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托福综合写作模版

当前位置:
托福综合写作的阅读材料到底要不要做笔记?(上)
编辑:刘文勇 来源: 乐闻携尔
发布时间:
文章摘要:
托福综合写作的阅读材料到底要不要做笔记?本文根据刘文勇老师托福备考讲座整理。
托福写作分为两个部分:独立写作和综合写作。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在考前只复习独立写作,综合写作往往不愿意去练习。考试前他们会找一些机经,给独立写作的题目列列提纲、准备几个例子,但是好多同学都不喜欢做综合写作,因为他们觉得这个练起来会特别的辛苦,而且还会怀疑临阵磨枪对综合写作是否有用。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综合写作一定要复习。
我想先问大家一个奇怪的问题:大家在考试那天做综合写作的时候记不记笔记?如果你的回答是会记,那么又是怎么去做笔记的呢?大家应该知道综合写作是怎么考的吧?综合写作一开始是先读一篇文章,之后听一篇文章,然后再写一篇文章。写的这篇文章不需要带有主观色彩,只需要把刚才看到的和听到的这两部分材料之间的关系描述清楚就可以。这里那么我问大家:听力要不要记笔记?一般大家都知道肯定是要记笔记的。那么阅读文章要不要记笔记呢?有的同学说要,有的同学说不要。说要的同学可能会说记不住,说不要的同学认为在最终写文章的时候阅读文章是会出现的。所以答案究竟是要做笔记还是不做笔记呢?
我先不回答这个问题。大家可以找一个综合写作的题目,先花三分钟看一下这个阅读文章,然后听一下听力。大家就像正式考试那样听听看,然后试试看你能记录下来哪些东西。好了,播放完毕。最后出现的应该是哪个界面?应该是这样一个界面:上面是阅读文本,然后开始让你写。这时候问问自己,听力文本里面一共讲了几个小点?我在以前的课堂上也让我的学生做过这样的尝试,这个听力文章是讲&teamwork&,一共分了两点,一是对于&team member&的,一个是对于&project&的,但这两点后面每个里面又各有两个小点。你在写的时候必须要把这四点都写到,你才能拿满分。如果你只记住了三点,或者只讲了两个大点,那么最后就是&fail&了。当我说到这里的时候,有的人会说我是听过这个段落的,我肯定是看过听力文本才知道这个结构的。要不然你怎么知道哪里是第一个大点,哪里是第二个大点的呢?听文本的时候怎么能听出来是分段呢?有同学说那个读文本的人只是在段与段之间停顿了一下而已,分不清讲了哪个段落的哪个小点。这个不是因为大家的听力有问题,而是大家做的动作不够正确。其实我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大家,在综合写作里面真正要做的动作是:阅读部分的笔记要多记录,听力部分的笔记要少记录。这个动作才是在综合写作里面拿高分所应有的模式。
当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很多同学心里都充满了疑惑。有的人认为听力只读一遍,里面的内容肯定要多记,而阅读在读完了一遍之后,在最后在写文章的时候又会重新呈现出现。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同学不记笔记或者少记笔记的原因。同学们,你只要想清楚一件事情,你就会反映出来这个想法是错的。你想一下,在听听力的时候,阅读文章存在吗?它是不存在的。考试的时候一开始这个阅读文章是放在你面前,让你在三分钟内读完,读完之后就听听力,听听力的时候那个阅读文章就被遮掉了,你的屏幕上是只有一个白的界面,什么都没有。最后在写文章的时候,这个阅读文章才会出现。我什么突然强调这个东西?同学们想一下,ETS是有病吗?既然最终这个阅读文章会给你,它为什么不在一开始的时候给你,为什么不全程都给你,为什么在中间听听力的时候不给你?其实答案很简单,它在考你阅读和听力的综合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它不会让你知道该听什么东西。它考的是对应。如果它给你阅读文章,再让你那个听力,一边对照着阅读文章一边听听力,那么你就知道听力应该听什么东西。这一点理解清楚了,才能理解为什么要在阅读的时候多做笔记。
未完待续。。。。。。
&&作者:乐闻携尔创始人、托福老师&&
作者简介:刘文勇,北京乐闻携尔创始人/总裁;原北京新东方教师/集团培训师;教授TOEFL 、SAT、GRE;著/编著/主编有《》系列丛书、《》系列丛书、《》系列丛书、《》系列丛书、《》、《》、《》 系列材料。
400免费电话:010-(早8:30-晚22:30)
(工作时间段实时交流,非工作时间段可点击留言第二天回复):
上门咨询:
中关村总部: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18号院长远天地大厦A1座1606室(地铁10号线苏州街站C出口即是)
乐闻携尔官网:
声明:本文版权属乐闻携尔,未经允许,严禁删改,如果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必究版权。
看了此文章的用户还看了
托福5人集训营(基础段)
托福5人集训营(强化段)
托福15人精英班
美联乐闻雅思精英班
全国咨询热线
|||||||||||
美联乐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18号长远天地大厦A1座1606(地铁10号线苏州街站C出口即是)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10-
@2013乐闻携尔  
本站版权归 深圳美联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所有
美联乐闻留学是一家专业和的机构
关注美联乐闻官方微博或扫描二维码,关注美联乐闻留学微信即可获得最新留学资讯和优惠信息更有价值600元的留学评估和留学书籍免费送托福上百如何DIY——(6)写作篇—综合写作_SindyMay_新浪博客
