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问题:影响盘锦水稻蟹和蟹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知识点梳理
1、知识点的认识: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和一定的生存空间.2、命题的方向:本考点主要考查对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的认识.经常出一些结合一些实际的生活实例来判断哪些条件是生物生存需要的,哪些条件不属于生物生存所必需的试题.题型比较简单一般为选择和填空.3、解题思路点拔:例题: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在太空遨游了21小时,你知道他携带的维持生命的物质有哪些吗?解析:这道题表面看是在分析宇航员所携带的物质,实际是要明确生物圈能为其他生物提供它们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就在于它能提供生物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水、空气等.
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1、知识点的认识:(1)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我们可以用以下图示来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2)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概念图来表示:2、命题的方向:该考点主要考查对生态系统概念、组成及各部分作用等知识的理解及运用.除了选择、填空等题型,还可以联系食物链、食物网、生态平衡、实际生活实践例子考查一些综合性的题目.生态学问题了是热点问题,中考或会考时常用命题点,同学们要重点掌握.3、解题思路点拔:熟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理解其组成成分的作用、相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既包括部分又包括非生物部分.我们平时做题时会遇到这样题:一个池塘里的全部生物,属不属于生态系统?很显然该题忽略了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当然不属于生态系统了.再比如:给出个草原上的生物图示,图中有草、兔子、蛇、老鹰,问这是不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根据前面知识点里的概念图解,我们可以看出,图示中只画出了生产者:草,消费者:兔子、蛇、老鹰,没有画出消费者:细菌、真菌;另外也没有画出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等,所以该图示要想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话,还缺少分解者及非生物部分.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粪等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其中的微可以分解有机物产生水和无机盐,施肥的目的就是给植物提供生长必需的无机盐.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一片稻田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这...”,相似的试题还有:
一片稻田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这里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夺着阳光、养料、水分和空间,蝗虫、三化螟在稻秧上取食,青蛙是忠实的田园卫士,一旦发现害虫,会迅速地将其捕获….请回答有关问题(1)阳光、养料、水分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长,它们属于()因素.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关系.(2)从获得途径看,青蛙捕食蝗虫、三化螟等害虫的行为属于()行为.如果人们大量捕食青蛙,对该生态系统的影响是().(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是().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有关问题一片稻田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这里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夺着阳光、养料、水分和空间,蝗虫、三化螟在稻秧上取食,青蛙是忠实的田园卫士,是多种害虫的天敌.(1)阳光、养料、水分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长,它们属于______因素.(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上述资料中没有提到的组成成分是______.(3)水稻生长需要较多的含氮无机盐,如果缺少含氮无机盐,水稻植株生长缓慢、植株弱小、叶片发黄.请完成下面有关验证水稻生长需要含氮无机盐的实验.①取生长健壮、状态相同的水稻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两组.②将两组幼苗分别用塑料泡沫固定在A、B两个塑料容器中.③A容器加含各种无机盐的完全培养液.B容器加等量不含______的完全培养液.④将两组装置放在______条件的合适环境中培养,观察水稻幼苗的生长状况.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千古名句描绘了美丽的田园风光,也道出了农田生态系统中“丰年”与“蛙声”的某种关系.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做调查之后,所绘制的食物网简图.请回答:(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水稻属于______者,蛙属于______者.(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______的关系,这样就形成______.通过上述结构,生态系统进行着______和能量流动,能量在沿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特点是______和逐级递减.所以该生态系统中,______数量最少.(3)此图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若以X代表该食物网中的某生物,那么对于食物链:“水稻-→昆虫-→X-→蛇”,X既可以代表蛙,也可以代表______.(4)青蛙是人类的朋友,能消灭大量害虫,但有人为了经济利益,而大肆捕捉青蛙,这给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______.由此可见,人们的生产、生活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否则,会破坏______.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范文十篇】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范文一: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能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能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习重难点:1、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4课时) 一、知识回顾:
1、 观察和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下列为其一般步骤A.对资料进行
整理分析 B.明确目的、对象、范围 C.制订合理的方案D.如实记录调查过程。请你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 2、请根据本节所学的知识,将左右两边的内容相连接
形态结构特点
陆生生物与水生动物等 生活环境
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用途
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 二、课前预习
1.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_______________。它分为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 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因素是指____________
3. 如果有一天太阳突然消失,地球上首先死亡的将是绿色植物,这是由于光
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生物能适应环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
也能影响环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什么是生物圈?
6、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什么? 学习任务一:认识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1、 通过思考大熊猫与北极熊各自生活环境的不同,说说这两种环境有什么特
点?影响其生活的因素有
2、 叫做生态因素。
3、 在问题1当中,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有
属于生物因素的有
学习任务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认真观察教材第13页的“小麦田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 小麦的生长受到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2、 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附近炎热、降雨量丰富的地区。影响热带雨林分布的因
3、阔叶林分布在海拔低的地区,针叶林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课时(总第5课时) 学习任务三: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探究实验
1、[提出问题]:同学们按照要求利用课余时间捕捉到了一些鼠妇,能告诉大家,你是在什么样的地方找到鼠妇的?鼠妇适应什么样的环境?
