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学习:美国人为什么自信

股票/基金&
自信的美国人为何总爱唱衰自己?
曾经自信的美国人
  衰落论已经成为美国政治生活的一部分,而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新一轮的衰落论来袭,并且成为2012年的主题。对个中缘由,专栏作家孙兴杰认为,对美国人而言,每一波衰落论都是一次社会动员,就像里根所说的那样,“我们首先必须找到那些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最富裕、最进步的国家的因素,判断美国到底出现了什么差错,然后使美国重新踏上正轨”。这一观点值得研究。
&&& 在美国访问的日本防务大臣小野寺五典解释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时,说可以“保卫美国”。二战后近70年里,日本一直在美国的庇护之下,现在大言不惭地说要保护美国,不知会作何感想。
  美国的确希望日本能够承担更多的防务义务,但是并不想出让大国地位。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国总统奥巴马承认中美之间构建“新型关系”,但是却不承认中国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大国”地位。此前奥巴马在西点军校演讲中不断强调美国的“领导地位”,换言之,奥巴马并不喜欢“美国衰落论”,也不愿意接受这一论调。
  当学界和媒体都在谈论美国衰落时,美国总统难道浑然不知?非也。美国衰落的说法从美国崛起之后就一直存在,但是美国至今依然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更讽刺的是,当人们谈论美国衰落时,除了大国实力对比的变化之外,还在担忧没有美国霸权的世界会不会变得更无序。
  若将当下美国置于美国历史长河(虽然美国立国历史只有两百多年,但是美国的历史根基却可以追溯到欧洲),便可以发现,“美国衰落论”毋宁说是美国的一种忧患意识,这也是美国能够一直盛行“衰落论”的根源所在。苏联发射卫星让美国倍感焦虑,战争的泥潭让美国国内陷入分裂,但美国的宪法体制带来的弹性空间让美国以退为进。
  即使是现在,奥巴马在推行战略收缩,但世界权力的重心是否真的会发生转移,还有待观察。
  (一)导弹,被苏联超越?
  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消息一出,美国社会哗然,人们认为美国在科技、教育、工程、工业等领域已全面落后于苏联,人造地球卫星意味着苏联在导弹技术方面已经处于领先地位,美国难以抵御苏联的核导弹攻击。由此而起的是持续数年的“美国衰落论”,这次唱衰美国的主力是美国军方和媒体,而军人总统艾森豪直至卸任也没有对这次唱衰美国的言论作出有力回击,原因在于,他并不认为苏联的人造地球卫星有什么了不起。
  二战之后,苏联先后进行了原子弹和氢弹试验,美国的核垄断优势不复存在,运载工具就成为新的竞争领域,美国建立了战略空军司令部,而首任长官则是参与策划对日投掷原子弹的李梅将军。战略空军司令部的目标就是摧毁苏联的军事能力,尤其是战略核能力。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之后,预示着在洲际弹道导弹方面苏联取得优势。对于一直保持心理优越感的美国而言,这不啻于一次重大打击。
  艾森豪威尔的首席科学顾问詹姆斯•基利安在得知苏联卫星上天之后的感觉是民族自豪感受到了伤害。他在回忆录中写道:“这件事使我立即猜测我国是否严重低估了我们对手的技术能力。不可否认,苏联确确实实在美国之前完成了一项我们双方都在努力争取的技术上的伟绩。”更重要的是,苏联卫星动摇了美国技术能力遥遥领先的信念。
  至于苏联卫星上天之后对美苏战略平衡有何影响,连艾森豪威尔都不知道,他唯一可以确信的是,苏联人不会疯狂到对美国发起核攻击,与此同时,美国高空侦察机拍摄的照片显示苏联并没有大规模地部署核导弹。正基于此,总统才对苏联卫星表现得漫不经心,与之相对照的是,媒体热火朝天地反思与评判,核心基调是美国安全受到了威胁。
  苏联卫星发射之后不到三个月,《华盛顿邮报》耸人听闻地说,美国处于历史上最严重的危险时期,这个国家正在迅速滑向二流大国的道路上。美国正面对着导弹充斥的苏联的直接威胁,而苏联不断提升的军事能力是其日益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的展现,最终将导致苏联对全球自由发起政治、宣传和心理上的进攻,从而让美国处于长期危险之中。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各路媒体纷纷跟进,在媒体的热炒之下,导弹差距已然成为事实。《时代》周刊指出,导弹差距是否意味着力量差距?《(,)晚邮报》则担心,我们有没有勇气和力量抵制克里姆林宫的威胁?
