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气候自南向北依次为什么气候

中国气候分区 【范文十篇】
中国气候分区
范文一:中国农业气候区划
一、农业气候资源概述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由于东南部濒临太平洋,南近印度洋,东部和南部湿润多雨, 西北内陆远离海洋而少雨干旱。全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从大兴安岭起,沿长城, 经甘肃南部和川西大雪山脉一线以东为东部季风区;昆仑、阿尔金、 祁连山脉以南为青藏高原区;西北干旱区的南部与青藏高原相接, 其东南部接东部季风区。
我国光能资源丰富,年总辐射量为35-83×l0焦耳8/平方米,但利用率尚低。热量资源方面,东部农业区≥10℃的积温为℃, 跨温带、亚热带、北热带,可满足一年一熟至一年三熟。大致在4100℃、6000℃的地带分别是一熟与二熟、二熟与三熟的分界线。我国夏季偏热、 冬季寒冷的特点,使一年生喜热作物种植的界线偏北, 而多年生越冬作物的界线偏南。水分资源方面,我国年平均降水量600多毫米,地区变化幅度很大,由东南沿海的2000毫米向西北减少到50毫米以下。
我国农业气候特点是:①生长期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小, 一年生喜温作物可以种在纬度较高的地区,也有利于进行复种。 春季气温北方升温快,南方因多雨天气升温较缓慢,南北之间平均气温差异缩小;夏季7月平均气温长江流域与华北平原仅相差2℃左右,而与东北差4-8℃。秋季北方降温快,南方较慢,南北之间差异增大。冬季1月平均气温长江流域与华北平原相差达6-10℃,与东北可差16℃以上;②雨热同季,有利于充分发挥气候资源的生产效力。我国大部分地区随着温度的升高,降水量增加, 夏季气温升到一年中最热时期,降水量达到最大值。 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75%,≥10℃生长期内降水量约占60-90%不等。 东部由于热量丰富,降水比较充足,一般多适合农作物的需要,喜温作物种植面积大; ③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有利于形成优质高产的农产品。 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由南而北,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年较差由南部的8-18℃增大到北部的30-48℃,年平均日较差由南部的6-8℃增大到北部的10 -14℃。大陆性强对农作物蛋白质合成有利, 如北部和西北地区小麦品质比南部好,日较差大的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 有些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比日较差小的地区为优;④气候类型的多样性, 有利于发展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可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多种需要; ⑤一些重要的农业气候要素的年际变化大,农业气象灾害多。以降水量年变率为例, 主要农业区的平均年变率在10-30%之间,生长期中各月的变率更大, 以南北纬度差异很大的两地为例,北京在39-83%之间,广州在29-96%之间, 年际变化大对于多熟制地区的年总产量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由于季风强弱、 迟早和大气环流的年际变化,以及短期强烈天气的偶然发生, 我国常有农业气象灾害发生,每年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
二、分区论述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遵循农业气候相似性和差异性, 区划指标具有明确的农业意义,主导指标与辅助指标相结合,按照指标系统,逐级分区。 分区系统依次为农业气候大区、农业气候带、农业气候区。 农业气候大区主要反映光热水组合状况的差异和气候生产潜力的高低; 农业气候带的划分主要考虑具有明显地带性的热量带及能够反映农业生产的熟制、 不同种类经济林木和作物地域分布、越冬状况和产量等方面的热量特征值; 农业气候区着重考虑非地带性的农业气候因素。全国分为3个农业气候大区,15个农业气候带,55个农业气候区。
Ⅰ.东部季风农业气候大区 位于我国东半部广大区域, 面积占全国面积的46%。农业耕地占80%以上,人口占90%多。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较肥沃,物产丰富,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主要农业气候特点如下:
1.季风活跃,夏季东南季风、西南季风盛行,潮湿气流向北、西北方向运行。气候湿润多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热、光资源; 冬季受大陆气候的影响,盛行西北风,气候干燥寒冷。 北方农作物有越冬期,南方大部地区冬季只能种喜凉作物,偶有寒害、冻害发生。
2.光、温、水资源丰富。东部季风区太阳辐射年总量33.5×108-58.6×108焦耳/平方米。大部分地区总量达到46×108-54.4×108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时数为小时, 大部分地区小时,光资源可以充分满足作物高产的需要。≥0℃积温在℃,由北向南逐渐增多,有各种类型的作物和品种或不同熟制的生产。年降水量在400至2000毫米以上,南方多,北方少,可以发展各种水、旱作和多熟种植。
3.水热同季。东部季风区温度与降水量的增减同步,夏季温度高,降水量多,冬季温度低,降水量少。雨热同季北方比南方更明显。 夏季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40-75%,冬季占5-15%,温度升高与降水增加正好与农作物需水多的季节相一致,这有利于发展水稻、玉米等喜温、喜湿高产作物。水稻几乎全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玉米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玉米面积的75%。
4.农业气候类型多样。东部季风区地跨北温带至热带广大地区,具有各种气候类型,而不同气候类型形成了特有的名优特产。 热带气候优越,适于橡胶、咖啡、椰子等热带特产生产;南亚热带有甘蔗、荔枝、 龙眼、紫胶等特产;中、北亚热带有柑桔、茶叶、油桐、油茶、漆树、苎麻、 蚕桑等名特产;暖温带有苹果、梨、枣、板栗、烟等名优产品; 中温带有甜菜、人参、鹿茸、貂皮、红松等特产;北温带有鹿茸和貂皮特产。 粮食作物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也有不同的优质品种,如东北的大豆,华北的小麦,亚热带的油菜、蚕豆等。
5.气候复杂,农业气象灾害频繁。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农业气象灾害多且频繁。主要的灾害有旱、涝、低温、冻害、干热风、冰雹等。 就整个东部季风区而言,这些灾害几乎每年都在一定范围内发生。 干旱影响的范围最大,有春旱、伏旱、秋旱等危害各种农作物;涝灾在东北地区、 华北平原、长江流域、华南地区都时有发生;沿海地区有台风危害; 在乎原低洼地区有淹害或内涝;在山区暴雨造成冲刷和水土流失。 低温是中温带和南方晚稻主要灾害,柑桔、茶树、冬小麦等有冻害危害, 华南有热带作物寒害发生。干热风主要危害北方冬小麦。冰雹局部毁坏农作物。
本区可分为北温带、中温带、南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 南亚热带、藏南亚热带、北热带、中热带和南热带。
Ⅱ.西北干旱农业气候大区 位于我国北部与西北部, 包括内蒙古、吉林、宁夏、甘肃部分地区及整个新疆。 西北于旱农业气候大区的东部以年降水量≥400毫米出现频率50%等值线并参照日平均风速≥5 米/秒的日数,作为农牧气候过渡带南界,而与东部季风农业气候大区相邻, 西部的南界则以≥0℃积温3000℃等值线与青藏高寒农业气候大区接壤,除南疆、东疆为南温带气候外,主要为中温带气候。本区主要农业气候特点如下:
1.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全区年总辐射量在50.2×108-67.0×108焦耳/平方米之间,多数地区为58.6×108-67.0× 108焦耳/平方米。全年日照时数在小时之间,有的地方达到3300小时以上,比东部季风区多400-1600小时。
由于总辐射多,而且紫外线辐射也较东部地区为多, 加之气温日较差大,因此本区果实着色浓,品质优良。
2.降水少,变率大,季节分配不均。本区降水量由东向西迅速递减,在本区东界年降水量的最高值比最少值多2-3倍,甚至达5倍以上。
本区缺水牧场面积很大,内蒙古东南缘、山西北部、 甘肃中部等农牧交错地带农业干旱十
3.积温有效性高。本区春季升温快,夏季热量条件较好,各地日较差也较大,日平均气温≥10℃期间的日较差一般在13-18℃。 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丰富的光、热资源得以充分发挥,积温有效性较高。 半干旱地区降水多集中于高温的夏、秋季,牧草能在雨水到来的短期内迅速生长, 对农牧过渡地带的农作物也十分有利,如能采取有效的旱作农业措施, 并发挥日较差大、光照多的优势,农、林、牧结合, 可以进一步提高积温的有效性。
4.风能资源丰富,沙化严重。本区多数地区全年日平均风速≥5 米/秒的天数在50天以上, 从呼伦贝尔草原沿大兴安岭西侧经阴山山脉到甘肃北山一线以北多达80-120天,甚至200天以上。大风对发展中、 小型风力机,为农牧业提供动力十分有利。但在干旱、 半干旱地区大风导致土地风蚀沙化十分严重。
本区分为干旱中温带和干旱南温带。
Ⅲ.青藏高寒农业气候大区 东起横断山区,西抵喀喇昆仑, 南至喜马拉雅,北达阿尔金山-祁连山北麓。总面积250多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1/4强。由于地势高亢,气候寒冷, 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农业气候区域。主要农业气候特点如下:
1.太阳总辐射能多。青藏高原各地的太阳辐射能年总量58×108-87×108焦耳/平方米,远较东部各地的46×108-53×108焦耳/平方米多,为我国辐射能的高值区。
2.年平均气温低,暖季温凉,最热月平均气温不高,积温少。青藏高原各地年平均气温多在-6-3℃之间,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25℃。特别是青藏高原中部,稳定≥0℃日数仅100多天,积温低于500℃。