2、[做出假设]:鼠妇适应
3、[设计实验方案]:要想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我们必须设计实验。 :现在提供实验材料有培养皿、干土、湿土,黑纸板,请每组同学设计
实验装置。
4、[进行实验]:解决问题。
5、[得出结论]:表格记录
6、[小组交流]:小组成员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小组之间交流,得出结论。 学习任务四: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生物会对周边环境中的其他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除了捕食关系以外,还有
2、 下列3种的生物现象,属于生物之间的哪种关系?
水稻与杂草争夺阳光和生长空间
一群蚂蚁一起搬运叶子
生活在人体肠道里面的大肠杆菌
3、每种生物都具有与其
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骆驼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发,以适应
环境;骆驼刺以其深长的根适应
海豹皮下有很厚的脂肪层,适应
环境;旗形树树冠的形状,适应
4、蚯蚓能使土壤
,排出物能增加土囊肥力。沙地栽种植物,能
1、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得影响“的实验中”,能否只用1只鼠妇?为什么? 2、实验中,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3、“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明了什么生物现象? 巩固练习
1、红树林植物的根能从水中吸收无机物,因此红树林能有效降低水质污染,这一事实说明(
A. 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 B. 生物依赖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C.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D. 生物能影响其生活的环境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相互影响,毫无作用 B.相互影响,毫无影响 C.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在大自然,生物适应环境。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A.森林可保持水土
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疏松土壤
4、 2008年奥运帆船比赛地—青岛,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藻类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
) . 阳光 B. 温度
C. 气体 D. 盐度
5、蝉在夏天正午叫得最厉害,当温度降低到24度以下时就会停止鸣叫。这一
现象中影响蝉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
D. 空气质量
6、在一片农田中,影响水稻生长得生物因素有(
) 1.阳光2.杂草3.水分4.土壤5.田鼠6.空气7.蝗虫8蚜虫
A. 1256 B. 3478 C. 1346 D. 2578
7、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8、下列各项中,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的是(
) A. 水滴石穿
B. 夏天人会出汗
C. 鱼离开水会死亡
D. 猫见老鼠就追赶
范文二:生物进化与环境的关系
摘要:本文讨论了生物进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环境诱发生物进化,同时生物进化过程中又对环境产生影响。
关键词:生物进化环境
生物是不断进化的。自有生物以来,生物就不断地变化着,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细菌到哺乳动物,从海洋生物到陆地生物,它们都是不断改变着。然而,物种具体是如何进化的呢?最有影响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主要是因为自然选择的结果,基因突变为它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控制生物进化的方向。遗传物质的变异是进化的内因,环境对遗传物质的变异起到诱发与筛选的作用,进化后的生物对环境又有反作用。生物可以适应环境,也可以影响甚至改变环境,所以生物和环境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环境诱发生物的进化
当一个稳定的环境突然发生变化,很多不适应的生物会大量死亡,但个别生物可以适应,于是相关基因随着物种内的繁殖而扩散开来,慢慢的很长时间后很多生物会适应环境,这就是进化。环境引起生物变异,但有些生物变异可以遗传,有些生物变异不可以遗传。生物的变异性状是否具有遗传性根本该变异性状是否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就是是否适应环境。杂交育种是培育品种的一个重要方法,所得的品种具有很多明显的优势性状,表现为器官发达、产量增加、抗性增强等,我们称之为杂种优势。杂种优势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不稳定性,很多杂交品种在杂种二代就没有任何优势性状可言。杂种优势之所以不能稳定遗传就在于它的优势性状与自然环境是不协调的,自然环境会诱导它自身的遗传物质系统重新组织,导致优势性状消失。
