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抬高河床开始回忆河流会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博客名称 :
博客昵称 :
自我介绍 :100字以内
没有提示信息
Cookie :不保存
专题七:地理事物的成因分析 08:06:33
分类:经验积累
分析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影响该地理事物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方面,进而从各方面进行分析。
一、地形成因分析
&&& 主要从内力作作和外力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
1.内力作用与地形:
(1)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也有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其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2)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2.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
①流水侵蚀&&沟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
②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③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
④风力沉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
3.湖泊的成因:
①构造湖:内力作用使地表断裂凹陷,积水成湖,如日月潭、东非大裂谷中的一些湖泊、贝加尔湖等
②火山湖:火山口积水成湖
③河成湖:一些平原地区的河流由于河道摆动、淤积等情况,在河道上形成湖泊
④堰塞湖:由于地壳运动(如地震、火山喷发等)或外力作用等引起山崩,造成河道或河床堵塞,形成湖泊。
⑤冰川湖:由于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如北美的五大湖和欧洲阿尔卑斯山地的一些湖泊
4.岛屿的成因
①大陆岛:由于地壳运动大陆的一部分沉降而成,其特征是面积大、海岸线曲折、地势陡峻。如台湾岛、海南岛;
②珊瑚岛:热带浅海中的珊瑚虫遗体沉积而成,其特征是面积小、海拔低,如大堡礁,我国南沙群岛中的一些岛屿等
③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堆积而成,其特征是面积小、地势陡,如夏威夷群岛
④沉积岛:河水携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而成,其特征是地势低平,如崇明岛
例1.三角洲成因分析:
形成三角洲的条件:①②,
二、气候类型及相关气候要素的成因分析
1.气候类型相关成因的分析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地形、海陆分布、洋流)、人类活动等
2.主要气候要素的分析
(1)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①②③()④⑤
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②地形、地势:迎风坡、背风坡;③海陆位置(距海远近);④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⑤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⑥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3)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
2&&&&&& &&&&&&&&&&
3.一些特殊天气现象或气象气候灾害的成因(此类问题有时要联系实际进行分析)
&&& 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的成因;北方沙尘暴天气或雪灾的成因;今年上半年西南大旱的成因分析等
三、与河流有关的问题成因分析
1.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是落差(位于阶梯过渡地带、地势起伏大的地区,河流落差大);
二是径流量大(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2.河流航运条件的分析
自然条件:①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②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冰期短;③河道:宽阔平直,水深
社会经济条件: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需求量大
3.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
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自然原因:
水系特征方面: (1)流域广,支流多;(2)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3)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水文特征方面: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气候特征方面: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二)人为原因:
  (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4.河流断流的原因:一般可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支流汇入少、冬季河流结冰、中上游用水量大等方面进行分析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导致容易积水;②纬度高,蒸发量小;③冻土层发育,不利于地表水下渗;④河网密布、容易洪水泛滥地区
6.湖泊萎缩的原因:
(1)湿润地区的淡水湖:流域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从而泥沙淤积;围湖造田
(2)内陆干旱地区的咸水湖:气候干旱,蒸发加剧;由于大量引水灌溉导致汇入湖泊的水量减少;围湖开垦、泥沙淤积等
7.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的成因分析:
①气候(降水季节变化的大小);②湖泊、水库的调节作用;③气温的变化(主要是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8.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自然原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稳;人为原因:①人口剧增、经济发展导致用水量增加;②水污染、水浪费;③不合理人类活动(砍伐森林、排干湖泊等)使水的时空分布朝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9.咸潮产生的原因:自然方面:①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流量较小;②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引起海水倒灌;③河口地区地势低平,河汊纵横;人为原因:④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⑤下游无序采沙,使河床降低
四、其它自然地理成因分析
1.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①纬度(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②山地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 另外,影响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2.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①纬度(纬度越低,雪线越高);②降水量(降水量越多,雪线越低);③地形坡度(越平缓,雪线越低);④同一山体向阳坡比阴坡雪线要高
3.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形成因素:海陆分布、地形、洋流、水源等
4.渔场的形成原因分析
①位于大陆架上,光照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②河流入海口,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③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把下层丰富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给鱼类提供饵料);④上升流(原因同③)
五、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1.全球气候变暖
①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冷暖交替,目前处于间冰期
②人为原因: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大量CO2等温室气体;毁林
人类使用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SO2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3.臭氧层空洞
人类使用致冷剂向大气中排放氟氯烃
4.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①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冰雪融化引发洪涝);②土壤特征:如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云贵高原土层浅薄;③地形条件:地势起伏大,地表破碎;④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毁林、陡坡开垦(人地矛盾)、过度放牧、樵采、不合理开矿、滥用土地等
5.土壤盐碱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干旱加剧蒸发
人为原因:①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②沿海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倒灌③④
6.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①生物生存环境遭到破坏;②人类过度捕杀
7.泥石流的成因
