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腐败具有那些严重de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性

出自 MBA智库百科()
腐败(corruption)
  腐败是特指掌握公共权力者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的授权目标,违反公共权力的使用规范,牺牲谋取少数人利益的。
  腐败的性质是公共权力的异化,是人民授予的为社会服务的在腐败分子手中异化为为少数人谋取利益的工具。
  1、利己性。利己性是腐败主体的目的与动机的必然反映。任何腐败现象都表现为腐败主体(个人或组织)以谋求利益、享乐、好处为目的的腐败行为。、享乐主义、和极端是腐败主体从事违法乱纪勾当,发生腐败行为的原动力。而许多具体的腐败现象,都是腐败主体实现其利己动机或目的的行为和过程。
  2、损他性。任何腐败主体在实现利己目的的同时,必然是以损害他人利益和公众整体利益为代价。它在有些腐败行为中表现得既直接又具体,在有些腐败行为中则表现得比较隐晦和间接。但是,无论表现形态如何,其损他性的本质没有改变。
  3、权力变质性。腐败的具体形态各式各样,但归根结底是公共权力的蜕变异化。由于权力具有正向和逆向双向性的功能,当权力顺向运转时,会产生正效应,反之,会出现负效应。腐败主体利用权力的这种双向性功能,使权力逆向运转,把公共权力异化为私有权力,由此导致权力的腐败。
  4、反社会性。腐败现象是社会阴暗面和丑陋面的反映,它与社会的进步力量和健康力量相对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主流所必须消除的逆流。
  5、隐蔽性。腐败主体作为一种反社会力量,本质自私而心理脆弱,表现在行为方式上,往往隐蔽行事。特别是与的腐败行为,多数采取幕后活动的方式来进行,在事实上也只有私下交易才能掩人耳目,其目的才能得逞。怕公开,怕曝光,怕揭露,几乎是一切腐败主体的共同心理。
  6、传染性。腐败本身具有某种活力与张力。例如贪赃枉法、以私害公等都是传播迅速的病疫。一位西方学者曾经指出:一旦某个(而不单是某个人)变得腐败了,或者当腐败变成了一种正常的可以被能办理公事的方式时,这一组织的日常工作就会被的腐败所支配。一旦腐败进入某一政府机关的血液,它就会迅速遍及这个机关的全身≯如果不加以诊治,最终必将断送政府的可信赖性和战斗力,这种传染性在社会缺乏预防和控制机制之时,就会导致腐败现象。
  7、顽固性。腐败的利己性和传染性,与滋生腐败的因素交织在一起,使腐败现象成为政治系统的痼疾,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大顽症。自国家产生以来,任何社会及其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有腐败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8、可控性。腐败现象尽管顽固,但并非不可控制。经验表明,反腐败力量越强大,决心越坚定,措施越得力,行动越有效,对腐败的控制程度就越高。
  腐败一般属性体现了它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存在的共同特性。但是腐败现象毕竟不是一具顽石僵尸,它是一种经常变化着的活动性病菌,要消除它,还研究它的特殊的本质与性能。
  1、遗传力。腐败主体实施腐败行为的原动力是极端利己主义,这种思想观念从古至今有极强的遗传力量。私有观念的遗传“基因”-_代传给另一代,一直传递了几千年,并且还要继续传下去。要消灭腐败必须消灭腐败的遗传“基因”,而遗传“基因”的消灭还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由此可知,若干腐败主体的被消灭并非腐败现象的灭亡,因为腐败“基因”——私有观念还相当普遍而又根深蒂固地渗透到人们的血液里,潜伏在人们的头脑里,一旦时机成熟,条件具备,它便会借尸还魂,死灰复燃。
  2、噬权力。腐败成为政治系统的痼疾,说明腐败主体攫取的最大“”是政治资本,猎取的最大目标是政治权力。腐败主体的难移本性往往表现为嗜权如命,噬权为生。特别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升官与发财往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融为一体,政治权力成了获取财富的手段与捷径,官本位与权本位成为腐败主体的精神支柱。
  3、寻觅力。腐败“基因”有相当长的潜伏期,天生造成了腐败主体有相当强的寻觅力量。腐败主体为了实现其目的和动机,没有机会寻觅机会,有了机会抓住不放。在腐败主体看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转型期是实施腐败行为的最佳时机。在这样的过渡时期,腐败主体寻觅管理漏洞,寻觅法律、政策缝隙,寻觅监察制度的空档,特别是寻觅价格差、利率差、汇率差等造成的巨额“”,简直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往往不需要任何成本投入,但却能获取巨额的“”。
  4、腐蚀力。腐败主体异乎寻常的寻觅力,使其抓住机会大肆鲸吞、挥霍属于国家和集体的钱财。这首先对那些私心严重、意志薄弱的人产生相当大的诱惑力,对整个社会公众的思想、心灵、价值观、道德观产生严重的腐蚀力。既然腐败主体不需要任何投入就能得到物质、精神上的大量“好处”和“实惠”,其他社会成员何不循其道而为呢?于是便会诱发攀比、模仿之风,这将会对整个社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5、借用力。腐败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内部及外部敌对势力的借用力量。敌对势力要想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制造混乱与动乱,进而摧毁该国家与地区的政权,最好的借助力量就是腐败。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的“和平演变”,实质上就是使之腐败自毁的战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方政治家曾公开宣布他们对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到20世纪末就可以达到“不战而胜”。
  6、反弹力。腐败具有极强的反弹力量。用中国战争年代的一句政治术语,可以把腐败称之为向和平社会发动疯狂反扑的“还乡团”。如果不及时、坚决、严厉地加以打击和遏制的话,它就会变本加厉地滋长蔓延,对它进行治理将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7、畏民众。腐败实质上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剥夺和践踏,人民群众对它看在眼里,恨在心头。腐败也最畏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反腐败,腐败现象便能得到有效的遏制,直至到最低程度。
  8、畏权威。腐败除了畏惧民众,还畏惧权威。这个权威是指党和国家的权威,是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制度的权威。腐败主体既有贪婪、顽固的本性,又有欺软怕硬的本性。一旦党和国家恢复和建立起它应有的权威,腐败主体便会惶惶不可终日,至少可以较快地遏制住它滋长蔓延的势头。
  1.结构性腐败:是指由于社会结构和政权体制的问题而导致的整体性腐败,在这种腐败中,没有直接的责任人可以为腐败现象负责,更无法打击,这种腐败,在不进行革命性变革的前提下无法解决;如封建社会的封邦建国的政权体制,就必然导致结构性腐败。
  2.机能性腐败:是指在合理的社会结构之中,由于非结构性因素导致的社会中某一部门的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而产生的腐败,这种腐败是机能性的,可以由社会的改革来解决;如司法腐败就属于机能性腐败。3.个体性腐败:是指以个体形态表现出来的,公共权力的行使人违背公共权力的授权目标,违反公共权力的使用规范,牺牲公共利益谋取少数人利益的腐败现象。这种腐败是在现代社会中最为普遍的腐败,本文的主要针对这种腐败展开讨论。
