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金属和水是非金属吗

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别 通过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并将相关内容填入下表. 注意点: (1)金属一定能导电.导热.但能导电导热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如非金属 也能导电.也能导热——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别 通过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并将相关内容填入下表. 注意点: (1)金属一定能导电.导热.但能导电导热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如非金属 也能导电.也能导热. (2)金属在常温下.除 是液态外.一般都是 .非金属在常温.除 是液态外.一般都是气态或固态 . :现有一种单质.要分辨它是 金属还是非金属.应用什么方法? 金属 非金属 有多种颜色 不具延展性 不具可锻性 硬度不一致 是良好的导电体 是良好的导热体 密度高 密度低 熔点高 熔点低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8年南开区质量调查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警惕全球电子垃圾向中国转移中国正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电子垃圾场。统计显示,全球80%的电子垃圾被运到亚洲,其中90%丢弃在中国,这就意味着全世界约70%的电子垃圾进入我国。据绿色和平有毒物污染防治项目主任赖芸介绍,我们查获的固体废物走私呈上升趋势:2000年15起,2001年24起,2002年38起,2004年49起,月就达24起。电子垃圾中含有铅、镉、锂等700多种物质,其中50%对人体有害。在回收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将严重污染环境。出于成本考虑,许多欧美企业倾向于选择将电子垃圾非法出口到中国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其中的重灾区。低下的环境标准和法律执行力,纵容了电子垃圾大量进口。涉及电子垃圾进口等问题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21项,加入两项相关国际公约,但由于执法力度不强,堵截非法电子垃圾贸易成效并不显著。数量庞大的电子垃圾中含有大量可回收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塑料、玻璃以及部分仍具有使用价值的零部件。一吨电子板卡,可以分离出286磅铜、1磅黄金、44磅锡,仅1磅黄金就价值6000美元。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人们往往只看到眼前的小额利益,打着回收和资源再生利用的幌子进行有毒废物的非法进口。我国目前对电子垃圾的处理90%以上是手工作坊式的简单拆解。原始、落后的拆解方式,将未经任何处理的大量有毒物质排放到周围的环境中,电子废物处理地的环境已经严重污染,居民、工人的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被称为“世界电子垃圾终点站”的广东贵屿镇压采用这种“19世纪的工艺”处理电子垃圾已经导致方圆几十里上百里找不到可饮用的水。汕头大学医学院对贵屿镇的儿童血铅进行检测的结果是,贵屿镇高达81.8%的儿童铅中毒。在洋电子垃圾污染严重的台州水坦村,村民烂手烂脚的现象非常普遍,癌症的发病率也比别的地方高得多。即使是正规企业应用环保技术处理电子垃圾,也要付出高昂的生产成本。在电子垃圾的设备投入和生产成本中,一半左右要用于环保。对比手工作坊拆解一台报废电脑可赚一二百元,企业基本上不赚钱,甚至亏损。2000年4月奠基的设计年处理能力达600万吨以上的全国第一家处理电子垃圾的环保型工业园区――全通再生工业园至今进展缓慢。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建设”试点城市青岛,计划投资8000万元、年处理废旧家电和电子产品60万台套的项目,立项一年尚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在民间,电子垃圾“淘金热”正在蔓延。目前,洋电子垃圾进入我国的地域,已经从广东地区向浙江、上海、福建、山东、湖南等地蔓延,而台州正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洋电子垃圾场。与此同时,还出现了电子垃圾拆解业向周边地域转移的趋势。