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女同学讲你就是恶心永远没有朋友你lostrivers听完会疯怎么反驳

书包网所收录免费小说、书友评论、用户上传文字、图片等其他一切内容及书包网所做之广告均属用户个人行为,与书包网无关书包网所收录免费小说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在本站留言,书包网会在24小时之内删除您的作品。谢谢!Copyright &
Beta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号-1如何应对母亲总把她对别人的负面情绪和怨恨全部倾诉给我的行为?
【俞林鑫的回答(131票)】:
把一些无法消化的情感通过有意或无意的方式强行放在另一个人身上,是一种常见的幼稚的情绪处理方式。当另一个人是一个弱小者时(比如孩子),往往会不断的被对方的污染,从而对的健康成长留下隐患。
一个男孩,有一个自我中心且愤愤不平的母亲。这位怨愤的母亲经常跟孩子说起那些强势的、专横的亲戚们欺负她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伴随着男孩的成长。久而久之,男孩对陌生人总有很多敌意,他内化了母亲的愤怒,他一直暗暗发誓要足够强大以保护那个脆弱的母亲。但内在对他人的敌意阻碍了他与别人的关系;同时,他也一直因为无法保护母亲而自责。
“人怎样了解痛苦……它是如此的隐晦难懂,以至于它的强度真是剧烈啊,剧烈到无法忍受,所以,必须消灭它,即使那消灭是对现实中某人的凶杀,也在所不惜,不是吗?”——比昂
因为有些母亲无法容纳痛苦,所以无形中对孩子实施了情感虐待。这是一种缺乏尊重与理解的关系,关系中强势的一方把弱势的一方当成了操纵的对象,当成了自己负面情绪的垃圾桶,而全不顾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人。所以,这是一种坏关系,是一种需要修正的关系。
当然,我们不能指责他们什么,因为他们有着悲惨的过去。追溯这些人的成长经历,往往缺乏一个能容纳和理解负面情感的抚养者。他们的情感状态是原始和激烈的,与别人的关系充满着火药味。这些人的关系会有两个常见的结局,要么会把一段好关系转变为施虐受虐的坏关系,要么关系中的另一个人选择退出而结束关系。
别看一些人已经成年,但他们的情感仍然是相当幼稚的。这些人最需要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了,当他们把强烈的负面情感加诸于咨询师身上并得到咨询师的理解和回应后,他们才能慢慢学会理解自己的情感。原始的情感只有与理解性的思想结合之后,才能转变为成熟的情感,也才能走出投射性认同的情感处理模式。应该说,这是每个人需要不断提升的心理品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认真拜读一下介绍精神分析家比昂临床思想的《思想等待思想者》一书,以更深的认识人性,发展出对情感的容纳能力,慢慢的接近终极心理现实。
【张智丰的回答(174票)】:
题主母亲的做法确实是很不合适的,将孩子作为自己抱怨和情绪宣泄的垃圾桶,孩子通常很难应对如此强烈而持久的负面能量,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世界很有可能也发生扭曲,像题主提到的那样,对别人和周围环境缺乏信任,容易紧张和怀疑。
而这样的家长,却很有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对孩子心灵造成的伤害,因为他们本身驾驭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以及能力就不是很高,说白一点,就是本身情商就不高,很难换位思考,理解别人。结果就是,当已经意识到伤害的孩子指出家长的不当行为时,家长会急于否认,而无法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孩子尝试沟通和改变父母的努力以失败告终,期望转变为失望,甚至是怨恨。
其实,很多这样的家长会觉得,我已经生你养你,操了很多的心,你不该再有抱怨和不满。其实,养孩子确实是不容易的事情,他们已经尽了他们的所能。他们之所以和你抱怨和倾诉,是因为他们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应对压力,或者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只能做到这样了。也许在父母小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学会如何更好的面对人际关系的种种难题,也没有人去包容或尊重他们。
也就是说,父母是很难改变的,不知题主是否能接受这一点?许多成年人对父母的感情,都要经历这样的变化,开始的时候,眼里只有对父母的不满、愤怒,觉得父母亏欠自己,或者试图改变父母。但做这样的尝试经常是无效的。因为改变别人远比改变自己困难的多,何况是三观已经固化多年的父母?