生物的变异性状是否具有遗传性不在于是否发生在DNA分子水平,即使是生物的变异性状发生在 DNA分子水平,相应的性状只要不与环境相协调,也会由于自然环境的诱导作用而使相应的基因发生沉默,从而使变异性状不能遗传给下一代。某一物种迁移到某一寒冷的环境中后,该物种的抗寒机制会得到加强,同时表现出相应的抗寒特征,该物种长期生存在寒冷的环境中,相应的抗寒特征就可以遗传,也可以说物种的抗寒特征与环境的寒冷是相协调、相统一的。非DNA分子水平的生物变异只要与环境相协调,也是会遗传给下一代的。这样经过几代,该物种就得到了进化。
生物必须从环境中不断获得物质与能量才能生后, 它们的形状和结构必然要随新环境而发生存。具体来讲, 生物界必须有水、阳光、空气等才能生存。长期生活在某一地区的生物,它们的遗传结构和特性受到这个地区生态因子的影响,并产生很好的适应性。但当环境条件改变,或迁居到一个新的地方时,它们的遗传结构和特性就会受到新的环境因子的影响,如果能忍受环境条件的变化,生物就会产生定向的诱导变异,由不习惯到习惯,并逐渐在新环境里顺利生存下来;如果不能,就会从时间长河中被淘汰掉。
在植物的进化中,由于地壳的运动,一些海洋地区变成了沼泽、陆地,生存于这些地区的水生植物会在陆生环境的诱导下自组织产生适应于陆地环境的性状特征,并不断发展进化,形成陆生植物。水生植物向陆生植物的进化,并不是一开始就完全脱离水环境的,而是生活在半水生半陆地的沼泽中,逐渐脱离水环境甚至适应干旱环境。同时许多旱生植物的叶子很小
甚至缩小成针刺状,而且根系发达。仙人掌的叶子在干旱的沙漠中渐变为刺状,减少水分的蒸发,保存水分,同时依靠肉质茎进行光合作用。生活在沙漠中的豆科植物骆驼刺,地上部分只有几厘米,而地下部分可以深达十几米,根系覆盖的面积达六七百平方米,发达的根系是旱生植物增加水分吸收的重要途径。
会飞的昆虫由于某种原因定居到海岛上之后,新的环境会改变它们的生长发育,最终形成独特的物种。大风、恶劣的气候、潮湿的环境、新的食物、光照的变化都可能会导致昆虫翅膀的生长发育发生障碍,形成残翅或无翅的昆虫,这种影响持续存在最终使昆虫的翅膀趋于退化消失。非洲马德拉岛上的甲虫翅膀发育不全或退化消失,应该就是这样形成的。
达尔文认为,曾经有个时期, 长颈鹿的颈子并不特长, 偶尔长颈鹿种群中有一些成员颈子长得比其他成员长些, 这是一种个体变异。颈子较长的长颈鹿跟其他动物竞争地上的食物, 它们可以从高树上得到部分食物。它们获得的食物比其它长颈鹿多, 它们中间能生存下去, 繁殖后代的个体也比较多。由于物种个体的变异发生, 常常会有一只幼长颈鹿生下来颈子更长, 这样的长颈鹿可以更多地获得食物。在食物短缺的年代, 许多颈子较短的长颈鹿饿死了, 而那些颈子长的长颈鹿却能适应大自然的这一变化, 因而得以生存。经过许多代以后, 只有颈子较长的长颈留存在种群中, 这就是区别原长颈鹿的一个新变异, 最后形成新物种, 它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生物的种群产生不定向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即环境的选择吗,其中的不适应环境的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从而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生物的起源和灭绝也都是生物不适应环境,被环境所淘汰的结果。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
二、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对环境的重大影响
2.1 生物在进化中对大气的影响
地球形成于大约距今46亿年前。那时地球上的温度很低,外面围绕着以氢和氦为主的大量气体,这是地球上的第一代大气。后来,地球在继续旋转和聚集的过程中,由于本身的凝聚收缩和放射性物质的蜕变生热,使原始地球不断升温,内部达到炽热的程度。由于重力的关系,密度大的物质沉向地球的内部,形成地核和地幔;较轻的物质则分布在地球的表面,形成地壳。最初形成的地壳比较薄,而地球内部的温度又很高,因此,火山频繁活动,从火山喷出许多气体形成第二代大气,又叫原始大气。原始大气的成分大致包括甲烷、氨、水蒸气、氢等,没有氧属于还原性大气。正是这种还原性大气,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了各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为地球上原始生命的起源创造了条件。原始地球表面的还原性大气(没有氧气,也没有臭氧层,紫外线直接照射地球表面)、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紫外线具有表面消毒的作用,在微生物技术中通常作为表面消毒杀菌的手段)和较大的昼夜温差都不利于生物的生存。所以,原始地球表面不具备生命普遍存在的自然条件。但是由于水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它可以有效地反射、吸收紫外辐射。在水体的一定深度,紫外辐射可以衰减到对生物没有损害的水平。而水较大的比热容和特殊的温度—密度效应,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条件。所以,原始生命起源于海洋一点也不意外。而且原始生命在产生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海洋依然是其最主要或者唯一的生活环境。原始的生命在海洋中繁殖、蔓延,消耗CO2,释放O2。加上大气层中的水分也在不断的光解产生游离氧,大气中游离氧逐步增加,还原性的大气逐渐转变成氧化性大气;并逐渐形成了臭氧层,减轻了地球表面紫外线辐射的强度;随着大气层的逐渐加厚,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差也逐步缩小等等。臭氧层犹如地球生物的保护伞,它的形成减轻了地球表面的紫外辐射,为地球生物的生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由于原始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对地球环境产生了有利于生物在地球上普遍存在的影响。当然,原始生命的生命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停留在定性改变的水平。
约在27 亿年前, 出现了含有叶绿素, 能进行光合作用, 属于自养生活的原始藻类, 如燧石藻、蓝绿藻等。这些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 进入大气后开始改变大气的成分[2]绿色
