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外来人口地域分布第二代对自己的地域认同是怎样的

江门“城市认同感”全省第一_网易新闻
江门“城市认同感”全省第一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江门“城市认同感”全省第一)
对城市的“认同”,是个人对外在环境和自身状况的综合反映。近日,由凯迪数据研究中心携手社科院社会心理学研究所联合发布的全国城市认同调查报告出炉。报告结果显示,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江门城市认同感总得分第一名,在认同感四个分维度上也都位列前三。消息传出,江门又“火”了一把。但是,有专家提出,认同感高是城市软实力优势,处于经济大发展机遇期的江门,接下来该如何用好这一优势,进一步将其化作城市竞争力,值得深思。
4个“认同因子”均排全省前三
城市认同感,是指作为常住城市的一员,市民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自豪感,因此城市认同感由多重因素综合构成。此次发布的报告将城市认同感划分出四个因子,分别命名为: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即“我对于自身城市市民身份的认同度”)、地位认同以及地域认同(即“我在一个城市里长期居住的意愿体现”)。据心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谭旭运在全国城市认同调查报告发布会上介绍,这份报告以143840份有效问卷为基础形成,所得数据全部采用在线调查方式获得。在城市认同感总得分中,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江门、韶关、潮州、清远和广州。
就各方面的排名而言,江门在文化认同方面排名第一;在地域认同方面排名第二,居于韶关之后;在身份认同方面,位居第三,前面是潮州和清远;在地域认同方面,处于第二位,仅次于清远。谭旭运评价表示,排在前列的城市,比如江门,不管在城市认同总得分上,还是各个分维度上都是非常稳定、一直排在全省前列。
文化认同全省第一侨文化功不可没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报告中,文化认同的前三位与总得分一致,分别是江门、韶关和潮州。作为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城市层面上的文化认同,需要有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为基础,才能潜移默化地形成文化归宿感。
江门市市长邓伟根就多次强调,要擦亮“中国侨都”城市名片,打好“侨牌”。“江门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基因正是‘侨’。无论你喜欢不喜欢,‘侨’就摆在那里,不仅要讲我们前辈的事情,也要讲新生一代的‘侨’,要不断演进,注意保护好江门的DNA。”
对于江门的文化认同感能成为全省第一,许多人都认为,是因为江门本身就是城市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拥有影响深远的华侨历史文化。“这个认同感很强与历史渊源有关。”江门市政府副秘书长张璐认为,江门是一个侨乡,所以对地域的认可、文化的认可有渊源。五邑大学副校长张国雄也提出,入榜前三甲城市的文化历史底蕴各有千秋,江门获得第一,应得益于五邑独特的华侨历史文化。“文化认同我们排第一,这就反映了我们侨文化的建设在城市建设当中,在民众接受度当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的确,为了进一步发挥侨文化特色,江门大力打造“中国侨都”品牌,在深挖“侨”文化,打造“侨”影响上不遗余力。去年,江门市就出台实施了侨务强市规划纲要及行动方案,重点推进“十个一”工作,即一个品牌(标识、全媒体)、一个经济发展平台、一个研究教育阵地、一个展馆、一座纪念碑、一条精品旅游线、一批名镇名村名街名建筑、一批艺术作品、一个交流舞台、一个机构(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
五邑大学广东侨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刘进表示,文化是需要挖掘的,打造“侨都”体现了江门市政府对于侨文化的重视。现在江门要建侨务强市,也是把文化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体现了江门希望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凝聚人心,带动发展,并以此做到精神以及文化引领。
加大宣传人才政策力度
对一个城市的认同感,是让人产生幸福感并愿意留下来的前提。国内首份《中国超大城市认同感调查报告》是由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于2015年10月发布的。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认为,可将市民的“城市认同感”视为“评价一座城市软实力的最重要标准。”
对于处在经济发展机遇期的江门而言,城市认同感获得全省第一,该如何从一项荣誉转化为真实的城市竞争力?
“本地人对自己生长的地方认同感会比较高,此次城市认同感排在全省前三的三个城市都是本地人口较多、外地人口较少的地方,应该也有这层因素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主任李卫忠认为,江门虽然城市认同感高,但数据显示,江门存在常住人口增长率较低的问题,尤其台山、恩平两地人口是净流出的,证明江门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不足,值得重视。为此,他表示,首先,江门的确有很好的人文环境,应该加大对这方面的宣传;其次,要加大人才政策的力度,让其更有吸引力,比如降低人才公寓申请门槛,让更多的人才能享受到更多的扶持;最后,要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善营商环境,开辟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让人才有较好的发展平台。
来江门工作8年的市委党校政治教研室教师李向军认为,近年来江门在民生事业方面的投入很大,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挖掘了城市文化底蕴,还借此办了很多改善民生的大好事,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民众满意度和幸福感都不断提升,才有这么高的城市认同感。下一步应该进一步宣传江门,尤其是近年获得的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增强城市竞争力。他表示,江门的文化资源很多,所以文化认同感突出,但是有资源不代表有很好的文化竞争力,江门还是要大力打造文化精品,尤其是可以尝试将旅游与城市发展结合,打造“33墟街”“南岸印迹”就是很好的尝试。
南方日报记者 陶然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
请登录南方网()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域认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