在这里需要提醒题主注意,如果你是个成年人了,也认识到过去情况对内心造成的伤害,那最重要的不是去埋怨和怨恨父母,而是学习为自己负责。什么意思呢?很多人会改变父母愿望的背后,是一种潜在的依赖心理:就是因为我爸我妈对我怎么样了,我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应该负责任的是他们而不是我。如果我能改变他们,一切就会好起来。
当意识到这种潜在的依赖心理后,许多人会慢慢放下对改变父母的执著,而将改变的重点放在自己身上,这样才不会在自己为人父母后,重新走上父母的老路。如果你意识到自己的一些问题,对人不信任、看问题负面,就要学习调整自己,学习如何与别人建立好的人际关系,而不是重蹈父母的覆辙。在这部分如果有困难,可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当你能处理好自己内心的阴影部分后,你会发现,自己看待别人和周围世界的眼光发生了变化,你能更多享受人际关系的乐趣,能够多角度的看待问题,而不像你的母亲那样固着于一点,你也不会在内心中认同她看待事情的方式。
这时,内心强大的你会有多种选择:要么,你能温和而坚定的拒绝母亲的抱怨,而不会因此而内疚,也不会试图去改变她的想法;要么,你能耐心的听她抱怨几句,但也能温和地指出她看待事情的偏颇之处。甚至,你看待父母的眼光都会发生变化,除了看到母亲不胜任的阴影部分外,也能看到她正面积极的部分,而她阴影的部分也不会再伤害到你。
这时可以说,你真正的成为了一个成年人,以成年人成熟的方式对待父母了。而你会发现,当自己以成熟的方式对待父母后,父母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闵靠谱璐不撸的回答(37票)】:
我妈也是一样的,其实有时候可以理解,妈妈只有初中文化 没工作,所以没有太多的交际圈,也不懂得圆滑,脾气没经过打磨很直很硬。有时候明明心情好好的,老妈给我抱怨一大堆她的这个朋友虚伪那个朋友不实在,我也会觉得挺烦的,也觉得这些负面情绪老给我说会影响到我。但是后来我发现其实老妈挺孤独的,我上学上班一年才能回家一次,她真的是把我当作她唯一可以交流的人,抓着我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告诉我。我带着这样的思想去听妈妈说这些话,真的会觉得不那么烦了。有时我也会评价几句:嗯,我也这么觉得,但她们和咱不是一家人,真不可能对咱们掏心掏肺,常想着别人的优点就行了,不计较。 发现这样劝妈妈几句她能听进去,也觉得我是理解她的,她还挺开心的。
【SummerLi的回答(32票)】:
你好,请先放弃“我母亲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的想法。
这世界上只有三种事:你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的事。如果您的母亲在过她的生活,你的心也跑去管她的生活,那么谁在活你的人生呢?
你有没有试过真正发自内心地去接受”我母亲是一个很爱抱怨的人“这个真相?
如果你接受了又怎么会花那么大力气和她抗争?
如果不去抗争,不给予那些负面能量任何的关注,你还会倍感痛苦并且深受其害吗?
就算你真的想改变您母亲固有的思维模式,也得自己先解脱了,才有可能帮到她啊。
“我并不想接收太多负面信息,尤其是来自亲人的,这种情况下,我要怎么才能让母亲意识到她总是给很多人带来压力感,并减少这种行为呢?”
你不想接收太多负面信息,那就自己负责任地去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把解决问题的重心放在对他人的改造上。你想让她意识到的东西,她就一定能够并且应该去意识到吗?