植物登陆是地球生态系统进化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迄今为止,发现的地球上最早的陆生植物化石,出现在距今4亿年前的晚志留纪至早泥盆纪的陆相沉积物中。这表明,绿色植物的登陆发生在距今4亿年前。绿色植物的登陆,改变了以往大陆一片荒漠的景观,使大陆逐渐披上绿装而表现出勃勃生机。不仅如此,陆生植物的登陆、进化与发展,完善了全球生态体系。与单细胞的海生藻类相比,陆生植物不仅具有更加强大的生产能力,而且其光合作用过程中大量吸收大气中的CO2,排放游离O2,从而大幅度改变了大气圈成分的比例。如果说原始生命改变了大气的性质(从还原性大气到氧化性大气),毫无疑问绿色植物的登陆为提高大气中游离O2的含量做出了重大贡献,最终形成了现存的大气。因此,4亿年前的植物登陆成功是地球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登陆的成功,就不会有今天的地球生态系统。
2.2 生物进化是土壤形成关键因素
植物登陆之后, 和地表的岩石层相互作用,开始形成土壤。土壤是陆地表面的疏松多孔体,又是一个胶体系统, 对于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有强大的吸附和释放作用。土壤的形 成使得易于流失的水和养分, 能在地表富集起来。土壤既是植物生活的物质基础, 又是植物生活的产物。土壤肥力的提高促进了植物的生长, 植物的繁茂又进一步促进了土壤肥力。[3]
参考文献:
[1] 邓小丽.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是生物进化的动力[J]生物学教学,- 4
竺笑. 遗传与环境在生物进化中的关 [J]. 家畜生态,):14- 15
[3 ] 徐慈根. 地球环境演化与生物进化[J ]. 生物学教学, - 5.
范文三:《鼠妇与生态因素的关系》生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阳光、空气、水、温度等非因素对生物生存的
2、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三、教学准备:
1、10只鼠妇,湿土,铁盘,纸板,玻璃板。
2、让学生在上课前捉好鼠妇,并观察鼠妇的生活
四、教学过程:
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生物,它们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叫生态因素,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生态因素与生物的有关内容。
一,生态因素分为两大类:
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物因素有哪些?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同学们按照要求利用课余时间捕捉到了一些鼠妇,能告诉大家,你是在什么样的地方找到鼠妇的?鼠妇适应什么样的环境?
学生兴趣很浓,问题激发起学生回答的热情,纷
纷举手述说自己捕捉鼠妇的经历与经验。提到潮湿、土壤、阴暗、花坛里、石头下等。
刚才同学们汇报了发现鼠妇的有趣经历,那么鼠妇到底适应什么样的环境呢?让我们共同来进行一个探究。
探究是我们进行生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有一定的步骤:
提出问题: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
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作出你的假设。
1.鼠妇可能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鼠妇不喜欢明亮、干燥的环境)。
2.鼠妇可能喜欢温暖的环境(鼠妇不喜欢冰凉的
学生相互讨论归纳出影响鼠妇生活的主要环境因
素是阳光和温度
要想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我们必须设计实
现在提供实验材料有培养皿、干土、湿土,黑纸板,请每组同学设计实验装置。
有了实验装置,怎样做才更容易成功?
进行实验,教师巡视,解决问题。
学生纷纷动手组装实验装置。培养皿里放在一半
干土,一半湿土,在湿土的上方盖上黑纸板,造成阴暗、潮湿的环境;干土上方直接接受阳光照射,造成明亮、干燥的环境。
小组成员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小组之间交流,得
学生讨论得出:把鼠妇放在培养皿的中间,即明
暗交界处,计算一定时间内鼠妇最终移至何处。
实验完毕后,你们认为应该如何处理鼠妇?
鼠妇喜欢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
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有光、水、温度等因素
绝大多数同学赞成把鼠妇放回大自然,接受情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人都要树立爱护大自然、
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在影响鼠妇生活的这些因素中,光、水、温度、
空气、土壤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因此称为非生物因素,除了这些没有生命的因素外,是否还存在一些生命的因素呢?
展开自己的想像回答: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微
生物会影响它们的生活,人类的捕捉也会影响它们。
大家说得很好,我们把影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
称为生物因素。
进一步直观地认识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扩展到农田中的益虫——青蛙。请同学们讨论:
1.青蛙少了,什么多了?什么会受到损失?
