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广州中考复读生政策多么

  中考:高分段考生增加,可能导致复读生分数提高  :为考上更好的学校复读,个中不乏优秀学生  文/广州日报记者刘晓星、徐静  实习生张乐 通讯员余敏健、邢瑞  广东高考录取正在进行。不少落榜学生会选择复读。据了解,广州复读市场与往年相比总体人数保持稳定,热度不减,但今年可能会迎来更多的高分考生。  复读市场热度不减  今年的广州复读市场报名情况怎样?作为广东两大重要教育机构,卓×教育和明×教育的数据能部分反映问题。  卓×教育的统计显示,“高四”共招生800多人,已与2014年同期持平。明×教育也表示,今年前来明×教育复读初三的学生同比有较大的增加。  明×教育全日制初三复读学校总校长徐旭东认为,因为2015年中考报考人数趋于稳定略有下降,高中录取比例变化不大,但是重点高中学位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所以广州市复读的总体人数同比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化。  明×教育全日制高三复读学校校长王翠云看来,虽然考生在发展路径的选择上更加多元,高等教育大众化让进入大学变得更容易,但要读一个理想的大学其实不容易。“选择多了,想考到心仪的大学,往往竞争者也多。”她说。  中考:今年高分考生多  对今年的复读市场来说,也许最大的变化是高分考生数量可能增多。广州市招办的数据显示,今年中考总分全市平均分532.50分(不含政策性加分),比去年提高1.84分。高分段考生比例较去年有所提高,全市700分以上考生有13423人,占比12.20%,同比提高1.79%;750分以上考生有842人,占比0.77%,同比提高0.36%。与高分考生增多“水涨船高”的是,今年提前批高分优先投档线为702分,比去年提高4分。  相关人士分析,高分考生增多,将使得一部分复读学生是高分考生,而且比例比往年高。  为何今年高分考生增加?卓×教育“初四”校长朱颖分析认为,第一,今年中高考题目理科相对不是很难,对成绩较好的同学来说,基本上都可以取得较稳定的发挥,获得一个相对较好的分数。第二,今年相对较难的是语文和政治,而这两科对成绩好的同学来说,也不会出现较低的分数,这样总分就上去了。第三,非广州市户籍的学生今年同比增加了3987人,从去年录取的趋势也可以看出,他们的压力更大,要上高中的分数会高很多。  高考:上了本科线也复读  2013年辽宁省高考,刘丁宁以总分668分(含加分10分)成为辽宁省文科第一名,被香港大学以72万元全额奖学金录取;2014年高考,复读一年后的刘丁宁发挥出色,以666分的成绩再次取得辽宁文科最高分,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如此高分复读引来全国关注。  尽管刘丁宁属于个别情况,不过记者了解到,今年高考复读生中的高分考生比例也可能增加。广州卓×教育“高四”学校招生副校长谢丁连介绍,过去是考不上大学的学生才复读。现在,复读的学生很多是不满足于考上大学,而是希望通过努力实现更高的目标和梦想。  卓×教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复读的人中,30%~40%是上本科线的学生。明×教育的统计显示,目前已报名的高考补习生中,本A类占10%,本B类占35%,专科类占55%。  高考高分复读的原因也可从一本投档情况了解一二。广东文科投档里,广州大学的投档分是574分,华农的投档分是577分。575和576的学生如果不报考广大以及投档分是573分的广工、广中医和广医,就面临一本落榜的可能——这两分区间里的考生数在2000人左右。  高三复读:为跨过心中的那道坎  “我真想把这些钱换成一块钱的硬币,让你扛着到教室去,体会一下复读的代价!”在给儿子交了近4万元的复读课程费用后,廖先生如是说。  他的儿子小凡因沉迷于网游,在高考前最后3个月才发力,无奈为时已晚,只考了504分。在几经挣扎后,他选择了复读。