令人担忧的是,在这股“淘金热”中,电子垃圾治理仍处于真空状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台一个关于电子垃圾如何回收、处理的法规,也没有一个部门对此负责。虽然日《关于加强废弃电子电气设备环境管理的公告》提到“禁止使用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装置处理电子废物,禁止以露天或简易冲天炉焚烧、简易酸浸等方式从电子废物中提取金属”,但是,国家信息产业部制定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废旧家用电器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历经了2年多的酝酿起草的文件始终还未能够正式出台。处理电子垃圾,不是要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就是要付出巨大的资金代价。环保人士呼吁,中国坚决不能敞开国门接受进口国外的电子废物。因为任何电子废物被处理、回收之后都会有大量的无法处理的有毒垃圾要被安全填埋,这样就要占用我国十分有限的土地资源。另外,如何有效解决目前非法拆解与合法拆解同时并存的难题,也正考验着政府有关部门的治理能力。5. 下列有关电子垃圾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电子垃圾所含物质中有一半对人体有害,一旦回收处理不当,将会严重污染环境。B. 电子垃圾中并不全是废物,许多金属、塑料、玻璃以及部分零部件等仍可回收使用。C. 不管对电子垃圾采取何种拆解方式,都会不可避免地大范围地污染当地环境。D. 电子垃圾部分来源于废旧家用电器或电子信息产品,是固体废物中的一种。6.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全球约有70%的电子垃圾进入我国,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走私非法进入的。B. 我国在堵截非法电子垃圾贸易方面执法力度不大,成效不尽如人意。C. 洋电子垃圾在我国的“据点”,已经从广东逐步向内地省份推进,其发展势头令人担忧。D. 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在治理电子垃圾时,面临的惟一难题就是如何下大气力禁止非法拆解。7. 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在制止电子垃圾进口问题上之所以成效甚微,是因为部分执法人员出于经济利益考虑,采取默许纵容态度。B. 对电子垃圾进行手工作坊式的简单拆解现象之所以大量存在,是因为正规处理方式在经济上得不偿失。C. 广东贵屿镇高达81.8%的儿童铅中毒,说明电子垃圾对儿童健康的影响远甚于成人。D. 处理电子垃圾是一个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两难选择,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就地填埋。
阅读下文和“相关链接”,完成下题。
  ①中国姓氏的历史至少在5000年以上,而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姓氏,在中国只有20多年的历史。通过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结合社会科学的传统研究来探索和研究中国姓氏,大大提高了中国人对祖先给我们烙下的血统记号的“姓氏”的了解和历史追思的兴趣。
  ②在130多年前(即1875年),世界上发生了两件与姓氏有关的事件。第一件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了强国富民,日本新政府首先是调查日本的国情——人口,但是日本人的名字重复得太严重了,于是政府要求每一个日本人必须给自己找一个姓,以作区别,因为日本人在这之前是没有姓的,于是乎,在短短的时间内日本人出现了三万多个姓。1875年世界上还发生了一件与姓氏有关的事件,那就是英国人乔治·迭尔文首次发表了用英国人在教堂中结婚名册中的姓氏研究近亲现象的文章,这是科学家第一次以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姓氏。在那篇文章中,他首次提到欧洲人姓氏分布与人类遗传特征之间的平行关系。接着世界各地纷纷在种族、地域、家族疾病、人口迁移等等领域研究各自国家的姓氏。到上个世纪60-80年代达到了顶峰,在美国俄勒冈州先后召开了两次以世界性数学和生物学研究姓氏为主题的会议。
