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中医院院长大学物理学院院长李建新籍贯

[本篇访问:
南京大学物理学科迎来百年华诞
金秋十月,桂花飘香,南京大学物理学科迎来了百年华诞。10月17日,南京大学物理学科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在仙林校区体育馆举行,海内外物理学科校友、院士,南京大学相关部处和院系领导,各有关高校领导和嘉宾以及对南京大学物理学科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界人士,与南京大学师生共同参加庆祝盛典。大会由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兴龙主持。
现场 (佘治骏 摄影)
现场嘉宾 (佘治骏 摄影)
现场嘉宾 (佘治骏 摄影)
庄严的国歌声中,庆祝大会隆重开始。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李建新与现场场嘉宾分享南大物理百年办学成就,共同见证南大物理新纪元的开启。他指出,南大物理学科的发展融入了中国近现代科学的发展,南大物理学科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物理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100年中,南京大学物理学科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在各自的领域奋力拼搏,享誉国际学术界;南大物理学科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众多校友在各个领域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了“今日我以南大为荣,明日南大以我为荣”的理想。经过100年的历史进程,南京大学物理学科现已发展成为国内著名、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学科。他表示,在南大物理学科蓬勃发展的百年间,教职工、广大校友、兄弟单位物理学科和社会各界始终关注物理学科的发展,以各种形式给予帮助和支持,对此表示感谢。
(佘治骏 摄影)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院士在致辞中首先向关心、支持南京大学物理学科发展的海内外校友、教师、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并充分肯定了南京大学物理学科百年来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就。他指出,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中创立最早、最有影响力的物理学科之一,南大物理学科在中国物理学教育和研究中树立了崇高的地位,为推动中国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百年来,南大物理学科筚路蓝缕,杏坛高立,近年来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物理学科始终走在南大理学学科的前沿,在最近两次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连续位列全国高校第一。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南大物理学科汇聚了包括中科院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在内的一批杰出学者,形成了一支功底扎实、水平一流、团结拼搏的教学和科研团队。在人才培养方面,物理学科全力支持、积极参与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不仅对全校理科通识教育贡献良多,而且不断探索培养优秀人才新模式,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富有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在科学研究方面,南大物理学科研究成果丰硕,尤其是近10年来,在人工微结构科学和量子调控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在当前南京大学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时期,物理学科作为我校学术力量最强的学科之一,更要有充分的自信和高度的自觉,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将学科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进一步扩大我校物理学科的领域度和影响力,努力在新的百年征程上取得新的进步,创造新的辉煌。2009年底,南京大学对原物理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和电子科学与工程系进行了学科重组,决定成立物理学院、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和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这是南京大学实施学科拓展提升战略,促进基础学科向高新技术学科和工程学科延伸的重大举措,形成了功底扎实,学科一流的教学科研团队。在学校进行的"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中,物理学科作出了重大贡献,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陈骏院士鼓励南京大学物理学科,在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征程中走出新的辉煌。
(佘治骏 摄影)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忠宣布授予程开甲、冯端、王业宁、闵乃本、张淑仪、龚昌德、郑有炓“南京大学物理学科终身成就奖”,并授予唐仲英、潘中来、杨休、高振东、钱东奇、谢均武、81级物理学科校友、79级物理学科校友、北京物理校友会“南京大学物理学科特殊贡献奖”。陈骏院士为获奖教师及代表颁奖。