“选择出国不是不可以,但高考会成为我心里一道永远过不去的坎。”小凡说,为了证明自己,他选择了艰辛的复读之路。  “反正都差成这样了,也不在乎到底有多差了。”小凡曾打算自欺欺人,尝试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沉迷于电脑游戏,持续了半个月。然后,他走出房间,跟父母说:“我想复读。”  这一想法遭到了父亲反对:“你那么贪玩、缺乏自制力,复读一年不也一样么?”然而,小凡心意已决,认定这是一个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父亲嘴上反对,却还是给他缴纳了近4万元的学费。  小凡所在的“高四”学校每个班大概有45~50人,共有17个班。有些学生是在9月份之后才插班进来。“也许他们也经历了一系列心理斗争吧。”小凡说。  对于许多复读的人来说,最煎熬的不是要重新经历一次高三的辛苦,而是巨大的心理压力。“我当时一想到万一再考还是失手,就会想起那几万个硬币。在复读班里,经过一个月的复习,我也很努力,可是月考的进步却非常小,只提高了二三十分,当时很迷茫,会质疑自己是不是选择错了,要怎么面对父母。”小凡说。直到5月的一模,他的成绩一下蹿了上去,踏上了重本线。“感觉天都亮了,高考一下充满了希望。”  考后家长会上,妈妈当着所有老师同学的面对儿子说:“不要质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家里人本来是反对你复读的,既然选择了复读,坚持下去,就这样一直学下去,一定会有好结果。”  复读的过程其实充满了反复。在一模取得好成绩后,小凡在信心大增的同时,心态也变得有些浮躁,做题速度变快,结果出错率也提高了。在一次又一次的调适后,他在高考中稳定发挥,取得了603分的成绩,填报了华南农业大学。  初三复读:不入前四高中不罢休  日,小易紧张地打开了广州招考网,查询到了自己的分数。678分!看到这个成绩,他的脑袋“嗡”的一声,随即一片空白。事实上,这一分数还是能进入一所区属示范性高中的,但小易不甘心,他认为自己的能力绝不限于此。  为了弥补这一遗憾,他选择了复读,进入了“中四”学校的“状元班”——一个专门招收648分以上复读生的班。在咨询室里,老师问他:“是你自己选择复读的么?”小易斩钉截铁地回答:“是的!我相信一年之后,我肯定能考上心目中的学校。我要考进前四所高中!”有了目标,有了动力,他甚至感到一年后的前途都明朗了起来。  在复读的一年时间里,小易保持着每天13个小时的高强度学习。中四学校的学习时间从早上7:30开始到20:10结束,减去午餐的时间,接近12个小时。但是,小易发了狠一般,每天还会留下来继续自习到接近22时才回家。在状元班里,他的成绩排在前列,斗志旺盛。“"中四"学校有各种测验和月考,我每次都全力以赴。状元班的同学成绩都不差,而且个个是铆足了劲的拼命三郎。我们之间成了竞争对手,也成了各自的动力。”小易说,如果哪一次考试,有同学分数比他高,他就会加倍努力企图超越。“拼到了这个程度,到中考时,我已经不紧张了。”  最终,小易在今年中考取得了738分的高分,顺利被广雅中学录取。在镜头前,小易妈妈的眼圈红了:“这一年真的很辛苦很辛苦很辛苦,但一切都是值得的。”更多公众号:Dili-wulin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帮助您解决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和知识上的问题,地理未解之谜的讨论和地理风土人情、文化的交流。最新文章相关作者文章搜狗:感谢您阅读学校好不好?不报什么后果?还在纠结学考新三科要不要报的你,看完这篇该有决定了,本文由网友投稿产生,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我凭什么考上北大
&&&&&&&&&&&&&&&&&&&&&&&&&&&&&&&&&&&&&
末名湖边的桃花儿开了,就在前几天。&
我曾经无数次梦想过,花开的时候湖边折枝的人群里有自己的身影。那个时候,我的心思和大家一样单纯而迫切,而我的目光却是比你们更迷茫和恍惚。那年高三。
