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国际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会计学哪个比较好

国际经济与贸易
我的图书馆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经济与贸易(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或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r )大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物资学院 & 北京农学院安徽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安徽财经大学滁州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天津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商学院 天津外国语学院 天津农学院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华东政法学院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原徐州师范大学(对俄)】常州大学 南通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浙江浙江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河北燕山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山西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中北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太原工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河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
& &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 & & &吉林财经大学 & &
& 吉林工程师范学院 & 辽宁东北大学 & 沈阳师范大学
大连民族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 河南 河南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南阳师范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学院山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 山东经济学院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财政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轻工业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长江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襄樊学院理工学院湖南长沙理工大学、、 、、、、、、、、、、岳阳师范学院广东、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嘉应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州大学、、、、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财经学院、、桂林理工大学、海南重庆、重庆大学、、、重庆工学院、重庆三峡学院、四川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成都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 成都农业科技技术职业学院、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云南财经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陕西、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翻译学院、、甘肃、兰州铁道学院、、、青海青海大学江西,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九江学院新疆、新疆财经学院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财经学院 宁夏宁夏理工学院(四年毕业之后获取经济学学士学位。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理论能够懂,技术能够用”,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校训下,毕业生离校之后有很强的自学能力。目前学院正在建设一批具有优势特色的研究生专业。报考该专业需要有很好的英语功底(写做、口语),学院目前为宁夏地区培养出的外贸人才得到宁夏当地的一致好评!michael)贵州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学院福建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华侨大学 福建江夏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武夷学院
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代码:620303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强国际贸易实际能力,从事进出口业务、外贸企业管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跨国经营等对外经济和对外贸易活动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专业核心能力:国际贸易的经营与管理能力。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外贸英语、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地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模拟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就业面向: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及外贸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岗位。其他:本专业可获取国家商务部和人事部联合认证的外销员。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具有国际贸易业务操作能力,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涉外经贸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经济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1. 正确理解并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2. 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3. 具有经济管理、经济贸易、市场营销、进出口贸易国际法的基本知识;4. 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5. 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6. 了解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发展动态;7. 能够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8.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学制学位与主干课程基本学制4年,本科一般实行3~7年弹性修业年限。四、主干学科经济学、统计学五、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务英语、国际市场营销、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六、毕业与学位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并达到毕业条件者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学时分配比例及毕业要求课程分类理论课内学时毕业要求学时学分比例必修公共基础课50228.528.0%133学分(含课外7学分)学科基础和专业课8845249.4%选修专业限选课12887.2%专业任选课1507.58.4%公共任选课12677.0%理论合计1790103100%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23周23展开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周数)学期理论教学复习考试机动军训专项业务实训1专项业务实训2外贸业务综合实训毕业实践毕业教育合计115221921822031622204162220516222062212117合计81162224121116展开人才培养方案总表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 程 名 称学 分课内学时分配各学期周学时分配共计讲课实验考试一二三四五六公共必修课130100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3636182190100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354541831111001大学英语(一)3.56464√41111002大学英语(二)47272√41111003大学英语(三)47272√41601001体育(一)23021601002体育(二)23221601003体育(三)23222011001大学IT3562828√32011003FoxPro语言程序设计3543618√3学科基础及专业必修课0512509经济数学A(一)59090√60512510经济数学A(二)23636√20512511经济数学A(三)35454√30412001经济管理基础35252√40412002微观经济学35454√30412003宏观经济学 34848√30412004会计学35454√40412005国际贸易34848√30412006统计学2.54848√30412009国际贸易实务A34848√30412010金融学2.54848√30412012国际商法23232√20412015外贸英文函电3483612√30412017电子商务34848√30412018外贸英语34848√30412019国际市场营销2322012√20402001经济地理2323220402002外贸英语听说(上)2323220402003外贸英语听说(下)232322专业限选课(统计)8128804826专业任选课(统计)7.51501502242公共选修课(统计)7126126√√√√实践教学环节(统计周数)232022215总 计126179015781182020272421展开专业选修课表限选课课 程编 号课 程 名 称学分课 内 学 时开设学期考试共计讲课实验上机0403002国际商务谈判232201240403003外贸业务单证348242450403010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34836125小 计81288048任选课(修满7.5学分)1004501大学语文1.5303011004502演讲与口才1.5303011004503应用文写作1.5303010404001商品学1.5303020404002公共关系1.5303020404003经济法B1.5303030404004世界市场行情1.5303030404005市场调查与预测1.5303040404007跨国经营1.5303040404008国际技术贸易1.5303041104501第二外语(日语)1.53030404040091.5303040403005外贸英文契约2323240403006外贸谈判口语2323240404010商务礼仪1.5303040404011关税与报关实务1.5303050404015证券投资专题0.5121250404017国际经贸案例分析0.512125小 计26508508展开