自己负责任地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有:
1、您母亲向你抱怨时,如果你的心境足够清明,大可以在不动情绪的前提下,在不抱着我一定要改变对方的心态下,用你清晰的逻辑指出她思维里的不合理处。
2、如果你的能力不足以说服您母亲,那就平静且诚恳地跟她说,妈,我知道您很想找个人抱怨,我很在乎您的感受,但我真的不想也没有义务当您的情绪垃圾桶,所以很抱歉,我不能继续听下去了。
然后就该干啥干啥去啊。或者如果你觉得这样稍显冷酷,就给您母亲捶个背捏个肩洗个水果,让她能够感受到你对她的善意和在乎就好。
ps.关于平静和情绪:
相信你如果真的能做到平静且不带情绪地听她说话,她向你宣泄时你就也不会感到痛苦了,你甚至不需要她停止这种让你讨厌的行为。而她在感受到你的变化的时候,很有可能也会相应地作出调整,来适应你的频率。
真的想自己承担责任,你能做的事太多了,根据自己情况来选择吧。但无论如何,不要指望通过改变别人来获得解脱!不要指望通过改变别人来获得解脱!不要指望通过改变别人来获得解脱!
【栀玹的回答(8票)】:
我很理解你,任何人听抱怨久了都会受不了,本来听人倾诉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却被当垃圾桶,把阴暗的,腐朽的东西都扔给你,而这些负面的东西又会在你的内心腐烂,影响你的人生观,如果是旁人还可以回避,偏偏又是你最亲的人。
其实你所做的工作跟一个职业很相似那就是心理咨询师,很多人都认为心理咨询师每天接收到的负面情绪是不是就会产生心理疾病,答案是否定的(当然心理咨询师也会有督导),因为他更客观理性的对待,他有更丰富的知识,如果在改变不了母亲的情况下,
一是可以学习一些心理咨询的知识,其实她这样也很痛苦,有时候抱怨是一种无能为力,这当然有主观的无能为力,和客观的无能为力,以及她已有的知识所面对的环境,有些经历没有处在当事人的情况有时候很难感同身受,当然也有可能是她个人问题,如果是个人问题的话那就当作一种报答吧,其实去学习理解了他对人生可能也会理解的更深入一些。
二是去丰富自己的阅历以及修养吧,让自己的正能量再上大一些才能抵挡负能量的侵蚀。
三是摆正心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左耳进右耳出
【李易的回答(7票)】: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挺好的,不过也很无奈。
很多人际冲突本质上都是心理发展水平和基本价值观不协调造成的,朋友和爱人你可以有自由选择的意志,寻找性情相投的人深入交往下去,唯独父母是无法选择的,这有运气成分。老一辈的人因为历史原因思维确实有很多局限,如果妄图让他们理解你并且纠正反省自己的行为模式,很难。不要对改造他们抱有太高的幻想。能沟通解决最好,如果沟通没效果别太失望。题主提到你母亲甚至都不理解你听完负面情绪会让你很痛苦,这才正常,呵呵。就因为他们不觉得那样做有任何问题才会那样做呀。
剩下的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怎么把对自己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自己内心要逐渐独立强大起来,只有独立强大起来,自己给自己的爱不匮乏,对他人才不会较真,活得轻松了,父母的一些明显性格瑕疵和思维局限即便你意识到,也可以接受,并且不会被影响到,反过来可以包容,这也不仅针对父母,对同事朋友爱人都可以做到,不会随便给自己找堵了。
