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赴美生子花费真相读法学院性价比:值不值

到美国读高中(五)值不值
为了回答朋友的问题,我写了这个系列。一直想保持一个中立的态度,客观的介绍情况。但是,对此研究得越多,我越觉得高中就留学美国不值,留学的最好时机是大学。
高中留学无非有三种方式:
1. 全家移民。这不在我们讨论的范畴内,留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家长的关照下,孩子比大人更容易适应新生活。
2. 把孩子一人送出国,托亲戚朋友照顾,或者住校,找寄宿家庭。
从经济上算账,无论大学还是高中,每年的留学费用要4,5万美元。而现在国内留学生学历并不值钱,工资优势不大。仅算经济账,肯定不值。家庭收入一般,勒紧裤腰带送孩子留学的家庭,真的没有必要去攀比,踏踏实实在国内上中学吧,将来不定谁的孩子有出息呢。
如果家里很富裕,根本不在乎留学的费用,请考虑一下亲情的损失。孩子在家长身边的日子,只有18年,成年之前,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在他们的身体,精神和思想还在发育好时,在他们处于青春期混乱中时,家长把他们推到陌生的国家去,对他们真的是好事吗?
3. 家里一人在国内挣钱,一人陪孩子出国读书,通常是母亲陪读。
最近,朋友的朋友刚出发,走之前一再嘱托朋友照看在国内的老公。唉,何苦呢?!夫妻为了孩子留学分开好几年,我太不理解了!长时间分居,必然会对夫妻关系造成很大伤害。估计这种主意是老公出的,自己在国内逍遥,让老婆带孩子出国,对自己没有损失,将来有两条路可走。看着那些海归的留守妻子们,很多人精神不振,身体受损,好可怜!为了一点未知的好处,做出肯定有巨大损失的事情,值得吗?
我能想到的唯一解释是,夫妻关系本来就不好,离开了,眼不见,心不烦。
退一步说,伟大的母亲不在乎夫妻关系,跟着孩子陪读。对孩子就是好事吗?自己做出了很大牺牲后,对孩子必然有更高的期望,将来希望得到更大的回报。无形中给孩子增加很多精神负担,甚至会对孩子未来的小家庭造成不良影响。
其实,孩子在中国还是美国上高中,真的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是块好材料,在美国能申请上哈佛,在中国一样可以申请到。甚至,因为中国的应试教育好,包装好,更容易申请。如果,在中国学习一般,到了美国因为语言的差距,不可能有大的改善。美国高中的竞争也很厉害,新移民的孩子们学习并不比国内的孩子差。总之,在哪里上高中,能申请到的美国大学水平不会有大区别。
美国有近5千所大学,只要你出得起学费,肯定能给孩子找到大学上。中学时,在父母身边认真培养,养成好的学习态度和品格。到美国读大学,只要知道努力,可以从差点的大学,转到好大学,也可以考上好的研究生院。把青春期的孩子送出国,相对风险要大多了。
从长期效果来说,我们自己28岁才走出国门,身边有各种年龄到美国的朋友。大家的生活水平差不多,幸福与否,主要看自身的性格和能力。
对不起,给高中留学美国,泼了很多凉水。已经送孩子出国的家长,请不要责怪我。这个系列是给我同龄的朋友们写的。我只是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希望对朋友有些帮助和启发。也欢迎各位朋友谈谈自己的看法,我非常希望了解送孩子到北美读高中的好处。因为,我自己一条也想不出来。
我的更多文章:
( 03:19:36)( 04:06:16)( 03:01:38)( 22:17:33)( 09:20:53)( 00:17:52)( 22:29:08)( 00:06:25)( 11:36:45)( 08:15:1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推荐】在美国法学院读J.D.有什么值得分享的经验? - 出国留学申请的日志,人人网,出国留学申请的公共主页
即日起至11月11日,报名线下特定托福课程,单人立减11%,两人以上报名享更多优惠!报名托福网络全套课程,立减51%!两人一起签约留学全程申请或文书写作服务,立减11%!右戳在线咨询了解详情:
共2238篇&&
【推荐】在美国法学院读J.D.有什么值得分享的经验?
【主页君】这篇文章转自知乎上两个小伙伴的问答,回答的小伙伴语言灰常之犀利,也很风趣,给打算读J.D.的小伙伴一些经验分享吧,ps:里面某些敏感词汇,请自动忽略哦~~来看正文吧&
提问:在美国法学院读J.D.有什么值得分享的经验?