专业设置网络教育
入学科目:语文 数学 英语 学分:80时间:2.5年-4.5年主干课程:毕业实践报告(专)、初级微观经济学、大学英语(二)、大学英语(一)、大学语文、管理经济学(二)、管理经济学(一)、国际金融(专)、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专)、海关报关实务、会计学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世界经济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外贸函电、现代远程学习概论、政治经济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等。
入学科目:大学语文 计算机基础 大学英语 学分:80时间:2.5年-4.5年主干课程:WTO专题、毕业实践报告(本)(不申请学位者选此课程)、财务分析概论、大学英语(三)、大学英语(统考)、对外贸易谈判、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结算、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本)、国际贸易政策、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学、货币银行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商务礼仪、外贸单证实务、西方经济学(宏观)、西方经济学(微观)、现代远程学习概论、学位论文(申请学位者选此课程)、学位英语、职业生涯管理等。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使学生系统地获得微积分、和级数等基础理论,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以及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当代大学生掌握经济数学基础这一现代科学工具,而且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学读书能力得以提高;通过本课程的系统教学,特别是讲授如何提出新问题、如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思维能力授课内容: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多元函数微积分等。授课方式:课堂讲授+练习参考教材:《微积分》,吴传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计93学时,6学分开课学期:第1、2学期考核方式:考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随机事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授课内容:本课程由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部分组成。概率论部分侧重于理论探讨,介绍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建立一系列定理和公式,寻求解决统计和随机过程问题的方法。其中包括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等内容;数理统计部分则是以概率论作为理论基础,研究如何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推断。包括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统计、假设检验等。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参考教材:待定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54个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第3学期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理解和掌握矩阵运算,矩阵的初等变换;会求逆矩阵和矩阵的秩;会判断线性方程组的解,会解线性方程组,并能用向量形式表示解。通过的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将来工作和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授课内容:矩阵、行列式的运算,向量的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基本理论及解法,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与计算,矩阵的相似对角阵及用正交变换化对称矩阵为对角矩阵的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型,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参考教材:待定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个学时,2学分开课学期:第4学期考核方式:考试
政治经济学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内容:资本主义部分主要讲授价值、资本及其运动规律和其在自由资本主义、一般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运动形式;社会主义部分主要讲授宏、微观经济运行及调控模式和运行规律以及价值、劳动的二重性、价值规律、社会总资本的运行及平衡机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矛盾与规律。授课方式:课堂教学及练习相结合参考教材:《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62学时,4学分开课学期:第1、2学期考核方式:考试
微观经济学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要求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熟悉市场经济中常见的经济现象,了解经济政策及其产生的影响,并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微观经济领域内有关的,预测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等。授课内容:微观经济学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经济学发展简史及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供求原理及需求弹性理论,供求理论的实际应用,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要素报酬及收入分配,一般均衡,及政府的作用等。参考教材:《微观经济学》(黄亚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54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第2学期考试方式:考试
宏观经济学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宏观经济学是一门以国民经济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本门课程旨在讲授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学会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有关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理解常用的。授课内容:宏观经济学以凯恩斯经济理论为主线,阐述、就业和物价水平等基本概念,探讨整个社会的总产量、就业水平、物价水平以及其它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分析失业、通货膨胀、等主要经济问题,介绍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特点及作用。参考教材:《宏观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54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第3学期考试方式:考试