短期是很难做到的,我想说的是你对母亲的怨恨情绪很正常,反正我不会那样劝你:妈妈是爱你的,把你养大不容易,你要对她好孝顺巴啦巴啦一大堆大道理。任何人都是感情动物,不会无缘无故产生怨恨情绪,可能她的行为确实客观上伤害到你,才会对亲人怨恨。不用做道德教条主义者,都是普通人,尊重自己的真实内心感受。中国一向把孝顺的观念无限抬高,个人觉得这是传统文化很糟粕的一部分,有时有点向愚孝和道德绑架的地步靠近了。怨恨的情绪产生了,别压抑和否定这股情绪,大胆怨恨,否则不良情绪压久了以后爆发起来要不指向朋友爱人,影响人际,要不指向自己,容易抑郁。化解方式,在我们内心不那么强大的时候,就硬碰硬吧,妈妈把负能量传递给你就直接制止,强行中断她的这种行为,这肯定会让无助爱抱怨的母亲更难过,不过有时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为保全自己,惹不起只有躲;慢慢成熟以后,处理关系的方式更宽容了,在不委屈自己的前提下还能让对方舒服,既然母亲的内心比较脆弱当不了主心骨,你就承担起这个角色吧,毕竟她是你的亲人她常年负能量你也会受影响,亲戚间的家长里短她要有委屈向你抱怨,你就试着帮她解决,解决不了学会开导安抚她。社会上的负面事情和她把你和同龄孩子比这些事,你要心里不认同她看法,听过就呵呵吧,有时不得不听很多没营养的话这是成年人该做的妥协,只要你有定力不受影响,还能把旁人的嘴闭上不成,就因为人有多元性层次性,才构成社会,才有意思。
有一个比较脆弱负能量的妈妈,题主可以认识这个问题已经很好了,以后对我们的后代尽量不要重蹈覆辙,踏入轮回就好!
【SeawardsS的回答(5票)】:
题主么难过,你绝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如果你遇到我的母亲,你会觉得你经历的都不是事儿好么!真的,相信我!
对于怎么改变,我也曾图样图森破以为凭借我的能力可以改变母亲,企图让她理解她对我的各种冷热暴力道德捆绑的不正确性,经历了血与泪的惨痛史之后,我深切反思自己——一个价值观生活习惯已定型的人很难会因为他人的声泪俱下几席话或者道德诉讼改变的好么(拥有洗脑能力的除外),你所做的多半是徒劳,尤其是她还认为你是她的附属品的情况下!!!
so,请不要因为自己不能改变他人而苦恼了,上帝要你做的是成就自我,做一个人格独立的好青年!
遭遇母亲的负情绪,左耳进右耳出,没心没肺打打哈。相信母亲不会传递给你太多好的价值观,那么对话的时候迎合她,心里忽略她,实在难熬可以内心反思自我,努力变得强大。妈妈不会伴随你一辈子,改变自我才是你最重要的事业对不对嘛。当你足够独立的时候,你会发现,她说的一切都不会对你造成多大的影响。
好吧,我知道这种亲人传递的负情绪对我们精神具有强大杀伤力,危害波及一生!那么,离开传染源吧,心理远离或者生理远离,离她远点儿,真的,在你还没有修炼到位之前,躲真的是对你伤害最小的方式了。
逃去一个广阔的世界,让你的精神透透气吧。
【阿册的回答(5票)】:
首先,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能够合理调节之后不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就是功能良好的正常人,这种人虽然情绪有波动,但整体是积极向上的。
而无法自我调节、甚至要把不应该对他人宣泄的情绪都传播给别人,那就是功能有些缺陷。换句话说,可能是这个人的青少年期本应该学习并建立处理自己的的情绪的阶段没有得到合适的成长环境(比如这个人的父母在处理情绪问题上就有缺陷),可能是在成年之前的重要他人(即指成长中在人格形成、社会功能的形成过程中祈祷关键作用的人)没有给予合理的示范和引导。
你母亲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获得完善的处理情绪的能力,你是她身边最亲近、也最触手可及的人,所以你就遭殃了。
继而,你的成长过程受到你妈妈这个在情绪方面不成熟的人的影响,多多少少也会因此偏离正常的发展。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首先你意识到这样的负面情绪是垃圾、想要从中剥离,什么时候都不晚,总比变成那样的人而一辈子不知觉好得多。
我个人,十分不推荐题主远离母亲 / 逃避话题 (左耳听右耳冒地敷衍)/ 干脆也去这么折磨别人来发泄(当然专业的咨询师除外)。
1. 她是你母亲,你能躲得掉吗?