2.如果大量捕捉青蛙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学生进一步直观地认识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
学生展开讨论:青蛙少了,害虫多了,农作物减
产,人们经济利益将直接受到损失。
长此下去,将会破坏生态平衡,人们将会自食难
以下咽的苦果。
仙人掌。大家都知道仙人掌生活在沙漠中,沙漠
干旱缺水,这样恶劣的条件使许多植物望而却步,仙人掌却生活得很好,为什么?
叶——退化成刺,减少蒸腾作用;茎——贮水,代替叶光合作用;根——发达,深入地下吸收水分。
这样看来,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须适
应环境才能更好地生存, “秋海棠适应阴暗的环境”;“地星对环境的适应”;“保护色”;“螳螂的拟态”。
通过过观看动、植物适应环境的4个例子,提高
兴趣,进一步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课本P17页中图片,描述蚯蚓在土壤中生活的状
说出蚯蚓依靠刚毛运动,身体表面的黏液有助于
它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
你知道蚯蚓对自然界有什么影响吗?
通过教师讲解,认识到生物不仅适应环境,反过来
还能影响环境。
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
的关系非常密切.
请同学课后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家乡周围小溪流
中生物的生存状况。
六、课后反思
本教案力求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使学生
成为教学主体,以达到新的课程标准要求。
七、板书设计
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三,生物与环境的影响。
八、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 鼠妇的生活环境是
B.干燥的陆生环境
C.潮湿的陆生环境
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相互影响,毫无作用
B.相互影响,毫无影响
C.毫无关系
D.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 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属于
A.生物因素
B.非生物因素
二、简答题
1. 在某一农田里有庄稼、农业害虫、蛙、蛇、老鼠等,请你谈谈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把一只小白鼠放于盛有足够食物和水以及栽有绿色植物的密闭容器内,它会不会死亡?试分析其原
工作单位:
南华县龙川中学
联系电话:
范文四: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选择题
1.鼠妇的生活环境是 (
B.干燥的陆生环境
C.潮湿的陆生环境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相互影响,毫无作用
B.相互影响,毫无影响 C.毫无关系 D.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属于 (
) A.生物因素
B.非生物因素
4.在大自然,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A.森林可保持水土
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疏松土壤 5.俗语说“鱼儿离不开水”。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6.苹果树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橘树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起制约作用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7.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树林底下好乘凉
C.鸟类迁徙
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中的诗句,它主要描述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9. 2008年奥运帆船比赛地—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藻类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
10.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如图所示。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 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
11.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 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 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2.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中,最为确切的是(
) A.菊花之所以在秋天开花,与秋天的温度较低有直接关系 B.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仅指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各种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 二、填空题
1.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______________。它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 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果有一天太阳突然消失,地球上首先死亡的将是绿色植物,
这是由于光合作用需
要____________________。
4.(08山东省)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05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07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最低点。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
所示为北极狐。其推测理由是 。
(2)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
相适应。 (3)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请你预测北极狐的命运将会怎样? 。
(4)为了不让地球继续“变暖”,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至少答出两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1.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2.阳光 空气 水 温度 土壤 3.光能 4. (1) B
因为B耳小、短,热量不易散失
(2)生存环境 (3)减少甚至灭绝
(4)植树造林,减少废气排放(开发绿色能源等)
范文五:1.1.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情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教学过程:
请大家观看大屏幕上的图片。请你思考这说明了生物和环境之间的一种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生物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生物,它们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叫生态因素,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生态因素的有关内容。
CAI展示课题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讲述:请同学们根据你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推测环境中有哪些生态因素能够影响生物的生存。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在CAI 中展示总结并展示相关图片。
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土壤。
2、 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总结]: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
讲述:各种植物和动物都会有各自的手段适应相应的环境。
CAI 展示沙漠中的仙人掌。
仙人掌。大家都知道仙人掌生活在沙漠中,沙漠干旱缺水,这样恶劣的条件使许多植物望而却步,仙人掌却生活得很好,为什么?
(叶——退化成刺,减少蒸腾作用;茎——贮水,代替叶光合作用;根——发达,深入地下吸收水分。)
CAI 展示动物适应环境的手段。(保护色和拟态)
蚯蚓与环境相互关系图。
说明生物一方面适应环境,另一方面对环境也有影响。
总结: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小结:通过刚才大家的思考分析,我们了解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下面我们可以通过教材上的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来进一步明确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CAI 展示探究活动主要内容以及鼠妇的简介。
探究是我们进行生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有一定的步骤:
首先我们要提出问题: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例如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嘛?
然后作出假设:环境会影响鼠妇的生活。例如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当然同学们也可以相互讨论一下,作出你们的假设。
[假设]:1.鼠妇可能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鼠妇不喜欢明亮、干燥的环境)。
2.鼠妇可能喜欢温暖的环境(鼠妇不喜欢冰凉的环境)。
[设计实验方案]:要想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我们必须设计实验。
[推荐器材]:现在提供实验材料有培养皿、干土、湿土,黑纸板,请每组同学设计实验装置。
验证假设1的装置
验证假设2的装置
[提问]:有了实验装置,怎样做才更容易成功?[设计数据记录表]:附后。
[提醒]:假如实验完毕后,你们认为应该如何处理鼠妇?