世界经济概论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教学目的: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这一中心线索,适当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深入探讨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特殊问题和经济现代化政策,以及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世界经济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以此培养学生分析世界经济领域中的特殊矛盾和特有规律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对世界经济发展变化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从理论上给予正确的回答和科学的说明。授课内容:世界经济概论及其研究方法;市场经济的特征与运行;世界经济运行机制;世界经济协调机制;。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为主。教学过程中,配合世界经济领域中的热点问题,适当开设专题讲座。参考教材:待定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54学时,3 学分开课学期:第3学期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处理有关经济问题,为国民经济的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字资料,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授课内容:它是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反映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揭示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具体表现,描述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同时,它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参考教材:待定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54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第4学期考试方式:考试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会计学的最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为后续会计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授课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系统介绍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具体包括会计概念、会计原则、会计科目和帐户、借贷记帐法、帐户分类、会计凭证与帐簿、帐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等基础内容。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参考教材:待定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54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第4学期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代号: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财务意识,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明确不同层级理财主体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手段;掌握企业不同类型的财务决策的基本方法,了解财务控制体系的构成和设计原则、方法;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授课内容: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筹资管理、资产管理、投资管理、成本费用管理、收益利润管理,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与分析等方法的运用。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参考教材:待定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54个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第5学期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基本知识,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外贸业务与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授课内容:该课程是高等院校对外经济贸易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与其他对外经济贸易专业课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一门先行课程,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初步的理论基础与基本知识。本课程主要介绍、研究国际贸易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揭示其中的特点与运动规律。其具体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资本主义阶段国际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性;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各种类型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与政策。授课方式:课堂教学为主。参考教材:《国际贸易》 陈同仇、薛荣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新编本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54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第5学期考核方式:考试
货币银行学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使学生对货币银行方面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授课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货币银行的基本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世界上货币银行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机制的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货币银行问题。授课方式:课堂教学为主。参考教材:《货币银行学》,姚遂、李健编著,中国金融出版社。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开课学期:第5学期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通过商务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基本商务语言技能以及英语商务知识与商务英语技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信息和常识,同时扩大知识面和词汇量。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所读各类文章(特别是商务英语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切实掌握其中的重要词汇和商务术语、重要语法、语言技巧、修辞特点以及写作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素质和语篇阅读能力。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商务英语知识的学习与基础商务实践活动,逐渐掌握较系统的商务英语知识与技能。为学生学习商务专业方向类课程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和商务知识与技能基础。授课内容:国际金融和贸易方面基本商务知识,通用商务术语介绍以及基本的语言能力训练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参考教材:《新编商务英语》,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最新版学时学分:每周2时,共36时,2学分开课学期:第5学期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及进行国际金融管理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正确把握时代脉搏、巩固专业所学、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相关经济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汇率理论和方法进行具体外汇交易和风险管理的操作。授课内容:本课程介绍国际货币流通,包括外汇与汇率、汇率决定的理论、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汇率制度、外汇风险及其管理、外汇管制等;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改革,包括布雷顿森林体系、欧洲货币体系及欧洲统一货币——欧元、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演变、改革及发展趋势;国际资金融通和国际资本流动,包括国际金融市场、国际商业银行信贷、对外贸易信贷、国际租赁、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收支理论与实务,包括国际收支的统计与分析、变动与调节、西方经济学界有关国际收支调节的理论。授课方式:课堂教学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考教材:《国际金融》,陈雨露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新版。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54学时,3 学分开课学期:第6学期考核方式:考试
计量经济学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基础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模型及其应用,掌握运用基本的计量经济分析方法进行经济学定量实证分析的能力。掌握基础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概念,掌握用单方程和联立方程组经济模型进行基本的计量经济分析的能力授课内容: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研究中重要的理论和应用分析工具。本课程主要内容是以线性回归分析为核心的基础计量经济学。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为主参考教材:《计量经济学》,谢识予,高教(沪)出版社。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计54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第6学期考核方式:考试