  ③大家都知道,每一代子女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经过10代后,后裔中血液的遗传物质在理论上只有1/1024与第一始祖相同。所以,社会上大家对姓氏寻根的科学性一直持怀疑、甚至不屑一顾的态度。恰恰就在这一非常通俗的常识上,大家忽略了一个生物进化上的重要现象——Y染色体的遗传!Y染色体的遗传几乎是世代不变的,在人类中表现为生男孩子,这是人类进化中一条“铁”的法则。我们定位姓氏作为生物学中的一项可以研究“材料”的原则就是:姓氏是父传子的,其传递方式类似Y染色体遗传的表现。
  ④姓氏代表血缘传承关系的一种符号,中国人姓氏代表的是父传子的血统关系。中国人,尤其在汉族社会中,宗族观念根深蒂固,自西周春秋以来,中国人的亲属是以父系为中心论亲疏,父系家族的延续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事。古代的国家观念,也与家族观念相联系,所谓一家一姓的天下,实际上是父系家族观念的无限扩大。在这种宗法制度和宗族观念中,中国人十分重视“姓”,有着同姓聚居的习俗,很多地区流传着修谱联宗的现象,在全国形成了无数大小不等的同姓人群。中国人姓氏几乎都是以父传子的垂直方式世代相传的,女子婚后也不改姓,仅仅附上夫姓,表明已婚了。所以,中国人姓氏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父系社会的全过程,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过程中和国家统一上,曾经起过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⑤在中国人姓氏群体学的研究中,我们先后发现了以下几个现象:1.当代的姓氏分布与遗传基因的分布基本是一致的,反映了中国人姓氏传递的稳定性和连续性。2.汉族南北遗传组成上的差距大于南方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北方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遗传差距,其分界地带在南岭和武夷山,而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长江。3.发现中国人100个大姓大约占中国总人口的85%,是组成各地人群遗传结构的主要成分和决定历史上人口迁移的结果。而几千个小姓往往表达地域性特性,是相对比较完整的保存着中国人遗传多样性基因库的最好隔离群。4.中国几十种疾病分布地理图与百家大姓分布地理图存在高度重叠的现象。5.排出了以“李、王、张、刘、陈”为首的新百家大姓。
  ⑥尽管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研究姓氏才刚刚开始,但以上这些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姓氏的原因。我们确信中国人的姓氏是一项国情资源,更加确信中国人的姓氏,不但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也是一门科学研究的对象。
[相关链接]
  东亚各国在历史上都受过我国的影响,因此在姓氏上也大多类似我国。当然,各国也有自己的特点。如韩国和朝鲜人的姓氏带有受我国影响的明显印记。在日本,早期的人只有名没有姓,后来到明治维新时期政府规定每个人必须有姓。由于日本人选取姓氏的随意性强,所以目前日本的姓氏有10万多个,几乎是世界各国姓氏的总和,其来源80%以上出于地名,此外还有牛养、陶器所、道具屋、牛尾、猪、鸭、田中、龟井、松下、渡边、鬼熊、鬼生等源于其它的姓。
  在高丽统一朝鲜半岛后,开始模仿我国唐朝的姓氏,在全国推广汉姓。如今,常用的姓氏仅剩下100多个。在这些姓氏中,又以朴、李、金、郑、崔等姓的人口最多。
本文主要说明的是姓氏的________。
历史与文化
科学与文化
历史与特征
科学与特征
第3段画线句“这是人类进化中一条‘铁’的法则”中的“铁”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
联系上下文看,第2段写世界上发生两件与姓氏有关的事件的用意是:
(1)________(2)________
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我国姓氏遗传学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用自然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日本姓氏除了出于地名,还源于职业、动物家禽和宗教信仰等。
韩国和朝鲜的姓氏受我国影响明显,现在三国中“李”姓都是大姓。
中国人重视“姓”,是由于深刻认识到它的民族凝聚力作用。
第3、4两段分别说明了中国人姓氏的明显特征,即:
(1)________(2)________
文末说中国人的姓氏是一项国情资源。结合原文,请你说一条合理利用这个资源的具体措施,并说明这样做的意义。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题