高一那年,我差点就把自己废成了一块锈铁。上课的时候睡觉聊天看漫画吃零食,跟着后面那些男生大呼小叫,把年轻的女老师气得眼圈含泪,然后自鸣得意而洋洋之。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像色彩斑斓的黑洞,看上去奇观异彩,鬼魅般的吸引力却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把你拉向无底的深渊。于是下滑,于是堕落,而更加难过的是明明知道自己在下滑在堕落却无能力去改变。习惯的力量的确大到了让我无可奈何,于是放弃了最后的挣扎与努力。现在想想,那只是懦弱,那只是懒惰!&
其实,那个时候真的是应该有一个人,指着我的鼻尖,戳着我的脊梁说:你是不是就想这样破罐子破摔,就想这样玩完你的一辈子?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清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明天会是什么?&可是当时没有任何人!也许他们已经放弃了我。
可是,再无所谓的人也会有自己的底线的,正如再深的涧谷也会有它的底谷。一切就像滑滑梯,一路上放肆张扬地笑了下来,最后终于重重地摔在了下面,头破血流。&
也许,人只有在痛的时候,才会认认真真反省自己走错了哪一步吧,总要摔些跟头,才能学会绕着道走。而这条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我却付出了整整一年的青春时光才真正明白。一年,可以让居里夫人发现镭,可以让爱因斯坦证出E=mc的平方,可以让一个婴儿学会跌跌撞撞地走向母亲的怀抱。可是这一年,我却把自己废成了一块锈铁。所幸,并不晚。&
高二分科,我选了文。你无法想象我所在的中学有着怎样烂的文科班——本科上线三人。本科上线三人是个什么概念?当我现在大学同学颇为自得地告诉我他们中学的班级北大清化一走几十个的时候,我轻轻的笑了笑。我所在的文科班,是一个本科上线三人的文科班,更具有讽刺性的是,那三个人全部是复读生。我就是在大家或无奈或无谓的目光里,毅然决然地在文科报名表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那真是我一生中写得最好看的一次。&
&&&&我只是突然间觉醒了,觉得自己的一辈子不能就那样过。事后很多人问我怎么回事,也许他们是想在我这里听到一个传奇般的浪子回头的故事,而我当时所能想到的解释只有这一句:我只是觉得,我的一辈子不应该就那样吊儿郎当地过。
可是我还是低估了过去的那一年给我带来的影响。第一次月考,我考了年级第12名。也许这是一个听上去差强人意的成绩,可是,良知和理智还是足以提醒我,那是一个本科上线三人的文科班。如果你不能把所有的人远远甩在后边,12名和120名有什么区别?至今我还记得那次考了第一的那个女生。是一个不见经传的女孩子,瘦瘦小小,带副厚厚的黑边眼镜,趴伏在书桌上的身影常常有些佝偻。而这个印象的得来,是因为所有的人永远只能看到她趴在桌上的身影。她一直是班里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的人。我一直对那种学生持有一种莫名的排斥与抵触情绪,总想你们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死读书吗,我要是像你这样刻苦学习早是市里第一了。事实上直到那次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我仍然对她不屑一顾。
