬,我院开展&诚信与征信&主题团日活动,各年级班长召开班会,举办了各种活动,学习和讨论诚信与征信;并且严格教学规范和学习成绩奖惩措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2)为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渴求专业知识、探求学科前沿科学精神,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我院大力支持学生举办学生论坛,安排学生读书活动,并不定期地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和竞赛活动;同时通过举办英语角,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各种学习活动,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我院还通过学习经验交流会、考研形势分析、学生教学反馈、学生代表座谈、学生家长联系、毕业生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设置学习标兵奖学金、推荐学生入党和评选三好学生等多种渠道和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浓厚学习氛围。()设立严格的督察制度。我院对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风气、上课出勤、考试纪律进行监督督促和整改,对学风建设表现良好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学风较差的集体和个人要求限期整改,并把学风建设情况与主管领导、任课教师、班主任和有关人员的年终考核、奖金发放、职称评聘、晋职晋级挂钩,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与综合测评、评奖评优、毕业推荐挂钩。(4)加大学风建设的奖罚力度。我院对学生的学风与学习成绩及时进行惩罚奖励,对于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外语、计算机过级的学生,在学术与创新活动中获奖的学生,实习、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考取研究生深造的学生予以奖励,同时针对不良情况予以批评、警告、限期整改、处分,重则作勒令退学处理。
三、学生表彰奖励&
1982年:彭士城(三好学生标兵)、王立、王风雷、苏德毕力格 &
1983年:彭士城、王立、王风雷、苏德毕力格、王星、苏民、蔡淑兰、白志宏
1984年:时琴、杨伊生 、陈巴特尔、宝坤兰、李淑凤、苏德毕力格、朱玉东
王风雷、王立、王铁民、苏民、肖湘、崔文
(中间这五年是按照优秀学生评选的,查不到资料)
1990年:照那斯图、贾玉华、杨晓华、
1991年:康玲
1992年:李亚辉、马霄羽、赵宇华
1993年:周秀丽、韩月双、王立颖
1994年:韩月双
1995年:斯日古楞
1996年:刘继平、斯日古楞
1997年:刘玉清、刘继萍、张宏芳、潘[、斯日古楞
1998年:刘继平、张喜平
1999年:任丽杰
2000年:王成刚、武国丽
2001年:王成刚、武国丽、马莲、王晓燕、贾芳
2002年:吴霜、李海霞、张连成、明晶、陶格斯、高潇潇
2003年:吴霜、佟蕾蕾、王慧、娜仁高娃、杨利红、张丽娜、李天源、王亚青、张芳、李亚艳、张朝乐门、张明娜、杨莹、刘婷婷、贾芳
2004年:高潇潇
优秀学生标兵
2005年:王亚明、董晓芳、王高娃、李娜、李丽、张晓艳、刘婷、薛立晶、刘婷婷、哈斯其其格、张明娜、李红霞、赖景学、郭宇超、侯玉敏
2006年:白云、陈黎明、杜晓燕、李红霞、朱婕、哈斯其其格、王亚翠、庞磊、任悦、王敏、温婷、陈晨、石文业
2007年:张彩云、索长清、王燕、潘霞、王艳梅、石文业、王杰
2008年:韩一溟、宋伟
模范(优秀)学生干部(1982年至1984年为优秀学生干部,1986年至1991年为模范学生干部,1992年至今恢复为优秀学生干部。)
1982年:铁瑛、姜忠辉、南丁
1983年:南定、南丁、崔文、王铁民
1984年:刘艳秋、王治军、韩猛、陆兴发 、孙高娃、宝音温都苏
1986年:李广林、付玉华、杨伊生、刘彦泽 、韩锋、陈毅楠、刘俊萍
1987年:王琴、杨宏伟、刘峰、王晓君、苏玉侠、李占军
1988年:孙卫东、马丙全、石磊、曹国林、郭春艳、李二禧
1989年:段红梅、闫立群、周东滨、王秋红、曹国林、王红霞、且国山
1990年:曹国林、孙卫东、孙卫、郭春英、艾丹丹、郝鹏飞、冯素红、杨立东 &
1991年:张小兵、姜芳、马霄羽、郭为民
1992年:郭为民、康玲
1993年:郝云鹏、康玲、杨立东
1994年:胡蓉(优秀学生干部标兵)、范健敏
1995年:贾咏梅、王开乐
1996年:杨丽艳、郝玉梅
1997年:宋晓霞、冯丽、任丽杰
1998年:宋晓霞、李美俊、袁晓丽
1999年:王斌、张磊、刘建国马莲
2000年:于爱江
2001年:赵荣辉、郭明华、杜鹃
2002年:陈英丽、赵荣辉、王磊、刘文涛、张丽娜
2003年:赵荣辉、赵婷婷、张连成、明晶、陆小亮、韩洁、张金慧、刘艳、温敬娟
2004年:刘文涛、刘相飞、刘卿、刘全欣、高洁星、寇瑞峰、海明、于国伟、吴桂贤
2005年:赵泽宁、孙宝宏、苏日娜、韩丹娜、庞连生、郭继业、田淑然、王琪、高乾坤、隋丽丽
2006年:于国佳、李月娟、吴艳玲、高乾坤、张欣欣、石玉昌、乔雪、康康、王刚、朱乌音嘎、冯伟略
2007年:胡静超、杨晓波、薛以平、苏日娜、朱乌英嘎、王艳荣、郝玲
2008年:祝凡、李艳维、麻敏、李航 、张日宏
2009年:唐超、王春丽、满达呼、王丽萍、纳庆、莲花、王德义、田云