  我们再从技术的角度研究确定边界。定义是条约谈判者的工作。它是口头和概念方面的,它要确定或相对确定使用的地理术语和被提到的地方的名称等。但是,这与领土的实际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距离。如果事情到此①为止,那么,边界就不会有任何实际意义。定界是在大比例尺的地图上工作,今天是在航空摄影照片上工作。要为根据作为文件的地图提供一张尽可能准确详尽的边界绘图,这是地图绘制者的工作。在土地现场进行划界使地图和领土、“绘制的”和“呈现的”相吻合,[当没有可能使边界依托于起伏的地面或者地形中断时,划界可能通过一些界标、墙、篱、石头砌成的线,也就是一些简陋的建筑物或自然景物中的标记落实。]②应该恰当地指出,不管怎样,确定一条边界需要时间,可能要很长的时间。[边界上,比如在非洲,许多边界只是定了界限;划界却没有进行。]美国和加拿大的边界是在年之间确定的。法兰西和西班牙在比利牛斯山的边界从11世纪起实际上就封锁起来了,直到19世纪后半叶才划定了界限。③[划定边界,它能获得相当可观的,有时是无法估计的资料,使国家有可能准确地了解它们的主权延伸的面积,同时消除不肯定的边界走向的冲突根源。这种资料的获得代价昂贵,因为划界工作可能延长并遇到困难,从而成为后期工作经常拖延的原因。然而,划界作为秩序稳定的因素又是不可缺少的。]很明显,这是有关陆地上边界的,而设想为海域划界就更困难了,更不必说空中的边界了。我们有理由问一下,为什么要在边界的确定上花这么大的力气呢?对这个问题回答比较简单:由于有一条边界的准确走向,边界显然会更容易和更有效地去履行它的职能。[边界或功能是由它与人和事的关系来确定的。]其机动性受到边界功能的控制、限制或者被完全排除。边界是一种真正的工具。人们把它归入由各种政治集团支配的那一类。就法律而言,人们要考虑到在确定的边界内,实际上在勘定的边界线内的领土上,一整套司法机构具有优势。在这个领土之内,一个国家可以行使它的人为法。通过对外国产品征收税来保护国内市场,为国家财政预算提供资金,起一种基本经济政策的作用,这个财政功能无疑常常是消极的。对人和物通过边界时进行检查:管制移民活动,检查资金和财产,任何管制都是执行来自经济、社会和文化政策的那些准则。我们还需要提一提,在今天仅在与常规武器发生关系时才有意义的军事功能以及体现在“墙”“铁幕”和“竹幕”等方向的意识形态功能,它把边界变为帝国的界限,它不仅区分两块领土,也区分了两种“时间节奏”、两类时空组织。[政治地理学在边界问题上曾经经历过多次分类,一些过分简单的分类把它们区别为天然边界和人为边界;另外一些分类则更精细,像博格斯和哈茨霍恩的分类。博格斯分类是地貌学的仔细描述的分类。在外貌性的类型中,边界依赖于山岭、分水线、沙漠、河流等,法兰西——西班牙边界,在某种程度上,在某些地段就符合这种类型。在阿尔卑斯山的法兰西——意大利边界也是如此,但是在那里也并不是始终都实行了自然地理原则。在墨西哥湾的埃尔帕索的美利坚——墨西哥边界与格朗德河相吻合,但余下部分却转而成为一种几何类型。几何类型的边界是根据天文学的尺度、由子午线、纬线、弧线或恒向线来决定的。足以说明这种类型边界的最古老的一个例子无疑就是对新大陆的瓜分。这就是亚历山大6世在1463年答应把位于亚速尔群岛一个岛屿以西100海里的领土交给西班牙;不久之后,鉴于葡萄牙的反应,重新进行瓜分,并根据托德西亚条约作了修改。非洲的许多边界属于几何类型,完全不符合人类、种族、语言和部族的现实。几何型边界从表面上看虽然简单,但勘定边界线时却很不方便。人类地理类型是根据某些文化、种族、语言、宗教等标准来划界的。这类边界特别依赖于民族原则。这种类型的边界,一般来说,对于这些集体有利,因为它有助于尊重他们的统一,但是,它并不如人们想像的那样常见。剩下的是多种因素结合的复杂类型。在确定边界时要把这些因素同时加以考虑。欧洲的许多边界都是这种复杂类型。沿着一条相当重要的边界可能会有几种类型,“纯粹”类型的边界毕竟很少。在这个意义上说,博格斯的分类虽然有用,却难于掌握。哈茨霍恩的遗传分类,企图在边界和人类占有之间找出一种关系。他的原则是要知道这条边界究竟是在当地居民把人类环境的主要因素安排停当之前、之中、还是之后确定下来的。运用这个原则,人们可以分辨出先成边界,如美利坚——加拿大边界,大多数欧洲边界一类的后成边界,以及以色列边界那样的强加边境。作战线和停火线往往属于强加类型,而先成边界和后成边界分别具有按其居民来说的“青年”地区和“老年”地区这个特点。这些分类不是追加的,恰恰相反,它们是必要的补充,而且它们甚至可能结合起来并作些交叉。可能有一种表达边界现象的地理历史手段。这就是说,这些分类总之是太老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已不能适应边界的现代观念,而这些观念是今天某些人文科学所需要的④。](《边界的构成要素》)
1.①“此”的指代对象是
A.从技术角度研究确定边界。
B.确定使用的地理术语和被提到的地方名称。
C.领土实际之间有非常明显的距离。
D.以上三项。
2.②下面是方括号内的语句的缩写,较准确地保留句意的一句是
A.没有可能依托或中断时,划界通过线落实。
B.划界可能通过线落实。
C.划界可能落实。
D.划界落实。
3.③从此处上溯到开头这段文字说明了以下哪一组问题?
A.确定名称 实地测绘 现场落实
