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公共场所安全管理规定使用化学品规定是否有效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学习啦【学习资讯】 编辑:方婷
  《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是为规范化学品安全标签内容的表述和编写而制定的。安全标签是《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和170号《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要求的预防和控制化学危害基本之一,主要是对市场上流通的化学品通过加贴标签的形式进行危险性标识,提出安全使用,向作业人员传递安全信息,以预防和减少化学危害,达到保障安全和的目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欢迎阅读!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本标准是为规范化学品安全标签内容的表述和编写而制定的。安全标签是《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和国际 170 号《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要求的预防和控制化学危害基本措施之一,主要是对市场上流通的化学品通过加贴标签的形式进行危险性标识,提出安全使用留意事项,向作业职员传递安全信息,以预防和减少化学危害,达到保障安全和健康的目的。
  化学品安全标签已在欧美等产业国实行多年,目前已国际化。我国1994年批准了170号公约, 同时颁布了本标准的初版。根据3年多实际应用情况,现对前版进行修订。主要修订内容 为:将原标准名称&危险化学品标签编写导则&,改为&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取消原标准有关标志的规定,将危险标志与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和GB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所规定的标志相一致;取护措施图形符号、泄漏处置两大项;将储运和急救两项合并为安全措施一项,并在安全措施中增加安全处置信息;增加了提示& 向生产销售企业索取安全技术&和生产批号两项内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贸易委员会提出并回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化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张海峰、彭湘潍、李雪华、李运才、张启波。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化学品安全标签的内容和编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腐蚀品以及其它对人体和环境具有危害的化学品安全标签的编写。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本钱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剧毒品急性毒性为:经口LD50&5mg/经皮接触24h?LD50&40mg/吸进1h?LC50&0.5mg/L的化学品。
  有毒品急性毒性为:经口5mg/kg
  有害品急性毒性为:固体经口50mg/kg
  标签表示安全标签用文字、图形符号和编码的组合形式表示化学品所具有的危险性和安全留意事项。
  内容化学品和其主要有害组分标识名称用中文和英文分别标明化学品的通用名称。 名称要求醒目清楚,位于标签的正上方。
  分子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分子中各原子数,居名称的下方。若是混合物此项可略。
  化学成分及组成标出化学品的主要成分和含有的有害组分、含量或浓度。
  编号标明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和中国危险货物编号,分别用UN No.和CN No.表示。
  标志标志采用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和GB13690规定的符号。每种化学品最多可选用二个标志。标志符号居标签右边。
  注: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可从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索取。
  警示词根据化学品的危险程度和种别,用&危险&、&警告&、&留意&三个词分别进行危害程度的警示。具体规定见表1。当某种化学品具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危险性时,用危险性最大的警示词。警示词位于化学品名称的下方,要求醒目、清楚。
  表1警示词与化学品危险性种别的对应关系危险性概述扼要概述化学品燃烧爆炸危险特性、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居警示词下方。
