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论述福禄贝尔的福禄贝尔幼儿教育理论论

谁能论述福禄贝尔的幼儿教育理论?_百度宝宝知道有关福禄贝尔、蒙氏和华氏教育比较和反思
Welcome to 宣信主日学——以主为乐,凭信虔行
&&& & views: 2646 &&&
Title: 有关福禄贝尔、蒙氏和华氏教育比较和反思&
福禄贝尔、蒙氏和华氏教育比较和反思barnaba
蒙台梭利的教育观受福禄贝尔的影响,而华德福教育虽然始于和蒙台梭利同一个时期,但在信仰层面上显然属于后一代的思想,下表比较了他们的教育观的异同和
我出于基督信仰,分析的问题所在:
见跟帖 以上对照可见,三种教育方法体现了教育者的信仰发展进程:
承认罪的有神论者→不认罪的有神论者→不认罪的理性主义者(无神论)→不认罪的人本宗教者
(前现代时期)→ ( 现代时期 ) → (后现代时期)
从目前的中国教育现状来看,虽然蒙氏教育理念里有信仰的成分在里面,但国内的幼儿园课程几乎没有添加任何的信仰因素;反倒是华德福教育因为迎合后现代思
潮,在其教育的核心层面添加了对一种无位格自然精神信仰敬拜(从链接文章中可见)。
国外的基督徒可能无需使用蒙氏或华氏的教育体系,他们可能已经自己建立了一套以基督信仰为核心的(在家)教育体系,但直到今天我还没有听说已经介绍到国
内。所以今天中国基督徒需要做的是,分辨和整理现有的教育理念,找出其中的偏颇和不足,并用圣经的原则去加以平衡。
以上看到的蒙氏和华氏教育的共同问题在于:虽然二者都十分注重在品格教育方面的教育,但它们都是只注重以道德楷模塑造人格,却缺少对人罪性和福音的关
切,而一个有道德却没有信仰的人在今天西方社会大有人在,但既有坚定信仰又有良好品格的人才是中国基督徒需要培养的教会下一代
今天的教育目标:
使教育归回到承认罪的基督信仰中:同时关注人本性中有神的形象和样式的部分和犯罪远离神的部分,二者在一个未归正悔改的幼儿身上同时并存。
这两者可能都是我们今天所忽视的。发表于http://barnaba.ccblog.net/
barnaba posted on 10/13/ AM
----------------------------------------------
福禄贝尔(1782)
蒙台梭利教育(1870)
华德福教育 (-)
理念相同处
&&都接受了卢梭的强烈影响,反对传统对儿童身心的束缚和压迫,反对外因论;
信奉性善,赞同内发论,主张以儿童为本位;
要求认真研究儿童的特点,遵循自然,强调中自由及活动的重要性。
&都极其重视l期(尤其是1~6岁期),重视童年生活对人生的影响。
倡导建立专门的社会机构及培训大批合格教师来从事工作。
福禄贝尔对儿童的本性作了神秘主义的解释,并认为目的即使儿童心中“神的本源”显露出来;而蒙台梭利的生命学说亦含有神秘的色彩。
华德福教育体系主张按照人的意识发展规律,针对意识的成长阶段来设置教学内容,以便于人的身体、生命体、灵魂体和精神体都得到恰如其分地发展
忽视人的罪性
理念不同处
福禄贝尔则倾向于个体复演说
往往从神秘主义或神学出发来论述人的发展和问题
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二人虽都赞同“内发”论,但蒙台梭利强调通过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促进儿童的发展
理论主要以近代科学、哲学及心理学,特别是生物学、生理学为基础,
人智学(anthroposophy)是研究人类智慧的学术理论,希望透过探寻生命存在的起源及其本质,揭开人类生存及命运的奥秘,唤醒人类认识并联结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的灵性,启发人对自然界、宇宙间的一切产生感恩与虔诚之心。
对不同阶段的理解
年幼的孩子还不能清楚地区分现实与想象,涉及到想象的活动应该推迟到孩子在现实中打稳了基础之后。在蒙台梭利班孩子的任务和活动是具有现实性的。蒙台梭利说儿童对玩具的喜爱是一种错误,如果没有与大小、数字相联系的智力兴趣,孩子不会真正长久的对玩具感兴趣。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儿童发展的主导任务各不相同。七岁前儿童发展分为三个小阶段,每个阶段有其发展的主导任务。1—3 岁幼儿学会三个重要的生存能力:挺身坐起、走路和说话;3—5 岁幼儿会展现想象力和创造力;5—7 岁孩子们指尖运动变得灵活,开始会想象有图象和做计划性的游戏〔3〕。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发展任务,华德福学校采用整段式教学。一个主题会延续4 至6 周,作为每天早上的主要课程。他们认为这种安排使孩子不需要同时应付多种课程的压力
内容、方法
福禄贝尔倡导“游戏”、“恩物”、“作业”(绘画、纸工、手工),认为游戏是自我表现的最高形式,强调应通过游戏来发展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蒙台梭利则主张“工作”,自动、感官(包括读、写、算的练习)、实际生活练习等,认为工作是特有的有价值的活动,反对有想象活动的游戏及玩具,否定了创造性游戏在中的重要作用
强调技术和独立
生命头七年的教育中,没有学术内容,如读、写、算等,主要是身体成长,显示出植物性和动物性的特征
每日的教学活动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身体运动;第二类可以归纳为文学艺术活动,如布偶戏、故事、水彩画、手工(制作布娃娃)、蜂腊造型、唱歌等;第三类可以归纳为创意游戏
强调艺术和合作
一是给儿童创造美好、善良、和谐的环境和氛围,将善的东西呈现在幼儿面前,而将丑陋、邪恶隐藏、隔离开来(类似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人之初,性本善);二是给儿童树立榜样,成人的言谈举止要谨慎,同
时成人也要净化自己的心灵;三是开展常规感恩教育活动。每日饭前,孩子们都要在教师的带领下采用诵诗、歌咏的形式感谢大地、感谢动物、植物、矿物,感谢父
母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四是将感恩、善良等内容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之中。文学、艺术活动中以善和美为永恒的中心主题。