B.概念 绘图 标记
C.口头和概念 绘图 落实
D.定义 定界 划界
4.④“政治地理学在边界问题上曾经经历过多次分类”到全文结束,说明了边界的分类即种类,下面边界分类的结构示意图比较合理的一项是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金属的定义是什么怎样区分金属与非金属
现在人们已经发现了109种元素,按照这些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金属与非金属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l)从原子结构来看,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一般小于4;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多,一般大于4.(2)从化学性质来看,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失电子,表现出还原性,常做还原剂.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表现出氧化性,常做氧化剂.(3)从物理性质来看,金属与非金属有着较多的差别,主要是:①一般说来金属单质具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具有金属光泽,颜色也是多种多样.②金属除汞在常温时为液态外,其他金属单质常温时都呈固态;非金属单质在常温时多为气态,也有的呈液态或固态.③一般说来,金属的密度较大,熔点较高;而非金属的密度较小,熔点较低.④金属大都具有延展性,能够传热、导电;而非金属没有延展性,不能够传热、导电.必须明确上述各点不同,都是“一般情况”或“大多数情况”,而不是绝对的.实际上金属与非金属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它们的性质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非金属具有一些金属的性质,如石墨是非金属,但具有灰黑色的金属光泽,是电的良导体,在化学反应中可做还原剂;又如硅是非金属,但也具有金属光泽,硅既不是导体也不是绝缘体,而是半导体.也有某些金属具有一些非金属的性质,如锑虽然是金属,但它的性质非常脆,灰锑的熔点低、易挥发等,这些都属于非金属的性质.金属 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是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一般为1—3 个,且在化学反应中较易失去,从而使次外层变为最外层,通常达到8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原子结构的这一特征,决定了金属的性质特点.物理性质方面:金属有金属光泽、不透明、容易传热、导电,可以被拉成细丝、展成薄片、塑成各种形状.不少金属(游离态及其化合态)在火焰上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根据这种颜色可以判定某种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在.如钠呈黄色、钾呈浅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钙呈砖红色、铜呈绿色.金属也具有各自不同的密度、熔点、硬度等.如密度最小的锂Li(只0.534克/厘米3,20℃)、熔点最低的汞Hg 为-38.87℃、而钨的熔点高达3370℃.化学性质方面:金属跟氧化合时,生成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如钾K、钙Ca、钠Na)跟活泼非金属(如氟F、氧O、氯Cl 等)化合时,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夺得电子变成阴离子,阴阳离子通过静电的相互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aCl、MgO 等.金属跟酸、盐溶液的置换反应遵循金属活动性顺序.即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氢以前的金属跟盐酸、稀硫酸、磷酸等非氧化性酸起置换反应,产生氢气.反应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酸中氢离子H+夺得电子变成氢原子,氢原子结合成H2 放出.金属跟盐溶液发生的置换反应中,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前面的金属能够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反应中前面金属的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后面金属的离子夺得电子,变成原子,若干个原子聚集成金属而析出.