  安全措施表述化学品在处置、搬运、储存和使用作业中所必须留意的事项和发生意外时简单有效的救护措施等,要求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灭火化学品为易(可)燃或助燃物质,应提示有效的灭火剂和禁用的灭火剂以及灭火留意事项。
  批号注明生产日期及生产班次。生产日期用&&&&年&&月&&日表示,班次用&&表示。
  提示向生产销售企业索取安全技术说明书。
  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话。
  应急咨询电话填写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应急咨询电话和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制作编写标签正文应简捷、明了、易于理解,要采用规范的汉字表述,也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或外文,但意义必须与汉字相对应,字形应小于汉字。相同的含义应用相同的文字和图形表示。具体参照附录A、附录B所提供的进行编写。
  当某种化学品有新的信息发现时,标签应及时修订、更改。
  颜色标签内标志的颜色按GB13690规定执行,正文应使用与底色反差明显的颜色,一般采用黑白色。
  印刷标签的边沿要加一个边框,边框外应留&3mm的空缺。标签的印刷应清楚,所使用的印刷材料和胶粘材料应具有耐用性和防水性。安全标签可单独印刷,也可与其它标签合并印刷,样例见附录C。
  使用标签 应粘贴、挂拴、喷印在化学品包装或容器的明显位置。 多层包装运输,原则上要求内外包装都应加贴(挂)安全标签,但若外包装上已加贴安全标签,内包装是外包装的衬里,内包装上可免贴安全标签;外包装为透明物,内包装的安全标签可清楚地透过外包装,外包装可免加标签。
  位置标签的位置规定如下:
  桶、瓶形包装:位于桶、瓶侧身;箱状包装:位于包装端面或侧面明显处;袋、捆包装:位于包装明显处;集装箱、成组货物:位于四个侧面。
  使用留意事项标签的粘贴、挂栓、喷印应牢固,保证在运输、贮存期间不脱落,不损坏。
  标签应由生产企业在货物出厂前粘贴、挂拴、喷印。若要改换包装,则由改换包装单位重新粘贴、挂拴、喷印标签。
  艳服危险化学品的容器或包装,在经过处理并确认其危险性完全消除之后,方可撕下标签,否则不能撕下相应的标签。
  附录A(提示的附录)
  化学品安全标签的危险性概述常用短语
  A01遇热、明火、震动易爆炸
  A02易爆、高毒、强刺激性
  A03易爆、高毒、对环境有害
  A04易爆、有毒、刺激皮肤
  A05易爆、有毒有害
  A10易燃易爆、有毒有害
  A11易燃易爆、强刺激性
  A12易燃易爆、具刺激性
  A13易燃易爆、具腐蚀性
  A14易燃易爆、强腐蚀性
  A15易燃易爆、对人体有害
  A16易燃易爆、具刺激和麻醉作用
  A17易燃易爆、具刺激和致敏作用
  A18易燃易爆、有毒、具刺激性
  A30极易燃、有毒有害
  A31极易燃、强刺激性
  A32极易燃、具刺激性
  A33极易燃、强腐蚀性
  A34极易燃、对人体有害
  A35极易燃、具腐蚀性
  A36极易燃、高毒、具刺激性
  A37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A38极易燃、有毒、具腐蚀性
  A39极易燃、具刺激和麻醉作用
  A40极易燃、具刺激和致敏作用
  A50高度易燃、有毒有害
  A51高度易燃、强刺激性
  A52高度易燃、具刺激性
  A53高度易燃、具腐蚀性
  A54高度易燃、强腐蚀性
  A55高度易燃、对人体有害
  A56高度易燃、具腐蚀和刺激性
  A57高度易燃、高毒、具刺激性
  A58高度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A59高度易燃、有毒、具腐蚀性
  A60高度易燃、具刺激和麻醉作用
  A61高度易燃、具刺激和致敏作用
  A70易燃、有毒有害
  A71易燃、强刺激性
  A72易燃、具刺激性
  A73易燃、具腐蚀性
  A74易燃、强腐蚀性
  A75易燃、对人体有害
  A76易燃、高毒、具刺激性
  A77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A78易燃、有毒、具腐蚀性
  A79易燃、具刺激和麻醉作用
  A80易燃、具刺激和致敏作用
  A81易燃、具自燃性、有毒
  A82易燃、具自燃性和刺激性
  A83可燃、低毒
  A90自燃、具刺激性
  A91自燃、高毒、具刺激性
  A92自燃、有毒、具刺激性
  A93自燃、遇湿易燃、高毒
  A94自燃、遇湿易燃、有毒
  A95自燃、遇湿易燃、强腐蚀性
  A96自燃、遇湿易燃、具刺激性
  A97自燃、高毒、对环境有害
  A101遇湿易燃、强腐蚀和刺激性
  A102遇湿易燃、具腐蚀和刺激性
  A103遇湿易燃、自燃、有毒
  A104遇湿易燃、自燃、强腐蚀性
  A105遇湿易燃、自燃、具腐蚀性
  A106遇湿易燃、具刺激性
  A107遇湿分解放出毒性自燃气体
  A110强氧化性、易燃、有毒
  A111强氧化性、易燃、具腐蚀性
  A112强氧化性、有毒、具刺激性
  A113强氧化性、有毒、具腐蚀性
  A114强氧化性、强腐蚀性、有毒
  A115强氧化性、强腐蚀和刺激性
  A116强氧化性、具腐蚀和刺激性
  A117强氧化性、具刺激性
  A118强氧化性、易燃易爆
  A119强氧化性、易燃易爆、有毒
  A120强氧化性、易燃易爆、具腐蚀性
  A121强氧化性、对人体有害
