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大学的“她创业时代分集剧情”难道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大学的“她时代”可怕吗?
  原标题:大学的“她时代”可怕吗?
  我们应该有更多的专业理性,正确的性别观念,而不是单纯为吸引眼球而炒作,武断地把板子打在教育上。
  王天定
  大学进入“她时代”了吗?这个提法,从事实到逻辑,都值得商榷。但在一些媒体和机构眼中,这似乎已经成了定论。
  前不久,一份“全国高校男女比例排行榜”在网上流传。这份榜单对全国719所高校的男女比例进行了大排行,并得出结论:高校“阴盛阳衰”现象已逐渐普遍,除师范类、()类高校尤其明显外,综合类大学也逐渐从平衡走向女多男少。
  笔者发现,发布榜单的是一家高校媒体联盟机构,且根本没有标明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权威性和可信度显然不足。但是,这份榜单却被有的媒体引用,成为证明大学进入所谓“她时代”的论据。有媒体报道认为,高校女生过多引发了女性就业困难。报道还援引个别教育专家的观点,把高校中女性的强势崛起,归咎于()制度的不合理,认为这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片面用分数评价学生所致。
  但凡认为高校“阴盛阳衰”者,眼光往往紧盯外语类院校、师范类院校,以及综合型高校的人文社科类专业,这是一种典型的取样偏颇。外语类院校女多男少,是过去长期存在的现象,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新问题。而师范类院校女生近些年日益增多,主要缘于教师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对女性有很大的吸引力。笔者曾进行过一次社会调研,发现很多女性都把在学校教书视为理想职业。在调查者中,将来有意做教师的女生比例远远高于男生。说白了,这是中国女性职业理性的体现。如果我们现在认为由此造成各级各类学校之中女教师比例过高,那么,我们其实最应该反思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教师这一职业对男性如此缺少吸引力?
  有媒体发现,2004年以来,在普通初中和普通小学,女生的比例一直都维持在46%、47%左右;但在大学本专科阶段,女生所占比例从2004年的45.6%增长为2014年的52.12%,硕士生从44.15%增长为52.12%。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当下高考制度有利于女生。但是,我们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现有的考试制度,不是为照顾女性而设计的。如果说在这一选拔过程中,女性的表现总体真的超越男性,那也是我们国家多年来努力推动性别公正取得的一点进步。如果发现高考中女性表现出强劲优势,就要试图改变高考制度,以求让更多的男性胜出,则这种改变考试制度的出发点就值得怀疑。
  女性大学生就业难也是媒体经常报道的话题。这的确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但这一问题的存在,原因决不是高校女生选择专业不当,更不是高校女生数量过多,而是社会上各行各业在就业中极为普遍的性别歧视所致。多年来,政府在推动男女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非凡。但是应该看到,在我国社会,性别平等的问题远远没有解决,而且推动性别平等,单靠政府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有待于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社会应该给女性提供更多的发声渠道,表达她们对就业歧视的反对之声。女性维权组织对推动社会性别平等,一直在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年来,在关爱女童,反对家暴等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也应该鼓励更多的女性维权组织专门致力于推动就业中的男女平等,反对性别歧视。
  女性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就业尚如此艰难,那些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在就业机会的选择中所面临的困难,难道还用多言吗?其实还应该看到,在广大乡村,还有大量的女童在小学阶段已经失去了进一步接受教育的机会。我们与其惊呼高校进入所谓“她时代”,不如花更多时间关注一下那些失去教育机会的农村女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年9月发布的《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白皮书中就提到,“我国女性接受初中及以上,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机会显著增加。”这是我国社会难得的进步,只是这一进步程度还远远不够,只有我们为更多女性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我们的社会中消除性别歧视,才有更多的可能。我们应该有更多的专业理性,正确的性别观念,而不是单纯为吸引眼球而炒作,武断地把板子打在教育上。
  (中国教育报 系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STRONG)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腾讯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qq_edu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校园好时光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小园同学”
交朋友长知识收礼物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英文中"eleventh hour"的意思是什么?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 您可以用智能手机扫描左侧的二维码,直接打开本网页大学的“她时代”有多可怕?
按:这是应《中国教育报》编辑约请写的一篇评论
写报道如同做研究,报道要全面准确,正确解读数据,恰当选择样本是基本前提。如果从偏见出发,面对数据时随心所欲,报道的结论当然不会靠谱。我读中国青年报19日《大学她时代,晴雨半边天》,这一感觉不幸得以印证。这篇报道感叹如今高校中性别比例失衡,大学进入所谓“她时代”,报道颇为这一现象忧心。认为高校女生过多,引发了女性就业困难,报道还援引一些教育专家的观点,把高校中女性的强势崛起,归咎于高考制度的不合理,认为这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片面用分数评价学生所致。
应该说,从事实到逻辑,这都是一篇存在很多问题的报道。
&报道援引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说:“2004年以来,在普通初中和普通小学,女生的比例一直都维持在47%、46%左右;但在大学本专科阶段,女生所占比例从2004年的45.6%增长为2014年的52.12%,硕士生从44.15%增长为52.12%。”
大家看,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女生比男生低出3、4个百分点,报道没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但大学阶段,女性比男生多出2个百分点,记者惊呼大学进入“她时代”,这个判断,能说是正确的吗?