然后,我迎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班会。我不知道要用怎样的份量去感谢我的班主任,因为如果不是她的那席话,现如今的我在哪里都不一定。班会上,她说:“这次成绩非常能说明问题。应该考好的人都考好了。”然后她扫了我一眼,我明白她的潜台词也就是说在她看来我属于是没有理由考好的那一堆人里的。奇怪,我居然没有脸红。不知道是太久的堕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磨光了原本敏感的自尊,还是下意识里仍然对她的话不置可否,我当时面无表情地迎上了她的目光。她的眼睛只是平静的扫过我那里,然后继续:“我知道有些人自以为很聪明很有才气,看不起那些认真学习刻苦努力的同学,总觉得人家是笨鸟先飞是先天不足。可是我想说,你只是懦弱!你是不敢尝试,因为你怕自己努力了刻苦了也比不上他们。你不敢去尝试,只是因为有失败的风险,而你甚至连这一点风险都承担不起,因为,在你心底,你根本就没有把握,你只是懦弱。。。。。。”。后面她又说了什么我已经想不起来了,我承认当时我是完完全全地蒙在哪儿了,因为她说的那几句话。“你只是懦弱。。。。。。”。当时的感觉是雷轰一样把整个人震住了,反反复复回荡在脑子里就只有那么一句话:“你只是懦弱。”&她是正确的。&
那种突然觉醒的震撼是语言无法描述的,也是我不想用文字去表达的。你只能通过结果来想象,也只需要通过结果来想象。那晚我在日记里写,试试吧。我不去强求什么,我只想试试,试一试自己那样刻苦那样努力地去学上一个月会不会见效。当时我根本不敢对自己承诺什么结果,也的确承诺不起。我只是抱着一个念头,试一试。然后迎来了一生中最戏剧性的一个月。之所以说它戏剧性,是因为就像难以想象唐僧不再罗嗦悟空不再好斗八戒也不再贪吃一样,我简直不敢相信那个从早晨六点早自习上课到晚上十点半晚自习下课一动也不动坐在位置上安安稳稳踏踏实实的人可以是我自己。
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的,真的没有说起来那么简单的。我去一点一点地做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要想在几天里改变一直以来形成的习惯,太难;而要想在一个月里创造出令人膛目结舌的奇迹来,也太难。习惯成自然啊,就像那句话说的,“心似平原放马,易放难收”,野惯了的心,要想一下子收回来,谈何容易?常常坐着坐着就忍不住了,心开始浮躁,眼神也开始飘离,好几次差一点就要放弃。只是,在那个最危险的边缘晃荡的时候我总是压一压,告诉自己,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其实说白了也就那么一句话: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我承认自己是一个骨子里相当傲气的人,我就是不相信我刻苦起来会不如哪个人,我就是不信我真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做不到,我就是不信这世上真的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I&Believe&that&nothing&is&impossible.
然后,我迎来了那次期待以久的期中考试。那的确是我一生中最特殊的一次考试,因为它关系着我此后的方向和道路选择,风险太大,我怎么安得下心?
考试结果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我的的确确让所有的人真正膛目结舌了一次。是的,我考了第一,全市第一。你永远也无法想象那个结果于我而言多么重要。知道成绩的时候我出乎寻常地平静,只是默默地对自己说:记住了,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Nothing&is&impossble.
其实所有的方法说白了都是没有&方法的。只有一个词:刻苦。
我再也没有改变过那种态度和方法。我坚守着我的不是方法的方法,也坚守着我的名字在成绩单上的位置,一直到高考前的最后一次考试。但是,真正的挑战还没有开始。即便我可以牢牢占据第一名的位置,即便我可以每次都把第二名甩下几十分,我知道,北大离我还是太远,远得连在梦里都看得不真切。所有的老师都坚信我将会是学校里有史以来考得最好的一个文科生,而在他们的概念里,考得最好的文科生,意味着你可以上山大,运气好点儿的话也许可以伸伸手还能够上复旦甚至人大的门槛。
――而我,只要北大!