  A130具氧化性、易燃、有毒
  A131具氧化性和腐蚀性、易燃
  A132具氧化性、有毒
  A133具氧化性、有毒、具腐蚀性
  A134具氧化性、有毒、强腐蚀性
  A135具氧化性、强腐蚀和强刺激
  A136具氧化性、腐蚀和刺激性
  A137具氧化性和刺激性
  A138具氧化性、易燃易爆
  A139具氧化性、易燃易爆、有毒
  A140具氧化性和腐蚀性、易燃易爆
  A150强氧化性、容器受热有爆炸危险
  A152具氧化性、容器受热有爆炸危险
  A153具窒息性、容器受热有爆炸危险
  A154低毒、具窒息性
  A155强刺激性和腐蚀性
  A156具窒息性、对环境有害
  A170剧毒、易燃、强腐蚀性
  A171剧毒、易燃、具刺激性
  A172剧毒、易燃、对环境有害
  A173剧毒、可燃、具腐蚀和刺激性
  A174剧毒、强腐蚀性
  A175剧毒、具腐蚀刺激性
  A176剧毒、强氧化性
  A177剧毒、具氧化性、强刺激性
  A178剧毒、对环境有害
  A181高毒、易燃、强腐蚀性、
  A182高毒、易燃、具刺激性
  A183高毒、易燃、对环境有害
  A184高毒、可燃、具腐蚀性
  A185高毒、强腐蚀性
  A186高毒、具腐蚀性和刺激性
  A187高毒、强氧化性、强刺激性
  A188高毒、具氧化性、强刺激性
  A189高毒、极易挥发、助燃
  A190高毒、对环境有害
  A195有毒、易燃、强腐蚀性
  A196有毒、易燃、具刺激性
  A197有毒、易燃
  A198有毒、可燃
  A199有毒、易燃、对环境有害
  A200有毒、可燃、具腐蚀和刺激性
  A201有毒、可燃、具刺激性
  A202有毒、具腐蚀性
  A203有毒、具腐蚀和刺激性
  A204有毒、强氧化性、强刺激性
  A205有毒、具氧化性、强刺激性
  A206有毒、极易挥发、助燃
  A207有毒、对环境有害
  A211强腐蚀性、易燃高毒
  A212强腐蚀性、可燃高毒
  A213强腐蚀性、高毒
  A214强腐蚀性、有毒有害
  A215强腐蚀性、有毒易燃
  A216强腐蚀性、有毒可燃
  A217强腐蚀性、有毒、遇湿反应
  A218强腐蚀性、有毒、强氧化性
  A219强腐蚀性、有毒、具氧化性
  A220强腐蚀性、高毒、具氧化性
  A221强腐蚀性、强氧化性
  A222强腐蚀性、具氧化性
  A223强腐蚀性、易燃
  A224强腐蚀性、可燃
  A225强腐蚀性和刺激性
  A226强腐蚀性、对环境有害
  A231具腐蚀性、易燃有毒
  A232具腐蚀性、高毒
  A233具腐蚀性、有毒有害
  A234具腐蚀性、有毒易燃
  A235具腐蚀性、有毒可燃
  A236具腐蚀性、有毒、遇湿反应
  A237具腐蚀性、有毒、强氧化性
  A238具腐蚀性、有毒、具氧化性
  A239具腐蚀性、高毒、具氧化性
  A240具腐蚀性、强氧化性
  A241具腐蚀性、具氧化性
  A242具腐蚀性、易燃低毒
  A243具腐蚀性、可燃低毒
  A244具腐蚀性和刺激性
  A245具腐蚀性、对环境有害
  A246具腐蚀性、对环境有害
  附录B(提示的附录)
  化学品安全标签的常用安全措施短语
  B01远离热源、火种,避免撞击、摩擦
  B02远离热源、火种,严禁撞击、摩擦
  B03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B04远离热源、火种,贮于阴凉通风处
  B05避免接触火种、热源、氧化剂
  B06避免接触火种、高热,防止阳光直射
  B07贮于低温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
  B08贮于低温干燥处,远离火种、热源
  B09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
  B10贮于通风干燥处,切忌受潮
  B20密闭包装,并贮于干燥通风处
  B21密闭包装,并贮于阴凉通风处
  B22容器密封,避免震动、撞击
  B23 密封包装,不易大量贮存或久贮
  B24密闭包装,切勿受潮,防止破损
  B25密闭包装,避光保存,切勿受潮
  B26密闭包装,不可与空气接触
  B27避光保存,切勿受潮,防止破损
  B31注意增加湿润剂
  B32搬运时戴好钢瓶 安全帽、防震橡皮圈
  B33在氮中操作处置,切忌受潮
  B34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
  B40按危险货物配装表分类划区储运
  B41切忌与氧化剂等共储混运
  B42应与氧气、压缩空气、氧化剂等分储
  B43应与氧气、卤素、氧化剂等分储分运
  B44切忌与易(可)燃物等共储混运
  B45应与氧化剂、酸碱类等分储分运
  B46切忌与氧化剂、酸类等共储混运
  B47切忌与氧化剂、碱类等共储混运
  B48应与还原剂、易(可)燃物等分
  B49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分储
  B50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储
  B51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储
  B52应与氧化剂、爆炸品等分储分运
  B53应与H发泡剂、易(可)燃物等分储
  B54切忌与卤素、酸类等共储混运
  B55应与氧化剂、卤素等分储分运
  B56应与还原剂、金属粉末等分储分运
  B70注意个体防护,严禁身体直接接触
  B71吸(食)入者迅速就医
  B72用水彻底冲洗身体接触部位