2010年:白云、畅慧娟、王国娜、范秀霞、香梅、侯佳、巴音桑、王珏、纪树威、李新影
2011年:苏亚拉、谭秋曦、刘丹、李瑞英、眭淼淼、单、敖登图雅、安格乐玛、牛燕、齐春丽
优秀毕业生
1985年:王风雷、王立
1986年:王铁民
1991年:刘燕霞
1993年:康玲、赵宇华、张晓兵、马淑英、高长瑜
1996年:韩月双
1997年:周慧霞、贾咏梅、张海燕、邬艳霞
1998年:文晓莉、刘玉清、斯日古楞、郭玉梅、潘燔(火字旁改成斜王旁)
2000年:伍丽杰、项红梅、娜仁、魏丽锋
2001年:张立新、关玉升、王斌
2002年:马莲、王成刚、贾芳、董丽华、杨淑琴
2004年:于国伟、温敬婵、蒙格、王小燕、杜鹃、赵荣辉、吴霜、刘相飞
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大学生
1994年:徐忠志
1997年:斯日古楞
1998年:文晓莉
内蒙古自治区三好学生
2001年:武国丽
2002年:武国丽、王晓燕
2003年:高潇潇、明晶、张连成、李海霞、陶格斯、吴霜
2004年:佟蕾蕾、王慧、娜仁高娃、杨利红、张丽娜、李天源、王亚青、李亚艳、张芳、张朝乐门、张明娜、杨莹、刘婷婷、贾芳、高潇潇、卢建国、郝明勇、陈攀攀、白春花
2005年:康绍芳、王颖、王高娃、王亚青、崔冬梅、张明娜、王锐、刘婷、白芸、刘影、郭玮、白春花、哈斯其其格
2006年:张乌日娜、杜晓燕、白芸、陈黎明、庞磊、李海蓉、黄丽丽、索长青、乌日娜、钟娇、陈晨、周秋月
2008年:王亚翠、潘霞、萨仁呼、高慧、杨秀娟、石文业、白慧、刘晓娟、李思蕾、陈智长、张艳芳、王杰
2009年:王丽萍、韩一溟、宋伟、单良、刘祯文、张艳芳、赵爽、郑晓飞 、齐鑫聪
2010年:莫迪、杨慧、马芬、乌云其其格、董丽媛 、赵文云、齐鑫聪 、殷博君、刘槟 、高巍 &
2011年:郭治华、单 、智国清、刘娟、黄萌萌、李珊珊、王兴怡、王冬冬、安格乐玛、邱淑亭、陈颂
2012年:庞婷、白云、郭帅、张立洁、王国娜、马赵贵、张小丽、柴净净、马格根塔娜、李涵韵、蔚艳红、赵慕天
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学生干部
2001年:王成刚、王斌
2002年:郭明华、赵荣辉、杜娟、刘波、王月莲、王鑫
2003年:陈英丽、刘文涛、娜仁高娃、蒙格、刘相飞、张丽娜、赵荣辉、王磊
2004年:赵婷婷、张连成。明晶、陆晓亮、韩洁、张金慧、杨晶晶、高兵、郑敏、何馨、刘波、赵雅婷、刘艳、刘莉、席志宏、赵磊
2005年:常明、刘卿、刘全欣、高洁星、寇瑞峰、吴桂贤、韩雪军、杜琴、姚楠、田春、曹晓君、刘云龙、高山丹、张丹丹、海明
2006年:图布新、曹娟、于国佳、高文君、李月娟、李凤艳、乔雪、勒晶晶、张欣欣、康康、冯伟略、钱正华、周三、高乾坤
2007年图布新、曹娟、于国佳、高文君、李月娟、李凤艳、乔雪、勒晶晶、张欣欣、康康、冯伟略、钱正华、周三、高乾坤
2008:刘振夏、杨晓波、胡静超、贝力戈奇、陈芳、祝凡、李盛楠、王艳荣、李航、赵爽、郝玲、王静筠
2009年:李艳维、麻敏、李航、张日宏、宋章元
2010年:唐超 、王春丽、满达呼、王丽萍、纳庆、莲花、王德义、田云、马菁菁、李雪 &
2011年:白云、畅慧娟、王国娜、范秀霞、香梅、侯佳、巴音桑、王珏、纪树威、李新影、于河、张玉双
2012年:牛燕、齐春丽、安格乐玛、单、智国清、李瑞英、敖登图雅、吴春红、眭淼淼、谭秋曦、苏亚拉、刘丹
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毕业生
2001年:张立新
2002年:杨素萍、陈淑艳、马莲、王成刚、贾芳、张海燕
2003年:马桂芳、郭明华、武国丽、宁冬梅、田春、李佳、安晓丽
2004年:温敬婵、蒙格、王小燕、杜鹃、赵荣辉、吴霜、于国伟、刘相飞
2005年:杨利红、王慧、李天源、安晓丽、赵婷婷、刘文涛、张连成、张丽娜、王磊、娜仁高娃、李海霞、明晶、陶格斯、陈攀攀
2006年:楠楠、高山丹、侯哈申、庞连生、曹晓娟、康艳、刘影、李红霞、赵景辉、杨金媛、刘婷、杜娟、姜楠、张婷、刘云龙、张绪雄、寇瑞峰、伍维、毛聪颖,闫丽丽、梁静、温婷、王敏、哈斯其其格
2008:郭宇超、王燕、王苗苗、王琪、薛以平、冯伟略、孙俊芳、王艳梅、黄丽丽、额日根塔娜、康丽景、萨如拉、李海容、任悦、庞磊、徐晓霞、索长清、侯丽娜、罗健梅
2009年:李盛楠 、白慧、贺高阳、石文业、祝凡、乌兰图雅、包斯琴、萨如拉、钟娇、王杰、兰美云 &
2010年:曾菲 、麻敏、张艳芳、徐立双 、崔广伟、郭文凤、赵爽 、杨秋美、王敬娟、宋章元 &
2011年:刘祯文、李小翠、唐超、宋静、王丽萍、马菁菁、王春丽、莫迪
2012年:马芬、郑雪文、黄萌萌、赵文云、刘罗、刘娟、香梅、乌云琪琪格、陈松、董丽媛、侯佳、高松
校&十佳大学生&
1995年:徐忠志
1997年:斯日古楞
1998年:文晓莉
2011年:田云
内蒙古师范大学&十杰文明青年& & & &
1997年:文晓莉
2000年:其其格
全国三好学生、胡楚南奖学金获得者 &
1997年:斯日古楞
学年先进班集体(优良学风班)
:1993级教管班
:1992级学前班
:1994级幼教班
:1995级教育管理班
:1996级教育学
:1997级蒙班
:1998级学前教育班
:2000幼教班
:1999级公管、2001心理学、2001幼本
:2001级汉、2001级蒙、2001级公共事业管理班
:2002级学前、2002级公管理、2003级心理班、2003级学前(专升本)班
:2002级学前教育班 &2004级专升本班 & 2003级学前教育班 & 2004级心理学
: 2005级学前教育班、2004级学前教育班、2003公共事业管理班
: 2005级学前教育、2004级教育汉班、2004级心理班
: 2006教育学、2007公共事业管理、2006学前教育
: 2006心理学、2007学前教育、2007公共事业管理、2008心理学