杨忠副书记宣布获奖人员 (佘治骏 摄影)
颁奖 (佘治骏 摄影)
颁奖 (佘治骏 摄影)
(佘治骏 摄影)
教师代表邢定钰院士在讲话中提到自己身上的南京大学元素:包括在南大完成本科、研究生的学习并留校任教,更在南大完成被他戏称为“111工程”的人生三件大事:一次恋爱,一次婚姻,一个小孩,诙谐的开场白引得现场观众连连鼓掌。在南大物理学科四代同堂的日子里,邢院士表达了对第一代南大物理人以及海内外关心支持南大物理发展的人士在学科建设中所做努力的感谢,并提出会拿出优秀的科研和教学成果来回报学校的重视和支持。他同时勉励南大教师要有甘当人梯的精神,培养年轻人成长,将南大物理的奋斗精神和结果代代相传。
邢定钰院士致辞
(佘治骏 摄影)
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院士在讲话中对南大物理学科的学术和育人成果给予高度赞赏。他指出,南大物理学科培养了众多治学之师、兴业之士和治国英才,建立并完善了结构合理的二级学科,携手各大高校和企业开创了跨院校、跨部委、跨行业的合作,成为中国物理研究的重镇,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物理学科之一。他代表清华大学及兄弟单位和物理同行向南大物理学科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愿其在新的百年创造更多辉煌。
薛其坤院士致辞
(佘治骏 摄影)
美国工程院院士张翔代表南京大学物理学科校友发表讲话。他说,南大物理校友都有着在南大度过的青年时光,他代表校友们衷心感谢学校和物理系以及各位老师的培养和关怀,并表示将继续支持南大和物理学科的发展,在治学中将南大风格继续发扬和传承。
张翔院士致辞
(佘治骏 摄影)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在校生刘莲子代表本校物理学子感谢学校和学院,祝贺物理学科百年诞辰。
学生代表刘莲子同学致辞
(佘治骏 摄影)
李凌霄 韩玉浩 毋泽晖)
[访问:764]
[访问:360]
[访问:67]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凝聚态物理的理论研究。1993年于武汉大学获博士学位。1998年至1999年台湾“中研院”物理研究所访问学者,2006年至2007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伯克利访问学者。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8年作为团队负责人获教育部创新团队。2008年度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物理学会凝聚态理论与统计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担任主要课程《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理论力学》。研究领域(1)强关联电子系统的理论和数值计算研究;(2)非常规超导物性和机理;(3)强自旋-轨道系统中的关联量子态、拓扑量子态和量子相变。联系方式02-0402-04
02-0402-04
02-0402-04
@ 适新素材网
@ 版权所有&一卡通密码:
李建新,男,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新闻系教授,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教育学博士,哲学硕士,理工学学士。1964年4月21日生,籍贯山西代县。上大学时开始发表新闻和文艺作品,并有作品入选《中国当代大学生优秀文学作品集》。先后在高等学校的党委宣传部、学报编辑部、校报编辑部工作,担任过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和校机关团委书记等职务。兼任过《中国改革报》等数家国家级媒体的驻站记者和记者,担任过这些媒体的周刊执行主编和副主编。始终置身于新闻、出版、教育等工作的第一线,以复合和广博的知识开掘探求新闻传播学的真谛。先后在《人民日报》、《今日中国》、《中国改革报》、等报刊上发表各类新闻文艺作品200余篇,在《新闻战线》、《新闻与写作》、《编辑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在新华出版社等出版专著3部。2003年晋升教授职称。
1984年获得了中国当代大学生优秀文学作品征文一等奖;1989年获得了全国首届高等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优秀编辑学论著一等奖;1990年获得了全国青年编辑知识竞赛一等奖;1992年获得了山西省社会科学&百部(篇)工程优秀成果奖&;1993年获得了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奖;1995年获得了&中企报杯&改革征文一等奖;2001年获得了中国经济调查编辑委员会的国家经济文化教育调查报道&杰出成果奖&,同年还获得了北京多邦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文化传播优秀成果奖&。累计获奖50余项次。
&&& 此外,还参与了教育部的有关新闻教育发展战略科研课题的合作研究。方汉奇、丁淦林、张虎生、吴廷俊等国内权威专家曾经在人民日报、新闻战线等知名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评介和肯定其研究成果,数十家媒体就其专著发表了记者专访、书评和书讯。
建议使用 分辨率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
CopyRight @2006 Shanghai University联系我们:&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闸北区延长路149号
嘉定区城中路20号
沪IC备字04237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市儿童医院院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