  B73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身体接触部位
  B74身体直接接触者迅速就医
  B75若皮肤或眼睛接触,用清水冲洗
  B76若被冻伤,就医治疗
  B77眼睛接触,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B78吸入,给 输氧或作 人工,就医
  B79吸入中毒者,给吸 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B80误食,饮温水,催吐,就医
  B81误食,饮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B82误食,饮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B83误食,给饮油,催吐,就医
  B84误食,漱口,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B85误食,用5% 硫代硫酸钠洗胃
  B86误食,用1%硫代硫酸钠洗胃
  B87误食,催吐,用 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B88误食,催吐,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
  B89误食,立即用2%硫酸铜洗胃
  B90误食,用硫酸钠溶液洗胃,导泄
  B91误食,催吐,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B92误食者,洗胃,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B93误食,用水漱口,无腐蚀症状者洗胃
  B94误食,催吐,用1% 碘化钾60ml灌胃
  B95若皮肤接触,立刻涂抹2%的 硝酸银
看了&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文章的人还看了:
本文已影响 人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1092人看了觉得好
828人看了觉得好
1089人看了觉得好
【学习资讯】图文推荐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劳动部、化学工业部关于颁发《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的通知()
下载积分:0
内容提示:劳动部、化学工业部关于颁发《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的通知()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23|
上传日期: 18:03:0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劳动部、化学工业部关于颁发《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
官方公共微信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
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
  一、 目的
  为了加强对公司内化学品的管理,保障公司员工生命、公司财产安全,保护环境资源,特根据《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其他化学品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二、范围
  公司使用化学品的部门以及化学品的采购。
  三、购买、运输
  1.化学品的购买由各使用部门提出,并负责办理相关公安、消防、环保、安监、海关、管委会等政府职能部门的购买、运输、储存、进入加工区相关批文等手续。
  2.不符合国家质量、包装、标志规定要求的化学品不得购买。
  3.化学品的购买必须提供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鉴定合格证书。
  4.采购化学品时,必须核对包装上的安全标签。安全标签若脱落或损坏,经检查确认后须补贴。
  5.化学品的运输必须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企业担任,并办理相关许可批文,方可运输。
  6.运输批量供应化学品的车辆或其他交通工具,必须遵守当地政府法律、法规,有指定的管理办理的正规手续及有关证明。在厂区内必须设置沿规定的运输路线行使及停卸车位置,防止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和污染
  7.在公司内装卸料及管理人员必须培训,使其熟知装卸料过程及操作规程,以确保装卸及搬运安全将危险化学品放入适当的储存容器或危险物品仓库。
  8.操作人员在装卸所需化学品时,必须严格遵守《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的要求,以最大限制降低人身危害。
  四、使用
  1.化学品使用部门必须制定化学品使用管理条例。
  2.化学品的使用必须由专人进行操作。