2. 在谈话中敷衍她能够解决问题吗?
3. 情绪垃圾是复制粘贴的,不是倒出去就真的没了。她的负面情绪在跟你倾倒之后,看似轻松了,实际上是继续累积的。
我觉得解决的方向顺序是这样的:
1. 建立你和她之间,过滤负面情绪的屏障。
所有问题的前提是,你和你母亲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她的问题不等于你的问题,你的想法不等于她的想法。
所以你要认识到她的说辞并不是全部对的、需要吸收进脑子的。
下次她说起来社会的阴暗面,你要有意识地去抵御:她这样说,可是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 比如网络上可以看到很多温暖人心的新闻和故事,或“我了解的事实不费全部如此” → 她这样想是因为她的想法有偏差,但我需要自己来判断 → 也许我要自己去积累经验才能判断真假好坏,在此之前我不能跟着她的情绪走。
2. 思考母亲消极想法的来源
一个人对待所有事都是蒙上阴影去看,这是不正常的,如果影响正常生活的程度很严重,一定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和诊断。但没有这个条件的情况下,你作为孩子可以代为寻找。
我觉得消极想法来自于对过去的悔恨(反复回忆,假设这样那样做就好了)/ 对现在的无能感(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达成心愿)/ 对未来的忧虑(惧怕有很多不能解决的事情,这样就完蛋了云云)。
比如说她一直在跟你说他人的勾心斗角,可能是因为她自己就没有能力去解决好或是深陷其中。
比如说她把你跟别人家孩子比较,很害怕你得不到同样的成就,可能因为担心你不能幸福,也可能因为自己没面子(因为在你身上找不到她自身的能力无法带来的尊严感)。
3. 有技巧地沟通
她本身对于情绪、人际关系的处理就是不健全的,你不用指望她自己能够承认你的负面情绪的来源正是她。当你做到建立过滤负面情绪的屏障之后,应该能够找到她很多不能自圆其说的倾诉,因为她的宣泄会倾向于有利自己的说辞,选用利于自己的论据,甚至曲解他人的行动。
你可以听她叙述之后,表示理解,“作为你的孩子,我站在你这边。”为之后做一个感情基础。
指出她的矛盾之处。她也许会尴尬,或是干脆斥责你不站在她一边,或是说你不懂云云。但要让她认识到你自己是有独立的思考的,因为你长大了,也能够接触到很多人际交往的情景。指出你认为正确的想法和行动。她若是真的长年累月地抱怨、把在外面无法解决的危机带回家来轻松,必定背后是根深蒂固的不合理想法。如果你并非受过专业训练,未必能够提出有效的办法,但目的不在于此。你提出的解决方案很可能会被她用各种理由否决,甚至转而抱怨你幼稚或无能之类的。这个时候等于把她抱怨的真正意义揭示给她:“你并不需要我的支持和建议,你只是把这些垃圾带回家传播给别人而已,因为外面也不会有人愿意听。你要是需要我的支持和建议,那就好好跟我沟通,因为你的想法不正确。你要是一味坚持,说明你惧怕别人的帮助,你惧怕我说你的想法是偏激的。”说这些话的时候需要表现得成熟、讲理。表现出你已经成长到可以为帮忙的年纪。
希望由此能够让你母亲有一个反思的开始,开启你们的正常沟通。之前她不听你的抗议是因为她的防御机制已经建好了并且使用了多年,只有让她自相矛盾才能有机会打破。
尽管是母亲,是生你的至亲,如果一味用不好的东西影响你,那也是十分自私的。
很多心智不成熟的家长一直这样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像个走不出的怪圈,这是整个社会和一定程度上本土文化的悲剧。
那么至少,你要努力把自己从阴魂不散的消极心态中隔离开。