  当盖瑟报告解密之后,人们才发现,《华盛顿邮报》的报道有些夸大其词,将盖瑟报告中的一些猜测当作结论,比如,报告中估计苏联在导弹方面可能超过美国,如果是那样的话,这对美国是个威胁。此外,盖瑟报告提供的信息本身也有夸张之嫌,曾起草NSC-68号文件的保罗•尼采也是盖瑟报告的主要起草人,众所周知,NSC-68号文件是美国遏制苏联的纲领,也是冷战的宣言书。
  盖瑟报告与媒体的广泛讨论造成了美国衰落的氛围,也激起了美国社会的危机感。一些政策分析家也参与其中,艾伯特•沃尔斯泰特和亨利•便是其中的代表。沃尔斯泰特在《外交》季刊发表了题为“脆弱的恐怖平衡”一文,他认为所谓的战略平衡是靠不住的,俄国人不仅会将核战争作为一种战争形式加以运用,而且能够忍受巨大的牺牲,因此,他嘲笑艾森豪威尔“在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之前,我们还在沉睡”。
  亨利•基辛格在苏联卫星上天的那年出版了成名作《核武器与对外政策》一书,此后又出版了《选择的必要》,认为导弹差距可能会引起苏联的核讹诈,如果美国没有足够的核报复力量的话,苏联就可能会对美国进行讹诈甚至进攻。
  当全国上下都在讨论导弹差距时,艾森豪威尔似乎不为所动,他并不反对美国发展导弹技术,但是却在增加军费开支方面保持谨慎。很多人开始攻击总统不负责任,“艾克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的说法不胫而走,艾克是艾森豪威尔的昵称。
  直到1960年,艾森豪威尔才作出了比较激烈的回应:“我为防务奉献了一生,而且我对它的了解几乎比任何国人都多,因为我已经把我的全部生命奉献给了它,并且我的根据是只要对政府和国家有好处。”
  艾森豪威尔说得没错,媒体和公众之所以“误解”他,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总统拥有高空侦察机和侦查卫星拍摄的照片,所谓苏联拥有上千枚核导弹的说法是一种想象。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之初,美国握有核优势,但是他也不知道如何将核优势变成政治优势,苏联发射卫星也不足畏惧,因为苏联领导人不会疯狂到用微弱的核优势来进攻美国。
  艾森豪威尔的淡然是正确的,但在冷战风紧云骤的背景下,民众的恐惧也有情可原。艾森豪威尔即将卸任之际,美苏之间导弹差距的说法几乎不攻自破,美国拥有了先进的侦察卫星,北极星潜艇下水,三位一体的核打击体系更加完备,印证了艾森豪威尔在苏联发射卫星之后的断言:我们起步晚,但是会很快超过他们。
  苏联卫星造成的“导弹差距”更多的是一种神话,在艾森豪威尔谨慎的领导下,美国没有陷入大规模扩军的狂热。而肯尼迪及其后来的逊将美国带入越南战争的泥潭,造成了美国衰落的事实,并带来了一种难以治愈的“越南综合症”。
  冷战期间,共和党总统似乎更倾向现实主义,艾森豪威尔如此,尼克松亦如此,反倒是民主党总统在战争问题上显得不谨慎。这与冷战后共和党在外交政策的转向大异其趣,尤其是小布什总统频频发动愚蠢的战争有根本不同。
  (二)越南的梦魇
  从1965年美国大规模介入越南战争之后,美国在越南战争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美国不仅在外交上陷入了被动,而且国内政治共识也在分裂。后来尼克松总统扮演了当下奥巴马的角色,对美国进行战略收缩,从越南撤军,要求盟国承担更多的义务。
  曾经参与越南战争决策的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回忆录中写道:“当一九七三年美国最终离开南越时,我们失去了五万八千名男人和女人,我们的经济由于多年沉重和不适宜的战争支出受到了严重损害,我们社会的政治统一遭到破坏,几十年都不会恢复。”
  这是对越南综合症的最佳描述,一个超级大国为何会在小小的越南折戟沉沙呢?共产主义的魅影以及强权政治的古老传统让美国人如同“温水煮青蛙”般地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
  曾担任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的富布赖特认为,越南战争是一场徒劳无益的十字军东征,“长期以来,我们的决策者把支那战争看作是中国的解放战争学说的一项检验,因而把它看成是中国征服亚洲的庞大战略中的一场代理人战争”。就像堂吉诃德与风车作战一样,美国在越南撞得鼻青脸肿,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经济状况持续恶化。
  1971年5月,美国出现了自1893年以来的贸易赤字,越南战争尚未停歇,大量的财富被消耗在战场上,与之相关的另一个战场的危机更加严重,那就是美元危机。二战结束后建立了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货币体系,美元获得了如同黄金一般的地位,但是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做法导致一个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特里芬难题”:美国只有通过逆差才能输出美元,但如果逆差过大,国际货币市场就会对美元的币值稳定性持怀疑态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两难选择一直让美国历届总统挠头,尤其1960年代之后,日本和西欧经济复苏,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独一无二的地位受到挑战。随着西德经济的快速发展,马克也在升值,为了与美元挂钩,央行需要购买美元以维持马克与美元之间的比价,但是形势比人强,马克升值是市场的选择,投机马克的人都赚钱了,美元的强势地位受到挑战。
  德国购买美元的压力日增,欧洲美元的额度在飙升,几百亿美元在欧洲资本市场“流窜”,美联社的记者称:“欧洲美元的巨大水塘正在欧洲泛滥。”由于美元定价过高,美国出口受阻,贸易逆差依然继续,国内经济动力不足,而欧洲市场对美元的认可度在下降,在欧洲旅行的美国人发现,一直坚挺的美元在欧洲不那么受欢迎了。
  尼克松必须采取措施才能挽救美国经济的颓势,1971年8月,尼克松将总统经济顾问召集到戴维营商讨对策,起草经济咨文。8月15日,尼克松突然在电视上宣布,终止“黄金窗口”,切断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关系,对多数进口商品征收10%的附加税。
  尼克松事实上埋葬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欧洲盟友对于“尼克松冲击”大为震骇,连他最亲密的盟友基辛格事前都不知晓,这是尼克松的一贯做法。埋葬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帮助美国走出困境的关键一步,尼克松也不知道会带来何种后果,就像时任副财长的保罗•在巴黎副部长级会议上所表示的,美国没有解决危机的方案,这与蛮横的流氓做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精明的基辛格料定欧洲国家并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因此,他建议就货币问题进行一次最高级别的会谈,为了防止欧洲国家一致对外,会谈应该采取双边而非多边的形式。如基辛格所言,关键的经济决策绝不是技术性的,而是政治性的,虽然不是经济强国,但是却有政治地位,因此,美国需要从法国突破。通过与法国谈判并达成协议以确立蓬皮杜在欧洲的领导地位,当然协议是有利于美国的。
