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期望效应应”对教育有什么启发?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期望效应的启发
下载积分:290
内容提示:期望效应的启发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8|
上传日期: 00:50:3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期望效应的启发
官方公共微信期望效应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期望效应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教师的期望效应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教师期望效应的历史由来教师的期望效应又称为教室里的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意指教师对学生期望值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的情感态度。它来源于古代希腊的一个神话传说。相传古代希腊的赛普路斯岛上有位俊美的青年国王叫皮格马利翁,他对老国王为他包办的婚姻很不满意,整天陶醉于雕刻,他精心雕刻了一具美丽的象牙少女像,每天都含情脉脉地看着她,希望能够和她共度终生。他的忠诚感动了天上的爱神阿夫迪德罗,他为那具少女像注入了生命的活力,美丽的少女最终和皮格马利翁国王结为夫妻。这一传说说明,任何人只要关注于一个对象,对其真心关爱,是会促使其发生变化,达到精诚所止,金石为开的效果的。20世纪中后期,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读到关于皮格马利翁的传说时,很受感动,他们决定先对动物进行实验,研究教育者的期望对动物行为的影响。他俩到自己研究机构的动物饲养室里随机抽取了一定数量的小白鼠,把他们分...&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教师的期望效应又称为教室里的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意指教师对学生期望值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的情感态度。本文简要介绍教师期望效应的由来,说明教师期望效应的实质,并揭示其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一、教师期望效应的历史由来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senthal)和雅各布森(Jacobson)开始研究教育者的期望对学生行为的影响。他们俩1968年到美国加州旧金山市奥克学校(Osk school),从这所小学的一年级到六年级中各选三个班,对这十八个班的学生进行常规的心理测验,但对该学校的教师说这是对学生进行发展预测测验。测验结束后,他们随机抽取了一些学生,告诉该校的教师说这些学生的发展前途更大一些。名单中的学生,有的在该学校教师的预料之中,有的却不然。当该学校的教师对名单中的学生表示异议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进行解释,说这是心理测验的结果,具有很强的...&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1教师期望效应及其产生的依据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态度的好坏和期望值的高低会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传递给学生,影响他们对学习的态度,进而对学生的学习、身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人们把教育者对学生的期望和热爱而导致学生行为的变化称教室里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或者叫做教师的期望效应,也叫做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期望效应产生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呢?第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来,个体是具有一定学习潜能和一定思想意识的人,他们从事的任何行为都有特定的目的和需求,教育者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求,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者引导的活动中去,促进他们最终去完成自我实现。经验表明,推动这类学习的教师首先需要对人给予深信。皮格马利翁效应正是在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尊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接受到了教师的暗示,感受到了教师的关爱和尊重,因而激发了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积...&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教师的期望效应又称为教室里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期望值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的情感态度。本文简要介绍教师期望效应的由来,说明教师期望效应的实质,并揭示其对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现实意义。一、教师期望效应的历史由来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来源于古代希腊的一个神话传说。相传古代希腊的赛普路斯岛上有位俊美的青年国王叫皮格马利翁,他对老国王为他包办的婚姻很不满意,整天陶醉于雕刻,他精心雕刻了一具美丽的象牙少女像,每天都含情脉脉地看着她,希望能够和她共度终生。他的忠诚感动了天上的爱神阿夫迪德罗,他为那具少女像注入了生命的活力,美丽的少女最终和皮格马利翁国王结为夫妻。这一传说说明,任何人只要关注于一个对象,对其真心关爱,是会促使其发生变化,达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效果的。20世纪中后期,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读到关于皮格马利翁的传说时,很受感动,他们决定先对动物进行实...&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期望是指对某些事物或人未来前途有所希望和等待。从心理学角度看:期望可以使期望对象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从而产生自我实现的预期效应。上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所学校做了一项实验,他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学生并告诉他们的教师说,这些学生将来“有优异发展的可能”。结果,8个月以后,发现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果真比其他学生提高得更快,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即期望效应。这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对于我们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启示。一、期望效应的暗示性的运用一是领导者的趋向暗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领导的影响十分重要。即领导首先要坚信:每个青年教师都是有知识,有朝气,有潜力的,人人都能培养成栋梁之才。其次,领导者可以通过各种暗示的形式,使青年教师感受到领导对他们的殷切期望。比如,在思想上帮助他们进步,工作上放心使用,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对他们提出的合理建议予以积极的支持,从而给他们以暗示。二是自我暗示。把领导者的暗示转...&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教师的期望效应是影响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教学是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让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教师的期望可促使这一过程形成师生之间良性的心理互动。本文就如何正确运用这一教育规律,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偏差等方面做一探究。一、教师期望效应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教师在教育观念上的偏差。教育本应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者总是着眼于选拔人才。学校、教师的许多利益都与优等生和升学率有关,往往使教师以牺牲一部分学生的代价,保证另一部分学生的优势发展。受传统智力观点影响,有的教师认为,教育只对优等生起作用,对“学困生”收效甚微。“学生爱学习”是教育的前提,“学困生”不爱学习,所以没办法教。他们对“学困生”的发展丧失信心,对自己教育的作用表示怀疑,于是采取消极、放弃的态度。其实,“学困生”往往是由于学习上的反复失败,形成了心理障碍,导致渴望成功的天性和学习潜能被压抑,而沦为学困生。教师...&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期望效应的启示I^mi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和教师对那些成绩一时不理想和被认为:"迟钝_’、"笨拙”的孩子,往往不是给予鼓励和耐心的帮助,而是用讽刺、挖苦对他们,总是用一种老眼光和菲薄的态度冷落他们。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重感大大受到伤害,感到心灰意冷,气馁自卑,以至性格孤僻、沉默寡言、长此以往,便使孩子秉性难移了。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人们通常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罗森塔尔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入咖輔力财孩子内在潜力的发挥程度往往同内在动力和外设压力成正比。如果我们立下坚定的志向,肯于向自己挑战,就有可能使内在的潜力变为现实的能力;反之,如果失去自信力,听任惰性去发展,那么,内在潜力也就无由展现,自消自灭了。给孩子以期望,就是给孩子的学习、成长注入一针兴奋剂,孩子会永远沐浴着一...&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期望效应的启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