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元公是周敦颐的什么)

周敦颐的名言、名句、名言警句
& 周敦颐的名言
周敦颐的名言
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通书》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行(háng):职业,事务。
类别:道德君子乾乾不息于诚。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第三十一章 乾乾不息:自强不息。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
类别:道德
周敦颐 相关内容: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类别:读书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类别:人才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市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
止谤莫如修身。 类别:道德止谤莫如修身。 类别:修养...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类别:失败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类别:成功...
做人要有人格,做官要有官德,做事要靠本事 类别:人格...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类别:读书...
君有奇才我不贫。 类别:友谊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知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类别:志向...
时间不是金钱,不是任何可以失而复得的物质。你一旦把它轻易失去,它就永远同你无情的分别。最可怕的事情是:它离开你时,还从你身上窃去了最珍贵的财产――青春和生命! 类别:青春抓住现实中的一分一秒,胜过想像中的一月一年。
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类别:人才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类别:人才一人知已足平生 类别:友谊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查看更多>>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析周敦颐《通书》中的“诚”的思想及现代借鉴
2011年第6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周敦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是宋明理学的先驱,是濂学的创始人,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太极图》、《太极图说》和《通书》,也是《通书》的核心思想,“诚”是周敦颐思想的核心,对现代的我们很有借鉴意义。 中国论文网 /5/view-1925304.htm  【关键词】周敦颐;通书;诚;借鉴      一、“诚”的本义      诚字最早见于《尚书?太甲》:“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诚,应训为虔诚,即是做到对鬼神言行一致,笃信不二。在一般的语义上,诚的本义为诚实无欺,真实无妄,既不欺人也不自欺。许慎《说文解字》云:“诚,信也”就是这个意思,儒家的诚学思想经历代儒家不断充实,概括,提升,诚的内涵亦不断扩展为一个独特的哲学范畴。   “诚”由孟子提出,于《中庸》才被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至《通书》已清澈透明,豁朗无碍。在周敦颐思想中,“诚”首先是个伦理的概念,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切道德的根源。周敦颐在《通书?诚下》中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诚”是构成仁、义、礼、智、信等“五常之本”,是孝、梯、忠、信等“百行之源”。      二、《通书》中“诚”的含义      《通书》第一章言:“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使,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也,纯粹至善者也。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也” 周敦颐关于诚的思想,敦颐关于诚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对《周易》和《中庸》的融合。相对于天道中的五行,人有五性。周敦颐说:“性者,刚柔善恶中而已矣。”周敦颐说:“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只有中才能和,才能中节,是天下通达的道,是圣人之事。在《中庸》里,“中”为德,诚是成德之道,“中”即是诚。周敦颐借用了“中”的范畴,把它作为五性之一。因此,诚即是五性中的中性。或者说,中性是诚的性质。从诚的确立来看,诚又是一个万物实现自己性命的通达状态和过程,可以把这种通达的过程与和谐的状态,叫做诚境。诚境不落于具体一个事物当中,而是从万事万物的关系着眼,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来整合万事万物,使万事万物处于一个通达和谐的状态。因此,周敦颐认为诚是“纯粹至善者也。”周敦颐说:“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周敦颐说:“诚无为。”诚是无为无不为,超乎善恶,调节善恶。实际上,诚自然普遍展现于人以及一切人事之中,但是往往被忽视。圣也是人对诚的体悟和实现,因此,周敦颐说:“圣,诚而已矣。”      三、周敦颐“诚”思想的现代启示      周子诚学思想从具体内涵到外在形式都不可能完全适应今天的时代,但是作为一脉相承的文化价值思相体系,我   们应对它的有价值之内涵加以分析整理,充实它的内容,扩大它的范围,强化它的价值,与时俱进,赋予它更多的时代精神,使它成为一种可以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精神念,为被诸多社会人生问题所困扰的当代人类提供一份有积极意义的精神食粮。   