请各位前辈分享一下在法学院三年的经验吧。1.1L学习建议?2.怎样平衡学习与生活?3.暑期实习/OCI4.Networking&&
回答者:赵丹喵,law school一年级苦逼学渣一枚
出成绩的那天有点阴,天气预报说晚上要有暴风雨,下班的时候在chambers门口碰见了法官,我赶紧提醒他说法官大人晚上有暴风雨,您早点儿回家啊,法官是一黑人老头,笑眯眯的说thank you。然后我想了想,没有直接回家,还是不知死活的去了Baker&Mckenzie的reception,想着万一第一年考不好,没事去律所混个眼熟说不定也好找工作啊....
然后就来到了reception,碰到了跟我一个班的苏茜同学,她一看见我就说,哎你知道吗咱下学期成绩都出来了!!我当时就...神马!!不是一门一门出的吗!!怎么可以一下子全出来!!你是认真的吗!!好想掀桌!!
(╯&□&)╯︵ ┻━┻
苏茜表情严肃的说千真万确!埃里克(我们班另一同学)已经查到了!
然后我就不淡定了!! 旁边各个法学院的学生已经开始职业又得体的觥筹交错,相谈甚欢了,我一个人默默的吃着盘子里的东西,紧张的腿一直在抖,于是默默掏出手机来给某个傻x大方脸发了条短信。
&同学说我们下学期成绩全都出来了,我不敢查。&
大方脸很快就回了,一如既往的霸气。&我帮你查!&
我哆哆嗦嗦把自己的账号密码发过去,然后就像等待宣判的犯人一样面无表情的坐那等着,跟整个reception的气氛特别不搭调。紧张的不行,一咬牙一口气喝光了眼前一杯酒。
手机屏幕很快又亮了,大方脸说:&4个A!!!傻x你可以转去Harvard了&
我当时的反应真的是:
然后又觉得,不对,大方脸一向稳重,这种事不会骗我的,然后我就自己查了下,欸?真的耶。
先把桌子放好┬─┬ ノ( ゜-゜ノ)
然后。o(^▽^)o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四个A!!!!!老子特么要进big law要当大律师要升职加薪从此走向人生巅峰了!!!!然后!!我!!很霸气的直接起身离开了reception!!我特么再也不愁找工作了阿啊阿啊谁跟你们这群傻x social了老子要回家打游戏!!!!!
.....你够了
好了啰里八嗦的废话太多了,下面开始射干货(严肃脸|( ̄3 ̄)|
想想这一年来,从刚来美国时候说话磕磕巴巴,连课都听不懂,到一年摸爬滚打下来,居然也混进了大饺子城的top 10%,真有种啊哈哈哈哈老子天下第一所向披靡的感觉。
咦怎么奇怪的东西又出来了。。。(&?Д?)」
好了感觉写到这里人品也败的差不多了。。。不过我坚信攒人品的过程是通过分享传播造福大众嘛,于是准备启动经验狗模式,开个日志主是写一写美国JD第一年是怎么学过来的,重点放干货,希望自己接下来转学加找工作能有好运呀(?ω?)ノ
前方长文预警!!!!!!!!!!!!!!!
我们的目标是!!横扫美国人!!让law school的top third变成中国人的天下!!!耶!!