[小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人都要树立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七、板书设计
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因素
1、 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非生物因素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范文六: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考点名称: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生物圈的概念:
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的开放系统,是一个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自我调节系统,是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
生物圈的范围:
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大气圈的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在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是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
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在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是生物,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定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半径为6370km的球体,从地心到地表可划分为三个圈层:地核(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地壳表层是土壤岩石层,地球温度随深度而升高,地表温度为常温,到地壳下沿温度可达1000摄氏度,地幔温度高达摄氏度,地核温度高达摄氏度,最高不超过5000摄氏度。
生物圈的基本厚度:
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易错点:误认为整个地球都属于生物圈: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将这一簿层叫生物圈,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存地壳内部是不可能有事物存在的。
考点名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环境的概念: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还指存在于它周围的影响它生活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素的概念: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它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上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它们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产生着影响
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日储存能量。 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些植物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如小麦、玉米等。有些植物只有在密林下层较阴暗处才能生长得好,如人参、三七等。光对动物的影响也很明显.如蛾类多在夜间涌动,绝大多数动物在白天活动。鼠妇(潮虫)总是存阴暗的地
温度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一定的限度时,生物就可能受到伤害,甚至死亡。
温度也影响生物的分布。如苹果、梨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香蕉、菠萝不宜在寒冷地区栽种。③水分
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如在干早的荒漠地区,只有少数耐干旱的动植物能生存;而在雨量充沛的地区,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
空气影响动植物的生活。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一氧化碳,动物的呼吸需要氧气等。
特别提醒:生物圈虽然能为各种生物提供阳光、空气、水和一定的温度等,但不同的生物对各种非生物因素的要求不同,从而影响了它们在生物圈中的分布。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捕食、寄生、共生、竞争、合作等关系。
①捕食关系: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如七星瓢虫与蚜虫
②寄生关系: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且从这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存的现象。如水蛭寄生在牛等牲畜体内、菟丝子寄生在其他植物上。
③共生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存一起,相互有利,离开后一方或双方都难以生存的现象。如清洁虾在鱼类的体表.以吞食细菌为生,兼为有类“治病”。
④竞争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空间等的现象。如杂草和农作物争夺养料和生存空间。
⑤合作关系: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存一起,彼此互为有利的生活关系.两者彼此分开后仍能独立生活。如寄居蟹和海葵。
特别提醒: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各种生物,如影响某一株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不仅包括它周围的杂草、农业害虫、鼠类等,还有它周围的其他小麦植株。混淆不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水分、空气、温度、光照、土壤等。如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是光照、温度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造成仙人掌叶变为刺的主要是水分:在东北地区的林区。出现山脚下是落叶阔叶林、山腰处是红松林、山顶处是冷杉林的现象,影响这种分布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
混淆生物因素中的寄生关系、共生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寄生,竞争,捕食、共生等关系。捕食指的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竞争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这种生活关系称为共生关系。寄生指的是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这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营养来维持生存的现象。
考点名称: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做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定计划:
1. 材料用具:每个小组10只鼠妇,湿土,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
2. 实验装置: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在盘内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3. 方法步骤:
(1)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实验;
(2)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静置2分钟
(3)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多次。
4. 实施计划:实验过程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考点名称:探究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探究方法:分小组选择3种不同环境(灌木丛、草坪、裸地)在一天内,选择早中晚3个时间段分别测试3种环境的湿度,每次测试时,要测量3个数据,每个数据的测量时间相隔8-10分钟,把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来,取平均值,然后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全班进行交流。
探究实验:
1、提出问题:
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
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在裸地、草地或茂密的灌丛中,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
3、验证实验:
(1)实验设计:探究植物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分早、中、晚三次,每次分草坪、裸地及灌木丛三个地方进行实验,为了准确,每次每个实验进行三次,并取其平均值。
(2)实验用具:干湿记、记录本。
(3)实验记录: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相对湿度
裸地 草地 灌丛
早晨 48% 52% 62%
平均值:41.3% 平均值:54.3% 平均值:59.3%
中午 17% 20% 41%
17% 33% 31%
平均值:16% 平均值:30.3% 平均值:39%
晚上 49% 60% 76%
47% 64% 80%
38% 70% 78%
平均值:44.7% 平均值:64.7% 平均值:78%
(4)实验结果:从数据记录表可以看出:早晨,不同地方的空气湿度有差异,灌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中午,不同的地方空气湿度有差异,灌丛的空气湿度最大。