第一,把周子之诚的本体论意义变为人生个人品质修养的一个精神境界。诚为自然,实在,真实无欺。个人对自己所言所行要负责任,人道之诚要像天道之诚一样,真实存在,自然生长,永不止息。不诚无物,不诚无人,不诚无事,人世间一切有价值的事物,都是实实在在的人利用实实在在的物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创造出来的,虚假将一事无成。这也是现代人生诚学的本原与根据。应视诚实是人性的内在要求,不诚是人性变异,为人斥责,厌弃。为人真诚,为情心诚,为业精诚,诚之境界为人安身立命所追求的一种实实在在的个人品质道德修养境界。   第二,学习周子践诚之道的道德践履之行。强调为人做事要禀公方正,以义为依,“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不能掺杂私心邪念,更不能拿原则作交易,践诚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具有公正、不偏的特性,它要求社会群体建立公正、合理的制度,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树立起公正、公平的处事态度和大公无私的道德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条件下,诚所内涵的人文精神,要求人们自觉守法,真诚守信,树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诚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思想文化的精粹之一,我们既要全面了解它的历史文化渊源,又要结合今天的时代特点,不断充实扩展它的内涵,充实人生中发挥重要的积极有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汉民. 濂溪学中“诚”的智慧[J]. 船山学刊, 2002,(3).   [2] 陈来. 论周敦颐影响之建立序杨柱才――《周敦颐哲学思想研究》[J]. 孔子研究, 2004.   [3] 唐运刚. 周敦颐诚学思想探微[D]. 湘潭大学, 2005.   [4] 曾立, 王光红. 周敦颐的“诚”本论阐微[J]. 茂名学院学报, 2007,(10).   [5] 杨柱才, 杨爱群. 朱子关于“诚”的义理疏解[J]. 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 2004.   [6] 郑新峰. 周敦颐理学著作考证[J]. 大众文艺, 2007,(11).      【作者简介】   周文雅(1984―),河南平顶山人,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通过新浪微盘下载周敦颐《通书》全文(附:朱熹通书解).pdf, 微盘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网
盘,提供超大免费云存储空间,支持电脑、手机等任意终端的文件存储、同步和分享&...
通过新浪微盘下载周子通书[宋]周敦颐.pdf, 微盘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网盘,提供超大
免费云存储空间,支持电脑、手机等任意终端的文件存储、同步和分享,是您工作、&...
通过新浪微盘下载周子通书·[宋]周敦颐·(天地人丛书)·上海古籍2.pdf, 微盘是一款简单
易用的网盘,提供超大免费云存储空间,支持电脑、手机等任意终端的文件存储、&...
日 ... 周敦颐《周子全书·通书·诚下》 ·诚是五常(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亦是 ... 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二》 ·「诚信」是人的法宝,因为「国保于民,民保于信」。
日 ... 周敦颐撰《周子通书》.pdf:上海古籍出版社,天地人丛书本。
日 ... _诚_周敦颐对天道与人道的贯通.pdf:学术论文. ... 当前资料暂无简介~[立即查看] &
天地人丛书+周子通书+周敦颐.pdf. 939. 2.3MB. 当前资料暂无&...
日 ... 431. 24.4MB. 实用类书籍,比较好。[立即查看] & 《纯天然手工皂》前田京子.pdf. 11.
24.4MB. 手工皂diy必读书[立即查看] & 周敦颐撰《周子通书》.pdf.
宋代周敦颐-太极图说·通书·观物篇.mobi. 74.6 K, 272. 金成奎《宋代的西北问题与异
民族政策》.pdf. 17 M, 216. 元丰类稿-宋代曾巩.mobi. 1 M, 223. 《宋代佛教史稿》&...
资治通鉴(全20册)中华书局点校本繁体竖排... 172. 二十五史(中华书局点校本繁体竖
排版). 391. 史记. 248. 商君书研究 .... 周子通书·[宋]周敦颐·(天地人丛书)·上海.
日 ... 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周敦颐《通书》
我的图书馆
周敦颐《通书》
周敦颐《通书?诚上第一》:“诚者,圣人之本。大哉干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干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
  《通书?诚下第二》:“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静无而动有,至正而明达也。五常百行,非诚非也,邪暗塞也,故诚则无事矣。至易而行难,果而确,无难焉。故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通书?诚几德第三》:“诚无为,几善恶,德爱曰仁,宜曰义,理曰礼,通曰智,守曰信;性焉安焉之谓圣,复焉执焉之谓贤,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
  《通书?圣第四》:“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 。诚精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幽。诚、神、几,曰圣 人 ”。
  《通书?慎动第五》:“动而正曰道,用而和曰德。匪仁,匪义,匪礼,匪智,匪信,悉邪也!邪动,辱也。甚焉,害也。故君子慎动。”
  《通书?道第六》:“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守之贵,行之利,廓之配天地。岂不易简?岂为难知?不守,不行,不廓耳!”
