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学校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有哪些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高校养成教育及其实施途径-
留言内容不能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文/杨 敏
高校养成教育及其实施途径
  提要 现代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和职责是教给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而养成教育则是教会学生做人的基础。本文就养成教育的内涵、意义和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加以论述。
  关键词:养成教育;内涵;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大学生顺利从事学习和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使学生进入高校后暴露出养成教育的缺失,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显得特别重要。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教育者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
  (二)重视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意义
  1、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关系国家未来的文明程度,也关系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加强德育工作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养成教育则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2、养成教育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要求人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要善于处理自己和他人、团队、社会的关系。既要有独立意识,又要有团结精神。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学生在踏入社会前就通过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考、接人待物、健身、文明礼貌等习惯。
  3、养成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养成教育以学生现有的认知为基础,对一定行为加以反复练习,使其在身上固定下来,形成习惯。这样,大学生不仅在接受同样刺激时可以做出同样的反应,就是在受到不同刺激作用时,也可做出自动化的反应,做到知行统一。
  二、当代大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长期的应试教育,只注重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这种偏颇做法的后果在上大学以前巨大的升学压力下没能显现出来。但当升入大学后,升学压力消失,学生们一时很难适应重压失去后的大学生活,在学习、生活、心理调适等方面表现出种种问题。
  (一)心理方面。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普遍缺乏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抵抗挫折的能力,有孤僻、任性、我行我素、情感脆弱等性格特征。
  (二)学习方面。学习目的性和职业性不强。对所学专业现状及发展前景不了解,没有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功利心强,多数学生都期望通过大学学习后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不能兼顾近期个人目标和人生长远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1、自律性差。上大学后,有松口气的思想及初涉社会的新鲜感,经常旷课、泡网吧,投入较多精力进行社交。
  2、学习能力较差。一方面学生对大学学习方法和生活不能很快适应;另一方面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中遇到问题,不能多渠道、多方式地主动解决问题,只能被动接受或不能解决,最终积重难返,失去学习兴趣。
  3、团队意识淡薄。由于社会和高校的竞争日益激烈,学生之间因就业、评奖等激烈的竞争,导致自我意识过度增强,团队意识减弱,同学间极少在学习方面积极主动地互帮互助、相互促进。
  (三)生活方面。缺乏文明的生活习惯,娇生惯养、缺乏独立意识、自理能力差,有的学生寝室狼藉一片,就寝时间随意性强。节俭观念差,某些学生还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在人际交往中自私褊狭,缺少团队精神,难以适应集体生活。
  上述缺陷如不及时弥补,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就业。所以,高校应根据其心理特点和习惯状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开展养成教育,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顽强的意志,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这是当前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
  三、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制定严格的管理机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来进行养成教育。低年级要采用严格的纪律约束,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高年级在严格纪律约束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使养成教育由自发成为自觉,引导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二)开展一系列养成教育活动。入学伊始,可开展各种讲座对新生进行思想品德、学习和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进行学习目标引导、专业知识和学习方法介绍等。通过各种参观考察活动,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改革开放成就展,利用影视资料、新闻媒体、社会舆论进行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教育。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举办征文大赛、讲演比赛、辩论大赛等方式,教育、熏陶和引导青年学生,缩短学生从普适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过渡时间,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帮助确立人生目标,明确在校期间的奋斗方向。
  (三)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管理机制。辅导员要随班进课堂听课,掌握学生学习问题,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并与学生交流。帮助协调学生与任课教师、管理人员的关系;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生寝室,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文明习惯;建立谈话制度,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正向引导,解决学生的思想和学习问题。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专业方向、人生理想、职业道德教育。高校的每位教职员工都要不断自我完善、提高修养,参与养成教育,使学生见贤思齐。
  教师在进行养成教育时要注意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要充分抓住大学生富于理想、好胜心强、自尊心强等心理特点进行养成教育。针对脆弱和急躁的心理,注重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精神,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针对畏难、厌学心理,注重培养好学、乐学、勤学精神,激发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骄懒、依赖和任性心理,注重培养自理、自治、自护能力;引导自觉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学会独立生活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针对孤僻、自私和狭隘心理,注重培养乐群、合群、友群性格,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具有爱国情怀,为民热忱和公民意识。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砥砺意志、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等积极作用。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高雅清洁的环境使学生如入芝兰之室,有利于高尚品格的形成;倡导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充分发挥图书馆、实训室、体育和艺术场馆等设施的作用,切实做到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有教育意义,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的作用,在开展文化、科技、艺术、体育等活动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爱好与专长,提高综合素质。开设各种人文社会科学讲座,进行审美和艺术教育。加强校报、宣传橱窗、广播、校园网等宣传阵地的管理,利用舆论导向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作者单位: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戴木才.论德性养成教育[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3.