高三第二学期,我们搬进了刚刚落成的教学楼。搬迁的那天,楼道里吵得很,拖桌子拉板凳的声音在走廊里不绝于耳。我一个人不言不语地跳过窗子,踏上了二楼窗框外那个大大的平台。对面是操场,初雪未融,空气湿冷,光秃秃的树枝直直地刺向天空。雪天的阳光凉凉地透过睫毛洒在眼睛里,眼睛静静地看着远远的天空,我说了一句话,只说了一句话:
“等着吧,我要你见证一个奇迹。”我知道,这世上的确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Nothing&is&impossble.&
我从来不知道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居然可以把人的潜力激发到那种地步的。我是一个极其不安分的人,可是那段时间我却表现得无比耐心沉稳,踏实得象头老黄牛。事实上无数次我都面临崩溃的边缘了,高中五本历史书我翻来覆去背了整整六遍。当你把一本书也背上六遍的时候你就知道那时什么感觉了。边背边掉眼泪,真的我是差一点就背不下去了,就要把书扔掉了。只是,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坚持的确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品质。那段时间我唯一的休息方式就是站在走廊里看远处的天空。后来发现在对面的建筑墙壁上有一行大大的红字,是学校用来激励学生的吧,我不确定。可就是那句话陪我走过了高三最后的日子——意志的力量,是决定成败的力量。我用我所有的经历和体会去实践而且证明了这句话:意志的力量,是决定成败的力量。
呼啸而至的风卷着漫天的黄沙,在那个北方的春天里,我们一个个头发蓬乱,皮肤粗糙。死寂与喧嚣交替如同美国的执政党,规律得让人怀疑冥冥之中可有双奇异而魔力无穷的手。惶然而又茫然的我们在敬畏与期待中迎来又送走了一模、二模以至N模,每根神经都被冷酷无情的现实锤炼得坚不可摧,不论是吟惯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诗情,还是习惯了信手涂鸦的画意。在这个来去匆匆的季节里,一切敏感纤细都奢侈得如同恺撒大帝的稠衣,徒留无数次的希望在无数次的失望前撞得粉身碎骨,无数次的激扬在无数次的颓丧下摔得头破血流。每个人都比昨天更加明白理想和现实之间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同时也比昨天更加拼命努力挣扎,试图挤过那道窄窄的独木桥,哪怕明知是徒劳。
&-------会是徒劳么?
当这个锥心的问号在夜阑人静的时候一次次猛烈扣击起了心门,每个人都难以承受那潮涌而至的恐慌和迷惘,于是逼着自己埋进去,埋进书本,埋进试卷,埋进密不透风的黑茧――为的只是有朝一日的破茧成蝶。青黑的眼圈,浮肿的眼带,干燥的手指,焦虑得起了水泡的嘴角。那个春天我不知道流行的是粉蓝果绿还是黛紫银灰。小镜子被悄悄收起,因为不忍见到自己憔悴的面容和黯淡的眼睛,因为怕有什么会在汪洋恣意般在干旱已久的脸上纵横开来――上帝,我是个女孩子啊。
上帝无言,只是微笑。微笑告诉我:你,心甘情愿。是的。我心甘情愿我不悔初衷我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平坦也好崎岖也罢我得走下去。我要走下去。我会走下去。
于是所有的呐喊被咽下去,于是所有的豪情被收起来。我象一头二月黄牛,默默踏步,无声前行。当拼搏被拼命所取代时,香格里拉已经幻化为心中恒远而朦胧的梦想,而所有的努力也只是为了让这梦想不再“美人如花隔云端”。
踏入考场的时候我很平静。“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事实上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考入北大以外的哪所学校。与其说这是一种自信,莫如说这是一种预感。我只是想,哪怕北大只招一个名额,为什么不可能是我?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真正不可能发生的。Nothing&is&impossble.&
事实上我怀念那段日子,并且永远感激它。不只是因为在那段时间里我完成了自己的过渡与锐变,更是因为那时的一切深深烙在了我正处于可塑期的性格中,成为这一生永远的财富。那真的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财富。人生中再也不会有哪个时期像那时一样专一地,单纯地,坚决地,几近固执而又饱含信仰和希冀地,心无旁贷乃至与世隔绝地为了一个认定的目标而奋斗。当你在若干年后某个悠闲的下午,回想起自己曾经的坚忍和耐力,曾经的执著和付出,曾经的汗水和泪水,那会是怎样一种感动和庆幸,怎样一种欣慰和尊敬――尊敬你自己。是的,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朋友感谢所有关心我帮助我的人,但我最感谢的,还是我自己。
记住:最重要的,只是你自己。
Nothing&is&&impossible.
这是我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与尝试中获得到的东西。而且我也相信,这也将会是使我终生受益的东西。
在这里,请允许我把自己最信仰的一句话再次重复一遍,并送给大家:
Nothing&is&impossble.