  《通书?师第七》:“或问曰:“曷为天下善?”曰:“师”。曰:“何谓也?”曰:“性者,刚柔善恶,中而已矣。”不达。曰:“刚,善:为义,为直,为断,为严毅,为干固;恶:为猛,为隘,为强梁。柔,善:为慈,为顺,为巽;恶:为懦弱,为无断,为邪佞。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故圣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恶,自至其中而止矣。故先觉觉后觉,暗者求于明,而师道立矣。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
  《通书?幸第八》:“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必有耻则可教,闻过则可贤”。
  《通书?思第九》:《洪范》曰:思曰睿,睿作圣。无思,本也;思通,用也。几动于彼,诚动于此。无思而无不通为圣人,不思则不能通微,不睿则不能无不通。是则无不通生于通微,通微生于思。故思者,圣功之本,而吉凶之机也。《易》曰:“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又曰:“知几,其神乎!”
  《通书?志第十》: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伊尹、颜渊,大贤也。伊尹耻其君不为尧、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挞于市;颜渊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过则圣,及则贤,不及则亦不失于令名。
  《通书?顺化第十一》: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故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大顺大化,不见其迹、莫知其然之谓神。故天下之众,本在一人。道岂远乎哉?术岂多乎哉?
  《通书?治第十二》:十室之邑,人人提耳,而教且不及,况天下之广、兆民之众哉?曰:纯其心而已矣。仁、义、礼、智四者,动静、言貌、视听无违之谓纯。心纯则贤才辅,贤才辅则天下治。纯心要矣,用贤急焉。
  《通书?礼乐第十三》:礼,理也;乐,和也,阴阳理而后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各得其理然后和,故礼先而乐后。
  《通书?务实第十四》:实胜,善也;名胜,耻也。故君子进德修业,孳孳不息,务实胜也;德业有未着,则恐恐然畏人知,远耻也。小人则伪而已。故君子日休,小人日忧。
  《通书?爱敬第十五》:有善不及,曰:“不及则学焉。”问曰:“有不善?”曰:“不善则告之不善,且劝曰:‘庶几有改乎,斯为君子。’有善一,不善二,则学其一劝其二。有语曰:‘斯人有是之不善,非大恶也?’则曰:‘孰无过?焉知其不能改?改则为君子矣!不改,为恶恶者。天恶之。彼岂无畏耶?乌知其不能改?”故君子悉有众善,无弗爱且敬焉。
  《通书?动静第十六》: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物则不通,神妙万物。水阴根阳,火阳根阴。五行阴阳,阴阳太极,四时运行,万物终始。混兮辟兮,其无穷兮。
  《通书?乐上第十七》:古者,圣王制礼法,修教化。三纲正,九畴叙,百姓大和,万物咸若。乃作乐以宣八风之气,以平天下之情。故乐声淡而不伤,和而不淫。入其耳,感其心,莫不淡且和焉。淡则欲心平,和则燥心释。优柔平中,德之盛也;天下化中,治之至也。是谓道配天地,古之极也。后世礼法不修,政刑苛紊,纵欲败度,下民困苦。谓古乐不足听也,代变新声,妖淫愁怨,导欲增悲,不能自止。故有贼君弃父、轻生败伦、不可禁者矣。呜呼!乐者,古以平心,今以助欲;古以宣化,今以长怨。不复古礼,不变今乐,而欲至治者,远矣!
  《通书?乐中第十八》:乐者,本乎政也。政善民安,则天下之心和。故圣人作乐,以宣畅其和心,达于天地,天地之气,感而大和焉。天地和则万物顺,故神只格,鸟兽驯。
  《通书?乐下第十九》:乐声淡,则听心平;乐辞善,则歌者慕。故风移而俗易矣。妖声艳辞之化也,亦然。
  《通书?圣学第二十》:“圣可学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问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
  《通书?公明第二十一》:公于己者公于人,未有不公于己而能公于人也。明不至,则疑生。明。无疑也。谓能疑为明。何啻千里!