: 2007教育学、2007心理学、2008教育汉
:2009心理班、2009公共事业管理二班、2009学前班、2010教育蒙班
五、班主任与辅导员
(一)历届班主任
1981---2011各班班主任
陈军、张拓书
胡景芳、王有亮
&王乃正 蔡淑兰
铁瑛 苏德 邢利娅
郑淑杰、丁桂莲
郝保文、刘彦泽
在职教师教育
马宏伟 樊荣忠
樊荣忠 何士
丁桂莲 蔡淑兰
教育管理(蒙)
教育学(蒙)
樊荣忠 朱颜杰
于淳、张玉梅
樊荣忠 牡丹 朱颜杰&
幼儿教育专科
教育学(蒙)
教育学(汉)
公共事业管理(春季)
蔡淑兰、胥丽
教育学(汉)
公共事业管理
学前教育专升本
教育学(汉)
教育学(蒙)
公共事业管理
尹慧、张晓阳、侯友
教育学(汉)
教育学(蒙)
教育学专升本
学前教育专升本
公共事业管理
汤丽伟、朱晓红
学前教育专升本
朱晓红、张晓阳
教育学专升本
教育学(蒙)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教育学(汉)
王利& 张金钟
教育学(蒙)
公共事业管理(1)
公共事业管理(2)
郭明华& 于洋
公共事业管理(1)
张凤琴、杜萍
公共事业管理(2)
教育学(汉)
教育学(蒙)
公共事业管理(1)
张晓阳 于晶
公共事业管理(2)
专升本班(续)
公共事业管理(1)
公共事业管理(2)
专升本班(续)
(二)优秀班主任
1984年:张拓书、孙国栋
1992年:关布、包俊东
2000年:何士
2001年:王利、张玉梅
2002年:张凤英、席燕玲、斯日古楞
2003年:朱颜杰、蔡淑兰、于晶
2004年:解翠玲、布和、周素珍、何士
2005年:特古斯、张功、牡丹、席燕灵、胥丽
2006年:于晶、左雪、哈斯、南丁、
2007年:布和、张晓阳、郭明华、周素珍
2008年:斯琴满都呼、朱晓红、钟建军、阿里马斯
2009年:王利、席燕玲、阿娜、布和
2010年:王海娟、张凤英、高慧、尹慧
2011年:张克玉、蔡淑兰、金志远、于洋、段雨佳
相关新闻 & & &如何加强对中职学生的管理--《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18期
如何加强对中职学生的管理
【摘要】:为更好地指导中职学生管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社会人才,本文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相结合,阐述了立足学生实际,树立正确、发展的学生观;加强部门协调,共同高效管理学生;强化后进生管理转化,加强先进生管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拔尖人才。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717【正文快照】:
加强中职学生管理是提高中职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成功成才的关键,是中职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立足学生的生源现实,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学校的教育发展目标,做好后进生和先进生的管理,全面发展学生,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合格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许友根;[J];教育与职业;2004年15期
曹威麟;段晓群;郭江平;;[J];现代大学教育;2007年04期
竺辉;林海芳;;[J];中等职业教育;2006年22期
柳春霞;[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习勇;;[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年02期
霍献育;高福燕;;[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34期
贾亮;;[J];成功(教育);2008年12期
马侯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1期
赵文忠;[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09期
刘圣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02期
邓可为;;[J];硅谷;2009年20期
高湲;[J];卫生职业教育;2003年07期
田丽;;[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16期
张自平;;[J];交通职业教育;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龙小兰;;[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邹海文;;[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孔蕊;孔繁清;;[A];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山东课题组研究成果[C];2005年
施兴华;;[A];农业教育与农村改革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樊明;;[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建同 郁洁;[N];中国教育报;2006年
