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刷里有一种不规则丝网印刷的网点,这种网点叫什么?

【我的耗材网】印刷在承印物上的油墨的厚薄,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如何正确掌握油墨的厚薄,又取决于很多客观条件,也就是说油墨的厚薄应从油墨的性质。版面图文分布情况、气候、机器运转速度、纸张表面的光滑度等方面去考虑,再根据不同情况加以调节。
一、油墨的厚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油墨越厚其粘性也越大,油墨的流动性就越小。油墨过厚,墨斗内的油墨不易下墨,墨辊上的油墨也不易打均匀,以致印版上的油墨不能保持均匀一致,并且容易堆积在印版上,还会引起纸拉毛等现象。如果油墨过薄,粘性过小,流动度过大,又会使印品淡而无光,失真,网点变形扩大、发糊、同时也容易引起蹭脏等现象。
二、参考多种客观条件,灵活掌握油墨的厚度
1.从油墨的性质来看,品红墨、黑墨应调厚一些,其次是青墨、黄墨、淡红、淡蓝等应调薄一些。
2.从版面图文分布情况来看,在印刷大面积实地版时,油墨要调薄一些,实地版才印得平服,不易拉毛;但印刷网线版时,则要求油墨厚一些,以防止网点变形扩大、发糊。
3.从气候情况看,气温高时,油墨的流动性随着增大,因此,为了适当控制油墨的流动性,应调厚一些;气温低时,油墨的流动性又随着缩小,所以应调薄一些;气候干燥时,油墨也应适当调薄一些。
4.从机器运转速度看,机器速度快,墨辊在快速运转时,会产生热量,油墨的流动性就会增大,所以油墨应调厚一些;反之,机器速度慢,墨辊运转时产生的热量相对要低一些,所以油墨要适当调薄一些。
5.从纸张表现光滑度看,纸张表面粗糙,质地松软,吸收性大时,油墨应调薄一些;反之,纸张表面光滑度高、质地紧密、吸收性小,油墨应调厚一些,因为油墨过薄容易引起蹭脏弊病。
如何判别网点的角度
发表时间: 11:46:48.0 来源:(转载请注明)
标签: 印刷基础
【我的耗材网】网点是实现印品能体现出版面层次不等、色阶调浓淡(明暗)分界自然的基本单位。它在印刷中起到决定印品颜色、层次和图像轮廓的作用。所以,制版时只有网点大小准确才能忠实再现原稿色彩,保证印刷工艺取得较好的效果。
由于印品版面的浓淡程度是通过网点的大小来表现的,面积大小不同的网点,工艺上俗称“成”。只有准确地了解网点成数的概念,才能较好地运用网点印出最接近原稿色彩的印品。所以,认识网点的成数是印刷操作者和质检人员应该掌握的知识。兹将几种网点成数概括论述如下:
鉴别5成以内网点的成数,是根据对边两黑之间的空隙能容纳同等黑网点的颗数来辨认的。即在对边的两颗黑网点之间的空隙内,能放置三颗同等大小的黑网点,就是1成的网点;若在两颗网点间的距离内,能容纳两颗同样大的网点,称为2成网点;如果在两颗网点间能放1.5粒同等大
小的网点,叫做3成网点;要是在两颗网点之间能容纳1.25粒同样大小的网点,就称为4成网点;倘若在两颗网点之间能容纳1粒同样大小的网点,也就是说单位面积内黑点与白点各占一半,即是5成网点。而5成以上网点的判别,则是以对边两白点之间能容纳多少同样大小的白点来衡量的。从网点排列规律来看,两白点间距内所容的网点数,正好6成与4成相同;7成与3成相同;8成与2成相同;9成与1成相同。
上述情况表明,所谓网点成数也就是在单位面积里所占的百分率。如1成网点为10%,2成为20%,其他的类推,100%为实地版面。从正片网点排列情况粗略分析,黑点若大于白点,为5成以上网点;黑点若小于白点,则为5成以下网点。网点成数越大印品版面墨色越浓,反之则浅。网点面积的大小,决定了版面层次的变化。通常画面上的层次分为三个阶调层次,即高调层次以1至3成网点组成,使画面上形成明亮部位。中间调层次表现画面明暗过渡部位,通常4至6成网点组成。而由7至9成网点组成的浓暗画面为低调层次。印刷版面上最明亮的地方,即高光部分为1成以下的网点。
综上所述,只有准确认识网点的成数,才能较好地利用网点变化规律,制出符合原稿的印版,印出色彩准确、质量满意的彩印产品,这也正是质量管理的目标。
如何防止冬季油墨变稠
发表时间: 10:14:32.0 来源:(转载请注明)
标签: 印刷油墨
【我的耗材网】油墨太稠,黏度也大,但最好不要用稀释剂或调墨油调整其黏稠度。因为当用户需要调配墨性时区域报道,油墨厂家产出的原墨所能容纳的各种助剂的总量是有限度的,超出极限量,即使可以使用,也减弱了油墨的基本性能,影响印刷质量。另外过度包装,油墨的黏度和稠度有关系,这里是指其性质而不是指其现象。而实践中常有这种情形,油墨稠度大,但黏度小,其流动度仍然较大。所以说失业,稠度大的油墨不一定黏度大,黏度大的油墨也不一定稠度大。