  《通书?理性命第二十二》:阙彰阙微。匪灵弗莹,刚善刚恶,柔亦如之,中焉止矣。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是万为一,一实为万;万一各正,大小有定。
  《通书?颜子第二十三》: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齐,故颜子亚圣。
  《通书?师友第二十四》:天地间,至尊者道,至贵者德而已矣。至难者得人,人而至难得者,道德有于身而已矣。求人至难得者有于身,非师友则不可得也已。
  《通书?师友下第二十五》:道义者,身有之,则贵且尊。人生而蒙,长无师友则愚。是道义由师友有之,而得贵且尊,其义不亦重乎!其聚不亦乐乎!
  《通书?过第二十六》:仲由喜闻过,令名无穷焉。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噫!
  《通书?势第二十七章》:天下,势而已矣。势,轻重也。极重不可反。识其重而亟反之,可也。反之,力也。识不早,力不易也。力而不竞,天也;不识不力,人也。天乎?人也,何尤!
  《通书?文辞第二十八》: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笃其实,而艺者书之,美则爱,爱则传焉。贤者得以学而至之,是为教。故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然不贤者,虽父兄临之,师保勉之,不学也,强之不从也。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噫!弊也久矣!
  《通书?圣蕴第二十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然则圣人之蕴,微颜子殆不可见。发圣人之蕴,教万世无穷者,颜子也。圣同天,不亦深乎!常人有一闻知,恐人不速知其有也,急人知而名也,薄亦甚矣!
  《通书?精蕴第三十》:圣人之精,画卦以示;圣人之蕴,因卦以发。卦不画,圣人之精不可得而见;微卦,圣人之蕴殆不可悉得而闻。《易》,何止五经之源?其天地鬼神之奥乎!
  《通书?干损益动第三十一》:君子干干不息于诚,然必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而后至。干之用,其善是,损益之大莫是过,圣人之旨深哉!“吉凶悔吝生乎动”。噫!吉一而已,动可不慎乎!
  《通书?家人睽复无妄第三十二》:冶天下有本,身之谓也;治天下有则,家之谓也。本必端,端本诚心而已矣,则必善,善则,和亲而已矣。家难而天下易,家亲而天下疏也。家人离,必起于妇人。故睽次家人,以二女同居而志不同行也。尧所以厘降二女于妫汭,舜可襌乎?吾玆试矣。是治天下观于家,治家观身而已矣。身端,心诚之谓也。诚心复其不善之动而已矣。不善之动,妄也;妄复则无妄矣;无妄则诚矣。故无妄次复,而曰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深哉!
  《通书?富贵第三十三》: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故常泰无不足。而铢视轩冕,尘视金玉,其重无加焉尔!
  《通书?陋第三十四》: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彼以文辞而已者,陋矣!
  《通书?拟议第三十五》:至诚则动,动则变,变则化。故曰: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通书?刑第三十六》:天以春生万物,止之以秋。物之生也,既成矣,不止则过焉,故得秋以成。圣人之法天,以政养万民,肃之以刑。民之盛也,欲动情胜,利害相攻,不止则贼灭无伦焉。故得刑以冶。情伪微暧,其变千状。茍非中正明达果断者,不能治也。《讼》卦曰:“利见大人,”以刚得中也。《噬嗑》曰:“利用狱”。以动而明也。呜呼!天下之广,主刑者,民之司命也。任用可不慎乎!
  《通书?公第三十七》:圣人之道,至公而已矣。或曰:“何谓也?”曰“天地至公而已矣。”
  《通书?孔子上第三十八》:《春秋》,正王道,明大法也,孔子为后世王者而修也。乱臣贼子,诛死者于前,所以惧生者于后也。宜乎万世无穷,王祀夫子,报德报功之无尽焉!
  《通书?孔子下第三十九》:道德高厚,教化无穷,实与天地参而四时同,其惟孔子乎?
  《通书?蒙艮第四十》:童蒙求我,我正果行,如筮焉。筮,叩神也,再三则渎矣,渎则不告也。我正果行,如筮焉。筮,叩神也,再三则渎矣,渎则不告也。山下出泉,静而清也。汨则乱,乱不决也,慎哉,其惟时中乎!艮其背,背非见也;静则止,止非为也,为不止矣。其道也深乎!
发表评论:
馆藏&15587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敦颐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