[3]刘辉,陈莹.浅析大学生养成教育[J].党史文苑,2006.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号
您是本站第 1067742 位访客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时效性的方法
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中心小学位于原须水镇中心,始建于1923年。据钟文记载,于民国三十五年二月迁建须水国民一小。目前,学校占地面积2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35平方米,现有18个教学班,在职教...
当前位置: >
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时效性的方法
责编:须水中心小学
【摘要】“养成教育”就是从行为习惯入手,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对儿童进行求知和做人的基本行为规范教育。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工程,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面。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使孩子受益终身,不良习惯则贻害无穷,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个体的顺利成长,家庭幸福,社会进步都有着重大意义。
现阶段小学生构成结构“独生子女化”趋势明显,在行为习惯方面表现出一些新的不良行为。经过本论文对时下一年级小学生的研究,发现一年级学生的不良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对自己每天上学必须的学具经常忘带或者丢失。第二,遵守秩序的意识较薄弱,课间活动时常在楼梯、走廊、厕所灯人员密集的地方打闹。第三,校园内外行为表现不一致,在校内与校外判若两人,在社区内随意采摘花草,在家中只做“领导”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总是“命令”父母去做。
要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时效性,就必须从当前学生行为习惯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入手,通过榜样示范法,明确培养目标,运用训练法、环境熏陶法及家校合作法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具体操作指导。
关键词: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法
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告诉我们,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由此可知,行为习惯对人的儿童时期乃至人的一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对于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就显的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小学一年级学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基于这一研究假说以及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我便有了进行养成教育实施策略研究的设想,基于以下的背景开始了我的研究。
“教学”中的触动
进行有关习惯养成教育方法的研究,这一想法源于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受到的一些触动。在实习期间,我在郑州市一所小学一年级进行实习,在这里老师之间彬彬有礼,学生尊敬老师,我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而后,我到郑州市区边缘的须水镇中心小学任教,同样在一年级进行教学,然而第一次的进班听课就让我感到震撼。老师的课上的很好,与市中心的老师一样敬业奉献。然而下课铃声一响,学生蜂拥而出,过道拥挤,当我历尽艰辛终于走出教室时,一句不堪入耳的话语就从一个小男孩的口中发出,他好像与其他的同学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但是,他的反应确实让我震惊。从没见过的现象引起了我的好奇,我想同样是一年级的学生,同样在一个城市,学生的行为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经过后来与老师的交流与探讨,我明白了一些原因。原来,这所小学师资力量不如市中心的学校,生源大多是周围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家长对孩子关注不够,家长通常言语粗暴对这些一年级的孩子耳濡目染,最终形成了让我震惊的一幕。为什么两所距离不远的学校校风差异如此之大?为什么纯真的孩子会出现那么急躁的表现?一些疑问在心中浮起,因此我走向了养成教育的探索之路。
曲折中前进的养成教育
纵观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与教育形势的发展,现今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小学校园德育中仍然存在着“假、大、空”的弊端。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道德认识与现实世界挂不起钩来,使学生出现了双重人格,即在学校里表现出一种教师所希望的行为品行,而一旦进入社会就滋生逆反心理无所适从,这样学校德育往往事倍功半。
(2)小学生构成结构“独生子女化”趋势明显,教育工作者对独生子女的心理了解不到位。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家长过多的包办孩子的一切 , 减少了孩子为达到与自己相适应的自理能力所必须进行的学习、实践及体验的机会。孩子无法感受到由实践而获得的进步,无法体验满足与乐趣,当然也无法从失败和挫折中换来经验教训,直接导致学生的自理能力得不到很好培养。
(3)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放弃是学校养成教育实施过程中最大的阻碍。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法单一,评价滞后,没有长远打算和有效措施,教育活动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4)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偏差,“偏”在对书本知识的灌输上,“重”在知识单一型人才的培养上,“差”在对人基本素质的教育和陶冶上。学校的养成教育缺乏超前意识,缺乏系统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枯燥乏味。因而,德育工作难以适应当今这批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见多识广的小学生,致使教育效果甚微。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时代要求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的性格,人格,能力等的养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中,对儿童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整个教育和时代的一致要求。我国的教育目的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质疑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和从小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提起习惯,人们很容易会想到这样一件事:有人问诺贝尔获得者:“您认为您在哪里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在幼儿园。”这位学者的回答让我们明白了,不论一个人的成就如何,从小养成好的习惯和获得的教育,将是一生的财富。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而相关研究也表明,小学一年级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因此应在此阶段更加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实际生活中,有不少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上述提到的小男孩。那么学生的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是如何养成的,其影响因素是什么?学生的性别、年龄、家庭等因素是否对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一定的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否和家长、教师、同伴等有一定的关联?