由温度引起的油墨变稠现象,可以用以下办法解决:
(1)将原墨放在暖气片上或暖气旁边,使其缓慢升温逐渐恢复到原状。
(2)急用时可使用开水进行外部加温,具体方法是把开水倒入盆内当纳利,再将原桶(盒)墨放在水中,但要防止水蒸气浸入,待水温降到27℃左右时取出,开盖搅拌均匀即可使用。印刷车间的温度以保持在27℃左右为宜。
在正常温度下油墨也有稠厚现象,因为油墨的稠度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了油墨的流变特性。如果不是由于外部因素引起的变稠现象上海电气,可归纳为以下两种原因:一是由原墨内在结构中的强触变性引起的,但经搅拌恢复原状后,仍可使用;二是过期油墨或因存储不当而产生的变质油墨,不能使用。
将原墨放在暖气片上或暖气旁边,使其缓慢升温逐渐恢复到原状。急用时可使用开水进行外部加温,
具体方法是把开水倒入盆内当纳利,再将原桶(盒)墨放在水中,但要防止水蒸气浸入,待水温降到27℃左右时取出,开盖搅拌均匀即可使用。印刷车间的温度以保持在27℃左右为宜。解决方法要记住了哦!以后就不怕的冬天油墨变稠了,嘿嘿
移印,属于特种印刷方式之一。它能够在不规则异性对象表面上印刷文字、图形和图象,现在正成为一种重要的特种印刷。例如,手机表面的文字和图案就是采用这种印刷方式,还有计算机键盘、仪器、仪表等很多电子产品的表面印刷,都以移印完成。 简介
移印工艺十分简单,采用钢(或者铜、热塑型塑料)凹版,利用硅橡胶材料制成的曲面移印头,将凹版上的油墨蘸到移印头的表面,然后往需要的对象表面压一下就能够印出文字、图案等。
移印机的类型移印工艺是80年代刚刚传到中国的特种印刷技术,由于其在小面积、凹凸面的产品上面进行印刷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弥补了网版印刷工艺的不足,所以,近年来发展非常快。9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大批以电子、塑胶、礼品、玩具等传统产业为主体的外资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市场,移印技术和网版印刷技术作为主要的装饰方式更是得到超常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移印技术和网版印刷技术在上述行业的应用分别达到27%、64%、51%、66%。 移印指的是承印物为不规则的异形表面(如仪器、电气零件、玩具等),使用铜或钢凹版,经由硅橡胶铸成半球面形的移印头,以此压向版面将油墨转印至承印物上完成转移印刷的方式。
编辑本段 移印的基本构成
移印机主要由印版装置(含供墨装置),刮墨刀,移印头和印刷台等组成
移印机的类型
1.按传动方式分类 按移印机主要运动的传动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两种机型,即机械式移印机和气动式移印机。
由于气动式移印机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动平稳等特点,所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是目前移印机的主流。
2.按印刷色数分类 按一个印刷过程中所完成的印刷色数不同可将移印机分为单色移印机,双色移印和多色移印机等
移印工艺是80年代传到中国的特种印刷技术,由于其在小面积、凹凸面的产品上面进行印刷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弥补了网版印刷工艺的不足。9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大批以,塑胶、礼品、玩具等传统产业为主体的外资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市场,移印技术和网版印刷技术作为主要的装饰方式更是得到超常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移印技术和网版印刷技术在上述行业的应用分别达到27%、64%、51%、66%。
WVP工业设计.中国
移印指的是——承印物为不规则的异形表面(如仪器、电气零件、玩具等),使用铜或钢凹版,
经由硅橡胶铸成半球面形的移印头,以此压向版面将油墨转印至承印物上完成转移印刷的方式
移印胶头就是将钢板上的图案通胶头做载体,再把钢板上的图案转印在玩具产品上移印硅胶要求品质细腻,无杂质,回弹力好,上油好,图案印刷清晰。
移印硅胶的用途: 主要用于塑胶玩具,电镀产品,电子玩具,商标,通讯设备,工艺礼品文具;等不规则图案的印刷.
