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两个不等于零的实数都有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推导对吗

讲等比数列
备注:【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必备精品
全部免费欢迎下载】
一.【课标要求】
.通过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项和的公式;
.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体
会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二.【命题走向】
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同样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高考出题的重点。客观性的试题
考察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对基
本的运算要求比较高,解答题大多以数列知识为工具
年高考对本讲的考察为:
)题型以等比数列的公式、性质的灵活应用为主的
道客观题目;
)关于等比数列的实际应用问题或知识交汇题的解答题也是重点;
)解决问题时注意数学思想的应用,象通过逆推思想、函数与方程、归纳猜想、等价
转化、分类讨论等,它将能灵活考察考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要点精讲】
1.等比数列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
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
数,那么这
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
数列对于数列(1)(2)(3)都是等比数列,它们的公比依次是2,5,
。(注意:“从第二项起”、“常数”
、等比数列的公比和项都不为零)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为:
)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知道:当公比
时该数列既是等比数列也是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知:若
为等比数列,则
.等比中项
中间插入一个数
成等比数列,那么
的等比中项(两
个符号相同的非零实数,都有两个等比中项)
.等比数列前
一般地,设等比数列
(错位相减法)。
各已知三个可求第四个;(
)注意求和公式中是
,通项公式中是
不要混淆;(
)应用求和公式时
,必要时应讨论
四.【典例解析】
:等比数列的概念
.“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一定是递减数列”;“
三数成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三数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上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有()
解析:四个命题中只有最后一个是真命题。
中未考虑各项都为
的等差数列不是等比数列;
未必成立,当首项
,此时该数列为递增数列;
不是等比数列,所以应是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若将条件改为
,则成为不必要也不充分条件。
点评:该题通过一些选择题的形式考察了有关等比数列的一些重要结论,为此我们要注
意一些有关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重要结论。
是等比数列;
是等差数列;
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上
述三个命题中,真命题有()
解析:由命题
,所以只有当
时,此数列才是等比数列。
是等差数列,
,所以只有当
才是等差数列。
是一个常数列,即公
的等差数列,因此只有当
才又是等比数列。
点评:等比数列中通项与求和公式间有很大的联系,上述三个命题均涉及到
系,它们是
,正确判断数列
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都必须用
上述关系式,尤其注意首项与其他各项的关系。上述三个命题都不是真命题,选择
:等比数列的判定
.已知等比数列
的取值范围是
∵等比数列
∴当公比为1时,
从而淘汰(A)(B)(C)
∵等比数列
【考点】:
此题重点考察等比数列前
项和的意义,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均值不等式的
【突破】:
特殊数列入手淘汰;重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
项和,以及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特别是均值不等式使用的条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推理和运算能力。
.(2009浙江文)设
(II)若对于任意的
成等比数列,求
解(Ⅰ)当
)式成立,
成等比数列,
,整理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应用
.一个等比数列有三项,如果把第二项加上
,那么所得的三项就成为等差数列,如
果再把这个等差数列的第三项加上
,那么所得的三项又成为等比数列,求原来的等比数列
解析:设所求的等比数列为
2(aq+4)=a+aq
故所求的等比数列为
点评:第一种解法利用等比数列的基本量
,先求公比,后求其它量,这是解等差数