①地质条件:一般多发生在地壳运动活跃或地质构造脆弱地区;②地形条件:一般地形起伏大的山区;③气候条件:水源(如特大暴雨、冰雪融水或大量地下水;④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加剧泥石流的形成
8.滑坡的成因
①地形和物质条件:松散土层、碎石土、风化壳和半成岩土层的斜坡;②动力条件:雨水的大量渗透、地震等;③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爆破、矿山开采、水库蓄水等
六、人文地理成因分析
1.影响人口分布、人口增长、人口迁移的原因
2.工业区向郊区迁移的原因
3.发达国家(地区)出现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原因
4.工业集聚或分散的原因
5.产业转移的原因(寻找最佳区位优势)
6.影响城市地价的因素
7.我国首先在东南沿海地区大力发展核电的原因
8.交通线布局的成因分析
①地形(平原地区建设成本低,且有利于通行);②人口、城镇分布(便于人们出行);③资源分布(便于资源开发、运输);④环境保护的需要(如保护良田、名胜古迹等);⑤水文地质条件(尽量避开沼泽地、沙漠等环境恶劣地带,尽量避免跨越河流,避开断层带、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
9.影响农产品价格的成因分析
①劳动生产率低,科技水平低,单产低;②生产成本高(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高);③受自然灾害影响(农产品受损失大)
法律事务:大承律师事务所 佟丽萍律师 刘英铁律师2017年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技巧
2017年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技巧
  导语:2017年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技巧有哪些可以参考呢?对于地理的复习,需要掌握好每个答题模式,只要合理的运用这些万能的答题技巧,一定会让你的高考成绩更上一层楼。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一些经验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有哪些
  1、一定要保持题量训练
  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考生一定要注意夯实基础知识,对考纲要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运用,搭建起一个知识框架,形成地理思维、知识运用及知识迁移能力,并最终提高自己的地理学科技能和素养。
  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考生还要保持一定题量的训练,通过训练、归纳、总结来提高自己复习的效率。通过做题,考生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答题速度和技巧,另一方面,通过对近年高考真题的研究,还可以熟悉高考命题思路。但需要注意的是,做题不能盲目,而应该有选择性地挑选比较有典型性的题目进行训练,并且结合课本对这些典型题目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加强自己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高考试题中所考的知识点,全都来源于课本和教材,考生一定要对课本这个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给予足够的重视。
  2、提高和培养地理技能
  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考生起码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地理技能:
  第一,重视地理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包括读图、绘图的能力培养,表格信息数据的处理能力,以及考试技能。做到脑中有图、胸中有图。考生一定要多动手动笔,加强考试技巧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手脑并用才能使自己掌握的知识得到巩固。
  第二,要强调地理信息能力运用。地理试卷中大部分题目都有图或表,要求考生能够从图表中收集有用的信息(如地理位置、自然、人文等显形或隐形的地理信息),并运用地理信息解答问题。要充分挖掘题干,在吃透题干提供的显性信息基础上,还要充分挖掘题干中所蕴含的隐性信息,保证答题的完整度。
  第三,要理论联系实际。考生平常要多关注生活中的地理、身边的地理;关注时政热点,关注热点问题中的海南元素。比如国际旅游岛、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昌江核电站、海南生态岛、东环铁路等内容,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高考试题只有源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充满活力。
  3、做选择题可用排除法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是基础不够牢固。部分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在知识点的活学活用上十分欠缺,做题时很容易被一些干扰项所误导;基础不牢导致能力也发挥不出来,发掘、整合信息的能力不足,在做题时往往因为对题目的深层、关键信息理解不透而导致失分。此外,答题不规范也是普遍存在的毛病,很多考生在答题就因为没有使用地理专业语言、语言描述不准确、条理不清、缺乏要点而丢分。
  针对考生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梁振锋也介绍了一些可行的技巧:答题时,考生要遵循先易后难一般顺序,这样可以保证尽量多得分;选择题可适当利用排除法等技巧;在解答区域地理问题时,要善于运用教材中的案例研究方法;在回答人文地理相关问题时,一定要理清题意,答题要条理清晰,宁多勿少、宁全勿缺。
  2017年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技巧
  一、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二、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三、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四、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五、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
  六、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
  4.空气密度
  七、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
  八、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九、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
  4.资源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条件
  2.政治因素
  3.军事因素
  4.宗教因素
  5.科技因素
  6.旅游因素
  十、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
  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
  十一、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
  自然方面
  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
  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
  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方面
  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适用于:地方公路&)
  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适用于:国道&)
  3.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十二、交通线路修筑的积极意义:
  1.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
  2.加快了物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政治:巩固国防、保持稳定、促进区域繁荣
  十三、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
  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
  3.农业因素
  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5.市场因素
  6.科技因素
  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
  8.历史因素
  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
  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
  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 (归国华侨投资办厂)
  十四、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
  1.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
  3.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
  4.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5.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社会地理
  十五、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
  3.水源(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2.交通
  3.国家政策
  4.劳动力
  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6.工业基础
  十六、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
  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
  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