托福上百如何DIY——(6)写作篇—综合写作
统一回复网友下载资料的问题。备考资料下载在文章尾部。
为了让读者的用户体验舒服些,这次Sindy先加了个目录,然后依照目录一一来讲。
托福综合写作篇的目录:
综合写作君的长相和条件
目标:满分(YES U CAN)
评分标准scoring rubrics
你需要的能力
如何获得这些能力
秘笈(DUANG, 给你的作文加特技)
———————————————————————————————————————
1.首先,综合写作君的长相 (资深考生可以跳过这部分)&
​PDF 的195页开始,下载方式见本文末尾的“下载专区”。
综合写作君的三个部分:
STEP1 : 限时3分钟,阅读一篇文章。“You will have 3 minutes to read the
passage.”
STEP2 : 听一段音频,说话人和你讲讲关于刚才那文章里的事情。“Listen to part of a
lecture on the topic you just read
:&&打字写作,总结音频和文章的信息。Summarize the
points made in the lecture you just heard, explaining how they cast
doubt on points made in the reading.&
考生打字写作的界面如图:
&综合写作时间和字数限制:
20分钟。字数没有严格限制,但是OG指出的是:一般来讲,把文章都说清楚应该需要150-225
words。实战中字数超出一些也是可以的,不少考生需要大约300
words才能说清楚音频内容和文章关系。毕竟,越简明扼要,短小精悍,一语中的,其实难度系数越高。&​
综合写作君的相貌和条件介绍完毕。
———————————————————————————————————————
各位备考TOEFL的战士们,对于综合写作,目标必须是满分。这真的不难实现。如果有信心,请往下看。如果没有信心,也往下看。
3. 什么样的综合写作能拿满分?
TOEFL的出题机构ETS在官网上公布的写作评分标准:
(下方附了截图+官网链接)&
​​​​网址:http://www.ets.org/s/toefl/pdf/toefl_writing_rubrics.pdf
下面这段原本在知乎上写得好好的,但是这里说有非法字符,无奈只能上图了。不是我作呀,各位阅读的亲们,请海涵。​
———————————————————————————————————————
4. 想要达到高分档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5. 如何具备这些能力
时间顺序走起,需要具备的能力点有三个方面:
A.阅读阶段
B.听音频阶段
C.打字写作阶段
-------------------------------------
A.阅读阶段:
-(1)在那3分钟阅读文章的时候,要看得懂,找到每一段的重点。
-(2)找出核心信息并记在草稿纸上,注意简洁。
如何获得上述能力:
-(1)阅读能力提升可以参考&托福上百如何DIY——(3)阅读篇_SindyMay_新浪博客
或者雅思这篇的后半段:雅思4个7+的攻略--(4)阅读篇_SindyMay_新浪博客
当然,注意每次练习完了一篇综合写作以后别忘了收拾一下这篇中出现的高频生词(千年等一会的专业术语就不用去记忆了)。每练习完一篇都别浪费喽,一步一步,积少成多,总有一天是满满的成就感。另外,想额外补单词的考生可以参考目录下的单词篇SindyMay_新浪博客
-(2)找重点信息的指导原则是:首段得看懂观点,接下来三段分别是三个支撑这个观点的论据。这些信息的呈现方式往往是开门见山,这包括:开篇见主题,每段的段首见段意大意。
-(3)笔记别着急记,看懂再动笔,不然记了也白记。在看懂的基础上,以大家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应该可以筛选出两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词语的。给自己一个有代表性的提示,等会看见这几个词儿能够立刻想起来这段说的是什么。切记,别大片大片照着抄,时间来不及,而且没必要,写作的时候阅读文章还会复出的。
-(4)做到高效记录的捷径是养成信息规整的习惯。综合写作中的信息规整最明显地体现在格式上。见下表就一清二楚了:
&信息记录中比较便捷和清晰的格式是左右分栏,阅读文章和音频内容一一对应。论据之间的反驳也是一一对应。这样就使得结构和关系更加清晰。
举个栗子;(经典的TPO3 综合写作)
TPO-V03 Reading Passage
Rembrandt is the most famous of the seventeenth-century
Dutch painters. However, there are doubts whether some paintings
attributed to Rembrandt were actually painted by him. One such
painting is known as Portrait of an Elderly Woman in a White
Bonnet. The painting was attributed to Rembrandt because of its
style, and indeed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woman's face is very
much like that of portraits known to be by Rembrandt. But there are
problems with the painting that suggest it could not be a work by
Rembrandt.&
First, there is something inconsistent about the way the