——————————————————
我是专业,本科阶段最关心区域的是青少年发展和家庭教育这一块儿。
业务不精,而且记不住专业知识,全靠经验和推测答题。
其实让题主去学习心理学知识不是很现实,妈妈辈的人如果不是很open-mind的那种人,想法已经这么固定的生活模式几十年,你想要改变她是非常困难的,这已经是她生存的基调了。
即便是心理咨询,我个人也并不那么看好,更何况你未必能够找到咨询服务有含金量的咨询师。
【JoWang的回答(3票)】:
面对一个爱抱怨,负面情绪多的妈妈,我也很苦恼,但很高兴的是这个寒假里我有了很大突破。我的一些体会如下:
如题主所言,我妈妈也是如此,之前的我很难接受她的宣泄。于是总是当面反驳她的观点,比如告诉她社会不是都是黑暗的等等,之后总被她嘲讽未经世事。我们的谈话时常不欢而散。
但这个寒假经过我不懈的努力,我发现有了很大的改变。
1.在对她负面情绪表示关注的前提下多去询问她的经历和事实,帮助她慢慢正确分析,纠正一些不理性的想法,态度和善。
2.建立她对你的信任。我感觉喜欢抱怨,喜欢夸大困难,夸大负面情绪的人很多是在生活中体会到太多的无力感和无助感,不知道如何理性的思考,解决问题。至少我妈妈是这样的。通过我和她的沟通,感觉还是理解了她很多,比如她告诉我这么些年来她认为自己没有成就感,没有做成什么事,当然也有她爸爸妈妈从小的教育方式,我把我这些分析告诉她,并与我爸爸一起鼓励她出去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如参加比赛,出去做兼职等等。她开始觉得我很理解他,也变得更加重视我的意见。
另外一件事是我帮助爸妈分析他们很多次吵架的根源,帮助我爸爸判断妈妈的潜台词,爸爸体会到原来很多次吵架的原因(情商低),妈妈自然是对我更加信任。很难得的是那天我向他们推荐了一本婚姻关系的书,与之前向我妈妈推荐书从来没被重视过相比,她这次很迅速地从网上买下来。真是很高兴地看到她的改变。
最有成就感的是,我发现自己所爱好的心理学知识终于可以用于实践了。同时也在家里发展了两个心理学爱好者。题主反感母亲向你倾泻情绪垃圾,首先你要理解她,意识到这样的人一定在生活中经常体会到不快乐和挫折,或许没有那么恨了。
比起强烈的抵制,我们如果能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去让别人变得更美好,不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吗?
关于我自己的建议:
1.学习一些心理学原理和知识,至少可以让你少受负面想法的侵蚀。
2.练就强大的分析能力和判断力。曾经我也是一个经常受负面想法困扰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发现,经常练习客观地评价自己(如写日记),会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自我认识,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是毫无理由,不分情况的怀疑自己,怀疑别人了。
3.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邡惜的回答(3票)】:
乍一看这个问题,还以为是我梦游提问的,因为你妈和我妈,你和我实在太像。
一开始的时候我的态度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给我妈分析别人为什么这么做,然后给她讲走自己的路之类的道理。效果甚微,而且最后我发现,她只是想倾诉! ! 并不是想解开解决她所烦恼的问题! !