3.基本没有绝对无霜期。高原上不仅最冷月平均气温比我国东部同纬度地带低,最热月的极端最低气温亦多在0℃以下,因此,霜冻任何月份都可能发生,基本没有绝对无霜期。
4.水湿状况差异悬殊。藏东南的巴昔卡、前门里一带,年降水量多达毫米,有热带雨林、季雨林分布,年湿润度>1.0, 属潮湿气候。而喜马拉雅山脉北坡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年降水量仅400毫米左右,植被为山地灌丛草原,年湿润度0.3-0.4,属半干旱气候。 到西北部的羌塘高原和柴达木盆地,水汽难于到达,年降水量18-60毫米,年湿润度<0.1,到处是荒漠。
本区农业主要集中在水利条件较好的一江(雅鲁藏布江)两河(拉萨河、年楚河)和黄(河)湟(水)谷地,主要种植小麦、青稞、豌豆、马铃薯等。东起青藏高原边缘的丽江,西抵日喀则,南自江孜, 北到柴达木盆地,都是我国一季喜凉作物单产最高的地区。 青藏高原是放牧畜牧业为主的地区, 与我国西部-北部牧区生态气候条件完全不同,天然草场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67%。青藏高原空气稀薄,高寒缺氧,家畜以对高原生活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牦牛、藏羊、藏马、 藏猪等为主,黄牛、骡、驴、骆驼等也有分布。 青藏高原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于林木生长。甘南、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流域,藏东南及喜马拉雅南坡等地,有大面积生长良好、树干高大笔直的云杉、冷杉林分布(祁连山区也有云杉林,但面积不大),总面积达1.6亿亩以上,木材蓄积量23.4亿立方米,占全国木材蓄积量的1/3。
本区分为高原寒带、高原亚寒带和高原温带。
范文二:中国气候
1.青藏高原地区因海拔大都在4000米以上,因此属于高原山地气候;2.西北地区大部分远离海洋,靠近亚洲高压源地,大陆性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3.黑龙江和内蒙古的北部地区,纬度较高,年积温在1400°以下,属寒带针叶林气候;4.华北和东北地区及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在八百毫米以下,受夏季风影响,属温带季风气候;5.江南、华南和西南地区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较大,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为中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西双版纳地区和雷州半岛及台湾南部地区,位于热带,大部分时间受西南和东南季风控制,常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
中国区域划分:
按经济带划分1.东部沿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18个省、区、市)。
2.中部内陆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区)。
3.西部边远地区: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9个省、区)。
按行政区域划分:
1.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个省、市、区)。
2.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大连(4个省、市)。
3.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宁波、夏门、青岛(10个省、市)。
4.中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深圳(7个省、市)。
5.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5个省、市)。
6.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个省、区)。
中国经济区域划分
① 三大地带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
②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
③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自治区。
①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面积79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0696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历史上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
②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二市两省。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127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在对外开放中成绩显著。
③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总面积
21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3582万。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在改革开放的许多领域先行一步,人力资本丰富,发展优势明显。
④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三省。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2019万。这一地区面临港、澳、台,海外社会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
⑤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三省一区。总面积160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863万。这一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处内陆,战略地位重要,对外开放不足,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⑥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总面积68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23085万。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良,人口稠密,对外开放程度低,产业转型压力大。
⑦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三省一市一区。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24611万。这一地区地处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对南亚开放有着较好的条件。
⑧大西北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两省三区。总面积398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5800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市场狭小,向西开放有着一定的条件。
鉴于目前关于中国区域的各种划分方法存在众多弊端,不便于深入分析地区差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的课题报告《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提出了划分中国(大陆)区域的一种新方法。
这种方法把中国分为八大区域,即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区。报告指出,各地区在地域范围、人口规模和富裕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
大西北地区地域最为宽阔,西南地区人口最为众多,东部沿海地区最为富庶。
综合各特征,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实力、产业能力最强,市场前景最大,是中国21世纪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中国是一个大国,幅员广阔,陆上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千米,2001年,人口达12.8亿。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如2001年,上海市人均GDP高达37382元,而贵州省人均GDP只有2895元,两者相差10倍以上。因此,研究中国的区域问题,必须把中国分成若干不同的区域。20世纪50年代,有关方面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沿海和内地;60年代,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区域经济研究的活跃和深化,人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划分方法。
主要有:(1)三大地带。这一方法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
大地带,但不同的时期,每个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不同。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