woman in the portrait is dressed She is wearing a white linen cap
of a kind that only servants would wear--yet the coat she is
wearing has a luxurious fur collar that no servant could afford
Rembrandt, who was known for his attention to the details of his
subjects' clothing, would not have been guilty of such an
inconsistency.&
Second, Rembrandt was a master of painting light and
shadow, but in this painting these elements do not fit together.
The face appears to be illuminated by light reflected onto it from
below. But below the face is the dark fur collar, which would
absorb light rather than reflect it. So the face should appear
partially in shadow--which is not how it appears. Rembrandt would
never have made such an error.&
Finally, examination of the back of the painting reveals
that it was painted on a panel made of several pieces of wood glued
together. Although Rembrandt often painted on wood panels, no
painting known to be by Rembrandt uses a panel glued together in
this way from several pieces of wood. For these reasons the
painting was removed from the official catalog of Rembrandt's
paintings in the 1930s.&
阅读笔记的解释:
首先,第一段说明的“文章主要观点”是这幅画不是出自R这个人。也就是上表中第一行的笔记,箭头表示“出自”,非常简单直白。
接着,第二段讲的“论据一”:这画有个不相称的地方,麻布材质的帽子显示出这个画中主角是个仆人,但是皮草的毛领子又是只有富人才买得起的,R这样的大师才不会犯这种错误。
在做笔记的时候,尽可能做到言简意赅。不能照抄原句,只能写下核心词,比如inconsistent,如果手速不够快,直接写inconst~,也可以,只要自己等会看笔记能够看懂就好。
第三段讲的“论据二”:这画的光影不对,画中人的脸被从下往上的光源照亮但是脸下方却是深色毛领子,按理来说只能吸光,根本没法达成照亮脸的效果。R是光影大师,肯定没那么傻。
核心词就是light,不fit.&&具体记下就是face
被illuminated,但是dark collar.
这里的illuminated也可以简写成illmn,如果怕时间来不及的话.
第四段讲的“论据三”:
画的背景板是几块木板拼凑起来的,不是R这人的画画风格。这个之间看笔记,秒懂&&pieces
glued. → X R.~
就按照这个方法阅读+笔记。如果阅读速度不够快,可以省略一些细节,但是至少保证自己抓到文章的主要观点+三个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听音频阶段:
非常重要的阶段。这阶段需要的能力是
(1)手脑协同的能力。这里指的是耳边听手边写。综合写作和托福听力部分的最大区别在于综合写作部分的音频信息需要大量运用进作文,这就要求考生需要尽可能多地记录信息,不仅仅是段落的大意,还得有各种细节出的表达。——这种协同能力的培养最好的方式是练习一段时间的听抄,用的材料最好只用综合写作的音频,而不要用听力部分的音频,否则副作用比较恶心,这点在听力部分详细讲过。关于音频哪里下载的问题,请参考本文最后的下载专区。Sindy整理进了网盘,欢迎下载。
(2)大脑的记忆能力。这里说的记忆能力不是指超级大脑,也不是指纯复述词句,而是指对于文章和音频之间逻辑关系的记忆。一边听音频的时候,一遍要记得刚才阅读的文章中有哪些信息是论据中被反驳的关键点,当然,这种关系的建立可以借助上文提到的笔记格式。但是脑力记忆依然很重要,需要考生平时在练习的时候就全神贯注。若是疲惫状态,建议不要做TOEFL备考练习。
举个栗子;
TPO-V03 Listening Script
Everything you just read about Portrait of an Elderly
Woman in a White Bonnet is true. And yet, after a thorough
reexamination of the painting, a panel of experts has recently
concluded that it’s indeed a work by Rembrandt. Here’s
First, the fur collar. X-rays analysis of the pigment in
the paint have shown that the fur collar wasn’t part of the
original painting. The fur collar was painted over the top of the
original painting about 100 years after the painting was made. Why?