更多的相关文章:
<font STYLE="FonT-siZe: 12px" COLOR="#8A%金牌外教英语口语;
<font STYLE="FonT-siZe: 12px" COLOR="#8A%个性化VIP小班设置。
<font STYLE="FonT-siZe: 12px" COLOR="#8A%教育界资深人士管理。
地址:广州天河北路
电话:020-
我的更多文章:
( 18:21:55)( 22:49:17)( 22:13:21)( 11:14:11)( 14:41:02)( 23:34:16)( 17:39:09)( 16:51:56)( 16:24:29)( 16:17:57)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作为一名复读生献给想复读的同学(转载)_广州大学美院产学研中心_天涯博客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14718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106201
(4)(12)(11)(28)(20)
首先,求恭喜,我已经被广大录取了。
然后,我自我介绍,我是一名复读生。
然后,我最近经常看到一些同学发帖说&录不到什么专业就复读&或者&什么录不上广大就复读&之类的话,作为一名复读生,我真切的跟你们说一说我复读一年的感受。
想到青春和学生两个词,大家应该会联想到朝气蓬勃吧。然而,身在复读班的我,却感受到的是枯燥与乏味。
复读,是需要一口气的,可能只是一口不服输的气,也可能是一种怨气。但是,复读一年真的是需要这股气。复读的最开始阶段是高三的八月份阶段,那时候你因为有那股气,所以很有干劲。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你的干劲会被书海逐渐消磨,最后严重的会导致厌学。复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他可能是1 1=2,但也可能1 1=1,其中,在复读中你不仅要仍受学习的枯燥还要重新认识同学,你可能会寂寞、迷茫。复读,是一个冒险的过程,因为他可能让你获得巨大成功,也可能让你浪费一年,而这两种的结果的占半成。复读,你会感觉很累,你也要忍受往日同学的大学趣闻。而因为相当于两年的高三总复习生活,你会变得机械化之类。
以上都是一些负面的影响。其实,只要你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并且有持之以恒的毅力,相信你能成功。我不知道我能不能作为一个成功的例子,但是我想告诉大家,我是广东惠州的考生,我2012年是考了488分,被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录取了。但是,一部分是因为一股想上本A执念,另一部分我是心疼高昂的学费,所以走向了复读。今年,我考了569,并且补录到了一本的专业。因为我用到了好的方法,以及坚持不懈。其实,成功只有四个字,就是&查漏补缺&,相信大家也听过几百遍了吧,但是,真正落实的又有多少人呢?
其实,奉劝大家没有特别大的毅力,最后别走复读的路,因为它风险太大,也可以比喻为在澳门赌钱,可能暴富,也可能输的只剩底裤。对我开始说的那些&录不到什么专业就复读&或者&什么录不上广大就复读&的同学,我想告诉你们一句很简短却是实际的一句话:&条条大路同罗马&,真的,成功更大的一部分是在你自己。
可能是如今复读的风潮越来越大,许多人很轻易的就能说说复读二字。但是我想请大家三思而后行。我并不是让大家不复读,而是只希望你们考虑清楚,因为这关系到你一生,也因为这是一场赌博而不是一场可以按&重新开始&的游戏!
作为空间的主人,我是在我们广大的论坛上看到这篇帖子的,很有感触,就转过来了。在此对于那些想复读的同学说一声,复读有风险,决定要谨慎!
