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碱土金属碳酸盐盐与不溶性碱都溶于酸,这句话对吗?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所有的弱酸,所有不溶性碱,所有不溶性碳酸盐,所有的碳酸氢盐,所有的铵盐受热都会分解吗?
轩辕采薇NKCMG
所有的弱酸中的含氧酸会分解,而个别无氧酸如HF不会分解
CH3COOH也会分解?
CH3COOH不容易,如果在强脱水剂存在会生成乙烯酮(CH2=C=O)
CH3COOH是含氧酸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在高中里是这样的
扫描下载二维码按字母检索
当前位置: >>>>
碳酸盐的溶解性、水解性和热稳定性规律
H 2 CO 3 为二元酸,必能生成两类盐:碳酸盐和碳酸氢盐。C原子在这两种离子中均采取sp 2 杂化轨道与外来的4个电子生成四个键,离子为平面三角形。 一、 溶解性 ①碳酸盐:铵和碱金属(Li除外)的碳酸盐易溶于水。其它金属的碳酸盐难溶于水。 ②碳酸氢盐:对于难溶的碳酸
&&&& H2CO3为二元酸,必能生成两类盐:碳酸盐和碳酸氢盐。C原子在这两种离子中均采取sp2杂化轨道与外来的4个电子生成四个键,离子为平面三角形。&&&& 一、溶解性&&&& ①碳酸盐:铵和碱金属(Li除外)的碳酸盐易溶于水。其它金属的碳酸盐难溶于水。&&&& ②碳酸氢盐:对于难溶的碳酸盐来说,其相应的碳酸氢盐却有较大的溶解度。&&&& 例如难溶的碳酸钙矿石在CO2和水的长期侵蚀下,可部分地转变为Ca(HCO3)2而溶解:CaCO3+CO2+H2O→Ca(HCO3)2&&&& 对于易溶的碳酸盐来说,其相应的碳酸氢盐却有相对较低的溶解度。例如向浓的碳酸氨溶液通入CO2至饱和,便可沉淀出NH4HCO3,这是工业上生产碳铵肥料的基础。&&&& 溶解度的反常是由于HCO3-离子通过氢键形成双聚或多聚链状有关。&&&& 二、水解性&&&& 碱金属和铵的碳酸盐和碳酸氢盐在水溶液中均因水解而分别显强碱性和弱减性。&&&& 在金属盐类(碱金属和铵盐除外)溶液中加入CO32-离子时,产物可能是碳酸盐、碱式碳酸盐或氢氧化物,一般来说:&&&& (1)氢氧化物碱性较强的离子,即不水解的金属离子,可沉淀为碳酸盐。&&&&& 例如:CO32-+Ba2+→BaCO3↓&&&& (2)氢氧化物碱性较弱的离子,如Cu2+、Zn2+、Pb2+、Mg2+等,其氢氧化物和碳酸盐的溶解度相差不多,则可沉淀为碱式碳酸盐。例如:2CO32-+2Cu2++H2O→Cu2(OH)2CO3↓+CO2↑&&&& (3)强水解性的金属离子,特别是两性的,其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小的离子,如Al、Cr、Fe等,将沉淀为氢氧化物。&&&& 例如:3CO32-+2Al3++3H2O→2Al(OH)3↓+3CO2↑&&&& 因此碳酸钠、碳酸铵常用作金属离子的沉淀剂。 &&&& 到底何者生成,要看谁先达到溶度积,因此有以下几种情况:&&&& a、碳酸盐溶度积小于相应氢氧化物,先达到碳酸盐Ksp,生成碳酸盐沉淀。&&&& 例如:BaCO3,CaCO3(KspCaCO3=2.5×10-9,KspCa(OH)2=5.6×10-6),此类型的金属离子有:Sr2+、Ag+、Mn+、Fe2+、Ni2+、Ba2+、Ca2+&&&& b、碳酸盐溶解度与氢氧化物相近,同时达到Ksp,一般生成碱式盐沉淀&&&& 例如:2Cu2++2CO32-+H2O→Cu2(OH)2CO3↓+CO2,此类型的金属离子有:Cu2+、Zn2+、Pb2+、Mg2+、Bi3+、Co2+&&&& c、氢氧化物溶解度小,金属离子强烈水解,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例如:2Al3++3CO32-+H2O→2Al(OH)3↓+3CO2,此类型的金属离子有:Cr3+、Fe2+、Sn2+、Sn4+&&&& 以上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随反应条件而改变,如Pb2+加入弱碱性NaHCO3得到PbCO3沉淀。&&&& 三、热稳定性&&&& 热不稳定性是碳酸盐的一个重要性质,一般来说,有下列热稳定性顺序:&&&& 碱金属的碳酸盐&碱土金属碳酸盐&副族元素和过渡元素的碳酸盐&&&& 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各族中,阳离子半径大的碳酸盐&阳离子半径小的碳酸盐。&&&& 碳酸盐受热分解的难易程度还与阳离子的极化作用有关。阳离子的极化作用越大,碳酸盐就越不稳定。例如H+(质子)的极化作用超过一般金属离子,所以:热稳定性碳酸盐&碳酸氢盐&碳酸。 金属离子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离子半径分解温度&&&&  构型不规则()分解温度&&&& 可见18e、(18+2)e,不规则电子构型,由于离子极化能力大,盐的稳定性差,热分解温度低。&&&& 目前对此的解释:&&&& ①、热力学观点(宏观上),用分解△rGθ;&&&& ②、离子极化理论(微观上)。&&&& 没外电场影响时:CO32-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三个氧被极化情况相同,形成一个稳定结构。&&&& 当金属离子与CO32-中O2-离子接触时,金属离子Mn+对CO32-中氧产生极化(产生偶极与原偶极相反)―称反极化作用,致使被Mn+极化的O2-和C4+结合减弱,键被削弱,当化合物变热,正离子更加靠近,加强3M―O作用,结果Mn+夺取CO32-中部分O2-离子,形成MO,使CO32-完全破裂,分解为CO2。金属离子极化能力越大,反极化能力越强,碳酸盐热稳定性越差。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分隔线----------------------------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分隔线----------------------------
热门词条查询
微信公众平台二维码
欢迎订阅网站动态,手机扫一扫就可以。
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第8页有关硅酸盐的定义为:硅酸、原硅酸和由它们缩水结合而成 的...
铅单质 一: 物理性质 铅为暗灰色,重而软的金属,熔点600.7K,沸点2013K,密度11.35g...
{中课本里除硅酸钠外,还引入了几种硅酸盐,如{岭石、镁橄榄石、滑石等,但 仅做一...
1、为什么一些物质是透明的,而另一些物质是不透明。可以分为以下四类讨论。 第一类是...
1、玻璃: 纯碱、石灰石、石英为原料,在熔融时形成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 普通玻璃...