  美国派出了不擅长经济事务的基辛格与一流财经专家出身的蓬皮杜讨论货币制度改革问题,令基辛格大感意外的是,他不仅埋葬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而且还基本确定了主要货币间的汇率,无知者不仅无畏,而且还有可能卓有成效,基辛格真是范例。
  令美国人大感意外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的地位居然没有受到削弱,一直困扰美国好几届总统的烦恼丝居然被尼克松给斩断了。尼克松本人对外交和安全更感兴趣,在他的回忆录中几乎对斩断黄金与美元的联系只字未提。由于没有可以替代美元的货币,因此,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美元依然是主导货币。在慌乱中的临时决策居然改写了国际货币的历史,美国人应该感谢尼克松的鲁莽之举。
  不过,无论《第一滴血》中的兰博多么勇猛无敌,都无法掩盖美国在越南的失败,只有当美国从强权的麻醉剂中清醒过来的时候,越南综合症才慢慢治愈。如富布赖特所告诫美国人的:“让我们希望不要再起飞了,只要重新站起来就行了,站着本来是自然赐予我们的姿态。”
  (三)“衰落论”是解毒剂
  “美国衰落论”就像感冒一样周期性引发美国社会的头痛、咳嗽,即使不打针吃药也能够自愈。从越南战争以来,美国又经历了几次衰落论的侵袭: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而美国则在丢尽脸面;20世纪80年代欧洲和日本经济增长迅速,“日本第一”成为美国的梦魇;1991年海湾战争虽然大胜,但是却是“乞讨”盟友出钱打赢的;26;11之后,小布什发动两场战争让美国的软实力萎缩……
  衰落论已经成为美国政治生活的一部分,而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新一轮的衰落论来袭,并且成为2012年的主题。
  对美国人而言,每一波衰落论都是一次社会动员,就像里根所说的那样,“我们首先必须找到那些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最富裕、最进步的国家的因素,判断美国到底出现了什么差错,然后使美国重新踏上正轨”。
(责任编辑:HN015)
07/25 14:4507/25 07:1807/24 07:2107/23 07:4907/22 08:0007/21 09:4207/21 09:4207/21 09:22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评论精品策划
特色产品:
社区精华推荐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美国能向中国学什么》解析中国模式为何值得美国学习--读书--人民网
《美国能向中国学什么》新书首发
《美国能向中国学什么》解析中国模式为何值得美国学习
&&&&来源:&&&&
&&&&&&字号
《美国能向中国学什么》作者ANN LEE
人民网北京1月8日电 &《美国能向中国学什么》日前正式在京首发。该书以美国人的视角辩证地诠释了中国特色道路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中国模式的辉煌之处,是对中国18大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深刻解读,该书作为红旗社“解读中国书系”经典之作,也是注解十八大报告的又一力作。
当前,中国已跃升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却面临金融危机、高失业率和债台高筑的艰难困境。作者在书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与其负面地看待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美国倒不如思考如何向最强的竞争对手学习。她总结出美国应该向中国学习的几个主要要素,如:儒家哲学、精英管理、五年规划、经济特区、软实力、创建美好世界等。
对于此书,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经济学教授兰德尔?雷评价颇高:作者有个崇高的目标,通过增加西方人对中国成功的理解,减少潜在的国际冲突。中国的成功不仅仅是依赖现代重商主义政策,也是学习西方的结果。其主要论点更有意思:为了挽救自己,美国需要依靠中国,重新引进西方早已忘记的经验教训。这一读本应该成为美国时下流行的打压中国势力的一种抗衡。
本书英文版于2012年初在美国出版,甫一出版,就引起美国政界与学界的关注,并且迅速登上亚马逊畅销书榜。值得一提的是,红旗出版社为确保翻译质量,特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章晓英女士翻译。红旗出版社希望广大中国读者能够从书中分享到西方人士对中国经济以及体制的观察与论点,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自信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也如作者所希望的,希望美中两国人民能够加深相互理解,进而促进双方精英阶层的相互影响,为东西方缔结更加紧密和牢固的纽带,共创和谐美好的世界。
据悉,该书作者ANN LEE,美籍,现为纽约大学教授,美国公共政策智囊机构德摩斯资深成员。2008年,她受聘于北京大学任客座教授,之前也曾任职美国信孚银行、亚历克斯布朗父子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公司。她在世界一流媒体如《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福布斯》等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文章,同时,多次应邀担任福克斯财经频道、彭博通讯社、美国有线新闻网的嘉宾。ANN LEE 8岁时,离港赴美,她以及其家人的经历,使她能够认识并深知中美两国;于此同时,她也能保证观点客观理性,特别是能够直接触及她再熟悉不过的美国自由经济和选举机制。她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大量科学研究呼吁,美中之间,求同存异是首要,不可一味强调美中差异,否则美国将错失发展的良机。美国要以中国为师,要善于在新形势下采纳新思维以及新方法。
红旗出版社社长徐永新
红旗出版社社长徐永新、本书作者ANN LEE、译者章晓英、新华社前副社长马胜荣先生以及凤凰卫视美女主持庞哲等出席了8日在京举行的新书首发式。
(责任编辑:黄维、许心怡)
24小时排行&|&