(二)研究方法
目前,有关习惯养成的研究虽然有较为丰富的资料,而专门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分析和实施办法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对这一方面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以上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寻一条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具有时代特征和符合现代要求的小学生。以期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纪律意识,规范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在执行纪律过程中做到自觉,在学习中端正学习态度,在生活中增强自理能力。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既有利于克服我国长期以来在少年儿童养成教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增强养成教育工作的时效性,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养成教育的改进。因此,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来探讨和研究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培育,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以来,中小学养成教育受到广泛重视并有相应发展。但目前尚未完善的提出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养成教育实施方略。各地区的一线教师对这
个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散的研究,为系统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宝贵材料。具体见解主要体现在:
(1)“习惯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之基”。习惯养成看似小事,却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和一个民族的素养。养成教育关乎人的终身发展和民族素养,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基础。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也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需要。
(2)科学化制定培养目标。“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根本目标,说到底就是维护资本主义价值观及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剥削制度。社会主义建立后,我国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维护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的利益”。在制定养成教育的目标时,要从我国的根本目标出发,同时注意内因外因的结合,制定切合小学生实际的培养目标。改变陈旧观念,避免目标空泛化。
(3)规范培养过程与优化评价方式。学校、教师和家长“三位一体”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要注重循序渐进,不断训练,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传统的评价方法易经渐渐成为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瓶颈,从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到评价形式的改革都正在进行中。注重动态的、肯定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优点日益突出,通过自评,小组评,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采用等级、评语等形式规范培养过程,优化评价方式。
(4)提高培养方法时效性。有学者提出“改变成人世界”促进孩子的道德养成,一线教育工作者也做出了许多有效实施养成教育的方法例如:重庆市渝北区明月中学进行了“晓之以理”―“示之以标”―“习之以范”―“导之以行”―“励之以评”―“校之以馈”的思维路径,构建“六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模式的探究;江苏省昆山市石浦中心学校谢永春的“小学生养成教育‘四结合’”等等。
学习、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1)经常有学生忘带学具。每天上课铃响过之后,常有家长给小学生送来作业本、课本、文具盒等必要的学习用具。这种情况日积月累,学生就会产生依赖情绪,造成自理能力差、责任心不强的不良行为。
(2)丢失学具甚至衣物。学校里常有捡到的文具盒、书包、课本、红领巾、手套、钥匙等事件出现。一部分丢失物品的学生能够很快地寻找和认领;而另一部分学生迟迟不知道认领,经学校多次广播后也没有人认领。教室的垃圾篓、扫帚时常损坏,学校的花草常常遭殃。最终学生表现出不爱惜自己的物品,甚至损坏公物的行为。
遵守秩序的意识较薄弱
(1)课间活动。学校课间休息时,教学楼中存在大声喧哗的现象,上下楼梯跑跳,追逐打闹,卫生间打水仗等。在人员如此密集的教学楼内,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已经成为校园的重大安全隐患。同时,校园里也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做危险游戏的、进行恶作剧的,吵嘴打架的,各种不良行为时有发生。
(2)学校放学路队一出校门就被接孩子的家长、校门口不远处的小地滩所影响,校门附近秩序比较混乱。小学生在这一段时间里处于无秩序状态,学生每天耳闻目染这一场面,对自身的影响极大。有的放学不直接回家,而在地摊上买玩具、零食,边玩边家走、边吃边走,存在重大的交通安全隐患。食品袋胡乱丢弃,于是一些学养成不讲卫生、总向家长伸手要零花钱、自己乱花钱的不良习惯。
校园内外行为表现不一致
有社区反应一些学生不遵守公德,不讲文明,时常出现踩踏草坪和采摘花卉的现象,甚至有学生在社区中与别人家的小宠物玩耍之后就顺手抱回自己家的现象。这些情况都表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特别是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更容易做错事。
(2)通过和家长沟通了解到,一些小学生在学校和家中的表现完全不同。在家中自己能做的事情从不自己做,什么事情都得家长代办。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写完家庭作业后,东西乱放,书包还得由家长收拾,这就出现了前面所提到的家长往学校给孩子送学习用品的现象。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形成做事没规矩,粗心大意,不认真对待应做的事情,最终还想要好的学习成绩的不良习惯。