缩合型硅胶是用于塑料五金制品等表面印刷,具有优异的耐用磨性能、不变形、不冒油及良好的油墨转
移等性能。能在常温下硫化成型,固化时间随固化剂的用量而定,固化剂的用量越多,固化就越快。为双组份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在硫化前是以A、B组份分装的流动液体,能在常温下硫化成型,固化时间随固化剂的用量而定,固化剂的用量越多,固化就越快可制备性能优异的移印弹性材料,产品具有粘度低、流动性好、制品易脱模、无收缩性、不渗油、不变形的优良特性;产品具有良好的油墨转移性能和耐油量溶剂性。产品可在室温下硫化,也可加热快速硫化。
移印硅胶的用途:
主要用于塑胶玩具、电镀产品、电子玩具、商标、通讯设备、工艺礼品文具等不规则图案的印刷。
移印硅胶系列简要描述:
移印胶头就是将钢板上的图案通胶头做载体,再把钢板上的图案转印在玩具产品上移印硅胶要求品质细腻、无杂质、回弹力好、上油好、图案印刷清晰。
移印硅胶产品使用说明书 :
一、先把模具用洗洁精清洗干净,然后把模具里的水份擦干或用气枪吹干,并涂上一层脱模剂。
二、移印硅胶、硅油的正常比例,是根据客户的要求而定的,如果客户要求印刷的图案面积大,需用软胶头,就多增加硅油。相反,需要胶头硬度大的,就不添加或少添加硅油,一般移印胶头的硬度以15A~-25A°为合适,如果硅油添加量过大,胶头过软,印刷的次数呈有限的,再好的硅胶质量都会被硅油破坏了它的分子量,而产生不耐磨、不耐溶剂及老化现象。
三、介绍一般正常比例如下:100克硅胶加入30克硅油,胶头硬度15A°,适应移印合金车仔及图案小,接触面积比较小的产品。如须压力接触面大或需软胶头,硅胶与硅油的比例可以做到100:30,100:50不等,但要注意,硅油的添加量越大,胶头越软,移印的次数,耐磨性及耐溶剂性都会降低及减少,移印产品的次数也会相应减少,造成成本上升,原料浪费。
欢迎转载:
推荐:    网点形状/印刷网点
  印刷中的网点形状不只是大家想象中的单单圆形一种,以50%着墨率情况下网点所表现出的形状来划分,可以分为:方形、圆形、菱形三种。
  方形网点在50%覆盖率下,成棋盘状。它的颗粒比较锐利,对于层次的表现能力很强。适合线条、图形和一些硬调图像的表现。
  无论是在亮调还是在中间调的情况下,网点之间都是独立的,只有暗调的情况下才有部分相连。所以对于的采层次的表现能力不佳,四色印刷中比较少采用。
  菱形网点综合了方形网点的硬调和圆形网点的柔调特性,色彩过渡自然,适合一般图像、照片的表现。
网点角度/印刷网点
  印刷制版中,网点角度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错误的网点角度,将会出现干涉条纹。
  常见的网点角度有90度、15度、45度、75度几种。45度的网点表现最佳,稳定而又不显得呆板;15度和75度的的角度稳定性要差一些,不过视觉效果也不呆板;90度的角度是最稳定的,但是视觉效果太呆板,没有美感了。
  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网点套在一起,会有相互的干涉,当干涉严重到影响图像美观时,就出现俗称的“龟纹”了。
  一般来说,两种网点的角度差在30度和60度的时候,整体的干涉条纹还比较美观;其次为45度的网点角度差;当两种网点的角度差为15度和75度的时候,干涉条纹就有损图像美观了。
网点线数/印刷网点
  的大小决定了图像的精细程度,类似于分辨率.常见的线数应用如下:
  10-120线:低品质印刷,远距离观看的海报、招贴等面积比较大的印刷品,一般使用新闻纸、胶版纸来印刷,有时也使用低克数的亚粉纸和铜版纸。
  150线:普通四色印刷一般都采用此精度,各类纸张都有。