施,三大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逐渐被确定了下来。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
个省市;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
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自治区。
(2)六大综合经济区。包括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3)七大经济区。包括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
(4)九大经济区。这里有两种划分方法。第一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黄河中游流域、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等。第二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北部沿海、北部内陆、东部沿海、东部内陆、中部内陆、南部沿海、西部内陆和西南内陆等。
(5)九个“大都市经济圈”。包括沈大(沈阳、大连)、京津冀(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石家庄)、济青(济南、青岛、烟台)、大上海(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宁波、杭州)、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吉黑(长春、哈尔滨)、湘鄂赣(武汉、长沙、南昌)、成渝(成都、重庆)等。总的来看,目前中国区域的划分方法比较零乱。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官方比较接受的是“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法。区域划分既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方便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和区域政策的分析。
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我们认为,为适应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之需要,中国区域的划分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空间上相互毗邻;(2)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结构相近;(3)经济发展水平接近;(4)经济上相互联系密切或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5)社会结构相仿;(6)区块规模适度;(7)适当考虑历史延续性;(8)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型;(9)便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对照以上原则,可以发现,前面提到的各种划分方法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的区块过大,不便于深入分析区域差别;有的没有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性,不便于搜集整理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数据;有的没有考虑历史延续性,提出的概念与常识不符;有的覆盖的区域不全,不是完整的区域划分。根据以上原则,考虑到目前各种划法的种种弊端,我们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八大区域。
范文三: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1. 南方地区:终年温和湿润.成因:位于低纬度地区,全年的温度较高,且沿海,多降水.所以形成了这种气候特点.
2. 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成因:位于中纬度地区,因此冬季的气温较低又因为大部分在内陆再加上干燥而寒冷的冬季风.所以形成了这种气候特点.
3. 西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成因:深居内陆,离海较远,含水汽的暖湿气流无法到达,再加上周围有高大的山脉的阻隔,所以形成了这种气候特点.
4. 青藏地区:四季如冬.成因:海拔太高,因此气温太低,再加上山脉对夏季风的阻碍作用.所以形成了这种气候特点.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各有什么问题,出现的原因,解决措施.
北方地区:
1.东北平原——我国十分重要的农业和重工业基地,在发挥其土地和资源的同时,应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集中分布,旱涝,盐碱,风沙严重
旱灾(春):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径流小,植物蓄水量大
涝灾(夏):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盐碱(春):不合理灌溉,蒸发旺盛,降水季节变化大 风沙(春):土质疏松,气温回升快,植被覆盖率低,多大风天气 解决办法·····综合治理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原因: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地形崎岖,过度垦植和放牧,不合理采矿
解决办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小流域综合治理(固沟,护坡,保原)
(两大问题)
1.干旱——位于欧亚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小,
2.土地沙漠化严重——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多大风天气
解决办法····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中河治理
问题:水土流失,山区土地肥力下降,平原旱涝灾害频繁,土壤贫瘠
原因:低山丘陵广布(横断山脉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高温多雨
治理:植树造林,发展立体农业,退耕还林
问题:土地荒漠化,湖泊变小
原因:过度放牧,湖水蒸发旺盛
解决:建设人工草场,发展旅游业,围栏封育,加强宣传,
范文四:中国的气候
一、单项选择题
(2012·天津模拟)读我国大陆东部季风区四地日平均气温≥10℃的开始日期与结束日期示意图,回答1~2题。
1.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2.当③地的纬度较④地低,则③地可能是(
) A.东南丘陵
C.四川盆地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的统计数据可知,图中四个地点≥10℃的持续天数不同,根据积温的基本分布规律可知,纬度越低的地区≥10℃的天数越多,所以图中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是①③②④。第2题,图中③地的积温数值低于④地,所以其纬度一般应高于④地,但其实际纬度低于④地,所以还应有使其温度降低的其他因素,如较高的地势等。
B.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新疆自治区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日向新疆各地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做好北疆防御冰凌及融雪型洪水和南疆抗旱工作准备。据此完成3~4题。
3.南疆与北疆之间的山脉为
) A.阿尔泰山
4.南疆与北疆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为
) A.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答案 3.B 4.B
解析 天山以北称为北疆,以南称为南疆;由于天山北部为来自北冰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读下面“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5~7题。
B.地形差异 D.人类活动
5.图中等值线为年降水量线,a,b,c之间的关系为(
) A.a<b<c
B.b=c D.b<a
6.c等降水量线在酒泉南部弯曲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7.甲地比乙地(
A.纬度高地势高
C.日照时间较短
答案 5.D 6.C 7.D
B.年太阳辐射量小 D.气温年较差较大
解析 该图为我国西北地区部分区域,图中两条b线之间区域数值应小于b,a城处于天山山地,故a>b。酒泉位于祁连山北麓,受地形影响,年降水量线发生弯曲。甲处比乙处纬度高,但不一定地势高,甲地深居内陆,大陆性特征比乙地更显著,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读下图,回答8~10题。
8.A地与B地降水量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C.下势面性质
B.地形地势 D.海陆位置
9.有关图中Ⅰ区和Ⅱ区的正确叙述是(
) ①Ⅰ区的主要自然植被是温带荒漠草原 ②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③Ⅱ区的主要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④Ⅱ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河流洪涝和污染
B.②③④ D.①③④
10.关于年等降水量线的正确叙述是(