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要一棵树上荒废时间&&
好吧,顺便做下广告,高考落榜也没什么,你同样可以有很多种选择,来我们这里吧,广大美院产学研中心,全日制的大专/本科 高级技能班&&www.我省今年将有12万复读生
&#160;&#160;&#160;&#160;您的位置:  >>
我省今年将有12万复读生
2008年广东高考录取已全部结束,全省近七成考生即将踏入大学校园。这边厢刚刚“尘埃落定”,那边厢复读学校又“风云再起”。记者了解到,今年选择复读的人数可能达到12万人。
  据调查,2006年广东高考考生选择复读人数约5万人左右,2007年上升到8万人,今年这个人数预计将超过10万人,最高可能达到12万人之多,为历史之最。不可否认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复读都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录取已经结束,高校开学在即,最近仍有大批高中应届毕业生前往市内各复读学校咨询、报名。他们选择复读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分数不够导致“无书可读”,有的是没上到“心水”高校而毅然决定从头再来。
  记者了解到,今年选择复读的人数可能达到12万人。
  竞争日趋白热化
  考生人数年年看涨 招生规模几无变化
  复读生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没有获得任何高校录取的;另一种则是获得录取、但不愿去读的。由于广东省今年首次实行知分填志愿,出现了一些预料不到的情况。部分学生意外落榜后无书可读、或“阴错阳差”被录到自己不喜欢的学校,都加入了复读大军。
  根据广州盈速教育网发布的《2008年广东地区高考复读情况调查报告》,今年全省可能有超过10万考生选择复读;而复读费用也一再飙高,每年1万多元的学费已非常普遍。
  今年广东高考报名人数约61.4万,录取率近七成,还有三成多的学生“没着落”。加上录取至2B、3B类院校的考生中,有相当比例的考生放弃入学,预计今年将有约30万考生通过复读、出国留学、网络教育、民办高校、自考和各种职业培训等途径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预计今年选择复读的人数可能达到12万人。
  近年来广东省应届高考报名人数只升不降,而且这个人数的峰值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另一方面,全国范围内高校的招生规模都已趋于稳定。以2006年到2008年为例,高校在粤招生总计划数只有幅度极小的微调,几乎没有变化。其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竞争更加激烈。
  家庭困难的考生要慎重选择
  专家:复读前要三思 选择后要坚定
  广东教育学院教授、广东省政府教育政策咨询专家张铁明教授认为,决定复读前,学生对自己要有客观而明确的认识,并充分考虑投入、风险和机会。一旦选择好了,就该以阳光的、积极的心态面对,拿出风度、决心和水平来,再次拼搏。
  “选择复读是无可厚非的。但学生要认识到,随着考生人数的增加,每一年高考的风险是在增加的。并不是说你今年不行、来年一定行。”张铁明指出,考生要客观衡量:复读一年的时间和学费、更激烈的竞争以及推迟一年工作而损失的收入。“如果你认为复读后的收获能够弥补这些,那就去复读。”
  “如果学生平时具备一定实力、只是因为一时疏忽而高考失误,同时又强烈地希望提高成绩,那就比较适合复读。”如果学生基础有限,或无心向学、只是被父母“逼”的,则不太适合复读。张铁明强调,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要特别谨慎考虑。
  张铁明感叹:“不要一味指责家长和学生迷信文凭。读不读大学绝对是人生的分水岭,而用人单位也是非常重视文凭的,这是当前的社会现实。”他呼吁,各界应更多地从人生选择和成长的角度看待高考复读。“复读对学生心性的成熟也是一种磨炼,选择了就该一往无前。”
  复读故事
  如愿以偿
  或是越考越“糊”
  今年再战高考的男生阿德,目前已经被广州大学录取。一年下来,分数从2B提升到2A,阿德和家人都感到满意:“只要比一年前的成绩高、录取结果好,我就觉得这一年的复读值了。”作为重点中学的毕业生,去年阿德看到自己的录取结果后非常沮丧——2B。因为家里的生意做得红火,阿德没有经济压力、也无需忧虑就业。“我当时差点一赌气就不上学了!”阿德笑言,后来静下心来思考了一段时间,“觉得念大学对一个人的修养、层次还是很重要的”。他毅然投入“复读大军”。
  同为复读生,华仔的感觉却很苦涩。华仔是南武中学的毕业生,高三每次模拟考试都上了重点线。没想到高考发挥失常,只能上2B。华仔相信自己的实力,因而选择复读。复读一年,学费就要2万多元,加上生活费等总共用去4万多元,没想到今年只考上3A。
广州日报网络版
南方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20-
②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南方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南方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教育热点新闻
&#160;&#160;&#160;
&#160; &#160;&#16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复读生档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