  175-200线:精美画册、画报等等,多数使用铜版纸印刷
  250-300线:最高要求的画册等等,多数用高级铜版纸和特种纸印刷。
调频网点/印刷网点
  调频网点是90年代以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加网方式,它和不同之处在于:调频网点的是固定的,它是通过控制网点的密集程度来实现阶调。亮调部分的网点稀疏,暗调部分的网点密集。
  从网镜上看出多少成网点。
  一成网:对角的两个网点之间刚好放下3个同样大小的网点。
  二成网:对角的两个网点之间刚好放下2个同样大小的网点。
  三成网:对角的两个网点之间刚好放下1.5个同样大小的网点。
  四成网:对角的两个网点之间刚好放下1.25个同样大小的网点。
  五成网:对角的两个网点之间刚好放下1个同样大小的网点。
  一成网跟九成网相对应。二成网跟八成网相对应。三成网跟七成网相对应。四成网跟六成网相对应。只是网点的大小跟他们之间的距离刚好相反。
  (一张300分辨率的位图,我们知道他是说每英寸由横竖各300个方形的象素点所组成的图像。图放大后,就会发现是由无数个大小不等的网点组成的由于印刷品是由网点组成的,故印刷图像加网线数是指印刷品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每英寸的网线数,即挂网网线数。称为网线数是因为最早的印刷品网点有线状的。挂网线数的单位是Line/Inch(线/英寸),简称LPI。例如150Lpi是指每英寸加有150条网线。给图像加网,挂网目数越大,网数越多,网点就越密集,层次表现力就越丰富。网点越大,表现的颜色越深,层次越暗;网点越小,表现的颜色越浅,表示的层次越亮。线的精度(Lpi)不是和分辨率(Dpi)1:1对应的,比如150线的图片就要求300Dpi左右的分辨率。分辨率是线数的两倍左右。如果不注重理论的话。可以理解为菲林或油墨的密度啦!)
网点色彩/印刷网点
  间色:由二种原色混合型配制的混合色称为间色或,如R、G、B、M80%、Y70%、C20%、Y80%等都可称为间色。间色又称二次色
  复色:由原色与间色混合,或两种间色混合产生的颜色称为复色或。实际上复色是三原色的混合,只不过是以一种原色为主进行的组合。
  补色:两种色料混合后,呈黑色,则这两种颜色互补,三原色中的任一原色与其它两原色混合成的间色,即为互补色。例如M与G为互补色。两种色光如果混合以后形成白色,则它们互为补色。
识别网点的成数/印刷网点
  网点是实现印品能体现出版面层次不等、色阶调浓淡(明暗)分界自然的基本单位。它在印刷中起到决定印品颜色、层次和图像轮廓的作用。所以,制版时只有网点大小准确才能忠实再现原稿色彩,保证印刷工艺取得较好的效果。印品版面的浓淡程度是通过网点的大小来表现的,面积大小不同的网点,工艺上俗称“成”。只有准确地了解网点成数的概念,才能较好地运用网点印出最接近原稿色彩的印品。所以,认识网点的成数是印刷操作者和质检人员应该掌握的知识。用密度计测定网点的积分密度,然后再换算成网点面积的百分数(网点的积分密度为0.3,则网点面积为50%);用放大镜目测网点面积与空白面积的比例。
  鉴别5成以内网点的成数,是根据对边两黑之间的空隙能容纳同等黑网点的颗数来辨认的。
  即在对边的两颗黑网点之间的空隙内,能放置三颗同等大小的黑网点,就是1成的网点;
  若在两颗网点间的距离内,能容纳两颗同样大的网点,称为2成网点;
  如果在两颗网点间能放1.5粒同等大小的网点,叫做3成网点;
  要是在两颗网点之间能容纳1.25粒同样大小的网点,就称为4成网点;
  倘若在两颗网点之间能容纳1粒同样大小的网点,也就是说单位面积内黑点与白点各占一半,即是5成网点.