) A.年等降水量线①的数值为800毫米 B.年等降水量线②的数值为800毫米 C.年等降水量线③的数值为800毫米
D.年等降水量线②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的0℃等温线大致吻合 答案 8.D 9.C 10.C
解析 第8题,该图是我国北方中东部地区,A地位于内陆,降水较少,B地位于沿海,降水较多。第9题,Ⅱ区位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第10题,图中年等降水量线③大致在秦岭——淮河一线,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雨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回答11~12题。
11.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高度 B.距海远近 C.气温高低
D.地表植被
12.该区域自然灾害主要有(
) A.沙尘暴
答案 11.B 12.A
解析 该组题通过区域图分析西北地区降水的分布规律。第11题,西北地区降水东西差异显著与距海远近有关。第12题,由于该区域降水少,植被稀少,地表松散物质多,加上风力大,主要的自然灾害为沙尘暴。
读下表,据此回答13~15题。
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
B.泥石流 D.水土流失
A.纬度位置
C.海拔高度
B.海陆位置 D.洋流性质
14.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原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15.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答案 13.B 14.C 15.A
解析 第13题,从气温年较差和年降水量可判断③→②→④→①大陆性渐强,这是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的差异。
第14题,从气温和降水可判断,①④两地位于干旱半旱地区,②③两地位于东部季风区,春汛出现在东北地区。
第15题,②处位于半湿润地区,以种植业为主,③地区一月气温小于0℃,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农田类型以旱地为主,青稞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①处位于西北干旱地区,农业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2012·四川文综)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回答16~17题。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D.植被
17.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答案 16.C 17.A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定位和图表分析能力。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位于青藏高原。第16题,表中显示青藏高原冬季温度不太低,夏季温度较低,这主要是地形因素造成的。夏季海拔高,使得青
B.台风 D.暴雨洪涝
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冬季因海拔高,冷空气难以侵入,气温不太低。第17题,青藏高原海拔高,雪山冰川广布,多雪灾。地形因素使该地受台风影响小;该地降水较少,暴雨日数少,泥石流和暴雨洪涝灾害少。
二、综合题
18.(2012·东城检测)读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年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气温变化有明显特点,请你归纳出三点。
(2)图中四城市年降水量的变化情况显示,我国________。(选择填空)
A.夏季降水量的比重自南向北递减 B.夏季降水量的比重自南向北递增 C.年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 D.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3)根据图归纳广州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4)根据图中信息,指出哈尔滨所在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多发时间。
答案 (1)夏季(7月)普遍高温(都在20℃以上,温差小于10℃);冬季(1月)南北温差大(达30℃);自南向北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
(3)降水特征:年降水量多(在2 000毫米左右),集中在夏季(800毫米左右)。形成原因:(广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雨季长;台风活动较频繁。
(4)寒潮,冬半年;洪涝灾害,夏季。
19.读西太平洋副高西部500百帕等压线图(副高脊线位置图)和江苏省部分年份梅雨天数统计图(甲、乙两图中的小写字母代表月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甲乙两图中代表8月的字母是:____、____。
(2)在b、c所代表的月份,图示A地区农业生产活动很可能遭受的主要气象灾害各是什么?
(3)推断1958年我国东部冬、夏季风强弱特点并简要说明推断依据。
(4)分析乙图中B地区10月常见天气特征并说明原因。 (5)甲乙丙三图说明我国东部地区降水量在时间变化方面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以减少其危害?
答案 (1)d e (2)b(6月):洪涝;c(7月):伏旱。 (3)特点:夏季风较正常年份要强,冬季风较正常年份要弱;依据:夏季风强,冬季风弱,东部锋面雨带北进速度快,江苏省梅雨天数短。(或特点:夏季风较正常年份要弱,冬季风较正常年份要强;依据:夏季风弱,冬季风强,东部锋面雨带北进速度慢,江苏省梅雨天数长。) (4)天气特征:阴雨天气较多(西南秋雨)。原因:受地形阻挡,冬季风南下过程中势力减弱,与暖湿气流相遇成锋,锋面滞留形成阴雨天气。 (5)特点: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年际变化大。措施:兴修水利工程,调节水资源时间变化;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疏通河道,加固堤防等。
范文五:区域地理-中国的自然地理概况练习题
1. 在夏季风强的年份,我国容易出现
A.南涝北旱
B.北涝南旱
C.西涝东旱
东涝西旱 2.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①北方太阳高度低
②南方白昼长,北方白昼短
③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 A.①
D.①③ 3.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属于(
A.湿润区、亚热带
B.湿润区、热带
C.半湿润区、亚热带
D.半湿润区、暖温带
下图为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4~5题。
4. 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5. 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6.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 7.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①北方太阳高度低
②南方白昼长,北方白昼短
③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 A.①
下表为我国五个自治区行政中心城市气候资料表。读表格数据,回答8~9题。
8.代表银川的序号是(
D.④ 9.城市①冬春季节降水较多的原因是受(
A.副高控制
B.蒙古高压控制
C.热带气旋影响
D.西风气流影响 下图是日8时~4月19 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脊控制
B.锋面活动
C.反气旋过境
D.热带气旋影响 11.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A.江汉平原
B.四川盆地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12. 读“我国部分区域沿106.5°E所作地形剖面及气候要素资料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7月气温的变化特点及成因。
(2)分析图中山脉降水的坡向变化及成因。 (3)分析A山脉南北两侧的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
(4)图中B、C两处的地形区分别为
。按照我国干湿区的划分,两地区均为湿润地区,但B地区东部在7、8月份常出现旱情,而C地区全年干旱频发。试分析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
13. 读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油菜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起新疆,东至沿海各省,不论是青藏高原,还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总可以看到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
(1)根据图示信息,归纳我国东南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2)4月1日的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在黄淮流域有明显向北凸出之势,为什么?
(3)我国东部6月1日和7月1日油荣开花日期等值线呈什么方向延伸?为什么?