[特 点] 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属非晶态物质,其化学分子式为mSiO 2 nH 2 O。...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可溶性碳酸盐主要有—— —— —— 不溶性碳酸盐主要有—— ——
可溶性碳酸盐主要有Na2CO3,K2CO3,(NH4)2CO3不溶性碳酸盐主要有CaCO3,BaCO3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
中考生必读:初三化学酸、碱、盐十大知识点
导读: 酸、碱和盐方面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前面学习了单质O2、H2和碳单质后,开始比较系统地学习化合物,实际上初中阶段除了有机化合物之外,我们所接触的化合物一定属于氧化物、酸、碱或盐,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主要是学习这几类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规律。而在掌握反应规
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知识点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掌握:一、化学用语1、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NaOH=Na++OH-Al2(SO4)3=2Al3++3SO42-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二、化合物的分类三、金属活动性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四、酸、碱、盐的溶解性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如果不读出括号中的字,是不是一个较好记忆的顺口溜?)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3、四个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所谓的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五、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后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六、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2、pH值―――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七、离子的检验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CO32-(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注: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八、物质的颜色1、固体(多为白色)黑色―――CuOC粉MnO2Fe3O4紫黑色―――KMnO4红色―――CuFe2O3红褐色―――Fe(OH)3蓝色―――Cu(OH)2CuSO4?5H2O绿色―――Cu2(OH)2CO32、溶液(多为无色)浅绿色溶液―――(亚铁盐溶液)FeCl2溶液、FeSO4溶液、Fe(NO3)2溶液黄色溶液―――(铁盐溶液)FeCl3溶液、Fe2(SO4)3溶液、Fe(NO3)3溶液蓝色溶液―――(铜盐溶液)CuCl2溶液、CuSO4溶液、Cu(NO3)2溶液蓝绿色溶液-CuCl2溶液(较浓)九、酸、碱、盐的特性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2、浓硝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3、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强氧化性。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8、氨水(NH3?H2O)―――属于碱的溶液十、酸与碱的通性和盐的性质1、酸的通性(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3)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4)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2、碱的通性(1)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并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2)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3)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4)某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3、盐的性质(1)某些盐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和金属(2)某些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3)某些盐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4)有些不同的盐之间能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
所属频道:
责任编辑:总编
分享给朋友:
热门排行榜
12345678910
Copyright & &
国家信息产业部正式批准备案的合法网络传媒(备案编号:& )网站律师:广州张律师
广东地区招生宣传的第三类优秀传媒(报纸、电视、网络) 广东省信息化协会会员网站&广东省互联网协会会员网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酸盐缓冲溶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