&&&&&&&&&&&&&&蛇精病与正常人类分割线(OvO)&&&&&&&&&&&
首先让我们来打通任督二脉。
第一年想要学得好,主要靠啥呢?我觉得主要是英语过关,方法找对,最后加上time management。
很多人觉得对于我们外国人来说,在美国法学院当学霸主要英语要好,但如果law school考的是你的英语水平的话,美国人作为native speaker真的秒杀我们一千次一万次。。。虽然我是英语专业出身,但听说读写跟美国人一比还是烂到没边儿了。。。但是其实想当学霸,英语的作用真没那么大。我跟很多教授聊天的时候,他们纷纷表示阅卷的时候并不会关心你的用词语法从句一类的东西,最重要的是idea。有一句话叫ugly but useful,就是这个意思。法学院考试的时候时间紧张,就算是美国人也没时间仔细雕琢语言,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用最简单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argument,越straightforward,胜算越大。
什么叫方法找对呢?law school刚开学的时候,学校可能会有教你一年级学习考试的讲座,其中被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就是&find the way that works best for yourself&。当时听来觉得什么啊,说了跟没说一样,但一年下来反复想想,这句话才是精华中的精华。
法学院的学习方式千差万别,有的人从来不读reading,靠着supplement从头撑到尾,开学一个月就开始做outline,期末靠一天刷n套题生活。有的人读reading,做笔记,但是不做outline,用期末刷题来锻炼argue的技巧。很难说哪种方法是可以绝对复制的成功。所以在law school只要记住一点,就是不停的思考,哪种方法最适合我?这种学习方式对我有没有用?如何改进?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study group。大部分law school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小组,每周固定见面一次,讨论不懂的问题,期末的时候大家一起刷题然后争个面红耳赤。但是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一个study group都没有参加。当时的考虑主要是:首先我听力口语虽然过关,但是在跟同学讨论的时候必须要非常集中注意力,这就意味着我参加study group要比同学耗费更多的精力。其次我想问题习惯自己一个人呆着,让脑子里的俩小人扮演原告和被告,argue back and forth,而将学习小组里面同学的观点消化吸收成自己的知识总觉得怪怪的。最后觉得我大部分课还是学的挺明白的,就不跟这群傻x浪费时间了。。。)^o^(
然后是time management。之前想到过一个比方,law school第一年就像是下棋,每个人手头的资源都是同等的,关键是如何利用的问题。这里的资源指的就是时间,大家都只有这一年,law school学费这么贵,没有人会想再读第二次,这一年失败了,就再没有机会再来过了。LSAT一次考不过还可以再考,law school第一年可真的只有这一次。所以一定一定一定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
好啦总结一下,本门的内功心法就是:一要英语过关能听能写够直观,二是开学后迅速确定自己的学习方法然后不断调整,三是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
下面来讲讲具体的学习方法好啦,是不是很期待呀*\(^o^)/*
首先说一下,我所在的section是大饺子城的特色班,第一年的课程跟传统的课程有很大不同,比如说我们contract和tort是在同一门课学的,名字叫Bargain, Exchange, and Liability,然后第一年整体风格比较偏理论,会讲很多逼格高高的法学理论。。。Anyway,我的学习方法不一定适用每个人,所以还是那句话,时刻记着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然后不断调整。
但是有一点我觉得是通用的,就是不管你怎么学,万变不离其宗,最基本的四个核心要件一定要有:do the reading, take class notes, do your own outline, do the practice exams.
一个一个来(≧&≦)
1、Reading
印象中大学刚了解JD的时候,就是听说law school的reading特别多,每天几十页上百页的留,根本读不完,读完reading的都成大学霸了。。。一年过后,知道真相的我只觉得:
真的,到后来就知道,尼玛reading算个毛线啊!!比reading更可怕的事儿在后面啊!!如果law school只用读完了reading就万事大吉了那就不会那么多人崩溃了好么!!
law school的学习模式是这样的,每节课上课前都有阅读任务,几十页到上百页不等,通常是几个案例的判决书,然后老师上课就讲这个几个案子。刚开学的时候觉得读案例就已经好痛苦了。。那么长,看起来毫无逻辑,法官到底想说什么啊喵+_+?但是相信我,慢慢就会好的,我会告诉你到后来读习惯了 几十页的案子不到十分钟就看完了么。。。但是关于如果快点进入状态加快读案例的速度,我倒有几个小tips。
时刻记着一份opinion的基本结构:facts,issue,holding,reasoning
太复杂的案子不用细读facts,大概看一下发生了啥事,然后直接读reasoning,一般判决书在分析的过程中会重新提到关键的facts。
issue和holding没有你想的那么明显,很多时候不太好找,读的时候留点心,抓住了holding后面的reasoning也就顺理成章了。
做case brief。这一点被很多人诟病,认为做case brief纯粹是浪费时间。我的想法是,第一年可能要读几百个案子,每个案子都brief一下纯粹是大傻蛋,但是找一个写的好一点的opinion来认认真真的brief一次,是对于以后读opinion非常有帮助的。因为在做brief的过程中,你会主观能动的去分析reasoning,一共有几个大argument,下面分别是怎么论证的,这些细节的部分如果你只是读的话往往会走神,会错过重要的argument。
边读边写,边写边想,是训练思维非常有效的方式。我个人喜欢一边读reading一边在电脑上敲点东西下来,大部分时候是自己的summary,这样方便以后复习的时候对读过的东西有个印象。
每读一个案子都顺手敲下来点什么,不一定是完整的brief,可以只是一句话,用来迅速提醒你这个案子讲的是什么,比如说: P suing D for the noxious gases that D&s factory is emitting that is harming P&s home and business that is on their property. (Morgan v. High Penn)
实在懒的写brief可以去google搜,不过质量良莠不齐。也可参考下supplement (EE, Emanuel)里面对于这个case的讲解。
每节课的reading一定要坚持读完,可以读的不认真,但一定不要下课回来再补,因为每节课都有新的reading,不读reading又完全听不懂课,养成课后补reading的习惯会非常耽误下一堂课的进度。
然后就是读reading每个人也是有自己的风格的,所以我还是上面那句话,一定要想&&哪种方式最适合自己?比如说,我contract的案子从来不认真读,因为老师讲课的关注点往往不在判决书上,而是拿着issue本身来讲自己的看法,那我判决书读的再仔细,回头老师根本不喜欢这种reasoning有啥用?但是对于civil pro的案子,我一年里读的每一个case都自己认真的brief了,因为civil pro老师不太喜欢自由发挥,往往是守着判决书给我们认真讲rule。所以骚年,一定要时刻让自己的大脑保持高速运转,千万别傻傻的在一条路上走到黑,学习的时候多思考,这种方式有没有效率?我需要怎么改变?