(4)新疆塔里术盆地周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的分布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13. (1)气温变化受地形影响明显,谷地或盆地气温高,山地气温低(海拔低处气温高,海拔高处气温低)。
(2)南坡降水量大于北坡。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
(3)A山脉北侧河流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南侧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4)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B地区东部7、8月份受副高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C地虽降水丰沛,但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大量渗入地下,导致地表缺水。 14.(1)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大致呈纬向分布(或油菜花由南向北依次开放);我国东南部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或太阳直接点位置由南向北推进,气温也随之由南向北逐渐上升)
(2)该地区春天升温比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山地更快。
(3)呈东北一西南方向延伸。此时,全国普遍高温,水分条件成为主要制约因素。距海洋越近,水分越足,开花日期相对较早。
(4)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呈半环状分布,随海拔高度上升而推迟。地势成为这里主要的制约因素。地势低处气温高开花日期早,高处气温低开花日期晚。
范文六:中国的气候导学案
考点1: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 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图1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表1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耕地 居民点 公路及桥梁
河流 等高线及高程
(1)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6分)
(2)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12分)
考点2: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干湿地区的划分
.(2014北京卷)读图2,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12分)
考点3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3.(2015o)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崇礼作为雪上项目主赛场的气候条件。(8分)
为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张家口市积极推进能源生产结构调整。 (2)举例说明张家口市能源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地理条件。(8分)
考点4: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对比及其影响
4.(2014浙江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题。
材料一:下图为云贵两省部分区域及相邻地区略图。
100°104°
图中锋准静止锋是我国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下表为图中安顺和昆明的气候统计数据。
(1)安顺和昆明位于准静止锋两侧,比较两地冬季气候差异,并解释其原因。(12分)
中国的气候导学案 参考答案
(1)(6分)
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四季分明。 (2)(12分)
冬季遇寒潮(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冬春降水少,春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2分);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
2.(12分)(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
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12分)
3.【答案】
(1)与周边地区相比较,崇礼冬季积雪时间较长,在75天以上;平均风速较小,在2米/秒以下。
(2)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如风速较大,开发风能;日照较充足,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开发生物能。 【解析】
(1)联系图示,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从积雪量、风速角度去分析。 (2)联系清洁能源,结合当地条件分析,可发展太阳能、水能和沼气。 考点: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区域经济、气候、能源
4.(1)安顺比昆明:气温低;降水量大;降水日数多 安顺受冷气团控制,在准静止锋的下方; 昆明受暖气团控制;准静止锋位置稳定少动
范文七:中国区划、地形、气候、河湖专题练习
1、图中①、②两地之间的山脉是(
我国某著名葡萄酒企业拥有集葡萄种植、葡萄酒
生产、研发、生态旅游、文化展示等为一体的六
2.宁夏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打造西部“葡萄酒都”的战
略目标,与山东相比,在宁夏兴建酒庄的明显优势条件
A.水热充足,土壤肥沃
B.地价便宜,劳动力成本较高
C.培植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
D.光照条件好,葡萄
国庆节七天长假,南昌市某高校上大学的小明想约本班几个同学一起外出旅游。王浩和李晖提出去昆明,郭亮提出最好去海南,陈敏想去武夷山,小华提出去北京。但他们每人只有不足一千元的花费,又想让旅行社全包。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回答判断3~4题。
3.他们最宜选择的旅游风景地是
4.选择的主要理由是
A.旅游费用
B.交通条件
C.身体状况
D.旅游观光地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5~7题。
5甲处的地形名称是(
A.喀斯特溶洞
C.新月形沙丘
6.形成甲处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泥沙的堆积作用B.地质年代风积作用
C.地质年代岩浆喷发 D.第四纪冰川堆积作用
7.甲地区所属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读“西宁至拉萨一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10---12题。
8.剖面线所在地区的地形特点大致是(
A.山高谷深,地形崎岖
B.地面坦荡,沃野千里
C.地势高峻,波状起伏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9.夏半年,与拉萨相比,西宁(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降水较少
C.气温低10℃以上
D.白昼较短
10.在农业原料优势的基础上,该地区适宜发展(
A.纺织工业
B.造纸工业
C.地热、太阳能发电
D.制糖工业
右图表示我国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
12.等值线在②处明显向北弯曲,其主要
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读某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
B.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C.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
14.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
判断A点等值线的数值是
15.该区域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
汛期分别是
B.积雪融水
C.冰雪融水
16.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
林草繁茂的绿色王国和丝
路重镇。楼兰古城消失的主
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灌溉用水增多,沙漠侵吞
D.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
图5为我国部分地区一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17.8℃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D.大气环流
18.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相近,但温度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有
①地势高低
②距海远近
③寒潮影响
④洋流影响
读黄河干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回答8-9题。
19.A附近河段的水质要好于B附近河段,原因可能是(
A.A河段附近农耕区,农业用水量大
B.B河段支流多,A段支流少
C.A河段径流量大,工业污染少
D.B河段流域年蒸发量小于A河段
20.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
A.都以土地荒漠化为主
B.都以水土流失为主
C.甲以土地荒漠化为主,乙以水土流失为主
D.乙以土地荒漠化为主,甲以水土流失为主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据研究,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到22℃之间的地区.适合于作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
21.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
B. 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
C. 东部沿海受到海流影响
D. 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
22.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冬季避寒旅游的是
A.珠海 南昌 B.南昌 贵阳 C.贵阳 厦门 D. 厦门 珠海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图9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
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A.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华北地区高温多雨
24.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黄梅时节家家雨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清风细雨湿梅花
图9表示了我国70°E-102°E附近范围内高山林线高度随纬度变化的情况。读图完成25-26题。
25.我国高山林线的高度
A.在30°N附近变化最小
B.在30°N以北变化只受温度的影响
C.在30°N以南降低是因为地形的影响
D.从高纬到低纬持续上升
26.沿30°N一线地区
A.热量条件优越,畜牧业是重要的经济支柱
B.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脆弱
C.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具有开拓南亚市场的重要意义
D.煤炭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27.读图:珠江流域图,回答:
(1)填注图中用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2)读图,判断广东省的地势特点,并说明判断依据。
(3)说明珠江(西江)上游与下游在水文特征上最显著的差异
(4)简要分析珠江流域水能开发的有利条件,以及水能开发对流域内经济 发展的影响。
28.读我国西部某地区地理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A所在省的
从城市的地域形态上看属于
,试简要分析原因。
(2)B湖是
,试分析近年来该湖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
(3)C处是享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等多种称号的
,试分析该地区发展旅游资源的优势与不足。
(4)在松潘以北地区有我国一块著名的沼泽地,试分析该地区形成沼泽的自然原因。
29.下图为某地区水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条河流之问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山
脉,该山脉的名称是——,列举此山脉
与我国的哪些重要的地理界线吻合?(列举四条)
(2)B河流域及其以东地区是我国洪涝灾害易
发地区,试分析原冈。 简称为
(3)C湖西岸附近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有哪
些?说明治理措施,
中国区划、地形、气候、河湖专题答案
27.(1)桂林
(2)地势特点:北高南低。
判断依据:河流自北向南流
(3)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下流航运价值大.