图:青年宋庆龄惊艳美照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了自信心 才有文化影响力近日,有机构发...”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有了自信心 才有文化影响力近日,有机构发布报告称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不足4%。而美国占43%的份额,欧盟占34%,亚太地区仅占19%。这19%中,日本占10%,澳大利亚占5%,剩下的4%才属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地区国家。不论这样的统计是否科学,我国GDP世界第二而文化影响力不足却是事实。尽管近几年“文化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如何更好、更快地壮大文化软实力,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 美国、欧盟、日本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首先来自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有了物质的保障才可能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国家的另一个特点是,在文化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自信。有了这样的自信,他们就会理直气壮、昂首挺胸地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由是观之,中国文化要更好地走出去,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要不断增强,就必须具备更加强大的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灿烂辉煌,从古至今,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珍宝”确实很多,然而要构建强大的文化自信,还必须从“珍宝”中找出最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东西,换言之,要找到我们的“中国梦”。 在此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的名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先生那激情澎湃的文字,至今读来让人荡气回肠:“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旧中国,民族自信心空前低迷,但鲁迅先生理直气壮、昂首挺胸地告诉世人:中国的脊梁没有断,中国的精神没有死,中国的自信没有失!鲁迅先生离开我们70多年了,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各项事业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真真正正实现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宏愿。然而,物质的丰富难掩某些人精神的贫困,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没有增强反而减弱了,好像中国文化必须与西方文明步调一致才有前途。试想,如果人们受了如此熏陶,哪里还有信心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中国文化如何才能建立起自己强大的影响力? 因此,要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仅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对全球的传播能力、建立完善的对外交流网络,还要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要坚信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能够获得全世界的认同,中国人民已经而且会继续创造出让世界人民欣赏的精神财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世界人民的认同与尊重。(有删改)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虽然这一统计不是科学的,但是作者还是意识到了,相对于我国GDP世界第二来说,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明显不足。B、要想构建强大的文化自信,必须从民族文化“珍宝”中找出能够引起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兴趣的东西。C、要想让中华文化像西方文化那样走出国门,要想不断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具有更加强大的文化自信。D&、认为中华文化必须与西方文明步调一致才有前途的人都是对中华文化缺乏自信心的人,如果人们都这样认为,就不会有信心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E、我们要坚信中华文化的“珍宝”能够获得全世界的认同,中国人已经而且会继续创造出让世界人民欣赏的精神财富。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近几年“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国的文化影响力仍然不足。B.物质决定精神,随着物质的丰富,现今,中国人民的精神也走出了贫困,人们的文化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C.针对某些人对中国文化没有信心,文章引用了鲁迅先生的名篇,意在增强那些人的文化自信心。D.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才能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才能赢得世界人民的认同和尊重。3.美国、欧盟、日本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原因有哪些?(4分)4.请结合文章说说我们应如何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4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5-广东东莞第七高级中学高一月考语文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有了自信心 才有文化影响力近日,有机构发布报告称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不足4%。而美国占43%的份额,欧盟占34%,亚太地区仅占19%。这19%中,日本占10%,澳大利亚占5%,剩下的4%才属于包括...”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AB& (A,项原文说的是“不论这样的统计是否科学”。B项,原文说的是“必须从‘珍宝’中找出最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东西”。)分析:
考点1:论述类文本阅读