  3.化学品使用部门必须对使用人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对化学品的相关知识、使用安全和应急措施,并向使用人员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
  4.化学品使用部门有义务告知员工所使用化学品的危害性。
  5.使用化学品须根据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6.操作人员在使用所需化学品时,必须严格遵守《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的要求,以最大限制降低人身危害。
  7.使用岗位上不得存放超过一个班次的化学品使用量。
  五、储存
  1.各类化学危险品仓库、堆场都要满足消防安全要求,并报公司安全部和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批准。
  2.化学品储存时,要按照分区、分类、分段专仓专储的原则,定品种、定数量、定库房、定人员的&四定&原则进行保管。小型仓库应分类、分间、分堆存放,性能相互抵触、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烈性危险品和其它一般危险品,应分别储存。
  3.化学品使用部门必须提供专门的化学品存放仓库,并严格按照库房五距、六不准等相关规定对化学品进行储存。
  4.化学品使用部门必须保证存放仓库符合化学品存放要求(附件:化学危险品储存条件)。
  5.化学品储存仓库须有专人负责看守和检查。
  6.化学品使用的部门,须对化学品的储存装置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7.化学品使用部门须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化学品储存装置进行维护、保养。
  六、安全
  1.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2.储存、使用化学品部门,其主要负责人必须保证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对本部门化学品的安全负责。
  3.根据化学品特性和仓库条件,必须配置相应的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药剂。
  4.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以保证看守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安全。
  5.储存危险化学品必须有明显的标识和警示标志。根据危险性分区、分类、分库储存,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储存。
  6.化学品使用部门必须和公司安保部门签订相关安全责任书。
  7.化学品使用部门,须在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并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8.化学品使用部门必须制定各种化学品发生危险的处置预案,并有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进行及时处置、报警的责任。
  9.安全检查报告须记录检查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和存在隐患,并对储存装置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提出整改方案。
  10.安全检查中发现储存装置存在现实危险的,必须立即停止使用,予以更换或者修复,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11.安全检查报告须报公司安保部门备案。
  12.化学品使用部门须定期对化学品装卸、使用和看守的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和体检。
  13.化学品使用部门坚持对员工定期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考核。所有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达到&三懂、三会、三能& 。即懂得本岗位生产过程中和原材料的火灾危险性(附件:化学危险品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火灾扑救的方法:会使用灭火器,会处理事故,会报警:能自觉遵守消防规章制度,能及时发现火灾隐患,能有效扑救初期火灾。
  14.销毁、处理有燃烧、爆炸危险的废弃化学危险物品,应采取消防安全措施,并必须征得公司安保部门和所在地消防部门同意。
  15.应急人员的个体防护:
  1〉身体防护: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或一般工作防毒服
  2〉手防护:耐酸碱手套或防化学品手套
  3〉眼防护: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或安全防护面罩
  4〉呼吸系统防护:正压自给式呼吸器或过滤式防毒面具(半、全面罩)
  5〉其他防护:消防防护靴
  16.化学品使用部门必须对所使用化学品制定、填写理化特性表
  1〉填写产品的外观与性状 主要是常温常压下物质的颜色、气味和存在状态。