Someone probably wanted to increase the value of the painting by
making it look like a formal portrait of an aristocratic
Second, the supposed error with the light and shadow. Once
the paint of the added fur collar was removed, the original
painting could be seen. In the original painting, the woman is
wearing a simple collar of a light colored cloth. The light colored
cloth of this collar reflects light that illuminates part of the
woman’s face. That’s why the face is not in partial shadow. So in
the original painting the light and shadow was very realistic and
just what we expect from Rembrandt.
Finally, the wood panel. It turns out that when the fur
collar was added, the wood panel was also enlarged with extra wood
pieces glued to the sides and top to make the painting more grand
and more valuable. So the original painting was actually painted on
a single piece of wood as would be expected from Rembrandt’s
painting. And in fact, 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the piece of
wood in the original form of Portrait of an Elderly Woman in a
White Bonnet is from the very same tree as the wood panel used for
another painting by Rembrandt, his self portrait with a
听力部分的笔记和阅读部分的笔记不同,听力需要尽可能记得详细,毕竟听力内容不会像阅读内容那样复出了。
听完开头的两句话,我们就可以大胆自信地在笔记表的右侧第一行打上一个对勾了。毫无疑问,综合写作的lecturer就是过来唱反调的:这幅画就是R~的真迹,杠杠滴。
听力中的第一个论据:皮草领子是后来加上去的。完美反驳了左侧的阅读论据一。这里的细节能记多少就记多少。当然,如果有些词真的比较难,比如aristocratic,怕自己拼不对,那也可以省略不计。笔记见上图。
听力中的第二个论据:如果毛领子去掉,原画中的脸下方是浅色的领子,光影效果很合理。参考上图,这里的词汇都能轻松搞定吧。
听力中的第三个论据:拼凑的木板也是后来加上去的,原来就是一块单板。为的是让这幅画更大气,更值钱。这木板刚好和R~的自画像源自同一棵树。参考上图,词也都不难。
这里注意,如果在边听边记的过程中实在来不及,那就遵循”抓论据为主,记细节为辅“的原则。如果被听力拖累了,细节好多都木有记下肿么办,不着急,码字过程还是可以补救的,继续往下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打字写作阶段:
写作部分终于上场了。不少同学进入打字阶段就呆呆地举步维艰,这里Sindy干脆把每一句话的任务都讲清楚,方便大家学习和练习。共十三个要点。
这里的原则是每一句话都有自己的功能,我们把这种必须用上的拿分功能叫做
“要点”,一句话对应一个要点。当然,如果有些考生在实战中无法造长句,也可以把一个要点的那一句话分成两小句话。但是要点不能少。
这些要点分别是:
第1点:阅读中说了XXX。但是听力中说的是XXX。
第2点:阅读中的第1个论据
第3点:听力中的第1个论据
第4点:听力中的第一个论据的补充
第5点:打点句(点明这是第一个不同点)
第6点:阅读中的第2个论据
第7点:听力中的第2个论据
第8点:听力中的第2个论据的补充
第9点:打点句(点明这是第2个不同点)
第10点:阅读中的第3个论据
第11点:听力中的第3个论据
第12点:听力中的第3个论据的补充
第13点:打点句(点明这是第3个不同点)
有木有发现,除了第一句话,接下来都是“阅读——听力——听力细节——打点句”的节奏。
提醒一句,时态用过去式,或者现在时都可以,重点是要全文统一。
下面我们把这个结构用在刚才的栗子里试试:
阅读中说了XXX。但是听力中说的是XXX。
阅读文章说的是Portrait of an Elderly Woman in a
Bonnet不是出自伦勃朗的观点。但是讲话人驳斥了这个观点并用新的证据证明该画就是他的原作。
The reading’s conclusion (opinion/statement/judgment) is
that the Portrait of an Elderly Woman in a White Bonnet is not
Rembrandt’s work. But the lecturer rebuts the statement, and proves
it is Rembrandt’s work with new evidences.