自从我发现我说啥也没用之后,我就拒绝我妈跟我倒口水,因为对我影响真的很大,虽然自己知道不能从嘴里认识一个人,但就是真的不能纯粹看待某些人和事了。然后我就变得特别的极端,我妈想跟我说,我就直接拒绝,或者各种打断她。但是后来我发现,我妈真的只有我可以倾诉! ! 而且感觉她不倒口水整个人都不太好-.-,怕影响我妈的心理健康,我就决定再次听我妈的抱怨和苦水。
现在吧,虽然我也没有完全找到对于我和我妈都好的方式,但我做了以下努力,有些收获和改变希望能帮到你:
1.她想说,让她说,尊重她说,期间不要打断她,直到她说得口干舌燥木话说了。就该你说了,我现在的做法还是教她换位思考,当这时候她说完了她就更能听进你的话,更何况她本意是吐苦水,吐爽了也就愿意思考了。(难就难在等她说完那块)
2.让自己成长,心更强大,自我调节。(虽然可能一直在路上)
就酱,哎,毕竟麻麻只有一个,还是需要我们来爱护呵护的。
【huchen的回答(3票)】:
正好在quora上看到类似内容。
父母感情不合但一直没离婚,父亲用消极方式对待家庭,不顾家,酗酒。母亲拿美丽做代价,开酒吧,十几年如一日的辛苦劳作,抚养几个孩子成年。母亲曾经在顾客面前怒发冲冠,把抹布拍在她头上,她毫无颜面。但是孩子没有记恨,她想起的是母亲忙碌了一天,吃了口饭,手里尚握着刀叉,在盘子前面昏睡过去。
所有的负面情绪,不会无故而起,一定是某个方面收到挫败,受冷落,没被照顾到。
作为成年子女,应该试着理解怒气背后的原因,理性分析,疏导,关怀。即使没有立竿见影的解决办法,也该帮她做最小的事情,克服最小处的负面情绪,多讲笑话多聊天。
最重要的,得真诚,爱她。先把自己的负面情绪抛开,理解痛苦,谨记悲悯是一种美德。
【雨萌的回答(3票)】:
开宗明义:第一,你妈妈跟你说这些,说明她有委屈,作为孩子,你有责任跟义务来分担她的忧愁。第二,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让你自己变的强大,强大到你妈妈不会再因为一点点鸡毛蒜皮大的事情跟你抱怨,只有你强大了,你可以抱一下你妈妈,说:不用理会他们。
【MR.huang的回答(3票)】:
觉得前几名都没给出解决方法。
我被同样的问题困扰,我妈特爱在我面前抱怨我爸,不关心她啦对她不好啦,其实只是情绪发泄,俩人感情挺好的。但后来我发现自己被影响的动不动就爱想我男朋友怎么怎么不好…终于有一天顿悟并决定改变~
1转移话题大法。我妈刚开始说我爸又怎么怎么了,立马认真的问,对了妈听说张阿姨姑娘结婚了?我妈立马就会开始说,对对对,老公是干啥啥的…虽然后面都是别人家八卦,但至少没有负能量。
2转移注意力大法。她刚开始说,我就问对了妈,我抢了好几百红包了,你抢了多少?我妈两眼放光,啥?咋还能抢红包你教教我。 或者默默打开手机开始打麻将,然后说你帮我出两张牌我去个厕所,厕所回来后妈就全神贯注打麻将早完了本来跟我再聊啥。
毕竟她是老太太,咱是小年轻。少讲理,不用试图让她明白什么是负能量等等…达到目的就好,你妈的弱点你肯定了解啊。机智起来呀小伙伴!
或者给说妈我在网上看到最新的广场舞视频我搜给你看看呀(≥◇≤)好炫呢!