记者也深入到一些高校之中采访,但可以看到,记者所到之处,不外乎外语类院校、师范类院校,以及其他高校的人文社科类专业,这是一种典型的取样偏颇。因为像外语类院校,女多男少,从我们国家50年代创办四所外院类院校时起,历来如此,不是今天才形成的问题,而师范类院校女生增多,主要缘于学校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对女性有很大的吸引力,笔者曾做一次社会调研,发现很多女性,都把在学校教书,视为职业理想,在调查者中,将来有意做教师的女生,比例远远高于男生。说白了,这是中国女性择业理性的体现。如果我们现在认为由此造成各级各类学校之中,女教师比例过高,那么,我们其实最应该反思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教师这一职业对男性如此缺少吸引力?而不是想方设法通过限制女性从教人数来解决。
对于那些认为当下高考制度有利女生的人,我们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现有的考试制度,不是为照顾女性而设计的,如果说,这一选拔过程中,女性总体真的超越男性,那是中国女性的光荣,也是我们国家多年来努力推动性别公正取得的一点进步。如果发现高考中女性表现出强劲优势,就要试图改变高考制度,以求让更多的男性胜出,那是对社会公正原则的蔑视,更是对性别公正原则的公然挑战,是对女性利益和尊严的冒犯。我本人作为一名男性,也坚定的站在广大女性一边,反对以任何借口损害女性利益的制度调整。
《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强调了女性大学生就业难,这的确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但这一问题的存在,原因决不是高校女生选择专业不当,更不是高校女生数量过多,而是社会上各行各业在就业中极为普遍的性别歧视所致。1949年之后,尽管政府在推动男女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非凡,但是,应该看到,在我国社会,性别平等的问题远远没有解决,而且推动性别平等,单靠政府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有待于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社会应该给女性提供更多的发声渠道,表达她们对就业歧视的反对之声,女性维权组织对推动社会性别平等,一直在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年来,在关爱女童,反对家暴等领域,女性维权组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也应该鼓励更多的女性维权组织,专门致力于推动就业中的男女平等,反对性别歧视。
写这篇《大学她时代,晴雨半边天》这位媒体朋友不妨想想,女性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就业尚如此艰难,那些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在就业机会的选择中所面临的困难,难道还用多言吗?其实还应该看到,在广大乡村,还有大量的女童在小学阶段已经失去了进一步接受教育的机会,我们与其惊呼高校进入所谓“她时代”,不如花更多时间关注一下那些失去教育机会的农村女童。
我们应该看到,正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年9月发布的《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白皮书中就提到,“我国女性接受初中及以上,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机会显著增加。”这是我国社会难得的进步,只是这一进步程度还远远不够,只有我们为更多女性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我们的社会中消除性别歧视,才有更多的可能。
媒体报道是社会议题的引导者,尤其像中央权威媒体的,应该有更多的专业理性,正确的性别观念,而不是单纯为吸引眼球的议题炒作,这是我们对媒体的期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大学的“她时代”难道真的有那么可怕吗?_升学e网通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90,220贴子:
大学的“她时代”难道真的有那么可怕吗?收藏
大学进入“她时代”了吗?这个提法,从事实到逻辑,都值得商榷。但在一些媒体和机构眼中,这似乎已经成了定论。前不久,一份“全国高校男女比例排行榜”在网上流传。这份榜单对全国719所高校的男女比例进行了大排行,并得出结论:高校“阴盛阳衰”现象已逐渐普遍,除师范类、[url]http://外语[/url]类高校尤其明显外,综合类大学也逐渐从平衡走向女多男少。
海淘年货大集合
大学进入“她时代”了吗?这个提法,从事实到逻辑,都值得商榷。但在一些媒体和机构眼中,这似乎已经成了定论。前不久,一份“全国高校男女比例排行榜”在网上流传。这份榜单对全国719所高校的男女比例进行了大排行,并得出结论:高校“阴盛阳衰”现象已逐渐普遍,除师范类、[url]http://外语[/url]类高校尤其明显外,综合类大学也逐渐从平衡走向女多男少。
但凡认为高校“阴盛阳衰”者,眼光往往紧盯外语类院校、师范类院校,以及综合型高校的人文社科类专业,这是一种典型的取样偏颇。外语类院校女多男少,是过去长期存在的现象,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新问题。而师范类院校女生近些年日益增多,主要缘于教师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对女性有很大的吸引力。笔者曾进行过一次社会调研,发现很多女性都把在学校教书视为理想职业。在调查者中,将来有意做教师的女生比例远远高于男生。说白了,这是中国女性职业理性的体现。如果我们现在认为由此造成各级各类学校之中女教师比例过高,那么,我们其实最应该反思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教师这一职业对男性如此缺少吸引力?
有媒体发现,2004年以来,在普通初中和普通小学,女生的比例一直都维持在46%、47%左右;但在大学本专科阶段,女生所占比例从2004年的45.6%增长为2014年的52.12%,硕士生从44.15%增长为52.12%。
女性大学生就业难也是媒体经常报道的话题。这的确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但这一问题的存在,原因决不是高校女生选择专业不当,更不是高校女生数量过多,而是社会上各行各业在就业中极为普遍的性别歧视所致。多年来,政府在推动男女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非凡。但是应该看到,在我国社会,性别平等的问题远远没有解决,而且推动性别平等,单靠政府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有待于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社会应该给女性提供更多的发声渠道,表达她们对就业歧视的反对之声。女性维权组织对推动社会性别平等,一直在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年来,在关爱女童,反对家暴等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也应该鼓励更多的女性维权组织专门致力于推动就业中的男女平等,反对性别歧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时代分集剧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