(是不是很爱我呀么么哒(^_&)&☆)
(泥垢!!!)好了让我们神清气爽的进化到law school的下一个学习阶段&&上课!!
2、law school课堂以及taking notes。
有一条基本逻辑贯穿了我们一年级所有的课,就是如果reading里面留的东西,但上课老师没提到,那这一部分基本不会被考到。这一条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法学院,但基本精神就在这里,期末考的东西一定是教授上课讲过的,但是讲过的不一定都考(因为有些老师特别喜欢瞎扯蛋)。
也就是说,期末复习时候你直接参考的内容一定要是老师课堂讲的,千万、千万不要用大量时间回去翻casebook整理brief。法学院第一年学习的过程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flowchart,你从reading里学到的东西,听过课之后,融合了老师的观点进化成class notes,期末的时候再根据一整个学期的class notes做一份完整outline,这份outline就代表了你脑子里对这门课的全部知识。在reading -& class notes -& outline的过程中,你对这门课的感觉是由抽象到具体,由一盘散沙到一栋楼房的认知过程。从一开始一团乱,到明白每个案子的rule是什么,再到最后对这门课有一种成体系的理解,骚年你就已经进化成学霸了。
所以说,骚年,如果你都已经走到该做outline的阶段了,反而跑回去重新读reading进行知识的原始积累,是非常非常没有效率得不偿失的学习策略。偶尔有case看不明白可以翻回去看,但是在做outline阶段千万不能以读casebook为主要任务。说到这里,想明白law school课堂有多重要了没有?大学里平时上不上课无所谓,期末啃书一顿背就行了。law school第一年真是一堂课都不敢落下,偶尔睡过头没去成,下课要赶紧找录音来听,不然就永远追不上进度了。所以一定一定要认真听课记笔记。
然后来说说law school课堂上都干些啥,这个不同法学院、不同老师风格差异可能会很大, 但基本就是这么点儿东西:
这节课要讲几个案子,一般上来先是cold-call,就是随便点名一个同学来讲这个案子的facts。
讲完后可能会让那个倒霉蛋继续说原告和被告的argument,以及法院的holding。
对这个案子深入挖掘,继续提问那个倒霉蛋,也可能换一个,也可能老师自演自语。深入挖掘大概是这么个流程:找出这个案子的rule是什么 -& 有没有可能有其他theory -& 开始扯一会蛋 -& 继续回来反复强调这个案子的rule -& 开始教你怎么apply这个rule,高能预警,此处可能有hypothetical出现,一定要记下来 -& 开始吐槽这个rule有多么傻x/牛x -& 同学举手开始瞎扯蛋时间 -& 回到案子本身,可能讲讲这个rule的justification有啥 -& 结束,开始讲下一个案子。
以上不一定适用于所有老师。
有的老师会定期帮你串一下这几节课讲的东西,一定要认真记下来,炒鸡有用。
cold-call其实根本没啥好怕的,有的老师会很nice的按照顺序叫,这样你会大概有个概念自己什么时候会被叫到。就算真的是完全cold-call,一般只要做到reading读完,手头有个brief,就能应付老师的大部分问题了。其实骚年,老师对你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把facts和holding/reasoning说出来&&更难的问题往往你支吾一阵他就自己回答了&&*\(^o^)/*
噗好累呀人家尊的很敬业好不好!!你们一年级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么喵!!喵!!!!