如:Fe+H2SO4=FeSO4+H2↑ Fe+CuS4=FeSO4+Cu 目前发现的金属元素有80 多种.金属应用广泛,采用不同的方法分类.按密度大小的不同将它分为轻金属和重金属,密度小于4.5 克/厘米3 的叫轻金属,如KCa、Na、Mg、Al 等;密度大于4.5 克/厘米3 的叫重金属如Cu、Ni、Pb 等.按活动性强弱又可把金属分为活动金属和不活动金属.冶金工业上常把铁Fe、铬Cr、锰Mn 叫黑色金属,其余叫有色金属.此外还把金属分为常见金属和稀有金属,前者如Fe、Al,后者如锆Zr、铪Hf、铌Nb、钼Mo 等.非金属目前已发现的109 种元素中,非金属元素占16 种.非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特征,最外层电子一般为4—7 个(氢为1 个,硼B 是3 个),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结合电子,达到8 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称为非金属.非金属一般没有金属光泽,不易传热导电(石墨除外),常温下为固体(如C、S、P、B、Si)、液体(如溴Br2)或气体(如H2、O2、N2、F2、Cl2),一般质脆(指固态),密度较小.非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易跟氧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其对应水化物为酸,如S—SO2—H2SO3.非金属元素间化合,形成共价化合物,如HCl、CO2.活动非金属与活动金属化合,形成离子化合物,如CaCl2.非金属跟氢气反应,生成气态的氢化物,如氯化氢HCl 气体,水蒸气等.非金属和金属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如硅既有金属性质,又有非金属性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题库_[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试题_解析_答案_大全-跟谁学题库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例如“声乐”搜索吉安
&&&分类:初中化学试题热门20热门7热门2热门38热门3热门7热门4热门9热门12热门14热门5热门4热门5热门15热门9热门9热门11热门8热门5课程推荐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相关知识点热门推荐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更多公众号:flaurel927分享博主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心得。目前主要领域为插画,游戏原画,漫画,时间管理,资源分享等,当然也会夹杂一些别的目前正在研究的领域心得。 个人新浪微博@画画的Flaurel最新文章相关作者文章搜狗:感谢您阅读【F-share】材质小讲堂——区分金属和非金属材质的核心,本文由网友投稿产生,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
█重量██z粵8
一般来说: 第一,金属都具有特殊的金属光泽,大部分是灰白色的,而非金属则各式各样,颜色复杂; 第二,除了汞在常温下是液体以外,其他金属一般都是固体,而且都比较重,难熔,而非金属有很多在常温下是气体或液体; 第三,金属大都善于导电传热,非金属往往不善于导电传热,所以,很多电器和锅,壶等都是用金属来做的; 第四,大部分金属都可以打成薄片或者抽成细丝,如锡箔,铜丝等,而固体非金属通常很脆. 当然,上面所讲的只是"一般来说",没有截然的界限.实际上,有不少非金属很像金属,又有些金属却具有非金属的性质.例如石墨的化学成份是碳,不是金属,但它却与金属一样,具有灰色的金属光泽,善于传热导电.而锑呢,它虽然是金属,却非常脆,又不易传热导电,具有非金属的某些性质. 但金属与非金属的根本区别是金属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即金属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而非金属的电阻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即具有负的温度系数.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区分金属和非金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