1.掌握语言组织方法: & && (1) 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 & & (2) 合并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 & && (3) 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概括各段大意,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 选择主要内容。 & 2.答案要点:要①根据分数提示、②按照一定角度、③用数字号、④归并整合、⑤相关要点。 & & 3.陈述句式,正面作答,力求简洁 &①作答表述是否与题干自然衔接 &②要点是否明确,是否可以分点(层)表述 &③字数是否合乎既定要求,是否写有错别字,是否出现了语病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有了自信心 才有文化影响力近日,有机构发布报告称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不足4%。而美国占43%的份额,欧盟占34%,亚太地区仅占19%。这19%中,日本占10%,澳大利亚占5%,剩下的4%...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有了自信心 才有文化影响力近日,有机构发...”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有了自信心 才有文化影响力近日,有机构发布报告称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不足4%。而美国占43%的份额,欧盟占34%,亚太地区仅占19%。这19%中,日本占10%,澳大利亚占5%,剩下的4%才属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地区国家。不论这样的统计是否科学,我国GDP世界第二而文化影响力不足却是事实。尽管近几年“文化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如何更好、更快地壮大文化软实力,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 美国、欧盟、日本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首先来自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有了物质的保障才可能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国家的另一个特点是,在文化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自信。有了这样的自信,他们就会理直气壮、昂首挺胸地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由是观之,中国文化要更好地走出去,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要不断增强,就必须具备更加强大的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灿烂辉煌,从古至今,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珍宝”确实很多,然而要构建强大的文化自信,还必须从“珍宝”中找出最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东西,换言之,要找到我们的“中国梦”。 在此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的名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先生那激情澎湃的文字,至今读来让人荡气回肠:“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旧中国,民族自信心空前低迷,但鲁迅先生理直气壮、昂首挺胸地告诉世人:中国的脊梁没有断,中国的精神没有死,中国的自信没有失!鲁迅先生离开我们70多年了,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各项事业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真真正正实现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宏愿。然而,物质的丰富难掩某些人精神的贫困,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没有增强反而减弱了,好像中国文化必须与西方文明步调一致才有前途。试想,如果人们受了如此熏陶,哪里还有信心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中国文化如何才能建立起自己强大的影响力? 因此,要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仅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对全球的传播能力、建立完善的对外交流网络,还要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要坚信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能够获得全世界的认同,中国人民已经而且会继续创造出让世界人民欣赏的精神财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世界人民的认同与尊重。(有删改)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____(5分)A、虽然这一统计不是科学的,但是作者还是意识到了,相对于我国GDP世界第二来说,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明显不足。B、要想构建强大的文化自信,必须从民族文化“珍宝”中找出能够引起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兴趣的东西。C、要想让中华文化像西方文化那样走出国门,要想不断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具有更加强大的文化自信。D、认为中华文化必须与西方文明步调一致才有前途的人都是对中华文化缺乏自信心的人,如果人们都这样认为,就不会有信心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E、我们要坚信中华文化的“珍宝”能够获得全世界的认同,中国人已经而且会继续创造出让世界人民欣赏的精神财富。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A.近几年“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国的文化影响力仍然不足。B.物质决定精神,随着物质的丰富,现今,中国人民的精神也走出了贫困,人们的文化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C.针对某些人对中国文化没有信心,文章引用了鲁迅先生的名篇,意在增强那些人的文化自信心。