【MR.huang的回答(2票)】:
在心平气和之前经济独立、远离父母、多接触正常人,有钱的话请心理医生,给她买宠物试试。
【阿木木我啊的回答(2票)】:
给她找个儿媳
【MR.huang的回答(2票)】:
我妈也这样,小时候被她影响的很自卑,她在外人面前永远说我的不好,家里也是一样。在外头是个受气包,谁都不敢得罪,但是在家里比大灰狼还可怕,一旦凶狠起来可以连续骂我2,3天。也许起因只是一丁点小事,骂着骂着就想起我的各种不好,然后越骂越凶,连续骂几个小时,吃完饭下午接着骂。我恨死了这种遭遇,这让我跟她亲不起来,触摸她身体都觉得恶心,在我的意识里妈是个贬义词,任何歌颂妈妈的歌,妈妈这个词我都用小鸡代替(我喜欢小鸡和所有鸟类)。曾经我孩子喊我妈妈的时候我不答应,感觉那是个贬义词,也害怕自己变成那样的恶魔。
结婚后,我用了很久才从自卑的深渊里走出来,每次回家她都会想方设法的给我拖回去,不知道为什么在她跟前她总能让我感受到自卑,每次回家都是不好的感受。现在她老了,可我根本无法从心里对她好,即使我不孝,那就不孝吧,不是每个父母都有资格做父母。
【Apeak的回答(2票)】:
我和题主的情况基本是一样的,能了解其中一部分情况。
我爸妈六年前离婚,我跟了我妈,六年了,每次一起谈话都离不开我爸,而且全是咒骂脏话一类的。从一开始我顶嘴说我又不是我爸你骂我,到现在直接麻木一直说嗯。我各种回应方法都试过了,首先说服之类的应该行不通。
好多人自己的毛病都改不掉,还想两三下把别人改变了,这又不是做数学题。我之前年轻啊,跟上面很多人一样,低估成年人的固执,高估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偶尔两次觉得我把妈说通了。她以后不会这样了,结果依旧。
现在这个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应该说,我妈这种性格导致她没有朋友,她个人又非常害怕被孤立,所以每次我放假回家就只有我能和她说说话。她又非常需要我帮着她,跟她一起批判我爸。所以我也就这样做了。这样暂时可以让她好好说话。不至于连我一齐骂了。。
很抱歉我也没有什么办法。暂时能说的是,我是顺着我妈的意思吧,她说的话不要走心就好。
【Grit的回答(1票)】:
我妈妈也这样。怨气当然非常多,也经常问上帝为什么给我这样的父母,如果我出生在一个充满爱与尊重的家庭该多好。可现实是不能改变的,也盲目地看了很多书,最后发现心灵的健康很像容貌,几乎是由父母决定的。说到改变,哈哈,哪有那么容易就把二十多年的潜意识行为改变了,这种伤痛带来的是很深很深的恐惧。方法看上去都非常好,但落实到行动上,还是个人的心个人自己去体会吧!至于妈妈,我想她如果懂得了这些知识,她可能也会和我有一样的想法“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妈妈,好不公平!”
【孑孓叶的回答(1票)】:
深切理解题主的心情。
其实怨恨母亲也无济于事 她不恰当的行为已经对你产生了影响 你能做的只有自己努力把内心引回正途 如果你沉浸在对母亲的责怪当中 不仅你们之间的感情会受到影响 对你自身也毫无帮助
既然题主已经开始有自我意识 懂得分辨对错 自己想要的和不想要的 那么就不要再对母亲产生心理依赖 希望她能够理解你并做到怎么怎么样 这样只会加深你们之间的矛盾 学着自己独立地去处理这些负面影响 并选择性地倾听 不要对所有的话走心 有些话你知道会带来负面情绪你就提醒自己左耳进右耳出就好了 学会自己调节情绪调整心态 有空可以多读读心理学的书籍 培养自己操控情绪的能力
很多人长大以后有了自我意识和观念 会对父母开始进行行为批判 总觉得父母怎么会这样做这样想 这里也不对那里也不对 但是我想说 请试着包容父母的缺点 他们也是平凡人 不能因为他们是父母就要求他们必须面面俱到 这样对他们不公平 如果真的有无法互相理解的时候 真诚沟通 试着换位思考 接受父母的不完美之处 体谅他们 如果题主的母亲在向题主抱怨时 题主能够反过来帮她分析 帮她摆脱不良情绪 相信她会很欣慰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听完你爱的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