家长对孩子在校生活过分干预
(1)一年级家长代替学生值日。学校下午值日时总会出现一些爷爷奶奶的身影,他们在教室中帮孩子值日,这一现象严重剥夺了孩子们的劳动锻炼机会,使孩子们无法体验到劳动的价值和快乐。从而造成学生不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随意乱丢废纸杂物的现象。
(2)家长接送孩子方式不当。虽然,现在大多数小学已经实施“由老师送出校门,再在指定地点接孩子”的措施,但校门外交通拥堵现象依然严重,家长生怕孩子多走一步。稍有迟到就送进教室,家长总是主动承担迟到的责任。这样就造成学生组织纪律性差,迟到严重,行为习惯散漫。
儿童心理特征及环境因素
(1)从年龄上讲,“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中国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经过大量的实践和研究认为,人的动作大多数是受习惯支配的,幼年时期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小学生正处在表现欲极其旺盛的时期(俗称“人来疯”),而现在一年级小学生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个性比较强,集体主义观念薄弱。因此,一旦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用负面的方式去宣泄自己的精力,只求自我表现。
(2)从环境因素上讲,无序的环境常常有极大的破坏性和传染性。在无序中,正常的活动难以正常的进行,于是不得不再加入无序,从而扩大无序的范围,最终形成“集体无意识”的现象。实际上,“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基础就是 “从众心理”和“跟随效应”。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如果不被及时的否定和制止,哪怕是公认的错误行为,也会有许多人跟着学,跟着做。这就为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予以重视,加以认真研究找出相应的对策。
学校存在的负面因素
(1)一些学校忽视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开大会、听报告等不切合小学生实际的活动进行学校的德育工作。对德育的认识出现严重“错位”,只做表面工作,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2)个别教师不重视师德修养,不能为人师表。有的教师不关心尊重学生,对学习好的学生偏袒纵容,对学习差的学生挖苦讽刺,甚至体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严重的伤害;有些教师出言不逊,行为不轨,追求名利,奇装异服,给学生起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3)一些教师处理问题感情用事,有失公平公正,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仅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面情绪。
“良好家庭教育”的缺失
(1)现在的家长对人生产生了新的思考,导致孩子的世界里缺少了做人教育。例如:有的父母、长辈教育方法不当,正确引导不够。有些家长对子女过分宽容,不论是非曲直,一贯偏袒护短,忽视培养子女的团结、助人、协作意识;有些家长错把粗暴当严格,过分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古训,轻则训斥辱骂,重则棍棒相加,体罚折磨,亲自把子女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使心理隔阂加深,从而造成子女对父母产生畏惧、怨恨和反抗的心理情绪;有些父母、祖父母对教育子女的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的面唱对台戏,让孩子无所适从,教育的作用互相抵消;有些父母把子女当成“小公主”、“小皇帝”事事依从,要什么给什么,从来不问原因,容易使孩子形成懒惰骄狂、自私自利、不尊敬父母等不良习惯。&&
(2)家庭结构缺损,成员关系失和,子女没有得到父母应有的细心调教和关怀。有的家庭婚姻破裂,使孩子失去了家庭的温暖,不能沐浴到父爱与母爱;有的家庭中父母长期“内战”,在一些特别的家庭中由于第三者插足,致使家庭感情淡化,给孩子造成心灵的严重创伤。都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但启蒙的内容不能只是“呀呀学语”,更多的应该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好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他们最早接触,并且影响最深刻的人,是孩子模仿的对象。父母的学识、修养、阅历、人品都会对子女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当家长在充当父母这一角色时,并没有注意到自身形象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学校教育更偏重于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而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对孩子进行人格的塑造。家庭教育虽然称为教育,其本质上只是一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对子女进行的养成教育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的,任何生活中的内容都应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而那些只把讲解难题、辅导作业做为家庭教育主要内容的家长,实在是颠倒了家庭教育的主次轻重。
社会不良导向使学生可塑性发生偏差
(1)一年级小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而且这个时段的一些因素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集中体现了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对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要切实实施这些规范需要整个社会进一步去关心,防止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影响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社会环境的主流从整体上说是好的,应当肯定,但也存在不利于少年儿童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些消极因素。
(2)市场经济对小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形成有一些消极的影响。在价值观上,诱发价值取向功利化。由于市场经济遵循的是价值规律,其驱动力是逐利思想,商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换为的是盈利,所获利润的高低是评价市场行为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因此容易产生拜金主义。扩大到同学关系中,就会诱发缺乏理想,只讲实惠不思奉献。在道德观念上,导致集体主义精神减弱,社会责任感淡漠。在生活方面,会引发贪图享乐盲目追求高消费的不良现象。