阅读中的第一个分论点&&
首先,阅读指出这幅画在服装搭配上犯有低级错误,而伦勃朗(一个对画服装非常考究的大师)是不会犯这种错误。
Firstly, the reading passage demonstrates that the
painting has an elementary mistake of clothing-consistency, which
Rembrandt, a master of clothing-drawing, would never
听力中的第一个分论点&
但是,教授指出,画中的毛领实际是其他人为了增加该画的价值而加上去的,因而导致服装搭配不协调。
But the lecturer challenges this point by saying that the
inconsistency was caused by the fur collar, which was actually an
add-up by someone else, who was trying to increase its
听力中的第一个分论点的补充
原画的外套完全与帽子匹配,符合画中人佣人的身份。
The coat in the original painting perfectly matches the
hat, and fits the subject’s status as the servant.
打点句(点明这是第一个不同点)
这是讲话与阅读内容相左(矛盾/不同)的第一点。
This is the first obvious divergence where the lecturer
disagrees with the reading passage.
阅读中的第2个分论点
其次,阅读认为画中的光影效果也不符合伦勃朗的风格。
Secondly, the writer states that the light and shadow of
this painting is not like Rembrandt’s style.
听力中的第2个分论点
然而,教授指出,恰恰又是这个后加上去的毛领子导致了错误。
On the contrary, the lecturer illustrates that it was the
later-added fur collar again which caused the mistake.
听力中的第2个分论点的补充
原画中的衣服(毛领之下)是浅色的,其实能够反射出正确的光影效果。
The coat in the original painting, under the fur collar,
was a pure light color, which can reflect the right
打点句(点明这是第2个不同点)
这是讲话与阅读内容相左(矛盾/不同)的第二点。
This is the second explicit point where the lecturer
challenges the reading.
阅读中的第3个分论点
第三,阅读指出该画是画在由几块木板拼接的画板上,这与伦勃朗喜欢画在整块木板上的习惯不符。
The reading then indicates that the painting was painted
on a glued-together wood piece, which was not the style of
Rembrandt either, who used to paint on a single piece of
听力中的第3个分论点
关于此点,其实该画其实就是画在整块木板上,而周围的木板是改画人为了使其看起来更大更值钱而后粘上去的。
As for this point, the truth is that this painting was
painted on a single piece of wood, while the extra woods were added
by the painting-modifier(s) in order to make it grander and more
听力中的第3个分论点的补充
另外,最新证据发现,该画的木板与另外一个已经被证明是伦勃朗的原作的画的木板来自于同一棵树。
Plus, according to the newest findings, the wood panel of
this painting was cut from the same tree as another painting which
had been confirmed to be Rembrandt’s work.
打点句(点明这是第3个不同点)
这是教授用来澄清该画是伦勃朗原作的第三点。
This is the third point which the lecturer uses to clarify
that this painting is the real work of Rembrandt.
大功告成。谢谢阅读。
关于独立写作,如果赞多,会更新得更勤奋些。
--------------------------------------------------------------------------------------------------------------
资料下载专区:
(1)TPO1-36全套音频
链接:/s/1nt9jyKL
&密码:dmev
(2)TPO1-18综合写作阅读+听力文本
链接:&/s/1kToURBp
&密码: 6vgc
(3)OG电子版
链接:&/s/1dD6IeVv
&密码: i6c1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239,627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广州九微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GTER All Rights Reserved热门推荐:
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
  一、综合写作考试简介