沈峰;[N];中国工业报;2003年
练佳;[N];泰州日报;2007年
肖宣;[N];中国电子报;2003年
洪敬谱;[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吴潭龙;[N];山西日报;2000年
蒋夫尔;[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童钟鸣;[N];黄冈日报;2006年
黄波;[N];抚顺日报;2008年
陈代安;[N];农民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秋;[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怎样做好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怎样做好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本人从事中学生管理工作多年,对当前中学生的特点和思想状况以及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谈点肤浅的意见和看法。  一、当前中学生的特点和思想状况  (-)中学生素质低下,入学不要分数线,不需要政审,也不需要档案,可以直接注册入学,这就导致了中学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劣迹斑斑,给学生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二)中生年龄小,识别能力弱,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自我保护意识差,这些学生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三)学生管理经费少,组织学生活动少,寓教于乐的氛围欠缺。  (四)厌学情绪比较普遍。其表现是:  1.频繁逃课,有的因文化基础差,对所学的课程听不懂,缺乏学习兴趣。  2.课堂杂乱无序,有的班级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有的班级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听课或消极地听课。  3.抄作业成风,教师在批改作业时经常会发现一个班的学生作业只有四五个“版本”,有些学生对抄作业、考试不及格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或不以为然,泰然处之。  (五)国家责任意识淡保在多元化经济、市场竞争的驱动下,功利意识明显的社会现实在学生思想中留下的痕迹,一方面成为推动他们不断学习、进步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也自觉不自觉地使他们淡忘了国家意识、集体意识。  (六)所学专业不满意。学生及家长对中学生的就业方向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甚了解,对新开设的专业不感兴趣。  (七)判断、处事在矛盾中徘徊。由于中学生多数处在未成人阶段,鉴别能力差,在思考问题、处理事情、选择正误方面,思想不稳定,往往在矛盾中徘徊。  (八)部分学生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很差。  (九)早恋现象屡禁不止。学生中的早恋问题已成为学生工作的一个难点。由于生理的早熟和传媒的影响,学生早恋有越来越低龄化的倾向。  通过对以上中学生的思想状况及特点的调查分析,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重视学生的管理,学校才能发展壮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引起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搞好学生管理,需要学校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进行综合治理。  二、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为了加强中专学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我们要做到“一、二、三、四、五、六”,即树立一个目标、把握两个重点、规范三种职责、发挥四个作用、明确五项任务、解决六大问题。  (-)树立一个目标  即: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二)把握两个重点  1.以新生为重点进行思想与志向、团结与守纪、学习与生存等方面的教育。  2.以毕业生教育为重点,针对毕业生在实习、就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提高毕业生的质量。  (三)规范三种职责  1.要进一步明确学生科德育工作职责,发挥学生科在培养学生骨干及组织发展等问题上的作用。  2.要进一步明确学生科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职责。  3.要进一步明确学生科的学生管理职责,要认真加强管理,有些需要齐抓共管,学生科不能越俎代庖,管理要程序化。