(3)一些不良的生活环境、社会风气、文化氛围等外部条件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虽然我国法制正在逐步健全,相关政策也逐步配套,整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威力在逐步加强,外界条件也有所好转,但是资产阶级思潮的泛滥,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冲击,都严重地腐蚀着少年儿童。
(4)和平的生活环境使当代小学生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难,缺乏战胜困难的经验,心理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自控的能力、抵抗诱惑的能力均比较差,严重的甚至导致心理错位出现行为反常的现象。
,增加动力
小学生具有可塑性强、善于模仿、主动活泼、富于幻想、追求高尚道德的特点。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们。“榜样教育” 作为传统思想教育的重要标志曾经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些英雄人物曾影响了整代人的精神风貌。“榜样教育”巨大影响力的原因就是榜样与偶像的完美结合与和谐统一。
榜样示范就是以他人的模范行为,影响受教育者的情感、思想和行为。榜样示范具有真实性、形象性、感染性等特征,能够把抽象的道德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使受教育者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了,引起学习者的共鸣,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榜样”对孩子的心灵来说是一束非常温暖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代替的。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都需要好的榜样,“好榜样”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会成为他们前进的目标和动力之源。
父母和老师是小学生天然的榜样,但是,父母和老师除了给小学生当好榜样,也要给小学生寻找别的榜样,尤其是与他们同龄的榜样。小学生喜欢模仿同龄人中自己喜欢的、优秀的人,模仿他们的言行和举止。美国学者哈里斯提出的“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认为,孩子到了儿童期、少年期,家庭的影响逐渐减弱、淡化,群体的影响慢慢增强。所以,每个小学生都应参与并学会认同一个社会群体,进而在群体中学习社会公众中行为方式。榜样(尤其是同龄榜样)在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位置十分重要。萧伯纳曾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 。如果小学生能够与自己的榜样(尤其是同龄榜样)共享有利资源,营造出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就会逐渐形成海纳百川的广大胸怀。这不仅是一种学习和竞争,也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对此,我们在运用这一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做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谨慎,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教育者不论做什么,怎么做,不论意图如何,对小学生都会造成榜样示范效应。小学生处于最善于模仿的年龄阶段,如果教育者不注意自身行为的小节,言行举止有所不当,很容易就会给他们造成负面的影响。教育者如果试图要求小学生做某种行为,自己首先就必须要做到。只有一个言而有信的教育者才能培养出讲究诚信的学生,一个自身生活邋遢的教育者很难培养出爱好整洁的学生。无管在做事、做人中,还是在学习、生活中,都应先用严格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然后再要求自己的学生。其实,学生更愿意看到的是教育者自身的行为,而不只是听他们讲应该怎么做。所以教育者最好多“做”少“说”,教育者自身的行为示范要比口头的演讲的效果好上十倍。教育者要身体力行,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经常沟通,鼓励与榜样共同进步。
通常情况下,父母不应该反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正常的交往,不过大多数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多与“好学生”交往。小学生对朋友的衡量尺度与父母有些不同,但是孩子们的意见也十分值得考虑。首先,应该让小学生感觉到父母亲的好意。父母亲觉得自己孩子的朋友不好,大多是因为这些朋友身上的缺点比较多,害怕他们影响到自己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其实,父母亲完全可以在孩子面前坦诚的表明自己的担忧,帮助其分析孰优孰劣,表明自己的立场,只要尊重孩子并且态度真诚,孩子是会认真听取父母亲的意见的。其次,也可以邀请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更加亲近地了解孩子的朋友,然后结合具体的情况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指导。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相当有限,必要的时候可以明确的告诉他们与朋友在一起的时侯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事情。例如,在父母亲不在家的时候,可以邀请朋友到家里面玩,但是不能随便乱翻家里的东西,要注意远离厨房、注意用电安全等。
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由于小学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常常会出现你在这点比他强,他在那点比你棒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可以互相作为榜样,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长处,克服改正自身的缺点,同时用自己的优秀的地方去影响别人,帮助别人进步。那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指日可待了。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教育督促学生进步,还要及时提醒他们不要被他人身上的坏毛病影响,避免出现好习惯还没养成,又形成了一大堆坏毛病得现象。