国际经济学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国际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稀缺的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有效分配的理论,以及各国由此发生的经济关系中应该采取的政策,掌握分析国际经济现实问题的方法和基本思路。授课内容: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分为国际微观经济(国际贸易)和国际宏观经济(国际金融)两大部分,主要包括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流动的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调整理论。。授课方式:课堂教学为主参考教材:《国际经济学》,袁志刚主编,高教(沪)出版社,最新版。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开课学期:第6学期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结合实例加深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能较为完整地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框架,并能将之运用于实践的目的授课内容:国际结算概述,国际结算中的票据,汇款方式,托收方式,信用证概述,信用证的种类,国际结算中的单据,信用证处理实务。授课方式:课堂教学为主。参考教材:《国际结算》,姚莉、王学龙编著,中国金融出版社。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开课学期:第7学期考核方式:考试
现代国际投资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 教学目的:使学生对二战结束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内容、发展情况和趋势,以及国际直接投资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作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应该能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关于投资的基础理论和当前有关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框架及其原理内容,并结合实例掌握国际直接投资实践内容及其原理,启发学生用已经学到的理论和分析工具对当前现实国际投资活动进行分析、思考,以满足日后工作实践工作的需要。授课内容:投资与经济增长、投资项目决策与风险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国际投资环境的基本因素、国际直接投资环境评价、国际投资政策管理、国际投资法规管理、国际投资风险管理、国际投资中的公司并购、国际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招投标、国际投资项目融资、国际风险投资、中国利用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等。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为主参考教材:《现代国际投资》,陈玲主编 厦门大学出版社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54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第4学期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管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管理学的历史发展和基本理论,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及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授课内容: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和主要内容;计划决策的原理、程序和方法;组织理论和组织工作的基本原理、程序和方法;领导工作的原理和要求;领导方式和领导艺术;控制的原理和方法。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参考教材:《管理学》(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开课学期:第5学期考核方式:考试
市场营销学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分析市场购买、变化的能力;理解营销组合因素的有机搭配、统筹协调和灵活应用,了解营销计划、营销执行、营销组织和营销控制的具体方法。授课内容:市场营销环境、顾客购买行为分析、市场信息研究、目标市场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旅游市场营销管理。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参考教材:待定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54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第5学期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方两大法律体系的特点、法规;了解和掌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法律规定;产品责任法和国际商事组织法。培养学生运用国际商法的基本理论和法律规定、具有处理国际贸易纠纷的能力,以确保贸易双方的利益。授课内容:国际商事合同法、货物买卖法、代理法、商事组织法、票据法、国际运输法、海上保险法、国际商事仲裁法。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参考教材:《国际商法》, 冯大同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开课学期:第5学期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考核方式:考试
合同法(双语)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合同法的有关概念、理论和法律规定,树立经济法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内容:公司的概念、特征及分类,有关公司的立法及原则,并重点掌握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股份的发行和转让,公司债券的发行和转让以及公司财务会计的有关法律规定。合同的一般规定、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及15种有名合同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案例讨论相结合参考教材:《合同法》,张长青、王霞,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开课学期:第5学期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国际税收在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关系和财政关系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税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全面掌握国际税收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为我国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服务,促进对外经济交往,妥善处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授课内容:国际税收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国际税收的形成和发展、税收管辖权、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免除、国际税收抵免、国际避税、避税港及其避税模式、防范国际避税的措施、涉外税收负担原则、国际税收协定等。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参考教材:《国际税收教程》,杨志清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开课学期:第6学期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加强财政管理工作对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弄清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内容和基本政策制度,并且懂得运用这些理论和政策制度分析、认识经济财政中的现实问题;熟悉财政的基本业务知识和技能。授课内容: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财政支出基本理论,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财政收入规模、结构,税收原理,税收制度,国债,财政政策,开放经济下的财政。授课方式:课堂教学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考教材:《财政学》,孙健夫,,河北人民出版社,最新版。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开课学期:第6学期考核方式:考试
国际运输与保险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各种的特点,运输单证的制作与流转、运费计算等工作环节;分析各种运输方式利弊,力求使各种运输方式得到合理组合;了解和掌握保险理论的基础知识,完整、准确、合理地办理具体的投保事宜;有效预防货物的运输风险,增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授课内容: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国际货物运输,主要讲授国际货物运输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技巧,包括国际货物海洋运输,铁路运输及国际多式联运等运输方式的原理和业务程序;下篇为国际货物保险,讲授外贸保险的基本知识,着重讲述国际贸易中货物运输保险保障的范围,特别是海上货物运输保险保障的风险种类、损失、费用以及我国关于海运保险的险别与条款。授课方式:课堂教学及练习相结合参考教材:《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姚新超编著,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开课学期:第6学期考核方式:考试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进出口业务的基本流程、交易磋商与合同签订的技巧、合同履行的过程。为从事对外贸易工作积累一定的实际经验。授课内容: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条款、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商订与履行、国际贸易方式。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以及上机实际模拟操作相结合。参考教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文) 张素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开课学期:第6学期考核方式:考试