  腐败的危害不仅仅表现为社会的经济损失,腐败的最大危害在于,它会使国家政权逐步丧失合法性根基,使人们丧失对国家制度的忠诚,从而出现国家和政权体制的"合法性危机"。从角度看,它对国家的政治损害远远大于腐败者的个人收益和相关人取得的经济利益。
邹燕秋等著.反腐倡廉纵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08.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7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本条目相关文档
& 3页& 4页& 8页& 3页& 21页& 2页& 3页& 2页& 1页& 1页
本条目相关资讯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24685',
container: s,
size: '728,90',
display: 'inlay-fix'
评论(共1条)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腐败"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腐败之经济效应与社会危害性辨析
聚焦命中&& 转第条
显示法宝之窗
隐藏相关资料
【期刊名称】
腐败之经济效应与社会危害性辨析
【作者】 【分类】
【期刊年份】 【期号】 3
【页码】 67
【全文】【】 &&&&
  贪污贿赂等犯罪作为一种腐败现象,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绝不可等闲视之掉以轻心。一切有正义感的人们,关注祖国前途命运的人们,莫不对腐败深恶痛绝,“反腐倡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更是当前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当前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对这场关系到改革开放和国家命运前途斗争的认识,从而动员全党、全民,坚持不懈地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提高对这场斗争的认识,从司法实践看,笔者认为无疑要解决好对腐败的社会危害性与经济效应的认识。目前一些国内外学者甚至法律工作者,在承认腐败活动具有负效应即社会危害性的同时认为腐败活动对经济运作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有其正效应即经济效应,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其经济效应尤为明显和重要,这使得在司法实践对具体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处理中,往往动辄运用“行为的社会经济效应”,“应保护经济发展带头人”,“该经济行为利大于弊”等理由替犯罪者开脱罪责,混淆是非,造成执法中不必要的干扰。
  国外持腐败活动具有正面价值的学者如美国的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在现代化过程中,由扩大政府管理权而产生的腐败有助于刺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法律或官僚制度阻碍经济发展,腐败行为常常是逾越这些障碍的有效手段。学者举例在19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美国铁路公司,公共事业公司和产业公司对州议员和市参议会进行的贿赂,加速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印度社会的腐败行为,使复杂而又僵化的行政制度变得稍微灵活松动一些,减缓了经济活动的矛盾;巴西经济的高速度发展,与巴西议会中的高比率腐败行为是相应的。另一美国学者纳森尼尔?里夫认为腐败活动可以构成阻止政策失误的樊篱,如果经济政策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界可以通过腐败活动来阻止它贯彻,或者在实际过程中阳奉阴违而不受惩罚。国内学者也有类似观点,目前主要是从经济行为的角度分析,认为该经济效应是符合我国的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要求的。如受贿罪中有的就抛开收受索取钱物的行为后果,而大谈受贿人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是正当的利益,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行为,是对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的行为。这些观念如果运用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仅用有某种经济效应为由看待行为后果的性质,只看到次要的而忽视了主要的或以偏概全,就有可能导致执法的偏差,其理由是:
  一是这种观点片面,没有全面反映腐败活动带来的一系列后果。从社会整体内容看,它只是从经济角度出发,而最终又回到经济领域内,而政治、道德、思想文化、组织机构等方面,腐败活动又对之有甚影响?不言而知,腐败活动这种“好处”,往往是以这些受到极大损害为代价的,在政治思想等这些上层建筑领域内的腐蚀和损害,比经济危害有过之而不及,是直接导致国家政权更替、民族存亡之最主要的因素。从经济领域内看,贪污贿赂等犯罪具体行为只对局部的个别的地区或集体个人有一定的经济效应,但是局部的经济发展却破坏了整体经济的发展,扰乱了国家总体经济计划和发展目标,紊乱的局部发展只能使整体经济受损。总而言之,局部的经济效应会导致社会整体结构的损害,而且局部效应越长,整体的损害也越大。
  二是腐败活动的经济效应是一种畸形变态效应,属于一种因制度执行中产生的迷惑人的“糖衣炮弹”,以贿赂犯罪为例,对国家公务人员的贿赂也许能使某地、某单位获得优惠政策,使该地该单位经济向前发展一步,但这会使国家公务人员养成利用职权唯利是图不给好处就不办事的恶习,觉得收受钱物是天经地义的,本来是一件分内职务工作,一种正常的活动却蒙上这样一张给好处才揭开的“纱帘”。目前腐败的严重影响,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程度不同的阴影,甚至连学生补考都会贿赂老师。固然,通过贿赂使得当事人主观意愿实现,得到了一定的正当利益,但殊不知贿赂的腐蚀剂滋生了,好比毒品作用一样快感过后就是逐渐走向灭亡。
  三是曲解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内容,认为经济发展了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力提高,就是社会各方面总体的进步与发展。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它即包括物质性的改造,又包括非物质性的改造,社会的发展繁荣一方面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繁荣,我们不能摈弃一者,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只利于社会物质发展的经济行为,不能看作是有利于社会总体发展繁荣的行为。只有坚持“两手抓”的方针,才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利,那种只考虑经济效应而不注重其他非经济效果就认为是对社会有利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四是腐败活动的社会危害性始终存在且危害十分严重。社会危害性是腐败行为直接的有意识的结果,行为人主客观方面表明社会危害性是腐败活动孕育的恶果,它在经济上的危害是不可量化的“黑洞”理论,能够统计出来的损失只是一部分,而潜在暗存或正在发生的损失则无法统计,同时腐败活动对经济秩序的破坏更比直接损失要大的多,在政治上的危害它严重地降低执政党威信影响执政党地位,严重阻碍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而所谓的经济效应则是间接的,无意识的结果。