(4)有利条件:① 流量大,落差大),峡谷多,水能资源丰富。
② 离经济发达的广东省距离较近。
影响:珠江流域的水能主要分布在西江中上游,水能的开发:
① 能有效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 可以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③ 水能开发的大量投资,将推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
并拉动相关产业
④ 能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1)甘或陇
由于A城市是我国西部重要城市兰州,从图中可以看出兰州位于黄河岸边,由于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水资源是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再加上南北两侧为山地,制约了其发展,故城市沿黄河分布,为条带式分布。
(2)青海湖
近年来,青海湖水面在不断缩小,主要自然原因是该地区天然降水偏少,造成入湖水量减少,同时由于“温室效应”不断加剧,蒸发量增加,造成入湖水量少于蒸发量,使湖面缩小;其次,在湖泊流域范围内人类活动加剧,截留了大量流入青海湖的径流量,致使流入湖泊的水量减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3)九寨沟(1分)
优势:旅游资源独特,具有非凡性,游览价值高,集群性好
不足:经济距离长,位于深山区,交通的通达性较差,旅游的环境承载量较小
(4)①该地区年降水量在400至800毫米之间,属于半湿润地区;②该地区地势低洼,附近河流向此聚集,排水不畅,同时黄河亦流经此地区,水源充沛;③该地区地处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全年气温均比较低,蒸发微弱。
范文八:中 国 气 候 (一)
一、单项选择
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①北方太阳高度低 ②南方白昼长,北方白昼短 ③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 A.①
D.①③? 2、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发生水旱灾害,与此相关的因素是:
A.地形复杂
B.海岸线漫长
C.夏季风强弱变化
D.纬度位置? 3、形成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水汽,最主要源地是: ①热带太平洋
②温带太平洋
③印度洋 ④大西洋?
D.①②③? 4、以下省会在非季风区的是:
①西宁 ②兰州
③呼和浩特
D.都不是? 5、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1000毫米降水量线
④一月份0℃等温线?
D.①④? 6、下面有关我国气温与降水描述,错误的是: A.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
B.吐鲁番的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 C.我国夏季气温最高地方是吐鲁番盆地
D.火烧寮是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7、下列山脉既是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又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是: A.秦岭
D.大兴安岭 8、当西南季风控制我国西南地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华北遇春旱
B.江南有梅雨
C.东南遭台风
D.华南有寒潮 9、我国的草原多分布在 :
A.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B.非季风区的高原和山地 C.东北、西南的边缘山区
D.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 读右图回答10—12题: 10、图中山脉属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的是:
D.④ 11、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12、河流在乙处附近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
B.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C.植被较少
D .蒸发量增大 右图是我国某岛屿略图,据图回答13-14题
13、a地与b地相比,建立盐场的优势条件是: A.气温高
B.附近海域盐度高 C.降水少
D.地势低平 14、该岛近年经济发展迅速,主要因为:
①区位优势
②资源优势
③政策优势 ④科技基础优势 A.①②
D.①②③④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据此回答第15-16题:
15、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B.6~7月 C.6~8月
16、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读右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①地降水多于②地,其主要原因是: A.①地位于沿海,②地位于内陆
B.①地位于山地迎风坡,②位于内陆盆地 C.①地受准静止锋控制,②地受副高控制
D.①地有暖流经过,②地有寒流经过 18、有关③④⑤所代表的三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河为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B.③④两河注入印度洋
C.④河是我国径流量最大的河流
D.⑤河为内流河
右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
20、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下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21-24题。
21、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A.山顶2900米处 B.南坡海拔2200米处 C.南坡海拔2500米处
D.北坡海拔2100米处 22、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A.10℃ B.20℃ C.30℃ D.40℃ 23、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A.海拔较高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24、图中④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右图为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①地势②年太阳辐射量③7月均温 B.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 C.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 D.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 26、a、c两地环境问题的分别是:
A.a地水土流失严重,c地环境污染突出
B.a地水患不断,c地灰霾频袭
C.a地多滑坡、泥石流,c地多地震
D.a地草地退化,c地气象灾害
右图为我国某地区正常年份地下潜水位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7-29题。
27、该地区最可能是:
A.云贵高原
B.松嫩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 .黄淮海平原 28、该地区7、8月潜水位较低,原因是:
A.受准静止锋控制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受气旋控制
D.处于夏季风背风坡
29、当该地区地下潜水接受补给最多时,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C.我国江淮地区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
D.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沙尘暴天气
读右图,回答30-33题。 30、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水源
B.水源、气温
C.水源、光照
D.土壤、地形
31、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A.太阳能、生物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地热能
D.地热能、天然气
32、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③所示山区: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海拔高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3、图中④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 A.河谷灌溉农业——小麦
B.绿洲灌溉农业——棉花 C.温带草原畜牧业——细毛羊
D.山地畜牧业——滩羊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荣幸地印上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回答34-35题。
34、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A.甲图上的景观
B.乙图上的景观 C.丙图上的景观
D.丁图上的景观 35、乙图上雄伟壮丽的景观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B.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 C.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二、综合题
36、下图表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的降水和气温情况,其中柱状图表示降水,曲线图表示气温,最左边的纵坐标表示降水量(单位:毫米),最右边的纵坐标表示气温(单位:℃),读图后回答:(9分)
(1)图中A代表
。 四地气温曲线图中,夏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为___
____。 (2)图中可以读出,在我国季风区内降水量集中在___
___季节;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
。 (3)我国季风区内降水和气温时间配合特点是
,这种配合特点
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
37、(12分)下图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一座‘东—西’走向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下表为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降水统计表。读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表信息可判断,该地形区的名称是
,所属气候类型是
;该山脉的名称是
,该山脉是我国
区的重要界线。 (2)影响该山山麓自然带A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条件;该山地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其主要原因是
(3)该地形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治理措施?