列、等比数列的常用方法,其优点是思路简单、实用,缺点是有时计算较繁。
.(2009山东卷文)等比数列{
}的前n项和为
,已知对任意的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资料阅读排行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71234',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该用户的其它资料
请选择举报的类型
赌博犯罪类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知识点梳理
数列的求和:1、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裂项相加法:数列中的项形如的形式,可以把表示为,累加时抵消中间的许多项,从而求得数列的和; (2)错位相减法:源于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对于形如的数列,其中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均可用此法; (3)倒序相加法:此方法源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目的在于利用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相加有公因式可提取,以便化简后求和。(4)分组转化法:把数列的每一项分成两项,或把数列的项“集”在一块重新组合,或把整个数列分成两个部分,使其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这一求和方法称为分组转化法。(5)公式法求和:所给数列的通项是关于n的,此时求和可采用公式求和,常用的公式有:
2、数列求和特别提醒:(1)对通项公式含有的一类数列,在求时,要注意讨论n的奇偶性;(2)在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一定要分q=1和q≠1两种情况来讨论。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若数列{an}的每一项都不等于零,且对于任意的n∈N*,都有...”,相似的试题还有:
阅读下面给出的定义与定理:①定义:对于给定数列{xn},如果存在实常数p、q,使得xn+1=pxn+q&对于任意n∈N+都成立,我们称数列{xn}是“线性数列”.②定理:“若线性数列{xn}满足关系xn+1=pxn+q,其中p、q为常数,且p≠1,p≠0,则数列{x_{n}-\frac{q}{1-p}}是以p为公比的等比数列.”(Ⅰ)如果an=2n,bn=3o2n,n∈N+,利用定义判断数列{an}、{bn}是否为“线性数列”?若是,分别指出它们对应的实常数p、q;若不是,请说明理由;(Ⅱ)如果数列{cn}的前n项和为Sn,且对于任意的n∈N*,都有Sn=2cn-3n,①利用定义证明:数列{cn}为“线性数列”;②应用定理,求数列{cn}的通项公式;③求数列{cn}的前n项和Sn.
对于给定数列{cn},如果存在实常数p,q使得cn+1=pcn+q对于任意n∈R*都成立,我们称数列{cn}是“K类数列”.(Ⅰ)若an=2n,bn=3o2n,n∈N*,数列{an},{bn}是否为“K类数列”?若是,指出它对应的实常数p,q,若不是,请说明理由;(Ⅱ)证明:若数列{cn}是“K类数列”,则数列{an+an+1}也是“K类数列”;(Ⅲ)若数列an满足a1=2,an+an+1=3to2n(n∈N*),t为常数.求数列{an}前2012项的和.并判断{an}是否为“K类数列”,说明理由.
设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对任意的n∈N,都有Sn=(m+1)-man(m为常数,且m>0).(1)求证:数列{an}是等比数列;(2)设数列{an}的公比q与m函数关系为q=f(m),数列{bn}满足b1=2a1,点(bn-1,bn)落在q=f(m)上(n≥2,n∈N,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3)在满足(2)的条件下,求数列{\frac{2^{n+1}}{b_{n}}}的前n项和Tn,使Tn≤no2n+2+λ恒成立时,求λ的最小值.科目:高中数学
设首项不为零的等差数列前项之和是,若不等式对任意和正整数恒成立,则实数的最大值为(&& ) A.0&&&&&&&&&&&&&&&&&&&&&&&&&& B.&&&&&&&&&&&&&&&&&&&&&&&&& C.&&&&&&&&&&&&&&&&&&&&&&&& D.1
科目:高中数学
设首项不为零的等差数列前项之和是,若不等式对任意和正整数恒成立,则实数的最大值为(&& ) A.0&&&&&&&&&&&&&&&&&&& &&&&&&&&& B. &&&&&&&&&&&&& C.&&&&&&&&&&&&&& && D.1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2012年江苏省四星高中高三数学小题训练(5)(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设首项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n}前n项之和是Sn,若不等式对任意an和正整数n恒成立,则实数λ的最大值为&&& .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已知实数q不等于0,数列{an}前n项和为Sn,a1不等于0对任意正整数m,n,且n>m,Sn-Sm=q^mSn-m恒成立.证明数列{am}为等比数列
令n=m+1,则a(m+1)=s(m+1)-s(m)=q^ms(m+1-m)=s(1)q^m=a(1)q^m,所以a(n)=a(1)q^(n-1),n=1,2,...{a(n)}为首项为a(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