  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与相应产生的某种经济效应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笔者认为二者间存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立关系是:腐败社会危害性是对社会和人们有害的,无益于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提高,是构成犯罪惩罚罪犯的尺度,而与之相应的经济效应在一定范围内是有利的,有益于促进该范围或领域的社会发展;统一关系是:片面局部的经济效应恰好反映对社会整体范围的危害性,片面的好处带来了整体的损害,在具体的案件中,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与经济效应统一构成案件行为后果的具体外在表现形式,统一于行为后果范畴之中,结合反映案件的严重程度,定罪量刑等问题。我们从逻辑学角度看,二者关系属于全异关系,其两个概念间在外
  ??????法宝用户,请后查看全部内容。还不是用户?;单位用户可申请试用或直接致电400-810-8266成为法宝付费用户。
【参考文献】
{1}尹伊君:《论贿赂犯罪的经济和政治危害性》,见《人民检察》1993年第10期第57页。
{2}赵秉志、李希慧:《区分经济活动中罪与非罪界限的原则和步骤》,见《法律学习与研究》1992年第5期。
{3}陈兴良:《论经济活动中罪与非罪的认定标准》,见《光明日报》日第5版。
&北大法宝:()专业提供法律信息、法学知识和法律软件领域各类解决方案。北大法宝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欢迎。法宝快讯:&&&&
本篇【】 &&&&&&关注法宝动态:&
法宝联想【共引文献】  李道重&《中国法学》&1984年&第3期& 顾明&《中国法学》&1984年&第1期& 张希坡&《中国法学》&1984年&第3期& 宫晓冰&《中国法学》&1991年&第2期& 杨殿升&《中国法学》&1985年&第3期& 高铭暄;赵秉志;李希慧&《中国法学》&1992年&第6期& 文伯屏&《中国法学》&1985年&第1期& 刘白笔&《中国法学》&1985年&第4期& 崔南山&《中国法学》&1986年&第6期& 叶兆伟&《中国法学》&1986年&第4期&【作者其他文献】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1993年&第4期&【引用法规】  腐败成因、危害和政策的探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腐败成因、危害和政策的探析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腐败问题与反腐体制建设的初步分析
腐败问题与反腐体制建设的初步分析 投稿:史柖柗
2007年12月第29卷第6期拉丁美洲研究JournalofLatinAmericanStudiesDec.2007、协I.29No.6?拉美国家的腐败与反腐败问题?对阿根廷腐败问题与反腐体制建设的初步分析?刘纪新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是腐败问题在…
建设廉洁型政府(上)(77分考卷)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 根据本讲,GCR指的是()A.清廉指数B.全球竞争力报告指标C.世界竞争力年鉴指标D.行贿指数2.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开始实施。A.2006年B.20…
清廉指数排行榜出炉 丹麦新西兰新加坡并列第一 09:15:12 来源:中国日报网? 分享oooo o 打印文章发送给好友 o oooooooo腾讯微博 开心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网易微博 QQ空间 人人 豆瓣 白社会 MySpac…
2007年12月第29卷第6期
拉丁美洲研究
JournalofLatinAmericanStudies
Dec.2007、协I.29
?拉美国家的腐败与反腐败问题?
对阿根廷腐败问题与反腐体制建设的初步分析
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是腐败问题在阿根廷扩展和蔓延的时期,也是腐败程度渐趋严重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大型腐败案件。在民众呼声、媒体介入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推动下,阿根廷政府将反腐提上公共议事日程,开始加强反腐体制建设。目前,阿根廷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政府主导型反腐监察体制。但这个反腐体制还存在许多缺陷,与比较完善的国家廉政体系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一个存在着严重的制度性腐败和腐败文化无所不在的国家,治理腐败和有效遏制腐败的滋生蔓延,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阿根廷近几年取得的一些进步,尚不足以扭转腐败恶性发展的惯性。关键词阿根廷腐败问题反腐体制
败,它们是小规模、小范围的腐败行为,影响面及
阿根廷腐败状况分析
在腐败问题比较严重的拉美地区,阿根廷虽算不上最腐败的国家,却也属于腐败问题相当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透明国际的“清廉指数”①
“腐败指数”)排行榜中,阿根廷除了1995年有过仅此一次的比较靠前的排位(在41个国家中居第
对社会的危害面比较窄,可以受到反腐败机制
(包括法律体系、会计和审计制度、预算、竞争性
采购和公民监督)比较有效的控制;扩散型腐败则在影响面、危害性和监管难度方面,都大于前
者;而制度性腐败显然是严重程度最高的腐败,不仅危害大而且靠监控机构和一般性反腐败措施,往
往难以取得成效。一位专门研究腐败问题的秘鲁学
24位)和差强人意的得分(5.24分)之外,其他
年份的得分从未超过3.5分,2003年和2004年为历史最低点(2.5分);尽管近几年情况略有好转,
者,对制度性腐败作出这样的界定:所谓制度性腐
败是指“政治权力中已经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机构空间,而这些空间是与再次取得总统职位和非法致
但仍未达到3分,一直属于腐败比较严重的国家,
仅比被看作“极端腐败”国家的巴拉圭、厄瓜多尔、委内瑞拉、海地等国,略强而已。②
然而,透明国际的“清廉指数”只评定公共机构的腐败现象,在“清廉指数”里所引用的那些调查的问题,都与公务员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特
富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个制度性腐败中,参与腐
①国际组织用来评价各国腐败状况的指数很多,但总体来说是比较一致的,其中引用最广泛的是透明国际提出的“清廉指数”,它是对多个指数进行综合的结果,相对较为权威。尽管“清
廉指数”评价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具有滞后性,无法及时反映一个国家在反腐败方面所取得的积极成就,但从总的发展趋势来
看,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透明国际的清廉指数采用10分制,lO分为最高分,表示最廉洁;0分表示最腐败;8.0—10.0之间表示非常廉洁;5.0—8.0之间为轻微腐败;2.5~5.0之问腐败比较严重;0—2.5之间则为极端腐败。