  而5成以上网点的判别,则是以对边两白点之间能容纳多少同样大小的白点来衡量的。从网点排列规律来看,两白点间距内所容的网点数,正好6成与4成相同;7成与3成相同;8成与2成相同;9成与1成相同。
  所谓网点成数也就是在单位面积里所占的百分率。如1成网点为10%,2成为20%,其他的类推,100%为实地版面。从正片网点排列情况粗略分析,黑点若大于白点,为5成以上网点;黑点若小于白点,则为5成以下网点。网点成数越大印品版面墨色越浓,反之则浅。网点面积的大小,决定了版面层次的变化。通常画面上的层次分为三个阶调层次,即高调层次以1至3成网点组成,使画面上形成明亮部位。中间调层次表现画面明暗过渡部位,通常4至6成网点组成。而由7至9成网点组成的浓暗画面为低调层次。印刷版面上最明亮的地方,即高光部分为1成以下的网点。只有准确认识网点的成数,才能较好地利用网点变化规律,制出符合原稿的印版,印出色彩准确、质量满意的彩印产品,这也正是质量管理的目标。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次
参与编辑人数: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3:59:56
贡献光荣榜网点扩大补偿曲线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 - CPC中文印刷社区
◆- CTP综合讨论区 CTP 硬件、软件、测评、选购、使用、版材、耗材、维修等和CTP相关的综合内容。
等待 Email 验证会员
等级: 二袋长老
会员ID:120121
注册: , 20:30
住址: 毕昇版房
现金: 1 金币
资产: 1 金币
5个帖子获得7次感谢
网点扩大补偿曲线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
我以前一直以为我们做网点扩大补偿曲线的目的,是要让电子原稿有多大的网点成数,印刷到纸张上以后也要呈现多大的网点成数!
但是我从印前老师傅的口中得知,其实不是这样的。他的意思是即便是做补偿曲线,也要让网点在印刷出来后适当地扩大一些,比如K网扩大15%,CMY网扩大12%左右,而不能补偿得死死的!
对此,我就不明白了,为何不能建立一条补偿曲线,让纸张上的扩大后的网点刚好和电子原稿的网点成数一样呢???
另外,我们在建补偿曲线之前,是不是必须要把CTP机器线性化呢?能不能直接绕过这个步骤直接建补偿曲线呢?
请高手明示!
被 yang1984 编辑.
原因: 兄弟发错了! 帮你转走,下次注意点!
等级: 七袋长老
会员ID:76462
注册: , 21:17
现金: 46 金币
资产: 46 金币
66个帖子获得100次感谢
每个 印刷机都有网点扩大 和不同!所以补偿曲线 也不同,目的是为了还原色彩!(色彩管理)
这个和色彩管理有关系!没事 多看看贴!
所谓补偿 !不是盲目的!要搞清楚源!和目标!根据单位的体系!来管理色彩做曲线!
等级: 七袋长老
会员ID:46088
注册: , 23:20
住址: 香港
现金: 5 金币
资产: 5 金币
518个帖子获得1115次感谢
作者: Boray-printing
我以前一直以为我们做网点扩大补偿曲线的目的,是要让电子原稿有多大的网点成数,印刷到纸张上以后也要呈现多大的网点成数!
但是我从印前老师傅的口中得知,其实不是这样的。他的意思是即便是做补偿曲线,也要让网点在印刷出来后适当地扩大一些,比如K网扩大15%,CMY网扩大12%左右,而不能补偿得死死的!
对此,我就不明白了,为何不能建立一条补偿曲线,让纸张上的扩大后的网点刚好和电子原稿的网点成数一样呢???
另外,我们在建补偿曲线之前,是不是必须要把CTP机器线性化呢?能不能直接绕过这个步骤直接建补偿曲线呢?
请高手明示!...