人本宗教的特点:
避免罪恶的出现却无法回避孩子自身不断自生的罪及恶
强调教导真善美,却没有通往真善美的途径:悔改和福音
在福禄贝尔的园里,教师被视为“园丁”,须承担对的关心、指导乃至教学(如“恩物”的演示、说明)的职责
在蒙台梭利学校中,教师由主动转向被动,被称为“指导者”,只是承担指导、引导及环境保护、看护的责任
环境提供者、道德榜样和心灵导师
教师都是只注重道德、知识、能力的提升,而没有认罪,悔改和重生的见证
幼儿的参与形式
注重集体参与
注重个人独立活动
注重集体、协作,不同个性的孩子平衡互助
对国内教育的影响
主要在幼儿园、亲子园推广,也受到很多家长的欢迎
已经影响了官方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很多民间父母的教育理念。国内已有幼儿园
虽然两者的观点差别很大,但大多数父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区分和分辨,往往是多种观念并存于自己的脑海中,想到哪里用哪里。自己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教育观
(Message edited by barnaba on 10/13/ AM)
barnaba posted on 10/13/ AM
----------------------------------------------
Copyright &
Aimoo Free Forum All rights reserved.29656 儿童教育概论重点09年版笔记.doc63_百度文库
29656 儿童教育概论重点09年版笔记.doc63
29656 儿童教育概论知识重点
百年中国学前教育
(1) 西方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1816年, 英国欧文在苏格兰纽兰纳克创办了欧洲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
1837年,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开办了“儿童花园”
(2) 对学前教育产生影响的西方教育家: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著有《大教学论》、《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
前教育的专著,集中体现其学前教育思想;
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儿》中,对儿童教育
的贡献首先是“儿童的发现”,其次是强调教育应尊重自然,反对揠苗助长。还提倡“否定教育”,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至,首要的目的就是保护儿童的本性。
福禄贝尔: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人,是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一套较为完
备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的人。认为为了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幼儿教育应当使用游戏、作业和练习。“恩物”是幼儿园里玩游戏和做作业使用的玩具和材料,“作业”是“恩物”的发展,是为儿童设计的各种制作活动。
杜威:美国教育家——儿童中心论者。他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
验的改造,提倡“做中学”,即从做事情而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即“作业”。
蒙台梭利:意大利幼儿教育家,创办了“儿童之家”。主要著作有《适用于儿童之
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童年的秘密》和《有吸引力的心智》。
(3)癸卯学制 :即《奏定学堂章程》,1903年制订并在全国范围内颁行。它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了下来,但没有女子教育的地位。
⑷学前教育学是探讨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命题、基本历史及基本理论框架的一门学科。
2、领会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原因:1、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呼唤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2、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觉察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所显示的优越性,他们要求向西方学习,要求对传统教育进行改良;3、在华传教士积极倡导幼儿教育。
(2)新文化运动与儿童观、教育观的变革: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认为中国今后应当重视儿童,尊重儿童,提高儿童的地位,《狂人日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在中国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实际影响的当属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
(3)学前教育科学化与本土化的努力:“南陈”陈鹤琴是我国幼儿教育研究的重要开创者,1928年在南京起草《幼稚园课程标准》,观点“课程中心制”—单元教学法;“北张”张雪门在北京等地开展幼教研究和幼教师资培训工作。1926年陶行知发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以及《幼稚园之新大陆》,发动了幼儿教育的平民化运动。