②阿根廷2005~2007年的得分分别是:2.8、2.9、2.9;在拉美地区的排位是:2006年在28个拉美国家中排在第18位,2007年在30个拉美国家中排在第2l位。
③行政腐败一般指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其主要形式是权钱交易。按照透明国际的定义,政治腐败是指政治家为私人利益而滥用权力,目的是增加权力或者财富;政治腐败不一定是交换金钱,它可以采取“交换影响”或给予支持的方式,当这种交
别是公务员在公共采购领域里索贿受贿有关,这些
调查一般不区分行政腐败和政治腐败③,或者小型腐败和大型腐败。因此,“清廉指数”本身并不能全面反映腐败问题的严重程度。按照美国国际发展署的分类,腐败可分为3种类型:普通型腐败(normal)、扩散型腐败(widespread)和制度性腐
败(systemic)④。普通型腐败,有时也称作传统腐
收稿日期:2007—10—21
作者简介:刘纪新,女,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系,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社会文化室主任。100007)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北京
易的结果会危害政治和威胁民主时就构成政治腐败。
④Americas’AccountabilityAnti—CorruptionProjectCasalsand
Associates。Inc&U.S.Agency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Corrup—
tionin
LatinAmerica:ADeskAssessment”.http://www.u4.no/dcc
ument/showdoc.cfm?id=96
败的成分组成了一个腐败网络,而系统一机构的腐
败则是制度性腐败的支柱,涉及司法、立法、政党、军队、海关等几乎所有重要领域。①严重的腐败大都是大型腐败和政治腐败,或者是系统性和制度性腐败;凡是腐败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都出现了系统性腐败或制度性腐败。制度性腐败在拉美地区有比较突出的表现,阿根廷也不例外。
20世纪90年代以前,阿根廷的腐败大都是小型腐败或者说传统腐败。80年代,阿根廷的报刊甚至很少谈论腐败问题,直到1988年以后才有少量这方面的信息被披露出来。从1990年开始,媒体开始关注腐败问题,一些评论家也开始撰文评论政府的管理问题。1995年拉美晴雨表公司的民调显示,腐败问题在阿根廷人最关注的问题中居第三位,失业和低工资问题远比腐败问题更受关注,分
以群体抗议的方式,直接表达了自己对腐败的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的不满意和不信任。
系统性或制度性腐败,实际上是一种“腐败文化”。阿根廷政府和社会对本国腐败问题的认识也是在这样一个层面上展开的。埃布尔?弗莱塔斯?奥尔蒂斯?德罗萨斯指出,
“腐败出现在政
治、经济和社会领域,在某种情况下,创造了一个‘腐败文化’。‘文化’是指存在着一个社会和政治行为者长期和一再作出的行为,它成为一种潜规则。”⑦阿根廷学者格拉迪斯?马里亚?德马尔奇认为,“实际上,阿根廷的腐败问题涉及的是体制问题,更确切地说是文化特点问题。”⑧一位美国大学生在参与一项非政府组织在阿根廷进行的腐败调查项目时,对这一点也有深刻体会:“腐败已成为阿根廷文化中的一个准则”,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每个方面都可以看到腐败现象的存在,无论是腐败的司法机构、政治势力和购买选票的立法体
别有45%和13%的受访者将之列为最严重的问题,
而将腐败问题列为最严重问题的比例只有9%。正如阿根廷反腐署署长埃布尔?弗莱塔斯?奥尔蒂斯?德罗萨斯所言,“阿根廷曾有一个时期,民众并
系,还是这个事实——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居民中,有75%的人不正常交纳汽车费,70%的人有非法
有线电视,90%的人不买公交车票”;“当与阿根廷人谈到他们是否有日常生活中的腐败行为时,大
不认为腐败是一个优先考虑的问题。”②然而,随
着结构改革进程的扩展,特别是私有化进程的深化,体制上的缺陷和监管中的漏洞与空白凸显出来,利用公权谋取私利的腐败行为增加、泛滥、渗透到政府管理和政治体制的方方面面,并形成大规
多数人会说‘这就是阿根廷”’。⑨
当腐败成为许多人的办事准则,就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腐败;当腐败成为机构/体制运行的潜规
模和群体性腐败,大型腐败案件多有发生。
90年代是腐败问题在阿根廷扩展和蔓延的时期,也是腐败程度渐趋严重的时期,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前总统梅内姆(1989~1999)非法走私武器案和前总统德拉鲁阿(1999~2001)贪污案⑧。据国际咨询机构KPMG公司2001~2002年度对阿根廷腐败和欺诈问题的调查,认为自己是国家权力部门腐败和欺诈行为的受害者的比重,到1998年已上升到60%,1999年达到64%,2000年进一步增至7l%,2001一一2002年甚至高达92%。④阿根廷公共道德基金会主席曼弗罗尼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承受得了高级官员中存在一些不太严重的腐败。但是,一个国家无法抵抗的是,腐败在所有权力系统、所有部门和所有权力机构的扩展。”⑤严重的腐败,特别是高层官员腐败和系统
①MarioOliveraPmdo,“Caraeterizaci6ndelaCorrupei6n
Pera”.http://www.revistaprobidad.info/016/003.html
②http://www.jcrb.com/zywfiles/ca557891.htm③
目前两案仍在审理中。经检察机关多年调查取证后,梅内
姆一案2007年9月开始审理,德拉鲁阿一案2007年5月提交法庭。两案除主案外还涉及其他腐败罪行,如隐蹒资产没有申报、建设监狱进行拍卖时出现不正常情况、2001年阿根廷债务转换时欺骗国家、行贿参议员通过劳工法的修改、非法向马克雷家族支付、转让一条高速公路时不正常的谈判等。
④GladisMariaDemarchi,“En
Busca
EstrategiaEfieaz
CombafirlaCorrupci6n
Argentina”.hap://www.cejamericas.
org/doc/documentosenbuscadeunaestrategiaparacorrupcion。pdf
⑤CarlosAMallflor‘,“Corrupci6n
revismpmbida&info/014/editorial.html
laArgentina”.hap://www.
⑥GladisMariaDemarehi,“En
Buscade
Estrategia
Efieaz
CombatirlaCorrupei6n
Argentina”.http://www.cejamericas.
org/doc/documentosenbuscadeunaestrategiaparacorrupeion.pdf
一制度性腐败的最严重的影响,是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民众对机构缺乏信任,就会造成民主机制不能充分获得信任,难以解决社会冲突⑥。”
这一点在阿根廷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不必借助民意调查,在2001~2002年危机中,阿根廷民众曾
⑦hap://www.jcrb.com/zywfiles/ea557891.htm
⑧GladisMariaDemarcK,“EnBuscadeUllaEstrategiaEfieaz
CombatirlaCorrupei6n
Argentina”.hap://www.cejamefieas.
org/doc/documentosenbuscadeunaestrategiaparacorrupcion.pdf
⑨SaraHemandez,“CombatingCorruption
Argentina”.