( ̄Д ̄)?继续
接下来讲课堂笔记。在law school一直能听见&笔记无用论&,大概意思就是有些人觉得上课要认真听讲,记笔记会影响听课效率,所以我能听懂就行了,不需要记笔记。但是这种strategy的前提是在于你每一节课下课后都根据记忆整理这节课的内容,而不是说&你觉得&听懂了就行了下课了就去愉快的玩耍了&&否则到期末的时候骚年你会发现根本没有办法做outline,因为手头空空老师讲的神马都不记得了啊!( ̄^ ̄)ゞ
所以taking notes最理想的境界就是,一节课下来你既听懂了又基本把听懂的内容全部都敲下来了。首先这需要起码80-90wpm的打字速度,其次你要脑子跟的上反应足够快。我们班有牛逼的美国同学,一堂课下来笔记等于完整的transcript,就是老师说过的话都一字一句的复制下来了....但是也有更加神奇的几个人,一个学期下来都不见他记笔记,当然据说他们最后考的很渣(=?ω?)? 噗哈哈哈
记笔记的方式千差万别,可以用bullet point,当然也可以想到什么写什么,但是有一条最基本的逻辑:一定要可以decipher。就是说不管你记下来了什么玩意,一定要做到以后再看这些玩意的时候,能回忆起来这节课讲了些什么,并可以整理成readable notes。一开始跟不上可以少记点,但一定要有意识训练自己在听课不分心的情况下多记笔记的能力!
对了,一开始是在记不下来可以管看着面善的美国学霸要笔记。美国人很nice啊,一般这时候都会直接发给你的。但是如果你只追着一个人要可能不太好,所以可以每节课都问不同的人要笔记呀&&(☆_☆) 这个时候没什么好害羞的骚年!拿出厚脸皮的精神上吧!
来点直观的,从读reading到上课这一过程,我的strategy是这样哒:
每节课reading读完后记两到三页的笔记。
有一些老师爱扯蛋的课,reading基本不认真读,只读往届的outline或brief.
上课的时候发动疯狂小打手模式(?ω?)ノ,以记笔记为主,听不懂的就硬打下来,下课回来再仔细想。
两个小时的课能记10页左右的笔记,time news roman 11号字单倍行距。
每周或每隔一段时间将笔记整理成readable notes。
整理的时候删掉废话,再用bullet point表现出这几节课内容上的逻辑关系,尽量形成体系。
有时候仅仅是看上周自己记得笔记就有种&卧槽原来这节课讲了这些内容我怎么完全不记得了&的感觉。
所以如果你根本不记笔记的话骚年你确定期末的时候你还记得住这学期讲了什么吗。
咦最后这两个bullet point好像跟整体文风很不搭调诶。
呸楼上你明明也是乱入的。
好啦写了这么多是不是有点严肃呢!!然我们来放(逗)松(逼)一下!!