习惯是条件反射强化和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一种动力定型,所以一种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我国在古代社会就十分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非常重视言行一致的行为作风。古人把当时的道德要求编写成《三字经》等古训,让人们谨记在脑海中,并按照要求反复的进行训练,最终出现了很明显的效果。外国的教育家也相当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可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教师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有一句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最佳的方法就是把“苦练”与“趣练”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变换一些有趣的形式,如活动、游戏、竞赛、等,来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
训练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好的习惯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巩固,不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训练的过程往往是痛苦的,即使孩子们不愿意,教育者也应该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同时,严格的训练中要避免情绪化。不能因为高兴就放松对他们的要求,更不能因为心情不佳而斤斤计较一个小的细节。没有长时间的磨练,好习惯是很难养成的。不同的行为习惯具有不同的标准,一旦确定了标准,就应该严格遵守,丝毫不能放松。因此,在实施训练法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明确,要求具体
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不断通过反复的分解式的操作练习,才能形成一贯的、自然的、稳定的动力定型。有些操作过程比较复杂的行为,可以采用分解的形式进行操作。例如,要让小学生学会自己洗衣服,通过对训练内容的分析,这是一项要求较高,过程较复杂的训练项目,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分解为四个步骤进行:一浸泡,二搓揉,三漂洗,四晾晒。在进行这项训练之前,最好先让学生回家先观察自己的父母是怎么洗衣服的,父母亲在洗衣服时最好能对孩子讲解洗衣服的要领,之后再要求小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就会形成比较深刻的印象。
层次分明,及时检查
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因此要分层进行对行为习惯的训练,对每一个层次的要求都要明确,对实施的过程要及时进行检查。例如,要养成“文明乘车”的习惯,最好的方式就是对小学生先进行上车主动买票、不向窗外乱扔杂物、乘车时不把手和头伸出车外等比较基础的训练,然后逐渐要求他们主动为老人、孕妇让座。
如果只有要求而没有及时进行检查,要求很容易就会失去应有的效果,所以及时的检查和评价十分必要。例如,训练仔细认真的做作业就需要天天进行检查,写得不整齐的作业就要求当天重做,容不得半点马虎,最好的方法就是准备一个专门用来记录的册子,对每次作业的情况进行详细的登记,每到一个阶段就作一次总结。再如,要养成小学生每天早晨自己穿衣服的好习惯,就需要每天询问他的衣服是否是自己穿的,穿得是不是整齐,发现没有穿好的,一定要及时纠正,并鼓励其继续努力。这样进行训练才会逐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潜移默化,塑人无形
人们常说,“环境造就了人”,指的就是环境对人品性形成的重要影响。影响人品性形成的环境,主要包括人文环境、政治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其中家庭中的文化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是最大的。孟母择邻,得以让孟子博学多才,成为亚圣;岳母刺字,得以让岳飞精忠报国,成为英雄;书香门第,多出状元郎;江湖之中,多出慷慨的侠士;刁小之窝,则多生奸险之徒;这一切,足以说明环境对人品性形成的影响是不容勿视的。
环境熏陶法,指的是教育者通过创造和利用良好的外部环境来教育熏陶学生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熏陶,使学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这是一种以隐形教育为主的间接的教育方法。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物质环境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使人精神愉悦和振奋,它对人的影响很大的。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是主要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的社会风气、校风和班风,它是一种无声的力量、无言的教育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学生长期沐浴在良好的精神环境中,就能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情操,良好的环境是培养、发展和巩固学生良好人格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实施环境熏陶法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一些关系不和睦的家庭中父母经常吵架、不孝敬老人,这些行为都会影响孩子智力和品德的发展。有研究说明,生活在父母恩爱的和睦家庭中的孩子,不仅心理比较健康,而且智商也比较高。在学习过程中平等、民主、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以良好的校风和班风为基础的,师生关系融洽时,教师就很容易关注到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师生之间会变得相互尊重和信任,在这样的情感基础上容易使学生产生美好的信念,心灵变得的安详而宁静,同时也能增强学生自身对不良风气的抵制能力。古代教育家曾经说过:“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心甘情愿的接受教育指导的重要基础,打心眼里愿意接受教育者的教导,真正的优化教育效果。作为专业的教育着,不仅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还要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讲究民主,努力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要具有优良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教育者应当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者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人格魅力不仅有助于密切联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而且对塑造受教育者的人格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教育者的个人品格对幼小心灵的影响,构成一股教育的力量,这是任何教科书、道德格言和惩罚制度都代替不了的。”社会心理学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热情和真诚是最重要的品质。美国学者T?J伯根说:“知识水平本身还不能造就优秀教师,感情上和个性上某些品质同后天的知识水平一样重要,例如热情大方,开朗活泼的气质类型和积极乐观、富于建设性的生活态度等等。”