hap://dacs-aa&duke.edu/funding/undergrad/mellon/hemandezpaper.pdf
则,就成为制度性腐败,成为治理难度与治理成本很高的腐败。而一旦腐败成了一种文化,就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多数人的行为准则甚至生存准则,就会对社会有机体造成难以恢复的创伤。而这正是为什么腐败之风难以刹住的深层次文化诱因。
门、司法机构和行政部门的高级官员。其次,腐败
问题也成为最重要的政治话题。1999年总统竞选
时,腐败是竞选辩论的主要题目之一。正义党候选
人杜阿尔德提出建立一个由公共收入检察署监察的基金会,一方面是为了加强自己的总统候选人地位,另一方面则希望通过这个方式为执政后实施政府计划建立必要的技术支撑和资金筹措。同时,他还提出一个“财政解决法”草案,其中包括一系
阿根廷政府反腐斗争与反腐制度建设
与大多数拉美国家相似,反腐败斗争提上阿根
列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涉及的内容大都与公共信息和自由获取公共信息有关,例如,关于开支预算执行情况、资源计算、购买与支付、立法与监管信
息、社区对社会开支监管的必要性,等等。团结阵
廷政府的议事日程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国家公务员利用手中权力获取私利的腐败行为增多,引起媒体和广大民众的关注,也受到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国外
线候选人德拉鲁阿提出了监控腐败的行动计划
(Plan
deAcci6nparaelControl
Corrupci6n),
商业机构的关注。可以说,阿根廷政府对腐败问题的关注并将之纳入政府公共政策领域,是民众的呼声、媒体的介入和国际社会的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阿根廷的反腐败斗争
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内容包括:严格管理、政府行为透明、垄断部门的
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根据道德水平挑选官员、
建立监控机构、公民参与决策和监管,以及惩制腐
败等。为了解决腐败问题,他还提出对国家体制进
第一个阶段在90年代初期,是反腐问题提上了公共议事13程的时期。当时,腐败问题成为媒体广泛谈论的话题,一些政治家也开始关注腐败问题。1990年,恢复社会和国家道德委员会①向议会提交了一份题为“加强行政部门的建议”的法律议案,其中提出的议题包括公务员非法致富、加强
对私人为政党捐资的监管、毒品恐怖集团可能会成为行贿者等。这些议题,至今仍然是阿根廷社会的
行改革,建立一个反腐监察机构——反腐署。德拉鲁阿上台执政后,立即开始把竞选中提出的计划通
过“部级机构法”付诸实施。第三,这个时期是
设立监管机构的高潮期,主要的监管机构都是在此时期设立的。1994年的宪法改革,除了对一些现行的监督机构(如审计署)的职责与功能等再行确认外,还设立了一些新机构,如公共部、法官委员会和法官审理委员会等。此后,又先后出台许多新法律法规,设立新机构并对其结构、职责、功能等进行规范。到世纪转换前后,尽管存在诸多问题,阿根廷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反腐监管体制,而反腐署的设立,则可以看作是阿根廷实现反腐斗争制
度化最重要的一项措施。
第三阶段为进入21世纪以来,是推进反腐实践和继续完善反腐体制的阶段。为了制定有针对性的反腐败行动计划,2000年2~4月,反腐署对全
中心议题。1991年梅内姆政府也宣布了一些反腐
措施,其中值得一提的有:每年将负责反腐监察工
作的政府机构调查检察院的预算提高l倍、政府行
政部门的公务员必须提交财产申报等。②但当时,阿根廷政府和政治家们对国家机构改革的关注点,
并不在反腐机制建设,而是希望通过体制性变革,
改革政府的资金管理和增强公民参与管理的权力。这被认为是继续推进民主化进程、巩固民主体制的必要条件。而政府采取的一些反腐措施,主要是对本国媒体和国际社会压力的一种反映,并非自觉和主动的行为。
国公共部门进行了一次专项研究——调查和分析出
现在公共部门的腐败行为的运作情况和类型。通过对1000多个相关案例的分析,反腐署把这些腐败行为区分为10种类型并界定为13种犯罪行为,并
第二阶段在90年代中后期,是设计反腐败制
度和创立新的反腐机构的时期。这个时期有以下几
个特点。首先,社会对腐败问题的关注度空前提
高。1994~1998年,在民众所认定的最主要的问题中,腐败是社会最主要的议题之一。受访者认
①该委员会由副总统领导,主席是后来曾任阿根廷总统的杜阿尔德(2001—2003)。
⑦NoraGorroclmtesui,“E1Control
laCorrupei6n
laArgentina
为,最腐败的部门是议会、国家自治机构、警察部
(1990-2000)”.http://w,,n,r;revistaprobidad.info/014/art05.html
且制定了三项标准①用以界定“具有重大影响的”腐败犯罪行为。近几年,阿根廷加大了惩治腐败的力度,2006年反腐署启动调查的腐败案件达6
此外,还有独立于三权之外的由检察院和保卫专员公署⑤组合而成的公共部。在上述机构中,直接承担反腐监管职责的机构主要是国家审计署、国家稽察署、反腐署、检察院的政府调查检察院和保卫专员公署。
件,是2000年以来最多的;②另一方面,继续推进反腐体制建设,增强预防能力,如通过制定“全国政府采购制度法”、“公共工程法”和“财政
国家审计署和国家稽察署是对行政部门的财务
情况进行监管的主要机构。国家审计署隶属于议
管理和联邦公共监督体系法”等,建立政府采购
制度,预防政府采购中的腐败行为;通过“政党筹资法”,对捐赠者、捐赠数额和竞选开支进行规
会,负责对包括行政部门在内的所有政府部门和公
共部门进行外部监管,由一名审计长和6名副审计长领导。这些审计负责人必须具有大学经济学或人权学学历,并被证明是财政和监管方面的专家。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在公共开支方面作出有成效的、高效率的和经济的决定,他们面对的“一个重要挑
范,预防竞选中的腐败行为;通过“联邦公共就
业法律规范框架法”、“全国行政管理职业体系法规”,以及关于议会雇员聘用、最高法院法官和检
察院检察官任命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政府雇佣
制度。同时,通过相关法律建立了保护举报腐败行为的制度,以及对洗钱活动进行监控。③为了改进反腐政策,反腐署和政府机构调查检察院还举办了一个长期论坛,不定期交流反腐斗争的经验和信息。
战是实现公共部门最理性的行为”。⑥国家稽察署是政府机构,它负责行政部门的内部监管,与设在
各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Unidad
deAuditofla
Intema)
共同组成政府内部监控体系(Sistema
deControl
需要指出的是,在阿根廷建构反腐体制的过程
中,1996年签署(1997年正式批准)的《美洲反
Interno)。国家稽察署负责领导各部门的内部审计
机构,协调它们的活动,以便在现行法律框架内,
腐公约》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④阿根廷政府在该反腐公约中的承诺,成为其反腐体制建设的主要推动力,90年代后半期以来的众多法律法规和一些新机构,大都是依据该公约的要求或原则制定和设立的。此外,2002年美洲国家组织还设立了
一个履行反腐公约的跟踪机制,并为此建立了由成
通过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使国家公共部门的管理可
以达到政府的目标。
阿根廷的检察监察机构设置有自己的特点。它
将检察院和保卫专员公署一起设置在公共部中,而这两个机构均为部级单位。根据法律规定,该部为独立于三权之外的一个独立的权力机构,拥有独立
的职能,进行独立财务核算,其与行政部门的联系是通过司法部,与议会的联系是通过一个双边委员会。检察院负责检察官的行动,其负责人是国家检
员国政府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通过提出问题的
方法来考查成员国对公约的履行情况(主要是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公务员的财产申报、监察机构设立及管理效率等进行考查)。到目前为止,阿根廷专家委员会根据美洲国家组织的安排,于2003年和2006年提交了两份报告,对阿根廷履行公约的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政策建议。
察长。在检察院中,设立了专门负责反腐工作的机构——政府机构调查检察院。该机构是检察院的四
①三项标准分别是经济标准、体制标准和社会标准,具体内容见LaOficinaAnticorrapci6n,
“Plande
Acci6n
Criteriosde
阿根廷的反腐监察体制及其缺陷
Signitlcaci6n”,Marzode2001.http://www.anticorrupcion.jm
②OficnaAntieorrupci6n,“Infome
http://www.anticormpciorL
AnualdeGesti6n”,2006.