范文七:第一单元
了解生物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达标测评题
1、香蕉在北方地区不能很好的生长,影响它生长的主要因素是(
A.北方降雨少
B.北方温度低
C.土壤酸碱度不适
D.光照强度不够 2、下列属于生物间合作关系的是(
A.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B.一群麻雀一起去觅食
C.两只狗为争骨头而争
D.小鸟为占巢区而在周围鸣叫 3. 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缺乏(
D. 适宜的温度?
4. 柑橘在北方生长不好,影响柑橘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5. 下列各项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A. 食草动物
6. 一块农田中,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C. 田间杂草
7. 同种生物之间(
A. 有互助、有斗争
B . 无互助、无斗争
C. 只互助不斗争
D. 只斗争不互助
8.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 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
B. 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不利的?
C.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D. 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9. 各种动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野鸭趾间有蹼是对(
)生活的适应。?
10. 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地球土壤层的形成,为动植物在陆地上定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这说明(
A. 生物不能改变环境
B. 生物能改变环境?
C. 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D. 生物能改变环境,而环境不影响生物?
11. 猫头鹰有利爪与(
)生活相适用。
12. 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因为(
A蚯蚓要见阳光
B土壤中的温度太低
C. 蚯蚓要寻找食物?
D. 土壤中缺少氧气
13. 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这主要是(
A. 骆驼刺喜欢沙土
B. 骆驼刺怕被风刮走?
C. 骆驼刺需要营养物质
D. 骆驼刺对缺水环境的适应?
范文八:七年级生物导学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目标:
1.掌握生态因素的概念及分类。
2.了解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分别包含的内容。
3.掌握设计对照实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4.能根据题目具体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什么关系。
一、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本第12页,完成以下题目:
1.生物圈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___________,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______________。
3.生态因素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因素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光、温度、水等属于___________,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叫做___________。
(二)观察课本第13页图1-12,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海拔越高温度越低,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__________的地方,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________的地方,这说明________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2.沙漠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这说明________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3、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于光照不同引起的,应当使两种环境中除____以外,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他条件都保持相同,也就是说,只有光照是不同的,_______就是这个实验的变量。
4、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_____________。在探究过程中,还需要排除______________的影响。
(四)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_______关系,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此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必须________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______和 ________着环境。
【对学群学】
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小D用如下图装置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时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他在长方形的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营造出明暗两种环境。将20只鼠妇分成两组,分别同时放入铁盘两侧的中央,静置两分钟后,进行统计。
(1)根据上述实验过程,
你认为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统计得出的结果是:明亮一侧有10只,黑暗一侧有10只。据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光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李阳认为小D的这个结论不科学,建议他作如下改进:?两组鼠妇个体大小尽量相近;?每小组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将实验重复多次。该同学应该采纳的建议是___________..。
(4)小D采纳了李阳的合理建议,改进了实验方案后,得出的实验结果是:明亮一侧4.8只,黑暗一侧15.2只,根据这个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能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了光,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做完后,应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讨论说出
2.课本P17例子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判断原因
三、达标检测:
1、下列生态因素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A、玉米田里的土壤
B、玉米杆内的玉米螟虫
C、降雨量的多少
D、光照强度
2、麦田中的小麦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关系
B、捕食关系
C、寄生关系
D、合作关系
3、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那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4、“烟台苹果”享誉全国,但生产它的烟台和威海却不生产柑橘。造成此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5、有一种鸟类的生活习性是①白天休息,夜晚觅食②到秋天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影响这两种习性的环境因素依次是(
A、阳光、空气
B、阳光、温度
C、温度、水分
D、水分、温度
6、猫头鹰和田鼠的关系属于(
7、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是10只而不是一只的 生物 与 环 境 的原因是(
A、减少误差
B、数量多便于观察
C、便于计算
D、好玩关系 非生物因素:
9、实验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完成中,各个实验小组测得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不相同,则草地的空气湿度应为(
) A、取各组的最大值
B、取各组的最小值
C、其中一个小组三处的平均值
D、各小组草地测的平均值
10.一年生植物冬天死去后用种子越冬昆虫冬天死去后用卵越冬这表明(
A、它们不适应环境
B、它们适应环境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有限
D、它们是生存斗争的失败者
11.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A、候鸟迁徙
B、山顶的旗形树
C、蛾类夜间活动
D、仙人掌叶特化成刺
12.制约骆驼刺的根系比地上部分多的环境因素是(
13.到了寒冷的冬天北方的阔叶树纷纷落叶松树却郁郁葱葱,这说明(
A、它们都适应了北方寒冷的天气
B、北方的阔树叶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松树比阔叶树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D、阔叶树与松树进行生存竞争。
14.下列成语中,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的是(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15.人们将水葫芦这种植物引到滇池在那里蔓延威胁到了那里的生物生存。这说明了(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对环境产生影响。
16.南方地区遭受了罕见的冰冻灾害造成某地区的植物大面积死亡,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生长发育
17.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生存环境的实例(
A银杏树在秋天落叶
B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湿度 C草履虫净化污水
D蚯蚓的活动改良板结的土壤。
18.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叶片比陆地的小主要与哪种生态因素有关(
19.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20.在水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 ①阳光②田鼠③稻螟④土壤⑤杂草⑥空气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学习反思:
范文九: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主备:吴春光
学生姓名:
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能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能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能力目标:1、培养观察、动手操作及设计实验的能力。2、培养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培养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情感意识。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一、自主学习:(课本P12-17)在饭店中有一道菜叫“炸田鸡”,所谓田鸡就是青蛙。
青蛙少了,什么多了?什么会受到损失?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__________。
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叫
,生态因素分为
影响生物生存的
称为生物因素,
在影响生物生活的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没有生命的物体,称为
。 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同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
才能更好地生存。例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生物的生存也能
环境,例如:蚯蚓能疏松土壤。总之,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 二、合作探究
A、[提出问题]:同学们按照要求利用课余时间捕捉到了一些鼠妇,能告诉大家,你是在什么样的地方找到鼠妇的?