,社会辅助
教育的总体效果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的合力决定的,想让教育取得好的成效,只依靠父母与老师或者某一方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联合父母、老师和社会的力量,让家庭、学校的教育与社会步调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无坚不摧。首先,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支持老师的工作维护老师的威信。但是,有的家长听到老师说孩子有缺点与不足,就对孩子采取粗暴的方法进行打骂,使孩子以为老师总 “告”他的状,从而产生抵触老师的情绪不愿意再听其教导,这样就大大削弱了教育效果。20世纪中后期,赫尔曼?哈肯创立了“协同论”,这一理论在教育领域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该理论认为,任何一种事物都是由许多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系统,当各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要素彼此协调、相得益彰、互相补充的向同一目标运动时,就会形成整体的合力,产生大于孤立相加力量的力量,这就是协调效应。1不会简单的等于2,必须形成合力才会产生协调效应,才可能使1+l+1=3。有很多人常说“1+1+1=0”,就是讲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相互抵消失去了应有的效果。因此在实施联合法德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沟通与交流
沟通能够使孩子的教育情况在家庭和学校之间保持联系。一方面,家长应该及时向老师通报孩子在家中的情况。例如,家庭发生的重大事件、孩子的身体状况、心理或学习中遇到障碍、住房变动等;另一方面,教师应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以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及时改变教育方法与内容。交流有利于家长与老师共同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并发展孩子的特长,任何单方面的努力都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信任与尊重
家长要以尊重和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老师,相信老师的教育能力和个人人格,相信老师所采取的措施都是为了孩子的进步。家长还应该将这种尊重与信任传递给孩子,使孩子对老师尊重产生崇敬的心理,从而愿意积极认真的学习。家长要经常对孩子进行教导,学校是学习知识、接受各种训练的神圣场所,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朋友与指导者,提高学校和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培养孩子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的情感。
支持与互助
社会应辅助并支持家长与教师的工作,家长也应该为教育者树立威信,有些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议论指责教师,甚至在学校对教师进行侮辱。这种做法严重削弱了教师的威信,会让孩子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进而对教师的教育活动产生怀疑,最终的结果是导致的孩子不正常发展。父母亲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维护教师的形象,支持老师采取各种各样的教育措施并在家庭教育中积极配合,如果家长对教师的工作有了意见或者教师工作出现了不妥之处,父母应尽量避开孩子,单独与学校和老师交换看法,切忌在学生面前指责教师。
参与学校教育
对学校举办的家长会和校园互动家长要尽可能的参加,积极和教师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对孩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和老师商量对策共同解决,另外最好每周或每天与孩子谈一谈他在学校参加了什么活动,有什么有意思的见闻,对教师有什么看法,并及时加以指导,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态度。
对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国内外教育研究者已经有了一些观点和看法。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杰出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在总结前人经验和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中国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经过大量的实践和研究认为,人的动作大多数是受习惯支配的,幼年时期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他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
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同属于皮亚杰的他律阶段,行为习惯的养成受外界的影响很大,孩子在这一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而培养良好习惯最容易见效。在关键期内,人的某种行为、技能和能力等发展最快,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对孩子实施相应的教育,就可以事半功倍,而一旦错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教育,效果就会差得多。因此,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一定要抓住这一关键期,以便更有效、更快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新课程理念明确提出:“要初步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等良好品质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因此,应该从做人的一言一行抓起,逐步养成说话有礼貌、办事有分寸、行为有规范的习惯,养成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的习惯,养成集体主义的观念和品格。将养成教育深入生活,结合本人的研究提出以下实施建议:
学生刚入校时,就要制定严格的班级纪律,并且让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同时,教师在 “严”的后面还要藏有“爱”,用爱去关心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
教师的一言一行,应该是发自内心,不只是做给学生看;同时教师只有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行为指导学生,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可以通过听故事、看录像,使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形成一种自尊自爱、自我激励的动力。然后在学生中开展各种向榜样学习的活动,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为教师,应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对孩子在家中的行为提出要求。同时,家长也要主动与班主任老师及时沟通,从而共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最后,社会工作人员也应对儿童教育加大关注力度。
总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它不仅需要学生长期努力,还需要老师、家长与社会不断地督促引导。要持之以恒,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从而使他们受益终生。
[1]孙云晓,卜卫.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
[2]林格.决定孩子命运的12 个习惯养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武欣慧.论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 当代青年研究,2006,(02).
[4]蒲红梅.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学会做人”[J].教育研究,2006,(02).
[5]叶春华.浅谈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6]董德凤.浅谈小学“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法[J].科学咨询导报,2006,(02).
[7]汪海清,符水泉.开展养成教育促进全面发展[J].江西教育,1997,(04).
[8]曾燕波.从养成教育看青少年的素质提升[J].当代青年研究,2004,(03).
[9]杨崇媛.播下养成教育的种子[J].广东教育,2004,(04).
[10]董晓艳.浅谈“选择一养成”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2,(03).
[11]谭松贤.养成教育初探[J].教育探索,2001,(01).
[12]白小平.论素质教育与家庭教育[J].陕西教育,2001,(03).
[13]陈运贵.论文化视野中的家庭教育[J].松辽学刊,2002,(04).
[14]周弘著:赏识教育丛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15]张欣武,刘卫华著.哈佛女孩刘亦婷[M].上海:作家出版社,2002.
[16]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一养成教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17]朱德芬.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的有效策略[J].教育导刊,2010,(04).
[18]谢永春.刍议小学生养成教育“四结合”[J].上海教育科研,2009,(02).
[19]彭雁南.养成教育要从培养责任心做起[N].黄冈日报,,第004版.
[20]刘建斌,杨丽.境由心造 润物无声――浅述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J].咸宁学院学报,2010,(02).
[21]靳小红,龚 妙.“六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模式初探[J].教育论坛,2011,(02).
[22]朱冬梅.中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差异[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
[23]杜海涛,杨云.小学生养成教育要注重内因和外因的结合[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24]潘满库.习惯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之基[J].人民教育,2011,(02).
[25]马克俊.小学德育工作应把习惯养成教育作为重中之重[J].科教文汇,2010,(08).
郑文摧.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潘满库.习惯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之基[J].人民教育,2011,(02).
朱冬梅.中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差异[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
陶行知.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J].新教育评论,1926,(12).
萧伯纳.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陈鹤琴.陈鹤琴全集[M].苏州:江苏教育出版社,.
荀子.中国传统道德[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5:154.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78.
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一养成教育[M].上海:新世界出版社,.
陶行知.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J].新教育评论,1926,(12).
陈鹤琴.一切都要从小养成[J].小学生导刊(中年级),2007,(12).
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中心小学&&& 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须水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