jU8.gov.ar/documentos/Informe%20Anual
(一)阿根廷反腐监察体制的构成
%202006.pdf
③“RepublicofArgentina:FinalReport”,December
阿根廷的反腐监察体制是政府主导型体制,议会在反腐监察中的作用比较小。作为一个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阿根廷的反腐监察体制也是以实现立
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各自内部监管和三权之问相互
1—16,
2006.http://www.onorg/juridica/english/mesicic_ii_rep__arg.pdf
④此外,阿根廷还签署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反贿赂公约》(2001年2月正式批准)、《联合国反跨国犯罪公约》(2002年11月正式批准)和《联合国反腐公约》(2003年12月签署)。
⑤保卫专员公署也可意译为监察专员公署,是一种起源于北欧国家的反腐监察机制,后来为许多国家所仿效。各国使用的名称不同,jE欧国家称作“监察专员”(Ombudsman),西班牙和一些
制衡的外部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的。行政部门的主要监管机构有国家稽察署和反腐署;司法部门的
主要监管机构有法官委员会、审理委员会和国家选
拉美国家称作。保卫人民专员”。
⑥刚畏廷国家审计署网站的机构简介。htto://www.
agn.gov.at/
举法庭;立法部门的主要监管机构有国家审计署。
个组成部门之一,专门负责调查全国政府部门发生的机制。阿根廷虽然也实行三权分立体制,但在超的腐败行为和违规行为,主要涉及在联邦机构、下级总统制和强势政党控制的环境下,三权之间的制放了权力的管理机构和有国家参与的机构的工作人
衡作用非常小,行政权力远远超过立法权和司法员,而在立法、司法和省市机构工作的国家工作人权;议会作用弱小,司法不独立,难以对行政权实员则不在其管理范围内。保卫专员公署的负责人称
施有效监督。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梅内姆执政作国家保卫人民专员。该机构属议会管辖,是一个
时为了实现对司法权的控制,把最高法院的法官人有充分行动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国家机构,不受任何
数从5名增至9名,从而使自己的亲信达到6人。其他机构的指导;其职责是保护人权和所有其他权
在法定的审查过程中,他不给议会充分的时间对法
利,保卫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利益,监督公共管理职
官提名人选进行评估,而是在宣布扩大最高法院一能的行使。保卫人民专员由议会任命,需两院议员
天后立即提交候选人名单。参院任命委员会则在2
2/3多数投票产生;任期5年,可连续任职一次;名反对党代表缺席听证的情况下批准了候选人。当与议员享有同样的豁免权和特权。
该委员会的批准送达参院后,参院在没有激进党
反腐署是设立在司法部的一个专门从事反腐监(最大反对党)议员参加的一个秘密大会上,只用
察工作的副部级机构,成立于1999年,旨在“推
7分钟就通过了这个名单。⑤虽然,基什内尔执政动落实阿根廷在.《美洲反腐公约中》作出的承诺,
后进行了司法改革,以增强最高法院的独立性,如建立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机制和政策”①,因此,这
将法官委员会的预算、管理和对司法部门的监督权个机构在界定腐败犯罪行为和机构设计方面都反映移交给最高法院,但由于最高法院一直只有7名成
了《美洲反腐公约》的基本框架。根据法律规定,员,很难在决定一个具体案件时形成大多数,从而
反腐署的职责是“提出和协调反腐计划,与政府
影响了其独立性的发挥。又如,议会审计委员会一机构调查检察院协作,行使法律规定的职责和授
直忽视对行政部门的监督,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是结
权”,权限范围为“全国公共管理部门内的联邦机
构性问题,即该委员会的大多数成员来自执政党,
构和下放了权力的机构,以及有国家参与的公司、反对党占少数。在阿根廷现行的民主架构中,审计
团体和所有其他公共和私营机构”②。反腐署由两委员会成员构成的这种不对称,使得对行政权的监
个各自独立的部门组成。一个是调查部,负责调查
督非常软弱。⑥
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腐败投诉(如非法致富、欺诈、
二是反腐监察机构设置比较混乱,缺乏统一的贿赂、侵吞公共财产等)。在获得证据后,调查部
规划和整合,机构设置多,监察范围既有重叠地
可以提出控告,要求起诉。该部设有21个调查员。带,又有诸多盲点。例如,1999年议会通过的
另一个是透明政策部,负责制定各项政策以推进透“公共职位道德法”对国家公务员的道德行为标准明和防止腐败,以及管理公务员财产披露系统。该
和职责等作出规定,并设立了“公共道德委员
部门由16名高素质的专家(包括律师、经济学会”。该委员会应是一个由议会主导的反腐监察机
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审计师和工程师)组成。2005年11月开始实施的“反腐署增强体制计
①RobertodeMiehete,“TheRoleoftheAnti—CorruptionOffice
划”的目标是增强反腐署在预防腐败方面的能力;in
A增e蚯m”,TheJournalofPublic
Inq近ry,附L/Winter
2001.