(你滚&&)
好了!!ladies and 乡亲们!!接下来!!是整个法学院学习最精华的地方!!which is !!outline!!骚年你准备好了吗!!又香!又甜!又软的精华要来了!!!!!(((o(*?▽?*)o)))
3、关于如何做outline。
开宗明义、概念先行,首先让我为对方辩友阐述一下outline的定义。【?】
正所谓,outline在手,走遍天下不怕狗。【?】
【你够!!!】
好了不闹了,先来看一下outline长什么样子
骚年你猜哪一个是我做的outline!一定是长的最漂亮的那个对不对(●&u&●) 」
outline其实就是对一个学期学过知识的总结。格式、长度、风格、内容因人而异,因为outline是你一门课下来,完完全全的学到的属于你自己的东西,代表了你这门课记忆下来的全部知识。outline主要有两个作用,一在复习,二在考试。所谓复习,就是你把一个学期学到的东西,从reading到class notes一点点梳理成outline,代表着你对整门课学习的过程。还记得我刚才说,法学院的学习是从一盘散沙到一栋楼房吗?做outline的过程就相当于建房子,一点点将看起来杂乱无章的知识pull out together,体系分明井然有序,这过程是相当有成就感滴(^_^)v。
outline的第二个功能在于考试。法学院的考试都是开卷,那开卷你看啥呢?看casebook?看class notes?看supplement?如果你考试的时候扛着casebook去了,还经常翻一翻,那恭喜你骚年,你在考C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记住,考试时候的主要参照,谈不上唯一,但起码90%的参照在于你自己的outline。
outline可以做成好多好多的样子,有的人一门课会做将近一百页的outline,有的人最后只会浓缩成十几页,有的人是bullet point,有的人是flow chart,有的人则是表格。方式之所以千差万别,在于outline是独特的属于每个人的知识,所以当然要用你个人觉得最舒服的方式来organize。
与outline很相似的一个东西叫checklist,通常只有短短几页,内容基本上是这学期讲过的知识点的大概框架,不会像outline那样detail oriented,作用在于考试的时候一目了然地提醒自己不要漏掉issue。
我的建议是,outline一定要自己做,每门课都要做。如果到最后了时间不够可以做的短一些,但这个把散乱的知识点整理成体系的过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和到了期末的时候直接找来别人的或者往届的outline看是完全不同的功效。我觉得做outline的过程可能是法学院里面除了考试本身最重要的东西了,因为他代表了你真正学习知识的过程。欸你可能会想,学习知识不是在上课的时候嘛?错了,如果说读reading像是看到一盘沙子,那law school课堂的作用最多是老师告诉你,这些沙子有什么用,要怎么摆,而建房子的过程,是一定要你自己来完成的。
好啦,下面说说outline到底怎么做,还是以我自己的方式为例:
reading读完(起码知道讲的啥),每节课都有meaningful notes,这是最基本的。
其他需要参考的内容有:往届的outline和supplement。
做outline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有的人会在考试前两个星期集中突破完所有的outline,有的人会开学第一个月就开始做,学一点做一点,期末前正好完成。
两个方式各有各的好处,我第一个学期是后面那种方式,好处在于期末时间不会太紧张,但是刚开学时候做的outline条理往往不太清晰,因为法学院课堂内容是从一而终的一个整体体系,所以一开始做的很多outline都要推倒重来。第二个学期我是集中在最后两个星期突破完所有的outline,坏处是那俩星期特么的快要累死了&&好处就是一气呵成,条理清晰,考试时印象深刻。
整理outline的过程基本就是看一下这部分自己的notes(reading notes and class notes)这些直接代表知识积累的东西,然后看一下往届的outline明确这一块内容的逻辑体系和上下的承接关系,最后看supplement查漏补缺。
或者也可以反过来,先看supplement,搞清楚这一部分内容都是讲啥的,然后看往届的outline找老师讲课的框架,最后看自己的class notes补充细节,填充内容。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将知识汇总成outline的意识。每学一点东西,就想一想,这些跟以前学过的内容关系在哪?他们合在一起是想要说明什么问题?这一部分内容的框架和逻辑体系是什么?
打了这么多字累死我了喵!!你们看了这篇以后如果不横扫T14的top third就提头来见我!!
4. Practice Exam.
骚年,如果你按照我说的,认真读reading,take notes,做outline,那么走到这一步,你已经在秒杀美国人成为law school学霸的路上前进了&&一小半了。(*^?^*)
&神马!!!&
别生气,别生气&&是这样的,law school考试是非常讲究技巧的,如果骚年你一味埋头做outline,把讲过的所有知识点背了个滚瓜烂熟,但是考试时候一拿到卷子,却不会argue from both sides,没办法只好照抄outline,那你还是妥妥考C的节奏。