這個問題其實在壇子裡有兄弟也提及過,若然你是對這裡很熟的話,也有可能看過以下的資料,就正正是你第一個問題的答案︰
wangzhihong
即:为什么不能完全线性?为什么要一定的网点扩大?没有网点扩大结果会不会好?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讲一些色彩方面的知识。
颜色形成的要素:物体、光、人眼(观察者)。其中人眼在三个要素中是最复杂的一个因素。物体反射光或者透射光,光到达人的眼睛,形成颜色视觉。三色视觉: 红、绿、蓝。所有颜色复制的基础都是人类视网膜三通道这一结构。人的眼睛具有三种类型的颜色感受器(粗略地分为红、绿、蓝)的事实,才是我们为什么在纸上 复制颜色时仅用三种颜料、在显示器中复制颜色时仅用三种荧光粉就可以实现的最根本原因。
大家可能有种跑题的错觉,且耐心听我慢慢道来。
人类视觉除了三通道,还有相反色、颜色恒常性、同色异谱特征。问题的关键是它还有颜色非线性这一重要特征。
我们的眼睛不是将光的强度(进入你眼睛的光子数,也许可以用一个光度计来计数)一比一地反应成亮度的感觉(你的感知)。将光强加倍,你并不会得到加倍的亮度感觉。
人的眼睛和人的大脑对光的反应是很复杂的,但是经过多年多位科学家的研究,已经通过实验建立出视觉响应曲线。
这个视觉响应曲线刚好和显示器以及印刷输出设备的阶调复制曲线相吻合。
阶调复制曲线(TRC),用它来建立输入值与设备输出结果之间的亮度值对应关系。大多数的模拟设备都有类似的曲线,用它来显示复制灰度级的增加(即网点扩 大),这种灰度级的增加对中间调影响最大,而对于高光和暗调区,这种增加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对于显示器、扫描仪和数字相机,这种曲线叫GAMMA值。显 示器的GAMMA值虽然跟印刷的网点扩大不同,但是是类似的,都符合人类的视觉响应曲线。
对于复杂的输出设备,简单的TRC并不能完全反应设备特性,于是出现基于颜色查找表的特性文件。
其实问题的关键就是,印刷的网点扩大是必不可少的,以为网点扩大越小越好一直是有些人的误区。
如果楼主觉得对印刷机做实验让你觉得费时费力,那么可以尝试在给显示器做线性的时候,把GAMMA值调到1,你将看到会出现什么糟糕的结果。
另外,有些人对“线性”这个词有误解。我们常常说的设备的线性化其实都是非线性的。
致於CTP機器線性化的問題,首先機器的線性化你要從印刷版面上成像後的網點才能表現出來,所以很多人叫版材線性化,其實這線性化是通過CTP機曝光,版材感光和沖洗條件加起來做成最後的結果,這個結果對企業管理非常重要,亦即版房質量控制的其中一個重要環節,所以你說繞過這個步驟是下下之策,反而要反問你為何要做補償曲線?是為了印刷機網點擴大率不達標而做?那到底差多少?若然差得很遠哪能交貨給客戶?若只相差幾個百分比就不如不做,為何花費那麼多工夫去追求甚麼ISO標準?為了色彩管理去做?更反其道而行,色彩管理是以現時印刷機最好的狀況印制IT8樣張去做出ICC,好讓數碼打樣機去模擬,是打樣機去模擬印刷機,不是印刷機去模擬打樣機,至於印刷機的最好狀況有人認為可以用曲線去矯正,這真是個大笑話,不去把印刷機的問題找出來而盲目做出一條所謂的印刷補償曲線簡直是自欺欺人!:6714281DBA358E808CE
__________________
今年Ugra的UCE认可专家續期又搞掂了!