  2〉填写PH值。
  3〉填写常温常压下的数值,特殊条件的数值应标出技术条件。
  4〉填写常温常压的沸点值,特殊条件下得到的数值,应标出技术条件,在沸腾之前升华值或分解值应加以说明并标注出技术条件。
  5〉填写摩尔物质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用(kJ/mol)表示[C]。
  6〉填写临界温度(℃)加压后使气体液体时所允许的最高温度,用(℃)表示。
  7〉填写临界压力 在临界温度时使气体液体所需要的最小压力,用(MPa)表示。
  8〉填写闪点,在指定的条件下,试样被加热到它的蒸气与空气混合气接触火焰时,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填写时注明开杯或闭杯值。
  9〉填写自燃温度,是指在常温常压下,加热一个容器内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开始着火时的反应容器器壁的最低温度。
  10〉填写爆炸上限,可燃气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混合气的上限值,气体和液体的单位用(%V/V)表示,粉尘用(mg/m3)表示。
  11〉填写爆炸下限,可燃气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混合气的下限值,单位表示与上限值相同。
  12〉填写溶解性,在常温常压下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性,分别用混溶、易溶、溶于、微溶、不溶表示其溶解程度。
  13〉填写其主要用途。
  14〉填写其他理化性质,对某些物质特有的性质设立了非固定的数据项,如:颗粒大小、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蒸发速率、粘度、放射性、凝固点、腐蚀性、爆燃点、爆速、最小点火能等。
  七、应急处置
  1.化学危险品火灾的初期灭火措施:
  1〉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灭火时应站在上风处,可用水冷却着火钢瓶,用相应的灭火器灭火,并应严防泄漏的气体爆炸。
  2〉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着火后,应根据其比重和水溶性确定灭火器种类,并预先设置正确的灭火战术并熟练掌握,在扑灭有毒性的易燃液体火灾时,应戴上防毒面具,宜在上风方向灭火。
  3〉易燃固体:
  易燃固体着火时,应根据其性质确定灭火剂的种类。另外在灭火时还应考虑到绝大部分易燃固体燃烧产生的毒性都很大,必须戴防毒面具,并应在上风方向灭火。
  4〉遇湿易燃物品:
  着火后一般用干粉(水泥)、干沙灭火。灭火人员应戴防毒面具,尽可能在上风方向灭火。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此类物质着火,可大量用水灭火。灭火时要防爆炸伤人。
  2.急救措施
  1〉 皮肤接触
  a〉 剧毒品:立即脱去衣着,用推存的清洗介质冲洗。就医。
  b〉 中等毒品:脱去衣着,用推存的清洗介质冲洗。就医。
  c〉 有害品:脱去衣着,用推存的清洗介质冲洗皮肤。
  d〉 腐蚀品:按所推存的介质冲洗。若有灼伤,就医。
  2〉眼睛接触
  a〉剧毒品: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水冲洗眼睛,至少15min。就医。
  b〉中等毒品: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水冲洗眼睛,至少15min。就医。
  c〉有害品:提起眼睑,用大量水冲洗眼睛。
  d〉腐蚀品: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3〉吸入
  a〉剧毒品、中等毒品、有害品:迅速撤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有适当的解毒剂,立即服用)。
  b〉腐蚀品:立即撤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食入
  a〉 剧毒品:立即就医。
  b〉 中等毒品:立即就医。
  c〉 有害品:立即就医。
  d〉 腐蚀品:立即就医。
  3〉应急预案(引用)
  1〉《MPS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2〉《MPS消防应急预案》
  3〉《MPS紧急情况反应》
  4〉《MPS紧急撤离计划》
  一、 化学危险品储存条件
  1.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1〉仓库应阴凉、通风、防止日光暴晒,远离火源、热源,库温超过35℃时,应采取通风措施。
  2〉化学性质相抵触气体不得同库存放。
  3〉钢瓶堆放应平卧放置,安全帽应向一个方向,堆放不得过高,并加以铺垫,防止滚动。如用框架存入,也可立放,但不应倒置钢瓶,应保证钢瓶的稳定。
  4〉必须轻装轻卸不得撞击、抛掷或横到地上滚动等。
  5〉仓库照明应采用防爆灯具,严禁使用明火灯具或非防爆灯。
  2.易燃液体:
  1〉易燃液体应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场所,避免日光,远离火源、热源。
  2〉瓶装液体的外包装(木箱、低箱等)要求坚固,瓶封口应严密。