38、读某地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积温、降水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该剖面图延伸的方向是
方向。图中的省会城市是
。 (2)积温值A地高于D地的原因是
。 (3)B、D两地相比,D地距离海洋较远,但降水却比B地多约35%,原因是
(4)相关资料表明,海拉尔市和图中省会城市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其原因是
。 (5)C地所在地形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不利自然条件主要是
39、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20分)
左下图四川盆地等高线略图,右下图是重庆市气温降水柱状图。
四川盆地历史上就是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盆地平均人口密度达
到400人/km以上,属于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材料三
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地处河流交汇处是其早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由于该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错,形成了一个分散式的城市。下为重庆市略图
(1)该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高,原因是
。(2分) (2)简述图示地区的中等城市分布规律
;城市规模与数量的关系是
(3)根据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的
点,判断依据是
。 (4)重庆市是长江上游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简要分析其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
。 (5)图中甲所示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和三峡枢纽有什么影响:
。 (6)2008年5月汶川发生强烈地震,下列措施有助于减轻灾害影响的是(
A.加强地震研究,建立地震监测、预报和预警机制 B.工程建设中要尽可能避开断层、陡崖 C.普及防震抗震知识,提高公民防震意识
D.在地震多发区禁止建设水库、桥梁等大型工程
中 国 气 候 (一) 答 案
一、单项选择
二、综合题
36、(1)哈尔滨
(2)夏(或夏秋)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降水量最多的时候,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或雨热同期);这时正是农作物生长时期,雨热搭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37、(1)内蒙古高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季风(或内流)
非季风(或外流)
南坡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北坡丰富
(3)草原退化,荒漠化现象严重。
措施: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土地结构;发展人工草场;禁止过度放牧;解决农村燃料问题,禁止过度樵采。
38、(1)西北——东南
哈尔滨市 (2)A地地处谷地,地势较低,D处地处山坡,地势较高;冬季A地比D地距离冷空气源地远
(3)D处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B处为雨影区(背风坡)
(4)海拉尔市比哈尔滨纬度高,太阳高度低,但夏季日照时间长,地处半干旱地区(非季风区),晴天多,年太阳辐射总量与哈尔滨相当
(5)商品谷物农业
平原面积广,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积温低,生长期短。
39、(1)北有山地阻挡冷空气南下(2分,一个要点是北侧山地,一个要点是阻挡冷空气) (2)多分布在海拔低于500米的地区(1分);多分布在河流两侧(1分);规模越大,数量越少,反之越多(2分)(3)A(1分);位于城市中心地区;流交汇处,是城市早期发展的中心;交通便利(1分,答一点)(4)附近有煤铁资源;水陆交通便利;市场需求量大;地形起伏较大(每点1分)(5)水土流失(2分);使该地区土壤流失,肥力下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地表侵蚀加剧等(任一点2分)
河流泥沙增多,使库区淤积加剧(2分)
(6)ABC(2分,答对一个得1分,三个全对2分,错选则不得分)
范文九:3.4中国的气候
1.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请在图中用色笔描出一月0℃等温线,该线大致位于我国____(山脉)、____一线,向
西沿伸至____高原东缘。
(2)从海口到磨合,温度大致相差____℃,温差较大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
___;②________________。 2.读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图上28℃等温线用色笔描出,并写出气温最低的区域所在的地形区名称________。 (2)漠河与海口气温大致相差____℃,________是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征。 3.读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下列各温度带的代号填在图中恰当位置,正确表示温度带的分布。
F.高原气候区
(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与一月平均气温____℃等温线一致,其东段都位____一___
(3)说出下列地区所处的主要温度带:
平原:①东北平原____、②华北平原____、③长江中下游平原____。
盆地:④四川盆地____、⑤塔里木盆地____、⑥准噶尔盆地____、⑦柴达木盆地____。
高原:⑧黄土高原____、⑨内蒙古高原____、⑩云贵高原____。 4.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找到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并用色笔描出。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____线,经____高原东南边缘;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
____(山脉),经____高原东南边缘,最后进入____高原东南部。
)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5.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示意图(如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画出非季风区的范围。 (2)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夏季风的风向。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以哪些山脉为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不同月份的雨带,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1)按雨带推移的时间顺序,将A、B、C、D图重新排序,________,并用文字描述。 四、五月份____,六月份____,七、八月份____,九月份____。 (2)雨带的推移主要是由____风的进退所决定的,雨带的降雨类型属____雨。
(3)我国南方和北方雨季的长短有何差别?南方雨季开始____,结束____,雨季长;北方雨
季开始____,结束____,雨季____。 学海导航
一、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越往南,气温越高。
原因:(1)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长比南方短。(2)冬季风对北方影响显著,南方由于重重山岭,阻挡影响小。
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原因: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比南方小,但白昼时间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辐射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3.温度带
根据积温的多少,我国自北向南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特殊的高原气候区。
地区、华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甚至黄河中下游地区也能受其影响。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其他区域为非季风区。大致界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区别方法
习惯上我们把受夏季风显著影响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显著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由此可见,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区别主要在于受夏季风的影响是否显著,事实上我国受夏季风的影响不显著的非季风区(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以西以北)的大部分区域却明显地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1.特征: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2.我国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①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南北普遍高温,使我国南北方都能种植喜温作物;②雨热同
期,利于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③气候复杂多样,使我国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1(2)四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最小的是____。
(3)一月份,北京的气温比纽约低____℃,七月份齐齐哈尔比巴黎高____℃。
(4)由上表可以看出:冬季,我国是世界上同纬度气温最____的地区;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是
世界上同纬度除沙漠地区以外气温最____的地区。这说明,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____特点。
四、主要灾害性天气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寒潮:秋末、冬季、春初常有强冷空气从西伯利亚一蒙古一带侵入我国,形成严寒、大风、霜冻天气,即为寒潮。全国只有西藏、云贵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小。
【例4】读“寒潮路径图”回答。
材料:在南方地区寒冷季节,对柑橘等经济作物要进行培土、熏烟,以提高地温,防御寒潮灾害。 (1)寒潮入侵的季节不同,经过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天气现象,下列有关图中各地寒
潮天气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寒潮入侵①地区常带来风雪迷茫,寒冷彻骨的天气
B.寒潮到达②地区,由于冷空气干燥,常出现少雨雪多风沙的天气 C.4、5月份,寒潮冷锋到达③地区常使该地区成为全国多雨中心 D.春秋季节寒潮入侵④地区可带来大规模雨雪、冰雹天气
(2)2008年寒潮灾情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填序号),此次持续寒潮天气对当地农
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3)今年我国部分地区的冰冻雨雪灾害就是寒潮异常强势所致,雪灾已造成llll亿元的损失。这次雪
灾对自然灾害的防御带来什么启示?
双基过关 一、选择题
2.下列有关我国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B.曾母暗沙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漠河是我国冬、夏气温最低的地方
D.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 3.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B.地形 C.洋流D.冬季风
4.四川盆地冬季暖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
5.我国既不受冬季风影响,也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 A.塔里木盆地B.雅鲁藏布江谷地 C.云贵高原D.藏北高原
6.关于我国降水的正确表述是(
) A.降水量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增
B.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80%集中于7、8两个月
C.北方一些地区的水旱灾害发生频繁,是因为那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小 D.湿润地区的年降水量必须达到800毫米以上
7.下列山脉既是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阶梯的界线,又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是 (
A.秦岭B.太行山
C.阴山D.大兴安岭
8.全国不受寒潮侵袭的地方有 (
③滇南谷地
④雅鲁藏布江谷地 A.①②
D.③④ 二、综合题
9.读中国季风进退与雨带推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线表示____的分界线,B线表示________的分界线。 (2)将图中所代表的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山脉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3)图中C、D、E三线表示我国雨带移动多年平均位置,表示6月份的是____线,表示4、5月
份的是____线,表示7、8月份的是____线。
(4)我国夏季风进退的快慢与____有关,雨带的降雨类型属____雨。
(5)当我国雨带推移到C位置时,长江流域出现____天气。当雨带推移至D位置时,长江流域
出现____天气。
(6)下列有关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正确叙述是(
A.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均分布在季风区内
B.非季风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 C.季风区既受冬季风影响,又受夏季风影响
D.非季风区既不受冬季风影响;也不受夏季风影响 (7)我国北方和南方雨季的长短有何差别?