D.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才能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才能赢得世界人民的认同和尊重。3.美国、欧盟、日本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原因有哪些?(4分)4.请结合文章说说我们应如何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4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有了自信心 才有文化影响力近日,有机构发布报告称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不足4%。而美国占43%的份额,欧盟占34%,亚太地区仅占19%。这19%中,日本占10%,澳大利亚占5%,剩下的4%才属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地区国家。不论这样的统计是否科学,我国GDP世界第二而文化影响力不足却是事实。尽管近几年“文化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如何更好、更快地壮大文化软实力,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 美国、欧盟、日本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首先来自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有了物质的保障才可能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国家的另一个特点是,在文化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自信。有了这样的自信,他们就会理直气壮、昂首挺胸地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由是观之,中国文化要更好地走出去,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要不断增强,就必须具备更加强大的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灿烂辉煌,从古至今,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珍宝”确实很多,然而要构建强大的文化自信,还必须从“珍宝”中找出最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东西,换言之,要找到我们的“中国梦”。 在此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的名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先生那激情澎湃的文字,至今读来让人荡气回肠:“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旧中国,民族自信心空前低迷,但鲁迅先生理直气壮、昂首挺胸地告诉世人:中国的脊梁没有断,中国的精神没有死,中国的自信没有失!鲁迅先生离开我们70多年了,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各项事业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真真正正实现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宏愿。然而,物质的丰富难掩某些人精神的贫困,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没有增强反而减弱了,好像中国文化必须与西方文明步调一致才有前途。试想,如果人们受了如此熏陶,哪里还有信心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中国文化如何才能建立起自己强大的影响力? 因此,要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仅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对全球的传播能力、建立完善的对外交流网络,还要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要坚信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能够获得全世界的认同,中国人民已经而且会继续创造出让世界人民欣赏的精神财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世界人民的认同与尊重。(有删改)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____(5分)A、虽然这一统计不是科学的,但是作者还是意识到了,相对于我国GDP世界第二来说,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明显不足。B、要想构建强大的文化自信,必须从民族文化“珍宝”中找出能够引起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兴趣的东西。C、要想让中华文化像西方文化那样走出国门,要想不断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具有更加强大的文化自信。D、认为中华文化必须与西方文明步调一致才有前途的人都是对中华文化缺乏自信心的人,如果人们都这样认为,就不会有信心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E、我们要坚信中华文化的“珍宝”能够获得全世界的认同,中国人已经而且会继续创造出让世界人民欣赏的精神财富。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A.近几年“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国的文化影响力仍然不足。B.物质决定精神,随着物质的丰富,现今,中国人民的精神也走出了贫困,人们的文化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C.针对某些人对中国文化没有信心,文章引用了鲁迅先生的名篇,意在增强那些人的文化自信心。D.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才能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才能赢得世界人民的认同和尊重。3.美国、欧盟、日本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原因有哪些?(4分)4.请结合文章说说我们应如何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4分)”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