(4)新中国的学前教育历程。
儿童与教育
(1)偏见:儿童、本能与恶。
(2)“吾道不孤”:罗素、梭罗、周作人、鲁迅
(3)儿童教育与儿童发展的辩证关系:1、发展决定着教育;2、教育又创造着发展;
3、教育与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决定的。
(4)教学的“大纲”与儿童的“大纲”:维果茨基在《学前教育与发展》中提出“儿童的大纲”与教学的“大纲”两个概念
第1 / 12页
贡献者:瑷韩儿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福禄贝尔幼儿教育理论摘录4
&(四)福禄贝尔的儿童游戏观福禄贝尔详细论述了儿童游戏的整个体系。并且阐明了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巨大意义。他认为:
1、游戏是儿童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游戏和语言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游戏儿童的内心活动和内在生活变为独立的,自主的外部自我表现,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并保持内在和外在的协调。
2、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中最能表现或发展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福禄贝尔的儿童玩具、教具及教学法。福禄贝尔非常重视儿童知识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为此他设计了一系列儿童玩具,教具及教学法。
&1、他设计的“恩物”:即游戏活动材料。第一种:六色小绒球的50种玩法,用以训练儿童的辨色能力、感知觉能力、空间观念、及肯定与否定观念等。第二种:木制的球体、立方体和圆柱体。球代表动,立方体代表静、圆柱体则动静兼备。通过这种玩具材料训练儿童的认识物体的形状、性质及彼此的关系,通过种种组合拼接的玩法发展而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三种:木制立方体(积木)。8个小立方体合起来成为一个大的正方体。
&第四种:可分为8个小长方体的木制立方。第五种:可分为27个等值的小立方体的木制立方。第六种:可分为27个小长方体的木制立方。
以上这些木制立方可以帮助认识物体的各种形状,性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儿童,各几何图形的认识,为儿童未来学习几何与数学打下基础。通过各种形状的堆砌,锻炼儿童的创造性组合能力、建筑艺术,造型等的象征性联想的能力。
&2、福禄贝尔设计的儿童“作业”。所谓作业,是指给儿童提供各种操作材料,让儿童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如:折纸、贴纸、剪纸、画画、粘土、细工等手工制作,通过这些活动集中注意和认真做事的习惯,扩大儿童的眼界,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培养儿童的艺术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及时加以指导和帮助。福禄贝尔为幼儿园设计制作教学材料、玩具及设计一整套手工制作体系的思想和方法,在整个幼儿教育史上是首创,具有重大意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六)福禄贝尔关于幼儿教育的其它细节
&1.幼儿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他认为幼儿看外部世界就像是雾一样混沌,通过看到的东西和父母的话来认知。他提倡早期教育由父母的教育开始,因此他出版了《母亲与儿歌》一书,把这本书作为母亲教育幼儿的工具书。
&2.关于幼儿的食物。福禄贝尔认为,幼儿期的食物不只是和身体生活有关系,和精神生活尤其是和幼儿的感觉、感情密切相关。他主张给幼儿烹饪食物:“烹饪过程不要过度人工化与太复杂,避免药味和香料的刺激,孩子成长期所需要的食物,必须是单纯而且营养适当的才好,对没有养成挑食习惯的小孩,食物越单纯越适当,才会使小孩将来更幸福、更强壮,更富有创造性。
&3.关于幼儿的衣服。衣服不可太紧,不要让孩子有压迫感和束缚感,方便游戏,以利于幼儿的身体和精神能够自由活动。
4.幼儿理解周围的事物靠语言。&
&5.幼儿期的好奇心最强烈,大人要善于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6.幼儿绘画活动的指导。福禄贝说,画画活动是幼儿表现自我的活动,同时也是创造活动。画画活动的发展,是幼儿心情调和、思考、比较、判断、知觉等精神作用的发展,也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发现力等。而且画画和语言是相通的,互补的。
&7.数的概念。福说:人学习数目、形状、大小、颜色、韵律、形态等最初的萌芽都是在幼儿园。他还在《人的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数目的教法。可由画画引导认识数目,同一种东西反复重复几次就能够认识,如一朵花、二朵花......由对数目的注意和认识来发展幼儿内在算术能力,知识范围也会越来越广。通过画画,还能引导幼儿把同样的种类和数目集合起来,如:二个眼镜、二只耳朵,五只手指头,等等。福禄贝尔观察到,幼儿由同样的东西再三重复,就能由自然、身体的东西进入抽象的概念。例如一个桃子,再来一个,再来一个.....一个,二个、三个,在此过程中,幼儿就会了解数一个与两个之间的关系。这些方法在现在依然对幼儿数学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禄贝尔式幼儿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