国际商务谈判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教学目的:旨在传授学生从事国际商务谈判所须具备的专业英语基本理论常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能在未来国际商务常见的谈判场景中胸有成竹而且熟练地进行交流,并能熟练地运用一些基本技巧应付和解决未来国际商务谈判主要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授课内容:谈判的本质与原则、国际谈判研究的基本理论、国际谈判的伦理原则、国际谈判的准备、国际谈判的有效策略、国际谈判中的沟通、个体差异与国际谈判、协议的签定与履行、国际商务谈判的跨文化问题、国际商务谈判中的第三方介入、国际商务谈判的社会结构、 国际谈判的总结和评估等。授课方式:讲授为主,讨论为辅。参考教材:《国际商务谈判英语》,吴云娣,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开课学期:第7学期考核方式:考试
国际贸易模拟操作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教学目的:使学生在仿真业务操作的实践过程中熟悉国际贸易流程并熟练掌握从事国际货物买卖的基本操作技能。授课内容:英文函电草拟、出口价格核算、交易条件磋商、商务合同签订、信用证审核修改、货物订舱托运、出口报关投保、出口单据制作、银行审单结汇、业务档案管理等。涉及国际货物买卖的全过程。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上机操作相结合参考教材:《出口贸易模拟操作教程》,祝卫,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开课学期:第7学期考核方式:考试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教学目的: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了解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当前跨国公司的特点。深入了解跨国公司的经营之道。授课内容:了解跨国公司的界定,跨国经营的特点;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的方式方法,跨国的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和作为对外直接投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跨国公司;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进程等内容。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为主。参考教材:《跨国经营与管理》,李尔华,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 学分开课学期:第5学期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掌握本课程的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和整体概貌。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电子商务专业理论和知识,从事、信息收集、网络使用、电子交易的操作性工作,并了解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常识。授课内容: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电子商务的现状和发展,电子商务的特点、电子商务的类型、电子商务模型、计算机技术、程序设计、操作系统、编译系统、、通信技术、网络技术、Internet、EDI技术、电子支付技术、安全等技术的概述,电子商务系统的构成及其开发工具、电子商务整体解决方案与案例介绍。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上机操作相结合。参考教材:《电子商务――管理新视角》,特伯恩,电子工业出版社,最新版。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开课学期:第5学期考核方式:考查
公共关系学
课程代号: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树立形象的观念。掌握公共关系管理过程的基本步骤,了解公共关系策划、实施、调查、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熟悉公共关系的一些基本业务,能理论联系实际,比较熟练的运用公共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授课内容:公共关系概述,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客体(公众)、手段(传播与沟通),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模式、工作程序,公共关系人员、礼仪、实用技巧和专题活动、文书写作,内部和外部公共关系,政府公关和国际公关等。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参考教材:待定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个学时,2学分开课学期:第6学期考核方式:考查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理论、体制、政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加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理解和运用政策的能力。授课内容:主要讲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总体格局以及基本理论与政策。授课方式:课堂教学及案例分析参考教材:《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最新版。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开课学期:第6学期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熟悉和掌握国际外汇市场的规则,外汇业务操作手段与技巧,预测外汇走势,进行外汇风险管理。授课内容:介绍国际上主要的外汇业务操作方法,分析预测汇率走势的基本因素和技术图形,论述防范外汇风险的措施。授课方式:课堂教学为主参考教材:《外汇业务操作与风险管理》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开课学期:第7学期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我国海关和报关制度,掌握企业进出口货物报关的一般程序,熟悉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和有关单证的填制和关税等税费的计算。授课内容:海关及报关制度简介、进出口货物的国家管制、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及有关单证的填制、一般贸易进出口货物报关程序、关税及其他税费的计算、其他贸易方式和特殊进出口货物的报关、无纸化与报关自动化。授课方式:课堂教学及案例分析参考教材:海关报关实务(第三版) 谢国娥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开课学期:第7学期考核方式:考查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研究内容国际经济与贸易(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专业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良好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有较强的从事外贸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1.“七”中的名单仅为较早开办该专业的高校,并非全部开设该专业的本科高校。2. 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509所院校开设了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本科专业。另有沈阳药科大学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医药)”专业;开设的专业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文)”;东北电力大学开设“经济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专业;开设的专业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新闻方向)”。3. 沈阳药科大学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医药)”专业为理学类,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与其他本科院校开设的该专业(或该专业方向)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不同。4.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文名一般译作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但也可用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 。前者着重于该专业要学习经济学专业理论知识、为开展国际贸易实务或从事研究奠定基础;后者实为“国际商务与贸易”,名称上着重于该专业主要学习开展商务、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因此,建议本科层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译为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专科层次的该专业用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 或者直接用International Business似更为贴切。 
发表评论:
馆藏&140848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贸易金融类证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