  3〉库房温度应根据储存易燃液体的沸点、凝固点或熔点、饼店、自然点、爆点温度极限、闪点等性质来确定。夏季降低温度可采用门窗架抽帘、库房外涂刷白色,早、晚气温低时通风换热等方法。某些液体受冻后会变质或造成容器破裂,因此冬季应在库内加装暖气设备。
  3.易燃固体:
  1〉易燃液体应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场所,避免日光,远离火源、热源。
  2〉货垛应堆放稳定不宜过大,货垛下方应有铺垫。
  3〉库温一般应控制在30℃以下,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以下。
  4.遇湿易燃物品:
  1〉库房应位于地势较高、通风干燥的地点,暴雨及潮汛期间应保证库房不进水,库房内应通风良好,保持干燥。门窗应有阻止雨雪进入的设施,室内不准设水管、暖气管。
  2〉库房应远离火源、热源。库房附近不得有盐酸、硝酸等散发酸雾的物质存在,应远离散发水蒸气或水雾的场所。
  3〉货垛下方应有铺垫,垫高通常为15--30cm,货垛不宜过高过大,保证货垛防潮、散热。库房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以下,可采用电动空气去湿机或氯化钙吸湿剂来降低库房内的相对湿度。库温一般应控制在30℃以下。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1〉库房应阴凉、通风,远离水源和热源,避免日光暴晒,还应避免酸雾灯侵入。
  2〉库温一般应控制在30℃以下,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以下。对某些特殊的氧化剂和过氧化物,应根据物品储存的有关说明确定储存的温度和湿度,某些物品往往需要低温条件下储存。
  3〉包装要完好、密封、不得泄漏。
  4〉货垛应稳固,垛底应有15--30cm的垫板,垛高一般不超过2m。
  二、化学危险品火灾危险性
  1.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或其他因素)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聚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爆炸品的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爆炸性
  2〉燃烧性
  3〉殉爆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将气体用加压方法储存于钢瓶内,由于气体性质不同,有些压缩后成为液态,有些仍为气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燃烧爆炸性
  2〉扩散性
  3〉膨胀性
  3.易燃液体:凡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着火、爆炸的液体。
  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燃烧爆炸性
  2〉挥发性
  3〉流动性
  4〉带电性
  4.易燃物品:指在常温常压下,易燃烧的固体和易自然的物品以及遇湿易燃物品的总称。
  易燃物品的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易燃固体:燃烧性、爆炸性、腐蚀性和毒性
  2〉自然物品:自然点低
  3〉遇湿易燃物品:扩散性、遇水或受潮燃烧或爆炸、遇酸或氧化剂危险性更大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凡是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遇酸、碱、受潮、摩擦、撞击或与易燃物、还原剂等接触而发生分解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氧化剂的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燃烧性
  2〉爆炸性
  3〉助燃性
  6.毒害品:凡少量进入人、畜机体积,能与机体组织发生作用,破坏正常的生理机能,引起机体暂时的或永久的病理状态,甚至死亡的。
  毒害品的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氧化性
  2〉燃烧性
  3〉遇高热、明火、撞击易爆炸
  7.腐蚀品:指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努内可出现坏死现象,或在温度55℃时,对钢或类似钢、铝的表面年腐蚀率超过6.25毫米的酸性或碱性的物质。
  腐蚀品的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腐蚀性
  2〉燃烧性
  3〉氧化性
  4〉遇水分解引起燃烧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相关推荐
[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831962" data-title="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 data-imag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