10.读我国部分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下面的表格。
【答案】(1)秦岭
受季风的影响
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1)青藏高原
南北普遍高温
(1)略(2)0
淮河(3)中温带
青藏高寒区
【答案】(1)略(2)秦岭一淮河
青藏(3)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答案】(1)略
(3)大兴安岭
巴颜喀拉山
【答案】(1)DBAC
夏季风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
到达长江流域
到达东北、华北
撤到长江以南
(2)夏季锋面
(3)早晚晚早短
【解析】东亚地区季风气候显著,冬季受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气压中心吹出的偏北风的影响,东部大部分地区低温少雨;夏季东亚东部地区受来自太平洋、印度洋偏南风的影响,降水丰沛。我国东部地区就处在东亚季风区内,冬季主要受冬季风的影响,夏季东部地区、西南地区主要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在东部季风区,冬夏季节风向明显不同,随之而来的是气温和降水方面冬夏季节也有很大的差异,越往北方,差异越大。
我国季风气候有大陆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气温方面,东部季风区内的大部分,冬夏季节气温有明显差异,气温的年较差比同纬度地区偏大。
(1)齐齐哈尔:42.2℃
巴黎:l5.9℃
北京:30.9℃
纽约:23.6℃
(2)齐齐哈尔
3.6(4)低
【解析】(1)寒潮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所以寒冷,水汽较多,风雪迷茫。(2)08年雪灾发生于我国南方,所以选择③④,其影响从不利和有利两方面回答。(3)从灾前和灾后两方面着手回答。
【答案】(1)A
(2)③④不利影响:寒潮因温度骤降的“爆冷”天气,影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安全越冬;形成低温连绵阴雨天气,日照减少,影响水稻、油菜等作物的生长;降雪融化,形成渍害;作物生长缓慢,对病害的抗性降低,可能导致一些病害发生。有利影响:持续低温会冻死部分农作物的害虫,减轻病虫害的发生;降水会给农田补充水分,改善土壤墒情(缓解旱情)。
(3)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报;重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机制和能力;提高全民的防灾意识和应对知识。
A级双基过关
9.(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人品稠密地区与人口稀少地区
(2)①大兴安岭
④巴颜喀拉山
⑤冈底斯山
(4)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
(7)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范文十: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课题 主备学校 教学目标 渌江中学 中国的气候(2) 主备教师 徐艳平
1.通过读图、资料分析,了解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 析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每类干湿地区的分布范围。 1.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 特点。 我国干湿地区的 2. 分布范围及划分标准。 通过读图、资料分析,归 教学难点 纳总结我国降水分布规 律。 审核教师 柳凯平 个性化设计
“五环节”教学法 教学过程
? 导入明标
1.导入: 师: 我喜欢旅游也喜欢摄影, 请大家欣赏我拍的几 张照片。 (多媒体展示:新疆民居、黄土高原民居、江 南民居及傣族竹楼)大家看看,这些民居别具风格,这 幅照片上的房子是用泥土建造的, 可能是就近取材的原 因吧。 大家想想看, 各地的传统民居除了就近取材的原 因,还和哪些地理因素相关? 生:... ... 师: 的确, 各地的传统民居还和当地的降水因素以 及干湿程度密切相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的降 水和干湿地区。 2.明标:与学生互动交流,明确学习目标。
? 自主学习
1.读图 2-25,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在图上勾画出 800 毫米、400 毫米和 200 毫米年 等降水量线; 找出中国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方 (火烧 寮和托克逊) 。 2.读图 2-26,说说广州、武汉、哈尔滨、乌鲁木齐 四个城市降水量在季节上有何共同点。 3.自学课文 P.35-36,试着说出中国年降水量的空
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分布规律。 4.读图 2-27,说出我国各干湿地区的名称,结合课 文, 了解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 各干湿地区的天然植被。 5.组内交流自学情况,教师巡视、答疑。 6.基础过关: 《基训》P23,4-6 题。
? 合作探究
1.填表。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降水对房屋建筑的影响 降水对人们饮食的影响 降水对民俗风情的影响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判断诗句中所描述 景观的干湿地区及判断依据。 3.读图 2-25、2-27,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 的分界线大致与( )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半 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界线大致是 ( ) 毫米等降水 量线;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 ( )地区。 4.武汉位于干湿的( )地区,自然植被景观 为 ( ) 内蒙古自治区跨 。 ( ) 个干湿地区, 植被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 ( ) 。
? 展示交流
学生分组展示,教师适时点拨、指引、激励、评价。 (小组展示顺序由电脑随机生成) 教师指图点拨: 1.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空间分布不均, 从东南沿海向 西北内陆递减;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 2.
关于降水的分布,有 3 条界线比较重要: (1)800mm 等降水量线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 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为湿润 地区。 (2) 400mm 等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 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是我国半湿 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大致分界线。 (3)200mm 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 连山, 经青藏高原一线, 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地区和干旱
地区的分界线。 3.从图 2-25 和 2-27,可以看出,黑龙江东部和北部地 区,虽然降水量在 400-800 毫米,但它属于湿润地区, 这说明,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与降水量和蒸发量有关的。 4.降水作为气候的两大要素之一, 直接导致我国各地气 候不同, 这影响着各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如内蒙古 自西向东植被景观的不同, 还有前面我们所看到的新疆 民居、江南民居等都与降水有关。
? 小结反馈
1.学生分组合作, 在教师的指点下, 试着写出知识 结构。 2.完成基础训练教师精选作业题。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2) 降水 空间分布 由 东 南沿 海向 西 北 内 陆递减 时间分布 大 部 分地 区夏 秋 季 节 多、冬春季节少 干湿地区 划分依据 分布 降水量与蒸发量 湿润地区:秦岭-淮河 一线以南、东北山地等 半 湿 润地 区: 华 北 平 原、黄土高原大部分 半干旱地区:内蒙古高 原东部、青藏高原大部 分 干旱地区:内蒙古高原 西部、塔里木盆地、准 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 我的反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气候分布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