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是学校重要的基础工作,要挑选思想品德好、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热爱学生、会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奉献精神、思维敏捷、知识丰富的同志担任学生教育与管理的重任。  (四)发挥四个作用  1.要充分发挥全校教职工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有人作用,特别是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育人作用。  2.要进一步发挥学生科管理人员的关键作用。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充分了解学生,要善于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实行对教室、学生宿舍巡查制度,按照“三不放过”即:学生出现或发生事故时,没有查清原因不放过;当事人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学生中的问题。  3.要进一步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中的核心作用,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管理的重点。要对班主任制定客观、公正、科学、易操作的定量考核办法,加大考  核力度,使考核结果与班主任津贴、评先、评聘技术职务等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心,促使其在班主任岗位上尽心尽责,勤奋工作。  4.要进一步发挥学生干部的突出作用。学生干部天天与广大同学生活在一起,他们在了解学生和发现问题、及时制止突发事件、避免事态扩大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明确教育管理学生的五项任务  1.做好全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形势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牢固树立为所有学生服务的思想,以“三个一切”即我们在管理教育学生中要把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作为工作目标。  3.认真学习贯彻中学生学籍管理条例,对学生实行规范化制  度化管理。  4.认真抓好新生和低年级学生的教育管理,配备高素质能力强的班主任,从新生一进校就严格教育耐心培养。  5.加强对学生宿舍的管理。会管员每天要对学生滞留宿舍情况、晚归、未归进行登记,每周要汇总报学生科。学生科及时通报给班主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着重解决六大问题  对于厌学问题、帮派问题、打架群殴问题、泡吧问题、早恋问题、偷盗问题等要进行综合治理。当然,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很难的,有些问题需要反复抓,抓反复的。其中解决厌学问题是重点和难点。建议:  1.重视素质教育,加强课程体系和中学教材的改革与调整,以能力为本位,做到因材施教,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热情。  2.在学生管理中应把有人放在首位,采取积极可行的激励机制,努力开创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办第二课堂创建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用“阵地战”的形式同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争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进取意识、竞争意识。  3.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健康人格。所谓“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积极进取的健康人格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克服厌学这个“顽症”所需要的重要力量之一。  总之,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件大事,如何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作用,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劳动者,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引起学校各级领导和全校教职工的高度重视。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热门新闻资讯
推荐新闻资讯
最新新闻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强学生管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