所以!我的经验就是,practice exam一定不要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始看。最好是学期已经过了一半,先找出一套题来看一下。然后别慌,你肯定不会做,因为law school的风格就是所有东西到最后才汇总到一起,半路永远是迷迷糊糊的状态。蛋素!你可以做的是看往届的最佳答案,先学学人家分析问题的技巧、思路和方式呀。每个professor的历年考题往往都是风格非常统一的,他们喜欢的答案,分析技巧耶也都惊人的相似。这个时候先不要在这上面花太多时间,主要是心里有个概念。同时还可以根据你们老师的考试风格而调整自己做outline的复习策略。
举两个栗子(?ω?)ノ
我们第一学期的property,历年从来都是3个小时的in-class exam,风格非常传统,老师喜欢结构清晰的IRAC论证方式,喜欢我们明确的进行case comparison,同时喜欢我们在回答rule的时候能够quote读过case里面的原话,同时题量很大,fact pattern往往有五六页,issue很难找。
于是我是这样调整哒:精简outline,浓缩到20页,同时做一份checklist以防漏掉issue。outline里面的legal standard要照抄case book原话,同时把一切的rule都highlight出来,方便自己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定位有效句子。同时将所有case的facts都放到outline上,方便进行case comparison。
contracts和torts合起来的那门课,12个小时的take-home,而且限定字数,于是时间大大的有,根本不用着急写,但是第一题是theory question,不是传统的给facts分析问题的方式,而是让你就某个法理学的观点进行阐述,同时老师不要求你找出全部的issue,但希望你把每个找出来的issue都分析的足够彻底。
于是我这门课的outline做了将近70页= =下学期的做了80页,反正时间有的是啊,考试时候慢慢找呗。然后我在outline上专门建了一个分区总结theory question,老师平时上课提到的所有跟理论有关的内容都整理在这里。然后因为这门课考你的分析思路,往届的best answer参考不大,我就自己做了很多套practice exam然后拿去给老师看,老师给我指出我的论证有哪些不足,哪些地方再深入一些会更完整&&这个过程真的是炒鸡有帮助啊!然后老师看我答案的时候还时不时夸我一下,自信心喵喵的就上去了!o(≧▽≦)o
然后!下一步!practice exam的作用就是考试前几天进行模!考!对骚年你没看错,还记得当年考LSAT时候那些鸡飞狗跳的清晨吗,还记得那个挥汗如雨的夏天吗,他们又卷!土!重!来!了!这次你也要掐时间,比如说三个小时的考试,最多给自己三个半小时的时间认真写一遍题。刚才不是教你看过best answer了吗,照葫芦画瓢总会吧!撸起袖子开始写吧!!╮( ̄▽ ̄)╭
咦这样好像让这本葵花宝典变的很没有意义了。
这样吧,为了凸显本门内功心法的牛逼之处,首先来带大家看一下law school考试题是神马样子哒。以下是一道融合了合同和侵权法的law school期末考题(喂我们是section 3嘛合同侵权是一起学的&_&)
萌妹纸小红和程序猿小绿都住在春田花花小区的同一栋公寓楼里,公寓楼有门禁系统,只有住户才能打开楼下大门,但是公寓楼的大门最近坏了,住户们嚷嚷了好几次也没人来修。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有坏蛋破门而入小红的家,试图猥亵她。小红拼死抵抗,坏蛋落荒而逃,但是小红受了伤,也遭受了很大的心理打击。
小红跟警察说,事发当晚她没没有听到公寓楼的大门被打开的声音。于是警察怀疑作案人员是公寓住户,遂从小红的皮肤上、公寓楼的信箱和门把手上提取了DNA样本。
DNA样本被送往警察局的合作机构&&汉诺威实验室进行分析。汉诺威实验室的规章中有一个条款是:他们对DNA分析结果产生的任何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均不负责。
DNA分析结果显示小绿是那个坏蛋,于是小绿被警察以强奸未遂起诉,主要证据是汉诺威实验室的DNA分析结果,最后小绿被判了十五年有期徒刑。
时间飞快的过,距小红家被坏人闯入已经过去一年了,公寓楼的大门还是没修好,于是可怜的小红又差点被坏人强奸。同样的破门而入,同样的作案手法,不同的是小红自上次遇到坏人后买了把枪放枕头下面,狠狠的打中了那个坏蛋。
于是坏蛋就被抓到了,还受了重伤住进了医院。在医院被警察询问的时候,坏蛋小黑对两次犯罪供认不讳,他说他之所以想要去欺负小红,是因为小红的公寓楼大门门禁坏了,而且小红自己防范意识也比较差&&第一次被小黑闯入的时候,小红家的门没有锁,不过第二次锁了,然后还是被小黑撬开了。DNA分析结果证实了小黑的说法&&他才是第一次那个坏蛋。
那可怜的程序猿小绿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那会儿他的DNA样本被弄混了,但不知道是警察还是汉诺威实验室犯的错。唯一知道的是两边的DNA检测程序都有漏洞。
现在,小红和小绿同时找到了你们律所,想让你来代理他们。请问他们两个分别可以告谁?胜算多少?注意:不需要讨论小黑做被告的情况。
好啦,这样一大堆乱七八糟的facts...
阅读(1471)|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赴美生子花费真相 的文章

 

随机推荐