2006年最高法院承认反腐署具有司法资格,可以②阿根廷反腐署网站机构简介。http://www.anticorrupcion.jus-gov.at/home2.asp
起诉腐败案件。这些措施增强了反腐署的权力,也③《关于阿根廷落实第一轮框架挑选的美洲反腐公约中的条强化了政府主导型反腐体制。
款的报告》。hnp://www.oa8.org/juridico/english/mec_rep—arg.pdf
④医治腐败的根本途径是构建国家廉政体系,反腐败本质上(二)阿根廷反腐败体制的缺陷
是一个制度建设过程,即建立国家廉政体系的过程。[新西兰]杰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阿根廷在建设反腐体制方
瑞米?波普著,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研究室译:《制约腐
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推进反腐监察工作方面也败——建构国家廉政体系》,透明国际,2000年。
⑤RebeccaBillChdvez,“TheandRemoval
Process
制定了许多标准和措施”。③但是,制度建设是一
AppointmentforJudgesinArgentina:theRoleofJudicialCouncilsandImpeachment
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阿根廷的反腐体制还存在许JuriesinPromotingJudicialIndependence”。LatinAmerican
Politicsand
多缺陷,与比较完善的国家廉政体系④还有相当大
soc拓ty,VoL49,Nm2,2007,pp.33_58.
⑥“Publicizing
reports
oftheSAI:the
AsociacionCivilPorle
Igualdad
Justicia(ACU)inArgeIni眦”.http://www.unpanl.
一是尚未形成比较严格的分权制衡、相互制约
org/intradoc/groups/public/documents/un/unpan024545.pdf
构,应负责实施“公共职位道德法”所规定的各项法律措施,对政府部门和所有公共部门以及国有机构的官员、职工和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纪律约束、制度规范和违规惩处。但是,至今这个机构都
到位,司法机构则没有执行法律规定。因此,阿根廷履行美洲反腐公约跟踪机制专家委员会建议:要么设立议会公共道德委员会,要么另设机构承担这一职责。④其次,阿根廷目前已落实的反腐体制安排大多限于联邦政府及其管辖范围,而阿根廷有80%的公务员在省市级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供职,而相当大的一部分公共资源是由他们进行管理的,但省市反腐监管机构建设却是一个薄弱环节。⑤尽管,近两年门多萨等4个省和科尔多瓦市政府已经
没有建立起来,而是任由各权力部门——司法、立
法、检察院等各行其是,通过各自不同的机构行使本应由议会统一落实的法律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就有很大不同。例如,行政部门设立了反腐署,负责在自己管辖范围内运用“公共职位道德法”的规定,对所有政府行政部门的行为进行监控,通过反腐署的财产申报系统进行监控。但司法部门和立法部门都没有相应的机制担负这一
开始实施落实美洲反腐公约的计划,但在全国范围
内落实并完善反腐监察机制,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问。
六是在推动公民参与监督方面,阿根廷政府也
职责,而是由反腐署代行此职。这种设置不利于形成三权之间的制衡和公众对政府的有效监督。①
三是由于司法体系缺乏独立性,加之效率低下,因此,难以有效地对腐败犯罪行为进行法律追究。美国国务院2005年关于阿根廷投资环境的评估认为,“无效的司法体系,减慢了政府治理腐败
作出了不少努力,设立了一些相关机构,如全国社会计划协调委员会、监督政治改革行动委员会、公共政策计划顾问委员会和阿根廷对话等,但却缺乏长远计划和法律约束,不少机制是临时设立的,并没有成为综合的长效机制的组成部分。公民参与监
督最重要的条件是获得信息,而阿根廷在实行政务
的努力,使得大量重要的反腐败调查悬而未决。而且,阿根廷的法律也不提供认罪求情协议,从而许多腐败指控难以起诉,因此腐败定罪的很少。”②
此外,司法规则远未制度化,有时会为了照顾某个特殊案子和政治经济利益而修改司法规则。③
四是在一些重要的反腐监察制度安排中存在缺
公开和为公民获取信息提供法律保证方面却不尽如
人意。在1994年阿根廷宪法改革中,获取公共信息权已根据国际人权公约的要求被写入宪法,成为
一个宪法权利。但2003年反腐署提交的信息透明法议案在得到众院批准提交参院后却未被通过,搁置至今。于是,基什内尔政府于2003年颁布了一个适用于行政部门的关于信息透明的政府法令,一
些省也制定了适用于本地的信息透明法规。但这些法令法规的运用效率非常低。许多分析家认为,信息透明法是宪法权利,它不应采用政府法令的形
陷。(1)反腐署署长并不拥有必要的独立性,他是由应该由其监督的总统任命的,反腐署所需要的
人力和物力资源也来自行政部门,因此,很难真正
做到对行政权的有效监督。(2)议会在阿根廷政治体制中的作用本来就比较小,特别是当强势政党
执政的时候,由于反对党往往在议会占据少数席位,因而很难对政府和总统的行为进行制约,在反
式,而更适合于通过法律给予保障。⑥
经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持续努力,近几年,腐败在阿根廷迅速蔓延的势头有所缓和,民众对政府反腐斗争的评价也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2004年
腐监管中的作用有限。议会之所以迟迟未能设立相应的反腐监察机构(如公共道德委员会),是此大
环境使然。
五是对政府官员和公务员的监管比较差。首
国际咨询机构KPML公司在阿根廷进行的第5次腐
(下转第28页)
先,财产申报制度不完善。虽然阿根廷根据《美洲反腐公约》的要求制定了相关规定和措施,但
是,负责管理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文件和败视这
①目前,政府正在启动建立公共道德委员会的工作。②http://www.state.gov/e/eb/ifd/2005/41948.hun③GladisMariaDemarchi,
Busca
Estrategia
Eficaz
些信息变化情况的全国公共道德委员会至今仍没有设立。在缺乏这种全国性管理机构的情况下,各部门自行落实“公共职位道德法”的要求。其结果是,在各部门中的实行情况是不平衡的。行政部门官员的财产申报由反腐署负责,实行得比较有成效,而立法和司法部门缺乏执行机构,财产申报不
CombatirlaCorntpci6n
Argentina”.http://www.cejamericas.