  新托福写作主要分为两种题型,第一种是综合写作,考试时间是20分钟;第二种是独立写作,考试时间30分钟。本文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的专家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前者综合写作的特点与难点。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考试流程。首先,综合写作考试时,大家会先阅读到一篇大约300字的短文。阅读文章三分钟后,这篇文章会从屏幕上消失。然后开始听一篇相关话题的文章,只能听一遍,时间大约也是2~3分钟。听完听力之后,原来的阅读文章会再次显示在屏幕上,左边是阅读文章,右边空白处是写作文的地方。最后要求考生结合阅读和听力中的关键信息,写一篇150字以上的作文,写作时间为20分钟。屏幕右上角有字数统计,大家不需要一个一个去数字数。
  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的专家分析发现,几乎95%以上的考生对这种题型感觉到陌生,尤其是对于刚接触这类考题的考生来说,这类题目真是太难了,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又要读,又要听,特别是听力部分,如何能听懂并很好地把听力和阅读材料结合起来写成一篇思路明确,内容充实的文章就是这类写作的难点所在。要想突破这类题型,首先我们得做到知己知彼,方能一考便过!因此,不妨先来研究一下这类题型的特点。
  二、综合写作阅读文章的特点和难点
  纵览托福TPO的题目和近年来的真题,不难发现,综合写作这部分阅读文章的题材不仅是我们熟悉的生活类话题,而且还更喜欢考动物类,考古类,大家不太熟悉的话题。话题非常广泛,这就要求很多同学需要庞大的词汇量,不仅要认识reptile爬行动物,也要认识一般的encyclopedia百科全书这样的词。
  面对这些比较陌生的话题,大家可以去多读英美外刊,如美国国家地理杂志/, 提前阅读相关文章,增加对这种话题的熟悉感,熟悉一些生僻的动物词汇,比如bonobos矮黑猩猩。虽然这样的词汇不认识,不影响做题目,但是如果在考试前恰巧见过这样的词汇,相信很多同学就不会临考慌乱了。
  幸运的是,综合写作毕竟考的是写作,而不是阅读,因此其文章特点是结构相对简单,每一段都有且只有一个要点,每篇文章一般分四个段落,开头段加上正文的三个段落,而正文的三个段落又包含了三个要点。这些考生都可以在考试前做好充分准备,从而在临考的时候不慌乱,从容应对。从句型上来讲,文章的句子长度和用词偏难,而大部分托福考生正处于高中英语水平,尤其对即将出国读本科的同学,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这就需要考生拥有较好的语法知识,以及能够分析长难句的水平,更好的掌握文章大意。
  三、综合写作听力文章的特点和难点
  在听力文章上面,首先,语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很多同学抱怨语速较快,尤其听惯了慢速英语或从来不练习听力的同学。其次,听力文章在句型上,经常会有超长复杂句。这些都会导致听力水平不太好的同学跟不上。尤其是边听,边记笔记,就会遗漏大量的信息。最后,听力文章的题材之广,当考到了一些较难的话题,如托福TPO真题中关于昆虫的生活习性,或恐龙是不是恒温动物Endotherms这样的话题,一大片考生被陌生的话题,和一些生词吓倒。但幸运的是,在朗阁上过课的同学深知,综合写作听力文章的观点往往和阅读文章的观点相反或相关但不同,这就弥补了很多同学听力不足的短板。因为,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的专家通过授课实践发现,很多考生经过训练,是可以通过阅读的内容来猜出听力中的要点或是相关的大致信息的。前面我们已经提到,阅读的文章往往具有三个要点,这三个要点会在听力文章中被一一反驳掉。既然我们已经在考前知道了这一规律,何不好好利用这样的规律去弥补听力的短板呢?
  四、案例分析:
  根据日综合写作的真题回忆,让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这次阅读和听力分别讲了什么。阅读文章观点认为现代人的大脑变小了,可能有三个原因:1. 由于气候影响,现在的天气较以前热,生活在热的气候大脑往往较小。2. 由于农业的发展,人们吃的谷物较多,因为谷物中的蛋白质和维他命较少,而这些对维持大脑健康很重要。3. 从肌肉可以发现,大脑来管理肌肉,现在的肌肉比较小,所以大脑也比较小。
  我们来看一下听力文章是如何从三个方面反驳阅读的观点的,听力认为:
  1. 从两万年前到今天,全球温度多次上升和下降,而大多的时候温度一直在上升。(反驳了阅读中提到的脑是一直变小的)
  2. 有些国家在农业出现之前,就已经有记录证明人的大脑变小了,如Australia and South Africa的人们。(反驳了阅读中提出是农业导致人类大脑变小)
  3. 人的脑子变小了很多,而肌肉却只变小了一点点,两者变小的幅度不一样。因此肌肉的大小应该并不是影响大脑体积的主要因素,还有其它因素。(反驳了阅读提出的肌肉小就说明大脑小的理论)
  从以上这道题目可以很清晰地看出,阅读往往会从三个角度去提出自己的观点。而听力会分别对应阅读三个角度,提出反驳观点。在阅读完文章后,大家要立刻抓住阅读三个核心要点,找出阅读所谈到的三个角度,分别是气候温度,农业以及肌肉。利用听力与阅读观点对立的这一关系,可以提前知道,听力对于这三个角度的大致态度。
------ 关注微信bjlongre(考前预测,回复“预测”查看)------
------ 关注微信bjlongre(考前预测,回复“预测”查看)------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朗阁是中国最大的雅思、新托福培训基地之一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托福综合写作评分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