  十七、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
  2.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冰期短
  3.河道:宽阔平直,水深
  社会经济条件
  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
  十八、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
  治理原则
  上游:调洪
  中游:分洪、蓄洪
  下游:泄洪、束水
  治理措施
  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十九、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
  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a.流域广,支流多;b.含沙量大;c.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 (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b.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
  1.植被破坏(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b.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二十、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自然原因
  1.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
  2.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
  人为原因
  1.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2.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解决措施
  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
  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二十一、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1.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
  2.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
  3.气候水文条件:保证水量充足
  4.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
  二十二、水库的作用:
  1.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2.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
  3.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4.具有防洪作用
  5.具有发电价值
  6.具有灌溉功能
  7.提高航运价值
  二十三、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
  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二十四、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
  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
  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
  二十五、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3.地势:平坦开阔
  人文条件
  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
  2.交通:交通便利
  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二十六、隧道的选址条件:
  要选择在背斜处(a.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b.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二十七、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
  1.路况:周围道路宽阔 2.与市内外交通联系 3.工程量大小
  二十八、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2.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
  3.气候:少云雾。
  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条件: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2.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二十九、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向:
  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绿化,有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商品农业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收入。
  2017年高考地理答题模板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如何回答高考地理万能答题技巧?
  1、基本方法
  仔细审清每一小题题干的题意,明确其表示的地理内容的知识类别、时空范围及数量特征。针对题干,联系地理事物的概念、分类、原理及规律,进行全面思考和综合分析,并通过对比答案的异同,得出结论。这是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和技巧。
  选择题一般有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第一步选细读题干和选项,看题干提供了什么条件,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和&限定词&,排除干扰信息。第二步进行回忆联想,联想调动与本题有关的地理名词、概念、原理,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因果联系等基础知识。第三步,对选项进行综合分析、提取有效信息、比较得出正确答案。
  例题1: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
  拿到此题第一步细读题干,找出 &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最重要&,&限制条件&四个限定词,第二部联想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农业生产类型是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为主,这两种农业发展的前提都是有灌溉水源。第三步进行综合分析虽然西北地区沙漠为主,土地资源比重低;另一方面劳力也不充裕,经济条件差,购买农药化肥的能力有限,但其&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限制条件&应该为水资源的不足,故正确答案为D。
  例题2: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现存的天然森林主要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题干中要求是&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天然&森林,联想到回归线到极地之是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极地气候,其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四个答案都有可能,但仔细分析,由于人类活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多为人工林,而现存的天然林,只是纬度较高的亚寒带针叶林故选C。
  2、排除法
  逆向进行,从选项入手,一边审题一边排除,一个一个地排除掉,直至得到正确选项,看似复杂的问题会变得很简单。
  例题3: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有( )
  A、使经过区域的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 B、向经过区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
  C、扰乱了常规海流模式,使气候反常 D、使全球降水总量异常增多
  这是一种表述类的题目,这类题目多是叙述地理原理、特征、分布、规律等。在叙述的时候往往叙述不全,半对半错,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做这类题目的时候可以选对题干与选项进行推敲,排除表述内容不准确的与不完整的,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答案。
  厄尔尼诺现象是东太平洋水域海水升温现象。东太平洋洋面升温,出现上升气流,产生暴雨和洪涝灾害,秘鲁等国海水中的鱼类和浮游生物大量死亡,以海洋生物为食物的鸟类也大量死亡,但西太平洋对地区却出现气温下降,降温出现下沉气流,西太平洋地区如澳大利亚、印尼、菲律宾出现了干旱少雨的异常天气。本题中的选项A和D 以偏概全,东太平洋海区增温、降水多并不意味流经区域和全球水都增温和降水。故正确项为B和C。
  例题4:下列现象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关系的是( )
  A、绿地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
  A、C、D三个选项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非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故排除。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非农业人口的减少。所以选择B答案。
  3、图形与辅助线法
  对于一些计算类的题目和读图选择题可能其本身没有图形,或者图形不能准确的表达题目的含义,我们可以画出示意图,或者在图上作出一些辅助线,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床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