org/doc/documentosenbuscadeunaestrategiapamcmrrupcion.oaf
④《关于嬲根廷落实第一轮框架挑选的美洲反腐公约中的条
款的报告》。http:!twww.嗽or∥juridico/english/mec—rep—a玛p越
⑤“Republic0fArgentina,FinalReport”,December11—16,2006.http://www.oa&org/juridica/english/arg.hun
⑥MariaBaron,
transparency
labyrinth
Argentina”.
http://www.freedominfo,啊g/documents/bamnen昏pat
败建立联系。在他们看来,这是人之常情,是解决问题的润滑剂。但事实表明,巴西比较常见的腐败
道德说教,也不只是对腐败分子进行起诉,更重要
的是在加强打击腐败的同时,采取切实的步骤,增加政府行政的透明性,消除腐败滋生的空间。
(责任编辑刘维广)
主要参考文献
1.“GlobalIntegrity2006/2005
CountryReport:Brazil”.
形式正是利用友情或血亲关系获取机密信息、特别
优惠或者政府资金,远远比经济形式的腐败更普遍。七八十年代,巴西足球明星格尔森代言的一则
Rica香烟广告进一步提升了巴西人的这种心理
倾向。格尔森在广告中说,“为了取得成功,你可以不择手段。”这句话后来被视作巴西接受腐败文
化的“格尔森法则”(Lei
http://www.globalintegrity.org/reports/2006/index.cfm
2.MatthewM.TaylorViniciusC.Buranelti,“EndingUpinPizza:AccountabilitymentinBrazil”,Lat/n
G6rson)①。这种深刻
ProblemofInstitutional
的腐败传统培养了巴西人这样一种认识,即认为腐败只是个人道德问题,而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
Arrange.
Americ彻,Politics
andSociety,V01.49,
甚至在就职演说中把腐败作为一个具有战略性
的问题予以对待并誓言“对腐败毫不留情”的卢拉似乎也没有“正视”腐败。2006年贿选连环丑
No.1,Sprin92007,pp-59—87.
3.R096rioRArantes.“TheBrazilian’Minist6rioPublico’and
Political
Corruption
Brazil”.http://www.brazil.
OX.ac.uk/workingtmpers/Rogerio%20Arantes%2050.pdf
4.J_Palifll【a.“CorruptionandEntrepreneurshipinBrazil”.http://homepages.mty.itesm.mx/bpalifka/Palifka.pdf
闻案爆发后,卢拉首先回应的是道德说教,表示自己听到这样的消息感到无比的羞耻等等。就此而
言,“卢拉很大程度上只是把腐败看作是一个道德
5.“TransparencyInternationalGlobalCorruptionReport:
问题,仅仅嘴上说说”②,而不是一个需要进行政治改革的问题。遏制腐败不仅仅需要良好的意愿和
2007,2005”.http://www.transparency.org
秘零零零秘秘秘鹕零祭祭秘祭祭祭祭祭秘棼祭祭棼秘零祭搴棼秘祭秘祭祭秘祭祭零祭祭秘祭祭祭祭祭祭祭
(上接第14页)
败状况民意调查显示,在1984年以来进行的历次
调查中,民众对腐败程度的评价为20年来的最低点。在受访者中,表示自己是国家权力机构腐败行为的受害者所占比重,从2002年的55%下降到
主要参考文献
1.GlobalCorruption
transparency.org
2.Report
Report.2004&2005.http:/,删?
Argentina
ImplementationinoftheConven-
oftlleFirst
33%;认为未来腐败将增加的受访者所占比重,从50%下降到17%。③这个结果表明,阿根廷人对本
国的反腐斗争成效是认可的,对反腐前景持乐观态
tionProvisionsSeletedforReviewintheFrameworkRound,February
10—13,2003.http://www.(has.org/juridi-
co/english/mec—.rep_arg.pdf
3.RepublicofArgentina,FinalReport,December11~
度的人也明显增加。2005年拉美晴雨表公司的调查也显示,在阿根廷,认为反腐斗争取得进步的受访者的比重,从2004年的25%提高到34%,略高
于拉美地区平均水平(30%)。④
16,2006.http://www.oas.org/juridico/english/mesicic—II—rep—a珞pdf
4.JulioCarreras,
Politico,las
“Argentina:Crimen,Dinero,Poder
Corrupci6n”.http://www.
Parasde
但是,在一个存在着严重的制度性腐败和腐败文化无所不在的国家,治理腐败和有效遏制腐败的滋生蔓延,将是一项长期丽艰巨的任务。阿根廷近几年取得的一些进步,尚不足以扭转腐败恶性发展的惯性。如果政府和执政党不能增强反腐败的政治意愿,缺乏继续推进反腐体制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
性;那么,腐败状况长期在谷底徘徊或者转向恶
revistaprobidad.info/014/art02.html
①h呻://pt试kiped江org/w/ki/Leide—G%C3%Agrson②透明国际巴西分部主任安布拉莫语,见Ted
“PublicPolicy
Goertzel,folSocial
Brazil
UnderI..1lla:Corruption
化,民众对政府失去信任与信心,甚至再次出现2001年底的政治与社会危机,并不是危言耸听。
(责任编辑张颖)
Bdarm".Imp://crab.nlt舯aedu/一伊日td/C0mlpt妇】s【也此h∞劳pdf
③hutp://www.bⅧ昏嘲-at/marketing/prensa/informe_sobre_
cormpcion_Y.-fraude/articul01.htral
④hap://www.1alinobarometro.org/
2007年12月第29卷第6期拉丁美洲研究JournalofLatinAmericanStudiesDec.2007、协I.29No.6?拉美国家的腐败与反腐败问题?对阿根廷腐败问题与反腐体制建设的初步分析?刘纪新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是腐败问题在…
2007年12月第29卷第6期拉丁美洲研究JournalofLatinAmericanStudiesDec.2007、协I.29No.6?拉美国家的腐败与反腐败问题?对阿根廷腐败问题与反腐体制建设的初步分析?刘纪新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是腐败问题在…
2007年12月第29卷第6期拉丁美洲研究JournalofLatinAmericanStudiesDec.2007、协I.29No.6?拉美国家的腐败与反腐败问题?对阿根廷腐败问题与反腐体制建设的初步分析?刘纪新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是腐败问题在…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信诈骗的社会危害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