鼠妇适应什么样的环境?
B、[做出假设]:鼠妇适应
C、[制定计划]:要想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我们必须设计实验。 &推荐器材&:现在提供实验材料有培养皿、干土、湿土,黑纸板,请每组同学设计实验装置。
D、[实施计划]:教师巡视,解决问题。
E、[得出结论]表格记录:
F、[表达和交流]:小组成员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小组之间交流,得出结论。 三、展示交流:
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根据你所了解的自然常识,试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关系如:
合作关系如:
竞争关系如:
寄生关系如:
四、点评小结: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生物因素:捕食、竞
争、共生和寄生等。
二、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
和交流。 五、达标检测
1.鱼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2.生物因素是指(
A.生态因素
B.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 C.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D.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一切因素 3、下列不是鲫鱼生活的环境因素的是(
A、河中的水
B、水的温度
C、同种类的鱼
D、岸上吃草的动物 4、仙人掌生活在荒漠中,叶特化为刺,茎膨大有储存功能,茎表面绿色,有光合作用的功能,请问它的这些特征是适应什么生存条件的(
A.缺乏空气
B.缺乏阳光
C.缺乏水分
D.缺乏营养
5、蚯蚓一般营穴居生活,但夏季雨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活动,这里影响蚯蚓活动的生态因素是(
A.雨后较低的气温
B. 雨后较少的食物
C.雨后的土壤中较少的氧气
D.土壤中过多的雨水造成压力
6、在茂密的森林中,大树下面的植物长得纤弱,这主要是由于哪种因素的影响(
) A、没有充足的空气
B、没有充足的阳光
C、温度过低且水分不足
D、生存空间狭小
评价等级:
批阅时间:
范文十:鸿桥中学“立人课堂” 模式学案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探究实验的六个要素。
2、能说出什么是对照实验,会使用控制变量法。
3、通过“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形成保护生物和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什么是对照实验,探究实验的六个要素。 学习难点:会设计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根据捕捉鼠妇时所观察到的生活环境,发现并提出问题,然 后通过讨论,陈述探究实验过程,总结本书第一个探究活动的六个要素。
2、结合影响生物生活的几种非生物因素,具体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学习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了解变量唯一,其他等量的实验是对照实验。 学习过程设计:
一、阅读实验材料,自学实验步骤。(时间
1、依据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文P14-P16,用铅笔针对目标进行圈点勾画。
2、阅读课本表格中的探究实验,总结探究实验的六个要素。
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时间5分钟)
1、根据实验材料和生活经验,提炼信息,针对探究问题具体提问。 2、作出假设的依据:你在什么地方发现鼠妇的?
三、理清思路,实验预备(时间8分钟) 1、实验思路: 2、材料用具:
3、实验装置:
四、操作实验,收集数据(时间10分钟) 1.写出你的操作过程
2.记录数据→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3.思考下列问题:
a.在该实验中,能不能不用10只鼠妇而用1只呢?为什么?
b.在完成实验进行实验结果统计时,为什么不用一个组的结果而要计算全班的平均值?
五、总结方法规律,反思实验误差(时间10分钟) (一)控制变量法
2.本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如果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变量又是什么?
(二)对照实验
1.本实验中,你如何证实你定的变量会引起结果的不同?
2.如何避免出现误差?
六、达标检测:(时间5分钟)
1.科学探究是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其中的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下列有关对照实验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不相同
B.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D.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2. 在探究实验设计中,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选项是(
) A.有空气和无空气
B.明亮和阴暗 C.20℃和5℃
D.温度和湿度 学(教)后反思
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稻田蟹先收蟹还是水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