下列 2 位会员向 mingjkli 表示感谢:
等待 Email 验证会员
等级: 二袋长老
会员ID:120121
注册: , 20:30
住址: 毕昇版房
现金: 1 金币
资产: 1 金币
5个帖子获得7次感谢
今日熬夜细看楼上大师的解答,非常受启发,就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挂在楼主嘴边了,但好像还有那么一点沙子没有从沙漏里滴下来,最终仍是令我有些不解。希望楼上大师能推心置腹,耳提面命地传授印刷真知。
等级: 八袋长老
会员ID:81857
注册: , 16:15
现金: -11958 金币
资产: -11958 金币
感谢: 6199
804个帖子获得1619次感谢
我认为CTP线性化是对CTP本身包括曝光条件 版材 还有冲版条件等等吧
而印刷补偿曲线理所当然是针对印刷机了
现在不是还有印刷反补偿曲线吗?这个我是有点不明白
__________________
心道、人道、狼道、王道
等级: 六袋长老
会员ID:18923
注册: , 17:52
住址: 广州
现金: 57767 金币
资产: 57767 金币
189个帖子获得695次感谢
其实现在看得我了,我也慢慢的接受了明大的观点,印刷曲线其实并不是用来补偿印刷机的缺陷而来达到某个标准的,如果说为了满足某个客户的需求来使用印刷曲线倒是很有理由的,另外在传统菲林的文件转到CTP的时候我们也是做了简单的网点扩大补偿,以追CTF的印样而已。如果印刷机有问题,就需要整印刷机了。
再说线性曲线,这个东西是完全不能忽略过的,版材的线性曲线是为使出来的网点真实的进行还原而设置的曲线。只有先进行网点的真实还原,才有可能对网点扩大,进行正确的补偿。
下列会员向 熊哥 表示感谢:
等级: 五袋长老
会员ID:1110
注册: , 19:32
现金: 4 金币
资产: 4 金币
10个帖子获得11次感谢
作者: Boray-printing
我以前一直以为我们做网点扩大补偿曲线的目的,是要让电子原稿有多大的网点成数,印刷到纸张上以后也要呈现多大的网点成数!
但是我从印前老师傅的口中得知,其实不是这样的。他的意思是即便是做补偿曲线,也要让网点在印刷出来后适当地扩大一些,比如K网扩大15%,CMY网扩大12%左右,而不能补偿得死死的!
对此,我就不明白了,为何不能建立一条补偿曲线,让纸张上的扩大后的网点刚好和电子原稿的网点成数一样呢???
另外,我们在建补偿曲线之前,是不是必须要把CTP机器线性化呢?能不能直接绕过这个步骤直接建补偿曲线呢?
请高手明示!...
要知道做不做首先要了解印刷补尝曲线和CTP机器线性化的作用。
1.CTP机器线性化和CTF线性化一样,是必须要做的。这个主要是保证50%的网点发出来是50%,40%的网点发出来是40%。要不然50%发出来是50%,40%发出来成了55%。你还怎么印刷?线性还有一个作用是让所有的网点大小都根据线性来变化。不会出现跳变。
2.印刷补尝曲线,这个如果机器正常是不用做的(特别情况不在此列)。所为的正常就是实地密度达高基本要求,网点扩大也符合要求。一般要求50%的黑网扩大15%,红,蓝,黄一般为12%,网点扩大曲线平滑。一般要使用印刷补尝曲线的几种情况:
a,印刷实地密度达到要求后,网点扩大过度。
b,印刷实地密度达到要求后,网点扩大曲线不平滑。如50%处扩大15%,40%处扩大25%等情况。
c,有的客户特别须要达到一种颜色,而又不能修改文件。(这种情况很少,我们碰到一次)
下列会员向 jiaozongguang 表示感谢:
等级: 七袋长老
会员ID:83668
注册: , 09:55
住址: 深圳
现金: 5 金币
资产: 5 金币
感谢: 1156
185个帖子获得328次感谢
给你一个连接,自己好好研究下吧,会让你满意的。
__________________
代朋友发布—CTP显影机配套材料:过滤芯、清洗剂、保护胶、烤版胶、胶辊等等,欢迎致电
风兮,清扬;云雾兮,飞扬!
吾兮,昂扬;中印兮,悠扬!我们的幸福在飘扬。。。
等待 Email 验证会员
等级: 二袋长老
会员ID:120121
注册: , 20:30
住址: 毕昇版房
现金: 1 金币
资产: 1 金币
5个帖子获得7次感谢
作者: icest
给你一个连接,自己好好研究下吧,会让你满意的。
看了这个链接后,我的疑问也就烟消云散了。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大师们的言论是多么的生动有力!
您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您不可以回复主题
您不可以上传附件
您不可以编辑您的帖子
论坛禁用 HTML 代码 are 禁用
所有时间均为北京时间。现在的时间是 。
律师声明:本站内容,均具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严禁镜像,违者承担一切后果!
&nbsp 广告联系: &nbsp 站务管理:
Powered by vBulletin& Version 3.6.8Copyright &2004 - 2017, 中印网
Page generated in 0. seconds (84.51% PHP - 15.49% MySQL) with 12 queri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重现印刷网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